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计量史学的关系(计量文化期末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0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学与计量史学的关系

姓名:XXX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号:0000000000

广义地说,计量史学是指运用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通过处理资料和制造数学模式等方法来对历史中的一些“量”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一点就是指,采用数学和推论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数字统计(数据),对历史进行计(定)量分析,再把计量结果用来对历史进行验证。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帮助历史学家精确地提出问题.不单单是从质的规定性上,而且也是从量的规定性上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历史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更加精确、更加客观。

石潭1985年在西北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文《计量史学研究方法评析》中将历史研究中的计量方法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7世纪,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计量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极不普遍,主要局限于人口史和经济史中的个别方面,并且估算的成分很大。第二阶段是公元17世纪到19世纪,在这一阶段内资产阶级兴起,资本主义工业、农业和商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客现的进步,因此对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精确地统计和计算既成为当时时代的要求,也有了可靠的前提。在这一阶段中,计量史学的理论专著出现了——1882年,德国学者伊纳马·施泰尔奈格写成《历史学与统计学》一书,提出了历史统计学的概念,开始在理论上探讨史学计量分析方法。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这一阶段计量史学的基础理论范围扩大了,各种计量研究方法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新概念自然渗入到史学研究领域,法国年鉴学派还提出了“数学化的历史学”这一概念,该学派对“计量史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准备作用。第四阶段就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了,此阶段内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脑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条件的日趋完善,历史学中的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特点主要包括:计量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计量方法应用的广泛,包括了经济史、政治史等等,“计量史学”的概念也被明确提出;计量史学传及东欧和苏联史坛;计量史学在国际史坛逐渐受重视,并有了具体的理论。

对于计量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李振宏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第十二章中总结了兴起了发展的原因,具体如下:第一,科学数量化正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革本趋势,数学方法己迅速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从史学发展本身来看,当代史学已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发生了重大变化,叙述体历史变成了分析性历史,数量方法正适应当代史学这一新发展的需要。第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量方法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城中运用的成功经验,也为历史学提供了借鉴最后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技术上和物质

上的条件。

当代的计量史学的研究实践引入了大量的、高级的、复杂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来对史料进行分类、排比,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运算、统计,甚至借助计算机来建立一些数理模型,来计算、分析一些复杂的“变量”、“函数”等关系。其史学成果的表达,也更多地利用图表、曲线、表格等方式,而与传统的、以文字叙述为主的史学著述不同。当代的计量史学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它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计算,而有一整套完整的运作程序。它大体包含这样一些研究环节:一,确立研究课题和目标;二,提取数据。三,运用数学理论或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资料进行复杂的、大规模的运算。四,分析运算的结果。

计量史学方法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留下了大量的人口数据,为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此种有利条件,当代人口史研究成为较早运用计量史学方法的领域之一。198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蒋正华最先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此基础上估算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数。此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的数量一直是研究者运用计量史学方法进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点问题。如孙经先等人的研究都运用了数学方法。在人口演化规律研究中也经常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建立中国人口演化的模型,探索中国人口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总的来看,统计方法是当代人口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通过对数据的简单运算,以数字或表格的形式对当代人口发展和变化进行数量分析,总结人口流动、人口发展的规律。与人口史研究类似,当代经济史研究者普遍运用的仍是数量统计方法,即根据统计数据进行数量运算、制作表格,对历史现象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数量分析。

总的来看,在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运用的计量史学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统计学方法,一类是数学方法。相比较而言,一些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如计算总量、平均数、频率、百分比等比较容易运用;而数学的方法,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构建数理模型等则需要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统计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近代史研究中,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主要限于简单的统计方法,而在当代中国史领域,由于一些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专业学者的加入,数学方法与统计方法同样得到充分运用,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的成果很多,从而使当代史领域的计量史学研究取得比较深入的发展。

就探讨历史演变趋势、并进行预测而言,计量史学方法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回归分析是研究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把它用在历

史研究中,首先就是探寻历史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某种方法给出未来期间外生变量的数值,将这些数值代入数学模型,计算出要预测的变量的未来值。“利用回归分析,使历史学家能够预测而且应该预测”。

计量史学方法在显示其突出功效的同时,也呈现出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如计量史学方法的单纯、过度运用,使史学不断丧失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这主要是指运用计量史学方法的研究者们日益倾向于通过复杂的统计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达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史学变得越来越抽象、难懂,离传统的叙述体越来越远。“如果历史研究的成果完全用演算过程、函数公式、统计图表等形式语言来陈述,不仅使一般读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有悖于历史科学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计量史学方法在当代史学科中的运用并不是所向披靡,一用即灵,尤其是数学模型分析也并不像它所标榜的那样科学和客观。首先,有的研究者计算方法本身存在问题。计算公式是错误的,结果自然是不正确的。其次,研究者的主观态度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美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曾经指出:“统计学研究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好仆人,但却是一个坏主人。进行统计学上的概括对于他并没有好处,除非他能由此而窥探他所进行概括的那些事实背后的思想。”数学方法在史学中运用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提出假设,假设条件决定了公式的形成,并最终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假定条件的对与错直接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是与非,也就是说,在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中,如果“所用的假设与历史事实相反”,那么这种研究肯定是“质量欠佳”的。计量史学还存在大量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是研究成果的不可检验性。计量史学家往往用功率很大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对收集起来的大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涉及非常高深的数学原理和公式运用,在每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数据是否充分和可靠、重要的证据是否被遗漏、程序的编制是否正确等问题,从事这项研究的历史学家是否都受过足够的数学训练也很值得怀疑,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错误,而这些错误又是无法发现的,因为他们使用的论据并不反映在出版物的脚注上而是贮存在计算机的磁盘上,一般历史学家也根本没有兴趣对这样高深的历史著作进行检验。

数学在计量史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计量史学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时刻会用到数学方法,比如借助图形、曲线、模型等,甚至需要运用更复杂、更精确的数学方法,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也使许多传统的看法得到检验和修正。但同时,计量史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还需要在今后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石潭.计量史学研究方法评析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2] 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M]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瀛培.计量史学研究综述——数学统计、计算机与历史研究的结合[J] . 历史文化研究,2011,(1).

[4] 王爱云.计量史学方法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 [J/OL] .当代中国研究所_国史期刊,2014.

[5] 徐煜,刘建民.计量史学的过去与未来 [EB/OL] . 光明日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