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林崇德新版)(可打印修改)

更新时间:2023-06-09 18: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蚌埠医学院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

英文名称:Development psyc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课学时:36 实验学时:0

适用对象: 精神医学本科专业

课程简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及精神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个体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尤其掌握儿童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以便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打下基础。

该课程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部分和年龄特征部分。基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国内外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主要是各个学派中较经典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年龄特征部分介绍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各方面发展的规律,其中以中小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重点部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发展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了解与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具体方法、发展心理学在优化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还应能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

1、学生应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解释与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对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学生应掌握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状、老年文化等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风格。

3、学生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研究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并能运用于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技能和探究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二、教学基本要求

发展心理学以基础研究为核心,强调知识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人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的描述与解释,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具体研究方法在心理发展的各个时期及主题中的应用。

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尤其掌握儿童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绪论

【掌握】(1) 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理解】(1)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

【了解】(1)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

(2) 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二、种系心理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一、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二、近代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三、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发展与分化

四、发展心理学与生命全程观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掌握】

各种心理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了解】

各种心理发展的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教学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机械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思想

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2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3、发展的阶段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一)有关心理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二)强调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研究设计方式、数据收集方法、结果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原则与特殊性;

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

3、确定研究变量与测试指标

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5、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

6、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横向研究设计

(三)纵向研究的设计

(四)聚合交叉研究设计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

(一)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三)研究结果的解释

3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一)多层面研究的相互整合

(二)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

(三)多变量统计方法的大量使用

(四)新的数据收集手段的广泛使用

(五)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四章胎儿的发展

【掌握】(1) 不良情绪影响胎儿的原因探讨

(2) 母亲情绪与环境对对胎儿的影响

【熟悉】药物及酒精、吸烟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了解】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能够指导孕妇趋利避害。【教学内容】

一、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一)胎儿的宫内发育分期

(二)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与发育

(三)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

二、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与环境因素、母体因素

三、胎儿期心理卫生

(一)胎儿期心理卫生的机理

(二)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掌握】 (1)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2) 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3) 依恋的类型

【熟悉】(1)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2)婴儿的依恋与母亲行为的关系

【了解】 (1) 关于婴儿思维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皮亚杰经典理论的出入(2)陌生人焦虑

【教学内容】

一、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4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二)前言语的发展

(三)言语的发生

(四)言语的发展

四、婴儿的气质

(一)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五、婴儿的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最初的情绪反应

(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三)婴儿的依恋

(四)早期的同伴交往

(五)婴儿自我的发展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掌握】(1)游戏的意义

(2)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熟悉】(1)游戏的理论

(2)幼儿言语的发展

【了解】(1)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教学内容】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

二、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的理论

(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二)语法的掌握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5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三)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四)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五)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掌握】(1)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及概括和推理能力的特点

【熟悉】学习障碍的特征、表现、成因及预防和矫治的一般措施

【了解】(1)小学儿童主导活动——学习活动的一般特点

(2)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交往发展的特点

(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构成品德的各种心理成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四)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三、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1、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2、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3、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四、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掌握】(1)青少年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认识这一时期个体所面临的种种心理危机。

(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模式和特点,以及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监控等具体发展特点。

6

【熟悉】(1)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2)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道德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和发展特点。【了解】当前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外形的变化

2、体内机能增强

3、性的发育与成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情绪特点

(三)道德发展

(四)人际交往

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一)成瘾行为

(二)内部失调

(三)外部失调——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第九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掌握】(1)成年早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2)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

【熟悉】(1)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

【了解】(1)成年早期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主要发展课题【教学内容】

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

(一)成年早期的年龄规定

(二)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三)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

二、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

(一)成年早期智力发展的外在条件和发展任务

7

(二)成年早期智力表现的一般特点

(三)成年早期的思维优势

三、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

(一)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四、成年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

(一)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般论

(二)成年早期价值观的发展及稳定

五、成年早期的恋爱、婚姻及事业

(一)恋爱

(二)婚姻与家庭

(三)事业

第十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掌握】(1)成年中期控制理论

【熟悉】(1)成年中期智力发展的特点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了解】(1)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任务及特点

【教学内容】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一)艾里克森的观点

(二)莱文森的观点

(三)古尔德的观点

(四)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二、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模式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三、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

(二)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稳定与变化

(三)自我意识

四、成年中期的生活

(一)家庭生活

(二)职业活动

第十一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掌握】(1)成年晚期认知、情绪特点

【熟悉】(1)成年晚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或特点【了解】(1)老龄化及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

(2)人类对死亡态度及频死情绪反应

(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以及个性心理的特点

8

【教学内容】

一、老龄、老化与发展

(一)老龄与老化

(二)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二、成年晚期的认知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二)记忆随增龄而减退

(三)思维的变化

(四)智力有此减退,但并非全部退化

三、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

(一)成年晚期情绪与情感的一般特点

(二)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四、成年晚期的个性和社会性

(一)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

(二)成年晚期的自我概念及其某些维度的变化

(三)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五、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心理

(一)成年晚期面临的挑战与适应

(二)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三)人类的自然长寿与长寿心理

(四)生命的最后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部分和年龄特征部分。

基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国内外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主要是各个学派中较经典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同时进行。年龄特征部分介绍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各方面发展的规律。以中小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重点部分。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绪论3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6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3

第四章胎儿的发展3

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3

9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3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3

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6

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3

第十、十一

成年中、晚期的心理特点3

合计360六、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发展心理学》(第2版),林崇德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

1、《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刘金花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八、本大纲主要起草人、审阅人

主要起草人:2010年 3 月10 日

审阅人:2010年3月 1 5日

精神医学系院(系)、部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2010年3 月15日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