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百家讲坛
更新时间:2024-02-19 16:2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百家讲坛电视栏目赏析
考试序列号__77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百家讲坛》栏目赏析
课程名称 电视栏目解析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百家讲坛》栏目赏析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从2001年成立之初的收视率几近为零,到现今央视科教频道有口皆碑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走过了一个优秀电视栏目所必须经历的生长、挣扎、成熟、壮大的阶段,它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策略,不仅为其它精品栏目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也是对电视“泛娱乐化”倾向的有力驳斥。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解析一:节目内容知识丰富性、人物的生动性普及了大众的历史知识
《百家讲坛》中于丹讲《论语》,孙立群之春秋时代,王立群解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等都让历史变成样年华,宛如一个女子的青春,虽然隔了几千年的时光桎梏,仍然令人心驰神往,赞叹不已。
相对于历史来说,我们只是站在历史的桥头,眺望昨年的灯火,偶尔有些意兴阑栅而已。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也常常游离在正史和野史之间,让人真伪难辨,《百家讲坛》基本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虽然难免有其主观性。那也是万难假于村言的。
节目横贯了上下无千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那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最重要,最有色彩的时代,它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的渊薮,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角色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都有机会成为史册上煜煜生辉的人
物。如孙立群老师解读的吕不伟、李斯、秦始皇都是这样的人物。春秋无义战,毕竟,战争是春秋的主旋律,所以和于丹老师有理障无智障孔子,这样的大儒只能受到国王的冷遇和弟子的背叛。
孙立群老师口中叙述的秦始皇,注定要标炳青史的人物,你不得不佩服他为灭楚而付倾国之兵于王剪的勇气,若非有大气魄,大智慧,大勇气,十年灭六国,是不可能,用文才武略来形容秦始皇只能是诋诲。秦始皇无疑是具备了一切开国帝王所应具有的品质,和容纳了时代最需要的特质。以至令后来之汉武,唐宗,宋祖都无法与之并立,更谈不上超越了。
易中天老师说:“三国时代没有我喜欢的人物,只有被神话的人物”。诚然诸葛亮为“智圣”也未能底定天下,光复汉室,有负三顾之约,关羽空为“武圣”,智不过吕蒙,武不敌吕布,甚至连项羽也比不上。曹孟德,周瑜乃一时之俊杰,有史为证,但是由于罗贯中先生的刻意炒作,对其坏印象难以抹灭。
节目在赋予大众各种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赋予了大众评价历史的观点和角度。引人深思。《百家讲坛》节目以其高品质的内容、丰富的节目内涵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使节目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形象得以持续和放大。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繁荣,各种炒作,选秀等的现象层出不穷,让人见怪不怪的社会,在这种浮躁欲张之势里,我们似乎更该注重“审美”的培养,更应该去纵深地多元地看待和思考生活和历史,以期消减浮躁,而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甚至广为传播的文化栏目或传播人和文化学者似乎更有引导的责任。
解析二:口语化表达、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个人魅力主讲成为节目品牌的象征
在《百家讲坛》开始在真正注重节目的大众化后,主讲也由“研究文本”到“电视话语”的方式转变。
和同类栏目相比较,《百家讲坛》就能迅速抢人眼球,使得主讲学者迅速走红,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许多讲座栏目收视率平淡,更重要的中教的主讲人都是国内同行中“大款”式的人物,前者如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孔庆东等,后者如周先慎、周汝昌、文怀沙、钱理群等。同样是在讲鲁迅,孔庆东在《百家讲坛》就听众众多,而钱理群在中教讲鲁迅就知音甚稀,这样的差距除了制作、宣传等本身的条件外,我们不难发现其原因,吸引人眼球或受众程度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讲的“内容”。同样是在讲鲁迅,孔庆东是从鲁迅出生讲到病
逝,所谓一生。主要关注了鲁迅成长中的各类事件,以此来关联反衬鲁迅的思想形成及变化;而钱理群教授讲“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主要从鲁迅著作中的思想进行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纵深分析,阐述了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辅承。相比较而言,前者形象生动,后者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和层次要广和深得多。
节目对语言叙述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在“惊世骇俗说细候”这档节目中,采取先讲事后分析的讲述方式,在故事中参加了分析,不断穿插人物命运的悬念,直到演讲的最关键时刻才翻出底牌。类似的改造事例还有很多,在不断的摸索和磨合中,制作者逐渐找到符合电视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的表达方式,并创新地将戏剧、文学、电影、评书等众多艺术门类的结构形式借鉴到演讲中来,极大地丰富了既有的演讲风格和技巧,使得演讲成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继而是轻松而时尚又贴近当下的口语化表达。《百家讲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语言上的突破,用平民化的语言解读艰涩难懂的学术观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语言风格也使一些学者从自身的学术圈跃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演讲明星”。时尚语言的运用也很好赢得了许多年轻人心理认同,逐渐培养起一批更年轻更有重视的观众群体。
解析三:借势造势,把大众关注的热点和自身相关联
《百家讲坛》在04年主讲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清十二帝疑案》,成为节目发展历程上的重要拐点,之前节目的收视率平均只能达到0.1%左右,而电视剧的火爆使得栏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时竟达到0.6%左右。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和品牌推广,这种借助外在力来推动节目自身发展的思路使栏目的发展道路豁然开阔起来:1、借助正在热播的影视剧。
2、借助社会焦点新闻及文化争议。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刘心武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讲座和红楼选秀相关联。3、借助大众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经典名著的热衷。这些讲座很好的迎合了他们希望全面了解的心理需求,清晰了事情真相,真正把经典为自己所用
《百家讲坛》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品牌栏目应有的生命力,,也为相关的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篇二: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排行榜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排行榜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 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 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 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 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 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 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纪连海:闯荡江湖的历史老师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 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 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第一部》 。 为“狐狸精”平反 称聊斋是男人的乌托邦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 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 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最学术――王立群
《百家讲坛》王立群:41载积累61岁一夜成名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 《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 赢得满堂喝彩。
正在阅读:
孔庆东百家讲坛02-19
VB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03-28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多边形9.1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一导学案无答案05-08
infocom03-22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方案08-24
延迟焦化的操作特点11-18
授权委托书03-15
广州市眼镜店市场调查报告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