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6: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一 语 文

2018.5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常意义上讲,社会流动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代内流动,即一个社会成员从初始社会阶层向现在所处社会阶层的流动;另一个是代际流动,即一个社会成员与其父辈相比的阶层变化。从代际角度看,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父辈地位的影响越深,社会就越封闭,也越缺乏流动性。

在促进社会流动的因素中,有个人和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的因素。不可否认,家庭对个人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社会,家庭在影响人的社会地位时,往往不再简单地表现为子承父业等形式,而是更多地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来支持子女的职场发展。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出身于哪个阶层,如果他不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获得被这个社会所承认的人力资本,就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程度对人的社会阶层具有重大影响。

从社会发展因素看,社会流动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越上层的位置就越难流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进行跨阶层的向上流动也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工业化过程逐渐完成后,阶层之间发生流动的结构性动力已逐渐减弱。尤其是当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时,社会上层的工作岗位对人的专业技能、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等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向上流动的难度不断增加。因此,个人在职场上向上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阶层固化。

那么,在现代社会,政府如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呢?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从很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般社会流动都会加快。比如,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力被激发、社会流动加快的过程。数以亿计的人从温饱到小康、从农民身份到市民身份、从低收入群体到中高等收入群体的转变,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程度之深。

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关键是深化改革、促进机会公平。事实上,当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就证明这个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机会是公平的。当前,

我国采取的许多举措,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着眼点都是实现机会公平、促进社会流动。

(选自马峰《正确看待社会流动问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由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的变化,这种变化分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

B.社会越封闭,就越缺乏流动性,那么父辈的地位就直接影响着子女所获得的社会地位。

C.在西方社会,工业化过程的完成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型使得越上层的位置越不能进入。

D.一个人只要能凭借各种条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可以证明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机会是公平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促进社会流动的三个方面,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家庭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B.文章分析了教育对个人向上层流动的重要作用,指出没有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的。

C.文章直面社会阶层这个话题,分析了社会流动的表现、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D.文章结合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阶层流动状况和中国改革开放在社会阶层流动上的巨大成就进行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现代社会,越上层的工作岗位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就越高,向上流动的难度也就越大。

B.通过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来支持子女的职场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的共识。

C.在当前东西方国家,个人进行职场的向上流动仍然比较困难,原因在于社会阶层固化。

D.对于中国,深化改革、促进机会公平,是促进社会流动、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关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1

看萤火虫去 罗文发

小翔念三年级,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在乡下的树丛里,它们就像一朵朵闪闪发亮的蓝绒花。于是他提出暑假要到乡下叔公那里去看看,因为他爸爸说过,夏夜那里有数不清的萤火虫。

七月的那天,我和小翔来到了牛石村,村子后面是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从近处向远处眺望,颜色由深而渐浅,山后可见一条小溪,叮当而流。

叔公讲,前几夜老天爷也助兴,月下枝影吊吊,村里的人就如看夜戏。 我就冲小翔讲,那我们就等着今晚的这场好戏开锣吧。

“今夜有没有好戏,就看你们运气了。”叔公给我们补了这么一句。 小翔站在夜天里神思恍惚:“月亮呢?萤火虫在哪儿?”

我说莫慌,那透明的感觉是慢慢到来的,把一身风尘抖得干干净净,心里别无他念,待夜深一点,萤火虫就会出来的。

“走,小翔,向着那条溪流前进。”

没有月亮,幸亏我带了手电筒,溪水很清,清得能看见水底石,清得能看见人的倒影。不想路旁树下坐着一个举着长竿网兜的人,电筒照去,那网兜上的眼儿还没有芝麻大,他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篾片笼,他像打鱼人,在那里用心候着,“熄掉你的电筒噢,真正的光亮才能快点出现。”他瓮声瓮气冲我们这么叫起。

溪边长满了灌木丛,突见那树冠上升起一点点的蓝色火苗,飘浮起来,我说,萤火虫出来了,小翔你快看。我真的看到了,它们聚拢来又飞开去,划出几根蓝色的抛物线。“小翔,你看到了吧!”我喊着。

然而刹那间抛物线消失了,前面的高处竟是一团黑,小翔喊着:“黑乎乎的,哪儿有萤火虫啊?”

萤火虫,你们怎么不见了?快出来呀!难道刚才是我的幻觉,我知道你们的生命周期短,发光发亮的阶段只有两个星期,莫非我们来晚了,错过了你们绽放极致灿烂的瞬间?我问坐在石上的打鱼人,他说他本来得就晚,你们凑热闹来得更晚了。谁要你们来啰,我一个人不吱声还行。前几夜一帮子人在这里捕萤火虫,大部分被他们“捞”跑了,你们今夜又是电筒又是大声,剩下的虫不也吓跑了。

小翔赶忙发问:“叔叔,怎么捞呀?”

他指了指长网兜,拿起它左一捞、右一捞、上一捞、下一捞地做起动作。 难怪小翔叔公说,这个戏好不好看,全靠你们自己掂。 我们只好回城了,没想到乡里没有的城里倒有。

花了一百元买了两张萤火虫展的票,这票贵不贵呢?小翔可顾不上想这些。 踏进场子,里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入口处,有几盏灯照着,中间几条走道层层绕绕,草皮和盆栽在一边组成了萤火虫的展览之地。那是一个蓝色的洞府,无数只宽口的玻璃瓶由低向高成行排放,水晶宫似的瓶子里萤光荡漾。一个瓶子大概装有十几只飞虫

儿,它们不时地朝瓶口飞去,那瓶口的蓝细布上有团团纱眼,挡住了萤火虫飞出的自由之路,因此它们就循环不止。无数只萤火虫在瓶里共舞,单个看去像一只蓝荧荧的灯泡,钨丝振荡不已。合起看似一片海,蓝色的海水随风飘荡。

乡里没得到的乐趣,在城里得到了。小翔兴奋地跑拢,走近前去看那些萤火虫,伸手拿起一瓶。那虫的触须、翅羽,卷着,趴着,尾袋里满是晶蓝的液体。突然萤光里出现了他的头影,他蒙住了,手不由得去摸自己的头,手却好像沾满了那萤火虫的滴滴浆液。

小翔心头一紧,瓶子从手中滑落,好在是草地,瓶子没破,萤火虫只觉天地摇晃,一只接一只地飞到外面天地,画出一道道光迹。

观众们、孩子们鼓起了掌,他们惊奇于萤火虫画的圈儿。它们绕过小翔的身体,投下丝丝缕缕的蓝纱,小翔站在那里就像披上了一条蓝围巾。

这倒使我想起一个连锁似的问题:萤火虫进城了,会不会亮了多少城,暗了多少虫,难怪乡里很难看到萤火虫晚会了。

我算是给小翔补偿了这个愿望,看到了萤火虫,它们在那瓶子里跳踢踏舞。飞出来的几只,学星星眨眼,星星学萤火虫顾盼……

(摘编自《北京文学》)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开头从读三年级的小翔的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写起,这样既扣住了小说的标题,又引出了小说后面的故事情节,匠心独运。

B.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由深而入浅的山色、月下婆娑的枝影、清澈见底的溪流等,这些对牛石村的描写无一不体现了“我”对它的喜爱。

C.小说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情感,如“熄掉你的电筒噢,真正的光亮才能快点出现”,溪边打鱼人的叫声表达了他对“我”亮电筒惊吓走鱼儿的不满。

D.小说以“看萤火虫去”为中心谋篇布局,分别以“乡下看萤火虫”和“城里看萤火虫”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看萤火虫”表现小说的主题。

5.“今夜有没有好戏,就看你们运气了。”叔公的这句话实际上为后面的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文中有哪几处的情节与此相照应?(4分)

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第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7.小说结尾写道:“我算是给小翔补偿了这个愿望,看到了萤火虫,它们在那瓶子里跳踢踏舞。飞出来的几只,学星星眨眼,星星学萤火虫顾盼??”有人说看到了美,有人说看到了悲,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8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