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归纳10种语意的解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4 1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仿生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归纳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态的仿生:由于大自然的形态具有很好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性、自然性,人们普遍乐于接受,在玩具、工艺品、日用品应用比较多 2、功能的仿生:人类常常将生物的某些特性运用到创造发明之中,例如科学家根据蜻蜒的飞行原理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3、结构和材料的仿生:例如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每个小蜂房的底部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结构与近代数学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菱形钝角 109 ° 28 ’和锐角 70 ° 32 ’完全相同,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令许多专家赞叹不止。 4、界面仿生:用户愈为迫切需要的符合“简单、自然、友好、一致”原则的人机界面,即情感性方面的界面仿生设计。 形态的仿生 功能的仿生 结构的仿生 界面的仿生

啮合

最初的啮合,是机械上的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师们慢慢的把这种走形的方式运用到了产品设计上,特别是线与线的啮合。所以啮合的形状给人一种正规、规矩的感觉,同时也有很明确的指示性、倾向性。啮合的形式也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1.纯粹形态形式上的啮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线形咬合。通常采用这种语言的产品,都比较明快、简洁、富有现代感。它通过线与线之间互相呼应,来达到一种统一的造型。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火炬的设计,就是由三片简单的弧形咬合而成的,既简洁有美观。2.操作指示性的啮合。这种啮合就是让人的视觉中心集中在产品的操作界面上,使人一拿到产品就很容易的找到其操作按键的位置,对使用者有很好的指示性。SONY的无线电收音机就是利用了这一啮合语意,虽然它的两个按键很小,但是由于它的形状与周围的轮廓线啮合,所以使用者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两个按键。3.功能性的啮合。由于要给使用者提供方便,所以此类啮合不仅是从美观上的咬合,更是从功能定义上的咬合。就拿BenQ出品的Joybee MP3来说,当它的USB端的开盖取下时,可以完全咬合在Joybee的另一端上,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Joybee插在电脑USB接口上时,只要将取下的盖子插在另一端上,就不用担心把盖子给丢了。4.平面上的啮合。这也是一种线与线的啮合,让产品变的非常的丰富多彩。NOKIA最新款的绝色倾城手机,就是线与线啮合的经典表现,不但手机按键十分有特色,而且从整体来看,也非常有个性。

削切面

削切面是最近刚刚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走型语意,特别是在汽车外型上的运用,更是凌厉竟至。最近出现在汽车设计上的“新锋锐”风格就是个典型,它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与钢挺有力的“硬线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感性认识、理性推理的协调。成为造型设计形式的新引导趋势。而凯迪拉克的外形是以另一种削切概念所打造出来的,简捷的折线、大面积平整切面与轮廓鲜明的直角,让这部车从当代设计中脱颖而出,成功塑造了一个新的、独特的、惟一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原厂称之为“钻石造型美学”。在产品设计中,削切也有内陷削面、外凸削面、外型切削、按键操作界面的削面之分。这些语言都是给人一种高档高科技的感觉。内陷削面一般用于操作手柄或者需要在这个范围里操作的外壳,例如SONY VAIO的机箱,它就用了内削面把操作区域和外壳分离了出来。外凸削面运用的产品比较多,主要的作用就是凸显其关键部位,比如液精屏幕、按键开关等等,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外型切削是在一个完整的形上,通过切削的方法,去除一部分,从而造出另一种形状。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形态的丰富美观,更是为了符合人机工程的要求。拿LG的MP3来说,如果它只是一个纯粹的圆盘设计的话,那使用者一定会感到手滑,拿不住;但是切掉了四周后,就会使人感到牢靠、稳固。同理,IRIVER的CD机也是如此。按键操作界面的削面这是一种最为普通的削面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操作者能够更舒服的操作。而且这种削面的指示性也非常的强,让人一目了然,马上就可以找到操控界面的位置。 新锋锐 钻石造型美 内陷削面

外凸削面 外型切削 按键操作界 面的削面

平面立体化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大块平面要去设计,但有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平面的立体化是一种好办法。它既能够丰富呆板的一大块平面,有能使整个产品显得饱满充实。平面立体化也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整体有倾向性的立体化。这种立体化就是上述所说的一大块平面的处理方法。譬如设计人体秤,在脚站立的地方,运用平面的立体化,做成水波纹的趋势,或者作成发散状。这样既能够防滑,有不失大雅,一举两得。2.局部突起的立体化。有时候,由于产品结构的限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突起产品的某一部分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局部立体化的语意,来拯救被破坏的形。例如某些产品的散热部位是突起的,在平面上会很不协调,但是我们做一个过度,让它有一个褶皱的感觉,这样的话,突起的就会比较自然,产品本身也会协调很多。3.按键的立体化。一个产品的按键往往是它的点睛之处,如过处理的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一般的按键都是突出的,这其实也是一种立体化的表现。让人感觉非常精致玲珑。并且使用的手感也非常的符合人机工程学。4.扣件的立体化。在成本工艺的允许下,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做块立体化的扣件来丰富产品的平面。这种方式做电子类的产品比较好,特别是配上单边扫描,效果更好。5.区域功能的分割。在平面上,会碰到功能区域的不同,比如路由器、集线器等等,用立体化分割,会使得区域更加的清楚明显,误操作也会大大降低。

几何分形

几何分形是数学和艺术的经典结合。1973年,曼德勃罗首次提出了分维和分形几何的设想。其原意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意义,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由于不规则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分形几何又称为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建立以后,很快就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关注,这是由于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其中也包括产品设计领域的运用。几何分形给人以在简约中不失精彩、在矛盾中不失协调的美感。几何分形最出色的要数IPOD了,它属于那种简单几何的分形,简简单单的几个方圆,就能够把一个MP3做的如此出色,不得不佩服其分形几何的精确。而BENQ的MP3也运用了分形几何的走形方式,它是属于通过线条来分形,简洁的细边框包覆线条和按键,隐约的线条设计在黑色金属主体面板的交相辉映下,强调了工业设计中结构主义带来的神秘感。还有一种分形是属于功能几何分形,例如可以舒服的支撑背部的椅子,由于它是可弯曲的多关节的,所以用几何化的分形,给人以很好的指示性。 符号

在工业设计中,有许多小细节需要由各种符号来点缀修饰。有些符号,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想而之一个搭配得当的符号,对产品的整体美观有多么重要。符号也有四类表现方式。1.标志性符号,此符号代表着这个产品,甚至是这个公司的品牌。BMW的苍蝇眼,VOLVO YCC 的眉毛线条,IBM的黑色椭圆系列等等,都是符号的经典表现。这些符号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其标志本身,代表了这个品牌的另一种标志。2.寓意仿生符号。该符号因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它需要有一点特殊性。符号也不能是个简简单单的几何形状,它要和周围的环境很好的协调在一起。浴室的漏水口,设计成水波纹的条纹状,就十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洗澡时的环境,和周围的环境也融为了一体。3.总体走势的符号。该符号虽然有一个个很小的点组成,但是这些小点可以排列出各种各样的走势,来达到协调产品整体的目的。LG的显示器就是一例,一组排列成流线型的小孔非常有韵味。4.几何型符号。所有的形状都是由几何型演变而来的,几何型体是万物的鼻祖,有几何型来做符号,可以说是比较妥当的。特别是用统一的基本型做符号,很有秩序感。 标志性符号 寓意仿生符号

总体走势符号 几何型符号 包裹

自从SONY的设计师流行出包裹的语言之后,“包裹”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科技产品和电子产品。它让人感觉赋有强烈的现代科技感,造型也非常的饱满充实,有种很有深度内涵的感觉。包裹也能分成以下几类:1.单侧包裹,这也是包裹的最普遍的形式,非常简洁但效果令人赏心悦目,既有电子化的科技感,又不失现代感的活跃。这种形式的包裹被广泛的运用在各个赋有现代科技感的产品之中,例如MP3、手机等等。2.倾斜包裹,这种包裹是单侧包裹的衍生,它比单侧包裹的形状更加的夸张,45度的倾斜角度让产品更具有延伸性,有一种飞翔飘在空中的感觉。特别是SONY的产品,那种朴实、简练、高贵、优雅的设计风格是任何产品所不能睥睨的。我们往往回赞叹它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3.包布效果,这是一种特殊的包法,是像一个帐篷布一样,包在产品的一大块面积上。这种不仅使得这块平面立体化了,而且还可以空出不小的空间来用于产品结构的安排。SONY的显示器,就是采用了这种包布的效果,让人感到朴素、厚实、简洁、精练。4.仿生功能的包裹,这种包裹的方式已经不单单是个形的走势的问题了。它可以把这包裹的形状做成任意的样子来协调整个产品的造型。例如MOTO公司所设计的空气进化起,它就把这包裹设计成了瓢虫的翅膀,因此示意性非常的强。 单侧包裹

倾斜包裹 包布效果 仿生的包裹 环绕

环绕其实也是一种包裹的方式,但更多的是它只以半包的形势出现,这种环绕更多的是以保护产品的外壳,防止使用者滑落而设计的。环绕又可以分为单线环绕和双线环绕。1. 单线环绕的主要代表作是IPOD MINI MP3 播放器,它的金属彩壳环绕整个产品的一周,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显示出了它张扬的个性,从此许多的电子科技类产品也纷纷采用了这一单线环绕的手法,来增强去产品的效果,使得其产品达到饱满、精致的要求。2. 双线环绕,其实就是切面环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视觉上会缩小产品的体积,使得产品的外型感觉上变薄变小,而且有一种强烈的指示性,如果双线环绕和凹陷互相搭配,其效果回更加出色,一张一弛,一切一凹。一来丰富了产品的造型,二来也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此类语意,在电子科技类的产品上运用比较多,富有科技感、现代感。 单线环绕

双线环绕

儿童化

在现在很多产品外观设计中,都采用一些儿童化的设计风格。尤其是一些面对经常接触网络的消费群设计的产品。比如,手机、橱卫用品、水杯、闹钟等这些经常使用的,且触手可及的产品。这些儿童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亲和性,增进了人与产品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扩大了产品的消费及使用群。

这时产品设计所研究的功能与形态问题必然要遵循消费群自身的消费特点:(1)要求多样化的选择,网络时代惯于按钮方式以及网络无穷无尽的漫游路径,他们认为无止境的选择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2)要求量身订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带来无穷尽的选择,网络也使得一对一性变得空前容易。

因此,在这些特定的氛围和网络时代中,产品设计的亲和性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这也是网络时代产品设计所特有的含义。正所谓功能优势未必造型优势,亲和性在网络时代的产品中不仅仅表现为拟人化的外形设计,柔和的色彩,同时还将体现着一种特有的功能实现,它将满足那些特定消费群的喜好与消费观念,从而使亲和性的功能与造型结合在一起,传达给使用者,真正满足用户的新需要。最终它所体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亲和性使得产品将不是身外之物,而成为网络世代自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任何时期,功能与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亲和性的功能同样也需要亲和性的造型来传达给使用者,进而表达功能的含义。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色彩、形态、材质、结构等语言传达给人们的。1998年全新的IMAC电脑再次证明了亲和性设计的成功魅力,从外形上看,它那一体化整体,好似半透明的玻璃鱼,奇特的半透明的圆形鼠标令人爱不释手,它对PC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联想天禧,实达天梦,TCL钛金系列,以及针对青年和老年

人开发的电脑,使得相对人群增加了产品的亲和感。人们真正感到了技术的发展,普及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和谐共处。

对产品进行儿童化的设计,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外型儿童化、色彩配置儿童化。而在外型儿童化里,还分为整体外型儿童化和局部外型儿童化。当然,有很多设计都不只是单一的针对上面其中一项进行儿童化的改型,而是综合了好几项。这些看似相近的微小变化,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例如,以下一些产品:

这是一个闹钟,它的整个外观就像一个奔跑的小人。但设计者又没有完全按照人的样子去设计,不但在外型,而且在色彩上,都充满了儿童化的风格。这样的设计,时时刻刻提醒使用者,时间正在流逝。

同样的设计,还有:

这是一套榨汁器和杯子的组合,鲜明的色彩,幽默的装饰表情,再加上美味的果汁,让使用者食欲大增。

卡通造型的水杯,是最能体现儿童化设计理念的设计。

同样是卡通造型,相对来说就比较抽象,但它在形态语意方面就比较成功。

家用搅拌器的设计,添加进了一些儿童化的元素。比如:总体外观、按钮、色彩搭配及LOGO字体。

用色彩搭配出各种不同的调性,也是儿童化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给孩子们度身设计的餐具架,采用了卡通的人物造型,顽皮的眼神和半透明的色彩,像果冻一般的晶莹剔透,无论从哪方面都充满了童趣。

虽然它在外型上没有一点儿童化的设计,但它在表面的花纹上下了点工夫,幼稚但充满想象的笔触,让我们仿佛感觉到这是某个邻家男孩在你的水杯上用彩笔涂鸦的“杰作”。

除了以上这些以外,一些卫生间里的用具也充满了儿童化的设计风格:

液体容器肥皂架

毛巾架衣服挂钩

在电子产品方面,儿童化的设计也无处不在:

明亮的色调,再加上灵动的屏幕造型,整个设计感觉,就像小时候和玩伴们一起玩肥皂泡。

和上一个图有点类似的屏幕和按键造型,成为了现代产品儿童化设计风格的标志。

NOKIA的这款手机也同样采用了儿童化的设计。圆润的线条和粉嫩的色彩,还有晶莹剔透的键盘。

把一个火红的球体进行解构,并用一块白底灰点的底版来衬托,灰艳对比的感觉,总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正是设计者的意图,在总体儿童化的设计中,让使用者感受到的不单单是童趣,更多的,是理性。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新的生活方式诞生了,新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因而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半透明时尚,金属质感的家电,卡通化的生活用品,家电化的电脑产品,多色彩的造型组合等,唯有在这个时代才显得与人们如此贴切。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宠物化的个人产品,颇具儿童化的时尚用品,返朴归真的亲和性因素在今天乃至未来网络世代的产品设计中地位更明显更重要。

美国著名的ZIBA设计公司认为“没有好的或坏的设计,只有适合的设计、恰当的设计。\从这个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化设计作为网络世代产品设计时尚已不断拓展。未来儿童化的产品设计更加全方位、多元化,它将远远超越过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产品关系的认识,向着时空、文化、心理情感、情趣化生活方式发展延伸。儿童化的产品设计将成为现代时尚的扩延方向。

凹陷

在目前一些产品设计中,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设计风格外,还有一种从包裹和切削两种设计风格的结合并演变出来的设计方式,我们可以称它为“凹陷”。这是一种较新的,且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设计风格。 “凹陷”,顾名思义,即在一个平面上制造出一个下凹或下陷的一个曲面,或者说,这也是一个把平面立体化的做法。当然,这和以往所说的“把平面立体化”又有所小小的区别,因为“立体化”有其方向性,而“凹陷”的方向性仅仅是向下或向内发展的。这是“凹陷”的外型基本特征之一。除了刚才所说的从视觉方面对“凹陷”感受到的基本特征以外,我们从触觉方面,也能体会到“凹陷”的外型基本特征,即防滑、手感好。这两点外型基本特征,也是“以人为本”设计的最佳体现。

“凹陷”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单侧环绕凹陷”;二为“局部凹陷”。

“单侧环绕凹陷”通常用于手动操作产品的设计,大多出现在手感装饰条的设计中。因为要充分体现它的外型基本特征,即:防滑、手感好。

“局部凹陷”基本用于外观装饰,比如按键、屏幕、滚动条等。

无论是哪一种“凹陷”方式,始终是参照人机工程的设计流程来设计,目的则是增加人与产品之间的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g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