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27 10: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校申报的课题《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经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已被列为浙江省教育科学200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立项编号:SB73),为期2年。根据课题管理有关规定,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就本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等作简

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课题背景:

背景1、在200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王湛副部长说:“目前新课程已经从实验阶段进入了推广阶段,教育部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拟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教育部制定的实验推进规

划为:

2004年秋季,4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

总数的13%;

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

25%~30%;

2006年,15~18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

50%~60%;

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背景2、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 背景3、我校2003年结题浙江省教育科学2002年度规划课题,即《将探究性教学纳入高中正常教育过程的实践与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与高中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重点探索了各学科的探究性教学设计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其中“开放式备课”、“学生自主实验的设计与研究”、“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式教学案例的设计与研究”等做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施过程中,师生均受益匪浅,特别是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国外有学者(克林伯格)指出教学理论的基本性质: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教师指导作用原理)。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原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它们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而这种矛盾关系是不断产生、否定、再产生的。在上述过程中,

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而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二年内完成。 背景4、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课程相比较,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

四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⑴课程目标: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提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⑵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接受学习、被动学习,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学习、自主学

习、探究学习;

⑶教学方式:教师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从专业学科知识转向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师工作的重

心从关注学科成绩转向关注学生。

背景5、我校作为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温州市教育跨越性发展的龙头学校和示范学校,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学校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为此,我们想通过对本课题的继续研究,进一步反思学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实践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构建学校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式教学创新体系,从根本上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质的整体发展。从根本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变革,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重点高中培养高素质的基础人才积累经验,争取主动。并能在新一轮课改中继续发挥在全市

先导性、示范性的领头作用。

基于对上述背景的分析,我校提出《新课标下探究式教学创新研究》的新课题,希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行探究式教学创新研究,既可以使得该课题研究从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得到完善与升华,又可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在中学

教学第一线进行规范化的实验验证,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真正落实。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重视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者较多,但就我们的眼界所及,探究教育的研究专著并不多见。2001年,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一书,该书综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心理基础、模式设计、实施与评价及其发展前景逐步展开分析,形成了一个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比较完整的探究教学论体系。为了探究教学理论易于理解和接受,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走向探究教学,该书结合大量的实例加以解

释说明。

2003年,温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麻晓春主编的《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该书分三部分,“理论思考”篇探讨了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模式、评价、设计,为了便于操作,编写了

“实践探索”篇和“教学案例”篇。可以说,该书从理论到实践都非常有启发意义。

但是上述相关课题研究的专著,我们认为存在如下的问题:

1、都侧重于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层面,实践与案例都是为了便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理解理论,

从而化作自觉的行动;

2、同一学校,如果将探究式教学纳入高中正常教学过程,效果会怎样?上述的专著也找不

到答案;

3、上述专著都缺乏数据分析,主要是静态的描述,缺乏对实践过程的动态剖析。

三、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探究式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如何正确理解其“模拟性”,将探究式教学纳入高中正常教学过程,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考虑到作为一所中学,理论研究不是其特长,所以我们把着力点放到实践操作及推广层面。而通过对我校省规划课题《将探究性学习纳入高中正常教育过程的实践与研究》历时的两年研究,广大教师对探究式教学不再陌生,并认识到其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感到,要使探究性教学真正走进课堂,成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行为;要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具操作性和推广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为此,我们将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继续从以下几

个方面深化探究式教学研究:

1、以学科为中心,确定高中新课程中哪些内容可以做探究,哪些不必要做探究; 2、以学科为中心,进行高中新课程中各学科、各模块、各系列的研究,并放大到文科和理

科的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从而得出探究教学的一般流程及模式; 3、确立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探究教学评价标准,进而进行学科教学评价; 4、摸索高中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教学整合后的探究式的途径。

5、研究并创设信息技术下高中新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6、研究教师和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上述6个方面的深化研究,试图达到以下几个预期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下的学科教学领域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规律,实践、验证、丰富和发展现代学科教学论,把我校建成“教学、科研”两结合的教育科学实验基地,把学校的学科教学实际和新课程下的探究式教学创新活动联接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使得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探究式教学模式,三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等,都能得

到充分体现,能够成为教师的具体行动;

2.培养学者型教师。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现代学科教学论修养、掌握

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3.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指全体学生,“教学质量”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实现“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新课程

目标;

4、继续加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不断反思,从而对教师的成长进行追踪,构

建探究式教学绩效分析模型;

5、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跟踪,建立新课程下学生成长评价模型;

6、进行广泛的面向全体师生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构建新课程下的绩效评估体

系。

四、组织管理形式:

作为学校层面的课题,使课题顺利、踏踏实实开展的关键是管理和课题具体研究单位。因此,

我们以学校有关处室为课题组织、管理机构,教研组为子课题单位。具体如下表: 姓 名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兆丰 吴长青 课题内分工 校外指导组 课题总负责(策划、协调、组织) 学科内的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开题会、研讨会、成果展示会,课题专著出版等 课题方案,课题的论证,课题的实施计徐丹青 划,课题的中期研究、课题研究的开展,课题阶段总结工作、子课题设计、课题的分工等常规工作。 乐 颖 相关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等 温州中学 教研处教研员 温州中学 教研处副主任 中学高级 工作单位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中学 温州中学 职务或职称 学科教研员 副校长、中学高级 教务处主任 中学高级 子课题负责人及研究内容为:

⑴语文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林国爽、成旭梅) ⑵英语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李 琳 何 真) (3)政治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陈作棉 沈兴漾) (4)历史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陈一平、张余兵) (5)地理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雷鸣、李立人) (6)数学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金长林 金荣生)

(7)物理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韩叙虹) (8)化学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罗 欣) (9)生物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曾文俊、许晖) (10)信息技术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余军) (11)音乐美术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艺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许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