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4 1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

注意事项:

1.使用28铅笔在机读卡上做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与多选混排,每小题只标明分值,分值不代表是否为多选,是否多选可从题干中判断。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 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l20道题,总分l60分。

第一部分29道题(40分)

1.在细胞质膜的组成中,胆固醇分子 (1分)

A.仅存在于高等动物细胞中 B.仪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 C.高等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 D.还未确定

解析:胆固醇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一些古细菌中也存在胆固醇。 胆固醇的作用:形成胆酸、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古细菌:常生活于热泉水、缺氧湖底、盐水湖等极端环境中的原核生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生化性质,如膜脂由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在能量产生与新陈代谢方面与真细菌有许多相同之处,而复制、转录和翻译则更接近真核生物。古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可能共有一个由真细菌的祖先歧化而来的共同祖先。 2.细胞质膜上具备的钠钾泵每消耗一一个ATP分子将会 (1分)

A.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 B.向细胞内转入2个Na+向细胞外转出2个K+ C.向细胞内转入3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 D.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3个Na+ 解析:一般认为 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将 Na 输出细胞;与此同时, “泵”与细胞膜外侧的 K 结合,发生去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 K 输入细胞内。研究表明,每消耗 1 个 ATP 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 3 个 Na 并增加 2 个 K。

3.构成溶酶体的各种酶完成合成最终是在那一个部位 (1分) A.在游离核糖体上 B.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C.同时在游离和粗面内质网核糖体上 D.在这两种核糖体上轮流进行

解析: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是属于外排蛋白,细胞质基质内游离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但溶酶体它是由高尔基囊的边缘膨大而出来的泡状结构,因此它本质上是分泌泡的一种,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是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并转运到高尔基囊的。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包括: 驻留蛋白、膜蛋白、分泌蛋白

4.下列分子中不能通过无蛋白脂双层膜的是哪一项 (1分) A.二氧化碳 B.乙醇 C.尿素 D.葡萄糖

解析:细胞跨膜运输大体上分为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后两者需借助跨膜蛋白 自由扩散:氧气,二氧化碳,水(部分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甘油,乙醇,尿素,维生素D,性激素,苯等

5.以下哪种组蛋白不属于核小体的核心蛋白 (1分) A.Hl B.H2A C.H2B D.I-13 E.H4

解析: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 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核心颗粒间通过一个组蛋白H1的连接区DNA彼此相连。 6.下列哪些细胞器具有质子泵 (2分)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线粒体 E.叶绿体

解析: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梯度和电位梯度。溶酶体是要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的,要是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中的话会失效的,所以需要把H离子泵入溶酶体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依靠质子泵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细胞膜、细菌膜含质子泵

7. 线粒体在合成ATP过程中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2分) A.基质中含有02 B.基质中含ADP

C.基质中的H+浓度大于膜间隙 D.基质中的H+浓度小于膜间隙

解析:ATP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在线粒体中通过氧化磷酸化由ATP合成酶合成, 先后经过糖酵解、丙酮酸脱羧氧化、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及氧化磷酸化。其中氧气用于电子传递链,ADP用于氧化磷酸化,而在电子传递链中由于氢离子泵会使基质中的H+小于膜间隙。 8.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2分)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DNA复制 C.同源染色体间交换 D.基因发生变异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Ⅰ前期,DNA发生在间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减Ⅰ前期的粗线期。而基因变异即DNA复制出错,发生几率极低,可忽略。 9.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质膜体现出“暗一亮一暗”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2 分) A.磷脂分子的亲水头易被染色 B.外在膜蛋白的存在 C.胞外基质和膜下细胞骨架的存在 D.跨膜蛋白的存在

解析:那个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结构,暗的是蛋白质,明的是脂质。那个结构,厚约7.5nm.这就是所谓的“单位膜”模型.它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

而跨膜蛋白又称整合蛋白,整合蛋白几乎都是完全穿过脂双层的蛋白,亲水部分暴露在膜的一侧或两侧表面 ,所以也有此效果。

10.下面关于组蛋白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3分)

A.组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 B.组蛋白在物种间很保守,进化缓慢;

C.组蛋白富含组氨酸; D.组蛋白呈现碱性; E.组蛋白的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解析:组蛋白(histones)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特别多。因氨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主要分成5类。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有五种类型:H1、H2A、H2B、H3、H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组蛋白乙酰化就是组蛋白的修饰,影响基因表达(DNA甲基化也行)。

11.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以下哪一种? (1分) A.尿素; B.尿酸; C.丙氨酸;D.肌酸;E.肌酸酐

解析:嘌呤核苷酸代谢指核酸碱基腺嘌呤及鸟嘌呤等的嘌呤衍生物的活体合成(参见嘌呤合成)及分解。

尿酸 尿囊素 尿囊酸 尿素

人(灵长) 其他哺乳动物 其他多数动物 鱼类、两栖类

各种动物的排泄产物

鱼类——尿素 两栖类——尿素 爬行类——尿酸 鸟类——尿酸 哺乳类——尿素 12.α—D一葡萄糖和β-D-葡萄糖的主要区别是下列哪一个? (1分) A.第l位碳原子上的羟基 B.第2位碳原子上的羟基 C.第5位碳原子上的羟基 D.第4位碳原子上的羟基 解析:

13.按照脂肪酸的分类,油酸应该属于哪一类脂肪酸? (1分) A.软脂肪酸 B花生四烯酸 C.硬脂肪酸 D.不饱和脂肪酸

解析:软脂酸:C16H32O2 硬脂酸:C18H36O2 花生四烯酸:C20H32O2 不饱和脂肪酸:含不饱和键的脂肪酸

14.在氨基酸的分类中,下面哪一个氨基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1分) A.丙氨酸 B.丝氨酸 C.色氨酸 D.亮氨酸

解析:1、疏水氨基酸:(9种)

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甲硫氨酸(Met)【其中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 酪氨酸(Tyr)为芳香族氨基酸】 2、亲水氨基酸:

1)极性不带电荷:(6种)

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 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2)极性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3种): 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3)极性带负电荷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2种): 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15.蛋白质的肽键是以下列哪一种方式形成的? (1分)

A.α一氨基与α一羧基缩合而成 B.α一氨基与β~羧基缩合而成 C.β一氨基与a一羧基缩合而成D.β一氨基与β一羧基缩合而成

解析:肽键就是氨基酸的α-羧基与相邻的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的共价键,故肽链两端有自由的α-氨基或α-羧基,分别称为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 16.下列哪一个是DNA和RNA二者的主要区别? (1分) A、酯键 B、核糖 C、碱基 D、磷酸基 17.同工酶具有以下哪个特性?(1分)

A.具有相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 B.理化性质相同 C.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D.免疫性能相同

解析:同工酶:具有相同底物,但电泳迁移率不同的酶。可来源于多个基因座或等位基因的表达,也可能是基因翻译后形成的。来源于同一种系、机体或细胞的同一种酶具有不同的形式。催化同

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产生同工酶的主要原因是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发生变异,而其变异程度尚不足以成为一个新酶。

18.使用离心机离心l00毫升样品之前最重要的操作步骤是平衡,正确的操作是以下哪一个?(1分) A.目测

B.用量筒量取同样体积的样品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离心管中 C.用托盘天平平衡两个离心管,然后将样品溶液分别倒入离心管 D.将样品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离心管中,然后用托盘天平进行平衡 19.以下关于酶的描述,哪些是不正确的?(2分) 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所有的酶都必须结合辅基或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C.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 D.能显著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并非所有的酶都有辅基(辅酶),单纯蛋白质组成的酶无辅基(辅酶)。

简单蛋白酶:脲酶、蛋白酶、淀粉酶、核酸酶等。

(单成份酶)

结合蛋白酶 (双成份酶)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 非蛋白质部分辅基 —辅因子

辅酶

全酶(holoenzyme)= 酶蛋白 + 辅因子

1.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催化

一个反应, 而不作用于任何其它物质。

只有立体异构酶能识别立体异构专一性

O

脲酶 NH2-C-NH2 2NH3 + CO2

2.相对专一性:这类酶对结构相近的一类底物都有作用。

簇(基团)专一性 胰酶:-Lys/Arg-CO-NH-

键专一性 脂酶:R-CO-O-R’/R’-CO-O-R

3.立体异构专一性

旋光异构专一性。 如:L-氨基酸氧化酶

几何异构专一性。 如:延胡索酸酶

20.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过程中,能将生物大分子与无机盐及有机小分子分离的方法 是以下哪些? (3分)

A.离子交换层析 B.凝胶过滤层析 C.滤纸过滤 D.透析 E.离心

解析:离子交换层析: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的层析分离技术。样品中待分离的溶质离子,与固定相上所结合的离子交换,不同的溶质离子与离子交换剂上离子化的基团的亲和力和结合条件不同,洗脱液流过时,样品中的离子按结合力的弱强先后洗脱。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此法常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凝胶过滤层析:使用有一定大小孔隙的凝胶作层析介质(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利用凝胶颗粒对分子量和形状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由于各种分子的大小、形状不同,扩散到凝胶孔隙内的速度不同,因而通过层析柱的快慢不同而分离。用于分离大小悬殊的溶质。

滤纸过滤:这个是可溶性溶质与不可溶物质的分离

透析:穿过膜的选择性扩散过程。可用于分离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溶质,低于膜所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可扩散穿过膜,高于膜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则被保留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离心:利用物质的密度等方面的差异,用旋转所产生背向旋转轴方向的离心运动力使颗粒或溶质发生沉降而将其分离、浓缩、提纯和鉴定的一种方法。物质的沉淀与离心力大小相关,而离心力取决于离心速度和旋转半径。一般按旋转速度分低速离心、高速离心和超速离心。 用于分离密度差异悬殊的物质。

21.植物的微生物病害可引起植物机能失灵,代谢紊乱而导致植物生存能力下降,甚至死亡或极大地减少产量。哪种菌是较少引起植物致病的微生物?(1分)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植物病毒

解析: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放线菌只是形态上的分类,不是生物学分类的一个名词。有些细菌和真菌都可以划归到放线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放线菌主要功能是产生抗生素。 22.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验证下列哪种学说?(1分) A.驳斥自然发生说 B.证明微生物致病 C.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D.提出自然发生说

解析:使用曲颈瓶的目的:使外界菌类不易进入,从而证明肉汤变质使用外界菌类引起的,而不是自然产生的。

23.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观察时镜油应该加在哪个部位?(1分) A.标本上 B.物镜上 C.标本和物镜之间 D.目镜上

解析:油镜使用注意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

子囊孢子一定是单倍体的,可以直接萌发成一个单倍体酵母。芽孢子:酵母菌的无性孢子。卵孢子:一种接合孢子。在形成藏卵器的藻菌类和藻类等生物中,藏卵器或其中的卵子与藏精器或精子相接合,由卵接合结果所形成的结构。分生孢子:一种无性孢子,可以为一到多个细胞的,和有许多不同的形状。植物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直接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贮养料而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孢子..

47.芦笋是一种很可口的蔬菜,通过芦笋刀口切面可以看到一些分散排列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是什么?据此特征判断芦笋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1分) A.石细胞 双子叶植物 B.维管束 单子叶植物 C.纤维束 双子叶植物 D.石细胞 单子叶植物

解析:芦笋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天门冬科。

单子叶植物维管束散状排列 。石细胞:植物体中的一种厚壁组织细胞。细胞较短,具有加厚的木质化次生壁。质地坚硬,常单个或小簇存在,如梨果肉中的石细胞。

48.在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横切面时,如果用碘液染色,则能观察到以下哪种现象:(1分)

A.在维管束外有一圈染成深蓝色的细胞,相当于是内皮层; B.在维管束外有一。圈染成深蓝色的细胞,相当于是中柱鞘; C.在表皮下有一圈染成深蓝色的细胞,相当于是外皮层; D.在表皮’F有一圈染成深蓝色的细胞,相当二j二是厚角组织细胞

解析:靠近表皮的几层是切线壁加厚的厚角细胞。内为薄壁细胞,其中分布有树脂道,皮层细胞含有叶绿体,细胞之间有细胞间隙,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含淀粉粒,称为淀粉鞘内皮,用碘液染色后,更为清楚 。

49.从生殖角度来看,被子植物的花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叶球的相同之处是:(1分) A.都能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孢子; B.都能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 C.都能进行无性生殖产生配子; D.都能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解析:蕨类植物是不产生种子的低等维管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时,在孢子体上产生孢子囊。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称为孢子叶穗或孢子叶球。真蕨类孢子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聚集成孢子囊群。囊群有盖或无盖。孢子囊内产生孢子,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50.检测种子活力常用的方法有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和红墨水染色法,有关这个实验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分)

A.在TTC法中,凡胚被染成红色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

B.红墨水染色法中,凡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

C.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相似,均应用了生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的性质; D.这两种方法原理不同,分别应用了呼吸作用和质膜透性变化的原理。

解析:TCC法中凡胚被染成红色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红墨水染色法中,凡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

的是具有活力的种子, 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红墨水法中,因为种子失去了活力,所以质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而是本来无法通过的红墨水大分子通过。

51.下列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属于不等分裂的有:(2分) A.大孢子的第一次分裂; B.气孔器原始细胞的第一次分裂; C.小孢子的第一次分裂; D.被子植物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

解析:细胞不等分裂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均等分裂与细胞的极性有关。在被子植物体内,各种特异细胞分化时,往往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大小不等、原生质多少不一、代谢和命运不同的子细胞。大孢子连续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胚囊的8个核。气孔器原始细胞进行2次分裂,产生2个保卫细胞和1个同源的副卫细胞。小孢子的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生殖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被子植物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基细胞(发育为珠柄),和一个顶端细胞(胚的前身)。 52.节肢动物的附肢有单枝型和双枝型,节肢动物有许多结构是由附肢发育而来。下列结构中,由附肢发育来或属于附肢的遗迹是:(2分)

A.蝗虫的触角 B.对虾的额剑 C.蜘蛛的纺绩突 D.蝗虫的产卵瓣

解析:额剑是对虾在头胸甲的前方,伸出一个有锯齿的剑形突起,是防御和攻击敌害的武器。并且它也不是成对出现的,因此不是附肢的遗迹。蜘蛛腹部原由12个体节构成,不仅节间界限消失同时附肢也全部退化。第一腹节演变成腹柄短而窄,用来连接头胸部。残存的第十和第十一腹肢则演变为纺器(纺绩突)。蝗虫的产卵瓣退化,只剩下背、腹产卵瓣,较粗壮,适于挖洞产卵。寄生蜂的产卵器细长呈针状,能刺入寄主的体内产卵。蜜蜂、胡蜂的工蜂为雌性,但其产卵瓣已失去产卵功能,内连毒腺,特化成螫刺。有的种类不具产卵器。 这里应注意的是,有的资料上讲背产卵瓣不是附肢的演变物。它是第九腹节腹板的突起物,而不是附肢。第八腹节的附肢演化为腹产卵瓣,第九腹节的附肢演化为内产卵瓣。也有的资料上介绍背产卵瓣是载瓣片的突起物,而载板片是附肢基肢节的演变物,即肢基片。因此,背产卵瓣仍属于附肢的演变物

53.胸大肌和胸小肌是鸟类举翼和落翼的动力,关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两侧的固着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1分)

A.胸大肌和胸小肌一样,两端都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肱骨上 B.胸大肌和胸小肌一样,两端都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乌喙骨上

C.胸大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肱骨上,胸小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乌喙骨

D.胸大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乌喙骨上,

解析:胸大肌和胸小肌一样,两端都分别附着在胸骨龙骨突和肱骨上,胸大肌位于浅层,收缩时使翼下降。胸小肌收缩时使翼举起。

54.开管式循环的动物多具有血窦或血腔,以下动物中不具有血窦或血腔的是:(1分) A.扇贝 B.螳螂 C.文昌鱼 D.水螅

解析:血窦是初生体腔或次生体腔所形成的,血腔是混合体腔所形成。昆虫的循环系统为开放式的背血管。扇贝是开管式循环,不规则血窦。软体动物有血窦。水螅无循环系统。文昌鱼血液循环属闭管式,与脊椎动物基本相似,但是它的心脏没有分化,即没有心室和心房得分化。血液循环途径就是简单的腮血管-心脏-身体各器官-心脏-腮血管的循环。 55.蜻蜒的幼体生活于水中,具临时性呼吸器官,称为:(1分) A.幼虫 B.稚虫 C.若虫 D.一龄幼虫

解析:稚虫 :某些昆虫的未成熟阶段。稚虫是半变态昆虫的幼体。水栖,以鳃呼吸;成虫陆生,以气管呼吸;两者形态、习性迥然不同。如蜻蜓目、蜉蝣目昆虫等的幼体。

若虫:营陆生生活的渐变态昆虫的幼体。例如蝗虫、蟋蟀、蝉、木虱、粉虱、蚜虫、介壳虫、椿象,一生中只有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幼虫与成虫基本相似,只是体型较小,翅未长成,性器官未成熟。 幼虫:稚虫和若虫的总称。 56-59.参状环毛蚓(Phere tima aspergilJum)是我国南方最常

见的一种蚯蚓,也是环节动物门的代表动物之一。由于其体型较大,是解剖实验的好材料。下图是环毛蚓解剖后的一个部分,

仔细观察右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56.图中所显示的是参状环毛蚓被从哪个部分剪开后能观察到的状况 (1分)

A.腹中线附近 B.身体左侧 C.背中线附近 D.身体右侧

解析:解剖环毛蚓时为避免破坏其内部结构,并且为了更细致地观察,应该从背中线附近剪开其体表。 57 .上题图中l、2、3、4所指示的分别是(1分)

A.腹血管、后肠、储精囊、精巢囊 B.背血管、砂囊、前列腺、受精囊

C.腹神经素、砂囊、储精囊、受精囊 D.背神经素、嗉囊、前列腺、精巢囊

解析:

58.从图中所示的内脏器官可以判断该个体为(1分)

A.雌性 B.雄性 C.既是雌性也是雄性 D。无法判断雌雄

解析:环毛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其性别为雌雄同体。其内部同时具有储精囊和受精囊。 蚯蚓性成熟后即可进行交配。蚯蚓的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受精方式。即把精子输送到对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尔后的受精作准备。不同种类的蚯蚓交配的姿势大致相同,但有的种类也有所差异,蚓蚓都是雌雄同体,虽然许多种类也能行孤雌生殖生产蚓茧,但绝大多数的种类是以交叉受精生殖,有些种类在地面上交配,另一些种类在地下交配。除了处在不适宜的条件下或夏眠或滞育外绝大多数种类是全年周期性交配,不同的种类交配方式也有差异。如正叫科的种类交配是受两条蚯蚓的腺体分泌物头尾交错腹面紧贴在一起,一条蚯蚓生殖带区紧贴在另一条蚯蚓的受精囊孔上,以完成交配。

59.想要观察典型的后肾管结构,应从上题图中的哪个区域取材最佳(1分) A.I (隔膜小肾管) B.I和IV C.III D.都可以

解析:蚯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管,一般种类每体节具一对典型的后肾管,称为大肾管。环毛属蚯蚓无大肾管,而具有三类小管:体壁小肾管位体壁内面,极小,每体节约有200一250条,内端无肾口,肾孔开口于体表。隔膜小肾管位第14体节以后各隔膜的前后侧,一般每侧有40一50条,有肾口呈漏斗形,具纤毛,下连内脏有纤毛的细肾管,经内腔无纤毛的排泄管,开口于肠中。咽头小肾管位咽部及食管两侧,无肾口,开口于咽。后二类肾管又称消化肾管。各类小肾管富微血管,有的肾口开口于体腔,故可排除血液中和体腔内的代谢产物。肠外的黄色细胞可吸收代谢产物,后脱落体腔液中,再入肾口,由肾管排出。

60一63.下图显示的是某种脊椎动物的心脏,请仔细观察。

60.判断这种动物属于(1分)

A.软骨鱼纲 B、硬骨鱼纲 C、两栖纲 D、爬行纲

解析:鱼纲中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血为缺氧血,心脏(单心房,单心室,一静脉窦,软骨鱼有动脉圆锥。位置较其他脊椎动物靠前,血流速度慢)——鳃(换气)——背大动脉——组织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

两栖纲循环系统: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室--体动脉--全身各器官--体静脉--右心房--心室 。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房分隔为两个,分别接纳来自肺循环与体循环的血液,心室为1个,其中有混合的静脉血和动脉血,心室收缩先从右边开始,静脉窦和动脉锥仍然存在,且动脉圆锥当中有螺旋瓣分配血液。

爬行纲循环系统:三腔心脏,动脉圆锥退化消失,心室出现不完全中隔(鳄类仅有小孔相通),不完善双循环,出现肺动脉弓和左右体动脉弓,肾门静脉开始退化。 图中为一室两房腔心脏,属于两栖纲。

61.图中标注的a、b、 C、d分别代表(1分)

A.左心房、静脉窦、动脉圆锥、左心室 B.右心房、静脉窦、动脉圆锥、右心室 C.左心房、动脉圆锥、静脉窦、心室 D.右心房、动脉圆锥、静脉窦、心室

? 解析:此心脏以背面观为正确方向,故a为右心房,动脉圆锥和静脉窦分列心脏的腹背两

侧,心室在心房之下。

? 蝌蚪时一心房、一心室;成体时二心房、一心室,外被围心囊。 ? 心房前有静脉窦,心室腹面有动脉干。 ? 无尾类还有动脉圆锥(内有螺旋瓣)

? 心脏收缩时,静脉窦首先收缩,将缺氧血注入右心房,接着左右心房收缩,左心房富氧血

和右心房缺氧血一起压入心室。不过心室中的血液分布稍有差别,右心房来的血处于心室偏右一侧,左心房来的血处于心室偏左一侧,心室中央部分为混合血。心室收缩初期,右侧血液首先进入距离较近的肺皮动脉弓;心室收缩的中期,混合血液注入体动脉弓;心室收缩末期,左侧富氧血压入颈动脉弓。

62.如果将d和b之间用线结扎住,然后向b内注射黄色粗颗粒颜料,那么下列哪些结构会呈现黄色(2分)

A.肾门静脉 B.肺皮动脉 C.锁骨下静脉 D.颈外动脉

解析:注射黄色颜料于动脉圆锥,并与心室进行结扎隔离,则颜料可以进入肺皮动脉和主动脉(颈外动脉是从主动脉中引出的一条重要的动脉),但因为要同过毛细血管的微循环才能返回静脉,而颜料颗粒无法通过微循环,所以锁骨下静脉不会出现黄色;而肾门静脉是从胃引向肾的一条输送营养为主的血管,和体循环的血管不直接相连,因此染料不会进来.

63.如果将d和b之间用线结扎住,然后向d内注射红色粗颗粒颜料,那么下列哪些结构会呈现红色(2分)

A.肾门静脉 B.肺皮动脉 C.锁骨下静脉 D.颈外静脉

解析:注射红色颜料于心室,并与动脉锥结扎隔离,则颜料可以反向逆流回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同理颜料无法返回动脉,因此肺皮动脉不出现颜色;肾门静脉解释如上

64.在古生物研究中,骨骼化石是发现和研究最多的部分,请根据以下骨骼描述判断具备此种骨骼的生物和现存生物的哪一类最相似(1分)

1)脊柱有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的分化 2)胸廓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围成 3)头骨每侧有2个颞窝 4)口腔内具有广泛着生的牙齿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解析:两栖类首次出现一枚荐椎及一枚颈椎,爬行类有荐椎两个,颈椎数目增多。爬行类首次出现胸廓。现代爬行类中,除龟鳖类外均为双颞窝,鸟类为双颞窝,哺乳类为合颞窝。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一生中会不断替换更新牙齿,属於多生齿型。 65.方式属于动物有性生殖的是(1分)

A.纤毛虫的接合生殖 B.轮虫的孤雌生殖 C.蛭类的生殖 D.瘿蝇的幼体生殖 解析:

接合生殖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

生殖

同配接合(草履虫) 异配接合(钟虫) 同配生殖(衣藻) 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

孤雌生殖(轮虫) 幼体生殖(瘿蝇) 分裂生殖(变形虫)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孢子生殖(青霉、曲霉) 营养生殖(马铃薯块茎)

66.脊椎动物中有一种类型的肾呈小管状,分节排列,每一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漏斗状,上有纤毛,在肾口附近有血管球,以过滤的方式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体腔中,借助肾口纤毛的摆动,将体腔中的代谢废物收集入肾小管;另一端汇入一总导管。上述内容描述的是(1分) A.原肾 B.前肾 C.中肾 D.后肾

解析:前肾位于体腔前端背中线两侧,呈小管状分节排列,这些小管称前肾小管,每一前肾小管的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呈漏斗状,其上有纤毛,称肾口,小管的另一端汇入一总的导管——前肾管,末端通入泄殖腔。(鱼类、两栖类胚胎时期、圆口纲)

中肾:鱼类、两栖类成体 后肾: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成体 原肾:存在于低等脊椎动物,如扁形动物

67.此类激素一般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糖蛋白)结合,使机体产生快

速变化,作用复杂。激素结合后使细胞内产生cAMP,cAMP刺激或抑制靶细胞中特有的酶,使靶细胞所特有的代谢活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此类(1分) A.胰岛素 B.糖皮质激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解析:第二信使假说适用于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类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胸腺素),多肽类(催产素、抗利尿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而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类激素,作用机理不同。 68、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是以下哪一种?(1分)

A、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不足 B.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 C.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不足 D.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过高

69、牙齿可以反映哺乳动物的食性、取食行为、生活方式、体型及代谢水平等特征。根据以下牙齿特征判断此动物的类别和食性(1分)

1)一生中经历乳齿和恒齿两个阶段; 2)恒齿齿式为:3.1.4.2/3.1.4.3; 3)全部为短冠型齿;

4)上颌第1、2切齿齿冠为三峰型,其余切齿各有大小两个尖峰; 5)犬齿挈弯||{1的圆锥形,尖端锋利; 6)前臼齿为三峰型,臼齿为多峰型;

7)上颌第4前臼齿和下颌第一l臼齿最大,这两枚最大齿的大尖锋咬合完整密切。 A.灵长目,杂食性 B.长鼻目,植食性 C.食肉目,肉食性 D.鲸目,肉食性 E.啮齿目,杂食性

解析:犬的齿全部为短冠型。上颌第1、2切齿齿冠为三峰型,中部是大尖峰,两侧有小尖峰,其余切齿各有大小两个尖峰。犬齿呈弯曲的圆锥形,尖端锋利,阻力臂长,是进攻和自卫的有力武器。前臼齿为三峰型,臼齿为多峰型,上颌第4前臼齿和下颌第一臼齿最大,其余向前向后依次变小。这两枚最大齿的大尖锋咬合完整密切,阻力臂短,是强有力的撕裂装置,故称裂齿,裂齿为判定肉食性动物的标志。 齿式:将哺乳动物单侧上下齿列的数目分别列于分数线上下方的表示方法。如人的齿式是I2.C1.P2.M3/i2.c1.p2.m3(简略为2.1.2.3/ 2.1.2.3),即上下颌各有2颗门齿、1颗犬齿、2颗前臼齿和3颗臼齿,双侧共32颗牙齿。犬(3.1.4.2/3.1.4.2)、牛(0.0.3.3/3.1.3.3) 70.某人的血清与B血型者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但其红细胞与B血型者的血清发生凝集,以此判断此人的血型(1分)

A.A型 B.B型 C.AB型 D.0型 第三部分20道题(32分)

草履虫(Paramoecium caudaturn)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现将100只草履虫移入l50ml稻草培养液中进行常规培养,并每天固定时间对其进行观察和计数。下图所示为此次实验记录的每日草履虫数量。

71.下述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2分)

A.在实验开始后的第4~7天,观察到较多二裂生殖的情况 B.在实验开始后的第4~7天,观察到较多接合生殖的情况 C.在实验开始后的第9天以后,观察到较多二裂生殖的情况

D.在实验开始后的第9天以后,观察到较多接合生殖的情况

解析:草履虫在条件适宜时进行裂殖,条件不适宜时,进行接合生殖。 72.下面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 (2分)

A.在实验最开始时计数草履虫密度,必然是O.67只/ml B.此次实验中草履虫的增长符合logistic增长 C.此次实验中该培养液中最多可容纳约800只草履虫 D.草履虫之所以不能无限制增长是由于空间不足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S型增长,即逻辑蒂斯曲线。K值为800\\ML。草履虫不能无限增长可能是营养限制。

7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又称为地球化学循环,包括下面哪些基本类型(2分)

A.气体型循环 8.海洋型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大陆型循环

解析:气体型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沉积型循环:主要是磷、钾、钠、镁等元素的循环。这些物质主要以固体状态参与循环,其主要储存库是岩石、土壤和沉积物。 74.下面关于次级生产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分)

A.利用生态系统中现有的有机物质再生产有机物质,即为次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次级生产量都要比初级生产量少得多 D.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都是异养生物

解析:次级生产量的定义是:动物采食植物或捕食其他动物之后,经体内消化和吸收,把有机物再次合成的总量。

75.一般来说,演替成为顶极群落时,它和演替中的群落之间的区别有哪些(2分) A.项极群落物种多样性高,而演替中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低 B.无机物循环在顶极群落中较封闭,而在演替中的群落中较开放 C.顶极群落内部共生关系发达,而在演替中的群落内部共生关系不发达 D.顶极群落的抗干扰能力强,而演替中的群落的抗干扰能力弱

解析: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顶级群落 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处于演替初期的群落养分积累大于消耗,生物量大,不断地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而群落发展到顶级群落后,生物量趋于稳定,积累等于消耗,生物种类不再增加,而是保持稳定。

76.哪种类型的群落具有这样的特征①降雨量少,水分蒸发量大②优势植物包括蒿属植物、藜属灌木和肉质旱生植物③动物通常会采取冬眠或夏眠的方式来渡过不利季节(1分) A.寒带针叶林 B.热带稀树草原 C.苔原 D.荒漠 77.下列哪些方法不适用于野外蝴蝶数量的调查(2分)

A.标记重捕法 B.灯光诱捕法 C.样方调查法 D.红外触发相机照相法 解析:灯光诱捕法:适用于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的动物。蝴蝶一般是白天活动的,夜间活动的一般是蛾子。红外触发相机照相法:适用于恒温动物(内热动物),比如说东北虎之类的。 78.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图的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下列哪个特征是错误的(1分) A.这是一个下降型的种群 B.幼体比例较大,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小 C.种群的死亡率较大 D.种群的出生率较小

79.新热带界包括整个南美、中美和西印度群岛,本界拥有下列哪些动物(2分)

A.食虫目 B.贫齿目 C.有袋目的新袋鼠亚目 D.灵长目的阔鼻亚目 解析:在第三纪以前,本界曾是瓦冈纳大陆的一部分,和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等相连,因此该动物区系至今仍残留有许多共同的种类,如肺鱼,走禽类及有袋类等。在第三纪时,本界则完全与其他大陆隔离而孤立存在,因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动物,如贫齿目、阔鼻猴类及南美有蹄等。至第三纪末,南美和北美的陆地又相连接,两洲动物相互迁移,从北美侵入的有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等许多动物,丰富了南美的动物区系。食虫目,除澳大利亚、南美洲的中南部及南极、北极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80.为了验证车轴草和粉苞苣这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实验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将两种植物种在同一一花盆内,但地上枝叶部分分隔开,粉苞苣的干重为单独生长时的65%; 2)将两种植物分别种在不同的花盆里,但地上枝叶部分挨在一起,粉苞苣的干重为单独生长时的47%;

3)将两种植物种在同一花盆内,地上枝叶部分也挨在一起,粉苞苣的干重为单独生长时的31%。这些实验结果能得到下面哪些结论(2分)

A.这两种植物在一起生长时会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水等重要资源 B.对阳光的竞争与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C.阳光的竞争对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大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负作用 D.水分的竞争对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大于营养物质的竞争所产生的负作用

解析:1)将两种植物种在同一花盆内,但地上枝叶部分分隔开,说明这只是水分影响,无光照竞争,粉苞苣被影响减少了35%。

2)将两种植物分别种在不同的花盆里,但地上枝叶部分挨在一起,粉苞苣被影响减少了53%,这就说明了光照造成的副作用大于水的。

8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哪些(2分)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和不可逆的

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急剧减少,主要是因为每个营养级都会储存下不少能量 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主要是太阳能

D.如果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立即消亡

解析:急剧减少是因为每一营养级都消耗大量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存,呼吸作用 。断绝能量输入后,生态系统会慢慢分层次消亡

82.存活曲线图是以相对年龄为横坐标,相对应的存活数作为纵坐标。下面关于存活曲线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2分)

A.呈直线的存活曲线,表示年龄越大的个体死亡率越高 B.凸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各年龄期的死亡率是相等的 C.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高 D.自然界中动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就是上述三种之一

解析:凹型 :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直线型: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凸型: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 ,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自然界一般存在三种存活曲线,并不是绝对

83.结网蛛(Metepeira incrassata)是一种群居的蜘蛛。位于群体边缘位置的个体食物捕获率更高,但被捕食的风险相当于群体中央位置的3倍。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下述有关不同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位置哪一个是正确的(1分)

A.个体较小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B.个体较小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边缘+ C.个体较大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D.个体较大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解析:外围食物丰富,但被捕食风险大,从总体看外围更新频率高,更新的年轻蜘蛛可能在成熟后又被捕食。成熟蜘蛛分布在网中央,被捕食概率低,可以生长至成熟。且年轻蜘蛛对事物的要求更迫切。

84.海绵等足虫(Paracerceis sculpta)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性的外观都一样,而雄性有大、中、小3种形态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性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单一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以下推论中正确的是(1分)

A.大雄虫的平均生殖率最高 B.中雄虫的平均生殖率最高

C.小雄虫的平均生殖率最高 D.3种雄虫的平均生殖率没有显著差异

解析:三种雄虫采取生殖对策不一样,但均有效,具有交配机会。3种雄虫的平均生殖率没有显著差异。这是长期进化结果,如果存在显著差异,经历长时间进化,决定其大小的基因频率会变的很小,最后导致灭绝。

85.星鸦(Nucifraga CoJumbiana)、松果松鸦(Gymnoz'binus cyanocephalus)和蓝松鸦(Cyanocitta sti]leri)是同一科的近缘种。星鸦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冬季和春季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秋天储存的种子,它们每只每年储存种子约33000粒。松果松鸦分布于海拔稍低的区域,全年营群体生活,每只每年储存种子20000粒,构成其冬季食物的70---一90%。蓝松鸦生活

于低海拔地区,体型最小,每只每年储存种子6000粒,占冬季食物的60%。若将上述3种鸟放置于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中,让它们分别储存和发掘种子,其记忆能力从强至弱的排序是(1分)

A.星鸦>松果松鸦>蓝松鸦 B.蓝松鸦>松果松鸦>星鸦 C.松果松鸦>星鸦>蓝松鸦 D.3种相同

解析: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出自 尚玉昌 动物行为学 动物的学习行为(P329) 借助于比较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三种鸦科鸟类重新找到贮藏食物的能力是与他们对这些种子的依赖程度直接相关的。松果松鸦和星鸦在冬天对贮藏的种子有更大的依赖性。它们重新找回埋藏种子的能力都明显的强于蓝松鸦。松果松鸦的实际表现更好,在有15个小洞藏种子的情况下,它的表现略好于星鸦,而在有90个小洞用于储藏种子的情况下,它的表现比星鸦好得多。据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松果松鸦通常把贮藏的种子靠的很近,而星鸦则采取分散贮藏的对策,因此松果松鸦只需要在较小的区域内搜索即可。这可能是社会结构差异的结果,松果松鸦是唯一全年营群体生活的种类,种子的贮藏和再寻找都是在群体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们不会把种子过于分散的贮藏。(贮藏在巢区周围)

86.初生的灰雁把研究者劳伦兹(Lorenz)看作自己的母亲,时刻跟随,属于哪些行为类型(2分)

A.印记行为 B.定型行为 C.保护行为 D.学习行为

解析:印记是动物学习行为的类型之一,其他类型还包括习惯化、模仿、玩耍、潜在学习、联想性学习和顿悟(推理)等。

87.家燕、欧洲燕和沙燕每年在古北区的西部和非洲之间进行迁徙,1972年R.E.Moreau 估计,每年秋天飞往非洲的家燕约为9000万只,欧洲燕约2.2亿只,沙燕约3.75亿只。这3种鸟的数量比非洲大陆上的31种不迁徙的燕子的总数还多。下列说法哪些是对的(2 分) A.这3种迁飞燕的祖先以前是在非洲大陆进行繁殖的 B.在古北区的西部这3种燕所遇到的食物竞争者更少

C.古北区的话部夏季白天较长,可以增加捕虫时间,这有利于其繁殖 D.长距离的迁徙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成功率

解析:这3种迁飞燕祖先最初在非洲繁殖,后来因为竞争激烈,逐步进化出了迁徙行为来避开繁殖期对食物的竞争。长距离的迁徙顶多淘汰掉老弱病残个体,对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成功率没有影响 。

88.Photuris属中某些种类的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3种萤火虫雌虫的发光频率对其雄虫作出应答,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获、杀死并吃掉它们。对于3种受害萤火虫的雄虫来说,下列策略哪个可行(1分)

A.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 B.发现应答的雌虫就直接飞去交配 C.变换发光频率吸引雌虫 D.发现应答的雌虫后缓慢靠近

解析: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繁衍后代是他最大的使命。如果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就失去

了交配的机会,他的遗传物质不不会传下去,不可行。萤火虫都是雌虫吸引雄虫,且每一种都有固定的发光频率,就是为了吸引的是同种异性前来交配。故不可行

89.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在受到骚扰时,这些乳突就会不停摆动,鱼类便会攻击乳突。乳突被咬掉后可以再生,且乳突中含有有毒物质。对二r这种行为的解释哪些正确(2分) A.次级防御 B.转移攻击者的攻击部位 C.警戒色 D.初级防御

解析: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均在起作用,它有助于减少与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初级防御有四种类型,即:穴居、隐蔽、警戒色和拟态。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动物相遇后的逃脱机会。次级防御有六种类型,即:回撤、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攻击部位和反击。

90.在发情季节,红项侏儒鸟的雄性会聚集在相对较小的一个区域中,以特定的步伐和拍翅行为来吸引雌性,从上述特征,可以认定此物种的一雄多雌制属于下列哪种类型(1分) A.保卫妻妾型 8.保卫资源型 C.争夺竞争型 D.求偶场型

解析:求偶场,也有译作竞偶场,指一个物种的两个或多个雄性聚集于此,透过不同类型的炫耀表演或演示,以达致求偶交配这一目的的场所。 第四部分30道题(40分)

91.1953年War SOIl和Cri ck提出的是哪一项。(1分)

A.遗传物质是DNA而非RNA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92—99.关于野茉莉花的表型,花的颜色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制造色素的酶所决定:

92.野茉莉花呈现出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等各种各样的颜色,由此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些结论:(2分)

A.花的颜色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决定 B.决定花的颜色的是一对等位基因

C.如果只有一个基因决定花的颜色,则此基因是复等位基因

D.依靠不同颜色植株问的杂交,可以判断决定花的颜色的基因数量和相互关系 E.花色的深浅不同是不完全显性的结果。

解析:首先题意确定了所有性状是可遗传的,且为核遗传。花颜色有五种表型。由此可以推断,可以是一个基因含多个复等位基因。或者是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决定。该花有五种表型,而一对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应该是三种表型,可以排除E。 假设一:复等位基因决定(多种表示,仅写一种)

HwHw HwHs Hwh或 HsHs Hsh hh 深红 大红 粉红 浅红 白色 假设二:三对等位基因决定 HWS三对等位基因决定了花的颜色 H-W-S- H-W-ss

H-wwS- hhW-S- hhwwss

深红 大红 粉红 浅红 白色

通过深红和白花杂交,后代出现多种形状分离,可以判断是此种情况。 所以存在两种情况:多对等位基因或复等位基因。

93.如果白色花对任何有色花都是隐性性状,那么以下哪些是正确的:(2分) A.白色花之间杂交,只会得到白色花的后代 B.有色花间杂交,可能会得到白色花

C.粉红花之间杂交,总是得到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D.粉红花间杂交,有可能只得到粉红花

解析:抑制基因:某一突变基因的表型效应由于第二个突变基因的出现而恢复正常时,称后一突变基因为前者的抑制基因。因为不能确定是单基因还是多基因决定,因此要考虑抑制基因问题。举一个可能是抑制基因的例子,亲本白花基因型AaBbIi,其中AaBb决定颜色,而Ii是抑制基因,如果为ii则产生的色素前体可以继续合成,具体颜色由AaBb决定;如果为Ii或II,则色素前体被阻遏,花只能呈白色而和AaBb无关。以AaBbIi(白色)为亲本自交,后代可能有色如A—B—ii等。故A过于绝对,排除。B显然可能。C.过于绝对,反例无数....随便举一个:假如是复等位基因决定,决定花色的基因座位上有A1,A2,A3三种基因,其中A1A1白色,A2A2,A1A3粉色,A3A3深红,A2A2自交(既粉色之间杂交),后代只有粉色。而此例正是D的证明。 94.如果花的颜色由一个基因座的状态决定,同样是粉红花的两个植株杂交,可能得到的后代表型有哪些:(2分) A.都是粉红色

B.都不是粉红色,而是一半比亲代颜色深,另一半比亲代颜色浅 C.一半粉红色,一半深红色

D.一半粉红色,1/4深红色,l/4白色 E.全部是深红色

解析:有题可知由复等位基因决定。

假设决定花色的基因座位上有A1,A2,A3,三种基因,而且应该其中A1A1白色,A1A2浅红,A2A2,A1A3粉色,A2A3大红,A3A3深红 两个粉红(A1A3或A2A2)杂交结果: 全部粉红(A2A2×A2A2) 都不粉红(A1A3×A2A2)

一半粉红色,1/4深红色,l/4白色(A1A3×A1A3)

95.如果深红色花对白色或浅红色都是湿性,一株浅红的野茉莉和一株白色的野茉莉杂交,后代全部都开深红色花,可能的原因哪个:(1分)

A.基因突变 B.回复突变 C.叠加效应 D.基因互补 E.被其他花粉污染。

解析:基因互补:两个基因同时显性才表现性状 。后代全部开深红色花,最可能的是基因互补 。举个例子:两个非等位基因决定了花色,其中一个作位A决定了色素前体的产生,若该

座位为aa,则无论另一座位B的情况,花都是白色。另一座位B为复等位基因,有B1(决定深红),B2(决定浅红),B3(决定白色)其中深红对白色和浅红显性,浅红对白色显性。题目中的亲本,白花为aaB1B1,粉红花为AAB2-,因此子代为AaB1-,因为B1显性,故后代全部为深红。

96.有时候,个别粉红色和浅红色的花朵上出现少数花色斑,而大红和深红色花朵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2分) A.粉红和浅红是隐性性状,大红和深红是湿性性状

B.粉红和浅红很可能是杂合体,其中一个等位基因控制白色表型 C.是基因抑制的结果 D.有可能是体细胞发生重组 E.可能是转座子活动的结果

解析:转座子:转座因子或转座子是一类在很多后生动物中(包括线虫、昆虫和人)发现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 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此过程称转座。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而常被称为插入序列(IS),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转座的遗传学效应:① 插入突变失活:插入突变失活是转座的最直接效应,但转座也可以通过干扰宿主基因与其调控元件之间的关系或改变DNA的结构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一般说来,转座子的插入使插入区的基因失活是因为正常的转录和(或)转译受到阻碍,例如上述玉米色素基因由于转座因子Ds的插入而失活就是这个原因。但偶而也可由于插入而激活有关基因的转录,因为Tn也可能带有它们自身DNA转录所必需的启动子顺序。另外,转座子插入靶序列后在受体DNA中形成3-12bp的正向重复序列,在切离后可能就给DNA留下一小段多余的靶位序列,从而导致编码的突变。② 插入位置上出现新的基因:如像Tn上带有抗性基因,那么它不但造成一个基因的插入突变,同时在这一位点上出现一个新的抗药性基因。③ 改变染色体结构,其中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同源转座子(homologous transposon)发生交换。如果两个反向转座子配对并交换,在它们之间的部分可能发生倒位;如果两个同向转座子配对并交换,在它们之间的部分可能发生缺失,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内异位交换(ectopic intrachromosomal exchanges),即交换序列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点(图9-25)。这样的交换也可能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及同源染色体之间,称为染色体间异位交换(ectopic interchromosomal exchanges)(图9-26),染色体间异位交换导致重复和缺失的产生。

97.有时候,为数不少的白色花朵上出现很多红色斑,以下说法正确的有:(1分) A.是回复突变的结果 B.白花植株是杂合体,其中一个等位基因控制红色表型

C.是基因互补的结果 D.有可能是体细胞发生重组 E.可能是转座子活动的结果 解析:此题中的红色斑产生原因类似于玉米的Ac-Ds模型。故E正确。 回复突变率低,不可能出现许多白花有红斑 ,所以不选A。 单凭已知条件无法断定肯定是杂合体 ,B不正确。

因为为数不少,所以不考虑体细胞重组。 若是基因互补,则应该全部出现红色斑。

98.如果花的颜色由一个基因座的状态决定。将带有白斑的粉红色花植株与正常的纯白色花植株杂交,那么后代的表型有: (1分)

A.后代都是粉红色,个别白色 B.后代一半粉红色,一半白色

C.开粉红花的后代总会比开白花的后代稍多一些 D.后代1/3白色 E.开粉红色花的后代,花朵上都会带有白斑

解析:由题意可知为复等位基因, 本题带白斑的粉红色花,说明其基因型为HWh HWh(粉红)×hh(白色),通过计算得B

99.将题6所说的带红斑的白花植株自交,那么可能的表型有哪些:(2分) A.后代都开纯白花 B.少数后代开红花

C.后代开的白花,大多数也带红斑 D.后代只开粉红花和白花 E.后代可能包含白花、粉红花和深红花等各种表型

解析:这题要综合考虑(基因互补、不完全显性、转座子等),有红斑说明是杂合,故不会出现A的情况,B情况考虑互补的情况就有可能,C考虑转座子,D说只开粉红花和白花太绝对,互补就有可能出现大红、深红的情况,故E正确。 100.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下列哪一项(1分)。

A.内含子 B.操纵子 C.高度重复序列 D.外显子

解析:内含子: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 外显子: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携带的信息参与指定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排列。 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操纵子:指包含结构基因、操纵基因以及启动基因的一些相邻基因组成的DNA片段,其中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基因的调控。它是专门针对原核生物的,真核生物中不存在。

101.对于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2分) A.可由转座子或反转录病毒引起 B.可由化学试剂引起 C.一般比点突变容易回复

D.只有插入的碱基数不是3的倍数,才可能引发突变E.突变基因的转录正常,翻译异常 解析:转座因子或转座子是一类在很多后生动物中(包括线虫、昆虫和人)发现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 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此过程称转座。这段序列称跳跃基因或转座子,可分插入序列(Is因子),转座(Tn),转座phage。秋水仙素等化学物质可引起突变。当插入片段为3或的倍数的碱基时,更容易回复。

102.某基因突变,经过诱变剂处理后可以以很低的比例回复突变,突变回复率与诱变剂浓度有剂量相关性,那么下列最可能的是:(1分)

A.突变可能是插入突变 B.突变可能是点突变

C.突变可能是缺失突变 D.突变可能是移码突变 E.难以判断突变的类型。

解析:相同的诱导使其可以发生回复突变,最可能的是点突变,例如 T-C,C-T,其他几种突变不易在相同诱导下恢复。

点突变,也称作单碱基替换,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 可以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类。 转换:嘌呤和嘌呤之间的替换,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颠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103.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造成的损伤主要是哪一种? (1分)

A.形成共价交联的嘧啶二聚体 B.磷酸酯键的断裂 C.碱基缺失 D.碱基替换 解析:紫外线照射后DNA,发现有几个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同一链上的两个邻接嘧啶核苷酸的共价联结,形成嘧啶二聚体.嘧啶 二聚体,此外还有胞嘧啶二聚体腺(CC)以及胸嘧啶和胞嘧啶二聚体(CT)。这些嘧啶二聚体使双螺的两链的键减弱,使DNA 结构局部变形,严重影响照射后DNA的复制和转录。含有嘧啶二聚体的DNA 的链接,使它不能作为DNA 复制的样板,新合成的链在二聚体的对面和两旁留下了缺口 。 104.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哪一水平(1分)

A.转录水平 B.翻译水平 C.转录后水平 D.翻译后水平

解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转录调控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操纵子为单位的调控、基因表达的时序调控、用翻译形式控制基因转录等。

调节乳糖催化酶产生的操纵子就称为乳糖操纵子。其调控机制简述如下: 抑制作用:调节基因转录出mRNA,合成阻遏蛋白,因缺少乳糖,阻遏蛋白因其构象能够识别操纵基因并结合到操纵基因上,因此RNA聚合酶就不能与启动基因结合,结构基因也被抑制,结果结构基因不能转录出mRNA,不能翻译酶蛋白。 诱导作用:乳糖的存在情况下,乳糖代谢产生别乳糖(alloLactose),别乳糖能和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改变构象,不能在和操纵基因结合,失去阻遏作用,结果RNA聚合酶便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使结构基因活化,转录出mRNA,翻译出酶蛋白。 负反馈:细胞质中有了β—半乳糖苷酶后,便催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被分解后,又造成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 105.端粒酶由哪些成分组成。(1分)

A.DNA B.RNA C.蛋白质 D.多糖

解析: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核糖蛋白复合体,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片段。而蛋白质则为酶的部分。 106.有关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1分)

A.对热很敏感 B.紫外线能灭活HIV C.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D.耐碱又耐酸 解析:HIV对热敏感。56℃30分失去活性。不加稳定剂病毒-70℃冰冻失去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

剂亦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35%异丙醇、50%乙醚、0.3%H2O20.5%来苏尔处理5min能灭活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有较强抵抗力。HIV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但对紫外线不敏感。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 在体外的抵抗能力不强,不耐酸碱 107.乙肝(HB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分)

A.HBV可通过血液传播 B.HBV可通过精液传播 C.HBV可通过乳液传播 D.HBV可通过唾液传播 解析: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

2.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 (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3.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注: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为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所以一般都能及时清除乙肝病毒。 108.蛋白质达到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会出现以下哪些状态? (2分) A.表面净电荷为零 B.稳定性增加 C.溶解度最小 D.溶解度最大

解析: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如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此时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为零。达到等电点,符号为pI。当蛋白质达到等电点是,溶解度最小。 109.有关疾病与基因遗传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分) A.遗传性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B.传染病与遗传不相关

C.肿瘤的形成与多个基因缺陷有关 D.心血管疾病是由某个特定基因的缺陷引起的 解析:遗传性疾病都与基因有关,肿瘤的形成与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均有关。

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EHT、CHD等心血管疾病是多因素疾病,是多个易感基因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微效作用的累加,并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病

110.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下列哪一项重要科学发现 (1分) A.RNA干扰现象的发现 B.有关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 C.有关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D.真核细胞的转录研究

解析: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111.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雌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为 (1分) A.成熟胚囊 B.单核胚囊 C.胚囊母细胞D.卵细胞

解析:胚囊来源于靠近珠孔的珠心组织中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是一个体积较大、细胞核也大、含有浓厚原生质的细胞。多数植物的孢原细胞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外侧形成一个周缘细胞,内侧形成一个造孢细胞。周缘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或分裂形成多层珠心细胞。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由大孢子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胚囊。 112.下列有关植物生活史中世代交替与核相交替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2分) A.有核相交替就一定有世代交替 B.没有核相交替就一定没有世代交替 C.有核相交替不一定就有世代交替 D.有世代交替就一定有核相交替

解析:由于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多样,带来生活史的不同,反映在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上的不同形式。蓝藻和某些单细胞真核藻类,它们没有有性生殖过程,细胞就不存在核相交替,亦无世代交替现象。大多数真核藻类植物进行有性生殖,会出现核相交替及世代交替现象。在藻类植物中,可以看到世代交替演化的趋势是由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向孢子体世代占优势发展。 真菌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开始,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便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这就是生活史中的无性阶段。真菌在生长后期,开始有性生殖,从菌丝上发生配子囊,产生配子,一般先经过质配形成双核阶段,再经过核配形成双相核的合子。通常合子迅速减数分裂,而回到单倍体的菌丝体时期,在真菌的生活史中,双相核的细胞是一个合子而不是一个营养体,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现象。

113.下列植物中哪组植物均属于无性世代占优势的有胚孢子植物(1分) A.裸蕨,铁线蕨,树蕨,卷柏 B.葫芦藓,裸蕨,槐叶苹,圆柏 C.铁线蕨,树蕨,问荆,银杏 D.卷柏,圆柏,问荆,地钱

解析: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是无性孢子体发达,苔藓植物以前则配子体发达。 孢子植物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植物总称,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五类。孢子植物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为种子植物,取交集为蕨类植物 。

114.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原料植物红豆杉的重要特征是种子外具有漏斗状、颜色鲜艳的肉质结构,这个结构是: (1分)

A.由大孢子叶发育而来的外种皮 8.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假种皮 C.由珠托发育而来的假种皮 D.由珠领发育而来的外种皮

解析:红豆杉是裸子植物。某些类群的种子,成熟时除由珠被变态为种皮外,还具有大孢子叶变态的假种皮包围着种子。大孢子叶的变态有各种类型,如珠被(松柏类)、珠领(银杏)、珠托 (红豆杉)、套被(罗汉松)等。某些类型的大孢子叶则变态为球果。 假种皮:某些种子外覆盖的一层特殊结构。常由珠柄发育而成,多为肉质,色彩鲜豔,能吸引动物取食,以便於传播。见於红豆杉类(yew)、肉豆蔻(nutmeg)及竹芋科(arrowroot family)、酢浆草属(oxalis)植物及蓖麻(Castor-oil plant)。肉豆蔻的假种皮称肉豆蔻乾皮,可用於调味。 外种皮:银杏的外壳

115.腹足纲是软体动物第一大纲,约有l0万种。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腹足纲的动物是(1 分):

A.鲍 8.海兔 C.鹦鹉螺 D.钉螺 解析:鹦鹉螺属于头足纲,四鳃亚纲。

116.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胚层来源的是:(1分)

A.红珊瑚的骨骼 B.涡虫的肠壁 C.乌贼的骨骼 D.海参的骨针 解析:红珊瑚的骨骼和乌贼的骨骼均来自均来自外胚层。 涡虫的肠壁来自内胚层。

中胚层发育:真皮、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血液等。 外胚层发育:成神经系统和皮肤。

内胚层发育: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器官外表皮。

117.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幼虫阶段,与牟勒氏幼虫、浮浪幼虫、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分别对应的动物类群是:(1分) A.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B.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118.关动物的循环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2分) A.动物的循环系统分为开管式和闭管式两大类

B.脊椎动物由于出现肺呼吸,由单循环逐步演变为双循环

C.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往往与其呼吸形式及呼吸器官的结构密切相关 D.最早出现真正循环系统的是纽形动物

解析:一般来说认为的是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更为原始,所以是软体动物最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系统。软体动物是最早拥有真体腔的动物,循环系统是跟随真体腔一同出现的。 纽形动物门(Nemertea, 亦称Nemertinea或吻腔动物门〔Rhynchocoela〕)无脊椎动物。主要营自由生活,但有几种寄生于蟹、虾和海鞘。已知约900种,大部分海生,少数生活于淡水或陆生。

119.请根据以下特征判断此动物属于哪一类群:身体纺锤形,左右侧扁,分头、躯干和尾。胸鳍、腹鳍各一对,正尾型。心脏较小,位置靠前,包括一心房、一心室、动脉球和静脉窦。排泄系统包括一对肾、一对输尿管和膀胱,肾小球数目很少。鳃壁上有泌氯腺。(1分) A.海水软骨鱼 B.海水硬骨鱼 C.淡水软骨鱼 D.淡水硬骨鱼

解析:正尾型见于大多数硬骨鱼,硬骨鱼的动脉圆锥退化成痕迹器官,肾小球数目少说明是海水里的 。

120.有一类动物具备真体腔,且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前、中、后三分体腔,有兼作生殖导管的发达后肾,海洋生活的种类有与担轮幼虫相似的幼虫期,受精卵辐射卵裂。这类动物属 于(1分)

A.前口动物 B.后口动物 C.原口动物

D.前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E.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解析:原口动物:原口动物 胚胎时期的胚孔(原口)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节肢动物以前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属于原口动物,原口动物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裂体腔法形成体腔。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 :胚胎时期的原口发育为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相对的一侧形成新的开口发育为动物的口。具有这种发育方式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包括: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 幼虫似担轮,近似原口动物,受精卵辐射卵裂,三分体腔,似后口动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