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更新时间:2024-06-01 14: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史复习

一、历史分期

1、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无阶级、无压迫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工人阶级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的基金第七届东统治阶级 2、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 、商 、西周、春秋(前2070—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至清朝 (前475—1912)

资本主义社会: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12—1956) 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以后(1956——) 3、西方历史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前8世纪)

奴隶社会:古希腊、古罗马(前8世纪—476)

封建社会:西罗马帝国灭亡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76—1640) 资本主义社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1640—1922) 社会主义社会:俄国十月革命开始(1922—1991) 4、中国史

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840年以前) 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年) 现代史: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新时期(1949年——今) 5、世界史

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500年以前) 近代史: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1500——1917年) 现代史:信息时代(1918——今) 6、中国古代史划分

先秦(-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秦汉(前221-220)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隋唐(581-907年)中华文明繁荣鼎盛时期

宋元时期(907-1368年)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明清(1386-1840)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二、先秦

1、原始社会

(1)政治:禅让制(三皇五帝)

(2)经济:刀耕火种;集体劳动;平均分配 (3)文化:象形文字、彩陶画《鸛鱼石斧图》 2、奴隶社会 (1)朝代更替

1

夏 (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 (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前476)都城:洛邑(今洛阳) (2)阶段特征

政治——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宗法制 经济——井田制

文化——商代甲骨文----汉字成熟的标志

注意: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西周政治 (1)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除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⑤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⑥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⑦瓦解:由于诸侯国势力壮大,西周后期开始衰落 (2)宗法制

①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之间的矛盾。

②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③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⑤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①二者互为表与里、相互依存; 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④两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之间的关系 ①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来保证分封制的实施,以血缘、姻亲为纽带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

②而周礼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③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4、奴隶制社会的经济

(1)土地制度:井田制(公田)

特点:土地国有 层层分封 集体耕种 不得买卖 实质: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王所有制) 历程:起源——商朝 兴盛——西周 瓦解——春秋 (2)井田制的瓦解

①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私田的开垦。

③标志:BC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④影响: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缴税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3)农业:青铜农具 石器锄耕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治虫灭害 (4)手工业:官府垄断

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5)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官府控制商业 5、封建社会 (1)分期

时间:公元前476年——1912年 朝代:

转型时期:春秋、战国 确立时期:秦、汉 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 繁荣时期:隋、唐 发展时期:宋、元 衰落时期:明、清 (2)春秋战国 ①朝代、时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②阶段特征:

政治:大变革,大动荡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文化:百家争鸣

(3)大变革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政治的互相联系 ①从经济角度出发: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繁荣和政治的变革。

②从百家争鸣的背景出发: 经济的变革、政治的动荡、现实的需要 ③商鞅改革的背景出发:经济、政治、思想 (4)政治特征

①大变革: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3

②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③阶级结构变化: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兴的地主阶级不断壮大 (5)经济特征

①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 ②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水利工程:芍坡——春秋——楚——淮河 都江堰——战国——秦——长江 郑国渠——战国——秦——关中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6、小农经济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①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满足自家生活和缴纳赋税(封闭性)

④难以承受封建剥削和自然灾害(脆弱性)

(4)地位:小农经济始终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影响

①积极: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消极:在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7、商鞅变法 (1)背景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2)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3)主观因素

①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

②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 ③秦国充斥尚武精神;

④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 (3)内容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④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⑤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4

⑥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⑦普遍推行县制。 ⑧“燔诗书而明法令”。

(4)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5)评价 1)积极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局限:

①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6)成功的原因

①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

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

④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7、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1)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开承认;秦国商鞅变法 -------------以法律形式确立 (3)类型: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小农土地所有制(附庸),国有土地制(补) (4)结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彻底消灭 8、重农抑商 (1)原因

①生产力水平低;

②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③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国家税收的来源(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通性大的特点与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思想矛盾。

(2)过程:战国 汉 唐 宋 明清 (3)评价

①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后期: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9、“百家争鸣” (1)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5

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

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革,负担依然沉重。

七、明清

1、总结

(1)朝代更替

明朝(1368-1644) 清朝(1636-1912) (2)阶段特征

①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废丞相、设军机处、康熙、闭关锁国) ②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③思想文化:承古萌新(科技、文学、思想、艺术)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表现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极缓慢发展; (3)思想:明清之际民主进步思潮的出现;文化专制

(4)文化: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批判现实反封建(牡丹亭)。 3、重大史实 明朝:

(1)万历皇帝与张居正 (2)郑和下西洋 (3)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1528—1587年) 字元敬,山东牟平人,召募以义乌农民和矿工为主的3000新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564年,俞大猷歼灭了广东境内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患被最后平定。 (4)长城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俗称“万里长城”。(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原因:

①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

②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 (5)海瑞

(6)宦官擅权(东汉、唐朝、明朝。实质:君主专制强化)

26

(7)特务机构 清朝:

(1)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官话、心态) (2)八旗制度 (3)孝庄太后

(4)康熙皇帝、雍正(甄嬛传)、乾隆 (5)和绅与恭王府 (6)纪晓岚和四库全书 (7)总督、巡抚、提督 4、重要地区 (1)西藏地区

元:宣政院设置,使其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域 清: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封其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接见五世班禅,封其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 乾隆帝:设金瓶掣签 (2)台湾地区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正式归属中央 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海上马车夫”)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5年, 改为台湾省,加强东南海防 1895年,被日本割占 1945年,回到祖国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到台湾 (3)东北地区

唐朝:在东北设两个都督府,正是归属中央 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

清朝:设立三个将军辖区(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 (4)新疆地区

西汉:设西域都护,正式归属中央 清:设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1)表现

①从坐着到跪着(护膝) ②黎明即上朝

③锦衣卫、东厂、西厂 ④财权、政权、军权分开 ⑤地方完全服从中央 ⑥胡惟庸案、蓝玉案 (2)措施 明朝:

①中央:裁撤中书省和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称尚书,直属皇帝。作用:

27

加强君权。 ②设内阁

发展过程:a明太祖时,因政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b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 度正式确立;

c明宣宗时,授予大学士票拟权(代皇帝批复大臣奏章);

d明神宗时,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 评价:a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③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a布政司:行政(下设府(直隶州)、县(州),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

b都指挥司:军政 c按察司:监察 ④八股取士

a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

b文体: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c局限:不允许有独立见解,应按朱熹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d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新能力;阻碍科技文化发展;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 清朝:

①中央权力机构的变革(设置军机处)

a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机要,后乾隆废除),皇权受限制 设内阁,置六部(内阁奏章票拟,可管理日常事务);

b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相互制约),皇帝集权; c雍正:设置军机处

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军机处的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的评价:提高了办事效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②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

a原因:压制反清思想,加强思想控制(顺治-雍正) b举例:《南山集》案、 “维民所止”案

c影响: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束缚思想,摧残文化。 (3)影响 ①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③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说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6、“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

①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②表现:

28

a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b官方贸易:一直积极开展官方贸易。 (2)“闭关锁国”

①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允许广州通商 ②原因:a自然经济占主导(根本)

b防止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直接) c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

d天朝上国,统治者盲目自大 ③表现:

a清代初年,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 b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

c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④影响: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侵略;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c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失去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契机。 7、农业 (1)表现

①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风力水车) ②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 ③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番薯

④发展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烟草(原产于美洲) ⑤租佃制超过自耕农,普及农村 (2)赋税制度 ①明朝:一条鞭法

1581年,为了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朝大学士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失败了,然而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②清朝:摊丁入亩

雍正为了缓和土地兼并,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3)“均田免粮” ①时间:明代后期 ②人物:李自成

③背景: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会矛盾; ④评价:表达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⑤后续: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8、手工业

(1)概貌: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冶铁:普遍用焦炭冶铁 (3)纺织(鼎盛时期):

①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②丝织中心:苏杭、杭州。新经济因素产生。

29

③明中期以后,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

④开始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⑤丝织品工艺精巧,如“妆花缎”,后又增加了新品种金宝地。 (4)制瓷:

①明:斗彩、五彩瓷 ②清:粉彩、珐琅彩 9、商业 (1)特点

①商业市镇兴起,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 交通要冲),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白银普遍流通。

③农产品商业化,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的实行) 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富室之全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有“遍地徽商”说;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

⑤商业资本日趋活跃,不仅在流通领域,而且接入生产领域,小生产者失去了生产独立性,商人也称为包买商。

⑥明中后期至前期,世界的白银一般流入中国。世界经贸中心之一 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比重年增长率高于欧洲; ⑧19C初,世界10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中,中国有六个。 (2)新经济因素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①时间:明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地区 ③部门:纺织部门 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⑤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金充足的作坊主、商人和自由劳动力

⑥特征:雇佣劳动;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购买劳动力;商品生产 ⑦清朝发展(表现):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增广

⑧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a封建社会内部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b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又微弱的 c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⑨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封建专制制度 a自然经济占主导(市场) b闭关锁国(海外市场) c重农抑商:

政府压制手工工场,向商人征重税,影响了手工工场的规模; 商人买田置地,缺乏资金,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d官府征收重税,使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3)“重农抑商”政策(明清) ①目的:

a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