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辩陈词

更新时间:2024-02-22 15:2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写好一辩陈词

一辩承担为本队开篇立论的职责。应该通过平实、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确立本方辩题的概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并辅之实例加以论证。你的陈述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先锋,你的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辩题确认后,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也就是己方的底线。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底线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底线是一次论辩赛准备的成败关键。

一、对辩题进行严格的审题

要对辩题字面上的每个词或词组逐个进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说的"破题"。这种分析要同时站在双方的立场审视。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词或词组对对方立论具有潜在的有利因素,可能成为双方首先争论的焦点,因为一般的论辩赛双方都会抓住辩题中的某个词项解释入手开始辩论,有时会出现整个论辩赛始终围绕这种解释来进行。因此,尽量设法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对辩题做出有利于本方观点的界定,以获得大多数听众的"公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举一例。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有一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不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南京大学持反方。为了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主要推动因素,南大对"儒家思想""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主要""推动因素"四项词组进行了剖析,发现辩论双方争论焦点肯定会在"主要因素有多个,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于是,南大把"主要因素"界定为必须是具有总揽全局功能这一点上。这样一来,南大总论点的方向便明朗了:儒家思想只是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背景条件,而并非是一个主要推动因素,推动四小龙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四小龙做得尤为突出的能总揽全局的正确而灵活的战略和政策。

二、一辩陈词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三、一辨陈词的基本格式

1.向对手和到场嘉宾表示致敬;

2.引入主题:主要是分析辩题,把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摆出我放的主要观点以及分论点;

3.进入主题:表明总观点,你们自己设定的分论点;

4.结束:重申观点,再次致意

当然,套路是套路,可是我们更加鼓励创新,每位辩手可根据自己的风格写出有自己特色的“陈词”。


正方一辩

开场词(尊敬的……):

首先请允许我对辩题中的词语进行阐述(解释辩题中的每一个词语)

我方之所以说……(己方立场)是基于一下三点来论证的。

第一,(分论点一)。举例子论证,总结。

第二,(分论点二)。举例子论证,总结。

第三,(分论点三)。举例子论证,总结。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己方立场)。基于以上理由,我坚持我方观点:……

谢谢大家!


反方一辩

在写一辩稿的时候要多想想对方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出现差错,最好把对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个分类处理。有准备的人,对付没有准备的人,总是会高出一筹。

和普通的驳论文一样,引题,破题,驳论,立论。引用原辩题,对其加以解释,作有利于你的观点的解释;从对方的观点上和可能举的证据上加以驳斥;对命题进行新的解释或定义,这是为了封掉对方的退路,要把对方逼进概念的死角。也避免对方扩大命题概念。

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2)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3)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4)撕隙抓漏。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5)逼入死角。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

四、参考示例

(一)辩题:是通俗文学还是文学名著影响大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正方一辩)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对方辩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文学名著和通俗文学谁影响大的问题,我方认为: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通俗文学”是指除历史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学。通俗文学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且通常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是可以满足广大读者日常阅读需求的文学作品。“文学名著”即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含有长期效应、严肃主题,且一般需要有较高认知度的文学作品。“影响”是指对人的思想或行为起作用使其产生共鸣并发生改变。由此,我方的标准为:在环境的影响及主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哪者波及的范围更广?哪者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哪者更能迎合时代的脚步?下面我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及社会现实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力量的主体。由此可知,对人民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通俗文学以其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地传播。而文学名著虽然是文学的积淀,但它的深奥和独特的时代性,恰恰限制了它在大众中的传播,限制了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

第二、管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在于他是否愿意去做这件事。因而,当人们愿意去欣赏某事物的时候,其内容一定会强烈地冲击他们的思想,引发他们思想上强烈的共鸣,并付诸于实践行动当中。作为具有广泛性的通俗文学,如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文学、穿越文学,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有机载体,无形且真实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第三、从社会现实方面来说,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的文学名著在其诞生之初就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讲,文学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真正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众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通俗文学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不仅是两者定位不同的必然,更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是不争的事实!

故我方坚信,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
 

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反方一辩)

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

大家好!

正如对方辩友所说,近些年来,一些网络文学、穿越文学等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诚然,这些通俗文学确实被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所喜爱。难道这就能说明这些通俗文学是最能影响我们的文学表现形式吗?我方认为并非如此。今天,我们邀请大家与我方一起进行一场探索之旅,揭开文学名著神秘的面纱,看看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开宗明义,所谓文学名著,“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其往往具有永恒的主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不仅读者广泛,而且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他们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光彩夺目,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而何谓通俗文学呢?正如鲁迅先生对通俗文学的评价:“其取材多在近时,或采之他种说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也就是说“通俗文学”是一种重在娱乐,重在消遣的文学表现形式,仅仅是生活中的调味剂。

今天,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的影响大”,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从影响的持续时间来看。名著象酒一样,越久越香,通俗文学只是昙花一现,西方文学的开端《荷马史诗》,就影响了西方3000年,到现在还有人不断引用,而在中国,《论语》影响上千年,四大名著也影响了四百多年。五十年后,也许没有人会记得《狼的诱惑》,却不会不记得《红楼梦》。

第二,从影响的深度来看。文学名著的影响,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方辩友如何还能认为通俗文学的影响会大于文学名著呢?

第三,从影响的广度来看。在地域方面,文学名著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受到多民族多文化的传承,如《百年孤独》出版之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出版,使世界各国人民深切感受到其巨大影响。在领域方面,文学名著可以影响到从历史、地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到政治、经济以及哲学。这些都是通俗文学所望尘莫及的啊。

综上所述,文学名著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今天,我方愿借对方辩友一双慧眼,把文学名著的巨大影响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因为我方坚信: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通俗文学。谢谢!(959字)

二)辩题: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正方一辩开篇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在校大学生”,我国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即在高等学院存在学籍的学生;另一个是“创业”,创业是指合理运用资源,以一定方式转化、创造更多财富的过程。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理由有三:

第一,从在校大学生主体属性来看,在校大学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多的优势。首先,大学生具有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同时,在校大学生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领悟力,自主能力强的特点。其次,在校大学生有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整合的优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校园里有各门专业的人才,有知识渊博的教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人力资源,因此,从大学生主体属性中看,在校大学生的几方面优势有利于创业。

第二,从创业的自我属性来看,创业是一个过程,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创业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是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们得知: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认识,创业有助于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累积工作经验。大学生从创业中获得最大好处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利大于弊。

第三,从政策方面分析,在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后,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产业来支助经济回暖。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很高的宽容和优惠政策,这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主体属性着眼,研究创业的自我属性,再配合现阶段的政策,我方重申,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谢谢!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反方一辩开篇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感谢正方辩友做出精彩的陈述,也感谢你们给了我指出正方论点漏洞的机会。由于问题严重,恕不一一指出,仅提出两点供大家评判。

首先是逻辑另类奇特。对方一辩简单的将大学——创业——成功三者单线拼凑在一起,成功如此简单,令我方百思不得其解。

其次,断章取义。对方反复提到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只字不提国家对大学生的其他鼓励,事实上国家鼓励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的倡议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为何至今您还不响应?这其中是否有功利心作祟我方不得而知。

今天我方观点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首先,由于对方的定义太复杂,我不得不通俗的给大家解释下辩题:“在校大学生”指的是尚且在学校继续学业的学生;“创业”就是创建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在校的孩子们干事业,而不是孩子们骗孩子,简单的发传单、当家教、骗大一小学弟不配叫创业。

对此,我方理由有三:

第一,精力有限,时间取胜。大学生通常情况下是人类,而人类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就能成功。同时大学生是学生,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现在矛盾出来了,创业需要大量时间,学业也是,大学并不是大概学学,二者是不可能兼顾的,是二选一的!所以不要讲创业是另一种学习这种奇特理论。学业不精,就是创业第一败!

第二,量力而行,能力取胜。正如第一点所说,大学生是人类,而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大学怎么过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同时对方鼓励大学生创业,或者反复强调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现在矛盾就又来了,人是多样的,人的发展方向是多种多样的,创业又是单一方向的,在这个多对一的现实面前,我们很容易就推导出“许多大学生并不适合创业”这一事实。到底许多是多少呢?九死一生?其实不然,成功率是1%,将近九十九死,仅一人生还。自不量力,是创业的第二败!

第三,步步为营,耐心取胜。我明白对方和我一样,觉得盲目创业是不行的,而且对方也口口声声告诉我们,他们鼓励的创业应该是理性创业,那么您能再口口声声一次告诉我真正的理性创业,步骤是什么的呢?既然您不知道,那我来告诉您,分三步:第一,好好学习,积累知识,第二,好好实习,学以致用,第三,好好工作,为创业准备足够资金、人脉等社会资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是大学生创业的明路。鲁莽冒进,这是创业的第三败!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都是为了给大学生们一个建议,正如当年魏征切谏唐太宗一样,虽不好听,但并不消极,良药苦口。总此三胜三败,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大学生才能,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1106字)

五、如何写好一辩陈词(总结)

(一)“立论陈词”的作用:开篇立论,奠定整场辩论赛的基础,思路,逻辑,方向。因此“立论”是每位辩手都应信手拈来的东西。

(二)“立论”,是建立在对辩题深刻理解之上的,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辛苦结果都在一篇“陈词”中,当是精华中的精华。

(三)“立论”写的顺序一般是: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定义,然后得出标准。之后提出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不超过四个,最后总结。

(四)“立论”是整常辩论赛的理论核心,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立论”用事例一定要简短精炼,有典型性,广泛性;“立论”中每个论点都必须为标准服务,用标准衡量,更加有说服力。

附:辩题类型

1.比较型辩题。例如:专才和通才何者更能适应社会竞争,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利弊辩题属于特殊的比较型,因为其比较的内容在于同一事物本身对于另一样事物的影响)。头脑中应该立马想到要对于这种辩题要定出一个判断标准,然后就是要分清主客体,究竟是什么对什么产生效果。然后根据主客体的词性,意义及范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较平台。注意在这种辩题上是没有所谓绝对客观的比较平台,需要用语言去修饰使其变得客观。这类型的辩题的平台一般为:宏观微观,开放或封闭。(建立合适的平台尤为重要,关键在中立)

2.应然性辩题。例如:金庸小说应不应该进入中学课本。这类型的辩题一般建立的平台是应然实然。在应该这一方可以如此思考,究竟何时说“应该”?打个比方,当你饿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说“我应该吃饭了”。这就说明了“应该”就是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说的,所以可以打需求论。还可以将其上升为一种价值倡导。只提倡,而不是一定需要这么做。对于反方更多的是一种对事实的判断。

3.是否命题。例如: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此类辩题是一种绝对对立的辩题,只要一方错,另一方则得正。这类辩题需要大家十分了解辩题的首部和尾部的关系,一般来说主语为宾语的某一属性。

4.有利于命题。例如:都市化有不有利于人类发展。一般是主语对宾语的某些属性有好的影响或者坏的影响。要求对于事物的了解程度比较深,找出对应的属性点。

5.能不能命题。例如:高薪能不能养廉。这种辩题与第二点类似,同属于应实然平台。能方打的是只要存在即可证,不能方打的是一种事实判断。打个比方,我站在篮球场上准备投球,我说我能投进这个球,但是如果一投,球进了。我所说的话就成立。如果球没进,则我说的话不成立。所以不能方打的更多的是对事实进行,而能方则是对自身一种能力的肯定,只要出现能中的情况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d3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