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更新时间:2024-01-21 07: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学习说明
?本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曾经是会计专业职称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体系包括: (详见下面)
《成本会计》内容体系 ?成本会计概论 ?成本核算原理 ?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定额法 ?分类法 ?标准成本法
?成本報表編制与分析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 掌握成本、成本会计的概念对象和职能;理解成本、费用、支出的关系;了解成本会计的任
务;明确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学习内容: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成本会计概念和对象 ?成本会计职能和任务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1、成本的概念 (1)一般理解 ?成本是一种耗费
?成本遍及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
(2)“理论成本”
?C + V 其中 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马克思《资本论》)
?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美会计学会)
(3)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
?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 :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
?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4)现行制度对成本费用的解释: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企业应将当期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应将当期已销商品的进价转入当期的费用。
二、成本的作用
(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 指标。
(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四)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概念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
?成本会计是一种以成本、费用为对象的专业会计。
?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即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三、成本、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支出
?支出是企業在经济活動中發生的一切開支与耗費 ?支出一般划分為: ?資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 ?營業外支出 ?償付性支出
?利潤分配及對外投資支出等
(二)关于費用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費用按其與生產的关系划分為:
?生產費用: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物化勞動、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它與生產有直接關係; ?期間費用: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相关的耗費,与发生的期間配比作爲儅期收益的扣減,与生產沒有直接關係。
?費用是支出的構成部分,在支出中於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有關的部分即可表現或轉化為費用,否則不能列為費用。
(三)关于成本
?成本是生產費用的對象化,即在某一時期内某種(類、批等)產品所應負擔的費用。
?企業某一時期發生的生產費用總和不一定等於該期的產品成本總和(權責發生製原則)
第三节 成本会计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概念 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职能
?基本职能 成本核算、监督职能
?派生职能 除了成本核算、监督之外,还具有: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 ?成本考核
?关系 各项职能之间存在以下的关系
?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本預測的結果; ?成本計划是成本決策所確定目標的具體化; ?成本控制是對成本計划實施進行的監督; ?成本核算是對成本計划是否完成的檢驗;
?成本分析是對成本計划完成與否的原因進行的檢查; ?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計划的重要手段;
?成本核算是各項职能的基礎,沒有核算其他职能都無法進行。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由企業經營管理(成本管理)的要求所決定的; ?還受制與成本會計的對象核職能。 ?成本會計的任務:
?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效果服务; ?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
?核算成本、费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经营成果,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
?按职能分工:将厂部成本会计科分为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小组
?按对象分工:分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核算小组或核算员等
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
?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一般适宜中小型企业采用。
?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一般适宜大中型企业采用。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
1、成本会计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成本会计人员
2、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选用适当水平和素质的不同层次人才 3、总的要求:胜任。
?既精于核算,又善于管理;
?既精通政策法规和制度,又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既能履行职权,又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
1、概念 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种类 (按使用范围和制定权限) ?全国性成本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法》、两则、《企业会计制度》 ?特定主体的成本会计制度:属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3、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的内容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
?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成本核算的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帐户、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核算的流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等;
?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控制和分析的制度;
?成本报表的制度:包括报表的种类、格式、指标体系、编制方法、报送对象和日期等; ?有关责任会计制度:包括成本中心的设置、企业内部价格的制订和结算方法等;
?其他有关成本会计制度。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和一般程序
?理解成本核算原则及其重要性;掌握成本核算要求、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掌握成本一般流程和账户设置体系。
?产品成本的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原则 一、实际成本
?某项成本发生时,按发生时实际耗费数确认; ?完工入库的产品,按实际负担额计价;
?由当期损益负担的销售成本,按实际数结账。
二、真实可靠(客观性)
?真实: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 ?可核:不同人计算的结果是一致
三、重要性
?对重要内容单独反映并力求准确 ?对次要的可合并反映并从简处理
四、一致性
?某项要素发生时,确认该要素水平的方法前后一致; ?成本计算过程中,费用分配方法前后一致; ?成本核算对象、项目和成本方法前后期一致。
五、及时性
?成本项目发生时,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管理层需要成本信息时,及时提供; ?按期编制成本报表,及时提供成本资料。
六、权责发生制
?以收入的归属期为基础确认本期收入; ?以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确认本期费用。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划分: 费用要素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和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
(二)按经济用途划分:
1、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注: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废品 ?其他直接支出 损失、燃料及动力等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
2、费用项目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下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
当期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应采用统一规定的方法;
?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根据财产物资特点结合管理要求合理选用,并不得随意变更。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原始记录制度 ?定额管理制度 ?计量验收制度 ?内部结算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等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 ?产品品种 ?产品批别 ?产品步骤
二、确定成本项目 根据需要在以下三个基本项目的基础进行必要的调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三、确定成本计算间隔期(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大量大批生产: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期间一致 ?单件小批生产:成本计算期往往与会计期不一致
四、生产费用的审核(审核生产过程发生的各项支出) ?确定各项费用应否开支; ?费用应否计入生产成本
五、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的关键)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将应计入当期的生产费用,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产品成本
六、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
?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节 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一、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帐户 1、“基本生产成本”帐户
?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2、 “辅助生产成本” 帐户
?应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或劳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3、“制造费用”帐户
?应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帐,帐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4、“废品损失”帐户
?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5、根据需要还应设置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管理费用等(在财务会计中已作过阐述,此略) 以上均为一级帐户,“基本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也可作为“生产成本”帐户下设的二级帐户,视企业成本核算需要而定。
二、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程序 ?分配各项费用要素; ?分配待摊、预提费用;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分配制造费用;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分配废品、停工损失;
?结转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
图示如下
原 材 料 辅助生产成本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3) 基本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自制半成品 (7) (4) 待摊、预提费用 (6)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1) 制造费用 累计折旧 (2) (5)
银行存款等 思考与讨论
?资料:见教材35页 ?要求:
1、以成本会计原则评价王明青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2、以成本核算要求评价费用分类项目的数额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_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
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掌握材料与燃料动力、工资与福利费、折旧费用及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人工费用的核算 –折旧费用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其他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1.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
2.对于直接用于产品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如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
费等,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有关的费用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3.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分配的标准有:成果类;消耗类;定额类。
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相应帐户的设置
?“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帐户。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原则: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
本项目;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与简便
?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 ?系数比例 ?产品产量比例 ?重量比例 ?体积比例等。
4、分配的一般方法:(计算的基本公式):
?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
?分配率=分配对象的总金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分配对象=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方法1: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
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运用方法1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 合计 1200(公斤) 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 4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 4 =2112(元) 合计 4800(元)
?方法2: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
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价
?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总费用÷各产品各材料费用定额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定额之和 × 材料费用分配率
(三)材料费用的核算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见教材举例)
2、帐务处理 :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费用(或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
?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营业费用”帐户。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材料费) 管理费用----材料费 营业费用----材料费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 (四〕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
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存货核算应增设“燃料”一级帐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
2、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帐中无需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燃料”可作为“原材料”帐户的二级帐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 (五)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1、摊销额处理:
?领用时,其价值损耗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因其摊销金额较小,无需专设成本项目,因此: ?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厂部管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辅助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2、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1)一次摊销法 (适于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时,其价值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即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等帐户,贷记”低值易耗品”帐户。
?报废时,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即借记“原材料”等帐户,贷记“制造费用”、“管理
费用”等帐户。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领用生产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4%。另有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残料入库作价30元。试作出必要的会计分录。
领用生产工具,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结转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借:制造费用 24 (600×(-4%)〕 贷: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4 报废生产工具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2)分次摊销法 (适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低值易耗品)
?特点: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成本、费用。
?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转作“长期待
摊费用”,分月摊销。
? 帐务处理:
?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分月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例:某企业生产车间领用专业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36000元,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2%,
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分月平均摊销。
?领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36000 贷:低值易耗品 36000
?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
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 (36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720
?分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1530【(36000+720)÷24】 贷:长期待摊费用 1530 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等。
?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帐款”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
?问题: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
?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
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帐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帐款”帐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帐户,贷记“银行存款”帐户。
(二)外购动力费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
?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
(三)外购动力费的帐务处理:
?将其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帐户:
1)产品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帐户; 2)辅助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3)车间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制造费用”帐户; 4)厂部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管理费用”帐户; 5)贷记“应付帐款”(或银行存款)帐户。
?产品成本明细帐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四、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
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
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 –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
(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制。 –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 (加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
?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30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
?按20. 92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0. 92 其中,20. 92=(365-104-10〕÷12
?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
日算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
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
?日工资率=840÷30=28(元〕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
工资×病假扣款率)
=840-4×28-2×28×(1-90%) =840-112-5.6 =722.4(元)
?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
假扣款率)
=28×(15+10)+2×28×90% =700+50.4 =750.4 (元)
(2)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标准:
?日工资标准=840÷ 20.92 =40.15(元)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40.15-2× 40.15 ×10% =671.37(元)
–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15×40.15+2×40.15×90% =674.52(元)
2、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
–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 –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
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
?方法一: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 –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30÷60×2=1(元)
–乙产品计件单价=45÷60×2=1.5 (元)
–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 (元)
?方法二: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500×30÷60+400×45÷60)×2=1100(元)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 ?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
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例: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生产任务,按一般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
50000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资料如下。
工人姓名 等级 日工资率(元) 出勤天数 分配额(元) 黎明 6 20 25 赵豪 5 18 23 张灰 4 16 22
合计 -- -- 70 50000
–试以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额为分配标准计算每个工人应得的工资。
计算如下: 工人姓名 黎明 赵豪 张灰 合计
等日工资率级 (元) (1) 6 5 4 20 18 16 出勤天数 (2) 25 23 22 70 分配标准 (3)=(1)*(2) 分配率 (4) 分配额(元) (5)=(4)*(3) 500 414 352 1266 39.49(50000/1266) 19745 16348.86 13906.14 50000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
–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 ?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额为准。
?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
2、工资费用分配的帐务处理
–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
–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费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应付福利费”帐户。
3、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人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帐; ?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人工费用,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 (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分配公式: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
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 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 (小时)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 =20000(元) 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
4、工资费用分配表(P49 )
–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有关资料编制。
(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帐务处理:
?可比照工资费,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职工福利费分配表。(P50)
?一般与工资费分配表合并编制。
四、折旧及其他费用核算 (一)折旧费用的核算
–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此外,现行会计制度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应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按月初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 ?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
?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
?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帐户。 ?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帐户的贷方
(二)其它费用的核算
–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要素费用,包括:
?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公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
交通补助费、利息、费用性税金等
–其他费用的核算:
?有的应计入产品成本,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有的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财务、营业费用”账户; ?有的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待摊、预提费用”账户。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内容,帐户设置;掌握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与核算;理解各种分配方法的优劣及其选用。
1、辅助生产:
–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企业常专设辅助生产车间。 2、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
–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辅助生产车间。
–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及机器设备修理等的辅助生产车间。
3、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之为辅助生产费用。
–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4、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
–先归集,后分配。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
?“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一般应按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帐,帐中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及帐户设置
?辅助生产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从而计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
?为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归集,而是
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费用项目设专栏。〕
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帐务处理 ?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
? 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
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借方。
?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作业,如供水、供电、修理和运输等,其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通常于月末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配后,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等帐户等借方。
?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外部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提供劳务,但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互相提供劳务的情况。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08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902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劳务数量见下表(见下页) 受益单位基本生产-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合计16000560082600410002000060002400100046000 耗水(m3)耗电(度)2060016000 下面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供水和供电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一)直接分配法
? 概念
–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仅对外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适用
– 适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形。
? 举例
?其中,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量) ?水单位成本(分配率)=4085÷(82600-20000)=0.0653(元/m3) ?电单位成本(分配率)=9020÷(46000-6000)=0.2255(元/度)
(二)交互分配法 1、概念
–需进行两次分配:
(1)对内分配(交互分配)
? 以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前的费用及其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为依据进行内部分配。 ?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 辅助生产劳务总量
(2)对外分配
? 以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和外部门耗费的劳务量为依据进行对外分配。 ? 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非辅助部门耗费劳务总量
?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2、举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一次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989.10 -供水车间 1176.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89.10 -供电车间 1176.52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48.78
制造费用 6331.26 管理费用 1621.95 营业费用 603.0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272.42 -供电车间 8832.58
(三)代数分配法 1、概念
–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作为分配率〕,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内部和外部)耗用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举例 以前例资料
设:x=每立方米水的成本,y=每度电的成本 则, 4085+6000y=82600x 9020+20000x=46000y 解得, x=0.0658 ,y=0.225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代数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待分配生产费用(元〕4085902013105劳务供应总量(m3、度〕8260046000单位成本(分配率)0.06580.225耗用数量20000供电车间分配金额1316.00辅助生产耗用数量6000车间耗用供水车间分配金额1350.00分配金额小计1316.001350.002666.00耗用数量20600基本生产-甲产品分配金额4635.004635.00耗用数量4100016000基本生产车间分配金额2697.803600.006297.80耗用数量160002400行政管理部门分配金额1052.80540.001592.80耗用数量56001000专设销售机构分配金额368.48225.00593.48分配金额合计(帐户贷方合计〕5435.0810350.0015785.08“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借方合计5435.0010336.0015771.00借贷方差额(尾差)-0.08-14.00-14.08
注:供水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5435=4085+1350(所承担的电费);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借方合计数10336=9020+1316(所承担的水费)。 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16 -供水车间 135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35
制造费用 6297.8 管理费用 1592.8 营业费用 593.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435.08 -供电车间 10350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1、概念
?先根据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进行分配;
?然后再将计划成本分配额与“实际”费用(待分配费用+按计划成本分入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分配。
?为简化起见,差异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2、举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金额单位:元项目待分配生产费用(元〕劳务供应总量(m3、度〕单位成本(分配率)耗用数量供电车间分配金额辅助生产耗用数量车间耗用供水车间分配金额分配金额小计耗用数量基本生产-甲产品分配金额耗用数量基本生产车间分配金额耗用数量行政管理部门分配金额耗用数量专设销售机构分配金额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供水车间4085826000.06200001200.00供电车间9020460000.24合计131051200.00410002460.0016000960.005600336.004956.005525.00569.0060001440.001440.00206004944.00160003840.002400576.001000240.0011040.0010220.00-820.002640.004944.006300.001536.00576.0015996.0015745.00-251.0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帐户借方合计〕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00 -供水车间 144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44
制造费用 6300 管理费用 1536 营业费用 5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6
-供电车间 11040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额 借:管理费用 251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20 -供水车间 569
(五)顺序分配法(阶梯法)
?概念
–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费用按受益多少顺序排列,受益少在前先行分配;受益多在后再行分配。
?特点
–前者分配给后者,后者不分配给前者;
–后者的分配额 = 其直接费用+前者分配来的费用
?举例 (见教材63页)
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掌握制造费用的概念,帐户设置,分配方法和会计处理。
?制造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核算。
1、概念
–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和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2、内容
–间接材料: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耗用的一般性消耗材料。
–间接人工: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除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其他制造费用
1、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帐户一般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帐,帐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明细项目:p73
–若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则“制造费用”帐户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
2、核算程序(下页图示)
–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直接计人费用,应直接计人该种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间接计人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
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如下:
?概念
–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标准
–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数×分配率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帐户
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产品名称甲乙丙合计 分配标准(生产工时〕3260275026588668分配率2.5分配额(元)81506875664521670 ?制造费用分配率=21670÷(3260+2750+2658〕
=2.5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875(元)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150
-乙产品 6875 -丙产品 6645
贷:制造费用 21670
?概念
–各月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
?计算公式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例: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生额为400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3000元,“制造费用”帐户本月期初余额为借方1000元。
?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6=150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5=5000 ?年度计划分配率=400000÷(15000+5000〕=20
?本月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00×6=1200
本月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80×5 =400
?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元) 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20 = 8000(元)
合计 32000(元) ?“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为借方2000元。
?说明
–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帐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资产项目;贷方余额表示按照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负债项目。
?分配差异的处理
–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通常应在年末调整。即年终时,按已分配比例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
?例:承上例,假定本年度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8360元,至年末累计已分配制造费用415000(其中甲产品已分配311250元,乙产品已分配103750元),试将“制造费用”帐户的差额进行调整。
?年末,“制造费用”帐户有贷方余额6640元,应按已分配比例调整冲回。 ?甲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311250/415000 = 4980(元) 乙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103750 /415000 =1660 (元) ?调整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80
-乙产品 1660 贷: 制造费用 6640 第五节 生产损失的核算
?了解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概念、内容,熟悉停工损失与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废品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的核算。
1、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正常产出的各种耗费。 2、类型
?生产损耗 在计算成本时已经作了考虑,一般列入生产成本。 ?生产废料 作价入库或变卖收入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概念
1、废品的概念及类型
–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
半成品或产成品。 包括: ?可修复废品
–指技术上可以修复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
–指技术上不可修复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2、废品损失的概念及内容
–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废品所形成的损失称为废品损失。一般包括:
?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指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和赔款后的净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耗用的材料、人工等〕。
3、需要指出的问题
?下列情况,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4、废品损失核算的原始凭证 –经过审核的废品通知单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根据成本补偿原则 ,废品损失应计入产品成本。
1、帐户的设置
?“废品损失”帐户 ,按车间和产品别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 通常情况下,期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 废品损失” 帐户月末没有余额。
? 产品成本明细帐内应单设“ 废品损失” 成本项目,以反映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废品损失。
2、废品损失归集的核算
?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根据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等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以及应向责任人索赔款项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3、废品损失分配的核算
?根据废品损失明细帐归集的废品损失,结转分配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废品损失-××产品
4、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1)按废品所消耗的实际费用计算
–即产品成本明细帐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废品与合格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废品负担的直接材料= 某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总额 ×
合格品约当量+废品约当量
?废品负担的直接人工= 某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总额 ×
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
?废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某产品的制造费用总额 ×
合格品工时+废品工时
?约当量: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具体折合应根据完工程度(投料程度、加工程度)进行折算。 5、举例:
?例: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产品1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1件为不可修复废品。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125000元,直接人工4875元,制造费用24375元,合计15425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工时为:合格品1505小时,废品120小时,合计1625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00元。另外,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2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复,耗用原材料200元,工人工资40元,制造费用50元,此外,应向过失人索赔100元。 ?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1)计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项目数量(件〕直接材料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合格品和废品生1001250001625487524375154250产费用费用分配率废品生产成本
11250125012033601518003410 ?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41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410
?(2)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00
?(3)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90
贷:原材料 200 应付工资 40 制造费用 50
?(4〕应向过失人索赔 借:其他应收款 1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0
2)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数额,直接根据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成本。 ?举例:计算简单,请见教材84页
三、停工损失的核算
1、停工损失的概念
–生产车间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
2、停工损失的核算 (1) 帐户设置
? “ 停工损失” 帐户:按车间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 产品成本明细帐内应单设“ 停工损失” 成本项目,以反映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废品损失。
(2)帐务处理:
?发生:
–停工期间发生的、应计入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
借:停工损失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
?结转:区别原因分别处理
–应取得赔偿的停工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停工损失
–由于自然灾害等引起的非生产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停工损失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若停工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停工损失
正在阅读:
成本会计01-21
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05-28
“对话.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03-08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精品)04-20
成就盛宴(略轨) - 图文11-14
北科大数据结构上机题代码04-05
对中考数学复习五点建议08-10
第四代篦冷机施工方案12-23
债权法习题集及详细解答09-1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