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7-03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

第一讲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命名

二、当代文学的分期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八十年代文学(1977—1989)

?九十年代—新世纪文学(1990年至今)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1949-1976 当代文学“一体化” 文学观念和创作思想“一体化” 创作队伍和作品规范“一体化” 文学传播“一体化”

文学阅读和审美趣味“一体化”

(二)1977至今当代文学“多元化”

1.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多元化” 2.艺术创作追求个性化 3.文学逐步从主流转向边缘

第一节 文艺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

?文学运动的起因 ?文学运动推进的方式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建构一体化的文学规范

一、第一次文代会 P2

?1949年7月2日—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实现了不同地域的作家、艺

术家的“会师”。 选择:

?谁能成为第一次文代会的代表?

A张爱玲 B沈从文 C朱光潜 D赵树理 E丁玲

第一次文代会

1、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P2 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现实政治是文学的目的,文学是政治力量为实现其目标必须选择的手段之一。

?这种文学“从属”政治并影响政治的观点,必然产生对于文学的“规范性”要求,为文学创作规定了“写什么”(题材),而且

规定“怎么写”(题材的处理、方法、艺术风格)。

左翼文学界作为主流文学力量,大力推行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新方向?±(即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方向)。P2

2、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文联)。 主席:郭沫若 副主席:茅盾 周扬 文联的作用

通过文学团体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政治领导和控制,实行高度的组织化,保证文学规范的实施。 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也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 “一体化”

?1、文学的演化过程:一种文学形态如何演化为唯一的文学形态。

?2、文学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的特征:文学机构、报刊、写作、传播、阅读、评价各环节高度一体化的组织方式。 ?3、文学形态的特征:题材、主题、艺术风格、方法存在趋同方向。 二、第二次文代会 P3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 北京

1、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P14

? 1934年的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强调写真实和政治倾向 第二次文代会

2、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 ?以塑造新英雄新人物为主要内容,突出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 ?英雄人物被神化

三、建国初期的文艺斗争

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但文艺阵营内部的思想斗争并未结束。解放区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与“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和30年代文学传统是当代文学的三大传统,虽然已分清了主次地位,但它们的价值观念、美学修养、文化实践,仍然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并通过政治运动的形式一再表现出来。P3 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 P5 出品年代:1950 编剧:孙瑜

《武训传》于1950年12月在全国上演,引起争论: A 宣扬苦行精神,是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面旗帜。 B 精神可嘉,但走文化改良主义道路不对 C 宣传封建文化,带有根本性质的错误

?不久,中共中央发文要求开展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P5 ?从1951年11月起,全国文艺界进行了范围广泛、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

对《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历史”不同阐释的合法性,二是文学创作的“修辞”性质和作家的“虚构的权力”.

?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并向知识分子发出“警告”。

2、

?“红学”研究之所以酿成一场全国性的批判运动,主要原因在于óá??2?研究的方法乃至观念颇受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的

影响,比较推崇实验和证据。在50年代特定的政治文化语境中,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新红学派”的观点 ?胡适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是自然主义杰作。

?40年代末胡适离开大陆远走美国,但他对留在大陆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巨大影响不但体现在政治立场,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术研究的思维方法上。胡适一生强调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强调重实验,重证据,不迷信,不盲从等等,30年代,胡适曾用这种思维方法来劝阻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50年代,特定革命历史时期要求知识分子要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投入新生活的创造,这套思维方法便成为一种消极的障碍。

?1954年10月毛泽东给中央政治局写信,指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并强调要开展“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3、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胡风(1902-1985) 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胡风把世界革命文艺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与五四新文学战斗传统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P8

?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提倡主体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表现民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主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1952年《人民日报》批评胡风的文艺思想“是一种实质上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文艺思想”。 1954年胡风向中共中央写了《关 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即“三十万言书”),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之首。被捕入狱, 2100人受株连。这是建国后文艺界历时最长的一场悲剧。

小结:建国初期的文艺斗争

频繁的文学批判运动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化色彩,“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文艺观念、艺术倾向的分歧问题。对作家造成极大伤害,助长了极左思潮的泛滥。

这种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往往形成文化规范体制,它的功能在于对作家的写作,以及作品的流通等实行经常性的监督与评断,“这种评断,又逐渐转化为作家和读者的自我评断、控制,而最终产生了敏感的、善于自我检查、自我审视,以切合文学规范的?主体?”。(洪子诚) 四、“双百”方针 P9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具体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这一方针的实施界限和范围“是人民内部的自由”。 社会历史背景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

科学和文化。

在科学文化领域内由于受到前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的影响,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存在着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与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为此毛泽东提出了这一旨在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方针。 “百花”时期的挑战

文艺理论的探讨 P10

?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的依据,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来作为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标准,以此抵御政治对文学的干扰。

?提出“写真实”和“干预生活”的创作口号,提出文学创作应大胆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勇于探索的百花文学文学创作出现勃勃生机 A 针砭时弊、关切社会缺陷 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在桥梁工地上》 杂文:《况钟的笔》

B 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的维护和开掘《红豆》《小巷深处》 五、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1957年4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大鸣大放”;6月,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印发,《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7月,毛泽东撰写了《〈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随后,一场波及广泛的“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百花”凋零的局面

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理论家被打成“右派分子”,他们的文章也被定性为“大毒草”而遭公开批判;文艺界这场扩大化的“反右”斗争,又一次把文艺问题等同与政治问题,展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使我国当代文学遭到极大的挫折。 六、文艺“大跃进”

新民歌运动 1958年

出现在生产建设大跃进时期,早期的民歌是鲜活的民间歌谣。后期毛泽东大力倡导采集民歌,为歌颂大跃进和政治权威,兴起一场群众创作运动,以行政命令代替创作规律,表达群体的“自我扩张”的狂想。 新民歌

?玉米稻子密又浓, ?铺天盖地不透风。 ?就是卫星掉下来, ?也要弹回半空中。

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P15

?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会议上提议收集民歌,在这次会议上,他表示要倡导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960年7 月22日至8月13日,第三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周扬作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的报告。报告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

“两结合”开始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这是中国人自己提出的一种创作方法。“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一些实质性内涵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已经基本具备了。之所以提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其一,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是一个隐蔽而重要的原因;其二,是为了和具有强大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拉开距离。 七、文艺政策的调整

61-62年 制定“文艺八条” P11

? 新侨会议 ? 广州会议 ? 大连会议

强调发扬艺术民主、尊重文艺规律 八、文艺界的大批判 P12

?毛泽东在1963年和1964年对文艺问题两次“批示”,认为文艺领域“问题不少”,“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不执行党的政策”;不久,文艺界掀起了批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毒草的运动;愈演愈烈的极左路线,几乎宿命般地逼近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海瑞罢官》与文化大革命导火线

?1965年, 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被批判。 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海瑞罢官》是吴晗在1960年写成、1961年发表的京剧剧本。

?1959年4月,毛泽东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66年2月,江青、张春桥等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由此“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九、建立了一体化、规范化的文学秩序

1、通过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将作家的文学活动实行高度的组织化

中国文联 作协 《文艺报》

2、通过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建立新的文学规范 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 1951

?对作家思想艺术和行为的选择与规范,起到有力的制约、控制的作用。 3、通过作家的整体性更迭建立新的文学权力机构 ?40年代作家边缘化 ?中心作家主流化

?一体化时代的作家的精神矛盾

何其芳《回答》 郭小川《望星空》 参考书目

?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

?从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发展历程来看,一体化、规范化的文学秩序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

一、创作类型 1、政治抒情诗

多以政治激情来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信念,直接抒发诗人战斗豪情。颂歌样式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多是对时代和新政权的歌颂。 1、政治抒情诗 P41 胡风《时间开始了》 郭小川《蔗林一青纱帐》《林区三唱》 贺敬之《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窗口》 颂歌体的不足

呈现程式化,无节制的主观情感宣泄以及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倾向。 2、长篇叙事诗P43 ?写实性强

?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 3、1958年 新民歌

?这种诗歌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配合,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以政治运动方式进行群众创作,失去了民间创作

的基本特征,这种民歌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生活现状产生脱节,记录了那个时期人们畸形精神状态。

二、十七年的诗歌的不足

?十七年的诗歌发展道路,由于文艺与政治关系处理不当,严重束缚诗人创作。诗成为政治传声筒,诗风不正,诗歌表现

的情感领域单一,个性化程度削弱和模糊,艺术方法比较单一。

三、闻捷的诗歌创作

?闻捷(1923—1971)

?原名赵方节,江苏丹徒人,创作了一些表现新疆各民族生活和爱情的诗,从1955年开始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誉满诗

坛,以后又陆续发表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河西走廊行》和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等。

?1971年1月惨遭迫害,自杀。

创作特征:

?1、具有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创造了柔和、轻快、明朗的牧歌风格。

?《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哈萨克、维吾

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这些抒情诗,深入到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 创作特征:

?2、以美好爱情为主旋律,热情歌唱生活的赞歌 。

?爱情表现得如此真挚、强烈的,在十七年并不多见。这些爱情诗揭示了爱情与劳动,与创造新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们歌唱的是以劳动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婚礼》《苹果树下》《葡成熟了》 3、善于描绘人物心理,提炼单纯而明朗的艺术形象。 ?《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 四、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1、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战斗性《甘蔗林一青纱帐》《林区三唱》 2、具有真实的自我之情

?50年代后期进行艺术探索,尝试突围对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复杂性的尊重和关注,表达人性的关怀。

《致大海》《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

《望星空》 表达一体化时代的作家个体实现“本质化”过程的精神矛盾 前者真实的人生感受与后者的理念表述产生矛盾 3、诗歌形式不拘一格,博采众长。

创造“新辞赋体” ,吸收楚辞汉赋的反复咏叹、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句子长,章节对称,气势磅礴。 《团泊洼的秋天》

五、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1、政治倾向性强

2、赋予政治以艺术的形象

3、 站在群体的立场上抒发公共的情感 《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 4、追求民族化特色

运用“楼梯式”的诗歌形式 《雷锋之歌》

第三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十七年戏曲创作概况

?1949-1957 推陈出新 P47

?1958-1966 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P49

十七年话剧创作概况 P50

?建国初 多幕剧 工业戏 ?1953-1957 独幕戏

?1956-1957 “第四种剧本” 《茶馆》 ?1958-1962 历史剧 ?1962-1966 社会主义教育剧

十七年歌剧创作概况 P54

?建国初期 向西洋歌剧学习 ?57-65 革命历史题材

音乐民族化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 “人民艺术家” 。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等, 剧本《茶馆》《龙须沟》。 ?1968年8月24日跳湖自尽

一、《茶馆》的主题

?1、政治颂歌—新旧社会对比

以北京裕泰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民族资本家秦仲义、没落旗人常四爷及他们身边众多人物的命运遭遇,反映了清末、民国初期、抗战胜利后三个旧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了旧中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达了作者要“葬送三个旧时代”的目的。 2、民间主题

?物质主题—围绕物质的得与失,人民与国家两大存在主体得到关注、审视和思考。 ? 通过物质考察贫民的生存痛苦,通过物质揭示国家范围内的黑暗、腐朽、丑陋。 ?《茶馆》文本包含“物的颓败和物的劫掠”的场景的隐喻。民间生活的经典场景

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王利发的性格特点 裕泰茶馆的掌柜,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八面玲珑。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秦仲义形象分析骄傲自负,企图实业救国,最后破产,落魄失意,满腹劳骚,自悲自 悼。

常四爷形象分析旗人,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 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 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团,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 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四、精湛的艺术构思 1、使用“反描法”

通过对荒谬的黑暗社会的否定,自然趋向所要阐发的正面主题。 2、以“茶馆”为舞台(典型环境)

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 “茶馆”成为旧时代的缩影,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P56 3、人像展览法 P57又叫“图卷戏”或“三组风俗画”

没有运用中心情节和贯串全剧的冲突,将众多的人物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场景中展示各自命运。

人物安排:主要人物自壮到老,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每个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 五、戏剧结构P57

?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史和事结合、虚与实结合

五、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

?1、使用“单纯个性化语言”

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

庞太监:“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沈处长:“好!”(蒿) 2、含泪带笑的幽默

?表达了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揭示了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黑暗与变形的旧时代的讽刺和批判。

六、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

?对北京方言的运用,对北京民俗风情的描绘。

第四章 十七年散文

?广义上包括通讯特写、艺术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等; ?狭义指艺术散文(抒情性散文)。 一、创作类型

1、通讯特写的兴旺(49—56)

?反映及时,制作迅速,表现生动,灵活多样,时效性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通讯特写的兴旺《志愿军英雄传》《志愿军一日》《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 叙事色彩浓烈,抒情成分淡化,新闻性强,但艺术性不够。 2、艺术性散文的繁荣(56—66)

1)1956年—1957年左右,第一次创作高潮,提出“复兴散文”。

?散文作家开始奠定自己的创作基调,感情浓烈,生活气息浓郁。57年下半年,复兴进程受挫。

2)第二次创作高潮 (1961—1964)

?空前丰收,61年也被称为“散文年”。

? 以艺术的精致来弥补艺术创作的欠缺,酿造更美好的生活,出现一批散文佳作。 ?“散文三大家”:杨朔以诗为文、刘白羽以情牵论、秦牧知识小品 3、杂文的创作

1) 56—57上半年

?敢于切中时弊,大胆批判生活中的假丑恶。敏锐地捕捉住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尖锐犀利,锋芒毕露。

巴人《况钟的笔》、严秀《九斤老太论》 2)60年代初期

?邓拓《燕山夜话》

?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繁星) 《三家村札记》

?谈心、引导式的风格,善于在日常生活片段中挖掘人生哲理,谈古论今,知识性强,曲折地批判时弊,与56年的杂文相比批判锋芒内敛。

二、三大散文家的创作及其所代表的审美倾向

?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致力于建构审美风范,并在当时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杨朔、刘白羽、秦牧。他们的创作有代表性的体现了十七年的散文创作倾向,并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 杨朔的散文

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

?重在表现新生活建设,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歌颂劳动人民优秀品质。 《海市》《雪浪花》 《荔枝蜜》《茶花赋》 《香山红叶》

2、“以诗为文”的美学风格

?杨朔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诗意的执着追求。在艺术构思,意境创造,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注意营造一种诗的意境,形成诗化散文风格。

?“以诗为文”成为杨朔自觉的艺术追求。《雪浪花》 3、“三段式”艺术构架

杨朔散文结构十分讲究,大多不直抒胸臆,而用曲笔。 ?运用“写景—记事写人—议论点睛”的三段式结构

?欲扬先抑的开头,中间转弯,最后点题、卒章显志的构架。 ?《荔枝蜜》 诗化散文的不足

?这种艺术风格被规范化、模式化,偏离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追求。也是对作家苦心追求的艺术独创性的背离。 ?由于政治功利观念的制约,这种诗的意境追寻,带有明显的人工斧凿的痕迹。 二、刘白羽的散文

1、热情歌唱时代最强音

热情高昂地歌颂新时代精神,情感热烈,格调高亢。 《长江三日》 2、 表现出壮美豪迈的美学风格

?意象选择:表现千姿百态的长江、浩瀚无边的大海、苍莽雄伟的长城、旭日、朝霞等雄奇、壮美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美好事物,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调。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纵情挥洒,激情澎湃,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多以议论来抒情。 3、语言绚丽多彩

?雄健豪放,抑扬顿挫,气势磅礴 。

?时常出现富于哲理的警言:“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长江三日》) 。 4、 不足:

?感情抒发节制不够,议论过多,有时流于空泛说教,缺乏真情实感。

三、秦牧的散文创作

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相结合 1、 “思想像一根主线”

?具有明确的思想目标,贯穿着宣传时代先进思想的线索,注重思想性和时代色彩。 2、 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

?秦牧极力提倡内容异常广泛的散文,强调散文的知识性,作品知识全面,海阔天空,包括日月星辰、山川土地、花鸟虫

鱼、珍禽异兽、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传统、轶闻趣事,古今中外,组成知识大世界,被称作“博物馆”。 秦牧的散文创作

?作者在谈天说地,谈古道今的知识趣谈中,寄寓着思想。

?比如《土地》从今天的土地想到过去的历史。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亡命途中捧着泥土叩拜上苍的故事—古代皇帝封田地—离乡别井的农民珍藏泥土—中国劳动者为土地而战—歌颂新时代建设者为建设新国土而付出的努力。 3、追求“理趣”、寓教育于娱乐中

?他的笔法采取的是像老朋友在林中散步,或在灯下谈心那样的方式 。 ?叙事抒情,娓娓动人,剖析事理,津津有味。语言平易、朴实、生动。

4、 形散神不散的结构

?在结构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把大量丰富的知识素材串引起来,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这就是思想。“散文虽散而不乱,

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 ?《社稷坛抒情》

秦牧的创作不足

?作家独创的散文构架被当作创作模式固定下来时,不利于创作者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的充分展开。而且,创作时“形”再散也要受“神”的制约,必须要受时代观念的控制,这样许多人生体验、生活图景如果与时代潮流不合拍就不能被展示,所以真正的“散”也不可能达到。

?以生活常识代替生命体验,四平八稳,逃避个性。

三大家的散文创作

?杨朔:诗意盎然、清新优美 ?刘白羽:激情澎湃、雄浑壮美 ?秦牧:寓教于乐、理趣横生

不足:个性淡化,艺术形式模式化

十七年散文创作侧重政治教育,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表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基调高昂有力,激发了人们的斗志。由于始终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和现实,导致作家表现现实政治的兴趣远胜于对生命的体验,自我消解在大我之中,散文创作缺乏创作个性,艺术技巧单一,模式化。思想内容空泛,存在矫情成分。

第五章 十七年小说 第一节 创作概述 一、创作环境

?小说写什么和怎样写受新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体制语境的限制。

?要求遵循“典型化”原则,遵循以“为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 二、小说家的创作状态 1、陷入创作困境

?转向:沈从文、钱钟书、张天翼 ?消亡:茅盾、废名、丁玲 ?空缺:张爱玲、徐訏

二、小说家的创作状态 2、无力的自我调整

?巴金、张天翼、艾芜、沙汀 ?浮泛、空疏

二、小说家的创作状态 3、主流创作

?解放区作家:赵树理、周立波、柳青

?青年作家:杨沫、梁斌、杜鹏程、李准、茹志娟、刘绍棠、王蒙

三、小说的题材分类和等级

?题材关系到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的程度的真实程度,也关系到“文学方向”确立的重要因素。 ?表现“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的主题。

?不同题材类别赋予不同的题材价值:主要题材(重大题材)/次要题材(非重大题材) ?从社会生活领域划分: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工业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军事题材 ?形态单一

1、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讲述革命起源及胜利结局,注重表现英雄的献身精神、目标感和不屈意志。 《红旗谱》《红日》《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百合花 2、农村题材小说—讲述农村革命运动和农民的生存状态 柳青《创业史》

赵树理《“锻炼锻炼”》 李准《李双双小传》 3、非主流小说

?表现出质疑、批判现实的启蒙意识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宗璞《红豆》

四、小说体裁 P25 ?短篇兴旺 以小见大 ?长篇丰收 历史叙事

第二节 革命历史小说 一、史诗性叙事

表现历史本质,结构宏阔,创造英雄形象,张扬英雄主义。 ?《红旗谱》 ?《青春之歌》 ?《红岩》 梁斌《红旗谱》P30

?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诗

?朱老忠的英雄形象:“有勇有谋的农民英雄” ?“出水才看两腿泥”/“为朋友两肋插刀”

?将个人经验自觉置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制中,建构一体化文学。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P31

?大约十年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创作动机充分政治化。 ?以对革命的更具纯洁性的追求,来实现对这一历史时间的本质的讲述。 《青春之歌》分析 《青春之歌》P32 1、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湖南湘阴人。 “我的母亲整天醉心于她的写作 ,不管孩子,儿女情很淡。” 2、主题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典型形象和优秀作品。 ?讲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政治风云和事变。 3、人物形象塑造

?林道静是一位从个人抗争走向革命道路的女知识分子典型。小说以林道静、知识分子为叙述主体,以林道静的成长历程(自我改造、追求精神解放)为主线。 1)反抗(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开出走)

? 刚出场的林道静以“个人主义”的方式来反抗地主家庭为她安排的人生道路,以出走作为反抗手段。陷入困境,决定自杀(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被余永泽救起。

?余永泽是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潮中只图一己私利的人,“反角”、虚幻骑士英雄。衬托出林道静此时的幼稚。 ?这个阶段显示了林道静与封建家庭、个人主义小家庭的决裂。 2)追求(在共产党人的指引下追求革命)

?林道静在进行思想改造,争取精神解放的过程,不断接受着优秀共产党人的启示、诱导和帮助,这些人物在作品叙述中充当了助手的作用。

?首先出现的是卢嘉川,这是林道静和作者最喜欢的人物,虽是知识分子,但他又是一个革命者,一位精神英雄,作为林道静的精神导师出现的,成为主人公追求革命的“精神拯救者”,唤醒其阶级意识。 3)考验

?接受革命斗争的考验,散发传单,先后两次入狱,下乡参加斗争,参加学生运动,通过多种方式的革命行动,才使林道静的思想得到不断改造,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得到消除。这时又先后出现了两位充当助手的引路人:林红、江华。林红在狱中的坚强不屈,直接教育了林道静,林红在作品中被描写为一位如“希腊女神”般美的女英雄。而江华作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帮助林道静完成了革命实践,江华是与林道静共同战斗的“革命英雄”,唤醒了她的斗争意识。 4)命名

?林道静最终成为共产党员、历史主体 主题

?《青春之歌》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在党的指引下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自豪表白,是“一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手册”。同时它讲述的更是一种权威话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经历改造和考验,投身于党、献身于人民,才有真正的生存与出路,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是一种极端自觉的意识形态。 4、红色的小资形象

?讲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林道静的形象凸现了革命精神秩序对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进行“规划”和“塑造”的痕迹,以及在这过程

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抛弃个性化的自由主义成分,步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设定的精神“正轨”之中。 4、红色的小资形象

?作者建构了一个“安全模式”:

一个追求革命的小资女性如何被改造、被革命“考验”的故事,使之在排斥小资文化的红色文化环境中得以面世。 建构 “安全模式”:

1)表现林道静对小资生活的“病态”的审美观念的排斥与厌恶 ?服饰的简朴

?对灯红酒绿生活不适应

2)“英雄化”的叙事处理 通过经历严酷的监狱生活,获得革命的资格认证。 到地主家“卧底”并配合农村斗争 3)对爱情取向进行考验

?林道静与余永泽:以性爱为叙事支点的两种意识形态争夺战 林的出走原因:同居生活的乏味,余永泽的庸俗自私,卢嘉川的革命气质和斗争的浪漫

林道静与卢嘉川:女性对情人的感受

?党和情人一体化,恋爱故事与追求革命的叙事图式同构化,投身爱人怀抱与献身革命的激情同步化 ?以革命话语代替恋爱话语,淡化浪漫色彩 ?性选择是以政治选择为最主要的出发点

?卢的牺牲缓解性选择与政治选择之间的紧张关系

?林道静与江华:“感恩式的献身”按照意识形态的是非来约束爱欲的取向

?林道静的革命生活随着二人的结合,正式纳入江华作为化身的权威意识形态的正轨。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训下,性爱叙事被层层净化。

?作品的情爱描写一再被修饰得符合革命话语规范,但一女多男的关系,相对普遍的社会道德规则而言,又具有“越轨”的故事效应。

4)女性主题的退却

?注重表现女性的心理体验,牵涉到女性命运的主题。林道静的爱情和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 5、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P33 ?《中国青年报》、《文艺报》设专栏讨论,杨沫迫于压力,重新修改,增加了描写与农民大众相结合的七章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尽管杨沫忠诚地企图表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是必由之路,仍没有达到时代的高度的期许。关于修改,文学史家有褒有贬,北大版《当代文学概况》认为修改失败:“农村七章游离于全书之外,对林道静的生活道路,性格发展,没有任何影响”。后三章,“性格没有发展”,顺应文艺批评潮流,作者缺乏农村生活经历,农村的阶级斗争写得不够自然。 ?批评者(郭开)以“阶级本质”的视角,敏锐地看到小说的表达与“本质”的“纯粹”、“彻底”之间的距离。

?支持者(巴人、茅盾)注重保护写实小说的“文学性”,出于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后果的忧虑,为小说描述的某些非“纯粹”的“自然性”辩护。 6、《青春之歌》的影响

?《青春之歌》的出版在当时起到“教科书”的作用,在那个年代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林道静的形象深受欢迎,有其特定背景,那一时代的青年深受当时的 理想主义的感召和鼓舞。林道静的道路和个性与这种理想主义是对应的,因此那一时代青年对林道静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追求精神解放的共同愿望和期望。

二、个人抒情性叙事 突出人性美、人情美

?孙犁《荷花淀》纤细的笔触、细腻的情调 ?茹志娟《百合花》“清新俊逸”

《百合花》分析 ?一、作者简介P37

茹志娟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她的作品以短小精致的结构、细腻独特的视角形成她独有的“清淡、纤巧、含蓄”的风格。

二、创作的心理动因

?反右斗争造成的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茹志娟十分苦恼,“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百合花》是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三、创作内涵

?表现出人性美、人情美。

?《百合花》以战争为背景,描写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位农村新媳妇之间圣洁的情感关系,写活了军民之间纯洁深厚的情意,表现了战争中令人难忘的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四、叙事特色

?1、叙事角度:注重写细节,通过生活侧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儿女情”。很少写正面战斗场面,写的是战场边上,战场以外的事件,如借被子、枪筒上的野菊花、门钩挂破衣服之类的细节。 1、叙事角度

?主要人物(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连名字也没有,也是普通人,作者没有按当时“英雄人物”的标准来刻画人物,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写他们人性中平常又真实的一面,如小战士的忸怩、羞涩、活泼。他们之间的故事并非轰轰烈烈,而是平淡如常,借被子——误会——牺牲——补衣服——献被子,在叙述这一段儿女情重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叙事手法

?以“我”为叙述者。小说主要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情感,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从结构上说, 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从叙述者“我”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通过叙事人“我”的视角和感受来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情感性格逻辑的发展,而且通过写“我”的感想来暗示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后悔”,叙事人的心理活动处处起到“借代”的修辞作用。 3、叙事结构

?结构细致严密,富于节奏感。

?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前后呼应。 五、语言特色

?字里行间充满委婉优美的诗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柔的柔美风格,构成散文美和诗情美。 ?侯金镜:“色彩柔和而不浓烈,调子优美而不高亢。” ?欧阳文彬:“一朵纯洁秀丽的鲜花,色彩雅致,秀气清幽,,韵味深长。”

六、关于《百合花》的争论P37

?茅盾等以之为例矫正当时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普遍性粗疏。 ?对划一的时代美学风尚限制的背离。

?对规范性主题的成功表达使之受到肯定。

?战士的崇高品质和军民鱼水情的阐释框架,既“窄化”了阐释的空间,也遮蔽了人物之间模糊暧昧的情感。 三、传奇性叙事: 《林海雪原》 作家简介:

?曲波(1923-2002)山东黄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任连队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1944年任大队长、团政委。1945年指挥一支小分队在东北牡丹江地区的林海雪原的剿匪战斗。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受重伤。1949年调海军学校工作。1950年转业,任铁道部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传奇”的审美范式特征

革命历史小说对传统的叙事体制的吸收和改造,以传奇性的叙事铺垫革命英雄的神性。 《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P26

讲求情节的离奇,人物经历的曲折,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叙述方式的通俗性。

?从阅读效果看,传奇小说营造了一种强者的精神优势,使读者通过传奇英雄的强者目光,获得藐视敌人的虚拟能力,培养革命的自豪感,可以激发和培植读者的革命激情。 2、《林海雪原》的“传奇”性叙事

作品以奇特新颖的题材内容,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强化了战争小说传奇性。

?作品讲述了36人的剿匪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土匪巧妙周旋,派孤胆英雄杨子荣化装成土匪胡彪,打入匪巢,“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上难,发挥智中智,战胜魔中魔”,里外夹攻,全歼匪徒的惊险故事。故事跌宕曲折,波澜起伏。 智取威虎山”一波三折,险象环生

带先遣图闯入虎穴—经受敌人考验、获得信任—制定攻山计划—小炉匠逃上山—巧施离间计、随机应变、制服敌人—攻山成功

3、传奇英雄的神奇风采

A 神奇表现:

特殊的战斗本领,单枪匹马,神出鬼没,不遵守常规战争规则,与敌人巧妙周旋,具有革命英雄主义。传奇英雄的侠义性杨子荣:智勇双全,具有高超的战斗技巧和绝对的斗争自信心。革命者/土匪的双重身份造成的分裂状态展示了另类的江湖世界。

传奇英雄的侠义性

?黄子平:“土匪黑话被官方红话所收编征服,相对于正统叙述的旗帜鲜明,这套话语的含混暧昧却产生某种魅力,既暗示了另类生活方式,也承继了文化传统中对越轨的江湖世界的想象和满足。” B 英雄的神性光辉

?以革命意识形态为准则规约英雄的传奇性,突出英雄的“阶级觉悟”。

?消解悲剧的美学效果,突出英雄的“完美无缺”。 杨子荣(杨宗贵)—栾超家(替死鬼) ?对世俗幸福的叙述:克制(白茹与少剑波的爱情) 杨子荣的生平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当船工、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不久调到战斗班当班长。 杨子荣的生平

? 1947年1月下旬,所在部队得到号称“座山雕”的匪首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遂派他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杨子荣等人到达夹皮沟的山林中,几番巧妙地与“座山雕”的坐探接触,经过用黑话联络,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隐居地。2月7日,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为此,团里给杨子荣记了三大功。

杨子荣的生平

?1947年2月23日,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为表彰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 第三节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创作从内容上几乎都是以拥护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的国家意志为时代主题,

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政治功利性,这种作品之所以存在文学史的价值是因为它在民间文化形态上体现出历史、美学的价值。

农村题材小说的民间化特色

?一、比较真实地表达了民间社会生活面貌以及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民间是一个国家权利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虽也属被统治阶级范畴,但始终保存着自己独立的文化传统。而广大农民的物

质现状和精神反映往往是民间对国家意志的评判标准的体现。

?这种从民间立场出发的创作也真实表达了作家一定程度的创作个性。

柳青《创业史》P28

?写合作化运动的典型作品。合作化涉及到每个农民家庭及个人命运变化,要求农民从几千年的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和传

统私有观念解放出来,转变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动力,他们感情的痛苦、精神的斗争是非常自然的,可以说他们面临的是一场痛苦、触及灵魂的考验。

?柳青并没有简单地把这些农民(梁三老汉) 世代的创业梦想判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自发努力”,而是深入社会底层去

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把一场改造运动放在民间生活舞台上演出,从民间的角度来表达他们身上淳朴的人情美。 赵树理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在文革中成为“周扬树立的黑标兵”,遭到长期的批斗。

1970年9月23日凌晨去世。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赵树理的小说 P27

?具有鲜明的自觉民间立场,他希望自己“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识字人读,并通过他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的”,

力求写出“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作品,用通俗的方式宣传国家意志,同时又通过小说创作向官方传递民间的声音。

《“锻炼锻炼”》

?叙述了农业合作社的副主任杨小四如何整治两个落后农民:“小腿疼”和“吃不饱”(暗示农民劳动积极性低,生活待遇低下),

赵树理没有粉饰当时的社会现实,写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干部横行霸道欺侮农民,农民消极怠工,自私自利。“大跃进”没有提高农民积极性,反而用强制手段对待农民。虽然只能站在杨小四新生力量一边,作家却努力想站在农民的立场反映农民真实愿望以及对基层干部官僚作风的批判、不满。 二、自由自在的审美风格

?民间文化传统重在体现人的原始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的爱与情,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种生命力与追求精神是任何道德

政治说教都无法规范约束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P27

?没有重在表现阶级斗争的尖锐,而是抒写民间社会,通过农村日常生活再现出人情的自然、醇美与和谐,展现了民间生

活的丰富蕴涵。

三、鲜活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赵树理的小说运用农村的日常口语叙述故事,和谐朴素、生动,而且逼真地展示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

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用最朴素的艺术手法展现民间生活的本来面貌。

李准的《李双双小传》表面看起来是宣传大跃进运动,但民间形式,使之成为老百姓喜欢的民间读物,不断让人回味的是它采用了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中的“二人转”的模式。

这种民间艺术本身反映了劳动人民渴望自由的美学精神,而且生动活泼的人物关系以及诙谐幽默淳朴的民间化语言也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第四节“非主流小说”

一、关于“非主流文学”

?是指50-70年代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异质文学。

二、创作状态

在一体化的文学语境中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呈现“阶段性”的状况。 三、最初的“异端” P33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李克—张同志

揭示知识分子与工农阶级之间的思想感情裂痕,凸现小资生活情调。 三、最初的“异端”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通过王应洪与金圣姬的无法实现的爱情,表达出对个体命运关切的温情,涉及到战争与个体生活的复杂关系。

四、百花文学

1956年5月,“双百”方针提出,文坛出现解冻现象。 1、大胆干预生活,揭露时弊

?王蒙,河北南皮人,生于北京。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社会关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六十年代调往新疆。1978年调回北京作协,历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1989年辞去文化部部长之职,专心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1、大胆干预生活,揭露时弊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原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秦兆阳修改、易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文革后王蒙

恢复原篇名)

?刘世吾:官僚主义者有革命经验,熟悉领导艺术,有能力和魄力。 ?“就那么回事”:冷漠世故

韩常新:浮夸官僚 王清泉:蜕化变质

?林震:20

世纪中国社会的“疏离者”,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来到新的环境,却不能顺利融入现实。以富于浪漫激情的青

年知识分子的身份,叙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危机及其引起的精神困惑,也表达出他们对未来前景不能确定的忧虑和孤独。 2、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的维护和开掘

?体现文学向艺术的回归,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正是“革新者”探索、思考外部世界的基础。与 批判现实的创作倾向共

同 构成作家的精神意向。

?邓友梅《在悬崖上》P36丰村《美丽》书写婚外情,爱情与道德的矛盾 ?探索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张扬自我与人性的自由。

?陆文夫《小巷深处》徐文霞:妓女—纺织女工追求人格独立与爱情自由

2、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的维护和开掘

?宗璞《红豆》: P36“十字路口的搏斗” ?江玫—萧素 革命启蒙 ?江玫—齐虹 爱情纠葛

个人生活道路与历史抉择的同构,革命使命对感情命运的制约。

?叙事的分裂:反省与同情、 批判与留恋、超越与迷惘

?情感基调:感伤女性的温婉笔调,细致含蓄的抒情,浓郁的人情味,营造出诗意化的意境和独特的文人韵味。

五、历史反思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知识分子的个人化叙事保持与权力的疏离与对抗表现特立独行的个性

第六章 文革文学 背景:

? 1966年2月,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一份《纪要》,并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从文艺路线和文艺组织两个方面全盘否定了新文艺的历史和现状。

? 8月开始,文艺界大批知识分子被批斗、关押和迫害,知识分子受到巨大的身心摧残,有的作家被迫害至死。江青等人开始推行高度政治化、概念化的文艺创作,使整个文革期间的公开出版文学总体呈现荒芜、枯竭和畸形发展的局面,政治直接美学化、丧失真实性。 文革文学创作

一、公开文坛 : 1、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的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

?从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有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这些京剧现代戏的提倡始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更多地与“阶级斗争”政治现实相连,宣扬继续革命的思想。在江青的直接干预下开始了样板化的过程。 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样板戏”通过舞台表演、电影播放、电台广播和语言文学等国家控制的传播渠道,被强行在全民中推行,至少在公开层面上,它们已经成为文革时代精神生活的象征。在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是公开文学中最为显赫的作品,也是极左政治对文学干预的集中体现。

?民间文化传统也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旗帜下被不断改造和利用。“革命样板戏”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化传统的摧毁、压制、改造和利用在文艺领域中的典型体现。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革命样板戏”的民间文化传统

?样板戏中略有艺术价值的剧目也是对民间文化利用较好的作品,如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文革中就参加过京剧《沙家浜》的改编,而真正决定样板戏的艺术价值的,仍是民间文化中的某种隐形结构,如《沙家浜》中最精彩的片段,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一女三男”的喜剧情节模式。

?《智取威虎山》则暗含了另一个“隐形结构”——道魔斗法。《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如何深入虎穴,擒获土匪,这些都是

各种早已预知的情节,而观众所期待的是杨子荣智斗的过程,尤其是与土匪唇枪舌战的对话过程,它体现了民间文学“道魔斗法”的隐形结构。一道一魔(象征了正邪两种力量)对峙着的本领。一物降一物,最终让人满足的是这种变化多端的斗法过程,至于斗法的目的却无关紧要。

?在文革文学中,民间文化的形态的自在境界只能依托主流文学的显形形式隐晦地表达。但仍能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2、趋时文学

?迎合政治时尚、政治观念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浩然)、《虹南作战史》。浩然还出版三卷本长篇小说《艳阳

天》(文革时期唯一可以公开出售的文革前的文艺作品)并获得巨大声誉。写作方式完全按照《纪要》规定“三结合”进行(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所有艺术手段都围绕“两条路线斗争”的主题。 二、地下文学 (潜在写作)

?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

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这种潜在写作与当时相当贫乏的公开发表的文学创作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潜在文学实际上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真正的文学水平。 1、老作家群

?以隐晦的方式保存、延续着五四新文化传统,在对时代的独特体验和思考中,他们自觉地进行秘密创作,记录下真实的

时代内容和精神世界,体现了文化传统的顽强生命力。 ?丰子恺(漫画家)散文集《缘缘堂续笔》

文章浸透一种对人生平和而亲切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并不伟大,但却非常真诚。这种平和的声音恰恰代表了人性的声音。同时作家也表现达观知命的生存智慧,明白人生的无常后,不是陷于绝望、疯狂,而是以平和的心态继续生活于人间,在混乱与疯狂中保持不为物役的独立品格,显示出人性的光辉。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也参与秘密创作。他们的诗作更强调思考在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带有

反抗的英雄的风格,并不可避免地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 《悬崖边的树》(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顽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跃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棵“悬崖边的树”坚毅不屈,一直没有坠入深渊。“树”是人格化的包含诗人生命的激情的象征物,它成为不正常的年代

里一代人被扭曲的生活形态,浓缩了整个文革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身临绝境决不沉沦的信念。 2、年轻作家群

以独立思考和独立意识,在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诗社”活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黄翔、食指、白洋淀诗派的诗歌创作

与赵振开(北岛)、张扬等人的小说创作。 ?黄翔在《野兽》(1968)中以“独白”形式表达了对变态时代最强烈的诅咒。 ?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 ?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 ?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 ?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

?即使我只仅仅剩下一根骨头

?我也要哽住我的可憎年代的咽喉 食指

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6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24岁精神分裂。文革时期,诗人写下了《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等,在当时知青点以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被誉为“文革诗歌第一人”。 食指《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诗歌表达了一代青年对现实的迷惘和失望,对未来的执着信念。

“白洋淀诗群”是七十年代上半叶最富于思想成果的诗歌群体。这是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代表人物芒克、多多、根子。

?芒克(姜世伟)《天空》《十月的献诗》 ?多多(栗世征) 《青春》《致太阳》 ?根子(岳重)《三月与末日》《生活》

?他们的作品比食指的作品更具有现代主义艺术倾向,强调对暴力、迷信、专制、愚昧的坚决批判,以及对人生、世界的

理性思考。 多多《青春》 虚无,

从接过吻的嘴上留出来了, 带有一股不曾觉察的清醒。

在我疯狂地追逐过女人的那条街上。 今天,戴着白手套的工人, 正在镇静地喷射着杀虫剂”。

?表达冷漠、虚无、价值失落的幻灭感

小说较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赵振开《波动》。 潜在写作的价值:

?摆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制约而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想象思考中,显示出人性与艺术的觉醒。它的存在意义不仅限于与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直接对立,而在于作家在那个价值失落的疯狂年代,找到他们应有的写作立场。这就是相对于当下“红色主流文化”的个人化边缘立场。他们不仅找到可以清醒思索、看待现实问题的角度和视点,而且也找回了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

这种潜在写作直接启发影响了文革后的文学创作。如以伤痕文学、反思小说以及现代主义诗歌的实验等为主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潮。 3、天安门诗歌

?是政治事件的组成部分:批判四人帮、怀念周总理 ?诗歌政治化,创造技巧粗糙。

?写作者表现出真情实感、独立的思想和写作方式。

参考书目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

第四讲 新时期文学

第一章新时期文学发展背景

一、“新时期文学”的命名

用以概括文革后文学,1979年11月第四次文代会上正式确认这种提法。 二、新时期文学生产的现实条件与文化背景 (一)起点: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 1、 粉碎四人帮对作家的影响

平反:归来的作家 王蒙、张贤亮、高晓声、艾青、流沙河、张洁

文革中成长的青年作家:北岛、舒婷、路遥、张承志、史铁生、 王安忆、贾平凹 2、改革开放对社会群体的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3)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自我的认识 (二)政治背景:文学与政治 1、中国当代文学与政治关系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肩负了重大的社会政治使命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流与政治密切相关

中国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便是政治的产物 2、第四次文代会 P72

1979年10月30日—11月16北京 邓小平《祝辞》 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为”方向) 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 重申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效性。 3、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

1984年12月29日 -1月5日,北京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 “作家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充分自由” “我们党、政府、文艺团体以至全社会,都应当坚定地保证作家的这种自由。”

小结: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与政治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文学的独立性的具体表现独特的审美性文学有着政治之外的更广阔的世界。文学有宣传作用,但不是宣传品。 作家有创作自由。可以写与政治有关的作品或进行政治叙事,也可以写非政治性的作品,如写人情、人性等。

(三)文化背景: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思想解放运动:

1、解决“姓社姓资”的问题

2、尊重“个体”,调动个体的创造力和生产积极性。

3、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尊重群众的审美习惯和需求。 西方文化的引进的途径

1、重印了供“参考”和“批判”的理论和文学著作,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等。 2、创办了《外国文学》《外国文艺》《当代外国文学》《译林》《译海》《外国小说》《苏联文学》《日本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 。 3、出版袁可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四卷八册)、外国文学出版社编译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专辑、“外国文学名著丛书”、“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北京三 联书店的“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和“学术文库” 等。

4、国际性交往频繁,考察、讲学、读书、旅游、文艺演出、展览等,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都促进了国际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引进的结果

1、西方文化的引进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意识和自我意识等。 消费观念——自我价值——平等观念——爱情观念——审美观念

2、西方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和社会发展史观。 了解种种政治形态——社会发展观 关注未来的趋势 《第三次浪潮》《大趋势》

3、西方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打破过去封闭、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注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4、西方文化为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文学资源,开拓了中国作家的视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1、对传统文化的惰性、封闭性、保守性的反思 电视片《河殇》

2、对传统文化——汉唐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发掘.二月河“清帝王系列” 3、发掘传统文化——儒道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寻根小说” 4、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和发掘 乡土小说和民间叙事 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兴起

1、民间文化的特征: (1)自由自在(2)充满自然的生命力(3)藏污纳垢 2、大众文化的特征:(1)大工业生产(2)艺术复制、拼贴(3)媒体运作(4)感官娱乐 (四)经济背景:文学与市场

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学逐步走向市场:文学生产——文学经营(传播)——文学消费

结果:作家走向市场 读者的阅读观念变化,休闲、娱乐成为文学阅读的重要目的 图书出版和媒体的市场化运作

三、新时期文学创作特征

题材领域大开放,关注人的主题,现实批判精神突出。 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艺术的独创性。 呈现思潮化的发展趋势。 四、文学创作思潮发展 八十年代 潮流化倾向

现实主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现代主义—新写实主义—通俗文学 九十年代 个人化、民间化写作

新生代小说、女性文学、 新现实主义小说、网络文学、新历史小说、 五、文学理论思潮发展 复苏期(1979-1982)P73

1、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与争鸣 2、现实主义的争论 80年代前期

、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 P74

2、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P76 80年代后期

1、关于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的讨论 P79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P79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的讨论P80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P82 90年代

1、关于“新写实”思潮的讨论 P173 2、关于“新状态文学”现象的讨论P174

3、关于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话题P175

第二章新时期诗歌

第一节现实主义诗歌的勃兴

诗歌理论界提出“说真话,抒真情”的创作方向。以真实为创作的首要原则,诗歌的社会批判功能空前强化。 一、抒发怀念与控诉之情,展示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思潮

贺敬之《中国的十月》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李瑛《一月的哀思》 二、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

“归来”的诗人的创作带有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艾青《鱼化石》《虎斑贝》 公刘《沉思》

三、干预生活,反映社会矛盾 艾青《在浪尖上》《光的赞歌》骆耕野《不满》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四、艾青的诗

关注时代生活,对历史、人生进行感同深受式的剖析和思考,议论与抒情融合,歌颂与暴露交错。 1)巨型构思艺术 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善于运用现代电影艺术中的镜头推移法,将微观的客体形象推向宏观的象征性境界,以此传达创作主体磅礴的艺术激情和深刻的哲理沉思。

2)人生哲理与象征意象的融合哲理小诗《鱼化石》《虎斑贝》 咏物抒怀,通过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来发掘其深沉的人生内涵。

第二节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定义

朦胧诗是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获得的称谓。 源于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年第8期《诗刊》) 朦胧诗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文学思潮。 二、朦胧诗潮的形成和发展 朦胧诗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1.酝酿期(6、70年代的地下创作)

2.成熟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理论和创作的并行。 1、酝酿期(60、70年代的地下创作)

60、70年代极左时期的潜在写作。 黄翔《野兽》《独唱》《火神交响诗》 食指《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鱼群三部曲》 多多《祝福》《致太阳》《青春》 芒克《天空》《十月的献诗》 根子《三月与末日》

2、成熟期(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一批新锐的年轻诗人开始了新诗探索,并得到文坛的肯定。他们的作品陆续出现在文学期刊上,迅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掀起了持续四年之久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代表诗人有: 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徐敬亚、王小妮等。 三、代表诗人

北岛:原名赵振开,北京人,文革期间,主办民间诗刊《今天》,被称为“诗人之王”。他是朦胧诗人中影响最大、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位。鲁迅式的绝望态度,悲剧英雄似的情怀,深邃的历史痛感,独特的个人感知,简洁犀利的诗歌语言,构成了北岛鲜明的诗歌个性和审美特征。 1979年3月,北岛的诗歌《回答》在《诗刊》上发表。标志着朦胧诗从地下状态进入到公开状态。 北岛的诗《回答》

舒婷的诗 以女性的独特生命经验抒写了时代女性的精神和思考。

《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神女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顾城的诗:顾城(1956-1993),有“童话诗人”之称。建构梦幻般的诗意境界。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四、朦胧诗的主题内涵

1、朦胧诗洋溢着“英雄主义”色彩

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 喂养了 / 迷惘的我、沉思的我、沸腾的我 ;/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 /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江河《纪念碑》:“我想/ 我就是纪念碑/ 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 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沉重/ 我就有多少重量/ 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 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 2、朦胧诗洋溢着“人本主义”色彩

北岛《结局或开始》“我是人/ 我需要爱/ 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 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 舒婷《双桅船》“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3、朦胧诗洋溢着“理性主义”色彩 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红帆船》:“在颤抖的枫叶上/ 写满关于春天的谎言/ 来自热带的太阳鸟/ 并没有落在我们的树上” 与十七年诗歌创作相比:前者表现的是创造历史的人,后者主要表现人创造的历史; 前者关注处于时代中心的人,后者关注人所处的时代; 前者是“思” 后者是“颂” 五、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1、注重表现多变、曲折丰富的主体世界,突出个人主观感觉和内在情感。 舒婷 温婉细腻;北岛 尖锐冷峻;顾城敏感灵秀

舒婷《四月的黄昏》 顾城《别》

2、意象呈现具有朦胧性、不定性

通过意象的辐射,呈现出意义的多重性,用模糊的意象取代明确的形象和意义,营造了一个“雾里看花”的诗境,留给读者一个自由的丰富的想象空间。 北岛《迷途》北岛《生活》“网”

3、以象征的手法暗示微妙的情感 顾城《远和近》 舒婷《思念》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肯定的观点: 1、徐敬亚宣称:“中国新诗的未来主流,带着强烈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的新诗潮正式出现在中国诗坛,促进新诗在艺术上迈出了崛起性的一步,从而标志着我国诗歌全面生长的新开始。”(《崛起的诗群》)

2.谢冕认为:“朦胧诗是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特别是寻求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适当方式。”“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种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在新的崛起面前》) 3.孙绍振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否定的观点:

1.柯岩认为:“朦胧诗永远不应该是诗歌的主流”,甚至是“逆流”。 2.臧克家认为:“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3.程代熙认为:它根本不是什么“新的美学原则”,而是“散发出非常浓烈的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气味的美学思想”,是步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脚迹。 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体现了两种文艺观——激进与保守,开放与传统的分歧。

朦胧诗的历史贡献: 1.初步恢复了诗人作为“个体思想者”的身份和权力,宣布了文学千篇一律时代的终结。生活里并不充满阶级斗争,诗人完全有权写出他们自己的生命感受和生活经验。

2.朦胧诗人以自己的作品告诉读者:诗歌是讲究艺术底蕴、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的。诗歌的突出任务是反映民族和个体的灵魂,唤醒沉睡中的真善美。

3.朦胧诗注重主体的创造,抒发个人的内心感受,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在艺术上表现出自觉的探索和创造,为新时期的艺术繁荣开辟了道路。

第三节新生代诗群及其他诗群

一、“新生代”诗歌:到80年代中期,英雄主义思潮开始消退,逐渐让位给“新生代”诗歌,走向平民主义。 代表诗人:于坚、韩东、伊沙创办《他们》民间诗刊。 1、“新生代”诗歌观念

于坚认为,“北岛在历史上成功了,面向未来的时候却牺牲了。他是一个毫无侥幸可言的悲剧人物”,他那原本“纯正的艺术目的”被激荡的语境“政治化”了,以至伤害了“艺术理想”。 韩东认为,“经过了北岛,北岛的理由就不再是我们的理由,我们没有理由再一次牺牲。历史使我们有可能执着地面向未来。我们不伤害艺术。”

韩东:“诗到语言为止。”让诗歌回到语言本身。 2、创作特点

1)内容上,反英雄,反崇高,追求平民意识。 韩东 《有关大雁塔》

2)语言上,去含蓄内敛,追求口语化,表达方式纯粹而简单。 于坚《有朋从远方来—赠小丁》 黄灿然 《给妻子》

二、“乌托邦写作”——海子的诗歌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农村。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成为当代诗坛上的一个神话。

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 海子诗集:《亚洲铜》、《春天,十个海子》、《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是大地乌托邦的构筑者,并以死达成“完美性追求”。海子:我有“三种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以成为“诗歌之王”或“诗国中的太阳”的博大的精神追求,抵御或超越现实中因“流浪、爱情、生存”而负载的“受难”。 海子创作的母题

1、悲歌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和痛苦

海子:“我的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祖国》)

“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远方的幸福 是多么痛苦”(《远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咏唱爱情的欢乐和悲伤《四姐妹》1989.2.23

3、倾诉对家乡土地的眷念《新娘》“麦地”代表家乡、土地和庄稼,成为诗人获得“返乡”的精神归宿和观察人生的情感起点。并赋予土地神性,通灵般地与土地交融,使情感尤具深度和力度。《麦地》1985.6

第三章新时期散文

一、发展历程

1.回忆反思阶段(1978-1982)

挽悼散文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巴金《怀念萧珊》 反思性散文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孙犁《晚华集》

2、多元化发展阶段:展示广阔的生活空间打破创作的模式化,各种形态自由创作 3、市场经济下的散文走红阶段(90年代以来)

散文出版热作家创作热读者阅读热:闲适散文 文化散文 女性散文 二、新时期散文的审美形态

1、个性意识回归,抒情意味增强

创作视点向自身转移,通过个人体验来表现生活,情真意切。 2、“闲适”与散文的世俗化倾向

闲适散文具有传统文化的名士精神,显示出日常生活的诗性。

闲适散文进入流行文化行列,成为文化消费品,提供“有文化的休息”。

3、理性色彩与深度追求对生活的关怀升华为一种文化意识,一种精神意向,向深层掘进,并保持清醒的批判性,由此表达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 三、创作类型及代表作 1、回忆反思性散文

对不合理的时代的回顾和反思,倾诉个人的精神痛苦。 巴金《随想录》

1)体现出人生探索精神

探索的重心是十年文革悲剧,批判极左路线,重申反封建主题。从荒诞的历史引发出对民族劣根性和民主、法制问题的思考。《小狗包弟》

2)体现出讲真话的精神

《随想录》被称作“讲真话的大书”,体现出说真话、诉真情的人格勇气。《思路》 3)体现出自我解剖精神

对自己和当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状态进行了彻底而又痛苦的解剖。

巴金在自我批判中完成着灵魂的复归与升华,自我价值得到重新确认。“我是我自己,我回到我自己身上了。” 4)追求“无技巧”的境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无技巧。”随意运笔,杂体相生。 天然自成,不拘一格。

杨绛《干校六记》散文集《将饮茶》《我们仨》

以从容达观的态度表达人的生存困境和知识分子的存在勇气。以喜剧性的态度表现对命运的反嘲。具有超然的中和美,力求“万人如海一身藏”,坚持精神的自由和自足。

汪曾祺《蒲桥集》从容表现文人审美化的生存方式和自由性灵,赋予日常生活雅致的情趣。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崧,滋味近似。 张中行的散文《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 昔日之境—“已然和还在一步步地消亡的文化之至美”

当日之境—重构人生,重构历史,述说“逝者如斯”的文化乡愁

复活了20世纪的文化人的形象,复活了体现文化之至美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的散文

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重温和反思,整合文明的碎片,重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格。 这是对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一次深沉而悲壮的提醒。《废墟》

1)凸现自然山水的人文意义,探寻中国文人的生命历程,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 寻找文人与山水的会心处《江南小镇》P207

以山水风物为背景,注重解析文化个案,揭示文人与文明难以摆脱的历史宿命。

《一个王朝的背影》P207《风雨天一阁》从一个藏书楼的历史变迁,写出了民族精神史的沧桑。 2)通过描述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的演进”历程,批判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的盲点。《西湖梦》中林和靖的“梅妻鹤子” 3)体现出悲壮的理想主义情怀 用悲壮的格调书写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自然美、精神美、 艺术美的追求。

张承志的散文《绿风土》《荒芜英雄路》

“独立地树立起一面旗帜”,表 达独立做人,独立思考、创造和战斗的人文精神,抵抗世俗 的浑浊与虚荣。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对人生苦难和命运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注重审视自己的灵魂世界。 3、乡土散文对乡情的描绘,探寻地域文化具有的深层寓意世界。

贾平凹《商州》系列西部散文: 马丽华《走过西藏》 周涛《稀世之鸟》

贾平凹的散文注重书写山地人民的精神现象,歌颂世间生命活力,以宁静的乡村生活否定城市文明。营造空灵纯美的意境。 4、女性散文特点:“群体性”、“直觉性”、“展现性” 唐敏《女孩子的花》叶梦《羞女山》 参考书目1、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海天出版社,1997年。2、王尧:《乡关何处—20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6年。

第四章新时期小说 第一节伤痕小说

一、“伤痕文学”的出现1977-1980 1、“伤痕文学”的定义

正面描写文革对社会和人们造成的创伤,揭示内乱所造成的种种悲剧的文学

2、伤痕文学的出现过程 标志之作:刘心武《班主任》1977.11 卢新华《伤痕》1978.8 代表作:P83

二、创作内涵及代表作

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和农民在文革中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 1、表现知青的人生悲剧

卢新华《伤痕》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叶辛《磋砣岁月》

反映了一代知青的心灵创伤和精神困惑。采用两极对立的结构模式,在激烈的政治与道德对抗中表现人物性格,理念化、概念化较明显。

2、审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灵魂世界和人性的异化

冯骥才《啊》 吴仲义为了平安无事蜷缩在精神重负的阴影中,丧失应有的理性精神和自由意志。他的悲剧命运隐喻了整个知识分子层的沉沦,揭示出文革时期整个社会理性和道德危机的原由。

3、揭示受难干部的悲剧命运 “大墙文学”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葛翎

真实再现文革中冤狱遍地、人妖颠倒的历史现实,人物的性格具有崇高美的悲剧意义。但人物形象过于理想化。 4、表现文革中农村生活真相和农民的人性世界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描写了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戕害了农民(许茂)的性格和灵魂,而许秀云的悲剧既呈现了社会的苦难,也反映了对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的顽强追求。 三、伤痕小说的创作价值

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回归,坚持直面人生悲剧、批判社会弊端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开启了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四、创作不足

受主流话语束缚,“一体化”思想痕迹较重。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身份介入作品,直白抒发主观情感。内容缺乏思想深度和历史厚重感,艺术手法单调、粗稚。

第二节反思文学

一、反思文学的出现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

? 形成原因:

1、“重新认识生活,重新评价历史” 的社会思潮的推动 2、作家(归来的作家)的独立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怀。 标志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2 代表作 P84

反思文学”的命名:“反思”本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概念。黑格尔说,反思是哲学的认知方式,“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事物的反思就是对事物的思考。“反思文学”的命名:对建国30多年来的社会历史生活,尤其是重大政治事件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的文学 三、创作特征及其代表作

1、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丰富的思想容量:反思的对象从文革上溯到50年代的政治运动,再现极左政权下的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对历史是非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

反思的方式:站在人民的立场立言,批判极左政治。

反思小说走向人民的途径之一: 描写领导干部走近人民

王蒙《蝴蝶》描写了党的领导干部张思远三十年来地位、境遇发展变化的心理历程。小说对党和国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的深沉反思,具有很强的“内省”和“思辨”色彩。小石头——张书记——老张头——张副部长 反思小说走向人民的途径之二:记叙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

?张贤亮《绿化树》重现了一个悲壮年代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章永璘:青年诗人、“右派分子”在《资本论》里寻找人生的意义,在沉沦中觉醒。 马缨花 :鲜活泼辣的女性 谌容《人到中年》1980

以一种知识分子的受难方式折射了历史的悲剧与文化的错位。在陆文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理想的时时眷恋,对现实的默默接受,都是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美的表现。 戴厚英《人啊,人!》 杨绛 《洗澡》

反思小说走向人民的途径之三:叙述普通人的生活遭际

古华《芙蓉镇》 作品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右派分子秦书田、农村妇女胡玉音,革委会主任李国香、运动根子王秋赦等人物形象,揭示了文革的左倾错误和非人道思想,呼唤善良人性和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从而反思文革的历史灾难。 四、总结

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延续,思想深度得到深化。但对作品的认识价值的重视远远大于审美价值,对历史的认识仍有局限,在艺术上乃至思想上相对贫弱。

第三章改革小说

一、改革小说的定义

八十年代初正面、直接反映我国各个领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及其矛盾斗争的小说作品。 标志之作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1979年 二、形成原因

1、改革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变化。

2、改革小说是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和政治热情的直接体现。 三、改革小说的创作特点

1、着重揭示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主要矛盾,展示改革事业必然而又艰难的历程。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 柯云路《新星》 张锲的《改革者》

?2、着力塑造了一批体现着改革意志,顺应了时代要求的理想人物,特别是企业改革家和城市领导人。 蒋子龙的“ 改革

者家族”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 牛宏《锅瓦瓢盆交响曲》 车蓬宽《开拓者》

刘思佳《赤橙黄绿青蓝紫》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

? 陈抱贴《男人的风格》李向南《新星》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形象:多机智、有魄力,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光明磊落。 《乔厂长上任记》叙述某

重型机器厂经历了十年动乱后,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体现了改革英雄忧国忧民、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改革小说创作特点

3、反映改革带来的精神震荡和道德困惑,对农村改革的阻力进行反思。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1928年生,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出国记》。

高晓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炼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 1、陈奂生上城“卖油绳”

2、陈奂生上城“住招待所”

高晓声自述“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而又沉重,高兴而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情况改善了,我们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这篇小说,解剖了陈奂生也解剖了我自己,希望借此来提高陈奂生和我的认识水平、觉悟程度,求得长进。”

讨论: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他开始渴望过精神生活,希望提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总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这事终于在他上城时“碰”上了:因偶感风寒而坐了县委吴书记的汽车,住上了招待所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在心痛和“报复”之余,“忽然心里一亮”,觉得今后“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于是“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 陈奂生式的精神满足与鲁迅笔下的阿Q似乎有着血缘关系,表达作者对陈奂生们的精神世界的严肃探索和农民命运的深沉思考。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通过主人公上城的一段奇遇,深入挖掘农民的灵魂世界,探索新时期农民的精神状态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揭示出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与农民精神现状之间的矛盾。 《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色

1、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基本上采用我们民族传统的艺术手法,即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小说情节基本按照时空顺序展开,但也有跳跃和切入,且在叙述、描写过程中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 3、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将叙述、描写与人物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以更深一层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4、作品语言朴实凝炼,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轻松的喜剧色彩。 改革小说创作特点

4、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在情节的安排上,多采用“改革(开放)/反改革(保守)”的基本矛盾冲突。 四、90年代改革小说的嬗变

改革文学到90年代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了“新现实主义冲击波”。 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关仁山、何申

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关注大众的生活状态,为大众代言,成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们的自觉追求。他们关注“穷厂”、“穷乡”、“穷县”,写出社会转型中企业、乡镇的经济困境。情感倾向是“分享艰难”。

一、寻根小说定义

又被称为风俗小说、文化小说。8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对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从而寻找民族文学和民族精神之根的小说。 二、寻根小说出现的原因 1、“文化热”的推动

?如何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文化是当时文化领域的时尚和热点。

寻根小说出现的原因

2、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需要

?现代主义技巧的引进促使作家寻求新的文学表现内容与形式,拉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获诺贝尔奖,启示了中国作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追求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 三、寻根小说的发展阶段 1、风俗小说阶段 汪曾祺《受戒》 刘绍棠《蒲柳人家》 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

郑万隆“异乡异闻系列小说” 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小说” 邓友梅“京味” 冯骥才“津味” 汪曾祺《受戒》

?小说营造了一个率性自然、自由自在的“桃花源”世界,表现了和尚明海与小英子的纯洁朴素的朦胧爱情,清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小说中的自然、纯朴的民俗世界正是作家自然、仁爱、通达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表征,表达了传统文人追求的“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

2、文化寻根自觉期:理论探讨

?1984年12月,在杭州召开“新时期文学:回顾和预测”会议,韩少功、郑万隆、李杭育、阿城共同举起“寻根文学”的大旗。

?1985年,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4月号)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寻根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点) 文化寻根自觉期:创作实践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 ?王安忆《小鲍庄》 ?郑义《老井》

四、寻根小说的内涵和艺术形式

?作家试图以现代意识观照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以探索复兴民族文化的可能性。

?采用更接近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叙述方法,唤起作家对小说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1、对传统文化及其文化品格进行批判与否定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长沙人。作品集《爸爸爸》《月兰》《马桥词典》作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批判民族劣根性,具有楚文化的神秘、浪漫色彩。

韩少功《爸爸爸》 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

白痴丙崽显示了村民愚昧、缺乏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他象征着顽固、丑恶、无理性的生命本性。作品批判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

2、对传统文化品格进行认同和肯定

阿城:1949年生,北京人,“文革”时期在山西插队。原是画家,1984年首次发表小说《棋王》。多取材知青生活,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王一生在文革中把下棋作为寻求精神自由、充实并体现生命价值的惟一方式,在处世不惊与怡然自得中达到了生命的自由与舒展。 王一生把棋道与人格融为一体,在无为的生存状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小说展现了古代道家文化思想的魅力。叙事散文化,呈现空灵、飘逸之美,质朴自然的语言还原了传统文化的原生态。P306 王安忆《小鲍庄》

王安忆,生于南京。1955年随父母移居上海。1969年到农村插队。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从事专业创作,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小鲍庄》、“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米尼》、 《纪实与虚构》、《长恨歌》 王安忆《小鲍庄》

少年捞渣的英雄行为和儒家的“仁义”品德构成了整个作品的中心题旨,小说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某些仁义品质进行了一定的弘扬。

3、对人的生存方式与关系的思考

?在呈现生存本相的同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态度的两难选择。 ?郑义《老井》孙旺泉挖井的故事

揭示古老民族最深刻的矛盾冲突:爱情、人与自然的搏斗、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取舍等等,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的淳朴老百姓不屈不挠的精神底蕴。 参考书目

?1、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2、王学谦:《传统的复制—论〈棋王〉与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6月

第五节现代主义小说

一、“现代主义”的内涵

“现代主义”一词源于西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是西方社会经历了“二战”后的精神产物,与西方哲学(存在主义)关系紧密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爱伦.坡和波德莱尔,在一战后得以确立。包括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文学、黑色幽默等。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出现的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一个总称。西方文艺理论界在两个层面上解释:一是把它界定为一种文艺思潮;一是把它看作为一种手法。 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

是受西方现代派创作观念、艺术手法影响的各种反传统思想、反传统手法的一个总称,但它们远不像西方那样多样、成形、成熟、成流成派。

二、现代主义在新时期出现的背景

1、外来影响2、主体表达需要3、文学自身发展需要

1981年,高行健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发作家的创作与理论探讨的热潮。 三、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形式的尝试性借鉴 代表作家:王蒙、茹志娟、宗璞、谌容

这一阶段的作家大多只把现代主义当作一种形式和方法,用来表现传统的社会性(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主题。虽然这些作品算不上真正的现代主义小说,但却起到开风气之先河的作用。 1、对西方意识流小说形式的借鉴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是流动的,就像河流一样。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为意识流文学提供哲学思想基础。

代表作: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着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结构作品,形成时序倒置错位的艺术结构。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布礼》《夜的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相见时难》 坚持内容选择形式,形式在内容服务的观点。

现代叙事特征:突破传统小说按时间顺序和情节线索线性地结构故事的做法,侧重表现主人公的心灵活动历程,采用按照人的意识流动轨迹对时空进行切割和重新组合的叙述方法。 《布礼》《春之声》突破时空限制、满地开花 传统意义的小说特征:

1)叙述者往往是作者的代言人,具有浓重的自叙传色彩,作者干预叙述者的叙述方式。 2)叙述者的叙事意旨指向最终落在社会化、历史化和政治化的主题上。 《布礼》钟亦诚对党的赤诚,《蝴蝶》张思远对自我的寻觅,运用意识流手法反思历史: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人到中年》、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2、借鉴荒诞派艺术形式

西方荒诞派文学以存在主义小说与荒诞派戏剧为代表,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通过生存寻找自我。以极端怪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荒诞的人物形象,表达充满荒诞色彩的哲学主题。代表作:萨特《恶心》加谬《局外人》贝克特《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借鉴荒诞的艺术手法,表达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并不认同西方荒诞派强调的人与环境的绝对对立的关系。 宗璞《我是谁?》韦弥 以荒诞的艺术手法揭示文革对人性的摧残,生动描绘人物的迷乱、恐惧与绝望的心理。

谌容《减去十岁》64岁老局长不退位 49岁技术干部 做科研39岁夫妇离婚 29岁大龄女青年恋爱。通过一个荒诞的文件控诉十年文革,表现人们渴望追回失去岁月的社会心态。 三、从观念到形式对西方现代叙事作品的整体性借鉴

无论是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现,还是内在思想主题都充分现代化。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描写一群音乐学院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景,表现他们在各种现代思潮影响下,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驯从与反叛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躁动不安、放纵狂妄的叛逆心理。

揭示题意: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突破传统束缚,勇走创新之路,张扬自我存在价值,“你别无选择”。小说叙事采用多维、无序的散点叙事。通过意识流动、场景转换,把整体的生活撕碎后再拼接起来。 徐星《无主题变奏》表现现代青年的迷惘彷徨的情绪。 “我”厌倦传统体制中的虚伪与被束缚的生活,追求具有人生乐趣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世俗生活。用抽象化、符号化的手法放大和夸张人物的忧郁痛苦和孤独情绪。借意识流动描绘一个荒诞变形的艺术世界。 残雪的荒诞小说

1986年文坛出现的最独特、最让读者产生阅读困惑的小说家。代表作:《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突围表演》

运用反讽的笔法,以冷调、漠然、平静的叙述风格和非常态的精神病患者式的叙事方式,营造了一个超现实的荒诞世界,表现了现代人类那种具有悲剧性却无悲壮感的哲学化主题。

展现出一个以非理性、超验和荒诞为特征的丑陋的世界。那个世界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的匣子,充满敌意、嫉妒和灾难。阴冷、肮脏、可怕,到处是苍蝇、蛇、老鼠、蜘蛛、蛆虫。

《黄泥街》老鼠咬死猪,咬掉人的耳朵。生活在丑陋世界的人是怪诞、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苍老的浮云》众人的窥视、仇恨与互相残杀

创作目的:“正因为心中的太阳,黑暗才成为黑暗,正因为有天堂,才会有地狱般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美丽的南方之夏日》)

在奇特的创造中获得创作的快感。 五、新时期现代派小说的特征

侧重表现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对看似荒谬变形的现实世界的超现实描绘,反映出人生的失落感、危机感和孤独意识。现代派作家关注个体心灵的体验,关注人的存在状态。 现代派小说的审美价值

1、现代派作品使人们在新异的阅读中看到了生活的某些“惊人”的一面,这就是存在问题。

2、现代派作品全方位地吸取了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观念的更新,缩小了与世界文学的距离。

3、现代派作品表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既成的艺术规范的背离和突破,拓展了新的美学空间。

第六节先锋小说

一、先锋文学的定义

先锋文学指80年代中后期一些青年作家的实验性的探索作品。 “先锋”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1、思想上的异质性,表现为对既成的权力叙事和主流话语的叛逆;

2、艺术上的前卫性,表现为对已有的文体规范和表达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代表作家

马原《拉萨河的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 格非《迷舟》《褐色鸟群》 孙甘露《信使之函》《访问梦境》 余华《现实一种》《世事如烟》苏童《妻妾成群》《红粉》 二、形成的原因

1、80年代中后期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弱化。作者和读者对文以载道的不满。 2、新时期文学对艺术创新与形式变革的追求。 三、创作特点

现代派小说更专注于小说的精神气质;先锋小说则更具有鲜明的文体试验的指向。 1、先锋小说的文学观念 1)对文学的真实观的重构

不再把客观性再现作为文学的准则,而把作家的主观真实(心灵的真实)作为文学真实的首要原则。强调“虚构”是小说叙述首要原则。

2)追求文学的自主性

与传统的文学载道观和意识形态文学观不同,追求文学的独立性。不再把文学形式看作传达内容的媒介,而认为文学形式有其自身独立于内容的价值,形式即目的。

2、先锋小说的基本主题:生存的虚无与人生的荒诞

1)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叙述表现历史的不可捉摸与不可知,最终表现世界与生存的不确定与虚无。格非《迷舟》萧的丧命是一个谜《褐色鸟群》“我”与女人“棋”的几次相遇似真似幻 苏童:对女性命运的无常的慨叹 《红粉》秋仪—尼姑—与驼背结婚

小萼—女工—与老浦结婚—老浦死—改嫁 《妻妾成群》颂莲—被逼疯 梅姗—被投井 2)对暴力与死亡主题的迷恋

暴力是几乎所有人都或明或显存在的一种普遍人性,是人生存世界的坚硬事实。死亡是任意的、无价值的、不可把握的日常事件。

余华《现实一种》山岗之子皮皮 —山峰之子婴儿—山岗 — 山峰 — 山峰之妻 3、先锋文学的形式追求

先锋小说的文体意识鲜明,重视小说的叙述策略,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 运用虚构和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试验 马原的“叙事圈套”

马原,被认为是“中国当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手段置于创作第一位。

广泛采用元叙事的手法,作者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破除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虚构成为他的小说叙述的首要原则。他的经典句式是“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强调虚构的技法形成一种间离效果。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马原小说运用拼贴式的结构,经常把几个没有必然因果联系的故事拼合或组装起来。《冈底斯的诱惑》几个故事的拼贴老作家:讲述自己的神秘经验

“你”: 讲述猎人穷布打猎时的神秘经历。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陆高、姚亮去看“天葬”的故事,并转述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通过主题看似不相干的几个故事块连接起来,即它们共同质疑了经验的整体性与确定性。 格非构建叙事迷宫

善于在小说叙事的关键部分设置中断和空白,制造“叙事空缺”,使故事变得扑朔迷离,并与小说表达的主题构成隐喻关系,预示着历史与生活的不确定性。

《迷舟》中萧去榆关到底是送情报还是去与情人杏相会?这个关键情节成为一个“空缺”,故事是一个谜。 孙甘露的“反小说”的语言智力游戏

在语言试验上走得最极端,彻底割断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专注于幻象与梦境的虚构。个人表白与词语崇拜成为写作的最高规范。着力对小说语言诗化的探索,小说语词摒弃表意功能,成为自由的语像。 孙甘露《信使之函》

“信是锚地不明的孤独旅行” “信是焦虑时钟的一根指针” “信是耳语城低垂的眼帘” 四、先锋小说的价值

先锋小说使文学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走向独立和自律,凸现个人化风格。 但其艺术形式的试验和创新有极端化、贵族化的倾向。

第七节 新写实小说

1987年前后,当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创作潮流衰退,一批用写实的手法描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作品相继发表。这些小说表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和美学特征,被人称作“新写实小说”。 90年代初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学潮流。

一、新写实小说产生的背景和表征 背景:

1、从文化背景来看,80年代末人们承受着政治与经济转型带来的冲击,精神和心理处于矛盾状态中。社会大众的政治理想消退,个体生存艰难,对知识分子的启蒙及其乌托邦理想产生怀疑,他们更相信现实直接的利益。而幻灭后、处于主体迷失状态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一样,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大众的神话来逃避精神支点失落的精神困境。而主流意识形态也欢迎这种思潮,希望以此平衡人们心中的政治情绪,缓解社会气氛的紧张。因此,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种政治、文化力量协调妥协的一种体现,都期待平和的现实的文化产品的出现。

2、从文学自身来看,文学也需要新的开掘与突破。新写实小说既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叛逆,又是对先锋文学的扬弃。传统现实主义过于政治化和乌托邦化,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则偏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都与现实生活、大众审美习惯构成了疏离。大众期待切近他们的现实生活的作品出现。

表征: 1987年,方方《风景》、刘震云《塔铺》、池莉《烦恼人生》相继发表,标志着新写实小说的开端。88年,初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文学现象。

二、新写实小说的发展

1989年开始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命名,如“新写实”、“新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对这种创作潮流进行概括和总结。如《钟山》1989年第3期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栏目,正式确定“新写实主义”的名称。卷首语的概括P178

新写实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就是文学刊物与大众传媒对小说创作潮流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钟山》等文学刊物大力倡导,先在刊物提出一个新的理论目标,又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栏目,并举办有关评奖活动和讨论会。经过现代传媒的大力传播(小说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形成广泛的影响。90年代后新写实小说进一步发展,代表作见教材P178。

三、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征 新写实小说之“新”,就在于它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真实观、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的非典型化原则、叙述视角与叙述方式的多种变化。

1、逃离理想的彼岸世界,凸现现实日常生活的本相。

这是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 比较: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强调追求理想的人生境地和渴望完美的日常生活图景。新写实小说认为,根本不存在完美的彼岸世界,日常生活是我们拥有的惟一真正存在的世界。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有的是以知识分子话语来改造现实、变革日常生活、改造人的灵魂。作家对生活细节的描述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如陆文婷。还有的是将现实生活诗化、审美化,日常生活是闲适自得的人生情怀的隐喻、寄托。如汪曾祺的小说。新写实小说既不诗化日常生活,也无意改造,而是在默默地承受和忍耐中书写当下人

们的物质生存的艰难境况,运用细节仿真的手法,中立地将日常生活的现实本相描述出来。

1)理想被放逐

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来说,理想是生活的支点;而对新写实小说来说,生活是“一地鸡毛”,琐碎、凌乱、平庸,谁也无法逃离。 “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刘震云)因此,放逐理想、适应日常生活成为新写实小说的首要任务。

例子:池莉《烦恼人生》写的是一个操作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烦恼。工作了十七年还未分到房子,早晨排队上厕所、刷牙的尴尬,带孩子挤公共汽车的辛劳,只得了三等奖的怨怒,菜价上涨的不满,房子面临拆迁的困境,夫妻感情平淡如水,又不敢接受女徒弟的爱情。“少年的梦总是有着浓厚的理想色彩,一进入成年便无形中被瓦解了。印家厚随着整个社会流动,追求,关心?关心火柴几分钱一盒了。他几乎从来没有想是否该为少年的梦感叹。他只是十分明智地知道自己是个普通的男人,靠劳动拿工资而生活。哪有工夫去想入非非呢?普通人的老婆,就应该粗粗糙糙,泼泼辣辣。”

刘震云《一地鸡毛》细腻地书写了小职员小林的琐碎而窘困的生活状态以及在生活重压下的逐渐变得无聊麻木的生活态度。小说开头的第一句就是“小林家的一斤豆腐变馊了。”鸡毛蒜皮的琐事消蚀了小林的理想世界。小林刚毕业时意气风发,领导老乔想培养他入党,他却说:“暂时对贵党不感兴趣。”可后来,小林又被迫忍着狐臭味讨好领导,汇报思想。为了升职分房,他穿上旧军装帮领导搬家,还卖力地清洗局长新居厕所的污垢。小林的大学好友“小李白”放弃了诗歌创作,做起了板鸭生意。小林问:“你还写诗吗?”小李白回答:“狗屁,那是年轻时不懂事!诗是什么?诗是搔首弄姿混扯蛋,如果现在写诗,不得饿死!”最终,小林的棱角被磨平了,认同了这种观念:“什么都不想,在人堆里混,最舒服。”日常生活的诗情与英雄理想被消解,被粉碎。表现出对普通人的当下境遇的世俗关怀。

2)对崇高的调侃和解构

崇高本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所推崇的美学理想,是个人精神的深度与力度的内在标志。但是,新写实小说却向我们展示崇高在日常生活面前,在生存境况中如何的苍白与乏力。

方方《风景》描述了武汉棚户区的码头工人一家11口住在13平米的房子,大哥只能上夜班,15岁进工厂做工,二哥、三哥小小年纪爬火车偷煤,又聋又哑的四哥14岁打零工,七哥5岁开始拣破烂。语文老师对偷煤的二哥和三哥说:“我知道你家里很困难,但人穷要穷得有骨气。”父亲回答:“什么叫没有骨气,叫他来过过我们这种日子,他就知道骨气这种东西能值多少钱了。”

在新写实作家看来,生存就是崇高,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炼中呈现生命的坚韧与执着。在池莉《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中那些底层的市民面对生活的挤压,坦然处之,努力在生活中找乐。一群普通市民(包括售货员、公车司机、厨师、街坊)对一支体温表在酷热的太阳下爆炸的话题无比兴奋。体现出世俗生活的意蕴,更贴近大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作品选P413猫子与“作家”四的一段对话,四与猫子在认识生活上的分歧,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的瓦解和讽刺。

3)爱情神话的崩溃

在文学传统中,爱情往往是自由与幸福人生的完美象征。爱情的自由是以真诚圣洁的情感为基础,而婚姻则意味着责任与道德规范。传统现实主义的爱情婚姻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宏大的社会主题,如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就与人道主义思潮相连。而新写实小说中,爱情的诗意光辉和理想光环被淹没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恋人之间、夫妻之间没有浪漫的情调,没有精神的幻想,有的只是清醒、冷静、务实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池莉《不谈爱情》中庄建非在与妻子吉玲经历一段婚姻危机后,终于意识到婚姻无非是“生理欲望加上人工创作”,婚姻并非空中花园,它是一种多重契约,“爱情是什么?它在生活中仅仅是一种人生装饰,一旦生活暂时蒙上一层阴影,,它总是最先被牺牲掉。”《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最终也是爱情之梦毁于旦夕之间,然后回归日常生活的轨道。那么“不谈爱情”就意味着一是消解空幻的理想世界,二是认可和遵从日常生活的现实法则。这些平凡人表现出固定而实际的人生观:他们在现实苦境中挣扎,为了适应现实生活的秩序,他们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解构理想,从而顺应环境,并获得平稳的生活状态和灵魂世界。

新写实消解传统现实主义的理想、崇高和爱情这三大美学原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还原生活的本色本相—平庸。这正是新写实的真实观。传统现实主义真实观偏重与对革命理想与政治激情的强调,这种真实具有浓厚的理念色彩。新写实追求的真实是经过个体生命体验过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是对平庸的日常生活的平视。

2、人物描写的非典型化

新写实小说将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人物作了不动声色的深度消解。 1)人物身份:

英雄群像(张思远、乔光朴、陆文婷)—芸芸众生(印家厚、庄建非、来双扬、小林) 抽象的个体—具体的个人 革命者、思想者、改革者—工人、小职员、个体户 2)关注焦点:

传统现实主义关注人的灵魂升华,强调个性张扬,突出“我在粉碎现实的一切障碍”的主旨。

新写实关注人的物质生存境况,突出人在生活面前的被动性和不可超越性。把人的生存艰辛、生存挣扎、生存本相

作为表现的中心。突出“现实的一切在粉碎我”的思想内核。

刘恒《狗日的粮食》P368中杨天宽用200斤谷子换来一个长瘿袋的丑女人曹杏花,生了6个孩子(大谷二谷大豆

小豆红豆绿豆),粮食成为他们最大的生存问题。最后,女人因为丢失了一家人赖以活命的购粮证而自杀了。小说从人最基

本的生存需求入手,展现了特定年代中农民的生存真相以及由粮食的匮乏所导致的生命的委顿和“种的退化”。

刘恒《伏羲伏羲》中20岁的菊豆卖给50岁的不能生育的小地主杨金山作妻子,饱受性虐待。后与杨的侄子杨天青

产生火热的恋情,后来他们的爱情结晶天白出世了,杨金山不明真相,认为天白是自己的后代而欣喜若狂。一天,杨金山突然中风而下身瘫痪,他终于知道了菊豆与天青的私情,想要报复,却力不从心。后来,在和天白玩耍时,掉进染池淹死了,按家族的规矩,天青要搬出染房,他和菊豆只得偷偷到野外幽会。两人在激情宣泄中饱尝乱伦的精神痛苦。不久村里传出闲言碎语,被长大的天白听见,尽管知道了天青是自己的生父,他还是怀着敌视和仇恨将天青赶出了染房。菊豆和天青在地窖里重温旧梦时,因缺少空气而室息,天白把昏迷的生父扔进了染池。绝望的菊豆一把火点着了染房,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小说展开了人性扭曲和灵魂搏斗的惨烈场面,结尾反人性的传统伦理道德的胜利,揭示了传统文化超稳定的顽固性、延续性和恒久性。 3)刻画人物的方法

传统现实主义着力于典型人物的塑造,个性与共性相统一。 新写实没有典型,只有“类型”,这种类型往往是某一行业、某一阶层的生活写真,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如印家厚、

庄建非、小林就代表了一定阶层的市民大众。

3、叙述态度和叙述方式 1)叙述态度:

新写实作家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启蒙话语和先锋的个人话语。采取“非人格化叙述”,追求一种冷静、中立式的叙

述风格。尽量将主体性、个人性的内容隐匿与遮蔽,尽量不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直接的价值评判,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生活本相的呈现和展示。但有对现实包含了一种温情与从容、无奈与愁绪。

方方《风景》中描述的是一个下层平民家庭的各个成员如何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酗酒、斗殴、奸淫,尔虞我诈,

展现了一个蛮野愚昧的人生世界。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隐藏自己,以一个生下来半个月就夭折、埋在窗台下的的婴儿—八子为叙述者,叙述冷静客观,也表达了死者对生者的生存困境的同情。池莉《生活秀》则将原本作者叙述的内容转移到作品的女主人公来双扬身上,内化为人物自己对生活的领悟或感受。让人物自己向读者披露他们的内心世界。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官人》也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述说官场的权力争斗、生活的压抑与挣扎。

2)情节设置

传统现实主义设置一个贯穿始终、因果相连、层层推进的中心情节。

新写实通过生活的流程来安排作品。生活的流程式是指情节的安排组织上是以时间的自然流程来组织情节,按各种

事件在生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来进行。比如,《烦恼人生》就是从早晨3点一直写到晚上11点36份主人公睡觉为止。情节设置散漫、零乱、没有内在的逻辑线索,这是生活的自然流淌,还原了生活的无序、杂乱、非逻辑的本真面目。

四、新写实小说的革新意义 1、对精英文学中的宏大叙事及其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的拒绝和背弃,清除了观念形态对现实生活的遮

蔽。

2、重视日常生活的世俗性价值,体现出回归到人本身的生存意识。

3、开拓出写作的新空间—处于社会底层的都市民间的生存世界,使我们对生存本身恢复应有的警醒与思考。 隐晦曲折地表达出“来自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自己所赖以安身立命的人生原则的绝望。” 五、缺陷:

1、对时代和精神道义责任的逃避,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批判,认同市民文化,却对其不足缺乏清醒的批判。

2、在追求大众化创作中,对大众审美迎合多于提升,作家在文学中的主导权和自主意识。同时,缺乏艺术上的精致

和创新。

3、受琐碎的题材局限,缺乏历史深度。题材和思想的琐碎,还导致悲剧美和崇高美的匮乏。新写实笔下的人物放弃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意味着他们个性的磨损和反抗激情的失落。没有对命运的反抗,没有对生存困境的超越,也就导致了新写实小说缺乏真正的悲剧精神,缺乏对人的存在性必要的深层探析。

思考题:

1、结合作品分析新写实小说是如何表现日常生活的。

2、在叙述态度和叙述方式上,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有什么区别?

第八节新历史小说

一、新历史小说的定义

所谓“新历史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题材小说,它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只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表现的却是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感情。 二、“新历史小说”基于西方现代历史哲学思想

新历史主义认为:“任何历史都是个人史”(人叙述历史时渗透主体意识)

“历史一旦成为过去,就不可再复写、还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英国历

史学家卡尔《历史是什么》)历史成为古老的人性的悲歌和永恒的生存寓言,成为与当代人不断交流与对话的鲜活映像,成为当代人“心中的历史”。 历史叙事大体有三种类型

1、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叙事—它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通过有限的想象,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串

联并激活(情节化、性格化、因果化),以求形象化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

2、 个人对历史的重新叙说—它写的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和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但它的叙述立场、态度和角度是个人化的。

它用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对历史进行重新整合和阐释,或对历史进行纯个人的言说。

3、 虚构、创造型的历史小说—它所写的并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或存在的人物和事件,完全是作家虚构、想象、创造的历

史时代、历史环境,或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氛围。其目的是为了展示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4、 三、标志之作

莫言《红高粱》1986.3《人民文学》乔良《灵旗》1986.10《解放军文艺》

以全新的历史观念看待历史,采用现代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四、创作类型

1、民族秘史的叙述:对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把握和思考 乔良《灵旗》湘江之战中对红军的残杀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马村的相互谋杀与权力运作 阎连科《日光流年》豫中山区村民挖渠引水

2、家族史的叙述:通过对家族史的回溯来反思历史 陈忠实《白鹿原》讲述两个家族斗争史 莫言《红高粱》讲述先辈的抗日和爱情故事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讲述母系家族史与个人成长史 苏童枫杨树系列 讲述枫杨树乡家族史 五、创作特征

1、对“官史”历史观和主流文化立场的策略性反叛,代之以野史、民间史的视角。书写个人、家族,表现寻常百姓,遗闻传奇等。

莫言《红高粱》

陈忠实《白鹿原》还原民间生活的原生态,将半个世纪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放到民间的宗族文化氛围中加以表现 乔良《灵旗》青果老爹的回忆(红军被杀—复仇) 2、侧重表现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

乔良《灵旗》最关注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性与人道问题,特别是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异化问题。那汉子的复仇—血腥味—九翠的拒婚

莫言《红高粱》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生命力衰微的忧虑。 3、对历史予以解构,使之寓言化。

阎连科《日光流年》用生命代价引来的灵隐水的污染隐喻着农民和乡土中国的的苦难命运,是一个民族受难的历史寓言。 乔良《灵旗》解构党史的叙述方式,颠覆英雄神话,构造新的历史寓言。

陈忠实《白鹿原》中鹿兆海与白灵投铜钱决定参加的党派,隐喻了历史进程的偶然性。 族长白嘉轩是正统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他的一生是民族文化精神演变史的象征。 4、叙事上追求虚构,人物复杂化,消解史诗性风格

多取材于无法考证的、虚构的民间野史与人物,历史只是人的背景和舞台。多描写平民化、边缘化的人物,个人化的叙述立场,作家的主体意识弱化,瓦解了史诗风格产生的基础。

乔良《灵旗》中利用幻觉在青果老爹(叙述者)和那汉子(被回忆者)之间制造一种错位的叙述效应,将现在与过去和谐统一起来。 青果老爹:赌棍无赖—民团团丁—红军—逃兵—红军的复仇者

莫言的《红高粱》分析

一、作家简介:莫言(1956--- ),原名管漠业。山东高密人。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代表作:

短篇小说 《枯河》《老枪》

中篇小说 《透明的红萝卜》 《金发婴儿》《球状 闪电》 《欢乐》《红蝗》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 《狗道》《狗皮》《奇死》) 长篇小说 《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1995)《檀香刑》(2001) 《四十一炮》 (2003) 一、民间的世界:高密东北乡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 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莫言)

1、自由自在,具有原始生命力。 “颠轿”、“酒神曲”、“伏击战”

2、藏污纳垢,具有丰富复杂性。“野合”、“尿酒”、“杀人放火”、“精忠 报国” 二、主题——对生命自由和原始野性的张扬

以全新的历史观念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北方民众的斗争生活,极力渲染和歌颂存在于民众身上 的那种原始的生命活力和“红高粱”一样充满血性和反叛意识的民族精神。

1、 “红高粱”的意象——北方中国农民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2、故事情节——宣泄着生机勃勃的生命激情,宣扬着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

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组织民间武装,在胶平公路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地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余占鳌(我爷爷)与戴凤莲(我奶奶)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对自由性爱的追求

三、人物形象塑造

余占鳌— 具有粗野强悍的草莽性格以及富有原始正义感和勇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戴凤莲— 具有大胆反叛封建礼教、敢作敢为、豪放坦荡的个性。

戴凤莲临终前的心理独白:“天,什麽叫贞洁?什麽叫正道?什麽叫善良?什麽叫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我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我该干的都干了。我什麽都不怕。”

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人物豪放坦荡、任情任性的个性体现了朴素的自由和解放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归于自然的人类本性的需求。

这种红高粱式的生命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酒神精神”。

主题内涵的深入探讨:莫言力图反抗沉沦并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试图通过认同民间文化蕴涵着的生命自由野性来超越人生的困境。

小说的生命力主题是通过父辈形象展开的。 爷爷余占鳌—父亲豆官—“我”的族系链表现出力的衰减。先辈的英勇行为,“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作品也隐含了“文明批判”的主题,文明作为一个压抑性的机制,与生命力相对立。“红高粱”神话又是虚无缥缈的,这里的“自由”更多地停留在自然本能欲望的满足的层面上,并非生命自觉自省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和承担,因而难以获得永恒的意义。 四、 艺术特色 1、开放的叙述视角

小说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来叙述前辈的经历,以一个孩子的情绪来认识过去的生活,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艺术视角。设置一个双重的“亲缘叙述者”的视角,“我”(孙辈)的叙述:全知视角(剧外)“父亲豆官”(子辈)的叙述:有限视角(剧内) 2、自由任意的叙事方式

借鉴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打破传统的时空顺序和情节逻辑,把故事讲述得非常散漫自由。这种任意的讲述又是统领在作家的主体情绪下,形成天马行空式的随意的叙述方式。 3、大量运用通感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1) “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

(2)“刘大号仰天吹起大喇叭,喇叭口里飘出暗红色的声音,碰得高粱棵子索索打抖。” (3)“汽车象一条吞食了刺猬的的大蛇,在痛苦的甩动着脖颈。”

(4)“马骡驴粪象干萎的苹果,牛粪象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象振落的黑豆。” 4. 富于感性化的艺术风格

重在表现主观感觉,不加约束的心理跳跃、流动和联想,特别是出现大量的感官意象。

“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象魔鬼,时而象亲人,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蛇状的一团,又呼喇喇的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它们的光彩了。它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它们哈哈大笑,它们嚎啕大哭,哭出的眼泪象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高粱缝隙里,镶着一块块的蓝天,天是那麽高又是那麽低。奶奶觉得天与地、与人、与高粱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一个硕大无棚的罩子里罩着。”

“两只肥硕敦厚的耳朵苍白美丽,在磁盘里活泼的跳动,打击得磁盘叮咚叮咚响。”

“罗汉大爷脸皮被剥掉后,不成形状的嘴里还呜呜噜噜地响着,一串一串鲜红的小血珠从他的酱色的头皮上往下流。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后,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

第九节

王朔的小说创作

一、王朔(1958—)北京人。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后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后辞职专门从事写作,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读者。后高举商业化写作的旗帜,率先进入影视业,获得成功。他的作品虽风靡一时,但评论界却分歧很大。王朔还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制造“热点”,以至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文坛、影坛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现象”。 1、“痞子”作家王朔:王朔是以写“痞子”形象著名的作家;王朔作品有股“痞子气”——语言粗俗,玩世不恭;王朔是文痞,是痞子型的作家。

王朔说:“我的作品并不痞, 只是有些油腔滑调。” 2、商业炒手:王朔

1988年,被称为“王朔年”。在这一年,王朔的《刘慧芳》改编成电视剧《渴望》、《修改后发表》被拍成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形成全国上下争看王朔、争读王朔作品的“王朔热”。喝彩声和棒喝声接踪而来 。商业目的鲜明,由他策划、改编的影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顽主》、《过把瘾》、《看上去很美》先后都获成功。 “王朔热”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王朔被认为是商业写作的成功范例。 3、独行侠:王朔

他的特立独行的创作观念和离经叛道的言行常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王朔飞刀: 1999年,《无知者无畏》批判鲁迅、老舍等大师级作家 2000年, 《我看金庸》批判金庸

在文坛掀起轩然大波。此事件,被称为“王朔飞刀”。 二、创作历程

王朔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 1、言情阶段:《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2、调侃阶段:《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玩的就是心跳》 3、真挚深情阶段:《过把瘾就死》《永失 我爱》 《看上去很美》 创作历程

言情系列:偏重于情感的探讨如《空中小姐》《永失我爱》《过把瘾就死》《看上去很美》 顽主系列:偏重于顽主生活的展示,如《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 三、“顽主形象分析

“顽主”大多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在文革中长大或当兵或插队,面临80年代经济转轨却没有正当职业,生活在无聊与空虚中,玩世不恭、能侃会道,生活在社会秩序的边缘,被称作“文化边缘人”或“痞子”。 1、顽主的“痞气”—反叛

无业、有时敲诈、骗钱,混吃、没正经、拿人开涮、语言粗俗。“逮谁拿谁开涮”,“以讥笑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为乐事”。他们不理传统和世俗那一套,自称“流氓”、“无耻”、“卑鄙”,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理想” 1)?°千万别把我当人”——拒绝崇高、消解神圣、反抗权威

《顽主》于观、马青、杨重不务正业,办三T公司(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对传统规范不屑一顾,专干荒唐事。

《我是你爸爸》马林生与马锐父子冲突:质疑社会规范、秩序与权威。“你傻就傻在不懂得这条做人的基本规则;当权威仍然是权威时,不管他的错误多么确凿,你尽可以腹谤,但一定不要千万不要当面指出。权威出错犹如重载列车脱轨,除了眼睁睁看着它一头栽下悬崖,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所有努力都将是螳臂当车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2)“玩的就是心跳”——游戏人生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张明:“所以我一发现要当一辈子小职员,我就不去上班了。我抓得很紧,拼命吃拼命喝拼命玩。”追求享乐、消费现实。

《给我顶住》“不爱任何人”,追求欲望满足

3)“只有把知识分子打掉了,才有我们的翻身之日”—对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的嘲讽和极端否定

《一点儿正经没有》“作家就是玩文学的。谁叫咱小时候不好好念书,现在当作家也是活该!我爸爸知道我当作家,非打死我不可。”

《顽主》中对“作家”宝康、德育老师赵尧舜虚伪面目的揭示。 2、顽主的“率真气”

话说得率真,做事做得放纵。“一点正经没有”,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放荡言行,乃“中国的嬉皮士”。这种浪漫个性也是对其自卑心理的一种保护性自我满足。 思考:

1、王朔反叛传统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指向何处?

2、王朔的反叛是否处于压抑与反 抗、自尊与自卑之间的挣扎中?

王朔小说“顽主”形象意义

顽主的言行遭遇,烛照出虚伪、世俗、自私、平庸、怯懦的“正常的人生”。 解构之后缺乏建构,“顽主”生存于孤独的悬浮状态,缺乏精神支点。

四、语言特色:游戏调侃、油腔滑调。迎合社会心理的需求,是其小说的一种结构方式。

“我的小说靠两路活儿,一路是侃,一路是玩。我写时不是手对着心,而是手对着纸,没心没肺,特别无聊地调侃。”(王朔)

1、京片子的神侃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国家大事、鸡毛蒜皮,无所不知,无所不侃,“侃晕一个是一个”。 2、反讽色彩

悖论语言:双层相反意义同时出现于字面

?“我们不能派人去打那个不让你调走的领导的儿子,那不像话,我们是体面人。我建议您还是去找领导好好谈谈,到他家去,耐心地、和颜悦色地谈谈。不要拎点心匣子,那太俗气也不一定管用,带着铺盖卷去,像去自己家一样,吃饭跟着吃,睡觉跟着睡,像戏里唱的那样:?在沙家浜扎下来了。?”( 《顽主》)

悖论语言:双层相反意义同时出现于字面

?“回到家,吴胖子他们在玩牌,见我就说:?我媳妇回来了,所以我们这个党小组会就挪到你这儿继续开。?他又指着一个

大盘脸的陌生男人说:?这是我们新发展的党员,由于你经常缺席,无故不缴纳党费,我们决定暂时停止你的组织生活。?”( 《玩的就是心跳》)

?浪漫反讽:在慷慨陈词之后却颠覆之

?“大会继续庄严隆重地进行,宝康代表获奖作家发言,他很激动,很感慨,喜悦之情是他几乎语无伦次。他谈到母亲,谈到童年,谈到村边的小河和小学老师在黑板写字的吱吱呀呀声;他又谈到少年的他的顽劣,管片民警的循循善诱,街道大妈的嘘寒问暖;他谈得很动情,眼里闪着泪花,哽咽不语,泣不成声,以致一个晚到的观众感动地对旁边的人说:?这失足青年讲得太好了。?”(《顽主》) 3、狂欢式的长句子

多个句子中间没有标点,没有停顿,造成信息的密集和语言的狂欢。

“咱虽身为下贱,但得心比天高出污泥而不染居茅厕不知臭度尽劫波兄弟再相逢一笑泯恩仇。” 五王朔小说的大众化特点:

大众文化是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的功能特征是:娱乐、消费、通俗。大众文艺是指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大量复印、供大众阅读、消闲、欣赏需求的各种文艺制品的总和。如畅销书、通俗小说等。 1、消费与娱乐。王朔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阅读快感。 2、批量与复制。故事内容重复,人物类型化。 3、善于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自我宣传。

王朔被大众接受的原因:作品反映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心态;具有“补充体验”的功能;情节丰富,而且有很强的刺激性;语言通俗化、生活化; 六、创作价值:

首先,他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有生活基础的,具有艺术真实性。

其次,他塑造的艺术形象是独特的,为中国当代文学形象长廊提供了独特的个性化的“顽主”形象。 再者,他的艺术语言是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个性化的。

另外,他的作品显示了独特的切入大众生活和社会历史的深度。 七、王朔小说创作的不足

商业化操作影响有的作品的深度,人物形象雷同,结构散漫,过于膨胀的对话对情节的挤兑。

第十节个人化写作

一、个人化写作的内涵

个人化写作”是当下文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精神命题。个人化是一种人文姿态,是对个人独立性和自由意识的确认,昭示着写作立场的某种转变。个人化写作是指摆脱社会政治和正统文学的规范,退回到个人感受世界的立场,对现实生活作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化叙写。

二、个人化写作与当下的关系

1、建构挣脱权力话语的个人话语 ,唤起和强化人们的个体生命精神,肯定个体的生命价值。

2、现代人面临着商品、物质和权力等对人性、独立性的越来越严重的挤压和销蚀,个人化写作是现代人拯救自我的一种方式。审美把人的活力还给人自身。

三、个人化写作的意义

1、作家个人对世界的知觉恢复了,不再依赖某种集体意识来认识生活,把一个时代的沉痛化为深刻的个人经历。 2、人性的自由展现和文体的个人实验,进一步追求人性解放和文体解放的全面开掘。

四、个人化写作的创作类型之一:新生代小说 1、新生代作家

20世纪90年代,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青年作家走上文坛,他们以面对当下生活的热情,以个人化写作的姿态,展示年轻一代的人生与追求、情感与心态,被成为“新生代作家”。 代表作家:朱文、韩东、邱华栋、毕飞宇、李冯、刁斗 2、新生代小说的创作特点

躲避崇高和责任,对群体性、政治化的创作的反叛,突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率真地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欲望的追求、心理的困惑、人生的挣扎状态。 2、新生代小说的创作特点

1)在对欲望的描述和张扬中突出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生活形态与人生观念,展示出一个自私、自恋的欲望追逐的世界。 朱文《我爱美元》我—父亲

邱华栋《哭泣游戏》黄红梅 保姆—女大款 韩东《为什么?》王一民—李冯—小初

2)以自身的生活与心态为模本,细致描述现实环境中的孤寂痛苦的心灵。

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红豆 战场被俘—被歧视—背负罪孽感—自杀—进疯人院 刁斗《失败的逃遁》青青 格格不入的逃遁者—卷入谋杀案

3)描述现代人在社会中的奋斗和挣扎,突出年轻一代追逐财富与地位的执着与自私。 邱华栋《闯入者》赫建 : 读书—精神变态 杨灵 : 白领丽人—妓女 《沙盘城市》林家琪 : 画家—街头画像—嫁人 陈灵:钢琴家—做家教

“在这座沙盘城市中,什么都是一场流沙,一座沙堡,什么都是脆弱和不真实的。” 4)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化色彩 韩东:虚构展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朱文:淡化故事,以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为核心 邱华栋:以象征的手法书写闯入者的奋斗史

毕飞宇:以超验性的想象和体验剖析现代人的隐秘的心理世界 5)具有鲜明的写实色彩和自然的平民色彩

不再将对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起伏作为重点,而是把对真实的人生碎片与感受的叙写置于首位;不追求创作的史诗意味,而是注重以关怀世俗生活的本色叙事方式进行叙写。 缺点:审美内涵和意味不足,过于琐碎、随意、直白。 五、个人化写作的创作类型之二:女性写作 陈染《私人生活》倪拗拗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多米 王安忆《长恨歌》王琦瑶 卫慧《上海宝贝》倪可 徐坤《厨房》 枝子

以个体生存体验表达女性集体的生存经验,书写以性别立场为特征的女性意识。

凸现出极强的个人写作气质。“性别语言”作为一种异质的叙述方式介入大一统的男性主流话语中,进一步拓展了个人化的精神空间。这种个人化写作的核心是女性抗拒男性化叙事的表现,抗拒男性叙事对女性的审美和欲望化书写,从而把自己的躯体有被动的欲望对象改写为主动的欲望主体,以身体写作的叙事策略反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存的压抑和遮蔽。 参考书目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一节民间化写作

一、文化的分类

主流文化(政治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

巴赫金认为,民间文化体现了人民大众的世界感觉和审美感受,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它以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式,向官方文化、上层文化提出挑战,发起冲击,有力地动摇了单一文化的垄断地位。其结果是使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的对立逐渐模糊,同时使它们在相互碰撞中有相互渗透(参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 二、“民间”理论

陈思和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了“民间”的存在形态、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出“三大板块”理论:“国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新文学传统和民间文化形态” 。在他看来,“民间”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民间的特征之一

1、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政治权力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但总是在一定程度内被接纳,并与国家权力相互渗透,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

2、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与憎,对人类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律条都无法约束的,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而它往往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

3它有着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的背景,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①的形态。因此也很难对它作一个简单的判断。(不追求崇高、社会价值、人生理想,在民间道德、信仰、礼俗中自我调节和生存) 注释: ① 藏污纳垢不仅仅指民间存在着丑与恶的东西,而是对一种包孕着美丑对立、善恶交织、瑕瑜互见的文化形态的描述。 三、文学意义上的?民间??

在民间世界里寻找到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空间,以民间意识书写世俗民间的生存形态,从中洞察“藏污纳垢”的民间文化。

四、新时期的民间化写作

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都是从政治话语出发,表达时代的主流。80年代中期,汪曾祺的风俗小说和寻根文学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民间世界的关注。但寻根文学是试图在民间世界中发掘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学之根,其立场依然是知识分子精英立场。80年代末,随着英雄年代的远去,许多作家转向了民间,开始了真正的民间化写作。代表作家:莫言、余华、张炜、张承志、韩少功、阎连科等

作品揭示出作家在走向民间、展现民间时对民间立场的选择、民间话语的表达(叙事角度)和对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精神传达的独特个性。

民间立场上的民间化写作,考察和表现的往往是与民间生存密切相关的“吃、喝”问题,展现的是“苦难”以及民众对待苦难的态度、挣扎的状况和处理的方式。

苦难中的生命追求

—余华《活着》解读

一、作家简介余华,1960生于浙江杭州。曾做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八十年代末被称作“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九十年代创作多部长篇小说,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八十年代高扬“先锋文学”旗帜,张扬“暴力”与“死亡”的主题,展现孤独阴郁的人性世界,揭示现实的虚假性。(愤怒而冷漠) 余华先锋小说代表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

余华九十年代的小说注重描写小人物在卑微生活中的超凡的忍耐力和乐观精神,探索蕴藏在平凡生活深处的生活之源。充满了作家对民间世界的关怀与悲悯。 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二、“活着”的生命主题

1、对死亡和苦难的体验和见证,描述了生命的脆弱易逝、命运的变幻无常。

死亡叙述:福贵的父亲—母亲—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 福贵—龙二—春生

2、淡化超然的生命状态

福贵承受着“生命之 轻”,表现出饱经忧患之后的超然与知命、对苦难命运的顺应。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 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

情感淡化的意味:在宏大的历史叙事挤压下,小人物的情感在久遭漠视之中自然淡化。 这种情感淡化也是人们适应生存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3、对生命本源的留恋与执着“活着”就是处于历史边缘的小人物的终极目标与理想。 “作家要向人们展示高尚”,历经苦难而又坦然自若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高尚。 三、“无我的叙述方式

以不介入的方式、日常化的口语,让福贵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让人物的苦难不加节制地呈现出来。不仅加强了苦难描写的刺激效果,也使苦难的呈现获得某种纯粹和透彻。

“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快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家珍让我再背她到村口看看,到了村口,我的衣领都湿透了,家珍哭着说:“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我看见

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