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话》看图写话

更新时间:2024-04-23 23: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悄悄话》看图写话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

1.观察人物神态,想象“悄悄话”的内容。 2.指导学生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具准备】《悄悄话》挂图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思路】看图→想象→说话→写段。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设问引导(出示挂图,写出画题) (一)图上画了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二)什么是“悄悄话”?说悄悄话时是什么样?演示一下。(在字典中查查“悄悄”的意思)

(三)小姑娘在对爷爷说些什么悄悄话? 1.根据实际情况想象。 小姑娘和爷爷的神态:

神秘、喜悦——说的一定是高兴的事。 看小姑娘动作:

背后手里拿着“通知单”。

——说的悄悄话可能与学习成绩有关。

2.想象一下,小姑娘会说些什么?注意声音的高低。大家都当小姑娘互相说一说。

3.老师当爷爷,哪位同学到讲台前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4.老师将说得好的,随时大声介绍给大家,(话不要太长,几句话就行,但要说明白、通顺、合乎实际,而且要有爷爷一听就乐的内容)并请同学们评论、更正重说,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5.每人自己小声说一遍。

(看图)小姑娘和爷爷说悄悄话的时间可能是什么时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放学回家)什么地点?(窑洞前、院子里)谁能用自己话说出他们说悄悄话的时间、地点。

二、指名说,随时做针对性指导 (一)指导说的顺序: 小姑娘→爷爷→环境 环境→小姑娘→爷爷 (二)指导说“神态”:

(三)指导说的语言:

尽量不说长句;话要明白通顺;克服语病。

(四)同桌互相说说听听,发现说得不好的地方,互相帮助一下。 三、独立根据图意说一段完整的话

(一)给图中的小姑娘起个名字也可以。请加上“时间”“地点”,自己按着图意说一段话。

(二)指名完整地说一段话。 四、审题,写一段话 五、读给同桌听听 例段:

放学了,小华拿着刚刚领到的成绩单,连跳带蹦地进了家门,看见爷爷正坐在树下编筐,忙把成绩单藏到身后,走过去,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然后神秘地把嘴凑到爷爷耳边轻声说:“您猜这次数学考试我得了多少分?100分!”。“好!好!”爷爷听了,脸上笑得像开了花。周围不少小鸡也跑过来侧着头听着,听着。

六、修改,誊清自己写的一段话

第一单元

【文题】

看图写话《悄悄话》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看图学文《晨读》和《师生情》,学会了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悄悄话》,想一想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姑娘在对爷爷说些什么悄悄话。

想好了先说一说,再写成一段话。 【指导】

本次作文训练,是在同学们学习了两篇看图学文之后的一次看图写话练习。看图学文是将图画和短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课文类型。图画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课文用文字反映图中的事物。同看图学文的教学目的一样,看图写话的训练目的也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观察。

看图写话,首先要看,也就是仔细地观察,选择写话的材料。这次写话的用图是单幅图,所以同学们应从整体入手,先总观整幅图,了解图上画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人,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会发生什么事。需要注意的是,观察要有顺序。《悄悄话》这幅图应该按照从人物到景物,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观察,我们就会知道,图画的重点是坐在院子中的老爷爷和站在他身边的小女孩儿,从他们身边觅食的鸡群,光秃秃的老树,身后窑洞的窗户,可以看出这是陕北农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这是观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结合画面提供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老爷爷和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对老爷爷说些什么悄悄话?从小姑娘身背的算盘,手中的通知书,我们可以联想到小姑娘一定是在学校里获了奖,要把好消息告诉老爷爷,是什么奖呢?可能是珠算比赛第一名,也可能是作文比赛得了奖,

因为小姑娘和老爷爷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将观察与合理的想象结合在一起,把握住写话的内容。

二、说话。

在仔细观察图画之后,不要急于下笔,还要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调整好叙述顺序,先说一说,说的时候,注意景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联系,说清楚时间、地点、环境,把事情的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述具体,作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一下图画的思想内容。

三、写话。

写话的时候,要注意怎么说的就怎么写。许多同学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一提起笔就不知如何是好,这是一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只要观察细致,叙述明白,就能写得好。其次是要把内容写具体,图上的老爷爷和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对老爷爷说什么悄悄话,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都应该描写出来。还有一点就是语句要完整,句与句连得起来。

本次作文训练,是写话,写片断,不过分要求同学们的开头、结尾,只要把事情叙述清楚,语句能够通顺连贯,反映出图画的重点,并能够合理地想象,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习作评改】

原文:

悄悄话

冬天到了,天冷极了,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许多光秃秃的树枝。一天,爷爷正坐在院子里编筐,小红兴高采烈地从学校回来了。她手上拿着一张通知书,跑到爷爷身边说起了悄悄话。说的是什么呢?原来,小红在算盘比赛中得了第一名,通知她到区里参加比赛。爷爷想:我们的小红长大了,懂事了,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小红心想:我虽然在学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但是我一定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区里比赛中也能取得好成绩,让爷爷高兴。

评改意见:

这篇作文的小作者基本上写出了图上的内容,但由于观察不仔细,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描写中没有突出重点,没有把要求的内容写明白,写具体。

题目是《悄悄话》,那么谁对谁说悄悄话?说的是什么?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这些都应该在作文中具体写出来。我们可以从观察中得到这些内容。一身典型的陕北农民打扮的老爷爷,一个系着领巾,肩挎算盘,手里拿着通知书的小姑娘。小作者的想象很好,描写小姑娘正在向老爷爷报告得奖的好消息。但是怎样表现老爷爷和小姑娘的心情呢,小作者没有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如老爷爷停下手里的活,眼睛乐得眯成了线,小姑娘把嘴凑到老爷爷耳边,淘气地把通知书藏在身后等许多很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动作,也没有想象出。老爷爷和小姑娘都说了什么,而只是用老爷爷想什么,小姑娘想什么这样比较死板的叙述。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比较枯燥,同时,画面上那种爷孙同乐,情感自然交流的感受在作文中体会不到,这是小作者缺乏细致观察造成的。

文章开头,小作者写“冬天到了,天冷极了,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许多光秃秃的树枝。”这样的环境描写并没有对文章起到什么衬托作用,本来是热乎乎的爷孙同乐的场面,文章一开头却让人觉得冷冰冰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作者还没有掌握合理地进行环境描写对文章主要内容烘托的方法。画面中的窑洞、老树、小鸡,包括人物的衣着,都是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陕北农家小院。从老爷爷在院子里编筐,小鸡悠闲地觅食,可以看出,虽然是冬天,但天气很好,可以说是暖洋洋的,在这样暖和的日子里,小孙女又带来了好消息,此时的农家小院,应该是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的。小作者没有把握住这种感情,因而在描写中,事物之间缺乏联系,又与画面上的气氛不符。整篇文章读起来平平淡淡,没有让人产生“如闻其声”的感觉。

一篇好的看图写话,观察细致是基础,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观察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再加上合理的想象,使固定的画面像电影一样有声有色。运用生动、连贯的语言,就会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优秀习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