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教案、学案

更新时间:2024-03-07 1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1. 山中访友 主备人:游增良 审稿人:黄碧玉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大意;感悟古桥的特点及写法。 二、学习单元导读。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本第1页的单元导语,看看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1.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大自然。 2.体会作者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怎么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的脚步,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山中访友》,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预习检查。 在上课之前我们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师生相机正音。 2.检查生字书写情况,投影课前书写的生字,师生点评,再练写。 3.小组合作分段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准确、通顺。 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一)整体感知: 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二)默读批注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1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1.老师巡视,检查同学们批注情况。 2.小组交流讨论批注内容。 (三)品析感悟1——3自然段

1.品析一二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1)哪些词语体会出作者的心情?

(2)出示露水、栀子花、幽径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怀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两段话。 2.品析第三自然段,感受古桥的品质。 (1)自读自悟,作批注。

(2)小组交流讨论:古桥有什么品质?作者是怎样写的? (3)教师相机引导感悟:

①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服务认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②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③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④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1.学生完成:“精练反馈”。

2.小组代表汇报答案,师生点评。 七、课后巩固。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哪些朋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中好朋友特点,学习作者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的表现方法。 二、听写词语。 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德高望重、 岁月悠悠 三、品析探究 (一)在树林里。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朋友?是怎样写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重点引导感悟: 出示句子一:“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二:“我靠在一棵树上,??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闭上眼睛想象文字描写的物我交融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 (二)山中的一切。 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朋友?是怎样写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重点进行如下训练和感悟: (1)第一句是什么句?为什么用反问句? (2)这段话写了哪些朋友?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3)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5)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朋友的?(比喻、拟人、排比)有什么 3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好处?

(6)仿写:

①你好,芬芳的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读第六七自然段。 出示第六自然段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出示第七自然段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 结合《山雨》,想一想山雨会是怎么下?

4.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四)默读第八自然段。

1.这段话描写什么时候的景色?(傍晚)从哪里知道的?

2.再读第一自然段,发现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作者在山中访友的时间长;前后照应) 四、课堂检测。

1.学生完成:“精练反馈”。 2.小组代表汇报答案,师生点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1.《山中访友》导学案 【学习目标】 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吟诵、唱和、俯身、瀑布、陡峭、挺拔、身躯、蕴含、精致、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第 一 课 时 一、自主预习 ( 每项预习完,打“√”,家长签查: ) 1.常规预习: ①读: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理解:吟诵、唱和、陡峭、挺拔、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的意思。( ) ②写:重点写好下列生字。( ) 邀 峭 瀑 蕴 ③注:梳理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文中作标注。 ( ) ④看: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 二、研读探究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默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作者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3.第一位老朋友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写的? 三、精练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yāo qǐng pù bù dǒu qiào shēn qū jīn jīn lè dào fǔ shēn níng wàng ( ) ( ) ( ) ( ) ( ) ( ) 2、为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扎进(zā zhā )细数(shǔ shù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5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雄浑的( ) 汩汩的( ) 清凉的( ) 挺拔的( ) 湛蓝的( ) 隆隆的( ) 第二课时 一、自我检测 听写课文中生字词13个,并自行修改。 二、研读探究 1.第四到第八自然段,写了哪些朋友?有什么特点? 2.大自然的一切在作者笔下充满了感情、灵性,作者用了哪些表达的方法? 三、精练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 ②喂,( )的云雀,( )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 )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③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 )、( )。 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作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课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写法? 四.课后仿写 把眼中的一切当作有生命的朋友,就会喜欢它们,热爱它们,感觉到生活的乐趣。请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家中访友》或《校园访友》或《公园访友》。 6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雄浑的( ) 汩汩的( ) 清凉的( ) 挺拔的( ) 湛蓝的( ) 隆隆的( ) 第二课时 一、自我检测 听写课文中生字词13个,并自行修改。 二、研读探究 1.第四到第八自然段,写了哪些朋友?有什么特点? 2.大自然的一切在作者笔下充满了感情、灵性,作者用了哪些表达的方法? 三、精练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 ②喂,( )的云雀,( )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 )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③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 )、( )。 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作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课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写法? 四.课后仿写 把眼中的一切当作有生命的朋友,就会喜欢它们,热爱它们,感觉到生活的乐趣。请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家中访友》或《校园访友》或《公园访友》。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fp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