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高考化学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16 20: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2.0分)

1.下列物质不列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的是()

A. SO2

B. NO2

C. CO2

D. 可吸入颗粒物

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

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735Cl

B. H2O的电子式:

C. N2的结构式:N≡N

D. 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B. 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

C.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 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l的溶液中:Mg2+、Na+、AlO2?、SO42?

B.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H+、Na+、Fe3+、Cl?

C. 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3?

D. 含有大量MnO4?的溶液中:Ca2+、K+、Cl?、I?

5.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 制取收集氨气

B. 制取氯气

C. 除去CO2中的SO2

D. 制取蒸馏水

6.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金属铁和铝都可以被浓硫酸钝化,因此铁和铝都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B. 等质量的金属铝,分别和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氢气一样多

C. 将2mol金属铝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可以得到3mol氢气

D.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C. 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质:4H++4I?+O2=2I2+2H2O

D. 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HCO3?+OH?=CO32?+H2O

8.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kJ·mol?1,E?生成物>E?反应物

B. 4CuO(s)=2Cu2O(s)+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H<0

C. 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D. ΔH值与反应物用量无关

9.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

B.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的pH不变

A. ×

B. √

11.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

使其免受腐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 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C. 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M?ne?=M n+

D. 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B向稀硫酸与蔗糖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

热无银镜产生

蔗糖未发生水

C

向1mL1%NaOH溶液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

加0.5mL葡萄糖溶液,加热

未出现红色沉

淀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D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溶液酸化呈酸性,

再加AgNO3溶液

出现淡黄色沉

淀溴乙烷发生水解

A. A

B. B

C. C

D. D

13.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2NO(g)△

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物质的量

B. 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C. 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D. 当x表示NO2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14.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遇上FeCl3溶液都会显色

C. 乙醛酸与H2加成的产物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D. 1mol羟基扁桃酸能与3mol NaOH反应

15.H2S为二元弱酸.20℃时,向0.100mol?L?1的Na2S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

变化及H2S的挥发).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通入HCl气体之前:c(S2?)>c(HS?)>c(OH?)>c(H+)

B. pH=7的溶液中:c(Cl?)=c(HS?)+2c(H2S)

C. c(HS?)=c(S2?)的碱性溶液中:c(Cl?)+c(HS?)>0.100mol?L?1+c(H2S)

D. c(Cl?)=0.100mol?L?1的溶液中:c(OH?)?c(H+)=c(H2S)?c(S2?)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

16.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因而广泛应

用于渔业、农业、环保等许多方面.如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应包括下列操作中的______.(填序号)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分液

E.蒸发结晶

(2)用氨水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______.

(3)若测得滤液C中c(CO32?)=10?3mol/L,则Ca2+______(填“是”或“不”)沉淀完全.[已知

c(Ca2+)≤10?5mol/L时即可视为沉淀完全;K sp(CaCO3)=4.96×10?9]

(4)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则酸化后溶液中

c(NH4+)______c(NO3?)(填“≥”、“≤”、“<”、“>”或“=”).

(5)操作②是: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当调节溶液pH至9~11,才出现大量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用简要的文字解释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1的原因______.

(6)已知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a,m g大理石可以制得n g CaO2,请计算:CaCO3转化为

CaO2过程中,Ca原子的利用率______.

17.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Ⅱ.【产品制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______(填操作名称)、

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

(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方法提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18.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NH3.H2O=NH4++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 移动,OH?的浓度______ ,NH4+的浓度______ .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微粒有______ 、______ 、______ .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______ 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19.“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实验小组为测定某长时间放置的半瓶“84”消毒液中有效

成分的浓度,设计如下实验。

①量取25.00mL该“84”消毒液,配制成250mL溶液。

②取所得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0.0500mol·L?1的酸性KI溶液,充分反应。

③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02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消耗标准溶

液的体积为20.00mL。(已知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 2NaI)

(1)“84”消毒液长时间开口放置于空气中效果降低,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步骤①中,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为量取、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________。

其中“洗涤并转移”操作中需要洗涤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若步骤②中所用酸性KI溶

液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较长,则测得的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20.CO2回收与利用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利用CO2制备合成气(CO、H2),再制备高值产品,

如甲醇等,也可以利用CO2直接制备甲醇等产品。

(1)已知几种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E1)、逆反应活化能(E2)如表所示:

序号化学反应E1/(kJ·mol?1)E2/(kJ·mol?1)①2CO(g)+O2(g)=2CO2(g)19542519

②H2(g)+1

2

O2(g)=H2O(l)685970

③2CH3OH(g)+3O2(g)=2CO2(g)+4H2O(l)35264978

在相同条件下,起始反应最快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H2和CO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T1oC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CO和0.60mol H2合成CH3OH,发生反应:CO(g)+ 2H2(g)?CH3OH(g)△H<0。经5min恰好达到平衡,CH3OH的浓度是0.05mol·L?1。

①T1oC时,以H2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T1+100)oC时,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 CO、0.20mol H2和0.30mol CH3OH,此时反应将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达到平衡”或“无法判断”)。

(3)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以直接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

H2O(g)△H<0,测得相同时间内甲醇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800oC时甲醇产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下列措施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升温

B.加压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H2浓度

(4)利用电解法在酸性条件下将CO 2和H 2O 转化成CO 和H 2。阴极反应式之一为CO 2+2e ?+2H +=CO +H 2O ,其机理如下:①CO 2+2e ?+H 2O =CO +2OH ?(慢反应);②OH ?+CO 2=

HCO 3?(快反应);③HCO 3?+H +=CO 2+H 2O(快反应)。

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控制阴极反应速率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21. 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目

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即将金红石或钛铁矿与焦炭混合,通入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 4:

2FeTiO 3+7Cl 2+6C ??1173K??2TiCl 4+2FeCl 3+6CO ; TiO 2+2Cl 2+2C ?

?1173K??TiCl 4+2CO

将TiCl 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TiCl 4+2Mg ?

?1220~1420K??Ti +2MgCl 2

MgCl 2和过量Mg 用稀盐酸溶解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与CO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___(填化学式).

(3)在CH 2Cl 2、C 6H 6、CO 2、C 2H 4中,碳原子采取sp 1杂化的分子有______.

(4)TiCl 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 4属于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5)与钛同周期的另一种元素钴(Co)可形成分子式均为Co(NH 3)5BrSO 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Co(NH 3)5Br]SO 4,往其溶液中加BaCl 2溶液时,现象是______;往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 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6)在自然界中TiO 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其中Ti 4+的配位数为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2.化合物H是一种用于合成γ?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和______ .

(2)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

①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是α?氨基酸,

另一水解产物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G的分子式为C12H14N2O2,经氧化得到H,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 .

(5)请写出以和(CH3)2SO4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C

解析:解:常见的污染物有SO2、Cl2、NO x及固体颗粒物等,则A、B、D中的物质均列入“空气质量日报”中,只有CO2无毒不列入“空气质量日报”中,

故选C.

常见的污染物有SO2、Cl2、NO x及固体颗粒物等,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为高频考点,把握气体的性质、环境污染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环境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8+17=35,该氯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故A正确;

B.水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氮氮三键,其正确的结构式为N≡N,故C正确;

D.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钠离子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是高频考点,难度不大。

A.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故A正确;

B.氧化铝熔融时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不是因为其熔点高,故B

错误;

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胃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故C错误;

D.铝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与铝的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不容易腐蚀有关,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解:A.pH=l的溶液,显酸性,H+、AlO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Fe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nO4?、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A.pH=l的溶液,显酸性;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不能选无水氯化钙干燥,应选碱石灰,且收集氨气时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

B.图中缺少酒精灯加热,不能制备氯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管长进短出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钠、铁、铝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结合相关金属单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A.钝化是铁、铝与浓硫酸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A错误;

B.等质量的金属铝,分别和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氢气一样多,故B正确;

C.铝和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

D.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反应必须符合客观事实。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H2SiO3↓+2HCO3?,故B错误;

C.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离子方程式:4H++4I?+O2=2I2+2H2O,故C 正确;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焓变的分析判断,影响平衡因素的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该反应的为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E反应物>E 生成物,故A错误;

B.4CuO(s)=2Cu2O(s)+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G>0,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ΔS>0,ΔG=ΔH?TΔS>0,ΔH>0,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和变化途径无关,反应H2(g)+ 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C错误;

D.反应的焓变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有关,系数不同焓变数值不同,与物质的用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掌握和运用元素周期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则X位于Y的左端。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弱,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即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越来越稳定,所以X的气态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故D错误。

10.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难度不大。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溶液的pH增大,故错误,故A正确。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电化学腐蚀形成的条件与金属的防护。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原电池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金属铁是负极,易被腐蚀,故A正确;

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钾、钙、钠时,活泼金属能和水之间反应剧烈的反应,它们不能做电极材料,故B错误;

C、金属棒M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铁,做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物质的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A.生成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无白色沉淀,与溴水浓度小有关,故A错误;

B.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没有在碱性溶液中加银氨溶液,不能出现银镜,故B错误;

C.NaOH不足,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现象不能说明葡萄糖不含?CHO,故C错误;

D.水解后在酸性条件下检验卤素离子,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溴乙烷发生水解,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特别是题中反应的特征。

A、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错误;

B、达到平衡后,因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

D、增加NO2的物质的量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O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C

解析:解:A.两种有机物生成一种有机物,反应C=O变成C?O单键,为加成反应,故A错误;

B.二者均含酚?OH,遇上FeCl3溶液都会显色,故B正确;

C.乙醛酸与H2加成的产物为HOCH2COOH,含?OH、?COOH,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羟基扁桃酸酚羟基和羧基可与NaOH反应,1mol羟基扁桃酸消耗2molNaOH,故D错误;

故选BC.

由反应可知,苯酚中与酚?OH对位的C?H键断裂,与?CHO发生加成反应,苯酚和羟基扁桃酸均含酚?OH,羟基扁桃酸还含?OH、?COOH,结合酚、醛、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羧酸性质的考查,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BD

解析:解:A.通入HCl气体之前,该溶液为Na2S溶液,分步水解且程度很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S2?)>c(OH?)>c(HS?)>c(H+),故A错误;

B.电荷守恒式c(Cl?)+2c(S2?)+c(HS?)+c(OH?)=c(Na+)+c(H+),物料守恒式c(Na+)=

2c(S2?)+2c(HS?)+2c(H2S),pH=7的溶液c(OH?)=c(H+),三等式联立可得c(Cl?)=c(HS?)+ 2c(H2S),故B正确;

C.c(Cl?)+c(OH?)=c(H+)+c(HS?)+2c(H2S),两边同时加上c(S2?),得c(Cl?)+c(OH?)+

c(S2?)=c(H+)+c(HS?)+c(S2?)+2c(H2S),因c(HS?)=c(S2?)碱性溶液,所以c(Cl?)+c(HS?)<

c(Na+)=c(S2?)+c(HS?)+c(H2S),所以

c(HS?)+c(S2?)+2c(H2S),又因0.100mol?L?1=1

2

c(Cl?)+c(HS?)<0.100mol?L?1+c(H2S),故C错误;

D.c(Cl?)=0.100mol?L?1的溶液中,c(S2?)+c(HS?)+c(H2S)=c(Cl?)=0.100mol?L?1,又因

c(Cl?)+c(OH?)=c(H+)+c(HS?)+2c(H2S),所以c(OH?)?c(H+)=c(HS?)+2c(H2S)?

[c(S2?)+c(HS?)+c(H2S)]=c(H2S)?c(S2?),故D正确;

故选:BD。

A.Na2S是强碱弱酸盐,分步水解且水解程度很小;

B.pH=7的溶液c(OH?)=c(H+),根据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求解;

c(Na+)=

C.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可得c(Cl?)+c(OH?)=c(H+)+c(HS?)+2c(H2S),1

2

c(S2?)+c(HS?)+c(H2S)=0.100mol?L?1,结合c(HS?)=c(S2?)、c(OH?)>c(H+)比较大小;

D.c(Cl?)=0.100mol?L?1的溶液中,c(S2?)+c(HS?)+c(H2S)=c(Cl?)=0.100mol?L?1,带入

c(Cl?)+c(OH?)=c(H+)+c(HS?)+2c(H2S)求算.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为高频考点,掌握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质子守

恒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6.答案:A、B、E 除去Fe3+是

衡向正反应方向,有利于CaO2沉淀的生成25n

18am

×100%

解析:解:根据图示信息,可得出:滤液A的成分有硝酸钙和硝酸铁以及剩余的硝酸,当pH至8?9范围段内时,三价铁可易形成沉淀,所以滤渣B是氢氧化铁,滤液B是硝酸钙,和碳酸铵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铵,过滤,沉淀碳酸钙用盐酸溶解然后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钙

晶体,再失水成为无水氯化钙,双氧水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盐酸.

(1)碳酸钙和硝酸铵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沉淀碳酸钙用盐酸溶解然后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钙晶体,CaCO3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A、B、E;

(2)用氨水调节pH至8?9,三价铁可易形成沉淀,从而分离出硝酸钙溶液,故答案为:除去Fe3+;

(3)若测得滤液C中c(CO32?)=10?3mol/L,Ksp(CaCO3)=4.96×10?9;Ksp=Ca2++CO32?=

10?3mol/L×c(Ca2+)=4.96×10?9,c(Ca2+)=4.96×10?6mol/L,已知c(Ca2+)≤10?5mol/L可视为沉淀完全,所以此时钙离子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是;

(4)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铵根离子水解,则酸化后溶液中c(NH4+)

故答案为:<;

(5)双氧水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盐酸,即CaCl2+H2O2=CaO2↓+2HCl,加入NaOH溶液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有利于CaO2沉淀的生成;

故答案为:CaCl2+H2O2=CaO2↓+2HCl;加入NaOH溶液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有利于CaO2沉淀的生成;

(6)m 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ma

100mol,n g CaO2的物质的量为n

72

mol,所以Ca原子的利用率

=CaO?2的物质的量CaCO?3的物质的量×100%=25n

18am

×100%,

故答案为:25n

18am

×100%.

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硝酸铁,则滤液A的成分有硝酸钙和硝酸铁以及剩余的硝酸,当pH至8?9范围段内时,三价铁可易形成沉淀,所以滤渣B是氢氧化铁,滤液B 是硝酸钙,和碳酸铵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铵,过滤,沉淀碳酸钙用盐酸溶解然后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钙晶体,再失水成为无水氯化钙,双氧水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盐酸,

(1)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采用过滤的方法,从氯化钙的溶液中获得氯化钙的结晶水合物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碳酸钙能和强酸反应;

(2)pH至8?9范围段内时,三价铁可易形成沉淀;

(3)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此时钙离子难度减小分析判断;

(4)酸化后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

(5)双氧水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和盐酸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生成过氧化钙;

(6)m 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ma

100mol,n g CaO2的物质的量为n

72

mol,根据Ca原子的利用率

=CaO?2的物质的量

CaCO?3的物质的量

×100%计算.

本题考查了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制备流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难溶物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应用方法,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7.答案:Ⅱ(1)分液漏斗;B;

(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3)重结晶。

解析:

本题以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设计优化等,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Ⅱ.(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E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目的是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稀H2SO4和饱和NaHSO3溶液不反应,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

(3)将Na2S2O3结晶析出的操作应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蒸发;

Ⅲ.【探究与反思】

(1)根据: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BaSO4难溶于水,难溶于稀HCl,以及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硫酸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可知,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故答案为: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因为亚硫酸钠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钠,所以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改进后的操作是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故答案为: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重结晶方法提纯,

故答案为:重结晶。

18.答案:右;减小;增大;OH?;NH3;NH3?H2O;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解析:解:①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镁固体时,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

故答案为:右;减小;增大;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时,氢离子会消耗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

向右移动,NH3、NH3?H2O的浓度均减小,

故答案为:OH?、NH3、NH3?H2O;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有刺激性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左;有刺激性气体逸出.

(1)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镁固体时,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促进一水合氨电离;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时,氢离子会消耗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促进一水合氨电离;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确定平衡移动方向,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1)CO2+H2O+NaClO=NaHCO3+HClO、2HClO2HCl+O2↑;

(2)稀释;摇匀;烧杯和玻璃棒;

(3)ClO?+2I?+2H+=Cl?+I2+H2O;

(4)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5)0.08mol·L?1;偏高。

解析:

本题考查了卤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

(1)次氯酸钠可以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次氯酸,并且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方程式为CO2+H2O+ NaClO=NaHCO3+HClO、2HClO2HCl+O2↑,

故答案为:CO2+H2O+NaClO=NaHCO3+HClO、2HClO2HCl+O2↑;

(2)配制溶液基本操作是量取、稀释、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摇匀,其中洗涤并转移需要洗涤烧饼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稀释;摇匀;烧杯和玻璃棒;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次氯酸根和碘离子的反应ClO?+2I?+2H+=Cl?+I2+

H2O,

故答案为:ClO?+2I?+2H+=Cl?+I2+H2O;

(4)步骤③中,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5)Na2S2O3消耗的物质的量是0.0200mol/L×0.02L=0.0004mol,根据方程式推出I2为0.0002mol,故在②中反应的ClO?为0.0002mol,又因为体积为25ml,所以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1;暴露时间会长导致I?减少,消耗的体积增加,使得测量值偏高,

故答案为:0.08mol·L?1;偏高。

20.答案:(1)②;CO(g)+2H2(g)=CH3OH(g)△H=?126.5kJ?mol?1

(2)①0.02mol/(L.min);25

②向左移动

(3)①200~800℃间,温度升高速率增大;800~1000℃间催化剂活性(或选择性)降低,速率减慢

②BD

(4)催化作用;①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原理,侧重考查基本理论、基本公式的理解

和灵活运用,明确化学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1)中三个方程式中焓变与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解答易错点。

(1)相同条件下反应所需活化能越低,反应越快;

①2CO(g)+O2(g)=2CO2(g)△H=(1954?2519)kJ/mol=?565kJ/mol,

O2(g)=H2O(l)△H=(685?970)kJ/mol=?285kJ/mol,

②H2(g)+1

2

③2CH3OH(g)+3O2(g)=2CO2(g)+4H2O(l)△H=(3526?4978)kJ/mol=?1452kJ/mol,

+2②得CO(g)+2H2(g)=CH3OH(g)△H进行相应的改变;

将方程式①?③

2

mol/(L.min)=0.01mol/(L.min),(2)①T1℃时,以CH3OH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v(CH3OH)=0.05

5

相同时间内v(H2)=2v(CH3OH);

可逆反应CO(g)+2H2(g)?CH3OH(g)

开始(mol/L)0.100.300

反应(mol/L)0.050.100.05

平衡(mol/L)0.050.200.05

化学平衡常数K=c(CH3OH)

c(CO)?c2(H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k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