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测试题加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28 0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教育学资料
《绪论与教育概念》
三、名词解释 3、《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克正,共1229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 述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5、学校教育(狭义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是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7、教育内容:
8、教育活动方式: 四、简答题
2、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之一。(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高潮。
3、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5 答:(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经验。(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 五、论述题
2、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教师方面: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 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生方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章 教育功能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 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1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在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 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 5、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 来为政治服务的。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三、简答题
(一)教育功能的类型有哪些?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4.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有哪些作用? 1.教育的文化保存和传递功能 2.教育的文化创造和更新功能 (三)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2
3.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 1.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和技能
四、论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看待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以生存为基的,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以幸福为上的。
2、论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除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和生态的影响之外,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1、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发展不同步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 AC )。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BC )。
A.激励功能 B.指导功能 C.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ACD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CE )。
A.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发展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3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5.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应包括(ABCDE )。 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智育 E.劳动技术教育 三、解释名词
狭义教育目的 : 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 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五、简答题
1.简述“应然的教育目的”与“实然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答:1)这两种教育目的是有区别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又称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然的教育目的又称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2)两者也具有联系。现实生活中,实然的教育目的要以应然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不至于使实然的教育目的偏离轨道;同时还要将应然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实然的教育目的。 2.简述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
答:1) 教育目的是学术用语,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
2)教育目的重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国家对教育事业整体的要求与希望 3)教育目的具有理想性,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3.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答:个人本体论是指教育的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根 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观点有:1)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挥职能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是指教育的目的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的,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
观点:1)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教育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2)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依赖并
4
从属于社会,评级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三、名词解释
1、教师: 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信的、聪慧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或者说是指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别人的人。
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在知识、技能、思想诸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教育素养的,按照国家的社会要求,在专门教育机构中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其主要职责的人。
2.教师权利:是指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益,这是一种职业特定的法律权利。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4.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基本特征。 答: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长期性和间接性
2.简述教师专业化?
答: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体现在:一是国家对教师任职有规定学历标准、专业学科知识、专门的教育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培养、培训措施;三是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四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 3.简述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答:(1)劳动保障的价值。(2)教师劳动的精神消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和富有弹性的劳动作息时间内得到较好的补充和调剂,一年中的两个假期也是对教师劳动剩余价值的某种补偿。(3)自我实现的价值。(4)怡情的价值。 4.简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答: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元帅、教练、导演)2.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是朋友、合作者)。3.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4.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教育研究者 五、问答:
1.试述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二、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三、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八、坚韧、刚强、确挫折弯腰
2.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应该如何定位?
5
3.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认识。
4.谈谈你对科学的学生观的思考?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5.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爱护尊重学生;提高与学生沟通、交往的技巧 六、案例分析: 案例2:《两个孩子·两个老师》
[问题]:你更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你心目中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关系:教师与学生在角色上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互尊的;教师与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是民主合作的;教师与学生在心理情感关系上是互容互信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教师的身心素质
第六章 课程
4、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主要包括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和( A ) A、综合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本位课程 D、发展主义课程论 三、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简言之是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方案: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它是课程的具体表现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 3.学科课程 :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4.课程标准 :也称为教学大纲。它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确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5.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课程,课程有什么作用?
6
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简言之是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一)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二)课程是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三)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 2.课程的文本形式主要包括什么?P123
文本形式的课程有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教科书)
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强调从做中学
4.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如何开发和设计校本课程?
第一,课程目标;第二,课程内容或专题;第三,学习材料;第四,学习方式;第五,教学策略;第六,教学组织;第七,评价方法程序;第八,时间安排;第九,空间和环境。 第七章 教学理论 三、名词解释
1教学:广义: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教学原则 :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殖目标的过程。
4小班化教学:就是班级学生人数(班额)控制在25~30人的班级教学活动,它不仅以班级规模的“小”为显著特征,而且更加注重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而实现相应教学理念的革新。
7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明确教学目标; 引起求知欲(激发动机); 感知教材(领会知识) 理解教材(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 2、教学活动中怎样准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作用?
答: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使认识上的捷径;学习间接经验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书本知识是一种偏于理性的知识,学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有一定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必须坚持回归学生生活的教育理念。
3、谈谈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答: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影响着他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8
5、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象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五、论述题
1、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使中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成为可能(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2、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应试教育下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提示:没有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关系:智力,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
9
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3.什么是小班化教学?其特点和优势有哪些?
“小班化教学”就是班级学生人数(班额)控制在25~30人的班级教学活动,它不仅以班级规模的“小”为显著特征,而且更加注重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而实现相应教学理念的革新。
1.小班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性发展”的必要保证。 2.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3.小班化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现实需要 -1.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实现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 -3.小班化教学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4.小班化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5.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6.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7.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提示: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原则。首先,启发性教学原则反映了学生的的认识规律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固然重要,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有成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发展自己的智能和情操,毕竟要靠学生个人主动探究与反思,要通过个人的经验不断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其次,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
10
在我国,最早源于孔子的《论语·述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此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求艺术,把握时机,当学生处于“心愤口悱”、有强烈求知欲和正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应适时进行诱导、点拨,以“开其意”、“达其辞”。外国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也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在我国,最早源于孔子的《论语·述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此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求艺术,把握时机,当学生处于“心愤口悱”、有强烈求知欲和正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应适时进行诱导、点拨,以“开其意”、“达其辞”。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的讲授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七、实例分析
2.请分析下述案例违反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直观性原则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 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2.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4.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系统化、结构
11
化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5.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 发进行教学 3.正视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第八章 教学实践
二、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言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主要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教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三、辨析题
1.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错误,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只要学生获得了知识,那能力就会自然得到发展。
错误,学生能力的发展虽然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能力。学生的能力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取,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客观事物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在掌握和运用知识、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认识与行动的内化,是在这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3.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错误,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思想,因为由知识的掌握到思想提高的转化,不仅有认知问题,更重要得还有一个情感问题、态度问题、联系个人修身或生活实际的践行问题。
4.考试与考查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式。
正确,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平时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试等;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2
首先,教学有法。在教学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可以供我们选择与采用。每种方法的操作均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掌握它。
其次,但无定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生硬使用已有的教法,这样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为了取得好的教学结果,教师只有明擦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呈现出无定法。(重点) 四、简答题
1.上课的常规要求都有哪些?
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组织好他们的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发现法、探究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快乐教学法。 3.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答: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论述(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上课起着承前启后各环节的重要作用。(2)上课是师生双边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它能最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重点) 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方法恰当:亮点鲜明.教学语言精湛;师生交往充分;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上述八条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一节课的标准。
5.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都必须掌握讲授技能,练就讲授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授水平。为此,每个教师都要严以律己,挑战六关,克服十戒。 6.什么是谈话法,运用此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和提问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1)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谈话的中心、要求、提问的对象等都要周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问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3)谈话时,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应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4)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 7.简述教学的几种水平的特点。
13
五、论述题
为什么班级上课制一直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没有不足之处?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其局限性是:班级上课制是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第九章 学校德育
二、名词解释
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简而言之,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说服 :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使学生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点、信念、品德规范,并指导自己行为实践的一种方法。
修养: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概念、意义和中小学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概念: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14
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3.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各科教学;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4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心理咨询法;生活指导法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1)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2)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15
(3)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4)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一方面,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另一方面,德育要有针对性。实际德育中所讲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是这一含义。
2.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
1)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定不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力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2)这一原则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辨证
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条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3)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①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按照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尤其是后进
生)严格要求、管理和教育 3.运用说服教育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目的性。说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
放矢。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话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4)以诚待人。对学生说服,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为人为善。要有民主性。(5)事例要真实性。
16
六、分析题(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以下问题)
陆亮为什么会无所适从?你认为教育怎样才能消除这种无所适从的状态?请用德育原则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2、这位老师的做法对吗?请用有关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的理论进行分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这条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感情的做法。表扬、奖惩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的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公正、严明的奖惩,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认识自己的优点、好的行为表现和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羞耻感、道义感,激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修养,长善救失,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和自觉维护学校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3、这一案例说明了品德评价法运用时有什么要求?(尊重与信任学生: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一颗自尊自爱、向善求善、希望得到社会理解和肯定的心、尊重、呵护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室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爱护、尊重与信赖孩子又是教好孩子、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的一个重
17
要条件。)
4、结合这一案例,试分析为收到更好的效果,说理教育法应如何运用?P324 (注意说服的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第十章 班主任测试题
二、名词解释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组织者与领袖,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班集体是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把年龄和发展水平基本一致或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以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三、辨析题
1.1898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第一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错误,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组织方式,将班级授课制移植到中国。) 四、简答题
1.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a、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c、建立健全各项班级规章制度d、培养正确的舆论e、培养良好的班风 2.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抓好学风建设;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了解和研究学生;个别教育;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
在联系各方面教育力量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中具有组织和领导作用;在教师完满人格形成中的积淀作用;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18
正在阅读:
教育学测试题加答案10-28
遗传学第二版参考试题及答案05-20
奥鹏网络学习研修总结04-22
工伤纠纷损害赔偿案例分析08-30
班主任学生辅导记录04-06
2015年太原理工会计专硕(mpacc)难易程度怎么样08-11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9-28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08-07
写春天的作文500字02-05
荡荡岭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07-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测试题
- 教育学
- 答案
- 世界语者之家内部学习资料2011.3版1
- 北邮Internet基础与应用综合练习题
- “十三五”重点项目-锅炉管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 C#版万年历
- 现阶段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专项施工方案编审的规定和解读 - 图文
- 土木工程力学 形考作业一
- 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2016~2017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十)南通地理
- 2015年上半年宁夏省放射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题
- 掘进机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 机务员题库-动力维护初级操作
- 数学建模-安全跳伞的研究
- 振动和波
- 答案总复习资料2
- 《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后感
- 兖州北护城河立交桥汛期防洪专项方案
-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 针对维他奶品牌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平衡计分卡在万科公司应用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