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2

更新时间:2023-04-17 1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0课

六国论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弊在赂.

秦(lù) (2)暴.

霜露(pù) (3)洎.牧以谗.

诛(jì ch án) 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暴.

霜露 通“曝”,暴露 (2)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不要 (3)当.

与秦相较 通“倘”,倘若,如果 (4)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思厥.

先祖父:他(们)的 (2)举.以予人:拿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除 (4)奉之弥.繁:更加 (5)始速.祸焉:招致 (6)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完好 (9)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10)胜负之数.:天数,命运

(11)终继.

五国迁灭:随着 3.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 古义:“其”,代词,它;“实”,副词,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

(3)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

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5)智力..

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4.一词多义

(1)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不速.之客:动词,邀请兵贵神速.:形容词,快、迅速

(2)兵????? 非兵.不利,战不善:名词,兵器、武器斯用兵.之效也:名词,军队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名词,军队

(3)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原有的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因此君安与项伯有故.

:名词,老交情、旧交暮去朝来颜色故.

:形容词,衰老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原因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副词,仍然、还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 (4)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臂非.加长也:副词,没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

(5)为????? 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邯郸为.郡:动词,成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为”,动词,治理; 后一个“为”,介词,被,表被动

5.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援,动词作名词,援助;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 (3)李牧连却.

之:使动用法,使……后退。 (4)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以事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6.文言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定语后置句。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省略句。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省略句。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7.翻译句子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译文: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三、名言警句

课文名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眉山三苏祠有副楹联对他们父子做了高度评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权书》。嘉祐,宋仁宗的年号。《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这篇是《权书》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这是篇史论文,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但论古是为了讽今,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不当。

二、背景展示

宋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三、文体知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文白对照

六国破灭,非 兵 不利 ,战 不善,弊 在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

赂 秦 。贿赂秦国。????

??兵:兵器。赂秦: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 秦而 力贿赂秦国,自己的实 亏 , 破灭之道也。或 曰:六国互 丧 ,率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

赂 秦 耶?因为它们贿赂秦国吗????

或曰:有人说。或,不定代词。互丧:相继灭亡。互,交互、相继。率: ???全都,一概。曰 :不赂 者 以 赂 者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

丧 。盖 失 强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

援, 不能独 完。助,就不能单独保全。??????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 曰:弊 在 赂 秦也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 以攻 取 之外, 小 则 获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

邑 ,大 则得 城。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而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而

得者 ,其实 百倍; 诸侯之 所亡 ,得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 与战败而亡 者 ,其实 亦 百倍。则 秦之所大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 欲 , 诸侯之所大患,固 不在 战 矣。要的,诸侯六国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以,用、 ???凭。其实:它的实际

数目。大欲:最想要的。思 厥 先 祖 父 ,暴 霜露,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

斩荆 棘,以有 尺寸之地。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

厥(jué):这里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暴(pù):暴露,冒着。子孙视 之 不甚惜 ,举以予 人,子孙对待土地却很不爱惜,拿它来送给别人, 如 弃 草芥 。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今日割 五 城,明日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

割 十 城,然后 得 一夕 安寝。 起 视 四割让十座城,然后才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的

境,而秦 兵 又至矣。然 则 诸侯之地 有限,暴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

秦 之欲 无 厌 , 奉 之 弥 繁, 侵 之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诸 愈急 。侯就越厉害。??? 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它越多,侵犯它们(就)越厉害。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指赂 ???秦各国。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故 不 战 而强 弱 胜 负已 判 矣。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 ????

??判:确定,断定。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以至六国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古人说:“用土地 事 秦 ,犹 抱 薪 救火,薪不尽 ,火不 灭 。”此言得之。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

??至于:以至,以至于。理:按道理,名词作状语。事:侍奉。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 秦 ,终 继 五国迁灭,何 哉?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的灭亡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 与 嬴 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 丧 ,齐 亦不(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

免 矣。能幸免了。??????迁灭:灭亡。迁,改变的意思。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嬴,秦王的姓。既:已经。丧:灭亡。 燕 赵 之君 ,始 有远 略 ,能 守 其 土 ,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它们的国土,

义 不赂 秦 。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始:起初。义: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是故燕 虽所以燕国虽

小国而后亡,斯 用兵之效也。至 丹 以

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

荆卿 为 计 ,始速 祸焉。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

才招致祸患。史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荆卿,荆轲,

???即下文提到的“刺客”。速,招致。赵 尝 五战于秦 ,二 败而 三 胜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后 秦 击赵者再 ,李牧连 却 之。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

李牧:赵国的良将,曾几次打退

???秦军。后赵王中了秦的反间(ji àn )计,杀李牧。洎 牧 以 谗 诛 ,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 邯郸为 郡,惜其 用武 而不 终也。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洎(jì):及,等到。且 燕赵 处 秦 革灭殆尽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

之际 ,可 谓 智 力 孤 危 ,战败而亡 ,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 诚 不得已。向使 三国各 爱 其 地 ,实在是不得已。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它们的国土,

齐人勿附于秦 , 刺客不行 , 良将犹在 ,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 相较,或 未 易 量 。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倘若跟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

??诚:副词,实在。向使:假使。数、理:天数、命运。当:如果,通“倘”。相较:相抵,相抗衡,实力差不多。或:或许。易:轻易。 呜呼! 以赂 秦 之地,封 天下之谋臣,以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

事 秦 之心, 礼 天下之 奇 才,并力西向 ,则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

吾恐 秦 人食之 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顺利咽下去。可悲啊!有这样的

势 ,而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 日 削 月形势,却为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削减,一月月地

割 ,以趋于亡 。割让,而走向灭亡。??????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为 国 者无 使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

为积 威之所劫 哉!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为(wéi )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治理。 夫六国与秦 皆诸侯,其 势弱于秦 ,而犹有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

可以不赂 而胜 之之势 。苟 以 天下之大,下而从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后了。????

??苟:如果。下:指在六国之后。从:跟随。故事:先例。

脉络梳理

六国论???????

???????? 第1段:弊在赂秦 (中心)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弊在赂秦也 (结论)第2段:论证“赂秦而亡国”(第一个分论点)??????? 数量比较??????????赂而得者战而得者其实百倍难易比较??????????先祖父得地艰难子孙献地轻易秦兵又至“地”与“欲”比较??????????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胜负

已判引喻小结??????????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第3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个分论点)?????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齐、燕、赵亡国第4段:议论抒情 (承上启下)?????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承上)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启下)第5段:讽今 (主旨)??????????六国与秦国——不赂而胜宋朝与西夏——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下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属于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

丧。分论点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论证了共同的结局——六国破灭。

2.第二段是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多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多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地、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3.第四段属于什么论证?最后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假设论证。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②最后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结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两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的写作意图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给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结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借古论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文章的立意,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1.课本素材 点击素材 (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采用正确的办法应对突发事件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国者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及魄力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运用示例 苏洵在《六国论》中呼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治理国家理应如此,生命安全更是情同此理。生命没有回头路;生命没有倒行车;生命没有再版书;生命没有重拍戏。安全之于生命,须臾不可少;安全之于生命,片刻不能离。

亲爱的朋友,当你离开家门时,请回身看看,看看母亲眼里殷切的期盼,期盼你平安归来;当你面对危险时,请侧耳倾听,倾听朋友曾经的叮咛,叮咛你注意安全。如果因为你忽视安全酿成事故,留给他们巨大的伤痛,哪怕你自己进了天堂,这也将是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为了爱你的社会和你爱的社会,为了爱你的国家和你爱的国家,请牢记血的教训,时刻注意安全!

2.课外素材

“生命线号”列车

在印度有一辆“生命线号”列车,25年间一直往来印度各地,给数百万印度人带去医疗健康服务。这列火车上有印度最好的医疗专家。他们跟着火车来往数千公里,参加各地的医疗活动和照顾病人。

火车上还有两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列车上的医生可以完成白内障手术、唇腭裂手术等,并能为数百人提供牙科服务和其他治疗。其中,白内障手术是列车上最常做的手术之一。

在印度,平均每1万居民拥有的医生不足10人。所以很多人必须走几百公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医院。列车上的医生在当地医院为病人诊断后,根据他们的情况决定谁需要到列车上进行治疗。而病人在列车上接受手术后会被送回当地医院接受24小时观察和恢复。 点评 急民之所急,“生命线号”专车,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最终的目标,体现了印度政府的民本思想。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苏洵:伟大的父亲

①我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一个并不遥远的地方:眉山!

②眉山,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山不高,水有韵,岷江穿城而过,悠扬一笔篆书,喟然一首抒情诗!(1)

③虔诚地膜拜眉山古朴的青石板、青瓦屋和三苏祠,再遥想百里之外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清风明月,耳得目遇,声色皆致,不觉心驰神往。小小的心,狂傲成跌宕的岷江,巍峨成奇峻的峨眉 (2)

④是的,我想起了与“峨眉共比高”的“三苏”;想起了群星闪耀的宋朝文学星空;想起了嘉祐元年的春天,苏洵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家乡,远赴开封……三个背影渐行渐远,慢慢地走成了三座文学丰碑!(3)

⑤那年,作为父亲的苏洵,已年近五十,两鬓有了微霜,看上去像一个老头。他写得一

手好文章,却淡漠了做官的念头。他不想考试,但两个儿子要考,他把对功名的期待寄托在让他骄傲的两个儿子身上。

⑥眉山到开封,路途遥远,父子三人走了足足两个月。旅途的劳顿和艰辛,被性情开朗豁达的苏洵调和得趣味横生。他和两个儿子一路读书,一路游历,开开玩笑,讲讲故事,使原本枯燥的旅途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偶遇风雨,父亲带着儿子避在一处,父亲独坐思虑,两个儿子加紧温习,风声、雨声、读书声,遂成绝美景致。

⑦思及苏洵少时,正如他所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4)他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很难坐下来伏案攻读,成天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到了二十五岁,书还没有念成,依旧是个既无学问又无功名的白丁。但是,对苏洵而言,“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两个儿子:远方充满了神奇的诱惑,太多的艰辛和意外,给了苏洵太多的思考和收获。每次游历归来,他都为儿子奉上一道精神的盛宴(5):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这些为两兄弟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开始了他们对五彩世界的漫游!

⑧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第二年春天兄弟俩就崭露头角,名噪京城。在礼部考试中,年仅22岁的长子苏轼金榜高中,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奇文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只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录苏轼为第二名。面对苏轼的奇文,欧阳修击节赞叹:“三十年后,无人道我。”(6)年仅20岁的小儿子苏辙也同科进士及第。苏洵本人也修得正果,大器晚成。宰相韩琦欣赏他的才学,召试舍人院,他推病不应试,后被任命为校书郎。

⑨养育了苏轼和苏辙两个优秀的儿子,已足够让苏洵名垂后世。但他更以个人的奋斗和成功彪炳史册。他自27岁始,闭门谢客,发愤攻读,两次落第,“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把自己造就成一位大文学家,当之无愧地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⑩苏门三父子,三座丰碑,我最敬仰苏洵:他是杰出的文豪,更是伟大的父亲!(7)

?我小小的心,蜿蜒成温柔的岷江,吟唱着深情;耸立成巍峨的峨眉,托举着崇敬!(8) 思悟要点

提醒 突出亮点:构思精巧、选材精当、语言精美。

(1)第②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 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了眉山山水相依、灵气不凡、情趣盎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暗示聚合天地灵气的地方,常常孕育优秀人才;烘托“三苏”的不平凡。

(2)第③段写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 突出了此地景色的不同凡响;引出下文与“峨眉共比高”的“三苏”。

(3)这句话中的“渐行渐远”“慢慢地”有着怎样的含义?

提示 表明仕途之路的漫长,也表明了成为“文学丰碑”的艰辛。

(4)引用苏洵少时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了苏洵少年时期的性格及追求,也表明了苏洵一生的生活方式。

(5)“精神的盛宴”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

(6)写欧阳修的赞叹有什么作用?

提示 肯定了苏轼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及未来的美好前景。

(7)苏洵作为父亲,其“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陪伴儿子一起参加科考;让枯燥的旅途变得丰富多彩;为儿子奉上“精神的盛宴”。

(8)最后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妙处?

提示 抒情议论。描述了“三苏”对“我”的影响及熏陶,再次肯定了苏洵“伟大的父亲”的称誉。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

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

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

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答案 A

解析 ①“道”译为“原因,途径”。③“固”译为“本来”。⑤“亡”译为“丢失,失去”。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

或.曰:……率赂秦耶或.未易量

D.?????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答案 D

解析 A 项弊病/困顿。B 项爱惜/吝惜。C 项有人/或许。D 项均为“所以”。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席.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 ④内.

立法度,务耕织 ⑤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 ⑥失时不雨.

,民且狼顾 ⑦西举巴、蜀,东.

割膏腴之地 ⑧吞二周而亡.

诸侯 ⑨今殴民而归.

之农 ⑩而秦兵已西.

矣 A.①⑥⑦⑩

B.③④⑧⑨

C.①④⑦

D.③⑤

答案 C

解析 ①④⑦为名词作状语。②⑧⑨为使动用法。③为形容词作动词。⑤为形容词作名词。⑥⑩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以.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举以.

予人,如弃草芥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D.洎牧以.

谗诛 答案 D

解析 D 项为介词,因为。 A 项介词,用、凭。B 项介词,把。C 项连词,因而,才。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久积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把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倍。

(3)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以至六国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辨奸论(节选)

苏 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①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

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

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②,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注 ①忮(zhì):嫉妒。②慝(tè):奸邪、邪恶。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B.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C.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D.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答案 B

解析 注意句中的“者”“而”“其”的虚词的标志作用。原句为: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阳”,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联系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

B.“公”,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先秦时称诸侯为“公”,后来多称谓有官位、有身份的人。

C.“臣虏”,古代对地位差、身份低的人的称呼。原指“臣仆、俘虏”之意,后来也指“奴役”。

D.“《诗》”,《诗经》;“《书》”,《尚书》,都是儒家的经书,和《礼记》《周易》《论语》合称“五经”。

答案 D

解析 《论语》应为《春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事理有其必然性,只要冷静地观察,就能“见微而知著”。

B.苏洵引例以说明山涛、郭子仪善于见微知著,认为山、郭之言得以证实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C.文中“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一句,说明了某些伪君子、两面派的特点。

D.作者认为“今有人”比王衍、卢杞的危害更大,因为“他”行事不近人情,但名声很大,一定会得到重用,这将给天下带来更大的祸患。

答案 B

解析 苏洵认为“山、郭之言得以证实”有偶然性,这就是晋惠帝、唐德宗的“鄙暗”,使王衍、卢杞得以逞其奸。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事物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最冷静客观的人,才能看到细微的变化而预知它显著的将来。

(2)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哪怕仅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能把天下搞乱呢?

(3)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和王、卢二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了。 参考译文

事物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最冷静客观

的人,才能看到细微的变化而预知它显著的将来。月亮周围如果出现光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柱子的基石如果潮湿了,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至于)世间人与事的发展变化,常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但)怎能与天地阴阳之事相比?而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由于爱憎搅乱了他们的思想,利害改变了他们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就说:“(将来)贻害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就说:“这个人如果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今天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是按我的观点来看,王衍这个人,在容貌和谈吐方面,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忌妒、不妄求,只是随波逐流。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哪怕仅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能把天下搞乱呢?卢杞的奸险,固然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欺世,如果不是遇到鄙陋昏庸的唐德宗,又怎么会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的预言,也可能未必有那样的结果!

现在有个人,口中背诵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招纳一些好名誉、不得志的士人,共同制造舆论,自我标榜,把自己说成是颜渊再世,孟轲复生,而实际上却居心叵测、阴险狠毒,与一般人的旨趣不同。这是王衍、卢杞的伎俩合成一个人了。这种人造成的祸害,怎么能够说得尽呢?面孔脏了不忘擦洗,衣服脏了不忘浣洗,这本是人之常情。现在(这个人)却不然,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像囚徒一样蓬乱着头发,像居丧孝子那样灰尘满面,却大谈(神圣的)《诗》《书》,这难道是他的真实情感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有不成为大奸大恶(的人)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用盖世的好名声,来掩盖他尚未形成的祸患。虽然有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君主,爱好贤才的宰相,还是会举荐他、任用他的。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和王、卢二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l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