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下)笔记整理

更新时间:2024-06-07 1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殷墟甲骨与中国早期的文字

1、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首次发现)

王懿荣(国子监祭酒,通常认定是第一个发现甲骨的人)——刘鹗(字铁云,著《老残游记》以及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罗振玉——孙诒让(著《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开山之作)

甲骨文研究“四堂”:罗振玉(号雪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王国维(号观堂) 2、殷墟的发现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农民寻找甲骨以谋利——造成殷墟的文物破坏,土匪趁机敲诈——政府决定进行管理——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的专家组成了殷墟发掘团——按照考古学要求进行布方、钻探、记录等——由李济博士主持(早年清华大学),1928年8月开始第一次发掘——发现大面积商代宫殿遗址、王陵、祭祠,共进行15次发掘,于1937年6月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止,其中收获最大的一次为1936年发现的一个编号为127的甲骨储藏坑——1949年,新中国成立,监理安阳工作站。

三次重大发现:

1)1973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南面发现牛甲骨,《小屯南地甲骨》刻辞甲骨总5335片,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完整刻辞甲骨近百版。

2)1991年, 河南省安阳市花园庄村东地发现龟甲,2m长、1m宽、1m深,坑里堆满了甲骨,卜甲1558片,有刻辞574片,其中刻辞腹甲557片,刻辞背甲17片,无刻辞984片,完整卜甲755版,有字整甲近300版;卜骨25片,有刻辞5片,无刻辞20片。

3)2004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南路,具体数量还在整理当中。 3、甲骨的处理

中国保留到现在为止年代最早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就是可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龟甲和兽骨要处理之后方能刻字。

龟甲骨分为腹甲和背甲,腹甲就是朝地一面的龟甲,背甲就是乌龟的盖子。常见

的是陆地龟,殷墟现出图的特别大的龟甲大概有60多公分,是马来龟,属海龟。 处理流程:

掏空龟肉——锯甲桥分开腹甲、背甲(甲桥留在腹甲上)——扣掉鳞片——用锉刀挫平

牛骨是用肩胛骨刻字,一般认为刻字的是一种青铜小刀,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先放在醋里面浸泡之后刻字。刻字的顺序:竖行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缺刻横划,先刻竖划,再刻横划(《左传》记载的三豕 过河)。 4、甲骨占卜与刻辞体例 龟甲占卜

龙山文化发现阳谷上有用树枝烫过的痕迹,用火灼烧时会有噼啪之声,被认为是神在传达旨意。

龟甲中间有一条通观上下的线,叫做千里路。 贞人:占卜的专门人员。

竖的叫兆干,横的交兆枝,判语刻在龟甲上,叫做迎兆刻辞。 5、五种记事刻辞和六书

胡厚宣先生的研究:分为记事刻辞、甲桥刻辞、背甲刻辞、骨面刻辞、骨臼刻辞。 甲骨文的六书:事、象形、形声、会意、专注、假借(专注和假借现认为是用字的方法》

磁山石磨盘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上)

1、农业文明起源学说

a、1882年,瑞士植物学家康多尔提出人类文明的起源有3个中心:西南亚和埃及、热带美洲、中国。1883年,出书《栽培作物的起源》。

b、1923年—1931年,前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带着团队在非洲、亚洲和美洲进行了系统的标本收集,在大量的实物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世界有8个中心:东亚(中国)、印度、中亚、近东、地中海、阿比西尼亚、中美洲、南美洲。他认为东亚的原生栽培作物大概占当时全全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c、1971年,西方学者哈兰提出栽培作物起源的6个中心:中东、中国北部、中美洲、非洲、东南亚、东印度群岛。

2、磁山遗址所见粟遗存

中国粮食两大系统:北方粟南方水稻。

磁山遗址位于河北武安县南洺河北岸,1972年,当地农民挖出了陶器、石制磨盘、石制磨棒;1976年,国家委派考古队正式进行发掘。1976年至1978年、1985年至1988年、1994年至199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大概有7000平方米,最重要的发现:共发现了400多个窖穴, 其中88个窖穴中残存着大量的已经腐朽的粮食遗存,最后的灰层超过2m,多为小米、黄米,超过10万斤。碳14年代距今7500年到8000年多一点。

3、磁山遗址 中的石磨盘与石磨棒

石磨盘与石磨棒是古代的一种脱壳工具,磁山遗址出土了上百套,是用整块沙岩制作。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类似的工具 。

中国华北地区最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墨西哥也发现了一套几乎一样的农具。 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250年,是整个玛雅文化的前古典时期,文化有两支,一支在墨西哥湾,一支在安第斯山脉(查文文化)。查文文化有很多根中国文化类似的地方。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大概在一万年到两万年钱,中国文化与玛雅文化有交流。

4、磁山遗址中的陶器

磁山文化已进入了一个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如果出现陶器,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磁山石墨盘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下)

一、亚洲稻系起源诸说 非洲稻系,起源于尼日利亚

亚洲稻系,1883年 瑞士康多尔《栽培植物的起源》起源于中国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瓦维洛夫 认为亚洲稻系起源于印度,印度阿萨姆邦发现7000年前

二、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1973年6月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 7000年前的粮食堆积遗址120吨 全世界数量最大,年代最早,干栏式建筑 三、河姆渡遗址中的稻谷遗存 前后两期四个文化层

第一文化层:距今5600年到5300年 第二文化层:距今6000年到5600年 第三文化层:距今6300年到6000年

第四文化层:距今7000年到6500年,第四文化层的上层将近四百米范围内发现了稻谷稻壳、芦苇的茎叶混杂而成的一个堆积

包含两种:籼稻,粳稻,以籼稻为主,经鉴定是栽培稻 四、河姆渡遗址所出土的农具

古代基本的农具叫耒耜(lei si),把河姆渡农业成为耜耕农业 河姆渡文化有系统的农具和栽培稻,产量很高 耒,点播用的,头上是尖的 耜,上面是宽的 五、太湖流域稻作农业

良渚(zhu)文化时期,犁耕,出现了水稻田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水塘、排水沟

考古学家严文明,南方农业体系以稻作农业为主,形成 六、中国是否有作为栽培稻基础的野生稻 说文解字:秜 后汉书:稆

妇好偶方彝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上)

一、青铜器的定义

根据工具划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全世界形成的青铜文明中心,中国是其中之一。

大约在商代和周代,青铜文明和中国的人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乐文明。

青铜是由铜加上锡或者铅合成的合金;孔雀石熔炼成红铜,熔点1083度,加入锡或者铅熔点降低到700-900度之间,如果加10%的锡,硬度可以提高4.7倍 根据加入合金金属的不同可以分为锡青铜,铅青铜,砷青铜等。

铜器制作:锻打法、范铸法、【失蜡法】(春秋以后,能够制作更加精细复杂的铜器)

二、青铜器的滥觞期与鼎盛期

郭沫若: 夏商周的中国青铜器分为五个时期(滥觞期、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

滥觞期:夏到商的中叶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山海经》里面有记载467处,年代最早的是陕西临潼仰韶文化姜寨遗址,距今6000年前;龙山文化晚期,西北甘青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的工具,还有用范做的青铜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铜铃铛,齿轮型的铜片距今4400-4200年;考古学上认为,司马迁《史记》记载,中国的历史,开始于夏朝.相当于夏朝的遗址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现了合范的爵,第一件复合的青铜容器;郑州二里岗和江西新干的大洋洲出土了众多的多范合成的青铜器。

鼎盛期:商代中期到西周昭王、穆王。

商代:河南安阳殷墟的孝民屯和苗圃北地,长江南江西瑞昌铜岭,21座采铜的竖井

西周: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上百座竖井,留下的铜渣四十万吨智商,推测当年年炼铜不少于十万吨。这一时期殷墟处了司母戊大方鼎,875公斤;湖南宁乡出图了四羊方尊;还出土了大盂鼎。 三、妇好偶方彝

1976年在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60件青铜器,礼器、乐器、兵器,偶方彝、铜圈足觥3.35公斤,鸮

2. 太和殿 天子在上面治理国政,东面为阳 西面为阴,和它相对是东面为文 西面为武,所以太和殿东西两侧的楼,一个叫文楼 一个叫武楼,文武百官在太和殿前面的广场上,站立的时候 文官都在东 武官都在西。 六、故宫、北京城的五行思想 乾清宫跟坤宁宫之间有个交泰殿

为了避免雷同,古人在设计中和殿的时候采用了明堂的建筑形式

为什么叫金水河,这河它并不在西边,原因是这样的,这条河里的水都是从北京的西山引过来的,那么西方在五行里面属金,所以西山引过来的水把它叫金水,所以叫金水河

术数:九是阳数最高的

唐大明宫:原先面阔十三间,进五间,比例太大不好看,缩小成了九间,符合周易

左传记载是五门三朝,提到古代就是五门三朝,所以在故宫里面,就是靠近一点在里面也有五门和三朝,这个五门呢 从里往外数,就是乾清门 太和门 午门,端门 天安门,三朝 就是由外朝,这个外朝是在天安门这个地方,前面有个梯形的小广场。这个地方是皇帝颁发诏书,等等等等这个时候用的。另外午门 举行一些战争当中的献俘礼,颁发历书 时宪书,这个太和殿称为叫治朝,治理的治。乾清门那个地方叫做内朝,离皇帝住的地方很近,出来就在那里办公了。这叫五门三朝

《周易》《周礼》与故宫北京城

一、重檐庑(吴)殿

这个檐它挑起来挑的很大,这个重量可能会出现问题,使它的强度受到损害,所以我们在太和殿,这个下面这一层檐的周围,都有一排柱子叫做挑檐柱,把这个檐挑起来加强它的强度。 二、九种屋顶

我们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歇山,大至的意思它不是直接下来的,它是下来歇了一下这坡才下来,重檐歇山是仅次于重檐庑殿的建筑,它等级比较高

第二种九脊殿:这个歇山跟庑殿有个很大的不同,这个庑殿我们讲的是五脊殿,最上面一条脊 然后四条脊,它这个由于下来以后,就形成了四条垂脊,然后再往下走的还有四条戗脊,所以叫九脊殿

第三种:单檐庑殿:我们看故宫太庙后面的祧庙,就是单檐庑殿。 第四种:单檐歇山 第五种:四角攒尖

中和殿就是这样的建筑,它是一个方形的象亭子一样,整个建筑从四个方向从中间聚拢,头上有一个宝顶,就是把它收住的,午门的五凤楼,除了中间它四个角的那几个楼也都是四角攒尖的。 第六种:悬山式的

第七种:硬山式:跟悬山式的建筑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那个屋脊的两端,不是悬空在山墙外面的,而是跟山墙是齐的

第八种:盝(路)顶,盝这个字今天我们很少用了,在古代是放珠宝的一种小盒子,有一些建筑因为比较大,所以它几个坡中间会空开一块,现在我们在故宫里看到钦安殿,它就是一个盝顶式的建筑,我在台湾看到国父纪念堂,也是这种风格的建筑。

第九种:卷棚,我们看照片,卷棚式的建筑,它没有屋脊,它上面在屋脊位置的瓦都是圆形的,一般把它叫罗锅瓦,这种屋顶的房子,通常里面是库房或者是身份很低的人住的 三、屋顶装饰

屋脊的两头有两条龙,叫做大吻

飞檐这地方实际上也是两面交汇的地方,交汇的地方都有一些钉子要把它固定住,钉子露在外面非常难看,所以外面就用一些琉璃件,开头一个大家叫做仙人骑鸡,后面叫做一龙 二凤 三狮子。 四、故宫的空间处理

百尺为体:就是这个建筑物的体量它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一百尺,就是三十三公尺,现在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只有一座是略微超过的,那就是午门,其它的都是保留在三十三公尺往下

千尺为势:是指建筑物跟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一千尺 五、太和殿及其周围

太和殿的龙柱、太和殿两边的紫檀柜子

曾侯乙墓漆箱星宿图与二十八宿

一、羲和四子敬受民时

《尧典》一开头就说,尧命令 羲和二氏,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时。羲跟和二氏,实际上有四个,一个叫羲仲 一个叫羲叔,一个叫和仲 一个叫和叔,舜就命令这四个人,分别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去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然后来给广大的民众以历法。

什么是日中:当时我们中国人把一年的时间长度,按照日影它的长短,定了四个最重要的节点,一个叫春分 一个叫秋分,一个叫夏至 一个叫冬至,简称叫二分二至。那么这个羲和四子分别要去观察,在春分跟秋分的中间有一个点,白天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相对来说晚上的时间最短,这天白天特别长所以叫日永,在汉语里面永就是长,那么和它相对的一点,就是这一天晚上的时间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白天是最短的一天,所以叫日短。

那么确定这四个点的标志,就是天上有四颗星,在春分这一天,我们在正南方,在昏时观察的时候,有一颗星叫鸟,那么在昏时在南中这个地方经过的时候,这一天就是春分,《尚书》里把它叫日中,一天是平分的。

如果观测到一天,就是白天跟晚上是一样长的,《尚书》里面把它叫宵中。 元代:《授时历》 二、上古天文观测仪器

中国最早的,数学类的著作叫《周髀算经》里面,看到是通过一个东西叫表,这样一个工具,非常简单的一个工具来求得的。所谓表呢,大家如果到过北京天安门就看到华表,中国人古代的表是测时用的,所以我们手表 对吧 还叫表,这表实际上就是一根,一定长度的一根杆子,那么古人发现把一根杆子,他把它叫做表 立在地上,那么每天不同的时段,这个太阳照射它,那么这个投影在地上的位置,它是变化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测它的方向,我们来求得正中和正南。 《尧典》里有句话,叫做在璿(xuan)玑玉衡 以齐七政。这个里面的璿和玉这两个字。实际上是指当时的一些装饰这个仪器的东西一些美玉,这个玑和衡,就是当时观察天文仪器的工具。这个玑呢,有一点类似于后世的叫做浑天仪的东西。那衡的是一根杆子,就是观测星空的,实际上我们后来的天文仪器主要的构件主要是这两项, 一个是衡 一个是移动的。这两件仪器非常地漂亮,上面分别用璿用玉来装饰它,用它以齐七政,所谓七政就是日月,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一共是七颗星。我们就是用璿玑玉衡来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在天体这个背景下运动的路线。

三、中国上古的四分历 中国的历法叫做“阴阳历”

我们通常把太阳视运动的留下的一个周期的轨迹,我们叫做一个太阳年,俗称叫阳历。中国人的历法,在《尧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中国人通过长期的观测发现,一年的长度 这个太阳年的长度是366天,可是中国人看这个历法,它不这么简单,它不是光看太阳,它兼顾月亮。

我们在古代,这个每个五年叫做五岁再闰,有两个闰月 就插进去两个月,那么七年要三闰,十七年九闰。就是要往里面把时间调整,使得这一个我们的,中国按照月亮来确定的月,能够跟这个太阳回归年的周期。

冬至一阳升,就是到这一天这个黑暗,最长的那一天过去了,然后白天渐渐的长了,所以我们在一个回归年的长度里面,我们从冬至开始转一圈,再回到冬至,我们把它叫中国人的意识上的一年。

河南的登封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古迹叫周公测景台。

读《史记》就可以知道我们中国有古六历,第一个叫黄帝历,第二叫颛顼历,第三夏历 殷历 周历 鲁历,那么这古六历实际上这是一个体系的,就是都认为,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叫四分历 四、北极、北斗和二十八宿

国人观察这个北斗七星的时候发现它跟我们的季节有非常直接的一个联系,斗柄指东的时候 天下皆春,这斗柄指着南方的时候 天下皆夏,斗柄指西 天下皆秋,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我们在黄道跟天球赤道这一个区域里面,中国人就选了二十八颗恒星,来作为一个坐标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十八宿。中国人按照四季四时,这样一个基本的格局,把它切成四块。那么我们分别把它叫,东宫 南宫 西宫 北宫,每一个宫都是七颗星,叫东宫七宿 南宫七宿,西宫七宿 北宫七宿。

我们认为这个东宫的七宿,它很象一条龙 它是主春,这七颗星叫角 亢 氐 房 心 尾 箕。那么南宫七宿呢,它很象一个朱雀 象一只鸟,它是主管夏天的,这七颗星叫井 鬼 柳 星 张 翼 轸。那么西宫七宿呢,古人认为它很象白虎 它是主秋的,这七颗星是奎 娄 胃 昴 毕 觜 参。北宫的这个星呢,古人认为象玄武,这个玄武就是说到底是什么比较玄,一般认为是一条蛇加一个龟,那么北宫玄武它是主要冬天的七颗星,这七颗星一般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叫做斗 牛 女 虚 危 室 壁七颗星。

五、恒星体系为何取“二十八”之数

古人认为:这个二十八是跟一个恒星月,就是月亮走的一个周期大概有关的,所以在吕氏春秋里面有篇叫圜(yuan)道,它里面就说到月躔二十八宿,月躔(chan)就是月亮停留的地方。

在史记的律书里面,凡是引到二十八宿,它都称为叫二十八舍,书舍的舍 二十八舍。在古代印度 也有二十八宿,在他们的语言里面,这二十八宿称为纳沙特拉,在阿拉伯世界里面称为马纳吉尔,这两种语言里面它实际上要翻译过来,准确的意思都是月站。

六、二十八宿体系起源于巴比伦?

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它完全是根据黄道来确定的,巴比伦把太阳视运动的回归年,分成了十二个月,所以它认为太阳每一个月进入一宫,它这个月跟月亮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主要是指分成十二份,太阳每个月进入一个宫,这叫黄道十二宫。 中国的二十八宿主要的关注点,是月亮的视运动。我们这个二十八个标志点是跟月亮的视运动密切相关的,而且在中国二十八宿体系里面一定是跟四象,这样一些东西密切相关的。尤其要指出的,是在巴比伦的泥版文书里面,我们到现在没有发现二十八宿的痕迹。它里面的这个星空体系的标准呢,有一种完全跟黄道十二宫没有关系的一个三十一个标准星的体系。 七、二十八宿体系起源于中国

阿拉伯的马纳吉尔,他这一个星名表 现在经过研究,它完成的年代是在古兰经写定之前,这个年代不会早于公元前2世纪。

埃及二十八宿的时代,和阿拉伯世界的比较接近,或者稍前,大概是在公元前3世纪以后的科布特时代。

中国文献里面有关二十八宿的记载呢 ,年代要早的多,比方我们在汉代的史记淮南子的天文训,再早一点礼记的月令,吕氏春秋的十二纪,这个里面都有关于二十八宿的一个完整的记载,只是个别星宿的写法略有差异而已。此外我们在长沙马王堆汉墓里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它这个年代是公元前大概170年,这个里面也有完整的二十八宿的星名,这个都说明呢,我们二十八宿的记载资料不仅多,而且年代早。

石氏星表的资料,这个里面也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个石氏星表呢,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的材料。这个里面谈到了这个时代的,二十八宿的距度,这个年代大概

是在战国时代。所以证明最晚最晚在战国时代,我们这二十八宿的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了。

日本京都大学的前校长著名的天文史学家新城新藏先生,很多中国人读过他的书,叫做东亚天文学史。那么他认为这个二十八宿最早是在中国形成的,具体的年代是在周初或者更早这个时候,到了春秋中叶以后这个二十八宿,就开始传到中亚 传到印度,最后传到波斯 阿拉伯这些地区。 中国的二十八宿体系跟印度的二十八宿体系它的异同: 相同:

1、我们把中国二十八宿的古距星和印度二十八宿体系里面的联络星相比较,有九个相同。如果把后来的二十八宿的距星和印度的联络星相比,竟然有十一个是相同的;

2、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曾经把二十八宿里面的营这个星称为叫做西萦,把壁称为叫东萦。就是说曾经把两个合并在一起就叫萦,那么在印度古代的经典里面,也是把这个室和壁合在一起,所以他们也有一个二十七宿的这样一种叫法,这是两者非常相似的地方

3、就是二十八宿以哪一个星宿作为起点,那么中国跟印度都把角,角 亢 氐 房 心 尾 箕,把角作为起始的一个星宿,这个两者是一致的。 不同:

1、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已故的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印度的月躔体系,它有二十七宿跟二十八宿两种体系,而两种体系使用的比较多的是二十七宿。那么印度二十七宿,它星的宽度相同的是比较多的,而中国的二十八宿宽窄的程度基本上是不等的。

2、印度的二十七宿或者二十八宿这个体系里面它使用的星,这个特点跟我们不一样。首先他们喜欢使用亮的星,它这个体系里面使用一等星以上的一共有十颗,不太亮的四等星以下的才三颗,这是它的特点。它使用的标准星叫距星 它都很亮,而中国二十八宿里面这个距星都喜欢选用暗的,我们这个二十八宿,中间它

不断地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有一颗星中国称为叫河鼓,这个星原来我们用的是一颗一等星。另外还有一个织女,我们用的是零等星 更亮了,结果在后来的过程当中,我们把这两颗非常亮的星都调成了三等星,河鼓就换成了牛宿一,织女换成了女宿一,把亮星换成了暗星。

中国为什么选用暗星作为二十八宿?我们认为二十八宿的光辉不要超过北极星,为了突出北极星的重要性。

2、二十八宿体系跟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加密切。

这个北斗七星是黄河流域的这个恒显圈里面我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春夏秋冬都能看到它,所以这个北斗跟我们二十八宿,这关系是非常紧密地。但是印度不同,印度的纬度比我们要低很多,这个北斗七星它不是四季都能看到,它在这个星空体系里面它不是特别重要的。另外我们中国由于有北斗七星,有二十八宿这样一个体系跟我们一年四季是紧密联系的。可是印度它是六个季,它分成冬 春 夏 雨 秋 露这六个季节,这六个季节跟这个北斗七星它是不配合的

八、曾侯乙墓漆箱盖主星图解读

1978年在湖北随县,这地方今天改名叫随州了,在随县的擂鼓墩发现了著名的一号墓,里面发现了编钟。

二十八宿是从东方这个龙开始的,角 亢 氐 房 心 尾 箕,这是东方的苍龙七宿的名称。斗 牛 女 虚 危 室 壁,这是南方的七宿。奎 娄 胃 昴 毕 觜 参,西方的七宿。井 鬼 柳 星 张 翼 轸,北方七宿。

远古时代的北斗二宫图、古代人把这个斗分两个部分,这个斗容器的部分叫斗魁,这个柄的部分叫斗杓

在黄道的东西两侧,它有一个是参一个是商,这两大体系。参宿其实它包括七颗星上面两颗星 下面两颗星,中间三颗星。古人想象就认为是,象一个挂在那里一个老虎的皮。西方人把这七颗星命名为猎户座。

曾侯乙墓漆箱星宿图与二十八宿(下)

二十八宿形成时间的考证

恒星移动不易察觉,1951竺可桢根据岁差原理推算二十八宿和天球赤道,两者最佳的一个会合的年代,在公元前4500年到2400年之间,大部分和二十八宿重合;河鼓和织女的位置,公元前3500年二十八宿体系形成;郭沫若 春秋之后;钱宝琮 两种,黄道二十八宿和赤道二十八宿,赤道春秋,黄道战国,新城新藏 周初或更早(每一个开头的日子fei月出,月初,朔,看不到月亮,饭岛忠夫 按照牵牛初度作为冬至点,按岁差推算,室和壁在诗经中为定。 曾侯乙墓漆箱盖主星图解读

1978,湖北随县擂鼓墩发现了著名的一号墓,编钟;5个衣箱E.66,匫;篆书“斗”,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东方苍龙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南方七宿)斗牛之间,字的外围是一条龙,相对的一边画了只老虎,左青龙、右白虎;斗的笔画朝四个方向延伸,指向四宫的中心宿,如东宫七宿的中心宿:心“ 曾侯乙墓漆箱侧立面星图解读

分为主区和副区;东立面,心宿二(大火星);北立面,两个兽,中间危的三颗主星;西立面;东立面,颜色填满,觜宿和参宿,天狼星(最亮);二十八宿的三面和传统天文学把星空画为十二次是一样的(大火、实沉、玄枵;主区和副区用线隔开;星的亮度越大则画的越大;

曾侯乙墓,公元前433,;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西周铜镜,北方鹿 濮阳西水坡45号墓:远古时代的北斗二宫图

1987年6月,45号墓葬,南圆北方,东西北有殉葬的人。用贝壳在东西摆成了龙和虎(龙虎摆塑) 《管子》幼官图

《史记天官书》斗分为斗杓(指向苍龙的角)和斗魁(指向白虎的首);中宫(后有西宫和东宫)——冯时,虎的腹部的贝壳(大火星)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宿七颗星(虎皮,猎户座)三颗星像猎人腰带,是参星里的主星,商星又叫大

火星,主要有三颗星,心宿123,最亮是心宿2,即火星(七月流火),庞朴认为古代通行过大火历,由这颗星来制定的历法;岁星在黄道上运行时,每71.6年往西移动一度,即岁差,定时出现;公元前4600~3900,商宿和参宿分别处在春分点和秋分点,西水坡所记载的星象很可能记录的是一个恒星年的长度 西水坡45号墓墓主身份之谜

奴隶社会夏朝后一般才有殉葬;颛顼(高阳)八恺,蚩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南边为什么没有;冯时,南面是海,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

一、三分损益法与隔八相生法

中国人更看重其中的宫 商 角jue 徵 羽这五个正音,这个叫宫商角徵羽。今天的1 2 3 5 6所谓宫商角徵羽。

《管子》里面有一篇叫《地员》,提出三分损益法。它里面讲到小丝 是指丝弦,它说我们要确定弦乐器上面的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是这样。就是拿一个小素 拿一根丝,它这个长是81寸,古代的一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0.22公尺。它是0.22尺,它比我们今天小,我们拿一个九九八十一寸长的这个丝,然后拨它 发出来的声音把它叫宫。然后把这九九八十一分成三份三等份,然后把三等份再加出去。益 益就是增加,三分益一 增加三分之一,就使得这个丝的长度达到108寸。那么这个时候拨出来的声音是徵音,然后我们再把这108寸分成三等份,去掉三分之一这叫损,增加叫益 减少叫损,去掉三分之一就成了72寸,这个时候拨出来的声音是商。然后我们再把这72寸分成三等份,再把它增加三分之一,那么得到96寸,96寸的声音是羽。再拿这个96寸我们分成三等份,去掉一份 那是64寸就是角。这样一来通过增加三分之一,减少三分之一 增加三分之一,减少三分之一,几次之后就把宫商角徵羽的音高,我们都全部在一根弦上把它确定了,这是中国人的生律法。 二、中国古代的十二不平均律

把一个八度,一个12345671这个八度呢,就把它分解成十二个半音,这就叫十二律。有关十二律的记载呢,最早见于我们一本文献叫做《国语》。这个国语记载八个国家的历史,所以我们又可以叫它八国春秋。这个里面有一篇《周语》 《周语》的下篇里面就提到周景王,当时曾经向一个很有名的乐官,叫做伶州鸠请教这个音律的问题。伶州鸠就告诉他 律一共有十二个,这个十二律是古之神瞽gu发明的。因为古代乐官很多都是盲人,这个瞽就表示盲人。有一种这个神不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了,这个神就说这个人。我们古人形容有一种超常的,我们一般人所不具备那种智慧的人。我们也可以把他叫神瞽。

《吕氏春秋》这个里面它就提到律跟律之间它有个度量关系的,有个数理关系的。大体上来说我们把十二律整齐地把它排列在一起,我们从每一个律从它自己开始数起往后数八个,第一跟第八它是相生的关系。你在任何一个往后数八个都是生出来另外一个音。我们看着这个表,比方黄钟我们往后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就生出林钟,我们从林钟开始再往后数八个就生出来太蔟;从太簇开始往后数八个就生南吕;从南吕开始往后数八个就生姑冼;姑洗再往后数八个是应钟;应钟往后数八个是蕤宾;蕤宾再往后是大吕;大吕数八个是夷则;同样的 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 ,无射生中吕,这样一个循环的每隔八个它能生出一个音来,这样就生出了完整的十二律。 三、曾侯乙编钟的乐律体系

我们国内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史家叫崔宪,这位先生曾经长年地和他的老师黄翔鹏先生一起呢研究曾侯乙的这个编钟。他就认为:这个曾侯乙编钟的生律法,是在宫 商 徵 羽这么四个按五度关系排列的基本音级上,然后用FU和曾分别地向上向下生发出大三度的音程,构成了以五度为主,以三度为辅的十二个基本的律高及其由它代表的十二个基本律位的一个律学的体制。那么这种体制的可贵是在于跟我们传统的文献记载非常不同,但是呢它更加复杂 更加细腻。 钟在乐队里面起到音标的作用。

调音:有学者就发现在《考工记》有一个官叫凫氏,这个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于上之攠谓之隧。我们内地有一位著名的冶金史的专家叫华觉明 ,华先生结合这

个实物对考工记里面的那句话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刚才那句话 东汉的经学家有一个很简明的解释:窒而生光 有似夫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华先生研究的结果,他说这个隧不是指中间的这个部位,而是指这个部位的反面声音太高或者太低,有人锉磨 磨成的一个沟槽,这叫隧 这隧不是指敲击的部位而是指后面调整所形成的那个东西。他又说了在《考工记》里面这个隧是指农田里面的沟渠,所以他觉得那句话的理解有问题,所以他提出来这个隧是指后面锉的沟。为了避免误读他就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把古人叫隧的这个部位,我们把它叫正鼓,古人称为鼓的我们叫侧鼓。左鼓右鼓正鼓,隧这个词我们就不再用它了。隧是锉磨留下来的痕迹,这个论文发表以后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也是曾侯乙编钟做出来之后我们在乐器研究史或者冶金研究史上所取得的一个非常丰硕的成果。所以这个编钟我们今天复制的时候,假如音高有问题我们就知道了,要在什么地方去锉磨它使它到位。 五弦琴、筑

均钟,也叫匀钟,定音器,湖北省博物馆,调音用的,调编钟

雨台山律管,调瑟。雨台山的律管是我们所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竹制调音器的物证。 六律(阳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阴律)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曾侯乙编钟的钟身、钟架、挂钩等部位共有铭文约3700多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以及音名、阶名、调式、八度组、旋宫法、各国律名对应关系等方面的乐律理论。音乐史专家据此对编钟进行测音,并系统地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律体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曾侯乙编钟铭文所见的律名的共有28个,其中有8个见于传统的12律,另有18个不见于传统的12律。由此可以肯定,至迟在春秋前后,曾侯乙编钟的十二律体系就已形成。编钟的的主要律名如下:

楚律:浊姑洗、吕钟、浊坪皇、坪皇、浊文王、文王、浊新钟、新钟、浊兽钟、兽钟、浊穆钟、穆钟;

周律:韦音、剌音、宣钟、赢?; 晋律:?钟、六墉; 申律:夷则; 齐律:吕音。

楚国的十二律的律名,与《国语.周语下》伶州鸠所列举的十二律名居然没有一个相同,其构成的方式也不相同,可见是一种独特的律学体系。

钟铭还记载了曾侯乙钟的律名与周、晋、楚、齐等国律名的对应关系。如中层2组11号钟铭:“穆音之宫。穆音之在楚为穆钟;其在周为剌音。”又如中层3组10号钟的铭文:“姑冼之徵,大族之羽,新钟之变商,迟则之羽曾,兽钟之徵角。”意思是曾国姑冼律的徵音,也是曾国大族律的羽音,又是楚国新钟律的变商音,又是申国迟则律的羽曾音,还是楚国兽钟律的徵角音。

曾侯乙编钟所见的音名,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 加前缀词: 如变羽、变商、珈?、珈徵; 2、 加后缀词?:如宫?、商?、徵?、羽?; 3、 加后缀词曾:如宫曾、商曾、徵曾、羽曾; 4、 作为高低八度音名的:终、鼓、巽、?、?; 5、 表示阶名的:和、下角;

6、 表示不同八度位置的前、后缀词:?、大、少、反;

此外,还有某些含义尚不清楚的名词。

专家认为,?是表示某音上方的大三度音程;曾是表示某音下方的大三度音程;两者共同构成“?-曾”三度关系。

用三分损益法生律,最多只能生出360律。而曾侯乙钟采用的是一种兼用三分法和“?一曾”纯律三度生律法的复合律制,其几何图像,是左右、上下各个方向都可以从不同起点多次延伸的“钟律音系网”,包括基列、一次高列、二次高列、一次低列、二次低列五列,它在数理逻辑上远远比三分损益法复杂。根据对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研究和对钟的实际测音,可知半音之间甚至多达五个不同的律,如此繁复的音律,究竟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真是匪夷所思。著名音乐史家崔宪先生指出:“曾侯乙编钟的生律法,是在‘宫、商、徵、羽’这四个按五度关系排列的基本音级上,再以‘?’与‘曾’分别向上、向下生成大三度音程,构成以五度为主、以三度为辅的十二个基本律高,及其代表的十二个基本律位的律学体制。”[1] 这显然是一种与文献记载颇有不同、而更为复杂的律制。

金为八音之首,众声之起,必待钟声之作。编钟在乐器中的地位,犹如食器中的列鼎,位居于其他乐器之上,具有“音标”的作用。古人对钟的声音是否合于标准十分看重,《吕氏春秋.长见》中有一段记载很能说明这一点:“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晋平公新铸了一口大钟,请乐工们审听,都说符合音准,唯独著名的乐师师旷听后说“不调”,就是音准不对,要求晋平公重新铸造。晋平公不以为然,师旷十分生气。后来,另一位著名的乐师师涓听过此钟的声音,果然是不合音准。

为什么钟铸好之后要调音呢?因为钟是用范铸造而成的,在精密铸造诞生之前,钟的音准不可能丝毫不差。因此,需要通过错磨的方法来对音高进行微调,使钟律准确无误。那么,错磨的部位又在哪里呢?有人认为,钟上突起的“枚”,

可能就是调音用的;也有人认为,调音主要在舞部。但是,实验表明,这些部位对于音高调适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编钟的音高究竟如何调整,古书很少提及,只有《考工记》等极少数文献有简略的记述。《考工记.凫氏》说:“于上之?(mo)谓之隧。”这句话的意思非常难懂,从字面上理解,钟的两于之间的敲击之处称为“隧”。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所击之处?弊也。隧在鼓中,窒而生光,有似夫隧。”历代学者多认为,钟体正面的敲击部位称为隧。曾侯乙编钟出土后,证明是一种双音钟,许多学者将一枚钟上正、侧两面所发的音称为“隧音”和“鼓音”。

但是,有学者发现,在出土或传世的钟的隧部或鼓部的背面,每每可以见到锉磨的痕迹,因而怀疑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调音的部位。实验表明,调音的部位确实就在这两处,在鼓部进行精细的调试,可以将音高调整到±3音分以内。不过,从出土编钟的错磨沟槽来看,先民寻找调音的敏感区,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最终才选择在敲击部位的背面。著名冶金史专家华觉明先生认为,《考工记.凫氏》郑玄注所说的“窒而生光,有似夫隧”的隧,应该是指钟背面错磨而成的沟槽。因为,《考工记.匠人》一职中提到的“隧”就是指田地中的沟渠。据此可以肯定,清代以来考据学家认定的钟体上“隧”的位置是错误的。华先生主张将“隧音”和“鼓音”改称为“正鼓音”和“侧鼓音”,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毫无疑问,乐工在调整音律如此复杂、精密的曾侯乙编钟时,一定会有一种音准器来作为锉磨、修正音律的标准。遗憾的是,当曾侯乙编钟在许多地方巡回展览时,似乎谁也没有想过,或者是谁也不敢想,与曾侯乙编钟配套使用的音准器是否也在曾侯乙的墓中?惟其如此,一个价值不亚于整套曾侯乙编钟的惊人发现,险些与我们擦肩而过,而重新埋没在岁月的流光中。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下)

【五弦琴乎?筑乎?】

琴的正面有一个蘑菇状的柱,术语叫岳山,可以架弦,可以拉五根,所以定名五弦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史家黄翔鹏先生发现这件器很窄,只有5.5到7公分,在这么窄的一个平面上要张五根弦就出现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第一,弦跟弦的距离只有0.9到1.1公分,太小了,这个距离比唐代乐器弦距小一半,不能容指,而且两边的岳山太矮,通常岳山大概1.75厘米,这个只有0.35厘米,岳山之间的距离是106公分,这么低矮,演奏的时候会碰底板,弦架又摆不下,尤其是外边的两根弦,一架另一端就出去了,另外音箱非常小,声音也达不到演奏效果,所以黄翔鹏先生认为这件东西不象是演奏用的东西,很可能是另外一种乐器,叫做筑。

筑大概最晚在唐代已经失传,宋代福建学者陈旸写了一本书叫《乐书》,他在乐书里画了筑的图,跟琴很像。197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件只有三十多公分的东西,跟这个有一点象,四条棱,一头宽一头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给它定名,但是非常有幸中国古代墓葬里面往往有遣册,遣册会把所有带到墓葬里的东西登记,对照发现上面说筑一,击筑者一,这个东西叫筑。后来又有更新发现是马王堆汉墓里有一个棺材,其中一个棺头档木头上有一幅画,画面上表现了一个人手上拿着一件筑,才发现筑的演奏方式是用琴弓擦,江苏连云港一个汉墓里也发现了相象的一幅画。但经过仔细这件像琴的东西比筑还要狭长,不象是筑,也不是一个演奏的东西。

【湮没千年的均钟】

黄翔朋先生发现这件东西两头的岳山都很低,一头是实心的,下面没有共鸣箱,另外一段才是演奏的部分,手指拨会有非常低的声音,黄先生认为这一段是曾侯乙编钟的一个调音器,或音准器。由于这个声音不是演奏的,所以音箱不需要很大,调钟的人能听见就行了,五根弦正好是对应于曾侯乙编钟五个八度。黄先生发现《国语·周语》里有周景王跟伶州鸠的一段对话里提到一个词叫立均出度,三国时代吴国学者韦昭对这段话作注说这种调音的东西叫均钟木,拿木头做的,长七尺,在汉代的大予乐官里还藏着这种东西,所以他认为这件东西应该给它定

名叫匀钟或者叫均钟,它的作用就是编钟的音准器。支持他说法的还有一些理由,琴面上有用漆绘出来的两组鸟,一排都是十二个,侧面又有一组十二个,另一边也是十二个,底部有两组,每组六个,加起来也是十二个,黄先生认为这是根据山海经上面的记载,当时黄帝派伶伦去制定乐律,伶伦就到了昆仑山,模仿雄鸟跟雌鸟的叫声,用竹管截断了吹出声音,这样就有了六律跟六吕,六律六吕加起来十二个,六声是雄鸟的叫声六声是雌鸟的叫声,所以这个里面它都十二。鸟的排列方向上下交错,正好是六阳六阴,把鸟从头到尾接起来正好是五个封闭的链环,这五组跟编钟的五个八度组是对应的。器物的底部实际上有两组图案,两组都表达的都是人,有蛇到耳朵里,两只手画成了两条龙,下肢也是龙,学者研究这个大概要表达的主题是夏后启从天上得到乐的情景,古人认为乐是由上天传授给夏启的。

在先秦的文献里可以看到乐官基本上都是由盲人来担任的,因为他的听觉更好,所以汉代学者蔡邕写月令章句说古代人用耳来齐其声,淮南子里也说盲人弄不清白天晚上,也看不清黑白,但是他的听觉好,调音能够做到不失一弦,后来非盲人去做乐手了,他心里面不净,所以要用刻度来演奏,可以推想这件器物在当时是些盲人在使用。

【雨台山律管:又一种战国调音器】

均钟是以弦来定编钟的音高,除了均钟这样的定音器之外,还有其它形式的音准器。1986年10月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墓里面土了4支竹管,编号分别是M21的17-1、17-2、17-3、17-4,4支竹管都是从头到尾去掉竹皮、竹节,管的粗细不同,上面管口是圆的,一侧用刀削成一条或者二条的平面,上面从上往下用墨写字,这东西定名叫律管,上面的字的内容是这个律的宫和一些调的对应的阶名,一共有39个字,都跟乐律相关。其中有两件保存较好,还有两件管口有一点残。伴随出土的还有一些

没有字的一些残破竹片,专家研究认为这一套东西至少有4支,还有一些散佚内容。主持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先生对铭文作了一个复原,从这些文字上可以推导出当时定律有基本格式,至少大概有五点,首先标出定律宫,然后再标出

上方小三度的浊律羽,然后再往上标出小六度的定律角,然后再标出上方小七度的定律商,最后再标出上方纯四度的浊律徵。根据4支律管上的五条原则,可以把其余八律(12-4)铭文复原。

这些律管反映的乐律体系发音都比现在的十二平均律略低,跟曾侯乙编钟实物测音的结果是相同的,它的律名和音阶名跟曾侯乙编钟的标音铭文大体上也是相合的,差别它也只是新钟跟文王这两个律名的前面都加了一个定字。律名当中只有姑洗这个音属于姬姓,是曾人的音乐体系里固有,这也就证明律管所表达的十二律体系跟曾侯乙编钟铭文体系属于同一个乐律学的体系。有学者把雨台山律管跟曾侯乙编钟的铭文进行比较发现凡是加定的新钟、文王两个律属于六律,六律是阳律,前面加浊的,穆钟、兽钟都是降半音的六吕,属于阴律。这个定相当于通常所讲的正,由此可知当时十二律里面六个定律是最基本的,所以叫六常律,六浊都是半音是变音,所以称为六变律。楚国十二律当中属于阳律的六个定律可以称为六个正律。

律管它跟曾侯乙编钟里面的均钟一样用于定音或者调音,均钟调音的对象是编钟,律管调音的对象是瑟,所以有人说可以叫瑟律。先秦时期楚地的调音器就是雨台山律管,到现在为止,雨台山律管是所见年代最早的竹制调音器的物证。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

一、三分损益法与隔八相生法

中国人更看重其中的宫 商 角jue 徵 羽这五个正音,这个叫宫商角徵羽。今天的1 2 3 5 6所谓宫商角徵羽。

《管子》里面有一篇叫《地员》,提出三分损益法。它里面讲到小丝 是指丝弦,它说我们要确定弦乐器上面的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是这样。就是拿一个小素 拿一根丝,它这个长是81寸,古代的一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0.22公尺。它是0.22尺,它比我们今天小,我们拿一个九九八十一寸长的这个丝,然后拨它 发出来的声音把它叫宫。然后把这九九八十一分成三份三等份,然后把三等份再加出去。益 益就是增加,三分益一 增加三分之一,就使得这个丝的长度达到108寸。那么这个时候拨出来的声音是徵音,然后我们再把这108寸分成三等份,去掉三分之一这叫损,增加叫益 减少叫损,去掉三分之一就成了72寸,这个时候

拨出来的声音是商。然后我们再把这72寸分成三等份,再把它增加三分之一,那么得到96寸,96寸的声音是羽。再拿这个96寸我们分成三等份,去掉一份 那是64寸就是角。这样一来通过增加三分之一,减少三分之一 增加三分之一,减少三分之一,几次之后就把宫商角徵羽的音高,我们都全部在一根弦上把它确定了,这是中国人的生律法。 二、中国古代的十二不平均律

把一个八度,一个12345671这个八度呢,就把它分解成十二个半音,这就叫十二律。有关十二律的记载呢,最早见于我们一本文献叫做《国语》。这个国语记载八个国家的历史,所以我们又可以叫它八国春秋。这个里面有一篇《周语》 《周语》的下篇里面就提到周景王,当时曾经向一个很有名的乐官,叫做伶州鸠请教这个音律的问题。伶州鸠就告诉他 律一共有十二个,这个十二律是古之神瞽gu发明的。因为古代乐官很多都是盲人,这个瞽就表示盲人。有一种这个神不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了,这个神就说这个人。我们古人形容有一种超常的,我们一般人所不具备那种智慧的人。我们也可以把他叫神瞽。

《吕氏春秋》这个里面它就提到律跟律之间它有个度量关系的,有个数理关系的。大体上来说我们把十二律整齐地把它排列在一起,我们从每一个律从它自己开始数起往后数八个,第一跟第八它是相生的关系。你在任何一个往后数八个都是生出来另外一个音。我们看着这个表,比方黄钟我们往后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就生出林钟,我们从林钟开始再往后数八个就生出来太蔟;从太簇开始往后数八个就生南吕;从南吕开始往后数八个就生姑冼;姑洗再往后数八个是应钟;应钟往后数八个是蕤宾;蕤宾再往后是大吕;大吕数八个是夷则;同样的 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 ,无射生中吕,这样一个循环的每隔八个它能生出一个音来,这样就生出了完整的十二律。 三、曾侯乙编钟的乐律体系

我们国内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史家叫崔宪,这位先生曾经长年地和他的老师黄翔鹏先生一起呢研究曾侯乙的这个编钟。他就认为:这个曾侯乙编钟的生律法,是在宫 商 徵 羽这么四个按五度关系排列的基本音级上,然后用FU和曾分别地向上

向下生发出大三度的音程,构成了以五度为主,以三度为辅的十二个基本的律高及其由它代表的十二个基本律位的一个律学的体制。那么这种体制的可贵是在于跟我们传统的文献记载非常不同,但是呢它更加复杂 更加细腻。 钟在乐队里面起到音标的作用。

调音:有学者就发现在《考工记》有一个官叫凫氏,这个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于上之攠谓之隧。我们内地有一位著名的冶金史的专家叫华觉明 ,华先生结合这个实物对考工记里面的那句话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刚才那句话 东汉的经学家有一个很简明的解释:窒而生光 有似夫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华先生研究的结果,他说这个隧不是指中间的这个部位,而是指这个部位的反面声音太高或者太低,有人锉磨 磨成的一个沟槽,这叫隧 这隧不是指敲击的部位而是指后面调整所形成的那个东西。他又说了在《考工记》里面这个隧是指农田里面的沟渠,所以他觉得那句话的理解有问题,所以他提出来这个隧是指后面锉的沟。为了避免误读他就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把古人叫隧的这个部位,我们把它叫正鼓,古人称为鼓的我们叫侧鼓。左鼓右鼓正鼓,隧这个词我们就不再用它了。隧是锉磨留下来的痕迹,这个论文发表以后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也是曾侯乙编钟做出来之后我们在乐器研究史或者冶金研究史上所取得的一个非常丰硕的成果。所以这个编钟我们今天复制的时候,假如音高有问题我们就知道了,要在什么地方去锉磨它使它到位。 五弦琴、筑

均钟,也叫匀钟,定音器,湖北省博物馆,调音用的,调编钟

雨台山律管,调瑟。雨台山的律管是我们所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竹制调音器的物证。 六律(阳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阴律)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曾侯乙编钟的钟身、钟架、挂钩等部位共有铭文约3700多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以及音名、阶名、调式、八度组、旋宫法、各国律名对应关系等方面的

乐律理论。音乐史专家据此对编钟进行测音,并系统地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律体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曾侯乙编钟铭文所见的律名的共有28个,其中有8个见于传统的12律,另有18个不见于传统的12律。由此可以肯定,至迟在春秋前后,曾侯乙编钟的十二律体系就已形成。编钟的的主要律名如下:

楚律:浊姑洗、吕钟、浊坪皇、坪皇、浊文王、文王、浊新钟、新钟、浊兽钟、兽钟、浊穆钟、穆钟;

周律:韦音、剌音、宣钟、赢?; 晋律:?钟、六墉; 申律:夷则; 齐律:吕音。

楚国的十二律的律名,与《国语.周语下》伶州鸠所列举的十二律名居然没有一个相同,其构成的方式也不相同,可见是一种独特的律学体系。

钟铭还记载了曾侯乙钟的律名与周、晋、楚、齐等国律名的对应关系。如中层2组11号钟铭:“穆音之宫。穆音之在楚为穆钟;其在周为剌音。”又如中层3组10号钟的铭文:“姑冼之徵,大族之羽,新钟之变商,迟则之羽曾,兽钟之徵角。”意思是曾国姑冼律的徵音,也是曾国大族律的羽音,又是楚国新钟律的变商音,又是申国迟则律的羽曾音,还是楚国兽钟律的徵角音。

曾侯乙编钟所见的音名,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 加前缀词: 如变羽、变商、珈?、珈徵; 2、 加后缀词?:如宫?、商?、徵?、羽?;

3、 加后缀词曾:如宫曾、商曾、徵曾、羽曾; 4、 作为高低八度音名的:终、鼓、巽、?、?; 5、 表示阶名的:和、下角;

6、 表示不同八度位置的前、后缀词:?、大、少、反;

此外,还有某些含义尚不清楚的名词。

专家认为,?是表示某音上方的大三度音程;曾是表示某音下方的大三度音程;两者共同构成“?-曾”三度关系。

用三分损益法生律,最多只能生出360律。而曾侯乙钟采用的是一种兼用三分法和“?一曾”纯律三度生律法的复合律制,其几何图像,是左右、上下各个方向都可以从不同起点多次延伸的“钟律音系网”,包括基列、一次高列、二次高列、一次低列、二次低列五列,它在数理逻辑上远远比三分损益法复杂。根据对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研究和对钟的实际测音,可知半音之间甚至多达五个不同的律,如此繁复的音律,究竟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真是匪夷所思。著名音乐史家崔宪先生指出:“曾侯乙编钟的生律法,是在‘宫、商、徵、羽’这四个按五度关系排列的基本音级上,再以‘?’与‘曾’分别向上、向下生成大三度音程,构成以五度为主、以三度为辅的十二个基本律高,及其代表的十二个基本律位的律学体制。”[1] 这显然是一种与文献记载颇有不同、而更为复杂的律制。

金为八音之首,众声之起,必待钟声之作。编钟在乐器中的地位,犹如食器中的列鼎,位居于其他乐器之上,具有“音标”的作用。古人对钟的声音是否合于标准十分看重,《吕氏春秋.长见》中有一段记载很能说明这一点:“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晋平公新铸了一口大钟,

请乐工们审听,都说符合音准,唯独著名的乐师师旷听后说“不调”,就是音准不对,要求晋平公重新铸造。晋平公不以为然,师旷十分生气。后来,另一位著名的乐师师涓听过此钟的声音,果然是不合音准。

为什么钟铸好之后要调音呢?因为钟是用范铸造而成的,在精密铸造诞生之前,钟的音准不可能丝毫不差。因此,需要通过错磨的方法来对音高进行微调,使钟律准确无误。那么,错磨的部位又在哪里呢?有人认为,钟上突起的“枚”,可能就是调音用的;也有人认为,调音主要在舞部。但是,实验表明,这些部位对于音高调适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编钟的音高究竟如何调整,古书很少提及,只有《考工记》等极少数文献有简略的记述。《考工记.凫氏》说:“于上之?(mo)谓之隧。”这句话的意思非常难懂,从字面上理解,钟的两于之间的敲击之处称为“隧”。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所击之处?弊也。隧在鼓中,窒而生光,有似夫隧。”历代学者多认为,钟体正面的敲击部位称为隧。曾侯乙编钟出土后,证明是一种双音钟,许多学者将一枚钟上正、侧两面所发的音称为“隧音”和“鼓音”。

但是,有学者发现,在出土或传世的钟的隧部或鼓部的背面,每每可以见到锉磨的痕迹,因而怀疑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调音的部位。实验表明,调音的部位确实就在这两处,在鼓部进行精细的调试,可以将音高调整到±3音分以内。不过,从出土编钟的错磨沟槽来看,先民寻找调音的敏感区,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最终才选择在敲击部位的背面。著名冶金史专家华觉明先生认为,《考工记.凫氏》郑玄注所说的“窒而生光,有似夫隧”的隧,应该是指钟背面错磨而成的沟槽。因为,《考工记.匠人》一职中提到的“隧”就是指田地中的沟渠。据此可以肯定,清代以来考据学家认定的钟体上“隧”的位置是错误的。华先生主张将“隧音”和“鼓音”改称为“正鼓音”和“侧鼓音”,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毫无疑问,乐工在调整音律如此复杂、精密的曾侯乙编钟时,一定会有一种音准器来作为锉磨、修正音律的标准。遗憾的是,当曾侯乙编钟在许多地方巡回展览时,似乎谁也没有想过,或者是谁也不敢想,与曾侯乙编钟配套使用的音准器是否也在曾侯乙的墓中?惟其如此,一个价值不亚于整套曾侯乙编钟的惊人发现,险些与我们擦肩而过,而重新埋没在岁月的流光中。

越王勾践剑与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上)

一、中国古剑的几大谱系

到现在为止我们这考古发现里面所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剑的实物,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在江苏邳县一个叫大墩子的一个遗址里面,出土了一把用岫xiu岩玉作的一把短剑,那个柄是环形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青铜剑的实物是晚商的,商代晚期的开始出现了青铜剑。 巴蜀式、滇式、中原式、吴越式

巴蜀剑:最早在川东重庆这一带发现这个柳叶形剑,把它叫巴式剑。后来我们在成都平原也发现了同一类的剑,所以把这个剑我们都叫巴蜀剑。

滇式:今天的川南 贵州一直到云南地区我们在汉书上把它称为叫西南夷。古代是一个文化区,这个地方的青铜文化出现的比较晚,大概到中原时代已经进入到战国了,开始要走到铁器时代里面去了。这个地方的青铜文明呢刚刚开始兴起,但是它这个剑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周围的形质。它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个风格很多样,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是三叉格 。 二、文献中的吴越之剑

剑通常有两个部分,主要的部分是它的战斗部分叫剑身。这个剑身它中间有在它两面的中心部分,有突出来的一条叫脊就象屋脊一样最高的部分,脊的两边叫丛。那么丛的最外缘的部分是开刃的,这叫刃。在剑身的尖端那个部分是往内收的,收成一个尖的,前面叫剑锋,我们经常讲宝剑锋从磨砺出,那最锋利的地方。靠近剑身的另一个和它相对的部分叫剑柄,古代人不叫剑柄,握手的这部分,有一

个专门的名词叫茎。那么这个茎呢,头上最外面的部分叫做首,剑首,脑袋,最上面的部分。

吴越剑在剑首这地方通常会有一个圆形的箍,在这个茎的主体部分的外面它有两道箍,这个箍起什么作用呢?这个剑因为它外面非常光滑,它会在手上转 会滑,不利于使用。所以加两道箍,那么加了箍呢硌手,所以在箍的外面通常要用丝绸缠成带子以后绕在上面把它拿紧,这样拿起来就非常舒服也不会滑,这种丝绸的带子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缑gou。

这个茎也就是柄跟剑身的中间有一个部分,这个叫格。这个格的作用就是这个手不会朝前。

这个吴越的剑呢,它这个特点都是有格的,而且这个茎都是圆的,其它地方有这个扁茎的,而且它这个首是空的 空首式,另外有一种带箍 有一种不带箍的。 吴越剑是涉及最科学,制作最精良的剑。 关于制作:

荀子里面有一篇叫《强国》,它里面谈到这个青铜剑的制作。它讲了这么几条,一条叫刑范正,就是这个模子,这个范是做浇铸青铜剑的一个基本的一个东西。这个范要是歪了,这个剑做出来就歪了,这个范一定要正。金锡美,因为这个青铜它是铜跟锡的合金,这个材料要非常纯要非常好,材料如果不好杂质很多那个剑,它会有气泡会有孔,做出来也不好。另外是工冶巧,做工跟这个治铸这个技术要非常的巧。还有一条叫火齐得,这火候要掌握的非常非常的到位。 越绝书里面提到:越王勾践他曾经做了五把宝剑,叫湛庐 纯钧 胜邪 鱼肠 巨渊。 三、剑与先秦社会

上士他用的剑在剑里面它这个制是最长的。就是说它剑身的长度要比剑柄是五倍的长度 重量是九锊,这个叫上制;中士呢身份比它低一等,剑要略短,剑身和剑柄相比 只有四倍,上士是五倍 重量也往下减,这样的呢叫中制 是中士;士里面最下的叫下士,下士用的剑又更短了。它这个剑身和剑茎就是剑柄相比只有

三倍,重量只有五锊,那么这个叫下制。当时这个剑,身份越低的人佩的剑越短,身份越高的人佩的剑越长。 四、吴王夫差剑 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越王勾践剑与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下)

一、楚地所出越王剑

越王勾践剑,这个剑它的长度是55.6公分,重量大概达到857.4克。 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

二、浙江省博物馆购藏越王剑

唯独这个越王剑的发源地浙江,没有出土过一把越王剑。

1995年 原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的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先生到香港讲学。由于职业的习惯,他每次讲完以后呢都会要去香港看看有没有各种原因促进的中国青铜器。当时他打听到拍卖行准备要拍卖一把越王剑,开价是120万港币。他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就通知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大喜过望,希望马先生进一步去观察这一把剑。

在它这个腊部呢,它这个字是两面刻的,正面四个字戉王戉王,翻过来是者旨於赐,就是越王勾践的儿子的名字,也是鸟虫篆的,这个剑品相非常好。马先生认

为这把剑是绝对没有问题。可是大家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大陆的经济还刚刚起飞120万港币对于当时的浙江省博物馆就相当于一个天文数字。那么按照合同的要求,如果一年之内你不能把剩下的钱汇去,那么这把剑他就可以卖给别人,而且这个订金也不退回了。

那么当时有一个外国的收藏家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就提出来他愿意以150万港币的价格,要求转让这把剑给他。眼看这个时间快要到了,如果我们这个钱再凑不齐,那么这样一件国宝可能就要流失到海外去了。这个消息在媒体上报道之后,我们浙江有一位民间的企业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马上表示 他可以出这笔钱帮助浙江省博物馆把这把国宝,这个宝剑给收回来。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必需保证这把剑不是赝品,否则弄了半天是个笑话。

后来浙江省博物馆组织了冶金史的研究兵器的 研究古器物的专家一起考察这把剑,最后都认为这把剑绝对是真品,不可能是赝品。这位至今不肯透露姓名的企业家使得这把剑被浙江省博物馆购回。现在在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展出成为这个馆的镇馆之宝。

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做了五把,那么后来这五把宝剑到哪里去了?到1985年 绍兴漓渚镇有位农民在地里面挖泥,结果就巧的不能再巧了竟然挖出来一把剑。这个剑只有这个不到二分之一,21公分多一点。这个剑非常短,剑格的部分比较宽。这把剑这个茎也是圆的,剑茎部分也是圆的。上面有三道箍但是它非常短,当然这件东西毫无疑问它的风格是典型的越国的铜器。那么有人认为这个可能是鱼肠剑,可以摆在鱼的肚子里面象鱼肠那么大的,这个到现在为止这把剑大概是越国剑里面最短的一把剑。 三、吴越之剑的菱形暗格纹技术

后来中国的学者,当时包括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三家联合起来对这个东西作无损检测。当时所采用的是复旦大学有一台静电加速器,对这个剑的表面作了一个质子X光的一个分析。在黑色和灰色的花纹区里面呢锡和铜含量,好象超过这个剑体的其它部分,而且还发现有硫。

18年之后一直到1996年,上海科技技术发展基金会听说了这个难题一直没有完成,他们就资助了上海博物馆跟上海材料研究所、宝山钢铁公司几家一起来继续地研究这个东西。这次研究取得了一个突破,当时就用许多高科技的方法对这个残段进行检测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比方说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 X射线衍射分析,还有金相显微分析 湿法化学分析对这个上面进行了很系统地、多个角度的 多种方法的这个分析。用这么多方法对它进行综合的检测,分析之后就发现在这个菱形花纹的黑色和灰色的这个部分,它所含的铜锡这个元素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那么就是金属膏剂涂层处理工艺。当时是这样的,它是把某一种金属做成象牙膏一样 膏剂,然后用这种膏剂在剑体上画出所需要的花纹。涂了以后这东西它会在剑体上有扩散,做一个扩散处理。这个涂了的部分它都是白颜色,没有涂到的部分,比方说刃的部分它是青铜的本色。青铜本来不是青颜色的,它是黄颜色的。没有涂着的它还是原来的颜色,然后经过扩散处理以后再把这把剑浸泡在腐殖酸的水溶液当中。随着时间的推迟,它这个颜色慢慢慢慢就变了。涂到了的地方慢慢变成灰色变成黑色,而且这样的结果它自然会生成一种这个釉质,这个表面象涂了釉一样的。这个效果实际上不是故意涂上去的,而是浸泡之后出现的。那么现在我们能够给出的通过试验给出的唯一的解释,就这种金属膏剂在表面涂了以后,经过腐蚀最后它形成的这样一种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金属膏剂表面工艺处理技术,它里面涉及到这个合金的成分怎么扩散 怎么传热,这个结晶让它怎么形成等等这样一些涉及到高温化学反应的一系列过程。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在2500年前吴越地区的铸剑的高手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这项工艺,这个是在我们整个中国只有这个地方具有这样的工艺水平。这种技术,这种非常精湛的表面合金化的技术,它效果既有可以装饰还有可以防腐,是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顺便要提到越国的剑上面都是网状的菱形花纹,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吴国它的这方面的技术跟越国是相当的。我们在山西原平峙峪这个地方出土一把吴王光剑 吴王剑。它身上的这个花纹不是这种花纹,它是火焰纹,那么这个也体现了吴国

跟越国他们在这个表面纹饰处理上它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以后到博物馆看剑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吴国跟越国水平都很高,但是各有风采。

三、吴越之剑的薄壁同心圆剑首技术

在2500年前,我们做出了在今天这个技术所做不出来的这样一个同心圆结构。现在我们通常给它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薄壁结构。

这个上面的铭文是锉金的,锉金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用刀,要在上面先把这个字要刻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面纹路极细 极细,而且非常非常地流畅,也就说他刻这个东西的刀,它是非常锋利非常坚硬。没有钢这种性质的工具,是刻不出来的或者刻的是断断续续的,那拐弯地方都不流畅的。春秋晚期我们已经发明了渗碳钢和白口铁的这个技术,那么这种技术一定是在刻这八个字的时候得到了运用。所以你们看到呢非常流畅 非常均匀,这一定是当时整个社会高超的工艺技术所带来的这个结果。 四、吴越之剑的双色剑制作技术

吴越的青铜剑技术里面还有一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什么呢 叫双色剑。我们现在在湖南省,我们在上海博物馆等很多博物馆都可以看到有一种剑是两种颜色的,就在剑脊最中间的这一部分和剑的两侧这颜色不一样。

它中间有一块然后两边是把它包起来的,两边把它包起来的,这样插进去,最后浇铸的时候就把它浑然一体。把它加在中间了,然后这个地方再用剑格把它锁住,它掉不出来松不开,然后再把这个部分给它做好。这些部分全部做好之后再整体地进行处理,那个表面上是非常光滑的,就象一把整体的剑。

由于中间和两边所含的锡它不同所以这颜色也不同,中间是一种颜色 两边又是一种颜色,但是摸上去是一个整体。那么这种剑在刺出去的时候由于中间这部分非常好,所以它有韧性 它不容易断,而在两边开刃的地方它砍出去非常的锋利,应该有多锋利它就有多锋利。那么当然这个在剑格把它锁紧,在这个部分全部做好之后要开这个刃,宝剑锋从磨砺出,把它磨的非常锋利。我也曾经到欧洲看过一些军事博物馆,我到现在没有发现有这种双色剑,但是在中国2000多年前这种双色剑的技术,至少在吴越地区是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e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