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更新时间:2023-05-12 22: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15):4588,4617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李菲菲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张军丽,李荣强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 介绍了发达地区农村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分析了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对策。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15-04588-01

目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表现出2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未来几十年里我国农村城镇化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进行,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而扩散,生态恶化、地下水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笔者重点分析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在全国层面上提出未来解决的对策。

1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由于化肥、农药、农

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直接导致污染危害。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有的企业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污口,偷排现象严重;另外由于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一些污染问题旧帐未还,又欠新帐,部门检查,污染治理不到位。大,,有些地方政这些,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

.,提高全社会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识

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科学处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接影响人类健康。其表现为:化学肥料的快速增长,,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尤其是有机磷农药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严重,近年来造成污染事故的品种以一些高效、超高效的除草剂为主;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未能妥善处理,农用地膜、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难以在短时期内降解,严重污染了耕地,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这些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1.2 城镇化使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而基础设施建

 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干群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动员家庭成员净化、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将美化居住环境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使农民在创造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求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2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

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集镇转移,这对农村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居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加之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集镇环保硬件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建设滞后和管制的缺失,小城镇和农村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生活垃圾大多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大型养殖场普遍缺乏标准化的处理设施,造成畜禽场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另外,城市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这些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1.3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

作者简介 张军丽(1975-),女,河南周口人,讲师,从事化学教学和研

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07202223

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应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倾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清醒认识到农村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和人员配置、培训工

(下转第4617页)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35卷15期                王惠勇等 主成分分析法在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4617

成分上分值最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状况比较优越,但在经济发展、社会综合实力上还需进一步加强;郯城县、莒南县、苍山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仍需提高,但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加大对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城镇整体生态安全水平。

3 结论

理论联系实践来看,该次评价结果与临沂市各县区城镇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主成分分析法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评价因子的前提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沂市10个县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基本反映出各县区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客观地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参考文献

[1]DOBSON,ANDYP.Hopesforthefuture:Restorationecologyandconservationecology[J].Science,1997,277:515-524.

[2]NORTONSB,RODIERDJ,GEATILEJH,etal.Aframeworkforecological

riskassessmentattheEPA[J].EnvironTaxicolChem,1992,11:1663-1672.[3]李辉,魏德洲.环境影响评价的新领域———生态安全评价[J].安全与

环境学报,2003,3(5):68-70.

[4]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

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5]杜巧玲,许学工,刘文政.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

报,2004,24(9):1916-1923.

[6]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评价因子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40(5):705-710.

[7]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8]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嘉兴市为

例[J].资源科学,2004(3):69-75.

[9]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92-195.

[10]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评价因子的系统聚类分析[J].湖南

地质,2002,21(4):252-254.

[11]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评价因子与标准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12]周勇,田有国,任意,等.定量化土地评价评价因子体系及评价方法探

讨[J].生态环境,2003,12(1):37-41.

[13]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中国农

业资源与区划,2001,22(4):22-25.

[14]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

生态学报,2004,24(4):761-768.

[15]DUMANSKIJ,ndqualityindicators:researchplan[J].Agriculture

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00,81:93-102.

[16]王根绪,程国栋,钱鞠.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应用生态

学报,2003,14(9):1551-1556.

[17]冯利华,马未宇.[J].地

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6)[18]应竹青.[J].,14():1(上接第4588页),鼓励乡镇发展技术含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建设和完善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治污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3 结束语

作,设立专职环保员,行好职责,形成反应敏捷、2.3  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对新建产业,要切实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逐步对乡镇企业发展进行布局调整,以便污染集中治理。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

2.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积

随着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规划和监管,尤其是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应当全面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从而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同保护源头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洁净安宁美好的家园,保证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黄庆海,李茶苟,赖涛,等.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积累与形态

分异的影响[J].土壤与环境,2000,9(4):34-37.

[2]杜国平,钟太洋.江苏城市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223

-225.

[3]刘玉凯.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刻不容缓[J].农村生态环境,2002(2):48-50.

[4]徐建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1

(1):5-7.

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目标,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

本刊提示 文稿题名下写清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名称、邮政编码;第一页地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提供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r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