1979-2013普利茨克奖获得者 11级1班石厚波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姓名:石厚波

班级:11级1班 学号:20115001257 指导老师:石丽

第 1 页 共 1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目 录——

1979年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4 1980年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4 1981年 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6 1982年 第四届凯文·洛奇........................................................6 1983年 第五届贝聿铭...............................................................7 1984年 第六届理查德·迈耶....................................................8 1985年 第七届汉斯·霍莱因....................................................9 1986年 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10 1987年 第九届丹下健三...........................................................11 1988年 第十届戈登·邦夏 和奥斯卡·尼迈耶........................13 1989年 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15 1990年 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16 1991年 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17 1992年 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18 1993年 第十五届槙文彦........................................................19

1994年 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20 1995年 第十七届安藤忠雄......................................................20

第 2页 共 2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96年 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21 1997年 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21 1998年 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22 1999年 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22 2000年 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23 2001年 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24 2002年 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24 2003年 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24 2004年 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25 2005年 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26 2006年 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26 2007年 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27 2008年 第三十届让·努维尔..................................................27 2009年 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28 2010年 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29 2011年 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30 2012年 第三十四届王澍..........................................................31 2013年 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32

第 3页 共 3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一.1979年 第一届 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1906-2005) 1、简介:

评论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

1906年7月8日生于克里夫兰,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27年(21岁)毕业。后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归国后于1932年(26岁)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1939年(33岁)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密斯·范·德·罗。1943年(37岁)获得建筑学位。1945年(39岁)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密斯·范·德·罗》于1947年(41岁)出版,颇负盛名。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73岁得奖,99岁去世。

有着建筑界“教父”之称的菲利普·约翰逊一生都在求变,一生都在引领潮流,他从玻璃屋子时期的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时,推出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当现代主义风雨欲来的时候,他设计了名声显赫的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当后现代主义成为时尚时,他和建筑师伯奇一起贡献了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

2、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

第 4页 共 4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3、代表作品:

菲利普·约翰逊住宅(玻璃住宅) 美国麻省 1949-1971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扩建部分 1973

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美国洛杉矶

1980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AT&T Building New York,NY)美国纽约 1984

二.1980 第二届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1902-1988 墨西哥) 78岁得奖 1、简历:

墨西哥二十世纪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1902.3.9 出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

1919-1923年 就读于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一免费学校的工程系

1922-1924年为不同的建筑商工作

1923年在该免费学校继续就读建筑学

1924年开始了两年的欧洲之旅,拜访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

1925接触到景园建筑师 Ferdinand Bac庭园设计的书。

1926开始为其兄长工作

第 5页 共 5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27-1936(25-34岁)是在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自学建筑成才的几年。 1927(25岁)年实现了他第一个项目

1976年(74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作品展

出生环境对他的影响: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的房屋都有挑檐及设置景观喷泉,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并影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但未再进学校攻读,全靠自己进修。

游学经历:1925年(23岁)离开墨西哥到欧洲旅行,并在旅行时参加了柯布的演讲会。回墨西哥之前,他又拜访了希腊,此时他迷恋上了一般集居住宅的质朴;到了西班牙,他找到他的理想,中古世纪西班牙首府格拉那达(Granada)附近摩尔族诸王的Alhmbra宫殿,围墙内有无拘无束不对称陈列的建筑及清泉飞溅的寂静花园。

1940年(38岁),由于结识法国的知识分子、画家、景园建筑师 Ferdinand Bac及墨西哥的雕刻家Mathias Goeritz而有更灵性的设计。他舍弃了柯布的应用理论和那些国际样式的教育,而将注意力集中在Bac所设计的花园。

2、理念:巴拉干的作品中没有教条与艰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内心情感诗意的表达。他的作品赋予了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以精神归宿。他通过情感为媒介来工作,所创造出的空间无论内外都是让人感受与思考的环境,他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幻想的怀旧的和来自遥远世界中的单纯情感。

第 6页 共 6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巴拉干在获得普利策奖后的获奖发言中说:“有一些事情很另人担忧,现在许多关于建筑的书籍都放弃了一些深植在我的意识当中的基本语汇与基本概念的使用:美丽,灵感,魔幻的,着迷的,平和,宁静,私密,惊异。虽然我意识到我并没有在我的作品中完全的体现他们,但是他们将是我创作道路上永不停息的指路明灯。”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的这种精神追求。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动人,并在被众人所熟识之后如此迅速的被接受与推崇,正是因为他是用情感在营造诗意空间,而这种用情感营造出的空间显然更加具有亲和力与生命的张力。从他的获奖发言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一些元素,这些是他在生活与作品中所极力追求的感受与一种对完美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 代表作品:

巴拉干自宅兼工作室 墨西哥 1947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墨西哥 1967-1968

三.1981 第三届 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1926- 1992 英国 55岁得奖

1、简介:

詹姆斯·斯特林堪称那个时代的天才人物。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促使了建筑风格向新的方向转变。

1926年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 1950年毕业于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1956年(30岁)和詹姆斯·高文合伙在伦敦开始建筑设计,在7年时间里完成了一些重大工程。

1963年(37岁)完成了其成名作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第 7页 共 7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71年开始和迈克尔·维尔福德合伙开展设计工作,工程项目扩展到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的设计。他一直在欧洲讲学,从1967年开始就以查尔斯·达文波特教授的身份执教于耶鲁大学直到逝世。

2、理念:他在设计中对空间、形体客体以及感知,反馈主体之间的把握是十分恰当得体的,不少参观过斯图加特美术馆的人都会由衷的感叹,在其中参观漫步,就像是是欣赏由建筑师为你撰写的建筑诗篇,而这样的诗篇所叙述的每一页轻重缓急正是我们想要听到的一样。这,也许就是对“建筑师凝固的音乐”最好的解释吧。 3、代表作品: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英国英格兰 1959-1963 剑桥大学历史系馆 英国剑桥 1964-1967 布朗工厂总部和厂房 德国1986-1992 双年展园地书店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 1983

四.1982 第四届 凯文·罗奇(Kevin Roche,美国) 1922年

1、简历:

凯文·罗奇(Kevin Roche)192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48年移民到美国,1964年成为美国公民。24岁毕业于都柏林国家大学建筑系。

他到美国的时刻,也就是其10年世界旅程的开始,每一年和一个不同的建筑师一起 工作。第一站是1948年在伊利诺斯州立工学院研究生学习,是从于密斯·凡·德·罗。 埃罗·沙里宁和阿尔瓦·阿尔托都是他的偶像。 当罗奇生活窘迫的时候,他加入沙里宁位于密歇根州的公司。 他未来的合作者约翰·丁克

第 8页 共 8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路也在1951年的同一时间进入该公司。从1954年 直到1961年沙里宁去世,罗奇是其主要设计助手。沙里宁去世以后,罗奇和丁克路 完成了10项重要工程,包括:圣路易斯拱门、纽约JFK国际机场TWA候机楼、杜勒斯国际机场、伊利诺斯州Moline Deere公司总部、纽约CBS总部。

获得奖项: 1965年 布鲁纳大奖

1974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建筑公司奖” 纽约市政府于1968年授予他荣誉奖章

1976年,美国设计师协会授予他“完全设计奖”

1977年,法国建筑学院授予他金质奖章,并于1979年授予他院士称号。 198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1983年获AIA金奖

2、理念: 罗奇坚信:建筑师不应该落入僵硬的设计框架中。他拒绝别人给其作品贴标签或分类。谈起他最近的设计: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总部(纽约),罗奇说:“它既不是后现代或前现代的,只不过是一项再简单明显不过的设计。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设计应需要而生,它为工作者提供了很合适的环境。我认为它将获得公众的认可。”

3、代表作品:

马萨诸塞大学美术中心 美国 1964-1974 奥克兰博物馆 美国 1961-1969 迪尔总部建筑

第 9页 共 9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五.1983 第五届 贝聿铭 I. M. Pei 美籍华人 1917 1、简历: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童年 ·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

·1935年(18岁)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 ·1940年(23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942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

·1945年秋(28岁),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48年(31岁)贝氏开始建筑生涯

·1958年(41岁)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 所获荣誉:

1979年(62岁),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 1981年(64岁)·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

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

第 10页 共 10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2、理念:

(1)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2)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3、代表作品:

1976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 1979年 - 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 1982-1990年 - 香港中银大厦 中国香港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1984-1986年 - 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法国巴黎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2002年 - 2006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六.1984 第六届 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 美国 1934年 29岁开业

1、简历:理查德·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自行开业。

获得奖项:

1984 普利茨克奖

第 11页 共 11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89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1997 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

2、理念: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强健的设计呈立方体状,似在召唤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高科技仙境,其中包含着纯洁、宁静的简单结构。建筑的视觉感相当强大,也暗指所包括的空间。 迈耶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在对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扩大了尺度和等级的空间特征。迈耶着手的是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室内外空间和体积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空间、格局以及光线等方面的控制,迈耶创造出全新的现代化模式的建筑。他曾经说:“我会熟练地运用光线、尺度和景物的变化以及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建筑学是一门相当具有思想性的科学,它由运动的空间和静止的空间组成,这其中的空间概念宛如宇宙中的氧气。虽然我所关心的一直是空间结构,但是我所指的不是抽象的空间概念,而是直接与光、空间尺度以及建筑学文化等方面都有关系的空间结构”。

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

第 12页 共 12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3、代表作品:

密斯住宅(Smith House Darien,CN) 美国康涅狄格达里恩史 1965-1967 道格拉斯住宅 Douglas House(密执安州,美国)1971-1973

亚特兰大高级美术馆(High Museum Atlanta,GA) 美国佐治亚州 1980-1983

七.1985 第七届 汉斯·霍莱因 Hans Hollein 1934 奥地利

1.简历:

1934年3月30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 1949~1953年,就读于维也纳联邦工艺学院的土木工程系

1956年,毕业于维也纳艺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的建筑学院 1958~1959年,就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建筑计划系

1960年,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完成建筑硕士学位

1964年后,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地不同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并且在维也纳也有个人业务

1966年,担任设计顾问于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日本及美国等不同的公司下 1967年,于德国,杜塞朵夫(Dusseldorf)的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任教

1976~1970年,于维也纳主编“Bau”杂志

1976~1979年,主持设计学院,并为建筑硕士班的指导教授

1979年,任教于维也纳的应用美术学院(the Academy of Applied Arts),

第 13页 共 13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并为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新哈芬(New Haven)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客座教授

1966年和1983年的雷诺兹纪念大奖

1984年,获得杰出奥地利人国家大奖和德国建筑大奖 1985年,荣获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Prize) 2、思想:

从他早期的求学生涯中便显现出在绘画上的天赋,虽然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但他的艺术作品亦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公共场合及私人的珍藏中;他除了建筑师外曾被形容为艺术家、老师、作家,以及家俱与银器设计师;在求学过程中,它也遇到了其所赞叹的建筑师,包括Mies van der Rohe、Frank Lloyd Wright和Richard Neutra。

Hollein的设计结合“一个建筑师的空间感与金匠的工艺技术制造出精巧的艺术气氛”。 3、代表作品:

Retti Candle Shop 蜡烛商店[奥地利的维也纳(Austria,Vienna)

法兰克福现代博物馆(Planning: 1982 - 1983 Finished: 1993) 明兴格拉德巴赫博物馆(Planning: 1972 - 1973 Finished: 1982)

多瑙城公立小学 奥地利维也纳 1997 哈斯商厦 1995

八.1986 第八届 高特福雷德·鲍姆(Gottfried Boehm,德国)1920 1、简历:

第 14页 共 14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出生在一个建筑世家,这个家族涉及的项目包括教堂及众多市民的、司法的和文化的建筑。戈特弗里德·玻姆26岁毕业于慕尼黑技术学院,27岁继续就读慕尼黑雕塑艺术学院。

1947-1950年间在其父亲的事务所工作 1950年师从一位享负盛名的教堂建筑师工作

1952年回父亲工作室成为父亲的合作伙伴,父亲去世后即接管了事务所。 1982年被授予法国建筑学术大奖及AIA的荣誉会员称号 1986获得普利茨克奖

2、代表作:

DWR新建筑 德国科隆 1996 青年中心图书馆 德国 1968 Zublin大厦 德国斯图加

九.1987 第九届 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 (1913-2005) 教师、作家、城市规划师 1、简历:

1913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在爱媛县今治市度过他的童年;

193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受到世界级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影响。随后进入其学生前川国男创立的建筑事务所; 1942年,进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深造;

第 15页 共 15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46年~1974年,留在东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丹下研究室”,培养了大谷幸夫、浅田孝、冲种郎、稹文彦、神谷宏治、矶崎新、黑川纪章、谷口吉生等日本著名的建筑师;

1974年之后,曾在国内外许多大学进行教学活动,在国际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闻。他也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们有密切的接触,互相探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发表过大量的专著。 2、丹下健三(KenzoTange)荣获奖项:

1959年,荣获法国《今日建筑杂志》第一届国际建筑美术奖; 1965年,荣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功劳奖; 1966年,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1966年度金奖; 1967年,荣获法国文化选金奖;

1968年,荣获丹麦建筑师协会(ADA)国际奖、南斯拉夫星条勋章; 1970年,荣获罗马格列高利(Gregorio)教皇勋章、美国“1970年度托马斯?杰弗逊奖”;

1973年,荣获法国建筑研究学会金奖、波兰建筑家协会国际建筑奖; 1976年,荣获德国政府Pour le Merite勋章;

第 16页 共 16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77年,荣获法国国家功劳勋章;

1978年,荣获墨西哥Aguila Azteca勋章;

1979年,荣获意大利功勋奖Commendatore勋章、日本文化功劳奖章; 1980年,荣获日本文化勋章;

1983年,荣获秘鲁Gran Oficial太阳勋章;

1984年,荣获法国艺术文化Commendatore勋章、意大利Gran Oficial功劳勋章;

1987年,荣获美国Pritzker建筑奖; 1989年,荣获意大利Savoia文化勋章;

1990年,荣获意大利Ape d'Oro金奖、日本爱媛县功劳奖; 1993年,荣获日本“高松宫殿下”世界文化纪念奖(建筑类);

1994年,荣获日本一等瑞宝勋章、台湾“环太平洋地区城市发展会议”荣誉奖;

1996年,荣获法国Legion of Honor勋章。 3、丹下健三(KenzoTange)主要著作:

《米开朗基罗颂----勒.柯布西耶绪论》,1939年,日本文化工作联盟出版; 《桂----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造》,1960年,造型社出版(日文版),1960年,耶鲁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60年东京规划----构造改革的方案》,1961年,新建筑社; 《伊势----日本建筑的原型》,1962年,朝日新闻出版局(日文版),1965年,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日本列岛的未来》,1966年,讲谈社;

第 17页 共 17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丹下健三1946年~1958年----现实与创造》,1966年,美术出版社; 《丹下健三1955年~1964年----技术与人类》,1968年,美术出版社; 《丹下健三1946年~1969年----建筑与城市》,1970年,瑞士Artemis出版社(日、英、德、法文版),1970年,Gusutabo Giri出版社(西班牙文版);

《人类与建筑》,1970年,彰国社; 《建筑与城市》,1970年,彰国社; 《21世纪的日本》,1971年,新建筑社;

《丹下健三----建筑与城市》,1975年,世界文化社;

《丹下健三 Studio》,1978年,瑞士Artemis出版社(日、英、法文版); 《1986年东京规划——东京都临海城区与东京湾城区的设计构想》 《从一支铅笔开始》,1985年,日本经济新闻社;

《回忆录---15个月的时光》,1985年,新建筑社(英文版);

《丹下健三》,2002年,新建筑社,丹下健三与藤森照信合著。 4、理念:

(1)第一阶段为战后50年代,丹下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1957)、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

(2)第二阶段为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

第 18页 共 18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1966)等。

(3)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城市规划(1976年)、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广场(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新宿公园塔(1994年)、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1996年)、东京'Dome' 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 5、代表作:

香川县厅舍 日本香川 1955-1958

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东京圣玛丽大教堂 东京 1964

东京都新市政厅大厦 日本东京 1985-1991

十、1988 1、戈登·邦沙夫特 Gordon Bunshaft 美国 1909-1990 1、简介:

1909年5月9日诞生於纽约州,水牛城,

1929~35年就读於麻省理工学院 ,先后获得学士与硕士之学位。

第 19页 共 19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46服役於陆军的工程部, 1935~37年游学於欧洲、北非;

1937年~42年,1946~49年為SOM设计事务所纽约分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1940~4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当客座教授;

自1949年与史基摩(Louis Skidmore) ,欧文士(Nathaniel Owings)和梅里尔(John Merrill)等建筑师们,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合伙工作。 1954~60年在哈佛大学、麻省大学当客座教授; 1959~62年在耶鲁大学当客座教授;

1962年时成為水牛城艺术学院(Buffalo Fine Arts Academy )的名誉院士; 1963~72年担任艺术委员会(Pvesident Commission on The Fine Arts)的主席;

自1975年為纽约现代美术馆中的理事委员;

1977為匹兹堡的卡内基美仑大学理事委员又為秘鲁首都利马Universidad Nacional Federico Villareal 名誉教授。

他曾经為国际设计学院的艺术院会员,之后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会员(地址:400 Park Avenue , New York, New York 10022# U.S.A.) ; 1990年去世。

2、理念:利用了铝、平板玻璃等新建筑材料和空调等新技术,其在建筑结构上的大胆突破更成为当时建筑界的热门话题,但最让普通市民感到震撼的无疑是它的外观效果。开创了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新手法,成为当代风行一时的样板。

第 20页 共 20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3、主要作品:

利华大厦 玻璃摩天楼

耶鲁大学珍本书图书馆 美国 1960-1960 沙特阿拉伯国家商业银行

1988 2、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巴西 1907年 1、简历:

1907年诞生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1934年毕业於里约热内卢的国立美术学校(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

1936年与勒·柯布西耶共同参与教育卫生局(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Rio de Janeiro)的规划设计案,并受到一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段工作的期间他认识了当地的首长,也就是未来巴西的总统,所以造就了他往後成为巴西主要建筑师的原因。 2、理念:

(1)“我总是被曲线的形式所吸引,无拘无束的世俗的曲线激发了用新技术去实现它的潜力但目前还只是偶然在庄严地旧式巴洛克教堂中才能见到。”

(2)“建筑是我表达观点的手段:要简约,要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要乐观的看待人们,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我只想要那些世俗的快乐,这有什么不对?”

(3)“我讨厌包豪斯学派,那是建筑史上一个糟糕的时代。他们没什么天赋,所有的只是

条条框框,连刀叉他们都要弄出规矩来。毕加索就不会有那么多规矩。建筑就像机器?不!机器太丑了!规矩是最讨厌的东西,他就是用来打破的。”

3、代表作品:

巴西利亚议会大厦 巴西 1957-1968

第 21页 共 21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巴西利亚大教堂

十一、1989 弗兰克·盖里 Frank O. Gehry 美国 1929年

1、简历:

1929 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1947年移居到美国加州 1949年考上南加大建筑系

1954年以班上最好的成绩取得南加大建筑学士学位 1956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研习都市计划

1953-1958他随著洛杉磯之Victor Gruen与Pereira & Luckmen,及巴黎之Andre Remondet等建筑师见习 1958年由研究所毕业

1962年成立他自己的公司 Frank O. Gehry and Associates,inc 1972-1989曾担任南加大与加州大学洛杉磯分校担任助理教授 1972-1989在哈佛大学、莱斯大学及加州大学担任客座评论师 1974被遴选為美国建筑师师协会(A.I.A.)之学院会员

1982.1985.1987.1988.1989拥有耶鲁大学建筑系之Charlotte Davenport教授的职位

1984担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讲座 1987成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之一员

1989获得普立兹克(Pritzker)建筑奖,同年被提名為在罗马之美国建筑学会理事

1991成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之一员

第 22页 共 22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92获得Wolf建筑艺术奖

1994成為Lillian Gish Award之终身贡献艺术奖项的第一位得奖人。 1999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

盖里在开业之初仿效赖特的风格,再转变至迈耶的风格,到1987年其自宅设计则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2、理念: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在许多实例中,盖里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在许多方面,他把建筑工作当成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位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就拥有多种形式。艺术经常是盖里的灵感发源地,他对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他的建筑作品中了解到。同时,艺术使他初次使用开放的建筑结构,并让人觉得是一种无形的改变,而非刻意。盖里设计的建筑通常是超现实的、抽象的,偶尔还会使人深感迷惑,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常常使人误解。虽然如此,盖里设计的建筑还是呈现出其独特、高贵和神秘的气息。

他采用多种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融入他的建筑体系中。他曾说:“我喜欢这种在建筑过程中看不见的美,而这种美又常常在技术制造过程中失落了。”盖里在早期的工作中就大胆运用开阔的空间、各种原材料以及不拘泥的形式来进行建造。盖里的建筑也包含了普通的过程,有继续进行的生命、进化中的生命和成长中的生命等。

3、代表作:

第 23页 共 23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1993-1997 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美国洛杉矶 1999-2002 EMR通讯与技术中心 德国 1992-1995

十二、1990 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意大利 1931年

1、简历:他是一位真正的革新者,他涉及到文化的许多不同层面:他是一位建筑师,一位画家,还是一名作家。28岁获得米兰工艺学校建筑学学位。1955-1964年一直从事建筑杂志编辑工作。他还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学执教和讲学。45岁开始是威尼斯建筑学院的一名教授。

2、理念:1966年出版《城市建筑》,他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中,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3、代表作品:

圣卡罗公墓 摩德纳 1971-1978 卡洛.菲利斯剧院 博戈里科市政厅 卡洛·卡塔尼奥大学 林奈机场

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宅综合楼 佩鲁贾社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 加拉拉特西公寓 维亚尔巴住宅

第 24页 共 24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巴西集合住宅 现代艺术中心 拉维莱特公寓

博尼苏丹博物馆 荷兰 1990 迪斯尼办公建筑群

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饭店、购物中心等

十三、1991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25 1、简历:

1925年6月25日 生于美国费城

·1943-1950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1950年攻读硕士学位,曾在建筑师沙里宁和路易斯康手下工作; ·1954-1956年 在罗马的美国艺术学院学习

·1957-1965年 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耶鲁大学任教 ·1958年 在费城开设共同事务所 ·1964年 和洛奇一起开办事务所 ·1965年 代表美国国务院赴苏联讲学

·1966-1971年 任罗马美国艺术学院住宅建筑师及该学院理事 ·1977年 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顾问 获得奖项:

1989年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设计获AIA荣誉奖; 1991年获昔里兹克奖 2、理念:

第 25页 共 25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后现代主义之父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文丘里的启示最大。:“我喜欢建筑中的复杂性和对立性,这建立在近代观点的模糊性和丰富度中,还包含在与艺术的联系之中”。1966年出版的《建筑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指引着建筑的主流脱离现代主义。自他从拉斯维加斯学习回来以后,其创新思维影响了许多人,同时他还将其创造性的设计理念扩展到茶壶、咖啡壶、盘盏以及烛台等。 ·3、代表作品:

1961 宾夕法尼亚州Chestnut Hill区文丘里住宅(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PA)

1961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公会大楼(Guild House Philadelphia,PA) 1966 印第安纳州哥伦布消防队四号大楼(Fire Station No.4 Columbus,IN) 1967 新泽西纽黑文Dixwell站(Dixwell Station New Haven,NJ) 1973 美国俄亥俄州奥伯林美术馆(Art Museum Oberlin,OH) 1976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富兰克林中心广场(Franklin Court Philadelphia,PA)

1980 新泽西普林斯顿(Gordon Wu Hall Princeton,NJ)

1983 新泽西普林斯顿分子生物实验室(Molecular-Bio Lab Princeton,NJ) 1991 新泽西Sainsbury Wing国家美术馆(Sainsbury Wing National Gallery)

1994 巴德学院(CPS Jr Library Bard College)

1994 美国佛罗里达州(Emergency Services Orlando,FL)

第 26页 共 26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1995 哈佛大学纪念堂(Memorial Hall Harvard Universtiy)

1996 美国加利佛尼亚州圣地亚哥拉霍亚(MCA La Jolla San Diego,CA) 十四、1992 阿尔巴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 1933 1、简历:

1949-1955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3年在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费尔南多·塔沃拉(Fernando tavora)的事务所工作。43岁人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西扎并没有系统地从事过建筑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短文,这些短文将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可做。”

阿尔瓦·阿尔托和勒·柯布西耶对他的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2、理念:

(1)西扎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2)极简主义受到卢斯(Adolf Loos)等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影响,西扎的建筑也表现出摒弃装饰的倾向。他曾说:“最使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所以,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

第 27页 共 27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求。

(3)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 3、代表作品:

波·诺瓦餐厅茶室 葡萄牙波尔图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西班牙圣地亚司 1988-1993 阿维罗大学水塔&图书馆 葡萄牙波尔图 1973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葡萄牙Adega Mayor葡萄酒酿造厂 获得奖项:

* 1987 获葡萄牙建筑师协会奖

* 1988 获西班牙建筑师协金奖、阿尔瓦·阿尔托(Aalva·Alato) * 1989 基金会金奖、哈佛大学“威尔士五子奖”(Prince of Wales)、欧洲建筑奖。

* 1992 获普利茨凯奖

* 1993 获葡萄牙建筑师协会国家奖

* 1998 获“高松宫殿下”世界文化奖

* 2000- 法国波尔图大学教授,瑞士洛桑理工大学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东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会员,欧洲艺术与科学院名誉会员

第 28页 共 28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2011 5月 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2011 9月 获UIA国际建协建筑杰出贡献奖(国际建协金奖)

十五、1993 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 1928 1、简介:代谢主义者

1928年,桢文彦生于东京,195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53年赴美国,先后获克伦布鲁克美术学院建筑硕士和哈佛大学建筑硕士,1956年至1965年期间为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准教授。60年代末,桢文彦回到日本,1979年至1989年为东京大学建筑系教授,现为桢综合设计事务所代表。

受赖特巨大影响,同时日本传统的空间和组织概念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教师,还是一位多产的理论作家。桢文彦的建筑哲学的形成过程大致包含三方面的因素:日本传统思想的继承、美国的现代主义教育以及国际现代建筑思潮的熏陶。

2、理念:槙文彦的设计手法灵活多变,早先是“新陈代谢派”成员,后来受勒·柯布西耶粗野主义影响。在日本与美国的经历使他很自然地运用折衷主义学,重视建筑与城市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使他总是强调基于日本传统的文脉主义,以恰当的尺度表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3、获得奖项: 日本艺术大奖 1980 雷诺兹大奖 1987 沃尔夫艺术大奖 1988 建筑师联合会金奖 1993 普利茨克奖 1993

第 29页 共 29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4、代表作:

风山火葬场 日本中津市 1997 代官山集合住宅福冈大学学生中心 东京市体育馆 京都国立现代美术馆 华哥尔艺术中心 岩崎美术馆

十六、1994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 1944 1、简历:

25岁从高等美术学院毕业,获得了美术和建筑两个学位。受勒·柯布西耶影响。多产的艺术家。敏感的城市主义者。

2、理念: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他以空间做为材料,运用消减的手法来处理建筑体量的构成。他的设计作品,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音乐城与纽约的LVMH大楼为例,向我们显现了他精练的处理光线、体量与材料的能力。他的建筑以极强的雕塑感成为都市中的地标性建筑。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在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他将其“开放式街坊”的理论付诸实践,创造了一种重新诠释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间的方式,他设计的城市小区充满着都市活力,多元而开放,同时也亲切近人。 3、代表作:

第 30页 共 30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音乐之城 法国巴黎 1984-1995

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 法国南特 1983-1987

十七、1995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日本 1941

1、简历:自学成才,他对建筑队兴趣来源于童年时代对木工的强烈爱好。到国外游历学习,考察研究大师的作品。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顶级学术机构授课和演讲。

他的作品不受当前潮流和学派的影响,反应出他对私人哲学观始终如一的忠实。 2获得奖项:

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 1989 嘉士伯建筑奖(丹麦)1992 普利茨克奖 1995

3、理念: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

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

第 31页 共 31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以造园及其中植物之季节变化作为象征的手段极为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4、代表作:

水之教堂 日本神户 1985-1988

当代艺术博物馆Ⅰ、Ⅱ 日本直岛 1988-1992 峡山水库历史博物馆 日本大阪 1994-2001

十八、1996 拉斐尔·莫尼奥(Rafael Moneo,西班牙) 1937 1、简历:折中主义者 类型学思想

是一名工程师的儿子,早年爱好绘画和哲学,受父亲影响,将兴趣转向建筑。在作为一名建筑师的同时,莫尼欧又是一名演说家、评论家和理论家。

24岁在马德里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后到丹麦约翰·伍重的事务所工作,参与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

有广泛的教学背景:在罗马的西班牙学院工作两年,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两地的建筑学校中执教,并是杂志《Arquitecturas bis》的创办人之一。20世纪70至80年代,莫尼欧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客座教授。1985年到1990年间还兼任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院的建筑系主任。

莫尼欧的建筑与时代和地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获得奖项:

西班牙艺术成就金奖 1992 普利茨克奖 1996

法国建筑学会和世界建筑师联合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1996

第 32页 共 32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2、理念:在“短暂生命建筑”的风气呈现增长趋势的时候,莫尼欧则致力于坚持建筑的功能,以抵抗这种风气的蔓延。他认为建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载体,这个载体是建筑师通过认真地推敲模型和研究资源,并不断地深入、完善而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洞悉及对建筑立场的坚持,直到今天,作为建筑师和教育家的莫尼欧仍然是世界建筑界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3、代表作:

梅里达国立古罗马艺术博物馆 Merida 1980~1985 对角线大厦 西班牙巴塞罗那 1986-1993 库塞尔音乐中心 西班牙圣萨巴斯蒂安 1990-1999 圣索菲亚大教堂 美国洛杉矶 1996-2002 洛杉矶圣母教堂

十九、1997 斯维瑞·费恩 Sverre fehn 挪威 1924

1、简介:25岁在奥斯陆建筑学校取得学位。与同时代的其他挪威建筑师共同组建了CIAM(国际现代建筑委员会)挪威分会。这个团队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理论,这一理论通过一种地域性的形式表达,既有材料的选择也有建筑语言的选择。

2、理念:他还以极富创意的展览会设计师而著称,其杰作包括1972年中世纪教堂艺术展览会和名为“中国武士展”的古代陶俑展览会。他的一些最富新意的作品是为参加建筑比赛而创作的,并在比赛中屡屡获胜。然而不幸的是,其获胜理念成为现实的却为数甚少。 3、代表作:

冰河美术馆 挪威 1989-1991

第 33页 共 33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艾佛·阿森博物馆 挪威奥斯塔 2001

二十、1998 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意大利 1937

1、简历:出生于建筑商家庭。27岁毕业于米兰建筑工艺学校。先后在其父亲的建筑公司、路易斯·康的工作室工作。43岁创建了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普利茨克建筑将在重新定义现代和后现代建筑这方面赞赏皮亚诺的贡献——他的介入、奉献和对解决技术时代的现实问题的持续探索,为建筑艺术增添了新的定义。

2、理念:他将当时最为成熟的建筑方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融合在了一起。脱离纯现代主义转向独创的、更具个性的建筑风格。 3、代表作品:

芝贝欧文化中心 新卡利多尼亚里 1991-1994 关西国际机场 日本大阪 1988-1994 获得奖项: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1989 布鲁诺建筑学奖 1994 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 1995 普利茨克奖 1998

二十一、1999 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英国1935

1、简历:曾在曼切斯特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26岁毕业后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8岁自己个人开业,而这之前一直致力于美国东西海岸城市复兴和控制性规划项目的编制。55岁被授予爵位,列入女皇的荣誉名单。

第 34页 共 34 页

关于时代,关于大师——1979~2013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2、理念: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3、代表作:

柏林国会大厦 德国柏林 1984-1999

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 德国法兰克福 1994-1997 获得奖项:

英国皇家金质奖章 1993 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 1994 普利茨克奖 1999

二十二、2000 瑞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 1944 1、简历:

1944年出生于荷兰,曾是一名记者兼电影编剧。

28岁后前往伦敦的AA建筑学院深造。

28岁赴美进修,由于他对纽约非常着迷,便开始着手研究分析都会文化给建筑带来的影响并出版了《幻梦般的纽约:曼哈顿的回溯宣言》。

31岁合伙成立了“大都会事务所”(OMA)。

1978年(34岁),通过《疯狂的纽约》而崭露头角,开始了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他的建筑作品、工程、规划、展览和研究互相映衬,贯穿其职业和学术的领域,他由此变成明星人物。

1988年(44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包括库哈斯在内的“解构建筑七人展”。

第 35页 共 3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l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