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更新时间:2023-04-20 14: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 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

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导演拍戏B 、警察巡逻C 、农民种地D 、科学家做实验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 、欣赏与被欣赏的审美关系

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国家政权D 、政体

5、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实践活动

C、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6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非用汽车,《西游记》

中的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却变不出智能手机。这说明()

A、人们的立场不同认识就不同

1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想象力不够丰富

2

3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D 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变化的

7、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 、昼夜交替 B 热胀冷缩 C

8、 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A 、感觉、知觉、表象

B C 、感觉、直觉、想象 D 9、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中保持了 持续较快的增长。这说明( )

A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B 、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C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只要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的特性是(

A 、革命性

B 、科学性

C 阶级性

D 、实践性 11、 “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 一”。这种看法是(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1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寒来暑往 D 、电闪雷鸣 、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范畴、规律

、生产规模扩大的结果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4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13、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A、剩余价值量 B 、剩余价值率 C 、利润率 D 、平均利润率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 、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B、凯恩斯理论被广泛理解和运用的结果

C、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作用加强的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 分,共15分)

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

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C、物质是主观的产物

D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

2、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5

A、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

A、真理与价值无关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D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4、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10 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先进行判断再说明理由。)

1、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已经“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 分)

6

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

3、简述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 分,共15 分)

1、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谈一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D;

2、C;

3、A;

4、C;

5、B;

6、C;

7、B;

8、A;

9、A;10、D;11、A;12、

C;13、B;14、C;15、A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 分,共15 分)

1 、ABD;2、AD;3、BCD;4、ABC;5、ABCD

三、辨析题:(每题10 分,共10 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先进行判断再说明理由。)

1、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已经“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 分)资本

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

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

7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8 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分)

1、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3 分)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3 分)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

答: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3 分)第二,经过理性思考的租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3 分)

3、简述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答: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 分)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2 分)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 分)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

答: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 分)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2 分)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 分)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 分)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2 分)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

8

绘。(2 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 分)

1、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谈一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为了群众,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动力,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依靠人。(8 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7 分)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j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