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3-11-06 09: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小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所学知识内容的有限,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发展,不利于一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阶段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一、小学阶段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阅读能力是指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以一定的阅读速度来正确理解英语书面材料,掌握一定的信息。它是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对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二级的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二、小学阶段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情感因素

学生朗读往往只注意词的准确,不注意整个思想感情的表达,因而读得不够自然,语音语调也不够正确。因此要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感情地朗读,对于一些陈述性的文字,也要求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注意速度、节奏以及意群的表达。

(二)知识、技能基础的因素 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拼读能力不过关,词汇量不足,基本语言结构不熟悉,基础语法知识不牢固,对英美国家文化缺乏一定量的了解,必然会影响阅读的进行。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应尊重这个客观实际,选取难易适中的材料,并及时查缺补漏,扩充学生的词汇量,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方法与策略的因素

1

很多学生对拼读感到困难,这就是在教学字母的阶段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有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这往往是教者过分强调集体朗读要整齐的结果。小学生重模仿,而且对于语音比较敏感,学习起来要比成人容易得多。在朗读训练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并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要坚持让学生听录音磁带,多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要强调准确、自然地朗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猜测生词意义的能力,猜测可以通过句子和上下文,通过题目、图示、构词法等帮助理解。

三、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阅读教学的实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场所。课堂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就寸步难行;课外阅读教学是课堂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拓展,有了它,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才会学无止境。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势必好学。教师应创建说英语的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维:借助实物与形体语言,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出浓郁的英语氛围,让学生习惯地听英语说英语,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投入真切感受,用英语去思考问题(thinking in English),并用英语作出反应。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给予大量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领悟,有效习得”。因此课堂阅读教学正式开始前的“准备操”非常重要,即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交谈(free talks)或学生之间的对话(free dialogues),它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以一种放松的状态进入课文的积极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教师应改革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开始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牛津版的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两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是故事型的,而且图文并茂,充满童趣。对于故事型的阅读材料,我一般采用“五步阅读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五步阅读教学法”即初读自悟,获取大意——再读故事,质疑解疑——合书静听,再会其意——跟读正音,准备表演——小组合作,上台展示。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Dog and Mouse这一故事时,我先让学生看书默读,配合插图自己了解故事的大意,接着提出疑问,如: Who is crying? Why? 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读故事,细细品味,找出答案,同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如:单词的读法和意思,句子的理解等。接下来让学生合上书,静静地听录音,再会其意;最后让学生跟读,分组进行表演对话。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或插图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或是根据阅读内容加上合适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内容改编成对话后,进行表演。通过编对话、表演,再回去朗读那篇文章,就更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多种方式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的。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初

2

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

1.在识词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多种方式,扩充词汇量,阅读即是学习的过程。

2.学会抓关键词,如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

3.教学生运用图片和标题等来猜测。

4. 大量地范读,积极地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 教师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的榜样。范读时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听范读,反复朗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另外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多,背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背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很容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

5.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正确的阅读:诸如升降调、连读、失爆等朗读技巧。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集中的阅读技能的训练。

当然,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课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小文章。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小学英语教与学》,上海外语出版社,1996

[2] 鲁宗干,唐锡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禹明,《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龚海平,《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第11期 [5] 茅蓓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第2期 [6] 钱丹凤,《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例》,《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第3期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