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3-10-06 1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发展规划研究

——以****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为例

自2011年《****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办学思想日益精炼,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色建设焕发异彩,教育科研不断深入,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基于已有发展条件分析,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制定学校内涵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50年,初名“震泽小学”。2000年3月,学校易地新建,,2003年8月,整体搬入新校。目前,学校占地,87亩,配备标准教室38个,各类专用教室40个,现有教师97人,学生1980人,班级36个。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 “绿色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社会满意度较高。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理念与目标的提出 (一)办学理念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润德 和谐 成长。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因此,关注生命,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通过探索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课程、生命化的德育,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和学生,来建构生命化的学校。 “和谐”既是我们工作的导向,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从学校层面讲,就是要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共生,从生命个体讲,就是要实现学生的人格塑造、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办学目标

1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办成“适合生命成长的绿地”。通过生命化的教育活动,润泽生命,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生活的生命质量。

2、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健康、有生命意识、有人文情怀、有鲜明个性、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生命个体。

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知晓自护知识,掌握自护技能,学会自护。 人文精神——敬畏生命,懂得珍爱自己,善于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身心健康——激扬生命,掌握运动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学会健身。 二、理念与目标的来源

我校以上理念目标的提出,鉴于以下三点原因: 1、时代呼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坚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六年的小学生涯里主动地、活泼灿烂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把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为之提供生命化的教育生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的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使之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行为,对新型学校的创建有着重大意义。

2、形势要求

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但还没有走进日常的学校生活,没有体现在课堂,更没有落实在行动,以至于学校存在的“只重知识不重人”的现象越演越烈,割裂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割断了教育与生命的互存。学生的生命发展的目标高位运行,缺乏实践的低位推进。我们的实践,正是对“逆生命”、“伪教育”的一种批判。

3、实践体现

2

我校已有与生命化学校研究和实践相关的项目,初步探索出了生命课堂的实践意义。

生命化学校这一目标的提出,将使我校站在生命化教育的高度,统领和涵盖上述特色项目,并能延伸至学校工作的其他方方面面,推动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校本深入。

三、理念与目标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实施优势

(1)管理班子有思想。校级领导办学思路清晰,锐意改革,措施得当,中层干部各司其职,充满智慧,洋溢活力。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齐全、规范运作;各部门、条线的管理网络清晰明确;年级组一级的管理功能得到强化,具有一定的独立管理操作功能。

(2)教师队伍有活力。学校教师凝心聚力,勤恳工作,敬业奉献,潜心育人,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涌现了一大批领导放心、学生欢迎、家长拥护、社会满意的师德高尚好园丁;学校通过实施新教师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的希望工程、骨干教师的名师工程、名师的示范工程,使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3)德育特色有品牌。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围绕每月活动主题,不断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途径,并在自护维权、爱心教育方面形成了特色品牌; (4)实现过程有路径。总的设计路径是:以德育特色为基础,在“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基础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打造生命化德育课程;以生命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探索“趣、实、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智慧和创造;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打造生命化校园、生命化课程和生命化教师。

2、实施制约因素

(1)文化建设亟需跟进。生命化学校的环境建设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但制度建设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学校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意愿。转变观念,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无疑是一场凤凰涅槃般的革命。既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更要有不断探索前行的步伐,因此,要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生命潜能,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须进一步强化。

3

(2)德育特色有待升级。特色建设还没有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系统的特色项目的创建计划,争取在特色建设工作的管理和考评机制的构建下,能尽快培养一批教有所长、学有所长的特色教师和学生。

(3)课程实施期盼完善。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实施能力都不强。要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前提下,总体设计学校生命化校本课程,修订“自护”校本课程、开发社团活动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其次是要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要以“生命课堂”研究为总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升课堂有效性;第三是要进行生命课程的评价探索。

第三部分 分项实施目标与措施

一、教师:唤醒生命自觉 总体目标:

引导教师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理解儿童的生命成长,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培养一支具有“主动、内省、追索、永新”的自觉精神的教师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力争再培养数名市级名师或市级名师后备人选,市级骨干教师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40%。

具体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学校将把“促进每位教师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让教师进行自我发展规划设计,建立层次性培养目标,激发每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原动力”,制订并完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逐步形成自主合作的管理文化。

2、推进崇德尚能的师德建设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师德规范要求,使之更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这一生做一个怎样的教师”等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警醒意识。并扎实开展师德实践活动,不断给教师注入“精神动力”,形成一批师德典型;做好师德典型的辐射作用,成立宣讲团,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整体提升;构筑本校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3、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

4

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名师团队,开展研训结合的多层次校本活动;建立“层次化推进、个性化培养”的校本培训机制,为青年教师培养和名师群体培植提供制度支持;加大“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青年教师三年发展工程”等的建设力度,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协同发展,激发教师个体的竞争活力,多层次打造教师团队领军人物和“三手”的后备梯队。

4、营造开拓创新的科研文化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草根化科研活动,搭建教师教与研的实践平台,开展立体化多形式的读书活动,以及教学反思、案例评比等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实行草根课题研究,开展立足课堂实践的课题活动,引导在主题科研中深度观察,在主题沙龙中深度对话,提升教师的内在素养,展示教师个人生命的成长,使教师真正提升职业幸福感。

5、建构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通过设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完善绩效考核,,并通过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从而激发教师个体的竞争活力,激发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导向力”。

阶段任务:

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制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完善师德规范; 2、制订并完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设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 3、修改完善“教师评比规则”,深化教师读书活动,开辟教师博客网页; 4、开展“这一生做一个怎样的教师”等“心灵对话”活动; 5、启动“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的建设; 6、举行教师论文会诊活动。 2016年9月——2017年8月: 1、进行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评比;

2、组建 “教师发展共同体”,成立“名师工作室”;

3、开展基于生命自觉的的教学反思、案例评比等学习交流活动; 4、开展“班级建设之我思”等主题性的沙龙研讨活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l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