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高效》读书笔记之一

更新时间:2023-03-11 11: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教学更高效》读书笔记之一

初识学习维度论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罗伯特·马扎诺博士提出了一种应用性教学理论,即学习维度论。这一理论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维度。

维度一:态度与感受。态度与感受影响着人的学习能力。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帮学生建立起对课堂及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生动。

维度二:获取和整合知识。帮助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是学习的另一个关键层面。

维度三:扩展与精炼知识。这有赖于运用推理过程来分析已经学过的知识。对各门学科而言,共同的推理步骤有:比较、分类、抽象、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提供支持、分析错误、分析观点等。

维度四:有意义地运用知识。最有效的学习应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上。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确保学生有机会合理运用知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维度五:良好的思维习惯。优良的思维习惯。优良的思维习惯具有批评性、创造性和调节性的特点。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做到:

(1)帮助学生理解习惯。如课堂讨论、树立榜样、同伴示范等。

(2)帮助学生明确与形成同思维相关的策略,如边想边说、同伴分享、与人交流和专门训练等。

(3)在学习环境中创造一种文化来鼓励学生思维习惯的西城,并给予积极强化。

倡导自主学习,激发认知兴趣

策略之一:学会放手,为学生腾出更广阔的空间

学会放手,为学生腾出更广阔的空间。

教师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和强化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体验、探索、交流、创造,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课堂教学也就在这种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生机与活力。

(一)放手不等于放权。

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应该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因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放的是“师道尊严,言语权威”,不放的是对学生的必要的指导、帮助、点拨,要将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保证课堂的导向性,避免“满坡放羊”式的随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疑问和设想提出来,这才是放手所追求目标。

(二)自问他答,让学生广泛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采用自问他答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广泛参与,正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一般知识,教师应相信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解决的。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强弱,是学习效果好与坏的重要因素。

泰勒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在受学生控制的因素与学生无法控制的因素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环境。教师放手的途径是要善于挖掘学生能动性,并有效地控制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教师应该: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由去支配; 给他们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他们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给他们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化解; 给他们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放手,将会给教师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倡导自主学习,激发认知兴趣

策略之二:预习指导,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预习是课堂教学上的“前奏曲”,是学生自主学习、思索、发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复习更重要。学生一旦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就找到了自主学习的途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并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授以学生预习之法,才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径入厅堂。 (一)结合语序,启发学生自主解难。

1.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高有低,把预习放在课前完全交给学生,不能保证人人参与训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在课前预习,教室看不到学生预习的过程,得到的情况也只是检查的结果。这种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预习训练,十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把预习纳入课堂,结合预习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二)细化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有序预习。

对于学生学习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学会预习。在预习前,教师要细化预习要求,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有序自学。

(三)授人以渔,让学生更有效地预习。

由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往往很难深刻理解教材,不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多给与预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预习。

倡导自主学习,激发认知兴趣

策略之三:抓住关键点,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导火索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教师要做的是组织、指导、鼓励,让学生自学、自疑、自品、自悟、自得,从疑到悟,从悟到用,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把握时机,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而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导火素,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抓住关键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体系。教师应通过抓住关键词,经过层层深入的引导,点燃学生深入探究的激情,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以学定教,以读为本。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引导他们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感悟。

(三)抓住讨论的时机,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是判断学生能否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抓住讨论时机,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倡导自主学习,激发认知兴趣

策略之四:精简讲课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为了让学生自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在有限的课堂上,减少讲课时间,给学生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注重启发,让学生自主释疑。 启发式教学是各种教学方式的灵魂。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对所教内容进行设计,使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会放手,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选择信息,列式计算;进行分类,说明理由;概括理解;加强应用等四个步骤,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唱独角戏,倡导师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参加互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使他们用掌握的课外知识解决课内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石三鸟。

总之,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把握节奏,有等待的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f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