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的天平应偏哪那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3-09-15 13:32: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游戏的天平应偏哪那边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之我见

摘要: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学原则。然而,对于游戏究竟如何被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的中,常常缺乏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导致一些幼儿园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偏差。本文讨论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游戏存在的偏差现象,而且进一步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涵义,旨在确立一种全面的游戏教育观,以真正实现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游戏 游戏精神

我国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内容”的不同理解,幼儿园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偏差。

一、 幼儿园中失衡的游戏天平

毫无疑问,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国家颁布的《规程》和《纲要》中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 但具体实践中却发现老师是在为游戏而游戏,幼儿则在为老师而游戏,说是在游戏,却找不到幼儿的游戏体验。可以说,“幼儿园以游戏为

主要活动”的这个天平上,游戏与教学并不是平衡的。

学前教育工作者观摩一些幼儿园的教学后会发出感慨:这是幼儿在游戏,还是教师在游戏幼儿?这不是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吗?分明是教学,何必非说成游戏?说是在游戏,幼儿的游戏体验在哪里?但是幼儿教师,亲身实践后又会产生相反的困惑和疑问:同一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游戏在教育过程中是内容还是形式?游戏是目的还是手段?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其实,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内涵,没有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一) 教学vs.游戏

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受传统的幼儿园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幼儿教师还是奉行一种简单的教化方式,重教学轻游戏,更多地注重于利用认知方式去把握实在物质世界和符号文化世界,而忽视了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探究。这就使天平倾向了教学的一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儿童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等待知识灌输的“容器”,而应首先被看作是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情感和想法的“完整的人”。因此,教师和儿童都不是仅仅为了“知识”而“活着”。也就是说,幼儿园首先应当是幼儿们生活的场所、度过美好童年的场所。(1)这就决定了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兴趣出发,以游戏为基本内容。但是,在对幼儿园游戏实践的观察中发现,教师确实强调了游戏的地位,任何

活动都通过游戏来展开,甚至日常生活都要求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看似热闹的课上幼儿却没有收获。这又导致了天平另一边的过度倾斜。

游戏的过程是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但与此同时,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却并不是要把幼儿园变为“游乐场”,也不是要把教学变成“开心教育学”,幼儿园还要担负起促进与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的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因此,可以说幼儿园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尤为重要。但是,怎样使幼儿园游戏的天平保持平衡的状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游戏教学化vs.教学游戏化

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方面的价值,以及教学与游戏的重要关系,所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再次重申游戏应该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当前,“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提法很时髦,大家都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幼儿园应当如何把游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现实中,主要体现在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之分。

作为一种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以上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的解释,似乎在情理之中。鼓励幼儿游戏、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是一旦将这一认识转化为实践时,偏差和误解便会产生。许多幼儿教师为了贯彻《纲要》中的观点,都在自己的教学中大量加入游戏的成分,于是便出现了带有较明确

的教学目的的游戏教学化,但是逐渐有些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质疑:把教学“游戏化”了,还谈什么教学?把游戏“教学化”了,还谈什么游戏?

游戏的教育化,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状态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具体便落实在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但是如果幼儿教师过分注重将幼儿的游戏教学化,就会容易将教育的功利性、严肃性带入游戏,不能体现游戏的价值,幼儿不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教学游戏化,即把教学目标溶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就是要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加进更多的游戏成分,运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特点,更充分地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它是针对幼儿园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具体就落实在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同样,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处理好教育的游戏化,很可能达到的效果是幼儿热闹的游戏背后却不能从中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游戏的天平仍然存在偏差。但是,究竟偏向那边更好呢?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这将是我们有待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内涵

《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内容”,就是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该有游戏的性质,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从小就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大纲》中提出的幼儿园游戏的活动,要求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的机会,鼓励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任务。具体实施,就是应该充分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自主游戏的时间,提供开展自主游戏的必要条件,重视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生成性游戏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隐藏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强化游戏的教育价值。(2)

总之,幼儿园的游戏是“教育性的游戏”,它一方面服务于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使儿童得到满足与快乐。其实,教育与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同等重要,哪一方面都不可偏废。切实保障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宏观上使游戏与教育实现融合,将游戏中心课程纳入幼儿园课程领域;同时还要将游戏精神、游戏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园课程目标,实现游戏与教育的融合。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过,“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重要”,这里所谓的游戏态度或心智态度,其实便就是指向了游戏的精神。如此,也可以进一步讲,游戏的精神远比游戏的外部形式更具教育的意义,因而便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实践价值。进一步理解,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手段,其根本的旨意就是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始终充溢着游戏的精神,亦即让儿童的游戏精神成为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实施的灵魂,让整个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实践成为游戏精神恣意张扬的场域。本人认为这是对“幼儿园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最深刻的理解。把握好这一点,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深刻理解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的区别,从而使得幼儿园游戏的天平保持平衡状态。

三、真正做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真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使幼儿园游戏的天平不会过度倾斜,必须要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等各种关系。虽然一方面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同时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教师的要求。这里的关键是要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儿童游戏理论,了解本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清楚把握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各知识领域中可能是儿童最需要也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让游戏精神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灵魂,最直接的操作路径就是鼓励与支持儿童的游戏精神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所有环节中的融汇与发挥。正是因为游戏精神成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主线,成为融汇于全部教育活动及其所有过程的灵魂,幼儿园的教育才为儿童提供着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幼儿园课程的整个体系也真正成为呵护童心善待成长的文化载体。

研究表明,游戏性越强的孩子,其综合能力越强。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游戏性的人。因此,我们强调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让幼儿

能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自主的探索的性质。

总而言之,幼儿园中的游戏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为游戏而游戏,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手段,即游戏游乐外在目标——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协调一致。要是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发挥其他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那便要: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这就是,只有当它本身是儿童活动的内在目标时,它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1)《儿童游戏通论》,刘焱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415,

(2)《对幼儿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基本认识》,华东师范

大学 林茅,自《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v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