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险峰,心存巷陌”材料作文导写

更新时间:2023-04-08 08: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身在险峰,心存巷陌”材料作文导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说,寻常巷陌亦风景。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

【材料审读】

首先,把握材料核心概念“风景”的内涵。

它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它能够承载优美、壮丽、崇高、美好等,是使人情绪激动、精神愉悦的具体物象。

它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其中的人文风景是能够表现人性美、风俗美等方面的特定场景的转换。

材料中的风景有实有虚,但无论虚实,应源于实体的风景,并能表现它具体的特征。海啸场景、战争场面等并不在风景范畴内。

其次,把握材料组合所形成的关系。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为言论列举,两个“有人说”是并列关系,揭示了风景的多样性、感悟的丰富性。后一句为关系概述,三个“关乎”解说了人对风景的领悟,也可以理解为风景对人的影响,“发现”、“欣赏”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人的主观感受,暗示着风景因人而异,风景与人的关系有着特殊性。

【立意表达】

新材料作文的核心词,不等于话题,因为题目有明确的限制。简单来说,要能够表达出“怎样的人看见怎样的风景”,或者“怎样的风景带给人怎样的影响”。材料提供的立意角度比较容易把握,但立意需要区分层次。

优秀的文章立意,应该完全符合材料核心,见解独到、新颖,有一定个性特征。

例如:可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角度思考,能够发现此处风景的人,往往曾经沧海难为水,他的阅历丰富,情趣脱俗,不畏险阻;从“寻常巷陌亦风景”的角度思考,精神丰富、热爱生活的人,常常能够在平常生活场景中欣赏美,在熟悉的地方领略风景。

立意有侧重的作文,需要整体把握。如侧重介绍风景,并由实入虚,有所发现和领悟,或者源于实际风景,侧重表达人的精神风貌,立意正确,均可视为切题。

能够扣住“风景”立意,但只是套用材料,分别从人的阅历、眼界、胸襟这三方面表达,应该判为基本切题,可以参考四类卷标准评分。

忽略了“风景”这一核心概念,立意转移到关于“美”的感悟,或者抛弃“风景”,大谈人的阅历、眼界、胸襟,应该视为偏离,参考五类卷标准评分。

【文体构思】

《考试说明》要求写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等文章。“类”中有多种文体,议论性散文又比较普遍,因此,评判时能够在规范文体的基础上,鼓励多种文体写作。

文体自选,可以写评论、杂文、随笔,也可以写小说、散文、科学故事,等等。议论文重在评判其见解、思辨和说理能力,注意议论类文章的中心与材料的关联度;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注意记叙类文章的立意句或立意的关键词,区分是表达立意的重点还是张贴标签。

【判分说明】

1.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学生写作基本能力。不唯立意定高下,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评分。

2. 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③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并酌情降低等级。

⑤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3.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例文选评】

会心不在远,风景自赊

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刻画了这样一幅画面,皑皑白雪中,一只花豹静静地躺在山顶。

能从这样静谧庄严画面中体会到美好的人,必是体悟到生命中无限风景蕴藏在人迹罕至处,而能有“志、力、外物相与”欣赏这“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人。

那为什么往往只有在髙峡、险峰、密林、深穴中,人才能体悟到浩大之景呢?其一大概是因为人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太久,心灵钝化,不易被清风玉露而滋润,唯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类海阔天空之浩渺无垠能撼动心灵。固然有尼采所言“现代人是挂在时间之网上的昆虫”之哀叹,也未尝不能得出奇险之风光的美学价值是具有普适性的结论。

其二,大约是如张嘉佳言,“痛出来的鲜美,才足够颠倒众生”。正因为险峰上的风光是不易得到的,人才能在人迹罕至处萌生一种“独物与我所冥合”的快意与自适。诚然其中或许有心理的自欺,但古之文人墨客,如柳子厚之流,未尝不是在征服险峻的过程中,慰藉了人世纷扰中残损的性灵,获得了超然物外,脱俗离尘的净化。

懂得欣赏崎岖处的美好,是对一个人视野、胸襟的考量。对一个懵懂的稚儿,当他被家人连拖带吼地拉上泰山山巅,他只会有如释重负得以休息的快慰,而生发不出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喟叹。

然而,如果人自恃攀登险峰,遨游深海,而鄙薄那些安于寻常巷陌中一株草,一片瓦的风光的人,那他自恃的风景也不过流于狭隘了。人天然有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的倾向,如果因向往天空,向往繁星而对脚下的泥土不屑一顾,必没有坚实的基础让他的头颅仰起。因而,感动于山河浩阔是人在自然中渺小天性所致,但感动于一草一木的兴荣枯衰才是诗人似的精神内核,如《米格尔街》中的华兹华斯,“我看到的一切都会使我哭泣”。

同样,有一种更深层的畸形藏匿在对险远的追求中,一种因猎奇心理引发的病欲。以梅为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而我们要警惕的,正是一味以“险、奇”为审美标杆下,对人精神创造力的腐蚀。

我想,化用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话,此心安处是风景。

【简评】

本文以山顶奇异之境落笔,引出“险峰”之景与欣赏者的内在关联,提出论点。接着从两个方面阐释奇险之景值得欣赏的原因,进一步用对比论证阐释能否欣赏它与胸襟阅历有关。然后辩证分析,警示人们“一味以“险、奇”为审美标杆下,对人精神创造力的腐蚀”分论点。全文逻辑严密,层层深入,说理通透。如能前后主次更明显,会更好。判为一类下,63分。(南师附中张志强)

莫让风景在眼界中消逝

欣赏风景,即在万千风物中发掘景致之美。无论是自然百态包罗万象,还是人生旅途异彩纷呈,眼界和胸襟都支配着我们看见风景的能力和可能。

自然永恒,物之无尽,千年如斯。风景始终在那里,可“眼界中”的风景却在消逝。蒋勋说:“欣赏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遗憾的是,这种素养已逐渐被现代人漠视,湮灭在荒原。

风景为何消逝?人为破坏固然是一个方面,然更重要的,是一只只紧闭的眼和对风景麻痹迟钝的心。王开岭在《古典之殇》中慨叹,人们逐渐丧失了“自然之子”的秉性:对时季的敏感、对光阴的惜怜、与景物对话的能力……于是,现代社会迎来一场悲壮的“风景之殇”。

狭隘的眼界局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风景。有人以为风光在险峰,常忽略了寻常巷陌的细微景致。登高,固然能望远:于奇崛处俯瞰人间,大势大象的恢弘感,带来人生的“全景式阅读”。人们欣羡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气风发,对冰心笔下“孤芳自赏”的小花嗤之以鼻。依我所见,片面追求高远景致而忽略了日常性灵之美的做法,便是缺乏视界和胸襟。于是,细微处的风景蒙上了尘埃,搁浅一隅。

谁还愿像苏轼那样,在“庭下如积水空明”的良夜看“水中藻荇交横”的静谧疏荡?谁还愿如梭罗般独居瓦尔登湖?谁还会像利奥波德一样拥抱荒原,用一本《沙乡年鉴》祭奠消逝的风景?我们为蝇头小利汲汲营营、锱铢必较,却不为风景的衰亡有丝毫痛心;我们为虚无浅表的自我形象倾注心力,却不愿提高眼界和胸襟,培养欣赏风景的能力。我不由得想问:人果真这般物化了吗?

我回望周遭,那些西装革履的都市白领、步履匆匆的工薪阶层,他们的眼光逡巡于荧屏和足下的道路,一朵花的盛开、一片叶的凋零唤不起任何心海的涟漪。可怕的现代社会,庸碌的生活如一根绳般“勒死了”看风景的素养。是了,实利主义已然浸淫,当眼界里只剩下利益,当精神家园日趋荒芜,自然风景怎能不消逝?浊垢的眼中,怎能留存风景的纯粹之美呢?

连自然风景都弃掷不顾,我们怎能奢求现代人捕捉生命中的微光?我们怎能相信,他们能欣赏人生之路上的别样风景呢?

生活中不只有利益的巨峰亟待攀登,细水长流处的平凡之境,亦会是美景纷呈的洞天福地。

莫让凯尔泰斯“失去美的生活”一语成谶,莫让风景在眼界中消逝。

【简评】

本文紧扣“风景”核心概念,精准立意,开篇即表明“眼界和胸襟都支配着我们看见风景的能力和可能”的观点,从“风景始终在那里”而“眼界中的风景却在消逝”入手,分析“风景之殇”的深层原因;然后进一步论证欣赏风景需要“眼界”和“胸襟”。文章观点鲜明,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深入,语言流畅,形象而富于哲思,风格鲜明独特。(南师附中孙富中)

以我心之广,观世界之大

禅诗曰:“白鹭立雪,愚者见鹭,聪明见雪,智者见白。”何等睿智之言哉!愚者见浅识短,如蛙坐井观天,所见不过囿于表象;聪者心有慧悟,如行烟火人间,摭拾得两三珠玉;智者则不然,以达观心态行于天地山河,而又有深究渊薮之能,故能于万象斑驳陆离中看得分明,从容坦然而增益其智。

发现风景,更重要的是欣赏风景之美,后于其中有得。世人皆记得古人那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于是不顾一切地想要登山观海,假装自己追求诗和远方,而那份豪迈之心、闲适之情却在拥挤吵嚷的人潮中消失殆尽。今人寻求风景多是功利的,又岂能有古人那般从容赏玩四时佳景的妙处?由是观之,世之似愚者之人多矣。而世之似智者之人又难得,不如先学聪者------以我心,观世界。

无法同意顾城所言“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之大,必然是因着那心的开阔、无所拘束。自在豁达如苏轼,受乌台之案的牵连后,依然挥笔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一生经历了大风大浪,仕途不顺、父母俱丧、妻子早亡、被贬僻地......然而这鲜亮与黯淡交叠轮回的生活,让他在赏过盛世烟景与烟消火灭之后,更多了一颗不畏风雨的平常心。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心里澹然如明镜,看这世界更多的是繁花似锦、云天空阔,而不是畏山高水远、路远马亡。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生活中因纤芥细故而遍作计较、被环环相扣的世俗因果所拘的普通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启示?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诚哉斯言。我们总是困惑于风景的多变,惆怅于秋风萧瑟,悲叹于冬雪凄寒,却不知世间风景从来只在我们的心内——虽然有点唯心主义的意味——所见之景不过是眼的旁白、心的注解,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一切皆深。凄楚的心灵会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苦哀伤,人世之多变固不可避免,不过何不学苏东坡,在心里装下一点浩然之气,学那李太白醉觞咏月、飞盏花间呢?这个时候,有了宽广的胸怀,而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得聪者之秘诀,加以修炼,必能登堂入室,成为一名智者。

简嫃曾借笔下人物之口道出一句妙语:“观星不如观心。”

而我要进一步说:“以我心之广,观世界之大!”

【简评】

本文开篇借一首禅诗精准扣住了题意“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风景”,并且能做到一材多用,具体分析,提出观点的同时为下文立论“先学聪者”作铺垫,也与文末“得聪者之秘诀……成为一名智者”的结论扣合紧密。文章论述方法灵活多样,古人之智和今人之愚对比鲜明;文章运用引证法时有破有立,“顾城”、“王阳明”等典型例证选取精当,都与“风景”紧密相关;文章素材丰富却无堆叠之感,与作者能较好地整体构思有关。(南师附中夏清)

拾穗者

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有些风景平平常常,恰如涓涓的小溪流,平静地流淌。

站在米勒的《拾穗者》前,向晚的玫瑰云浮动在昏黄的天际,远处堆积的麦垄若有若无地在山坡上交错排列,一直延展到近处微黄的土地,三位妇女虔诚地弯着腰,伸手俯拾着遗落的麦穗,动作沉重缓慢,她们面容萧穆,几绺发丝染上斜晖的光芒……

这样的风景没有刻意的雕琢和奇崛的冲击,却依然撼动人心,如同一个漩涡,有着令人深陷的力量。

卡尔维诺曾说:“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他从片刻不息的井边辘轳上看见了水中的神灵。每一种风景背后,都有着俘获人心的神灵。

构成《拾穗者》的美感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欣赏,一是画面色相上的朴重,构图上的真实;二是拾穗者与画中世界所构成的统一和谐;三是它所唤起观者共鸣的情感。这样

的分析似乎有破坏于我们欣赏风景时的氛围,但它却能给你清醒时更为客观的回味。

不难发现,正是这第三层——共鸣,主导了我们对风景的欣赏。

米勒用画笔摹写出的妇女,是有时代特征的,当时富贵人家收割好麦子打点着过冬,而穷苦者在麦子全部收尽时捡拾麦穗,由此可以推知她们的生活,连浆洗过的衣褶都仿佛在刻画着无言的苦难。

但更为可贵的是,风景背后所升腾出的精神力量,一种超越苦难的庄严和对幸福含义的执着坚守,不需要教堂和神谕,但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唤醒了、复苏了善与爱。

正是这些风景真正地铸进了观者的记忆深处,而供着日后孤独地品味,内化为不朽的心灵力量。

艺术正如阳光,平等的照耀着高山和小草,抚慰着所有向着明亮的人们。

而艺术家则是在现实中发现了在日常风景、寻常巷陌中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像《金蔷薇》中的夏米,在阴沉的天空中感动于天花板下的金蔷薇发出迷人的光芒。从此这风景便成了象征着幸福与自由的意象,指引着如苏珊一样面对未卜的命运时不安的灵魂。

“生活不在于我们享受了多少,而在于我们从中挖掘出什么东西来。”这是济慈的告诫。不仅是欣赏风景,还要从中挖掘出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相信人心解救世界,这永远是最壮丽的风景。

【简评】

本文作者没有从惯常的风景入手,而是将目光投射到画作中的风景。这风景看似平常,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正因为画家们能在日常风景和寻常巷陌中发现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挖掘出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并将自己的阅历、眼界、胸襟熔铸在画作中,因而使观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作者从艺术角度入手,分析艺术中描摹的风景与“阅历、眼界、胸襟”的关系,思考深入,切中主题,行文中思路层层展开,表达清晰。(南师附中岳丽颖)

身在险峰,心存巷陌

有太多英雄圣贤,在渡尽了人生的惊涛骇浪后,退守巷陌的一隅。看细水长流,赏明朝杏花,一酒一人一卷书而已。远处的险峰不险,此处的俗韵闲情仿佛才是寻得生命本真之所。

而那巷口摇着蒲扇的老人,并不觉得这暖阳照着深巷有什么岁月静好的风韵,他终其一生在这巷陌,踏尽了荒芜的青石路,心里或许装着终生未遂的远山梦。

到头来叹一句“寻常巷陌亦风景”的,从来都是登过险峰的人。

回想起三毛的一句话:“追逐天真的人,不是没有见过黑暗,正是因为见过,才懂得天真的好。”人们对于远方的追求,似乎镌刻在骨肉之中,恍若女娲造人时的刻意为之。这种追逐,是激励,也是一种毒药。远方太过妖冶,多少人在梦想的照耀下四散而逃,逃往巷陌,并自欺欺人地说,这才是人间最好的风景。

巷陌当然是风景,但巷陌的美,或者说,平凡之美,却恰恰最需要阅历与眼界才能发现、感知与体察。当你饱览过山川江河,扩大了视野胸襟,巷陌才能落入你的心里,有回首向来萧洒处的无穷。那一年锦衣轻骑,仅为莼鲈之思便回乡的人,应是看破了官爵利禄的诱惑;而终身食莼鲈的人,怕是觉味如蜡,放不下官场的执念。

从巷陌到山峰,是必不可少的征途。而到达险峰,未必就要退守巷陌。不登山,不知其所爱;登山峰,所爱即山也未尝不可。倒如毛姆笔下的查尔斯,直至得麻风病死在小岛上也未曾后悔过分毫。他将山峰的险发挥到极致,带着对巷陌——那幸福的生儿育女的平凡生活的嘲讽,要求把他的旷世之作付之一炬。

愿我们都做一只鲲鹏,而非蜩与学鸠止步于榆枋之间。南冥或许太过遥远,或许终不可

图。但人生本就向死而生,回眸一眼亦无穷。所至处或非南冥,但是心之所属的地方。也许兜兜转转,又栖息在来时的那根枝丫上;也许就在一往无前中坠落。但请记得飞,记得眺望,阅历成就了处变不惊的眼界,使所到之处,皆是风景。

当攀过险峰的脚,踏在清凉的青石巷上时,巷陌亦是险峰,是人生波澜不惊的美景。

【简评】

本文能准确把握题意,对“险峰”和“巷陌”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开头就将“英雄圣贤”退守巷陌与“摇着蒲扇的老人”对深巷风景的不同体察进行对比,指出能得寻常巷陌风景真味的从来都是登过险峰的人。然后紧承上文,指出没有对远山梦的追求,所谓寻常巷陌的岁月静好就是回避追梦的自欺欺人,是没有见过最好风景的自我安慰。只有饱览过山川江河的人,对平常风景的体味更为深广厚重。

作者进一步指出“从巷陌到山峰是必不可少的征途”,到达险峰方知所爱的真正风景,人生应当心向险峰,攀登、飞翔、眺望,这样无论是否坠落,无论进还是退,其阅历、眼界和广阔胸襟,均能使之处变不惊,所至之处皆成美景。

语言富于哲思,阐述见解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剖析可更深一步,查尔斯一例扣题也须更紧一些。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莫春雷)

风景是自己的心情

江南是杜牧的。

定要有人说我有失偏颇,粉墙黛瓦,西湖柳细的江南风景怎可付诸一人?然而我却说,

与其言江南选择了杜牧,不如说杜牧发现了江南。他揭开了笼罩这座水乡的雨帘,见证她柔

软情思中的坚毅与羞涩。可惜这样“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江南如画风景,却为杜牧留下了“青

楼词工”的艳名。

正如人们对“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浅薄理解而产生的有看似妙极的“春风十里不如你”,

我们对风景的发现与欣赏已经流于轻薄可笑。现代人的旅游方式仿佛成了机械打卡,花田被

毁、翠枝遭折的新闻屡见不鲜。我们总是颇为意味深长地笑着“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高

度概括,转头却又眼馋朋友圈里美不胜收的风景,将那些地名划入愿望清单,即使可能从未

见过。

为何远行?王开岭答:“渴望战栗。”我们不远万里奔赴未知的风景,不过是为了摆脱

现实的重负,我们期待新鲜风景带来的刺激,好让我们缓解社会的焦虑,心旷而神怡,这一

点自然没错。然而以一颗空阔失落的心,去探寻风景充盈的美感与生机,难道不是只能装回

满心的麻木?

内心丰富的人,才能真正摆脱那些表面相似的生活,拥有发现风景的双眼与欣赏风景的

智慧,风景是你的阅历、眼界和胸襟的折射,更是你此刻的心情的体现,“按时看日出”是

福楼拜的五字真言,他看树枝戳破天空的一角,看阳光洒满大地,更看自己内心犹如旭日般

的波澜翻滚。风景赋予他晨起的决心和动力,他也赋予风景超时空的含义。竟也有如庄周之

梦蝴蝶,杜牧之遇江南,你成就了如画的风景,风景亦成熟了你。

由此,眼前的风景未必不如他处,如果我们能拥有入世的精神与出世的思想。

卡耐基呼吁人们放弃远处的空中玫瑰园,多给予今日开在窗边的那一朵玫瑰花,于是余

秋雨先生坐在街角的咖啡馆,看长街上人们摩肩接踵却叹一句“岁月久长,山河无恙”。

风景是一份心情,无论远行与否,其实都不难发现。

若能将浮云吹雪,世味煮茶,我们定能邂逅自己的江南,将万千风景围于寸眸。

【简评】

“江南是杜牧的”,面对材料中“风景与人的关系”的抽象关系,考生能找到一个恰当的点切入,以江南与杜牧的关系,紧扣材料核心落笔,足见其写作的机智。

紧接着外联内析,将杜牧赏看出了江南独特的风景,与现代人旅游时处胜地而不识风景的现象进行对比,说明内心空虚之人,眼中无风景,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以福楼拜为例说明风景是一个人阅历、眼界和胸襟的折射,人与风景可以互相成就。

结尾处进一步深化主题。以卡耐基的呼吁、余秋雨的长叹点出:人若内心丰富,窗边街角皆为风景。

文章能紧扣论点,进行细致分析、多样论证,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引例丰富恰当,语言富有诗意,在格调上显出深邃而雅致的特点。

稍有不足的是,文章第二段“可惜…留下了‘青楼词工’的艳名”一句让人不明所以,第三、四段对于“现代人旅游方式”原因的分析也略显不足,缺少深入挖掘。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薛倩倩)

熏黑的旧陶

如一只熏黑的旧陶用小火炖着猪肉,这便是林语堂对生活风光最美的向往。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像一位半白的老人,指着那只熏黑的旧陶,街边脏兮兮的老招牌,甚至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告诉我,这就是人间最美的风光。

正如常听老人说从前好一样,阅历给了他们一种力量,看见寻常处的凡物在时光中蜕变的美。

这种风物之美大约应是“钥匙精美有样子”,“车马日色慢”抑或“只短情长”,而后泛黄的信纸。

我们没法眨眼长大,阅历丰富,可依然能顺着他们的引路去发现美,可是看多了才懂得:时光,不仅给了他们阅历,更赋予他们以眼界。

园林艺术中素有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说法,代表了一种简朴得见微知著的眼界。毛头小子观园常常是十步一跨,百步一回头,而有阅历眼界的耄耋老人却常是一步一停、一停一赏,看见平凡景物下“惨淡经营”的艺术美。

而这种平淡祥和的心境又往往不为年少者得,故也无缘享受眼前的风景,所以年轻人崇尚奇绝之美,而阅历丰富者喜平凡之美。

两者之别,一如旧金山两大标志:金门大桥与城市之光。金门大桥横亘海峡,贯穿在海面云雾之间,配上橙色,调吸引了无数目光。可城市之光却像一只熏黑的旧陶,其貌不扬地隐在街角,不见其状奇诡奇,可倘走入书店,在狭小的空间里翻一翻那些书,就能感受到历史沉淀下,对书本如宗教般的信仰之美。

阅历发现,眼界欣赏,而胸襟则予以包容美。

少年意气风发,使人傲慢、偏见,看见熏黑的陶器视作垃圾,沾染细烟的店招牌看着废品,只想着把家翻新,又怎么会看见寻常处的美?这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而唯有大胸襟去包容,方能体悟。信佛的人,劝人从善却也不强令人行善,吃辣的人,不去指责那邻座嗜甜,生活才能像样,才能发现美的风景在身边。

寻,常本是人家卖买布时的尺寸,而买布做衣本就是寻常往事,可见寻常自有其美。不过少了份熏黑旧陶的阅历、胸襟,便视而不见了。

【简评】

这篇散文,让读者恍忽间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小作者把玩旧陶自成风景,而作者的慧眼

正专注于自己的风景——独特的风景,正展示了他的胸襟,他的阅历。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成这样的文章实属不易。

文章以小见大,紧扣风景与阅历、胸襟的关系展开联想,从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写起,指出“阅历给了他们一种力量,看见寻常处的凡物在时光中蜕变的美”“阅历发现,眼界欣赏,而胸襟则予以包容美”,再联想起园林,联想起旧金山两大标志,联想起生活的林林总总,进一步阐述:“而唯有大胸襟去包容,方能体悟。信佛的人,劝人从善却也不强令人行善,吃辣的人,不去指责那邻座嗜甜,生活才能像样,才能发现美的风景在身边”,这对于风景与胸襟关系的揭示,语言深刻且有温度,令人赞赏。

(南航附中唐修亮)

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流水落花春去的伤凄之景,对照后主昔日“花月正春风”的乐景之叹,太显凄凉,却厚重太多。

同是自然风物,花逝却包含生命无常的皓叹。可见所谓“风景”,是指隐藏观者生命共鸣的景致。

欣赏险峰者,或追求生命奇绝的境界;安赏巷陌者,也是在箪食瓢饮的常景中恰得了生命的本味。二者对风景的判定标准,皆是是否与其生命产生了共鸣。

日本侘寂美学乐在欣赏衰朽、冷瘦植物,最终借此悟得生命的无常。可见景致是物与心灵的融合,同一朵花或引起不同人完全相异的喟叹。

所以,当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对象相融,红杏便可春意中“闹”,丁香亦于雨中“结愁”。风景是情感的外延,或志愿的寄托。景致的厚度与色调,更多时候由主体自我的情感倾向决定。

董桥见香港俗中之雅景,我想,正是因其“贴近众生”的胸襟与志愿。无独有偶,沈从文对川湘劳动者风雨中纤船图景的描述,亦使那片苗寨上的月,萦上一层忧苦的清晖。

“在我肉眼可见的风景之外,众生又在哪里汗流浃背?”沈从文的忧患胸襟使眼前俗常的劳人的鞋,亦有了背负生命重担的神圣。

不夹裹情感与志愿的景象,注定只有“花月正春风”般华丽却单薄的表象之美;而只有融入了词人经历生命无常后对生命的顿悟,对无常中众生同苦的悲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才有了超越客体本身,直达生命无常与命运难违般厚重的生命同感,并引起众生的共鸣。

故言,“花月正春风”只是个体生命所见单薄小景,只有包融生命共鸣的朝来寒雨下的残败落红,才有那样磅礴且永恒的感染力。

犹记三毛《万水千山走遍》里印地安人民表演之景,裤腿泥泞却笛声悠扬。三毛赞其“你们是失落的凤凰,最美的风景!”

也是在这泥泞之景中,三毛融入其“众生苦难”的悲悯。泪落下,是对自己失去荷西的自伤,是对哀景中人生坚强的感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一场永恒。

【简评】

文章开篇以李煜的《相见欢》中“林花谢了春红”之景与《忆江南》中“花月正春风”之景做对比,引出观点:“风景”应是指隐藏观者生命共鸣的景致。同时说明了无论是在险峰还是在巷陌都能发现风景,也正是源于这一点。见解独特,立意不凡。

之后,进一步论述“风景是情感的外延”,包融生命共鸣的景象才是厚重的、永恒的。从而揭示出了造成“林花谢了春红”与“花月正春风”不同的景象本质原因,首尾照应。文中举例各得其所,详略恰到好处。

(南航附中吴哲峰)

此身已近桃花源

下深谷,上险峰,只为一觅胜景,这是徐霞客一生的写照。暮年,他将所见汇集成一本游记,以示后人。

可后人见之却心生埋怨牢骚。他们一方面羡慕徐霞客有机会寻觅风光,另一方面抱怨繁忙的现代生活吞噬了闲暇,没有机会去一登险峰觅风景。因而他们的生活单调无味,毫无风景。

可真是这样吗?风光尽在险峰,寻常巷陌便无风景了吗?

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被贬黄州的坡翁会爱上山下的兰芽溪水?为什么德富芦花会爱上院内的晚秋?为什么于坚会用手去轻抚云南冬天的树叶——那清晰的叶脉满是生机?

所以我完全赞同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契在《美与艺术》一书中所说的那句话:“美丽的风景,不全在山顶或是艺术馆里,更多的在你的身边。”

是的,寻常巷陌,平常生活,处处皆是风景。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车来车往,甚至是脚底的一粒小沙石,倘若细心观察,慢慢品味,皆可给人以愉悦之感,成为一道风景。

可为什么都市生活中的众人,却难以寻得这无处不在的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有些东西多了,有些东西便会少。”风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少了,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多了。

是工作时间多了?也许。是生活压力多了?可能。

我想,归根结底,还是人们日趋膨胀的功利心在作怪。不似登榜科举使范进发疯,功利心也会使我们繁忙、急促。

我们的眼界狭窄了,我们在繁忙之中,只是顾着利益,拼命工作,加班加点,只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小的视野,让我们忽略了生活的风景,夺去了幸福感。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忽略了风景,缩小了视野,我们不断抱怨,进而,我们的胸襟也狭隘了。而越是狭隘,我们便愈发抱怨,抱怨越积越多,功利心愈发面目狰狞,最终,那些寻常风景被一下子抹去。

或许刘瑜的话可给人以安慰,她说:“一个时代再是忙碌或狂妄,也不会在美的面前失去谦卑。”风景不会消失。

我想欧阳永叔在《夏日学书说》中所写的感慨,是一剂治疗人们功利心的良药:“不必取悦于人,显扬于后,要于自适而已矣。”我崇拜他博大的胸襟,开阔的眼界。我们是该压住功利之心让自己慢下来,静下心来。我们要用心去沉淀,去观觅身边点点滴滴的美。淡定从容,便能觅一片月白风清。

朱光潜在《厚积落叶听雨声》一书的序中写道:“何必喧扰逃闹世,此身已近桃花源。”是呀!何必抱怨,不如开阔视野,敞开胸襟,去观察,去感受那身边的风景呢?

行文至此,辍笔,忽闻一声鸟鸣,向考场窗外望去,只见华枝满春树,一只麻雀栖枝头,悠然自得。

【简评】

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材料中“风景”的内涵,抓住“风景”与“人”的关系立意,逐层推进。先以徐霞客览景写书与现代人埋怨牢骚对比,自然发出第一次追问:“寻常巷陌便无风景吗?”例举苏轼等人得出回答“寻常巷陌,平凡生活,处处皆是风景。”进而发出第二次追问:“为什么难以寻得无处不在的美呢”?剖析得出结论“人们的功利心在作怪”,于是寻常风景便被抹去。呼吁大家压住功利心,淡定从容,便能觅得身边风景。最后,以考场窗

外之景巧妙做结,灵巧生动。文章例证、引证详实而贴切,层次清晰,文笔简练。得分63。

(南京市中华中学袁康蕊)

诗意地欣赏风景

若让历史上的大师各做一张风景名笺,孔夫子恐怕是條忽不逝的流水,弗吉尼亚则偏爱氤氲朦胧的灯塔,贝尔莱特的风中烧酒,巴尔蒙特的大海开满繁花的山谷与永远炽热的太阳。

人们欣赏风景,无非期盼从中获得一种美的体悟,或关乎自然,或关乎人生。对于各有不同的四时之景,我们只需稍加观察,便能发现。东君有意,顾惜春华,再微弱的花也能开成锦簇。芭蕉分绿,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浮萍涨池。也如秋叶,当碧则碧,当彤则彤,春华秋辞,不恋枝头。柳枝银丝飘荡,日暮苍山,封冻流云。无怪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样一种自然美景,是造物者给予万物生灵的生命恩赐。我们欣赏它,并不需要大智慧,体悟,与其来一场不经意的邂逅,足矣。

人生的风景,若要发现欣赏则又是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欣赏唐人的旧屏风,欣赏衣服上浙次晴淡的纹络,欣赏青丝变白发……人生的雅趣,或许便在这觞一咏,歌晓风残月之中了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不如饮美酒,披服纨与素。”这种放浪形骸,有辱斯文的言行或许会被大多人所不耻。但这又何尝不是在扭曲黑暗的社会中,敞开了自己的胸襟,去寻找自己人生风景中的光亮呢!

有人说,苏子瞻缺了旷达就不再是苏子瞻了。诚然,旷达酒脱的胸襟伴随居士一生。在岭南,他可以放声歌道:“都道岭南应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在黄州,他又扬扬洒洒写下“人生何处应相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惠州,他又化身老饕,颂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一贬又贬的途中,居士则又“书墨灿然,方谯周独笑。”以书墨山水画的胸襟,居士行过自己人生的高山险峰,寻常巷陌,却又在史卷上留下了荡气回肠的一笔。

叶嘉莹曾由“躬厚而薄责人”一句体悟了弱者品格,坚持自我而不苛薄别人。人生风景中,我不是一个弱者。也许,伴随先生的教导,我们都可以发现人生风景中那一抹明壳却不刺眼的光,高耸却不陡峭的山。

【简评】

文章准确地抓住的作文材料的主旨,围绕人与风景的关系展开论证。作者有着较丰富的文学积累,不管是引经据典还是文章自身的语言,都给人较深刻的印象。但也许更于依重于引用的诗文,更亲睐于自身文字的功底,分析与论证上就显得过于朦胧。有些地方的表意稍有不畅,文章论析的清晰度略有不足。(南京市中华中学武健)

少年风景在险峰

我认为,对于少年而言,真正与之匹配的风景,必在高山之巅。

于是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呵!青年!等粉身碎骨之后再后悔当初愚蠢而幼稚的行为吧,寻常陌巷的风景为何就不足以吸引你们呢?

其实,寻常巷陌固然美好,可风景之辨,终是取决于个人的阅历,对于少年而言,攀登险峰正是他们增长阅历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发现、欣赏风景总是关乎阅历?那是因为任何形式的欣赏都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都需要欣赏者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的过去建立联系。但如果没有过去,没有知识的积淀与

发酵,是生长不出对风景真正的欣赏与感悟的。因此,少年唯有看过险峰之后,才能促成阅历之树萌芽、生发、结果,在那以后,当他们再望见寻常巷陌之时,方可由内而外建立起与生命的联系,感受平淡中的美。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正是印证了少年心中的这份好奇:山的那边是海吗?少年的审美总是倾向于改变。改变现在有的状态,改变船行的方向。因此,当少年走向险峰之时,总比步行小小巷陌之时,更加兴奋,更加向往。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人们对于同样的风景,境遇不同,尚且会发出不同的感慨,何况是年龄不同呢?少年也总会成长的。在某个雨天,有一个少年步行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小巷之时,心中向往着一片平和,不再将目光局限于那新异的风景,那陡峭的高度,他们看向青石板的街道、城墙间隙中生长出的青苔,他们成长了,他们的眼界开阔之后,必然会想起那些早已被厌倦了的风景,而那重拾风景的美好所带来的快乐,不同于以往的快乐,而是一个人被阅历堆积起来后,生活重组的快乐。

少年时期总是应先喜欢险峰的,然而一旦阅历堆积发酵了,眼界开阔拓展了,胸襟放宽、学会了生活之后,他们才有可能从朴素平凡的小巷收获真正的美景。否则,没有与自身经历建立联系的欣赏只能是平凡单薄如糖纸的简单审美体验。

对于少年而言,看向险峰吧,在那之后终有一天会感到寻常巷陌的美好,而那种美好会更为丰富。

【简评】

本文思考深入,层层推进,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立意和旨趣高人一筹。作者并未简单地将“万千险峰”与“寻常巷陌”对立起来,非此即彼,而是认为少年应该从寻常巷陌出发,去见识险峰景象,阅历增长、眼界拓展、胸襟放宽后,再回到寻常巷陌,方可在平淡之景中采撷曾经忽视的美好,可谓是“曾经险峰才识景”。虽然文章内容还不够丰厚,但清晰的思路、漂亮的卷面与较强的分析能力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人民中学汤新业)

行矣诸君

朝夕之间,戴望舒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星空之下,梁实秋雅舍品茗,纵情放歌,懂得月夜滋味,孤独至乐。

我们总歆羡文人的眼光,风景总在他们眼中,像河流,汩汩而濯洗往古和如今。可实际上,风景是人对自然与世界的一种选择,看风景亦是看灵魂,对于风景的发现和欣赏,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烙刻在人的灵与肉之中。

风景如画,描摹的是人之阅历,人生百味。生命的内蕴越深,看到的风景就越精彩纷呈。丰子恺笑谈:“与其积钞票于箧,不如积阅历于身。”他不依恋安居,而是走出去,走向四海八方。

于是,丰子恺画集中有顽童在春景中戏耍蜂蝶,有人们荡舟碧水见青青蜀山。跨过山和大海,辗转于千山万水,风景自来,这是一种生命的自信与勇气,敢于出走,敢于流浪,闪耀着一个大写的“人”的光辉,风景只不过是上帝给予的馈赠。而我们之中,有多少人偏安一隅,不愿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风景更是一把尺,丈量灵魂的深浅和高低,心灵的充盈或空虚。在一般人眼里,寻常巷陌,一草一木是算不上风景的,只有东临碣石时看到的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登岳阳楼时目睹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才是风景。因为心灵的空洞,灵魂的浅薄,所以只有壮观奇丽的景

观刺激眼球时,他们才感知到些许风景的味道。而灵魂发光者,风景就在他们身边。内心的充盈是翅膀,能扇动生活凝滞的一切,使之翻飞,美悄然而至。金圣叹便如此,吃西瓜放风筝都是风景,他以轻盈之姿过着满是风景的人生。瓦尔登湖之于梭罗,是他的风景,亦是他灵魂的栖身所。更高的规律,贫穷的价值、极简生活的理念都在瓦尔登湖的一沙一水中,安然存放。

令人唏嘘的是,风景不再进入现代人的心灵,而只埋葬在不常打开的相册之中。我们陷入一种游客文化,相机里的风景只成为了我们来过的证明,而未曾与我们的心灵呼应对话,究其原因,是我们限了眼界,锁了心扉,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洪流里被裹挟,又有多少次从屏幕转身,看向天边的云和晚霞?

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灵魂与心灵!我们该走,该寻,识鸟兽草木,读经典书籍,为自己的生命注入光和热,风景便自来。

行矣诸君,明年春日,同会于辋川之上吧。

【简评】

很多同学全文都有“景”字却不见“景”,而这篇文章的“景”踩得很实,步步生莲。从戴望舒的夜月、梁实秋的雅舍、梭罗的瓦尔登湖到丰子恺画集中人景共依的和谐画面,作者驾驭素材得心应手,选例特别扣合题意。本文富有诗意,也富有理趣,作者认为“生命的内蕴越深,看到的风景就越精彩纷呈”,“内心的充盈是翅膀,能扇动生活凝滞的一切,使之翻飞,美悄然而至。”明年春日,相约辋川,文章戛然而止,意蕴无穷。文章的事例如果能精简些,让哲思飞得更高远些会更曼妙。

(人民中学汤新业)

有你的地方便是风景

——一封致抑郁症朋友的信

亲爱的朋友,亲爱的桥上人:

走在路上,你会看见什么?

车轮在滚动。螺丝钉松动掉落。一只小虫蠕动着爬进下水道。人们的眼神犀利得仿佛带有剑光的锋芒。一只蚊子在你眼中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像就在你眼睛前方不远处,能看见它正煽动的翅膀,看见它有着花纹的身躯在颤动。

别人觉得你是个怪物,明明街上鸟语花香,街边小店香气扑鼻,路旁的二月兰看得正艳,每个人的脸上都含着笑意,怎么到你眼中,这般景致竟是那么令人作呕。

可你觉得,这就是眼中看到的风景。渐渐的,每一个人都在远离;渐渐的,街上行走的仿佛都是盯着你的眼睛。你开始害怕,开始觉得世界对你抱有恶意而你做不到以歌报之。你开始自寻死路。

不,不是这样,你看到的风景里少了很重要的一样。就是你。

你也是那个让楼上人舍弃其他美景而专注地凝视着你的桥上人。你也是那么帅气或是美丽,你的笑容也随时成为了别人生活里每日必不可少的一缕清风和阳光。

你怎么忍心抹杀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你有权利去选择眼中的风景。你有权利选择自己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小桥”“流水”“人家”;有权利感叹“冷落清秋节”,也有权利言“秋日胜春朝”;有权利同黛玉一般葬花垂泪,也可以如《聊斋》中的婴宁一般打破常规束缚的放肆大笑,为眼中每一粒美好开怀大笑。你要看见自己。

我想邀请你与我一起推开世界的门,在三分春色里忘却二分尘土,惟与流水作伴,让你

习惯黑暗的眸子习惯光明的颜色,发现最美的风景。

差点忘了,我一定会领你去照一照镜子,让你好好看一看自己,看一看这个世界上正绽放着的五彩光芒,看一看这里最美的风景。

走出去,不再是那些冰冷与无情。茉莉淡雅向你致意,玫瑰娇艳称赞你的魅力,街上的人们都带着真诚和善的微笑,桥边红药为你而生。

你不是被孤立的那个小丑,你也是这动人风景里的一部分。

瞧,那人的相机里已留下你的倩影。风景里的你亦是必不可少的风景,若画面里少了你俏皮一笑,便显得毫无生气。敞开心扉去拥抱世界吧!

“风景这边独好。”

因为,你在这里。

在楼上看你的人

2019年5月5日

【简评】

韩愈论作文“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作者曾以抑郁症同学的故事作过演讲,此次无非是借题目书写自己的生命感受而已。

韩愈又说作文“惟陈言之务去”,满目皆是川端康成的海棠花未眠、苏轼的赤壁江月、林清玄的白鹭立雪,拾前人唾余倒不如你亲眼所见的“螺丝钉松动掉落,一只小虫蠕动着爬进下水道”。

韩愈还说作文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你要真诚地与阅卷者交流、真实地表达自己、真正的思考问题,堆砌素材、乱套名言、空洞修辞等拉大旗作虎皮的所谓应考技巧,不是真正写作。

这正是作者努力追求的写作的眼界。

(南京一中汪波)

万里江山

张家老幺跪在张家门槛前,风尘仆仆,包里只有两袋课本。

年轻人任凭他淳朴的乡亲们怎么劝也不起来,他哑着嗓子,“我对不起我爸,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屋里踱出来的干瘦老者叹了口气,将旱烟搁在门槛上,铿锵之声流淌在所有人心上。老者久久不言,只是抬头看天。

天上的云像河水般流淌,黄昏时刻的空气如液体般明亮。真是融合骀荡的好风景,可惜,这样穷。

“留下来吧,里屋收拾好了。”

于是,这个叫屏山的地方,多了一个教语文,英治,美术,音乐的老师。“谁家的”“张家老幺!非说这儿风景好,非要回来,多好的大学生啊!”

这山风景好吗?

真不见得。教舍的外墙裂缝可以塞进手指,透过缝看见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一贫如洗。孩子们的头很少抬得起来,小鸡啄米似的推动,也难怪,家里青壮年少,这些孩子放了学农活的担子压在身上,照顾老人,哄陪弟妹,准备明天的食物,这教室里的十七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熬过来的。

这儿的人很少为这儿的风景抬得起头来,种糯米,土地不够润,种稻,一年才收一成,种土豆,早早把人吃坏了胃口。花卉不如野草长得盛,水果没有野花结的大。隔着的村县提

起屏山,除了穷,良久,才能憋出一个风景好。

张家老幺知道这些吗?

谁也不知道,村里人看见他每天带着那仅剩的17个孩子,摇头晃脑的背诗习课,画画唱歌,张老师教他们读什么?

“屏山拔群鹤,吾为摘星人。”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张老师心里忽然一动,它抬头望了一眼这些孩子们,他们还很小,生活却并没有温柔的照拂过他们,眼下的乌青,手上的老茧,像是这个世外桃源的对立面,但孩子们是张老师的风景,孩子们不知道。

张老师停了许久,孩子们也不安起来,一个小女孩怯怯地问,老师,您是要走了吗,张老师才一回神,望见17张害怕被抛弃的脸。他心里一酸,手在眼前挥了两下,“没有,老师觉得这两句诗太好了,我们再念一遍,‘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课本从崭折到起卷,17只小鸟也该去县城考试,孩子们要上初中了,张老师在家中来来回回走了一天,张老爷子问他,这风景再好,你也看了几年,外面才好,是吧。

他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家门被冒失地打开,钻进来一群孩子。“今年的作文是风景,老师,我们都写了你!”

他被拥着,不知怎么,心里突然想起辛弃疾的《清平乐》。有些文不对题。布被秋窗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不走,我不走了,他发誓。

没有哪儿比这儿的风景更好。

【简评】

应试作文如何虚构?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仅仅写作者经历的事情,往往无法很好地体现材料的立意。作文的虚构,并非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虚构的内容只有符合艺术的真实才具有恒久的魅力。根据表现个性化生活和感受的实际需要,对获取的已经融入自己主观情趣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融入自身的情感观念,对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变形”,或删减,或移植,或补充,或想象,或改造,使其更突出,更生动,更能适合中心和自身感情表达的需要。而这加工的过程与结果必须是“真实”的。

以此来看,《万里江山》堪称源于真实生活的虚构之作。作者叙写一个大学毕业后留乡助教的知识青年,他人眼中的穷乡僻壤在他眼中是人间胜境,他人眼中的山蛋灰娃在他眼中是万里江山。现实生活中,或许会有这样热衷乡土的青年人,但给人强烈的不真实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给主人公设置这样辉煌璀璨的人格道德光环,必须要能有足够多的真实支撑这样的虚构。父亲的旱烟磕在门槛上,铿锵之声流进所有人的心头,父子关于去留矛盾的虚构情节因为这样的富有真实感的生活细节而显得真实而动人。透过教室的手指宽的门缝可以看见一贫如洗的蓝天白云,孩子的视角与作者的上帝视角相融合,描写与抒情兼容。“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刘禹锡和辛弃疾的两句诗被作者巧妙地融入老师教诗,学生打靶归来看望老师的情节中,虚实相生,非行家里手不能为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hx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