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制度建设和人性化管理

更新时间:2023-11-06 19: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人为本、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

——浅谈学校制度建设和人性化管理

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 赵德志

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和管理,二是针对教职工的工作制度建设和管理。作为校长,首先要抓的是学校教职工工作制度建设和管理。在这里,我结合个人浅陋的管理经验和理论水平来谈一谈学校教职工工作制度建设和管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指正。

一、以人为本、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你去管理他,就是约束他的个性和自由,他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对抗情绪,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良性矛盾需要调和,而恶性的矛盾则需要斗争。在学校实际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核心的校长要尽一切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加强学校管理。这样,学校管理就不必繁文缛节、也不会劳心劳力,而是可以成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的动力系统。

二、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

(一)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各行各业按章办事。中国要融入世界,首先要成为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要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依法治国时是指出,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各行各业都按章办事。学校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学校是文明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学校又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行业,涉及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学校按章办事、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从我国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滞后于经济发展。从教育本身来看,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人们呼吁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是忧心忡忡。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人代会”和十一届“政协会”上,教育仍然是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过去主要是在“三乱”问题上的讨论,这是停留在对正常教育次序的渴望层面上;而如今已上升到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探究,这是寻求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复旦大学副校长在谈到高校教育时指出:高校教育不是培养学生如何就业,而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创业,干自己愿干的、能干的事。可见,教育就是为了要服务社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要完成这一使命,学校管理就应该为之而展开。

所以,我本人认为教育的深入改革,就是要重视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以人为本,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学校制度文化和人性文化,把学校

2

工作加以规范、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规范,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的规范。

(三)与时俱进,建设系统的、科学的学校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制度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保证。正所谓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

1、广泛的民主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础。

学校制度建设应是学校意志和教师意志的统一。如果忽视了广大教师的利益,学校制度就只能代表校长的个人意志或是少数几个领导的意志。无论校长有多高明,该制度最终也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学校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竭尽所能谋取教师利益的最大化,把学校制度建设成能代表绝大多数教师意志和利益的科学化、合理化的制度。

在学校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支部大会、教代会的职能。教代会反映的是教师的呼声、代表着广大教师的意志,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使学校制度建设具有坚实而广泛的民主基础。支部大会是学校发展方向性的保证,支部大会的党内民主保证了制度的正确性,支部大会的集中,则保证了党的组织原则性。

2、依法建设和完善学校制度,使学校制度更具有广泛的约束力。 学校制度要具有广泛的约束力,才能推进学校管理。因此,学校制度必须与法律法规、政策一致。有法律依据的学校制度,不仅具有行业内部的组织约束力,还有广泛的法律约束力,有了这两种力量的保障,学校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规范学校管理和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

3、加强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

3

学校制度建设应该是运动中求发展。社会在发展、教师的观念和素质在发展、教育本身也在发展,学校制度也应该随之而发展。总之,学校要在各个岗位的考核中找一个固定的平衡点很难,例如在积极性普遍高、工作和谐时,我们应加大福利分配、缩小分配差距;反之,加大考核力度、通过缩小工作差距来达到缩小分配差距的目的。

4、加强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要注意连续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能给人已享受;制度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能给管理以规范。

制度作为一种理论层次上的管理文化,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用学校制度来指导和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作用。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把问题看深刻一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充分一些、把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认识的更清楚一些。这样,学校制度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否则就会朝令夕改。

同时,学校制度的完善要基于以往的制度,删除不合实际情况的条款,增补现实工作和管理需要的条款。我们既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制度,也忌讳新校长上来之后就对以前的东西全盘否定。

5、把“制”和“度”分开建设,保证学校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如果把学校的“制”理解为对教师行为的约束,那么“度”就是一种衡量,既是对教师行为的衡量。我们应该把“制”和“度”分开来建设,以保证学校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4

在学校“制”的建设中,要把制度当成办事指南,要从正面上对教师行为加以引导,包括工作方向的指导和工作方法的指导。这样的制度会让教师感到舒心而不乏纪律、既能保证教师的能动创造又不会导致散漫。站在这个意义上,学校的制度建设就不是限制和要求教师做什么,而是指导教师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或建议教师可以怎么做,别人都用了什么方法,收到那些效果。

在学校“度” 的建设中,要立足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可行性,要严肃、严格,条款要明细、层次要清晰,度的衡量要精确,要做的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工正,否则就会事后打折扣或朝令夕改。

三、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社会和谐的需要。

上至整个社会、下至百姓家庭,都在追求一种和谐。这种和谐说到底就是多一些协调、少一些杂音,在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多一点共识、少一点分歧,以至于达到“三和”。即人心“合”顺、人情“和”睦、人力资源“活”跃。 “人”的因素是和谐的唯一基础,前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在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和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还要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作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必要补充。

(二)、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1、教师的基本需要。

5

我经常给班子成员讲:你需要什么,教职工就需要什么。这是我们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 第一是生理需要、 第二是安全需要、 第三是被尊重的需要、 第四是人际交往的需要、 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需要遵循递增规律,即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后一个层次的需要。前三个层次的需要属于生存本能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人们最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本能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出现,人们才会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道德形象的塑造,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从当前教师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虽然已经满足,但是,教育内部竞争加剧、教育人事改革使人困惑、独生子女难教而家长又希望过高,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安全需要和被尊重需要上得不到满足,自然就谈不上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这就导致了不少教师在工作上缺乏上进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过去,对于评选先进、入党等事情都会令人砰然心动;而现在大家对于这类事情表现出的激情却大大减少,更不用说工作状态。过去,我们利用节假日、星期天上课,不发一分钱的补助大家也会争着上课;

6

早晚辅导没有排到教师人头,大家抢着去给学生辅导。过去教师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自己花钱订几种教学杂志、买许多教学参考书,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寄希望于学校。之所以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较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作动机水平不高。

2、教师的“人性”分析。

人有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惰性、趋利避害、享受快乐等等。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当顺其自然的引导利用。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而人的性格则更多的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上。一位敬业的教师,做事勤快、尊老爱幼,家庭关系必定和睦;团结协作精神强、虚心好学,与同事相处必定豁达和气、工作业绩必定优秀。反之,成天嘻嘻哈哈、做事马虎的教师,在家庭中缺乏责任感、家庭关系也不易协调;在同事中我行我素、玩世不恭,工作上很容易一塌糊涂。因此,在教师行为习惯的塑造上应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功急进。

人不仅依靠本性求生存,而且依靠人类群体的共通习俗和文化求生存,习俗和文化也左右着人的一部分行为。就教师特有的工作环境、交际圈子、成长历程来看,实实在在是一个单纯而幼稚的群体,其习俗和文化大多来自教科书,比较理想化。这一点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成为人类文明殿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当加以改造和利用的。

人的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创新演化、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能够能动的适时的改变行为习惯和文化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在创新方面,

7

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更具有优势潜力,这是我们学校得以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学校人性化管理中,重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是我们应该首先要考虑的最基本的内容。

总之,立足教师的“人性”,学校人性化管理必须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尊重人的本性,顺其自然加以引导; 第二是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 第三是建设学校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 第四是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发展。 3、教师的“个性”分析。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其工作环境的单纯性、工作内容的理想化、工作理念与生活理念的反差等因素而形成特殊的教师“个性”心理。大致来说,教师的个性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孤芳自赏”,不愿接受直接意见; “尊重饥渴”心理,被尊重能激发潜能; 良心超越责任、情感超越利益的“士”气;

因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充分考虑实事求是的针对性。

(三)教师人性因素需要整合。

学校人性化管理不是任性化管理,更不是任意化管理,应遵从“人性”但不能完全服从“人性”。整合教师人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教师的需要层次、提高教师的工作动机水平。

8

一个人的需要除了要遵循递增规律外,还与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工作氛围有关。思想认识水平越高、工作氛围越和谐越积极向上,越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需要层次。我们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上、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上引导教师多关注人的社会价值和道德形象塑造,从而达到提升需要层次、提高动机水平的目的。例如,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能引起教师的成功焦虑,优美的工作环境能引导教师自觉注意道德形象的自我塑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能让教师在满足安全需要的同时渴望自我实现。犹如“孟母择邻”。

2、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教师的思想观念是社会现实和文化历史的产物,在吸取文化历史精髓的同时还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与时俱进”。我们常说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基础工作便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正所谓“观念支配着行为”。

3、调和校长和教师的情感。

校长和教师不是敌对的,他们在工作上是协作的伙伴,在生活上是有着共同语言的朋友。在一个学校的发展中,校长和教师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是分工不同罢了。校长要放低姿态与教师为伍、与教师为友,要重视教师的存在和作用,要关心教师的疾苦,还要与教师同甘共苦、祸福与共。从而减少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分歧和隔膜,达到情感上的调和。

四、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管理。

(一)严格执行制度是学校工作有序运转的根本保证。

9

制度是一种工作纪律,是教职工的办事指南,也是规范学校工作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标准,有了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有了制度不逗硬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决不能为了所谓的“和谐”而放弃制度和原则,为了“和谐”而“和谐”是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和谐。制度无情人有情,但不是变通制度,而是严格执行制度后的关心与抚慰。

1、学校制度管理要严格逗硬。

学校制度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需要科学的、系统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最需要讲原则、讲纪律。严格、逗硬的学校制度管理是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只有严格、逗硬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才能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顺利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学校规章制度切忌朝令夕改、切忌打折扣和碍于情面。任何一项规则制度都应有明确的执行日期,决不追溯以前,也决不因为某些人有意见而推迟执行。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执行者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原则性要强,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条款来执行。对于教职工的违规行为要一丝不苟的用条款来度量其违规的性质和违规的程度;对于需要表彰的教师,也要将其好的行为、态度和敬业精神纳入学校规章制度的明细条款,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严格评估、严肃表彰。奖惩有依据、管理有规矩,不仅让教职工对已受到的奖或罚无话可说,也能让教职工明白今后应该怎样去做。决不能当问题出现后再去制定制度或修改制度,也决不能针对某一些人来临时制定制度或修改制度。虽然在学校制度管理中不可生搬硬

10

套,但必须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方向性和原则性不能变,必须保证基本立场和角度不能变。把制度管理做到严肃、严格,做到一丝不苟,学校管理才能有效推进。

2、校长要敢于下决断、敢于在遇到问题时当断即断。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校长就是家长。校长要有独立决断事情、评判是非的气魄和能力,因为校长处理事情所处的角度和所站的高度应该是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制高点。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既要民主也要集中。一个学校无论如何都有少数人总爱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是非,学校也很难制定一个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的制度。即使给每一个教师发放一万元的高额年终奖,也无法做到人人满意。事实上,任何一项制度,必然有人拥护、有人反对,没有反对的制度,只能是回避矛盾的自欺欺人。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校长要看谁在反对、有多少人反对,谁在拥护、有多少人拥护。校长就要像足球裁判员那样,在禁区内的手球,如果对攻方有利可以不判罚。对于这一点,校长决不能优柔寡断。如果一味的“和稀泥”、回避矛盾,最终的结果是矛盾更多、内部纷争更激烈,到时候,学校必然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

3、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是严肃学校制度管理的基础。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教职工,一视同仁,决不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体现学校制度管理的公平和公正,才能体现校长的正派和正气。试想一个浑身正气、正直无私的校长的管理有谁不服,有谁会自找没趣?试想一项对所有人都公平、公正的制度有谁会不去遵守?当然,绝对的公平、公

11

正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校长没有私心杂念、要把学校制度管理做到让绝大多数教职工满意还是可以的。

4、学校制度管理必须公开透明,把学校制度管理置于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下。

学校规章制度的公开透明、学校制度管理的公开透明是管理能服众的基础,也是校长能服众的基础。任何一项新出台的规章制度都应该张贴在最醒目的地方、教职工经常路过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这样就能让教职工熟悉规章制度的具体条款,教职工也就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的按章办事。任何一项管理(或惩或奖)决定,也都应该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当众宣读,并且将书面材料张贴在公示栏内,这样就能把当事人的行为教给广大教职工来评判,让广大教职工或以为警戒、或以为激励,不仅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公平和公正,而且扩大了管理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量。

5、校长在学校制度管理中率先垂范。

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在工作中,校长是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制度的被执行者。无论是学校的制度,还是上级的制度,校长都应该模范遵守。特别是对上级的制度,一定要一丝不苟的遵守,决不能阳奉阴违,否则就会上行下效。

(二)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学校制度全面落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保证。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教职工不仅有工作行为的表现,而且还有思想和情感。学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不仅要管理好教职工的行

12

为,还要对其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加以引导,使学校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这就要校长充分发挥管理艺术和人格魅力。

1、学校制度建设要保护教师权益、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激发教师创造潜力。

真正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是学校中的人——教师。所以,学校制度应该保护教师权益、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激发教师创造潜力。教育教学岗位需要教师有一种愉悦的心境,否则很难有酣畅淋漓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更不要说教育教学质量了。

2、相互尊重,共建和谐。

相对而言,教师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校长应该主动尊重教师。校长对教师的尊重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尊重教师的个性特质; 二是尊重教师的人格; 三是尊重教师的发展; 四是尊重教师的生活隐私;

五是尊重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六是尊重教师的智力创造尤其是学术和科研成果。 3、因时因地,把“人情”作为按章办事的必要补充。

在按章办事的同时把人情关怀作为补充,不仅能让当事人消除误解、增进共识,而且能彰显校长的人格魅力、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4、校长要宽容,遇事要举重若轻,把制度处理放在最后。

13

在学校具体制度的执行上,教师在理解上和理解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时常会听到各种抱怨和意见。对于这些抱怨和意见,校长要胸怀宽容,要举重若轻,不能上纲上线的拿制度来处理。就是对于那些行为不是很检点的教师,也要肯定他们的本质不坏,要就事论事,不要一棍子打死。

5、多说服,少威服。

从工作本质上讲,校长与教师都是为社会服务;从人的社会地位上讲,校长和教师是平等的。因而当校长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以商量的口吻、探讨式的交流达成一致;当校长给教师安排工作的时候要有商量的余地、要让当事人觉得这项工作他能做而且应该做。能不动用制度的时候决不动用制度。

6、校长要用人格魅力营造学校人性氛围。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校长都要树“君子”风度、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校长言行举止要文明谦和而又不失大家风范、兴趣爱好要健康高雅、论辩说辞要睿智深刻,如此等等,正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爱莲说》中所说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严谨的作风和“君子”风度,是校长人格魅力的彰显,对一个学校的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当前学校管理中的困惑。

管理需要考核,考核就必然要与利益挂钩。所谓利益,就是经济利益上的奖金福利分配和政治利益上的先进评选、职称评定和聘任等。先进、职称的名额和指标有限。根据考核来评、聘职称,就只能惠顾精英

14

而无法兼顾大家,然而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精英而且需要全体教师的敬业和奉献。尤其是今天的教育收费改革,使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几乎无法利用经济杠杆来调控。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势下,学校固然要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职业道德”来教育引导教师,但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就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总之,不管教育怎样改革和发展,不管学校管理趋势如何变化,但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的原则不会变,尊重人、信任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原理是不应改变。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学校制度、加强学校度管理,并且辅之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处理好教师的问题,使学校管理中的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优化学校管理并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推动学校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最后,我要套用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的一段话来与诸君共勉:校长怎么能一边忽视和轻视教师,一边又期待他们去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呢!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jg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