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部分)1
更新时间:2024-03-03 2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八章 经济增长及其方式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 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是增加的;二是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量也是增加的。 2、经济增长的度量
我国在1985年前,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是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工农业总产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和。
社会总产值指一国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创造的全部新价值,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能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
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使用和公布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把
国民生产总会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价值总和。
二、积累与经济增长(了解)
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累率,二是积累效果。
积累率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积累效果指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与积累额的比率,通常是以每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来表示。
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积累效果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是积累率,其二是积累效果。
三、人口与经济增长(了解)
人口可以在数量、质量、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最重要。
我国经济增长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人口基数大和老龄化问题突出。(补充: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了解) 1、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工具的性能;(如:高端数控机床) 二、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熟练程度得到提高; 三、科学技术进步能不断扩展和开辟新的生产部门和领域;(如: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如: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2、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五、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了解)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如:土地本身对农业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如:铁矿石经冶炼加工成钢材);
三、自然资源影响产业结构。通常,自然资源的结构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不同产业结构(如:四川攀西地区的钢铁业、四川自贡地区的盐化工、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工业、云南曲靖地区的烟草工业等);
四、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补充: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行业、内蒙古的畜牧业和乳制品、四川的水电、新疆的石化、煤炭和农业、东北地区的农业等。)
第二节 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
一、经济增长速度
1、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性
①不加快经济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就不能迅速增强,落后就会挨打,就会受人欺负;
②不加快经济增长,就不能较快地改善人民生活和缓解国内各种社会与经济矛盾;
③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如果我们经济增长慢了,对内来说,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困难;
④如果我们经济增长慢了,对外来说,就要被动,就要受制于人。
因此,社会主义必须保持经济有较快的发展速度。速度低了不行,但速度过快也不行。
(补充:“中国威胁论”与“和平崛起”。)
二、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 1、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两个基础
一个是投入基础;一个是效益基础。
资源投入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应该是提高经济效益。
2、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①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统一的。
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符合经济增长客观实际的速度,本身就标志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不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只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甚至出现经济停滞或下降,这本身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的低下。
②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经济增长速度快,并不等于经济效益一定好。增长速度应服从经济效益。
三、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
协调的比例关系,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 ①?? 比例关系从宏观方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比例关系协调,意味着生产要素与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配置合理,社会劳动得到有效利用,社会产品能够保持供求平衡。因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③ 比例关系又从微观方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比例关系协调,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企业形成通畅的资金循环与周转,有利于企业和生产经营和发展。
四、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1、速度、比例和效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
经济增长过程就是速度、比例和效益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过程,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三者的协调和统一程度。 2、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效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是选择经济增长速度和安排和调整比例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关系必须体现和服从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增长速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一定的速度就谈不上经济的增长;
比例关系作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 3、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 二、重点调整经济结构; 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1、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2、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 ① 从生产规模扩大的实现方式看
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② 从经营的角度看
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
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一般以外延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内涵式、集约型所占的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二、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掌握定义)
粗放型经济增长指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三、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了解、略讲)
1、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其特征在于:
第一、主要靠高投资、高积累,以支撑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第二、主要靠资源的多占用、高消耗,而不注重降低成本和忽视经济效益。
第三、主要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造成许多“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第四、主要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不讲品种、质量,造成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第五、与高投入相适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主要行业技术水平落后。
2、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因
第一、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采取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
第二、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一直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一般都具有粗放型的特征。
第三、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体制,是形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原因。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宏观经济管理不够科学,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重点内容)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增长是靠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的,极易造成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我国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国家,按照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运行,不仅成本过高,而且也难以为继。
(补充:高投入与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业链上价值的再分配——对中国很不利。)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同当时的经济体制是紧密联系的,要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同经济体制发生的转变相适应,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今后的竞争,将主要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显著。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充分参与国际市场,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使国际技术、资源、资金进行有利于我国的再分配。
(补充: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的情况——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
失,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相应地提出了以下要求:在经济增长方面,既要求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更要求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生活需求方面,城乡人民消费选择性增强。这就要求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
第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有的国有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粗放增长所引起的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企业的粗放增长方式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如东北地区、四川老工业基地等。)
2、现实基础和客观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国力,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为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二、我国经济已基本摆脱短缺经济的局面。整体经济已进
入买方市场。供求格局的这一改变,为实行集约型增长方式提供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第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商品价格已经基本放开。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就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制度环境和外部环境。
第四、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具备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条件。
第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也逐步开始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大批新兴产业群正在萌芽和兴起。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已开始逐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所有这些,都要求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兴起和升级换代,又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产业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重点)
第一、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
第二、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第三、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第四、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
第五、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六、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重点)
第一、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转变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能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前提。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在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
第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不仅要对低水平的、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能力
坚决进行压缩,还要加快发展短缺的、技术含量高的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努力占领科技制高点。
第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经营者,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员,是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和发展职业培训。
正在阅读:
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部分)103-03
山东省执法证考试试题304-07
海南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复习真题01-1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词赏析04-13
人不以善言为贤05-27
档案自查个人工作报告8篇04-03
2016年人教版重点中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三套汇编十含答案01-01
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07-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
- 部分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 图文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农发行金融支持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 米艳华--百团大战观后感
- 点破千年六爻弟子班面授教材
- 《PCB板级电路设计》技能测试方案
- 南航 C++课程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 2011年学习型党组织计划安排表
- SpringMVC - 对Ajax的处理(包含 JSON 类型)
- 被子植物APGIII分类系统
- 高考物理专题05万有引力与航天备考强化训练1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
- 国防大学考研
- 2014年春二年级数学四基测试题四
- 江苏省靖江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
-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设 - 图文
-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 不锈钢炉卷轧机资料
- 四年级上册句型训练题
-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及答案
- 网站运营推广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