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情感训练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3-11-18 00: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共7页 第1页

试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情感训练的重要性 On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In The Teaching Of

Folk Dance Training

学 生:祝祯祺 指导老师:王晓晖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情感与舞蹈息息相关,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表演中如果没有情感也就无艺术性可言,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之情含于内,显于外,不管舞者动作多么玄妙,技巧多么突出,都不应忽视本身应具之情。教学中所有内容最终都要在舞台上实践,惟有融情者才能真正领会舞之精髓,舞之精神,从而达到更高的表演与欣赏价值。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如果不带情感的做动作只能称之为模仿,要用从内心迸发出的情感来演绎每一个动作,才能使舞蹈动作带有灵魂。舞蹈教学中不仅是肢体动作的训练,也是感情交流、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还是感受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的重要方式。

Abstract: Emo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dance, especially if there is no emotion in the national folk dance performances there is no artistic statements, cannot cause a rapport with the audience. Of dance contained within, on the outside, no matter how mysticism dancer moves, Tips how to highlight, feeling itself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All elements need to b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stage, but the thaw to truly grasp the essence of dance, dance spirit, so as to achieve higher perform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value. Without emotion in the teaching of folk do the action can only be described as imitated, to spurt inside of emotions to interpret every gesture, to make the choreography with a soul. Training not only of body movements in dance teaching, are also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cultivate feelings, also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feel the custom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风格特点 情感训练 情感表达

Keywords:Folk dance Style features Emotional train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前言

情感是舞蹈最重要的表现特点,而舞蹈的情感表现能力一般由内在感受能力和外在表现能力所构成,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民间舞情感表现能力,就必须注意对学生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进行双重培养。民间风俗是民族民间舞蹈深刻丰厚的内涵,民族民间舞蹈是民间风俗的艺术性的表现。形态动作上模仿是十分重要的,决定着观赏者对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区分的第一要素。舞蹈艺术的灵魂存在于舞蹈者的内心情感中。人要以自己的内心感觉、理解,去支配外在动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舞蹈以人自身为工具和手段,它能最直接地体现人内在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的内容。这种情绪上的感染可以推动观众情绪的产生,及达到有一种要舞蹈的欲望。在舞蹈教学中一旦脱离了“情”,那么动作就成了

共7页 第2页

一味的模仿,枯燥乏味。舞蹈课堂教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纯粹的动作模仿。舞蹈教学,是艺术形体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的表现,在特定动作中得到合一的一种规范训练。无论是基础训练还是民间民族舞组合以及成品舞的学习,都是具有一定民族性和一定历史背景的,因而不能忽视这一特征,对舞蹈来说也包含其风格韵律,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是某个民族情感的凝化。舞蹈艺术“情感”语言的“叙述”是通过形体动态实现的。

1、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况

1.1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功能上划分大概可以分为:祭祀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礼仪舞蹈、生产劳动传衍舞蹈等种类,这也可以看出民族民间舞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表现了人们深刻,发展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民间习俗、祭祀传统等各种方面,它借助于身体的形体造型和有节奏的韵律来表达跳舞者的情感。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生活与劳动的缩影,也是各民族原始的崇拜的形式。虽然各民族的舞蹈不同,但都是各民族通过舞蹈来反映他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而每个民族民间舞蹈的体态特征、节奏特征、风格特征、步伐特征、情感表达特征等都可以深入了解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图腾崇拜,地理气候的不同。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包含了情感、观念、信仰、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因为在原生态舞蹈中加入现在的编舞技法,一定程度上会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味道不再纯粹,而单纯发展原生态舞蹈又不能与时俱进,不够新颖。现在受到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理念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变化。西方的动作、节奏、叙事等手法冲击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及其形式化,民族性的元素减弱。

1.2学院派与民间派舞蹈教学训练上的区别 学院派是由编导,舞者将他们的思想,情感注入到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表现中,将这个加工、美化后的成品呈现在舞台上,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在将舞蹈呈现给观众之前,而通过加工这一系列的手法来使得学院派的舞蹈作品更加完整,条理更加清晰,感情更加丰富。学院派呈现的舞蹈作品固然很美,但总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受。然而民间派的舞蹈是完全来源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元素的,一切朴实姿态,贴近人们生活,日常习俗,完全没有被修饰过的动作,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原生态舞蹈,是“纯天然”的。学院派的教学过程中,从一开始的组合到后来的舞蹈剧目都是有统一的规格要领,手脚的位置、距离、姿态都是有固定标准的,学院派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规范。比如说,一提及到胶州秧歌,就马上会想到三道弯,而一说起藏族,就要会颤膝,虽然千娇百媚,赏心悦目,但多少会有死板的感觉,可能就是由于固定的格式束缚了舞者的动作。但学院派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初学者来掌握动作要领,从而使动作更加到位。而民间派舞蹈没有经过加工,纯粹的表现人们的生活思想,例如各个少数民族在自己的习俗节日里会选择自己的舞蹈表达形式,来传达感情,祭祀,生产也是同样。再比如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上由于气压的问题,让生

共7页 第3页

活在高原的藏族人民就自然而然会有向下的动作特点,他们那里有一种活动,一群藏族人民会聚集到一起一直跳一种舞蹈到三天三夜,而且这个过程中,没有变化,总是一成不变,循环往复的。这就是原生态的舞蹈,这就是最单纯,最传统,最原始的舞蹈形式。综上所述,学院派的教学就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民间派是只要是合理的就是正确答案。

2、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情感表达

2.1风格韵律与情感表达

从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不同就可以感觉到舞蹈风格的不同,就能体现出各民族的差异性。比如蒙古族舞蹈的基本训练,常用脚位,大八字位昂首挺胸、左手叉腰,右手持鞭由下往前向头上举做扬鞭的动作,头看前方。同时提示眼前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你能看得很远。在介绍民族特点如热情、率直的性格,骠悍有力等风格韵味时,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不如自己想象体会原来所了解的维族的热情能歌善舞,挺胸昂头和蒙族的热情洒脱的区别,自己区分两种风格的不同。其次,就是要很好的运用节奏来触发感情,音乐中的强拍出现时,很容易让人进入状态,自然而然的就把情绪带到舞蹈中,节奏在动作语言表达某种情感中是不容忽视的。如维族舞中常用的一系列的切分节奏,这种强烈的节奏在舞蹈里面有助于启发与之异质同构的情感,最后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展现出舞蹈的内容。再比如维族舞蹈中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抚胸式等。基本体态是昂首挺胸、头高高昂起、立腰拔背。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这是赛乃姆舞蹈的风格特点,也是维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些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

2.2 功能作用与情感表达

在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秧歌舞中飞扬的大红色宽绸带,飞扬的气势就把舞者欢快的心情展现无遗,再加上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色,喜庆的情感跃然而出。傣族的伊拉贺舞是傣族新年“泼水节”和“开门节”必跳的舞蹈,其中各种盛水的工具并没有具体的形状、颜色要求。但是其中一定要盛着清水,在高度的旋转中,各式的器皿夹杂着晶莹的水珠四散开来,让人情不自禁跟随着舞者一起憧憬新一年的希望。祭礼舞蹈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舞蹈和巫术仪式舞蹈,在原始宗教中人们把与自己氏族有密切联系的动物和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把其奉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在图腾崇拜的仪式中,人们用舞蹈颂扬祖先和神明的功绩,以求神明的庇祐。藏族舞蹈就带有很强烈的宗教元素,受宗教礼俗的影响,舞蹈多是由从左往右旋,而且只有心中有信仰,将虔诚的宗教心理,才能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藏族不同类型的舞蹈中都体现藏民所共同具有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信仰,所以形成了较统一的运动规律和美学概念。而这些规律构成了独特的藏族舞蹈的风格,其膝有规律的屈伸和

共7页 第4页

颤动,也是藏族各类舞蹈均有的动作特点。若要较好完成民间舞表演需要肢体达到在松驰中的协调而不僵硬,主要是依靠训练膝部屈伸来实现。

在生活中都有情绪的宣泄方式,舞蹈中也有。例如在庆丰收的舞蹈中,人民就利用在劳作时的动作来展现大家团结一致的开心心情;在土家族舞蹈中的“撒尔嗬”,也叫跳丧舞。虽然字面上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是智慧的土家族人民将悲事用舞蹈的方式来为死者家里解忧愁,化大悲为大喜。

3、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训练

3.1学习者外部形态的的表现力

舞蹈艺术是具体,有形的肢体艺术,主要是以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作为舞者,首先就要有一个灵活、协调的外部形体。在外部形体达到一定的标准后,还必须具备掌握各种不同风格,动率的舞蹈能力,这是学习舞蹈中最关键的一环。舞蹈表现力的优劣往往就是透过手指、脚趾尖的延伸,肢体转动的方向、屈伸的程度,和对动作点、线、面的把握这些看似细小却最不能忽视的地方显露出来,注意每一个细节,动作便赋予感情,舞蹈感染力也就随即增强了。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只有完全投入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只有完全投入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音乐的情感和美感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领略了音乐的感染力,有意识的注意音乐节奏,使节奏、想象和舞蹈联系起来,让舞蹈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节奏中进行。

3.2学习者内部情感的培养

任何一种舞蹈没有情感的融入,都只是机械的运动,毫无美感可言。可以说,舞蹈之所以如此动人心弦,也正是因为它完美地将肢体语言和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人们在劳作、在欢庆节日时一些即兴动作演变而来,在民间舞里,一举一动都包含了人们最真实的情感。舞蹈老师应该培养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和对学生的耐心。感染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喜欢才可能做到最好,教师对舞蹈的热情无论在课上或课下都会有不经意的流露,这能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向往和喜爱,使他们在充满希望、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汲取舞蹈的知识,诱导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在舞蹈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地域、生活习性的不同,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引导为学生创造出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可以找到寄托调动自身的感情,可以对情感进行二度创造。许多民间舞蹈会运用道具还寄予感情的抒发,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同的舞蹈道具可以进行不同的情景设定,道具的舞动多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可以为此来寄托舞者的情感。道具的运用可以引导情感的寄托更好的设定舞蹈情

共7页 第5页

感所表达的情景。无论“情感”和“表情”在民间舞中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情”的表现不在是面部表情的夸张,我们更应当注重内在的感受。过分的外在表现力及表情的浮夸,不仅不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享受和情的感染力,会使得舞蹈动作脱离了本身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情感”与“表情”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掌握到适合的度,不但不能解决动作木讷,没有生命力的问题,还会让人厌倦了这种为了表演而表演的外在表现力。

3.3 情感训练对于非专业舞蹈生的重要性

非舞蹈专业生有事动作到位但是表演总不到位,抓不住作品的中心思想,不明白自己作为载体的作用,甚至都不知道究竟要表现什么。有的跳得很熟的作品,却说不清道不明其作品的内涵和为什么而舞的道理,这无一不表明我们的学生缺乏专业综合素质,缺乏舞蹈感受能力。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多听音乐、多看剧目、多看书、多分析、多体验生活,学会观察,必须逐步学会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创造属于个人的对生活与情感的独特体会的表现方式。有事动作味道不正,或者空洞无味,其实这就是舞蹈感受能力不太好,没有从内心将自己的情感散发出来,即使动作再到位也让观众觉得整个舞蹈作品是干巴巴的。如何用你的肢体出动观众的内心,关键就在于要仔细体会编导的内心体验和自身的内涵感受。因此,舞者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深层次地认识生活和感受不同的生活形式,并在吸取文化精髓的同时,获得艺术品位的提高与心理智慧的发展,形成较为严谨的理论思维,从而提高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塑造更丰富的舞台形象。

结束语

舞蹈是艺术通用的语言,舞者和观舞者可以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但是舞蹈无需通过语言来共通,而是通过肢体、音乐和舞者的情感直接进行一种精神上的情感交流,这样即使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同胞也能被感动,因为也许他们没有见过民族舞中外观、音色奇特的乐器,也许他们没有杰出的民族舞蹈中绚丽多姿的服装、头饰,但是他们看懂了舞蹈中的喜怒哀乐,他们在翩翩舞姿中完成了与中国舞者的一种情感的汇集和交流。 加强民族舞蹈中的情感表现也有利于增加舞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有助于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丰富的情感是所有艺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想要一件艺术作品或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环顾当今舞蹈世界,各种舞蹈缤纷复杂,发展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态势,那么民间民族舞蹈必须利用抒发情感的表现是作为一个突破口,从而在各种舞种中站稳。只有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情感,与之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共鸣,才能把民间民族舞蹈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让它真正成为被大众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

通过情感的训练,使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不再是一味的模仿性教学,而是把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的有机结合,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内在表现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体。情感是舞蹈的基本要求,是身体发挥到极致的情感表现,是将情感融入舞蹈课堂中使课堂教学不在枯燥、乏味,给予民族民间舞蹈课堂真正的灵魂和生命力。

共7页 第6页

致谢本篇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王晓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写作分析的过程中,王晓晖老师给予了指导,并提供了很多与该课题相关的重要信息,培养了我对事情研究分析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非常有利于我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共7页 第7页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湖北卷),中国ISBN中学,1995 [3]于平著,《舞蹈生态学》,北京舞蹈学院,1998 [4]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6]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民族出版社,2001 [8]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9]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0]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1]朱寿兴,《人的美感性存在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12]温柔著,《舞蹈生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