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调适

更新时间:2023-05-23 22: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

且末县委党校 杨广兴

内容提要:

(一)从“杯弓蛇影”谈起――心理失衡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心理失衡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2、不良情绪影响健康。

(二)掌握“选择的自由”――心理失衡的调适原则

1、人性最可贵的一面,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

2、积极的态度,是人进行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

(三)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失衡的调适方法

1、遭遇挫折时的心理调适方法

2、面对压力时的心理调适方法

3、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调适方法

正文;

随着社会生活领域的急剧变革、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信息的空前丰富,人们的心理负担也在日益加重。人们所要处理的心理问题不再是以前那些简单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压力的处理,而要处理更加复杂的心理问题。例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要学会处理竞争带来的挫折和压力,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要学会协调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处于烦躁、愤怒、忧郁、压抑的状态之中,我们把这种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正常工作的保证,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生活像一条路,总有一些坑坑洼洼;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酸甜苦辣”总是难免的。比如荣获升迁嘉奖,喜出望外,心情非常激动;某项工作没处理好,受到领导批评,心情又非常沮丧;某件事情产生误会,影响了同志间的关系,心情非常烦躁;还有个人成长不顺利,工作中压力过大、阻力重重等。要勇敢地跨过这些坑坑洼洼,就需要努力做好必要的心理调适,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适不好,就会趴在坑里站不起来,缠在麻里走不出来,醉在酒里清醒不了,甚至铸成大错、留下遗憾。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因此,在了解心理失衡的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心理调适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做到“不为名利所动心,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保持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心理状态,就一定能够成为生活和事业中的强者。

一、从“杯弓蛇影”谈起--心理失衡对健康的危害

大家都听说过“杯弓蛇影”的故事吧。说的是晋朝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有一个客人误以为杯里有条毒蛇。回去以后,疑心自己中了蛇毒,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他得知是挂在墙上的弓映照出的影子,才解除了疑虑,病也就自然好了。

这故事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却很多。医学文献中记载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年轻女人从嘴里偶然吐出一条蛔虫,此后,她常常感到恶心,天长日久,竟患了顽固性呕吐症。多方医治,均无疗效。她总认为呕吐是由肚子里的蛔虫引起的。后来,医生给她做了腹部手术,告诉她虫子全部取出了。这样,她的病戏剧性地痊愈了。但是这时,不幸的是,她又听说,做手术时,根本没有取出任何东西。于是,呕吐又连连发作,并且越来越严重。最后,她竟然拒食任何东西,一心想要饿死蛔虫。结果,自己竟然在饥饿中死去。

这两个故事,都是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失衡而导致疾病的典型例子。

所谓心理失衡,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人体,引起心身紧张状态,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结果。这种心理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表现为警觉、敏感、注意力集中、情绪适当唤起,它能够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应付和调整能力,发挥机体的潜能。例如做报告前,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使机体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这有助于集中精力。但是,如果这种失衡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了机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妨碍人的感知和判断,干扰思维能力,造成认知能力障碍;或者不能有效控制情绪和情感,造成情绪、情感障碍。这些都严重妨碍了机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甚至导致各种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前面讲的“杯弓蛇影”等两则故事,就是由心理失衡导致了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并在错觉支配下发生了冲动或紊乱并引起疾病的例子。其它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风摇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的错觉,都是由心理失衡导致的认知能力的降低所引起的。

关于心理失衡带来的情绪、情感障碍能导致疾病的认识,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所阐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意思是说,大怒则气血上冲,以致引起昏厥;过度的嬉笑,能使心血缓散,精神不集中;过度的悲哀,能使人意志消沉,耗伤肺气;过度的恐怖,能使气下陷,引起大小便失禁;突然受惊,可使心神紊乱,惊慌失措;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思虑过度,可导致气滞不畅,脾胃运化无力。通常所说的“思则气结”,正是出于这番道理。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芦花荡三气周瑜的故事,《精忠岳传》中“虎骑龙背,笑煞老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描述;《说唐》评书中“笑煞程咬金,哭死程铁牛”的故事,都可以视为这一阐述活生生的例证。

可见,情绪能影响健康,早已为我们的祖先所注意。为了验证情绪的作用,古代一个学者还曾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模拟实验。他把一胎生下的两只羔羊安排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羔羊近旁拴了一只狼,这只可怜的羔羊终日战战兢兢地跟这只威胁生命的狼生活在一起,本能地处于极度的惊恐状态。结果,饮食不进,日渐消瘦,不久就死去了。而另一只被安排在没有威胁的环境下生活的羊羔,却一如既往,欢快地生活着。在这里,无疑是情绪起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心理失衡招致的疾患和死亡,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从20世纪六、七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心理与健康的课题上来。他们在探索中惊奇地发现,在当今时代,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等疾患,无不与精神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医学家从40年代末开始,历时25年,对哈佛大学204名毕业男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9名豁达、宽厚、意志坚强的人,全部都事业有成、婚姻美满,只有两人得了慢性病;而48名经常处于焦虑、忧郁状态的人,都是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并有18人得了重病,较多人死于50岁左右。

1980年,希腊的《每日新闻》发表了篇研究报道,认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孩子患肠绞痛,通常“并不是由于吃了什么东西”,不符合卫生要求引起的,而是“因为有某种苦恼在折磨他们,即由情绪不佳引起的”。

长寿学者胡夫兰德也曾说过,“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适合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事实也正是这样,从古今中外无数的实例、调查和临床实验中可以看到,由心理失衡引起的行为和刺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后果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消耗着人的精力、损害着人体健康。

明白了心理失衡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就应进一步了解心理失衡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措施,自觉调节心理状态,努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心情经常处于轻松舒畅的状态。

二、掌握“选择的自由”--心理失衡的主观原因与调适原则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我们向每一个人提出问题:“你愿意选择快乐,还是愿意选择烦恼?”大概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快乐。”但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深地陷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之事不请自到,我无法抵御。”

的确,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但是,人是否真的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面对外部刺激无法抵御、任其摆布而又无能为力呢?读一读维克托.法兰柯的感人故事,可能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这一问题。

法兰柯是犹太裔心理学家,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死亡营,遭遇极其悲惨。他的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唯一的亲人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受到严刑拷打,朝不保夕。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忽然之间顿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在客观环境上,法兰柯完全受制于人,毫无人身自由可言,但他的心理意识却是独立的,超脱于肉体束缚之外。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换言之,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他发现自己还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能力。

他在脑海中设想各式各样的状况。譬如说,获释后与妹妹团聚时喜悦的心情,获释后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折磨所获得的宝贵体验,传授给千千万万的人。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越了纳粹的禁锢。这种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他协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意义,寻回自尊。

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法兰柯运用难得的自我意识,发掘出人性最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于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能超出现实的枷锁;有“良知”,能明辨是非善恶;更有“独立意志”,能够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每个人都具有这四种天赋,只是人们忘记或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它们。

其它动物智慧再高,也不具有这些天赋。以电脑来作比喻,动物的程式是由本能与训练设定,而且已定型无法更动。人类却可自己创造程式,完全不受本能与训练所约束。

因此,人的反应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而是--刺激--意识--反应关系。在意识过程中,人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的作用,主动控制外界刺激对自我心理的影响程度。人对外界的物质、精神与社会刺激仍会有所反应,只是如何反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极易为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里,就没精打采。而有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气的变化对他的情绪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本身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如果他认定工作品质第一,即使天气再坏,依然不改敬业精神。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就在于人们所选择的态度不同,小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以圣雄甘地的话来说就是:“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惨的遭遇,而是“默许”那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

由此可见,人对外部的不良刺激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选择积极的态度而减轻外界不良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从而避免烦恼或痛苦。积极的态度,正是人进行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

所谓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思考的模式,它教导我们在面临压力的情况时,仍能寻求最好、最有利的结果。换言之,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身处最困危的情况中,仍可能为白己找到最佳的成绩。而事实也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看,你便极易达到你的目的。

积极思考其实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不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突然被解雇,毫无理由可言,只能说是一种政策上的调整,公司不再需要他了。遗憾的是,半年以前,另一家公司想以优厚的条件聘请他。他当时告诉老板这件事,老板却极力地挽留他:“我们需要你,而且,留在这里对你绝对有好处。”可想而知,这位朋友的心情有多痛苦。他徘徊在不被需要、不安全及被拒绝的情绪中,他的心灵深受创伤,他感到沮丧、愤世嫉俗。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找到好工作呢?有一天,他无意中翻看了我的讲稿,他开始怀疑象他这种状况,积极思考有用吗?虽然如此,他仍然发现,正是许多消极的情绪,是让他一蹶不振的原因。于是他开始试着改变思考的原则,摒弃消极思考,并开始积极思考。他开始询问这次解雇对自己究竟有何意义?

就在他开始积极思考后不久,他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问他近况如何?

“喔,我刚被解雇!”他老实回答说。

“啊,你真坦白!”那位朋友有些惊讶地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告诉了朋友,最后说:“我想,只要有信心,即使一扇门关上了,也将有另一扇门为我打开。”

过几天,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他们公司正好有一份悬缺良久的工作,待遇虽不及他以前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的工作,但是很有潜力。他欣然接受了,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同时他发现,这正是他梦想的那种工作。面对新的工作,他越来越起劲,几乎忘了失掉前一个工作所带来的不快,渐渐获得了个人成长。

那么,积极思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当然,它不是无中生有,可以变出工作来。但是,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试想,当他心中充斥着不满、怨愤和仇恨时,他如何能为自己找到工作呢?倘若他遇到朋友时,仍在怨天尤人,狡猾地自我防卫,又如何能得到工作的机会呢?可见,积极的思考教导人以常理来看待生命中的好坏事件,但是,它会比较注重好的方面。而当你往好的方向想时,好运便会跟着来到。

有一天,我拦了一辆出租车,刚一上车便可以感觉到,司机先生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因为他正在吹口哨。我说:“看来你心情不错呀!”

“没错!因为我最近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要轻易让自己陷入消沉的情绪中,因为事情随时都有转机。”接着,他便告诉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天一早,他开车出门,想趁着上班高峰时多赚点钱。那天真的很冷,说到当时的温度,司机说:“就像手摸到铁皮,马上会冻结一样”。不幸的是,他才开了没多久,轮胎就爆了。他快气炸了。他边拿出工具来换轮胎,边不高兴的抱怨着。可是天气太冷了,只要工作一会儿,便得动动身子,暖暖手指头。就在这时,有一辆卡车停了下来。司机居然跳下车!让他更诧异的是,卡车司机开始动手帮忙。修好之后,他一再道谢,但是卡车司机挥挥手,不以为意,跳上车走了。

“因为这样,我整天心情都很好。看来事情总是有好有坏,人不会永远倒霉的。起初我因为爆破的轮胎而生气,后来因为卡车司机的帮忙而心情愉快。同时,好运似乎也跟着来了。因为那天早上忙得不得了,客人一个接着一个,所以钱包里的进账也多了。所以,我劝你,不要因为不如意而心烦,事情总是有转机的”。

这就是个积极思考的例子。他说,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让人生中的不如意来困扰他。他也相信这套理论,认为世事随时会有转变,都可能否极泰来。这就是真正的积极思想,它的确能发挥功效。当面对烦恼时如果你期待拔云见日,并能乐观以待,事情最终会如你所愿。所以一个积极思考者,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眼前的失利,即使身陷困厄的环境,也能以愉悦,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接光明。

事实上,人生就是如此,人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及烦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被打败。如果你秉持积极思考的信念,勇敢面对人生,定能突破重围,任何难题将迎刃而解。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场合。

三、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失衡的调适方法

积极的态度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它适用于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心理失衡的调适。在了解了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之后,还应进一步掌握一些针对自己心理失衡而设的调适方法。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和用人中的心理调适。

1、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

心理学上的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工作或生活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紧张状态或失意的情绪反应。

挫折感的产生不仅与外部的客观环境有关,而且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工作中遭受一些挫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每个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一个生活的强者,不仅在“风调雨顺”时信心十足,更重要的是,在受到挫折时,也能信心百倍。

在面对挫折时,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下:

第一,正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

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中受到相等强度的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不仅因为每个人经受挫折时的心理状态不同,还在于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能够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和合适的方法对待挫折的人,其挫折承受力就强,就能更好地获得对挫折的良好反应。这也正是当其他人被困难征服的时候,胜利者却能够继续生存,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

下面是正视挫折有几个基本原则,学会这些原则将有助于人正确认识挫折。

原则一: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

可以说,挫折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麻烦。我们如此不喜欢挫折,可是却又不能总是避开它。

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会面临挫折。那种没有烦恼或挫折的生活,根本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或幻想而已。因此,挫折既然难以避免,我们就应当正视挫折,坦然接受挫折,而不应对之无端恐惧或害怕。

原则二:挫折不会永存,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没有人一生都一帆风顺,任何人可能遭遇不如意。可是挫折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总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富兰克林当年的第一篇电学论文曾被科学权威不屑一顾,皇家学会的刊物也拒绝刊载;第二篇论又又遭到皇家学会的嘲笑。后来他的论文被朋友们设法出版后,因其论点与皇家学院院长的理论针逢相对,他本人遭到这位院长的人身攻击。富兰克林坚信挫折只是暂时的,不但没有放弃目己的科学信念,反而以重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实验,以实践证明自己的立论,这就促使他冒着生命的危险进行风筝攫电的有名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又如人类的文明史,它的发展呈正弦曲线状,当某种文化发展到高峰点的时候,必然会逐渐衰退;而当衰退已到极点的时间,又可能开始回升。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永远地持续下去。因此,必须学会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挫折,相信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原则三,每次挫折都是转折点。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伟大的政治家本杰明.狄斯累利在第一次议会发言时,有人发嘘声迫使他停下来。他说:“虽然我现在停下来,但总有一天你们会听到我成名的消息。”这话在当时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但是正如狄斯累利自己所言,若干年后,本杰明.狄斯累利这个名字,响彻了世界政坛。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同时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的:“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原则四: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面对挫折,你的反应能够使遭遇的痛苦更加剧烈,也能够使它立刻减轻。因此,正确的反应对个人成功尤为重要。正确的反应来源于积极思考的态度。有了正确的反应就控制了挫折的影响,我们应运用积极思考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强者能够胜利,就是由于他们对待挫折采取积极思考的态度。他们变换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挫折。有的人在挫折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即使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如急救室里的病人,伊拉克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等,你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他哭,他就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到生活的温暖和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愉快。

原则五:不要盯着挫折不放。

挫折对人的刺激往往比较强烈,并伴随着心理、生理活动不同程度的卷入,因而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烦恼、愤怒、沮丧、焦燥等。挫折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丢开它,不要总是把它留在记忆里。痛苦的感受如同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地脱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拨。

因此,在遭遇挫折后,能否成功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往往是摆脱挫折困扰的重要条件。 在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有:

转移。即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它事情上,以缓解或冲谈不愉快的心理;

渲泄。即在适当的场合,向适当的对象倾吐心中的感受,这是减轻内心痛苦的有效措施; 压抑。即靠意志的作用把不愉快的事情压在心底,不让它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情感才不会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才能有效地发挥理智的作用,在挫折中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以上几个原则,是正确认识挫折的基本原则。简言之,面对挫折我们一不要怕,二不要逃避,三不要颓废,四不要绝望,五不要不能自拔。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只要你不服输,失败就永远不是定局。

第二,检讨挫析,吸取教训

威廉.A.沃德说:“失败应当成为我们的老师,而不是掘墓人;失败是暂时耽误,而不是一败涂地。……失败是暂时走了弯路,而不是走进死胡同。”

如果你能这样看待挫折和失败,就能轻装上阵,采取战胜挫折的第二个步骤,你必须把挫折看成是学习的机会。

不成功的人浅尝即止,转而做其他的事。他们的座右铭是:“第一次不成功就销毁所有一切努力过的证据。”相反,成功人士则在第一次努力后能检讨挫折,吸取教训,然后再努力做同一件他们认定是对的事情。如有必要,他们甚至重复失败的过程,以便学得更多。因为他们能坚持到底,他们最终会成功。

下次你遇到挫折,就要检讨过去,用客观态度分析失败的原因。遇到问题,首先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曾经有其他人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却能成功地加以克服了?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解决好问题。通过检查原因,改变做法,然后再试一次。只有再试一次,你才能聪明起来,更具备成功的条件。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第三,看清自己的弱点。

从挫折中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出并正视导致挫折的个人弱点。这个过程需要有真正坦诚的个性。一旦你看清自己的弱点,就要开始努力克服。

从许多历史人物的生平中可以找出许多例子,纳尔逊勋爵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舰队司令,后来成为英国最有名的海军英雄。纳尔逊一生都晕船,但这位曾摧毁拿破仑舰队的英雄从不让晕船妨碍他的事业。也就是说,他逐渐适应,而且战胜了这个弱点。

我们大多数人也有类似“晕船”的弱点。有些人有体力问题,有些人有心理问题。通常,克服缺点是一场静悄悄的发生在个人身上进行的战役。我们不会因此获得一枚勋章。但如果我们确实成功了,我们就会明白自己已经坚持到底,而没有被自己的缺点打败。我们经常说战胜自我是最难的,意思是说战胜自己的弱点和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懒惰等是最难的。因此,战胜自我之后所获得的满足也是永远不会消退的。

第四,调整你的努力。

战胜挫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整你的努力以便成功。不断地重复错误,是不能战胜失败的。但是,有些人正是这样做。他们重复错误,却一心想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听说一位杰出的外科整形医生讲了一个故事:他的病人中有个男孩,右手断到手腕处,当医生问起这个男孩的伤残部位时,男孩说:“我并没有残,只有右手没了。”

后来医生得知,男孩是他所在中学足球队里得分最多的人。这男孩没有因为那明显的缺陷而怨天尤人、放弃努力,只是做了必要的调整,以便成功。

第五,重新参赛,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做完所有的分析,也像那个没有了手的男孩一样做了调整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回到比赛场,如果不重新参赛,你永远不能战胜挫折,迎接成功。

大多数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智慧、能力、机会或才智,而往往在于他们没有再次尝试。保罗〃J〃耶曾经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

有人说,伟大的枪手和渺小的枪手之间的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伟大的枪手是一位肯继续努力练习以便重新参赛的渺小的枪手而已。即使才智并不突出,只要拥有足够的热忱,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总之,面对挫折时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步骤是:在全面认识挫折的基础上,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的弱点,调整自己的努力,然后重新回到比赛场,重新参赛,争取下一次的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成功。如果你不重新参赛,就永远也没有成功的希望。

2.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

要成功地处理压力,首先要全面认识压力。以下几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压力: 其一,任何人一生中都会有压力。

说到压力,问题不是“你是否遇到过压力?”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问题是:“你受到什么压力的影响,这些压力是怎样影响你的?”一定的生物的与精神的压力是维持健康生活的基础。这就如同吉它的弦,需要有一定的张力来产生美妙的声音。但如果张力太大,琴弦就会断裂;太小,则声音既小又单调。既然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压力,我们就应当勇敢地面对压力,不要对之无端的恐惧。

其二,有些压力是有益的。

人们说需要是发明之母。同样道理,压力可称为成就之母。压力有时会把人们能力发挥到极至,促使人找到更好、更聪明的处理方式。

透过娱乐圈中某些人或运动员的一生,人们特别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所产生的正面效果。例如有的演员,当他们受到压力,当观众中有重要人物在座时,他们的表演会特别出色。运动员也是这样。运动员在大场面的锦标赛或奥运会决赛时,他们的水准发挥的更好。对这种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被压力压垮了,但另一些人则借压力刷新世界记录。

其三,大部分压力是毫无必要的。

大多数人担忧的事太多了,大部分压力是毫无必要的。他们仿佛在自我造成压力的东西。你可能觉得这难以臵信。如果你不信,请看下面关于忧虑的数字:

人们担忧的事情有40%永远不会发生;

30%的忧虑涉及过去作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

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评;

10%的忧虑与健康有关,而越担忧问题就越严重;

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

以上数字不是很令人吃惊吗?引起紧张的十个问题当中,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平均还不到一个。

关于不必要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得到说明。有父子两个人牵着一头驴去赶集。走着走着,他们碰上了一帮人,这些人看到父子两人牵着驴赶路,就嘲笑他们说:“你们看那父子俩多么愚蠢啊,有驴子不骑,却在地上跟着驴子跑。”听了他们的话,父亲就骑到了驴上,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继续向前赶路。过了不久,他们又遇到了一帮人,这些人嘲笑他们说:“你们看,那位父亲多狠心啊。儿子年龄那么小,他却自己心安理得地骑着驴,而让孩子在地上跑。”听了这些人的指责,父亲跳下驴让儿子骑在驴上,继续前行。走了不久,他们又碰到了一帮人,这些人看到儿子骑在驴上,而父亲在地上跑,就议论说:“你们看那个儿子,多不孝顺啊。父亲那么大的年纪了,他却自己堂而皇之地自己骑着驴,而让父亲在地上跑。”听了这些人的话,父子俩就都骑到了驴上,继续赶路。又走了没多久,又迎面碰上了一帮人。他们看到父子俩同时骑在驴上,就指责说:“看看这父子俩多狠心啊。那头驴那么瘦弱,他们却同时骑在驴上,非把驴子累死不可。”听了他们的指责,父子俩感到无所适从。最后,人们发现,父子俩是抬着驴来到集市上的。这个例子说明,人们生活中所担忧的事情大部分是没有必要的。担忧的事太多,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也限制了人的远见。

其四,压力过度就会引起疾病。

压力有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压力也可以把人压垮。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医院的罗宾逊司医生的研究发现:在174名住院病人中,一半人的症状是由于压力引起的,而且过重的压力将导致身体、感情和行为的病症,如果允许它继续作用,这些病症将影响人的工作表现、人际关系和身体状况。因此,对待压力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或尽快减轻压力。下面的方法将有助于你成功地处理压力。

第一,养成正确的视角

能避免别人所遇到的压力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所谓“视角”,就是把当前或即将到来的事情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统中思考的能力。

为了说明视角的重要性,我们看一看一位女大学生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在信中,她向母亲汇报上个学期在大学里的表现。她写道:刚到学校不久,我就从同宿舍的同学那里偷了2000元钱,我用这些钱租了一辆摩托车,可是不幸的是,恶有恶报,我骑车撞到了一棵树上,我的左腿撞断了。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医科大学的一位男学生,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这个困难的时候,他的关心如同雪中送炭,于是我就答应和他住在了一起。可是不幸的是,没过不久,医生就告诉我怀孕了。而在这个时候,他又狠心地离开了我。现在,我无依无靠。因此,我想回家,和你和父亲住在一起,并生下这个孩子,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个孩子。看到这里,女大学生的母亲感到很担忧。但是,接下来,这个女大学生写到,其实我上面说的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假的,我写这些得目的只是想告诉你们,我上学期的物理和化学考试确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实是不及格。相对于以上种种更为严重的情况而言,物理和化学考试不及格的确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为了让父母能够更容易地接受这个事实,这个女大学生引导父母从另一种视角来看这个问题,那么“物理和化学考试不及格”这个本来在母亲看起来可能非常严重的问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视角是无可替代的。下次你因小小的困难就开感到压力时,请记住那个更大的参照。这样,你就以看到事情的真相,并不像你所担心的那么严重。

第二要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

那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可能被压力压垮。有一次,NBA著名的球员乔丹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在球场上,你扔出去的球被人截住了该怎么办?”乔丹回答说:“我扔出去这个球后,迫不及待地再拿到那个球,迫不及待地再扔。”记者又问:“又被对方截住了怎么办?”乔丹说:“那我就更迫不及待地再扔。”因为乔丹球技出众,他对逆境的反应不是被压倒,而是继续打下去的强烈愿望。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的人都会有这种反应。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强项是什么,以下方法可以帮你找出来:如果你犯了错误,这错误不但没有给你造成压力,而且激励你再干,那这个方面就是你的强项。如果你所犯的错误使你感受到威胁、紧张,这大概就是你的弱项。随着年岁增长,我们应该多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努力。这样你就能避免压力,获得成功。

第三,避免超负荷地工作

我们有许多人就象一个站在自己田地中央的农民。这个农民说:“我用不着出去干活,我被活包围了。”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任务包揽在自己身上,最后无法把这些事情一一办好。于是压力就产生了。有时我们要暂停承接任务,从超负荷中脱身。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包揽一切的人,你要每过一段时间就停下来,提醒自己不可能既无所不干,又把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如果选一个最热的天气,从商店里买一个放大镜和一些报纸,把放大镜拿来放在报纸上,离报纸有一段小距离。这时,如果放大镜是移动的话,永远也无法点燃报纸。然而,如果放大镜不动,你把焦点对准报纸,就能善用太阳的威力,这时报纸就会燃烧起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当把它聚集在最重要的目标上,那样你才能更容易地取得成功,避免压力。因此,有时为了能做最重要的事情,你要放弃一般的事情。

第四,把注意力转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

一心只想到自己的人往往会灰心丧气,结果他们就有压力。一心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要“获得属于你的一切东西”,这样做有个大问题,就是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情绪困扰。因为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无论你如何努力,你并非总是能得到心中想要的东西。过分关注自己的权利,结果会产生五种有破坏性的情绪:抱怨、痛苦、愤怒、仇恨和恐惧。

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被私事所困扰,你可以花点时间帮助别人。谁要是给小孩子送过礼物,就懂得这句话千真万确。当你看到小孩子收到礼物时那种由衷的喜悦,你也会被这种喜悦所感染,从而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想要的事物,那么帮助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给予能带来巨大欢乐,也能大大减少压力。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能给予什么而不是我能得到什么时,可以大大减轻心理压力。我们往往通过帮助别人而治愈自己的心病。

第五,找个人谈谈

我们遇到的压力,常常是由于我们把感情封闭起来不向别人诉说而产生的。人的感情,无论是喜怒哀乐,都需要渲泻出来。一个漫画上,画了一个球迷在晚上看球。由于夜深人静,看到精彩处,也不能喊出声来,这使他很难受。为了表达他激动的心情,他就准备了一个写着“加油”两个字的牌子,每当进球时,他就把牌子拿出来,使劲举两下,来表达他兴奋的心情。这个做法可能听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实际上,这个球迷很好地利用了一种叫做“精神宣泄法”的方法来排泄自己激动的情绪。医生常说,长年累月把感情埋在心里,从不外露的人,最容易患心脏病。

要避免这种压力,应该建立一种无论是个人的麻烦还是好主意都可与别人诉说的人际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配偶是最能跟自己交谈的人。选择跟谁诉说时,一定要找你可以与之推心臵腹交谈的人。这个人不会因为你说的话而给你扣帽子,也不会把你的话拿来做不利于你的事情。

第六,找出减轻压力的有趣方法

我们都会想办法减轻生活中的压力。有些办法是健康的、积极的,有些办法是消极的。例如有人喜欢用吃的方式、购物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还有的人用吸烟、醉酒,甚至吸毒的方式来减轻压力。这些消极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你可以选择几种健康的减压方式,比如说打球、游泳、静坐或跑步、玩飞标等等。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出室外活动或是让自己静下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一定要有趣。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一个减轻压力的积极方法,就要一下决心在本周尽快找出来,以便以后每周至少练习一次。

总之,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有压力。要估计到有压力——压力横竖是要来的,着手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改变你的思维和习惯。能避免压力则避免,避免不了就用健康的方法应付压力。有人说:“把你打到的不是重拳,而是暗拳”。但是,只要进行主动的压力管理,就不会让压力像暗拳一样把自己打倒。

3.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调适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有优化的品质,也有偏激和障碍。所谓人际关系心理障碍,是指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利的、低劣的心理因素,例如嫉妒、多疑、挑剔等等。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要排除和克服这些障碍。

(1)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所谓嫉妒,是一种对别人的才能怨恨、对别人的成就恐惧和对别人超过自己而忧虑的思想情绪。因此黑格尔说,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

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还是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

曾担任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的盛田昭夫认为:雇佣比你聪明的人,他可以加强你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认为部属比你聪明,就觉得受到威胁,就觉得受到威胁,那就太荒谬了。因为能与一个聪明人共事,毕竟表示你一定也不错。美国钢铁之父卡耐基曾说过:“将我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之后,我将仍是钢铁大王。”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位知道选用比他的能力更强的人安息在此!”可见,高明的领导者,对高才是喜不是忧,是扶不是压,是求不是弃,因为他懂得:“强将手下无弱兵”,人才才是事业成功的希望。

(2)多疑心理及其调适

不放心、提着心、存戒心的多疑心理是大忌。

(3)挑剔心理及其调适

挑剔心理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它表现在经常以指责、抱怨、批评、唠叨的口吻讲话。这种心理影响了人际沟通,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应当特别注意加以克服。在家庭中,最让丈夫受不了的是妻子的抱怨、唠叨和责怪。这也是增加丈夫心理压力、从而从心理上打垮他的最好办法。同样,父母教育子女也是如此,一定要避免用谴责、抱怨和批评的方法,而应常常鼓励他们,多用赞美的语句讲话,这也有利于沟通、改善双方的关系。

从人成长的过程来看,婴儿必须接受外人的触摸方能自然成长。这种需求可由父母替他换尿布、喂东西,抚爱和拥吻中得到满足。触摸中包含某种成分,刺激婴儿体内某种化学物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质,促进生理和智慧的发展。婴儿若被忽视、冷落或肢体不曾接受足够的触摸,则将遭受精神上及肢体上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新生儿出生后若没有接受正常抚摸,年幼的孩子若被安臵在严禁的地方,孩子若在“不打不成器”的理论下被养育着,他们失去触摸的机会,这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一样有损成长。9岁时的布莱德雷写过这样的话:“若你轻柔、温和地对我触摸;若你看着我,对我微笑;若你在说话前,偶尔听我说话;那么我就会长大,真正长大。”

孩子长大些,要求触摸的早期基本欲望改变成为对赞赏的需求。最后,一个微笑、点个头、一句话、一颦眉、一个姿态都取代原先某些触摸的抚爱。赞赏就象抚爱一样,不论是正面或反面的都能够刺激大脑,证实自己的目前状态,赞赏的抚爱也防止人的神经系统陷于“萎缩”。

有些人需要大量的赞赏来维持安全感。在任何地方,这种饥渴都强烈地存在着——在家、在学校,甚至在工作的场所。例如,某个工业环境中,有个管理人抱怨其中一位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因为他花费太多时间在饮水机旁,丢下自己的工作不管,忙着找人说话。这位管理人后来懂得了人都有赞赏的饥渴,他常到实验室里和他友好地谈谈话。这个办法立刻有显著效果。管理人后来发现,要求赞赏的各种欲望充斥任何角落。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常能恰当地安抚别人、赞赏别人。80年代初,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分析了100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们的年龄从21岁到70岁不等,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他们之中有70的人来自于人口少于1.5万的小城镇,然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良好的发现者,能见到其他人好的一面并给予适当的赞赏。

没有什么东西比表扬更能启动人的积极性,我们怎样期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回应。我们夸奖一个人干得好,他就会更加努力,希望自己干得更好。

当众表扬一个人,效果会成倍增加。这个人不但会更努力干,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荣誉。这样做提高了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还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向他学习。我在英国读书时,听过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位女士搬来小镇住了几个月后,向她的邻居抱怨在本地药店里受到的服务太差。她知道邻居是药店店主的朋友,希望邻居会把她的投诉转告店主。第二次她去药店里,店主微笑欢迎她,又说十分高兴再见到她。他说希望她喜欢这个小镇,如果他能做点什么事情来帮助她和丈夫在这个小镇安居下来,他会乐意去做,说完又迅速有效地给她配了药。

后来这位女士向她的邻居谈起这个奇迹般的变化,她说:“我猜你向那个店主讲了我认为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他的服务很糟糕。”她的邻居问答:“没有。其实──请别见怪──我告诉他,你对他能把这家小镇药店建立和经营起来感到很惊讶,你认为他的店是你见过的经营得最好的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是赞赏而不是挑剔改变了店主的态度。领导的赞赏之于下属,就如同父母的抚爱之于孩童;父母的抚爱有利于孩童的健康发展,而领导的赞赏有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从而也就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克服挑剔心理的关键在于了解这样一点:每个人都需要别人抚爱。若没有得到足够的正确抚爱,他们常会激起别人的反面抚爱,孩子将故意做点坏事,引起父母的注意,甚至变成少年犯,迫使父母打他、骂他和贬低他,就是不想父母不理他。在工作环境中也是一样,例如有人故意表现不好,犯点过错,使自己受伤等等。研究证实:如果一个工作环境缺乏情感的反应(特别是赞赏的反应),将会减低工作质量,引起内部冲突,上下级关系不协调。这表示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都有需要抚爱的饥渴。但抚爱方式己经由触摸变成了赞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f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