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0 1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精品教案

(2016年最新版)

第1课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第2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第3课 色彩的纯度 第4课 让色彩动起来 第5课 提袋的设计 第6课 精细的描写 第7课 我的书包 第8课 奇思妙想

第9课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第10课 自制小相框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第12课 电脑美术——巧用动漫形象 第13课 花鸟画(一) 第14课 花鸟画(二) 第15课 山水画 第16课 有特点的人脸 第17课 雕塑之美

第18课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20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第1课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1. 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 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 ——(虾) 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

——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

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 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

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 二、讲授新课 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 (出示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分一分,哪些是花鸟作品,哪些是山水作品,哪些是人物作品?

其中齐白石最擅长的是花鸟作品。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3、通过对比发现表现方法 (1)作品《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是齐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欣赏齐白石其他兼工带写的作品 4、欣赏作品,分析艺术特色 出示作品《群虾》,小组交流:

(1)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鲜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样把虾表现得如此鲜活的?

生汇报,师小结:白石老人潜心钻研画虾几十年,他画的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3)对比真虾图片和齐白石画的虾,发现不同

真虾有6只脚,画中的虾是8只脚;真虾身体是6节,画中的虾是5节 师总:这是因为齐白石在长期的绘画过程中通过观察、写生提炼出来的虾,更具有艺术感。齐白石还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似与不似,也就是像与不像,这也是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欣赏作品

1、《蛙声十里出山泉》

古诗配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大文学家老舍就曾经拿着清人查初白一句诗去向齐白石求画,我们看是哪一句诗

“蛙声十里出山泉”

(1)如果让你来为这句诗配画,你会怎样表现? (2)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

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3)说说你看画的感受。

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2、《竹楼荷塘》

(1)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2)读一读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人生能约几黄昏,往梦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 四、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读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边播放图片边略讲)

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五、小结

1.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 勤奋刻苦

2.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3.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六、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延伸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人生经历 木匠——巨匠 绘画题材 山水、花鸟、人物 表现方法 兼工带写 艺术特色 似与不似 第2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马蒂斯的生平、作品中造型色彩的艺术风格以及晚年的艺术巅峰之作—剪纸,作为主要线索。选择了多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从他的艺术以及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的角度,认识和了解这位影响20世纪画坛的艺术巨匠。了解马蒂斯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平,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学情分析】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在教材中展示了马蒂斯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及生平简介,并选择了一些相关的小资料,需要学生在认识、观察、欣赏马蒂斯作品后,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完成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并根据本课知识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生平及在造型、色彩上

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能力目标:

观察、比较、归纳,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生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3、情感目标:了解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学习做事有恒心,不轻言放弃、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卡纸、彩纸、剪刀、双面胶、和彩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导入课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马蒂斯剪纸像) 提问: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他在手术后进行剪纸创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20世纪的画坛巨匠——马蒂斯。 二、讲授新课

1、马蒂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呢?(课件展示) 教师介绍马蒂斯的生平。

【设计意图】以马蒂斯的生平为线索,以问题为牵动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欣赏生动的课件,了解马蒂斯的绘画经历及主要艺术风格,为后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2、为什么马蒂斯晚年要“用剪刀画画”呢?(看书第五页资料) 3、马蒂斯在艺术高峰时期的剪纸作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王者之悲》,组内谈感受:(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

提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

提问2:你认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生: 黑、白、红、黄、蓝、绿 ;色彩鲜明、大胆、有节奏?? 4、马蒂斯的剪纸与传统的中国剪纸有什么不同点? 不同:造型简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欣赏2《常春藤与花》

提问: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5、师小结:这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马蒂斯晚年转向高度色彩与装饰性的简约化风格。这幅作品以红、绿、蓝、黄四种鲜明的色彩展现了常春藤勃勃的生机。绿色、蓝色的叶子,仿佛在阳光下跳动。红色的花散在叶片之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三、师生游戏: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口 夸张的装饰色彩口 细腻的写实色彩口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能力师生互动的游戏环节,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给予巩固。 四、课件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提问:他们都表现的什么题材的内容?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这张剪纸作品是如何制作的? 五、学生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习马蒂斯的艺术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学生作业缤纷秀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和色彩),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七、教师小结,课后拓展:

1、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课件欣赏。

2、马蒂斯用剪纸的方法为汶斯礼拜堂创作了彩色的玻璃窗,这是他80高龄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希望同学们也像马蒂斯爷爷一样,做事要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因此,我先从他的剪纸作品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

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野兽派”, “野兽派”的相关内容很多,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两个环节中只要处理好了第一个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同时,通过课件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

找出不同,进而总结出马蒂斯的剪纸艺术更接近“剪贴”,了解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语言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从学生的作品中依稀能够看到马蒂斯作品的影子,很有意思

第3课 色彩的纯度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纯度知识,掌握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构图)

3.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应、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出示不同纯度的黄色色标,引导学生说出期中微妙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色标,分析色彩由于纯度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初步感受色彩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 1.复习旧知

(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 (2)复习色相与明度的知识。

提问:我们在上学期分别学习了《色彩的色相》和《色彩的明度》,谁能说出色相环上各个颜色的色相,明度高低?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红色的明度?

【设计意图】以原色、间色知识引入新课,以旧知带新知。 2.学习纯度知识 (1)了解纯度的定义

提问:当某一颜色调入等量的灰红时,会产生什么变化?

将灰红和纯红做对比,比较两种色彩,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纯红—明快、鲜艳;灰红——柔和、暗淡)

讲解:红色加入灰色,它的纯度(鲜艳程度)发生变化,所以红色的纯度

降低了。

(2)出示定义: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鲜艳深度,既指色彩的饱和度。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度知识引出纯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形成系统。 3.调色练习:

(1)选择一个纯色,分别添加灰色或这个纯色的对比色,试着改变这个色 彩的纯度,看谁创造的色彩多?

(2)引导学生展示调试的不同纯度颜色。

学生分析纯度变化规律,继续深入理解色彩纯度知识。 师:小结 改变色彩的纯度使我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扎实掌握纯度知识。 4.不同纯度给人的不同感受: (1)分析两组纯度变化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两组色彩哪组是高纯度色,哪组是低纯度色?给你的 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吗?

(2)欣赏《合成—好饮的牛斗士》,分析色彩关系。 教师:同学们,这组不同纯度的黄色带给你什么感受? (3)生活中的色彩纯度

哪个是高纯度的?这个建筑给你带来怎么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不同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5.教师示范:

(1)简单地画出一个主题形象。

(2)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 (3)思考选择色调 选择高纯度或低纯度色彩。

高纯度色彩: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

低纯度色彩: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 一种颜色,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习作品的创作方法,掌握纯度变化规律。 三、创作表现:

用色彩的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 四、展示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指导学生分别对高纯度色彩、低纯度色彩、学生创作内容、技法运用等进 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欣赏水平和客观看问题能力。

第4课 让色彩动起来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法国安德烈·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这幅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表现了画家对城市清晨强烈的感受。画中不论是树木、道路、汽车、行人、都有一种动感。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此副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课本中还选择了一些运用对比色画的图案,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比色在画面上的作用。课本上还选入了几幅学生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启发学生创作构思。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色彩知识,比如原色与间色、色彩冷暖的不同感受等;这一课的前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的纯度》,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对比关系的知识。那么,这一节课,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就是学习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活跃起来,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对于造型能力弱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起形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供给学生线描稿,或者学生自己准备线描稿,我利用电脑绘画软件让学生更充分的享受色彩的神奇。 【教学目标】:

l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2、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3、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情况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教师播放课件,请学生看屏幕。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很有意思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是动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图片是静止的,但是却给了我们动的感觉。那么大家再来看看这组画面,哪副给你动感呢?

学生:黑白的给人很安静,彩色的给人动感。

教师: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画面产生强烈动感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让色彩动起来》一课。

【设计意图】以两张神奇有趣的图片指引学生注意,质疑激趣,再观察内容相同的黑白和彩色两张图片一步步由浅入深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对比色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对比,你还记得哪几对对比色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红绿、黄紫、蓝橙。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盘水果(师粘贴)你们觉得老师把水果这样摆在盘子里,水果和盘子间的色彩视觉效果是最好的吗?怎样摆放才能让他们看起来更有视觉美感呢?

学生:(指名摆放)

2、感受生活中的强烈对比教师:像这类对比强烈的色彩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增光加彩。出示图片:儿童滑梯、室内装潢、鹦鹉。 3、感受艺术品中的强烈对比教师:出示图片:农民画、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对比强烈的色彩。

学生:(生答)。

教师:农民艺术家们大胆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让画面有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来表达他们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师:出示一幅国外作品: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斯大桥》他运用了哪些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运用了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对比色??

4、探究总结教师:是不是画面中只要有对比色就能使画面有更强的动感呢?来看这样一组图。出示图片:同样的5种色彩,哪个给你的动感更强呢?(第二幅动感强,)为什么?

学生:色彩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相邻的两个色彩对比强烈。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排列顺序相同,哪个动感更强烈呢?为什么? 学生:第二幅用了波浪形的线条,形体上增加了动的感觉)同学们观察分析的很到位。

教师: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总结师板书:1、画面中相邻两色之间强烈的对比2、造型的动感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两组色彩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从相邻色的顺序和造型变化两方面的不同总结出结论,体现探究性学习。

三、教师示范教师用绘画软件<金山画王>进行演示

教师: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终于找出了能让画面产生动感的原因。下面我们用电脑绘画软件来帮助大家快速的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打开金山画王进行现场示范。

教师:我们选择图库—背景—黑白线描稿,选择你认为有动感的线描图,点击画板—倒色—区域倒色,填充你需要的颜色,觉得动感不够强烈我们还可以通过滤镜—扭曲工具使画面造型再次产生动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快速掌握该软件的应用。 四、学生创作 课件出示创作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黑白线描图案 2. 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 3.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电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出示学生创作要求。教师通过学生创作作品,观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建议引导。

五、作业展示发现好的作品利用教师控制系统切换给其他学生看,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赏析同学的作品。

教师:谁能从色彩、线条等方面评析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教师:选出一幅动感不强烈的作品让大家评价,并将部分色彩进行现场更改做出反差效果。(在评价这一环节中可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评与他评的能力)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用这个软件,就能画出这么多色彩斑斓动感十足的作品。

【设计意图】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对学生及学生作品肯定、鼓励,并提出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而评价。

六、拓展

1、播放课件展示拓展内容:出示生活中色彩对强烈的建筑类、服饰类的图片。

2、教师小结,延伸本课主题意蕴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让色彩动起来”,了解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在艺术品中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的生活像色彩一样跳动起来,生机盎然。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展示用对比色表现的建筑类和服饰类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对比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5课 提袋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课,其课型为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通过提袋设计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分析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生活、美感有了一些理性认识,同时对结构、形体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性分析。 教学目标

1.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2.使学生关注生活细节,从小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与手工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袋的造型设计,启发学生在基本结构基础上对形状、提手处加以变化。 教学难点

提袋的结构,一般为四个面与袋底,梯形或其他形状需计算精确才能做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语言鼓励学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观看过服装表演吗?

1.没有。没有没关系,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场新款手提袋的发布会。

2.看过。那么你们看过新款手提袋的发布会,今天让我们观看一场新款提袋发布会。

下面,掌声有请模特登场!(引导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本课内容) 师:仔细观察模特手中的提袋,你能看出来它们是用来装什么的? 学生:装酒的

师:你从哪方面看出他是装酒的?

生:形状,它的形状是长条形的。

师:那么说明提袋的形状能反映提袋的功能。还有那位同学再猜猜? 生:装衣服的

师:你从那方面看出他是装衣服的? 生:从图案上,从文字上

师:那么说明提袋的图案能反映提袋的功能。还有那位同学再猜猜? 生:装糖块的,从颜色和图案上能看出来。

师:提袋在生活中不仅只有这些样式,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提袋?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提袋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课件出示) 分别从形、色、功能等方面了解提袋的种类 看这组提袋都有什么形状的? 从提袋的图案上来看都有哪些? 提袋的颜色上看,提袋可以有哪些颜色?

我们都知道提袋的功能是用来装东西的,那么提袋除了这个功能,还有什么功能呢?(广告、装饰) 三、探究式学习

1.师:看过了这么多的提袋你想不想也设计个精美的提袋?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拆一拆,看看手提袋是如何制作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弄清楚提袋的结构、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提袋是怎么制作的。

生:提袋是一张纸折成的,对折,这出两个大面,然后折小面,留出边粘胶。 师:你说的真好,这种大的提袋你们制作起来会很困难,我这里有个小窍门,看,这个彩纸和小提袋展开的大小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按照小提袋上的折印折彩纸,下面多余的地方怎么办?(剪掉)

注意:使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样制作起来就会简单很多。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提袋,问:你们看我的提袋是怎么做的?(是一张纸做的吗?)

答:多张纸拼的。

师:提袋不仅可以由一张纸完成,还可以有多张纸完成。 老师演示如何制作。

师:提袋是由两个面,侧边,底部,提手组成

首先确定制作提袋的形状,剪出提袋的形状,看这个长条的彩纸是做什么的?没有这么长的彩纸怎么办?(彩纸粘在一起) 长条边上会有窄边,是干什么的?(粘胶)根据包体的形状粘上报的侧面。再加上把手,我的把手是纸的,除了这种把手还能有什么样的提手?(绳的),最后加上装饰,这样一个漂亮的提袋就完成了。

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完成一个提袋?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式什么功能的提袋。(提问两个小组) 四、合作练习

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设计制作一个提袋 要求:设计美观新颖 色彩对比强烈 造型图案独特

音乐欣赏,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练习,小组分工制作,教师巡视辅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五、展示作品

展示每组的作品,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评论。 此环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 六、小结

师:除了用纸做成的手提袋,还有什么材料的手提袋?无纺布、塑料,尼龙绸、皮等(播放课件)。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纸制作提袋,那希望同学们回家可以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制作不同材质的手提袋。(拓展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形式的提袋)。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造型与表现课,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想象、变形、夸张等造型手法,内容极具趣味性。教师需示范折叠和粘贴袋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看懂课本所示制作步骤的图意。教师需逐步示范,特别是在袋底的折叠上,多次演示,让学生完全看懂。折叠好后粘贴牢固,穿上提手绳子,完成制作。在本课中我展示了两种制作的

方法,在作业实践中,各小组体现不同的思考,有的用卡纸粘贴成船的样子、有的用绘画的方法进行装饰、有的用粘贴收集的书叶等材料装饰,多种材料在设计得以综合运用,体现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集中体现了团体的力量,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很高,最后作品的互评能够让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美术课中我们更强调它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要把它作为工艺美术中的一件艺术品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设计者独特的设计思想,不同材质不同造型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备的品牌效应等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构思想法不统一、分工不明确,以至于有的学生在一旁观看等现象。所以在学习中还要加强指导。

第6课 精细的描写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通过静物写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的能力。通过画家门采尔对香炉外形和图案的精细描写,引导学生从画面的整体结构到各部位精细的刻画进行分析,感悟线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情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难点:精细地描绘物体。 学习材料:

线条丰富的静物、图画纸、复印稿、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练习

(放录音,跟随录音作画)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

(学生讨论)线条流畅,有变化。我们在写生画时应用这些线条来表现事物,使我们的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1.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铅笔在白纸上画一画你们自己的文具盒,注意要用线条来画!

2.展示三位学生的作品,他们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刻画的一幅比一幅精细呀? 3.出示老师的写生作业,同学们,和你们手中的画对比一下,又有什么不同呢? 4.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线条精细地描画我们身边的事物。 揭题《精细地描写》 教学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线造型能力

二、欣赏讨论

1.《两个中国香炉》,这是德国画家门采尔的优秀作品,画家细致地描写了香炉的外形和上面的图案,显示了画家对中国线描艺术的浓厚兴趣。

2.欣赏书本上的其它线描作品 ,请你们讨论一下:看了这些精细的描写,使你观察到哪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呢?(学生自由说) 3.那怎样的线条才能把画面画的更美、更有特点呢?

师:线条应该有长短、粗细、曲直的变化,还应有顿挫的感觉,这样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画面也会更加真实、生动。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与线造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评价能力。 三、实践创作

1.每人一张线描的复印稿,同桌互相说说临摹的要领。 2.临摹线描《菊花》 3.展示修改。 4.进一步刻画。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线造型能力。 四、课后拓展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及评价。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2.展示几幅表现玩具的写生作业,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点辅导:

画面的构图、特征的描写、线的组织。 二、小组欣赏作品、讨论绘画。 三、展示作品(布置班级书画苑)

这堂课的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机动改变,可以写生,也可以临摹优秀作品。

第7课 我的书包

一、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继而体会设计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生活物品制作基础上,学习书包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本课的知识储备和连贯性在本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新课标提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设计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但动手能力还较弱。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学会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材质、结构与功能,设计既实用又美观的书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研究、对比与观察等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书包的材质、结构和色彩搭配等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养成观察身边人与物的习惯,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需求,设计一款实用美观的书包。 难点是:运用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解决现有书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紧扣新课标,在本节课我将以引导者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教法学法的灵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示范法、展示评价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本节课我运用了两种学法:一是探究性学习法,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二是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作业要求;运用线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物象巧妙的组合,创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展评

展示作业,欣赏,并请作者介绍。教师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语言表达能力。)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表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学们一定非常开

心。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艺术家的作品(展示《我和我的村庄》)这幅奇思妙想的画仅仅是把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吗?你知道他有什么内涵吗?(学生回答)

(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人,时空被打乱,正

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只有“我”与那头大母牛在亲切地对话。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形象。前景正中,画了一棵开花的树。这一切,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夏加尔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

由此可见,艺术家在创作、想象时,不是随意的想象、乱涂乱画,而是

通过作品表现画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积累,作品是具有丰富内涵的。

六、总结

“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有些梦想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够实现,但我们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在课的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长大以后都能实现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 教学评价设计

能否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用线描的方法进行奇思妙想的方法。 能否完成一幅奇思妙想的创作

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

对于这堂课的重点是奇思妙想的内涵和激发学生大胆的表现方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用品材料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构思出独特奇妙的作品。还在于鼓励学生的敢想敢做以及在创作手法上巧妙运用。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也要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美的欣赏能力。

第9课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 一幅单独纹样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了解民族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民族纹样的造型、色彩,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单独纹样。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说明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一幅单独纹样 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答: “纹样”是指什么?(花纹或者图案)

师说明本课是属于图案设计课的范畴,因此可以借助工具制作出精细、精美的作业效果。

2、出示少数民族服饰图片, 感受服饰中美丽多彩的民族纹样。 说说看都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第

一印象是什么?这些民族服饰纹样给你什么感觉?(颜色鲜艳、形式独特,浓郁的民族特 色)

3、引导观察课本图片,说说什么是单独纹样?它有什么特征?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

特征:外形完整、结构严谨,避免松散凌乱,单独纹样可以用作装饰也可做适合纹样和连续 纹样的单位纹样。 4、感知特征

展示图片,对比观察两例传统刺绣纹样,其主要的单独纹样有哪几种?外形与色彩的特点有

何异同?你最喜欢哪一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两例民族纹样外形、色彩的特点,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5、探究启发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刺绣纹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

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形容装饰单独纹样?发现哪些图案规律和设计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灯。不同形式有均齐式、均衡式、

合适形和不规则形等(多媒体出示图片)。 6、学习设计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截取、排列和上色的步骤。 三、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

完成相应的作业内容。 四、课堂小结。

第10课 自制小相框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课业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 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师: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有开心快乐的,也有忧郁悲伤的,

那我们都需要用‘什么’来纪录这些瞬间呢?--------(照片) 同时这些瞬间的记忆都要用什么进行装点会更加美丽呢?----(相框) 2、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各式小相框的图片,学生欣赏 2、小组研究,提问:

(1) 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生:木头(树枝,筷子)、卡纸、瓦楞纸、塑料?? (2) 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生:相框造型—————--台式、秋千式、旋转式、立式?? 相框色彩------------单一色调—间隔色? 高纯度---低纯度? (3) 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生:各种造型的相框,固定的方式也不一样,如:??

3、学生发言: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设计意图:

利用大量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评价好的作品,吸取它们的长处。

4、思维训练: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解决问题:

(1) 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 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支架。遇到问题,同学互相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演示解决。 设计意图:

启发思考,引导分析,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突破如何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这一教学难点。 三、 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要求:(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差

异进行辅导。(播音乐,创氛围。)

教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学生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四、作品展览和评述

a) 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 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 教师点评。

d) 修改、评选设计之星:最佳制作奖、创新设计奖

设计意图: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评价能力。

五、小结拓展: 回去继续为家里的长辈制作有个性的相框,要求突出平安、幸福和长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关爱家人,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良品德。 板书设计

课题:自制小相框 制作步骤: (1)构思:相框的材料、外形、色彩、背板、支架 (2)制作边框 (3)固定背板和支架 (4)相框美化 要 求: (1)大胆创新。(2)造型美观。 (3)色彩协调。(4)注意安全。 《自制小相框》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小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三、课前准备:

图画纸、黑白笔、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课件、示范作品。

课前,教师准备课件,示范作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的材料的准备才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材料准备得好,准备得齐全,才能更好地进行想象和创造,才 ......

自制小相框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的《自制小相框》这一课是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材第11册第6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从“基本理念、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流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 基本理念

本课属于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的“设计·应用”领域,“设计·应用”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和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设

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功能性目的。《自制小相框》这一课正是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在了解了小学美术教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我接下来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 教材分析 1、内容 地位 作用

前面已经说到本课属于新课标中“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新课标中“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小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如了解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支架等知识。

②能力目标:学习用容易找到的多种材料设计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并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小相框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

重点:学习和了解小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背板中包含的设计。

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第三部分 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四初一的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了五年的美术,而“设计·应用”也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因此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可是他们正处于小学向初中过渡时期,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也还要加强。

第四部分 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情况,我在导入部分采用了“读书指导法、参观法”激发学生热情,揭示课题。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运用了“参观法、谈话法”突破重点,实现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运用“讨论法、谈话法”突破教学难点;应用“讲授法、演示法”向学生讲解相框的具体制作步骤。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实习作业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观察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动手能力,使能力目标得以实现。(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兴趣学习观、主体性学习观以及启发性学习原则。)

第五部分 学法指导

《自制小相框》这一课的学法指导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练结合”的学习方法。(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自制小相框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课,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容易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在导入部分指导学生观赏不同材料、造型、色彩、图案装饰、形状、支架的小相框的实物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在新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通过看书和观看课件展示,学习了解小相框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图案装饰、形状、支架等。又指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讨论如何使自己的“相框新颖、美观和实用”,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巩固练习和实践”的方法来提高创新思维及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第六部分 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讲授新课、实践活动、学生作品评价、课堂小结五个环节组成。

在课前,我让科代表提前检查同学们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准备情况,这有利于上好本堂课和突破重难点,也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得到保证。

(一)导入(3分钟) 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课前教师准备不同材料、造型、色彩、图案装饰、形状、支架小相框的实物。学生准备自己喜爱的小相框实物,向同学们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