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 原理第二、三章
更新时间:2024-06-16 0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一世独尊推荐度:
- 相关推荐
/。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 实践的主体是( )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3. 实践的客体是( )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 实践的中介是( )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效益性
6.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1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休嚐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 感觉
2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12.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 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4.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16.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3
)17.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4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A. 真理是感生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 法家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人们获得感生经验至关重要
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具体性 B. 客观性 C. 终极性 D. 全面性
29.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 A. 经验主义 B. 先验论 C. 绝对主义 D. 教条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C. 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1.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6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是( )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认识要素的建构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7.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7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原理的是( )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D. 唯理认
13.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8
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 唯我主义观点 D. 反理性主义观点
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A. 生而知之(孔子) B. 不虑而知(孟子) C. 不行而知(老子)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A.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 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 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9
D. 实践是实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 必须由实践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20.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A.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 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1.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 ) A. 知行相互促进 B. 行先知后 C. 知行不可分割 D. 知行合一
22.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A.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 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 认识是一个过程
23.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10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24.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 A.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 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5. 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 )
A.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 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 价值的形成和实观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 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6. 价值的特性是( )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27. 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A.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 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 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D. 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9.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面在(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11
B. 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 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 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 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 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 A. 必然 B. 必然王国
12
C. 自由 D. 自由王国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方一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
13
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产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管理。
3.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4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材料分析题
1. [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
15
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 [材料1]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材料2]有过于江上者,凶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请回答:“南辕北辙”和“引婴投江”犯了认识论上的什么错误? [答案要点]
认识是主观性的客观性的统一,人的目的、愿望要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南辕北辙就好似一味朝着反方面强调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主观能动性,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引婴投江则犯了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同时混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
3. [材料1]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雀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
16
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17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知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力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关系的总和 7. 上层建筑是指( )
18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 人口太多 B. 小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础矛盾的尖锐化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
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科技革命慢对统治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怪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9
1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 唯恐天下不乱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16.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 思想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 17.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 占人口大多数 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 D. 文化水平 20.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 纯粹偶然的 B. 纯粹必然的
C.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存在包括( )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 经济关系 到 D. 全社会关系 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 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断承性
20
D. 稳中有降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 18世界,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4.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定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公路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5.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6.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 它属于上层建筑 C. 它可以提商管理效率 D. 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7.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1
8.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0.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 A.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 社会形态上有机的统一整体 C. 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 社会形态是超历史的
11.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 A. 发现阶级和阶级阶级斗争的存在 B. 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2.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作用 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原则
D. 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3. 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扔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
A. 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束
22
B. 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14.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5.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们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A. 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 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 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6.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 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 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 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7. 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8.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 A. 古今用方针 B. 历史分析方法 C. 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 阶级分析方法
23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散居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发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的“钥匙”。
24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的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特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但科学搜索枯肠主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者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是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5
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回答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材料1]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
26
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发现,任务本身,只有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入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于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
27
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材料4]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房屋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晨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要点]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安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同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28
(3)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生产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2、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村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耕牛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
29
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有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破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都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的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管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30
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4. 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但它也能用杀人。”
[材料2]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丰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真挚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1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风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32
正在阅读:
一 单项选择题 原理第二、三章06-16
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精选30篇(含答案解析) - 图文10-15
轮胎式装载机技术参数表09-25
关于快乐读书的诗歌11-21
花未央,人未老作文1000字06-30
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03-20
人生如画作文400字07-04
管理会计练习06-12
我战胜了自己作文04-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单项
- 选择题
-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