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00: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城市中轴线

摘要:中轴线是北京城建筑规划的一大特征。传统意义上,中轴线是一条7.8公里的城市规划带,贯穿着北京城的南北。这条线上坐落着众多代表最高艺术成就的古建筑群,它们见证了北京城近8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使中轴线成为北京一道记忆的轴线。在北京新城市规划中,这条轴线继续向北延伸至13公里,2008年奥运会活动中心区即设立在中轴线的北端。

新建筑在旧建筑旁崛起,北京城的面貌在改变。不过,几百年来北京城中轴线的布局以及这条中轴线的面貌始终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它融入了北京人的生活,为今日北京连接起了昨天与未来。本篇文章将介绍不同时期中轴线及其延伸线上的变化,以及中轴线区域的人文生活景观与周边建筑规划,并讲述中轴线后中国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变迁,格局,空间结构,发展

中轴线的起源

要探讨中轴线的起源,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城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王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相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也就是说,在周朝的时候,皇城中间是宫城。皇城比宫城大一点。这在北京城的布局中没有变化,北京城的皇城就在中间,然后就是层层包围,层层套着。可见,这个思想在周朝就确定了。但是周朝城和现在的北京城有一个不同。那时候,人们建城讲究每面要有三个城门,而且道路要都对着,它这个九经九纬,经和纬就是横的竖的它都对着,皇城在中间,这就是古代最早的建立都城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好多专家考证过,说是源于中国的井田制,因为中国的井田制就是方块的,方块不断地罗砌在一起,是中国最早的建城的思想,所以中国很多城是方的,凡是规划的城都是方的。《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的是儒家的礼制思想。《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北京中轴线的演变与形成

北京城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先有规划而后建的城,有很多城市,比如上海,大连,青岛,是依地势,依海边,或是依河流而建的。但北京不同,北京城是先有规划再建城的。是依据周王城的思想,在一块空地上建起的一座方形的城,皇城在城中央。

但是这种思想到汉以后,发生一个变化,那就是明显的城市中轴线的出现。现代考古发掘,三国时期,曹操建的邺城里面,每条路都对着,它有一条路更突出了,对着皇城,这就是最早的在城市里头引用中轴线的都城。

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忽必烈当时对金中都东北郊外金朝皇帝的离宫大宁宫非常欣赏,下令加以修缮,将自己的驻跸之地设在这个叫做琼华岛的地方。1267年,在此地建城,首先于积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全城的几何中心(相当今鼓楼处), 设中心台, 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 切积水潭东岸向东最突出的地方(相当后

门桥处), 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这就是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确定之始。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大都整体(包括城郭)基本竣工 。元大都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北达中心阁,全长约3750m。中心阁作为元大都中轴线的北端结束点,与南端的起点——丽正门遥相呼应,大内主城门和主殿都建在这条中轴线上,配殿和其他建筑分列中轴线两侧,从而形成一组相对完整的中轴线建筑群。

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中轴线有什么不同?首先,明北京的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外城,使进入皇城和紫禁城的道路拉得更长,全长7.8公里,从而增加了对皇权神秘莫测和崇高景仰的心理暗示。从永定门开始,中轴线两侧就严格地保持着均衡对称的格局,从外城东侧的天坛和西侧的先农坛,到内城东侧的文职机关和西侧的武职机关,到皇城东侧的太庙和西侧的社稷坛,到紫禁城前朝东侧的文华殿和西侧的武英殿,到紫禁城后廷东侧的东六宫和西侧的西六宫等等,都显示出两翼对称、中轴突出的

整体格局。这些建筑物的序列和功能,既有效地满足了各种活动的要求,又严格地表达了礼制秩序,还清晰地昭示了中央集权的威严,更有力地突出了紫禁城的核心地位,将“皇权至尊”的思想发展到了极点。中轴线上的建筑体量高达、色彩艳丽、金碧辉煌,成为一条在规划布局上集中显示礼制的中枢脊梁。

明代中轴线除了继承元代的思想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它建了景山,原来的中轴线上景山位置上有圆形建筑,上面没有山。景山是挖湖堆出来的山,其巧妙之处在于,这使得紫禁城建筑群有了靠山,并且与奉天门(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形成“背山面水”的格局。这座小山在北京小平原上异峰突起,这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也使中轴线的内容大大增加了。

最后一个它的变化,就是把钟、鼓楼放到了中轴线的末端。元朝中轴线的最北边是个寺庙,叫万宁寺,万宁寺有一个建筑叫中心阁;金中都的时候中轴线北端也有个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叫天宁寺。寺庙里面供奉的是宗教里讲的神。

明朝以后,中轴线的末端是钟鼓楼,钟鼓楼的作用和皇城不一样,它是给老百姓报时的,是为民服务的,它周围是民,是人,这体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显然加重了“皇权至尊”的分量。

还将太庙和社稷坛对称地布设在皇城以内,昭示“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元代的“左祖右社”在皇城以外,明代将这两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安排在紫禁城的前面两侧,更加突出了中轴线的中心地位。

清朝定都北京,完全继承了明北京城的中轴线。只是将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名字改为新名,如大明门更名为太清门,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 以及更换宫城内大殿和后寝的名称,来表明已经改朝换代。此后历代修缮维护,于乾隆年间, 提高永定门规制,增建箭楼;并将天坛、先农坛的形制完善并确定下来。而清代对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贡献,就是进一步对其精雕细琢,使之更加完美。例如,清乾隆三十二年(1760年),重新修

建了永定门,在这次修建中,不仅提升了城楼的建筑规制,还增加了箭楼。清乾隆年间,对景山也进行了修葺,主要的修建了山前的绮望楼、山后的寿皇殿、山顶的五方亭。五方亭的实质是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五方亭内供奉着五方五佛,则有希望佛祖保佑紫禁城主人的江山社稷的含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政府曾将北京城市中轴线确定为天文和地理意义上的“本初子午线”,即零度地球经线,这实际上是从天文和地理意义上重申了古代中国以自己为世

界中心的理念。只可惜当时测定出来之后没有及时申报国际认定,自然也没有被国际社会采用,但它比1884年国际会议确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零度地球经线要早175年。

经过元、明两朝的营建以及清朝的巩固,北京的中轴线得以确立并发展,空间形态也趋于完善。这条中轴线最后形成了一条非常出色的气魄雄伟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近现代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

1) 民国时期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

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民国期间,中轴线上保护的工作居多,保护与改造同时进行。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一名巡警开始终日游走于京城街巷,然而,他关注的并非治安,而是城市布局,这个人就是时任京师巡警厅厅丞,后来对北京城市格局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的朱启钤。也许这位年轻的清廷官员还意识不到帝王制度只剩下不到五年的寿命,但他也许是最早对这座都城的未来走向进行思索的人。

朱启钤把“洪宪皇帝”由紫禁城太和殿请入中南海,把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下层改建为“新华门”,在门内建起一座大影壁,遮挡内部景象,当在门外路南建起一长溜儿西式花墙,在美化街衢的同时,挡住路南的外国兵营;他拆除大清门内东、西千步廊,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汉白玉石槛以及两侧宫墙,在红墙瓦解之后,寻常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昔日的皇家广场上;从东西交通上,他打通天街,使东、西城贯通;而在南北交通上,打通修建了府右街、南长街和北长街、南池子和北池子,并在南街口设计了拱形街坊门,既在形色上与皇城红墙统一,又使东西长安街一览平直;他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使国人有了第一座公园。所有这些繁复的工作,基本上都在1914年完成。战争的硝烟正在欧洲蔓延,许多古老的城市遭受着灭顶之灾,而这一年,一位民国官员悄然地推动着一座封闭的东方古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即使在今天,朱启钤对旧京的一系列出神入化的改造依旧被奉为经典。

一九一五年改造前的正阳门城楼北侧全景,城楼东侧马道宽近五米,洋车的轮子还是硬橡胶的。

正阳门位于北京的城市中轴线上,内城九门南垣的正当中,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是“国门”,也称“前门”。这组结构严谨、气势恢弘的城池建筑,包括正阳门、箭楼、瓮城、正阳关帝庙、正阳观音庙、正阳桥和五牌楼诸多部分。在内城九门中,正阳门规模宏大,至高无上,门禁严格。正门终年不开,只供皇帝出巡,或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才开启。平时车马行人只能从瓮城两侧的“闸门”进出,而闸门是”向夕即闭”。闸门关闭后,无论多么紧急的事,也要等到第二天开城才能出入。

正阳门处在这两个迥异世界的衔接点上,它森严的门禁在涌动的人流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城市改造必须谨慎进行。特别是这座规划无比完美的古都,容不得半点疏忽。任何败笔都将在岁月中永远陈列。朱启钤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考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比赛,他的对手是他所看不见的古人。

朱启钤拿出的方案是:拆除环联正阳门与箭楼瓮城的东西月墙;搬迁月墙外的东西荷包巷两个占路小市场;在正阳门两侧打开两个大门洞,是东进西出的单行线;修筑了两条宽 20米的马路,路边开辟人行道,修排水暗沟,导入护城河,防止雨季积水。

从这两幅拍摄于同一角度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正阳门改建之前和改建之后的景象。1915年之前的正阳门,城墙马道清晰可见,而在1915年之后,马道就从我们视野里消失了—

—它实际上是被包在了城台里,两侧的门洞,使进出交通更为方便。

除正阳门外,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和德胜门的瓮城也在1915年相继消失。一条环城铁路,从这些城楼和箭楼中间穿过。

在这段时间里,南苑经历了由兴到衰,后又逐渐恢复的过程。其性质由皇家苑囿变为城南繁华大镇, 并拥有7中国第一个航空基地。更有京苑轻便铁路与北京城相通,使南苑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已经成为北京城南的重要门户 。

由此, 民国期间对待中轴线的态度是“保护, 为我而用”。对中轴线上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体现了这条历史轴线在城市的地位依然重要;适当的改造并设有削弱它的重要性,现代交通的发展又起到了发展、加强中轴线的作用。

2)建国初期到1970年末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选择在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使天安门广场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当时的天安门广场还相对封闭,围绕在广场东、西、南三面的宫墙依然存在,只凭三座门进出,面积也仅11万平方米。这样的格局在人民群众庆祝节日游行和大型政治活动的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于是,天安门广场改造提上了日程。开国大典前毛泽东就确定了天安门广场改造的指导思想:要把天安门广场改造成为人民喜爱的地方,中国人口多,要把天安门广场修建成规模宏大的广场。

在此思想指导下,天安门广场不断改扩建。1952年,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贯通东西长安街,封闭的空间豁然开朗。1955年,拆除了广场中部的红墙,扩展了广场南部。1958年,为迎接共和国10年大庆,天安门广场进行最大规模的扩建,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并亲自确定某些尺度,广场总面积达44公顷。广场中心的中轴

线上立起了巍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建起了人民大会堂,东侧建起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正阳门内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当天安门广场人群布满时,纪念堂与纪念碑正好在人群中间,寓意毛主席和人民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经过改造,天安门广场从皇家禁地一跃而成为人民首都政治活动中心,性质与功能完全改变。东西长安街贯通形成的城市新轴线,打破了原有封建城市的封闭格局,将旧日的紫禁城推到了“后院”的位置,失去了至高无上的支配地位。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北京城的气质,充分展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城市格局和精神面貌。

天安门广场改造只是建国初期北京城市改造的冰山一角,在东西轴的规划思想下,还对建国门、复兴门以外联系东部工业区和西部山区的道路进行了设计,并部分施工,却使原来位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因阻碍交通被拆除。

北京在50年代初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思想是要将北京建成现代化工业基地。在这

种思想指导下,旧城改造随处可见,古都破坏在所难免。为疏导城市交通,1954年拆除了北段的地安门,1957年拆除了南端的起点永定门,中轴线“自此像一根断了线的琴弦”,留下不少遗憾。

3)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

1980年以后,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1983年国务院批准施行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肯定了北京“以旧城的建设思路,北京的中轴线开始经受严峻的考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亚运会的举办,北二环至北三环间中轴线上的道路被打通。这次中轴线一反“面南而王”只向南延长的传统,第一次像北延长。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修订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并提出要保护和发展城市中轴线,“必须保护好永定门至钟鼓楼这条北京旧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点。要继续保持天安门广场在轴线上的中心地位,并在扩建和改建中增加绿地、完善设备。同时,把中轴线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在其两端和终端安排公共建筑群,采取不同的城市设计处理手法,分别体现出‘门户’形象和二十一世纪首都的新风貌。”这也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中轴线继续北延,以及同期进行的南中轴路改建、南中轴路延长线快速交通线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国际招标等工程埋下了伏笔。

这一阶段,旧城中轴线的变化表现为两方面:保护性遗忘和规划性破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确定了对中轴线保护的思想,然而子规划实施以来,中轴线呈跳跃式发展。保护规划并对轴线上的城市空间给予一贯的指导。往往以重要事件或计划促成局部突变,此外便被遗忘了,而规划性的改造又造成了中轴线上传统空间形态的破坏。

细数变化,国庆50周年时,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获得政治;2000年以来,南中轴延长线上的木樨园至大红门段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之后,便是为音节2008年奥运会而进行的“中轴线历史文化保护与延续”,包括南池子危改,南中轴路危改、永定门复建、永定门以南快速公交线的建设和前门大街改造等。

中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北京城这条古老并不断发展、创新的中轴线对北京的城市结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京现有的单中心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提出:“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以中部历史文化区、北部体育文化区、南部城市新区为核心,体现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的完美结合。”所以,北京应依托中轴线,发展多中心,从北到南要形成三个独立中心,即北中轴线上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的商业文化中心,传统中轴线上以紫禁城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中轴线上以南苑新城为主体的商贸、高新产业中心。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相互贯通与融合,和谐体现了北京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让古老的北京城培育成一个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的大都市。

1)北中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北京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轴线依然起着“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传统中轴线及其南北延长线,使整个北京城市的成长历程都包含于这条城市轴线中,尤其是北中轴线,它的不断延伸及其带动的附属现代建筑无一不遵循着延续了近千年的“中轴思路”。重要节点有奥林匹克公园、北土城元大都遗址公园以及北二环至安德路之间的城市公共空间。

1990年在迎接亚运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北京旧城到亚运村的交通,从北二环中路的钟鼓楼桥到北四环中路的北辰桥开辟了一条新的南北交通干道,共分为两段,即中轴路和北辰路。中轴路,也称鼓楼外大街,南起北二环钟鼓楼桥,北至健安桥,直线与旧城中轴线在空间上相连,故此得名;北辰路,南起健安桥,北至北辰桥。这条交通干道的开通可以说是继元大都确定北京城中轴线后,第一次向北长距离延伸。历史上,北京城中轴线受到“面南而王”指导思想的影响,一直向南发展。北京中轴线自亚运会开始向北发展,这在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进一步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

申奥成功后,北京中轴线又一次向北扩展,建设了奥林匹克公园。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分别位于延长线的东、西两侧,再往北则是森林公园,作为北中轴线北端的背景。这样一来,中

轴线对整个北京城的发展影响力更加强大,最终奥林匹克公园将形成以高新科技、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和会展业为经济核心,融合体育、文化、展览、办公、商业、绿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西面的上地、高校科研区、中关村地区,东面的机场及机场路沿线工业区、望京住宅区,以及北面的回龙观地区于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这一区域和周围环境、城市整体形

态形成动态平衡。

从城市的发展来看,亚运会实现了中轴线至北四环,而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的修建则实现了北中轴线从北四环到北六环的延伸。可以看出,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给北京城北部区域的城市肌理带来很大的改变,假设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没有在北城地区,那么此处将会和周围的街区一样,最终将发展成为密集的办公、住宅区,而现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集山、水、湿地于一体,空间开敞、环境优美,使得北京北部地区的绿化率与居住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也使得密集的北京城市形态得到难有的放松。

(2)传统中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传统中轴线上布满了高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永定门、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太庙、社稷坛、故宫、后门桥、鼓楼、钟楼、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与魅力集中之所在,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突出表现,是整座北京城文明的缩影,也是北京城市内涵的一种象征,必须严格加以保护。尤其是紫禁城和天安门广场,形成了传统中轴线上的核心,也构成了整个北京城的几何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

在这个中心的东、西两侧,还应形成两个辅中心,分别是中央商务中心和中央行政中心。 东部中央商务区现在已形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办公用地布局,创造高效政务活动环境。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服务,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办公区。”紫禁城西侧区域分布的行政办公设施较多,故在此形成中央行政中心非常合适。这两个中心的南北界限是南二环和北三环。这两个中心区域内的建筑高度应进行严格控制,保持开阔、明朗的视野,使整个北京旧城的传统风貌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3)南中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中轴线向南的延长线是从永定门到南苑,木樨园、大红门、南苑是重要的节点。木樨园是北京比较繁华的地段,核心建筑是世贸商业中心,占地8.7公顷,总建筑面积40万km2。木樨园世贸商业中心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南城兴建的“唯一市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大红门位于永定门外木樨园南侧,原是皇家苑囿“南海子”的正门,目前已成为以服装加工为主的经济发展区,2007年被北京市正式确定为北京服装商贸核心区CBC。南苑的范围是从南四环到南六环,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优越,有南苑机场,二十世纪90年代初,还形成了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中轴线上的这些节点都已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南中轴线的核心已经形成,即以南苑新城为主体的商贸、高新产业为核心,范围大概是以南三环为北界,以南六环为南界,以大红门服装商贸核心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两个辅核心,打造服装创意产业集聚区、现代制造业核心区

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相关金融保险、商务办公、宾馆饭店、餐饮娱乐等商务办公服务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带动整个北京城南地区的发展的目的。

对北京未来空间格局的思考

什么是北京城市格局中最值得保持、最富有原创精神的传统, 我们认为是城市的中轴线, 而不是目前这种似是而非的太阳系结构。换言之, 如果将中轴线的意象作为北京市未来空间规划的结构性意象加以发扬的话, 没有谁会认为北京失落了它的传统精神: 另一方面,中轴线意象对现代城市功能的相容性和承载力毫无问题。具体而言,沿中轴线从北到南,未来的北京将拥有3个相辅相成的城市核心, 同时围绕这3个核心, 形成南北中3个相对独立的城区。

1、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主体的文化商务中心是北端核心, 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浸淫和诠释下的现代科技和知识工业文明。它将以高新科技、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和会展业为经济核心,集成大中关村地区、高校科研区、奥林匹克文化商务区、机场及机场路沿线工业区、颐和园一上地一亚 北一回龙观一望京等居住区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北端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北四环为南界、北六环为北界,以相对松散而低密度的组团为主体。

2、以皇城为主体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央核心,承载着中国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精神,也代表着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生活,旅游观光和商业服务业是其经济核心。按照传统意象,这

个中央核心应该配合东西两厢两个辅核心,最自然的选择是在长安街的东西延伸线上落实东西两个辅核心,其中东厢辅核心已经初成,就是目前的所谓中央商务区,其未来应以涉外性商务和居住活动为主体,而西厢辅核心则适合安排未来的中央行政

中心。这个中央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北三环为北界、南二环为南界,以相对紧凑而高密度的绵延城市区域为主体,但应严格界定为不以建筑高度取胜,从而维持比较纯粹的传统城市风貌。

3、以南苑新城为主体的商务居住中心是南端核心,它面向全国的商团和产业团体,代表着都城文明吸引和凝聚下的大众工商文化。它将以地方性、民间性、多样性、原生性的工商业和服务业为经济核心,为城南地区引入强劲而持久的活力源头。这个南端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南三环为北界,以南六环为南界,以强调多样性、原创性、民间化、生活化的中等紧凑度和中等开发强度的城市形态为主体。

总的来说,中轴线上的3个城市核心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每个城市核心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城市腹地、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经济特点、环境氛围和文化气质。同时,3个城市核心又在地理空间上共生在一起,使得流、物流、信息流和货币流能够方便地相互融会贯通。这一空间形态我们称之为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

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的设计意图,是为北京市21世纪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进步提供承载格局,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提供充分的释放空间。

中轴线的有机生长模式所内涵的现实合理性和未来适应性,所舒展的力量和智慧,正昭示了北京传统中轴线的恒久生命力和不息活力, 这就是我们对未来北京成为“伟大的城市”自信心的根本来源。

中轴线的未来发展

1)未来发展的三个分区

北京的中轴线将向南北两侧延伸,连接北起奥林匹克公园,南至南五环外的广阔地区。

一条暂名为“欢乐颂”的中轴线将把北京传统中轴线大大延长,并按地域分成“时代轴线”、

“历史轴线”、“未来轴线”等各具特色的3段。 (1)北中轴(时代轴线)

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主体的文化商务中心是北端核心,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浸淫和诠释下的现代科技和知识工业文明。它将以高新科技、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和会展业为经济核心,集成大中关村地区、高校科研区、奥林匹克文化商务区、机场及机场路沿线工业区、颐和园-上地-亚北-回龙观-望京等居住区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北端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北四环为南界、北六环为北界,以相对松散而低密度的组团为主体。

北京中轴线北段是魅力活力的中轴线,集中代表和展现了北京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北面奥林匹克公园内堆山作为中轴线的北面收尾,以体现古老中国的传统意识;将原规划方案国家体育场的位置调整到邻近大屯路,使交通组织以及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合理,也使其与公园内的山体及千年步道的关系更为密切;整治和控制北二环至土城段街景界面,加强绿化,建筑秩序化,并且整合设计公共开敞空间使其系统化。并维持现有的居住、办公混合布置的社区发展模式。其中,黄寺大街以南的中轴线两侧以公共建筑为主,北二环护城河北侧的绿化带将被扩大,形成时代中轴线与传统中轴线的自然过渡。

(2) 传统中轴(历史轴线)

传统中轴线以民俗展览馆、文化纪念中心、民俗大观园、皇家祭祀文化与民间艺术博

物馆为基本特色,包含了老城区,钟鼓楼、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等特色街区构成民俗展览馆范畴。这些地区的多数胡同都将保持现有宽度,并进行适当贯通和梳理。什刹海在荷花市场西侧的历史水面将得以恢复,拆除一些对景观造成破坏的建筑。

它也代表着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生活,旅游观光和商业服务业是其经济核心。按照传统意象,这个中央核心应该配合东西两厢两个辅核心,最自然的选择是在长安街的东西延伸线上落实东西两个辅核心,其中东厢辅核心已经初成,就是目前的所谓中央商务区,其未来应以涉外性商务和居住活动为主体,而西厢辅核心则适合安排未来的中央行政中心。这个中央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北三环为北界、南二环为南界,以相对紧凑而高密度的绵延城市区域为主体,但应严格界定为不以建筑高度取胜,从而维持比较纯粹的传统城市风貌。 (3) 南中轴(未来轴线)

北京中轴线南段的主题是“国际公园:未来的大国气度的国际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南

段是属于世界每一个人的中轴线,是明日中国各种机遇和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展场。它的中国气质集中体现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形象,世界性和国家性的文化舞台和活动场地。充分体现北城南野的、森林化、郊野气质的城市景观。

它将以地方性、民间性、多样性、原生性的工商业和服务业为经济核心,为城南地区引入强劲而持久的活力源头。这个南端城市核心所辐射的范围,大致以南三环为北界,以南六环为南界,以强调多样性、原创性、民间化、生活化的中等紧凑度和中等开发强度的城市形态为主体。 节点一 皇家南苑

南苑肇始于辽金、奠基于元、发展于明,在清代规

模和功能达到鼎盛时期。与清代其他几座皇家御苑相比,它除了观赏、游览功能外,还承担着生产储备、生态调节、娱乐休闲、外交门户等重要作用。

嘉庆时期以后,南苑的外交和娱乐功能明显减弱,但仍是清政府驯养马匹、资源储备重地;八国联军入侵后,宫庙尽毁,珍禽不再,清政府拍卖南苑荒地建为私人庄园,陆续有农民进入南苑耕种,环境破坏严重,“水草丰腴”的盛景已湮灭无。

“十二五”期间,为保持城市合理空间结构、控制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为给南城居民提供近距离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场所,中轴线需要进一步向南延伸,南苑的生态恢复、文化复兴与功能再生十分必要。南中轴

郊野公园的建设,从修复南苑生态、复兴南苑文化、再生南苑功能等角度出发,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节点二 首都第二机场

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不仅是未来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还将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战

略性节点,为北京世界城市定位提供有力保障。南部地区是北京产业梯度转移的低端产业遗留区,产业升级是未来南城建设的的重要任务。

毋庸置疑,未来50年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将成为北京中轴线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按照《南城计划》“一轴一带多园区”的构想,借鉴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和空港城市构建经验,结合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建设,可以在南中轴上布局支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性产业,包括国际交往、商业服务、科技

创新、先进制造、金融商务和国际门户六大功能,充分利用南城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优化城市功能,实现产业集聚升级。

通过六大功能的构建,带动南部地区产业升级;通过科学发展和合理布局,优化整合北京南部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推进南中轴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合理保护和利用区域现有生态资源,维护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缓解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最终建成绿色、低碳、宜居的、体现“世界城市”风貌的空港都市区,延续中轴线的恒久生命力,带动南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轴线上的3个城市核心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个城市核心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城市腹地、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经济特点、环境氛围和文化气质。同时,3个城市核心又在地理空间上共生在一起,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货币流能够方便地相互融会贯通。这一空间形态我们称之为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

2)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与城市发展困境

(1)以围绕单中心的多重环路为特点的太阳系模式带来非常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半径不断扩张和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加强,给城市核心区带来更大的交通压力,这种压力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已经尽人皆知,而目前兴起的住宅郊区化,在不远的将来会使交

通问题更加突出。

(2) 已有的市中心区一方面历史文脉被蚕食和边缘化,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形象也难以形成。 (3)城市北部的高教科研区被商业化紧密围合而失去发展空间,同时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领跑者的大量的知识经济新贵找不到归属感的理想城市生活空间。

(4)城南地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主题,另一方面外来人口和外来势力集团又只能短视而又坚持寻求灰色生存发展空间,催生着那种人所不愿见的都市疤痕。

(5)CBD、中关村、金融街彼此纠缠不清的竞争一方面相互牵制而令资源投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旧城区里密集地从事高强度商务用地开发,给本已不堪重荷的旧城区交通系统又带来新的巨大压力,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对这些商务区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心。

3)创新与特色

(1)创造性地提出中轴线应当是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的物质载体,将“中国气质”贯穿于中轴线的设计之中。

(2)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城市轴线营造手法的精髓运用于当代城市设计之中。

(3)从城市战略发展的角度研究中轴线的宏观定位,创造性地提出北京“双十字”的功能与空间结构。

(4)对比研究了国际大都市中心区的建设特点,提出了中轴线文化设施建设实施的若干建议。

中轴线的人文意义

城市轴线不只中国有,也不只北京有,巴黎和华盛顿等欧美城市有,在中国历史上秦城咸阳有,东汉、北魏也有城市轴线,然而,都比不上北京中轴线,都没有像北京中轴线如此之长、如此笔直与壮观,如此考究\自然、文化\理路。北京原本\中轴线\,南北贯通,南达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将京城分为东与西,位于中轴线上的宏伟宫殿建筑群--皇宫、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紫禁城外还有城,均以中轴为线,城中有城;中轴的东西两侧,对称修筑,内城左修太庙,右筑社稷坛,外城左修天坛,右建先农坛,城外则为左日坛,右月坛;紫禁城、皇城、内城与外城,城城呼应;有城就有城墙、门楼和角楼,是北京人文的壮观与美景;有城就有街、有房,标淮的北京街巷是胡同,房子是四合院,胡同可以是横七竖八,却怎么走也不会迷失方向,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怎么喊也会传入四合院:四合院可以是大大小小,却必是中轴式建筑,设计正房、两侧厢房、正门与侧门,关起门来,自有安身处,自有天伦

乐。

北京中轴线是一种圆满的境界,既可体现地理上的风水要求、文化上的制度与心理要求。不过,无论如何,\北京中轴线\观念和北京的风貌,相当具体地贯通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中华文化精神。\中和位育\出自《中庸》。\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老北京的城市格调,带有比较充足的\致中和\宽容性格,宫殿位于中心,高高在上,等级森严,同时,四合院鳞次栉比,胡同密布,街市人流,养鸟、斗蝈蝈、喝茶、聊天,可以在空间交错之中,一边嘴上挂着\莫谈国事\,一边休闲取乐\胡同消息\四起,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与休闲功夫,训育了北京人独有的柔性与乐天性,自尊、大方与悠悠自得。作为古都的北京,经历了明清6个世纪的昌盛,她在空间布件配置上的宽裕,在对世间情感释放上的宽厚,是留给人类深厚奇妙的文化理想。 结语

中轴线作为传统构图法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本身所传递出的秩序、对称、均衡、序列符合传统的审美原则。此外,在城市的整体结构及其区域空间布局中,中轴线是一个贯穿城市发展的脉络和景观线索,是构建空间形态、确定空间模式的重要手段。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其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序列最重要的组织元素,其一直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城市中轴线也随之不断更新延长,但 与此同时传统轴线保护与旧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而新延轴线的建设还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l)王军城记.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09.

(2)王南《康熙南巡图》中的清代北京中轴线意向.北京规划建设,2007(5). (3)王屹.北京旧城中轴线保护析论.北京规划建设,2002(1).

(4)王屹.北京旧城中轴线保护析论(续二) 北京规划建设,2002(3). (5)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综合方案. 北京规划建设,2006(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f2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