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更新时间:2023-08-13 12:4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谭 琦,唐晓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重型,慢性;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治疗,肝移植

[中图分类号] R512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2007)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常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且无有效治疗方法,其病死率高达70%以上。近年来,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 药物治疗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PE。

MARS是新型的NBAL方法,该系统用独特的蛋白质膜

,,,减缓各器官功能衰竭进程。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降低血清及肝组织内的病毒负荷,改善肝组织炎症及坏死程度。激素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在早期阶段能降低机体过强的反应性,减轻靶细胞免疫损伤;稳定溶酶体膜,发挥强大而迅速的抗内毒素血症作用,从而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坏死。但因激素易引起出血、感染,导致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故其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目前仍有争议。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并发症,因此,在慢性重型肝炎早期要防治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可采用口服乳果糖,补充鲜血,试用多巴胺等治疗。

2 人工肝支持治疗

及白蛋白透析液,将血中游离及与蛋白结合的有毒代谢产物、炎性细胞因子等结合在透析液白蛋白受体上,通过活性炭和树脂吸附并清除,使血中毒素减少,为肝脏功能恢复创造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还可部分清除导致肝细胞损害的肿瘤坏死因子2Α等致病因素。

212 BAL BAL依靠接种于生物反应器上的肝细胞,暂时

替代肝脏的解毒和合成功能,可为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等待供肝进行肝移植或为自体肝细胞再生提供时间。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BAL是中空纤维型生物人工肝,但中空纤维型反应器固有的细胞分布不均、交换效率低等缺点阻碍了其疗效的更大发挥。因此,研制新型生物反应器成为人工肝领域的研究热点。

肝细胞来源是临床研究的另一热点。目前,BAL主要来源于猪等外源性肝细胞,排异反应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Sauer等研究的肝支持系统是惟一既用原代猪肝细胞、又用原代人肝细胞作为肝细胞源的BAL系统,但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有效性、安全性等有待进一步观察。虽然BAL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如保持外源性肝细胞活性、避免机体与外源性肝细胞间排异反应、延长灌注肝细胞使用寿命、避免体外循环分泌物质进入患者体内的过敏反应等;但BAL作为肝移植过渡期支持手段的效果是肯定的,且其对严重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自然恢复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肝移植供体匮乏时,BAL仍是替代肝脏的一种方法。

213 混合型人工肝 Luo等[3]采用混合型人工肝治疗60例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或模拟正常肝脏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其可维持患者生命,争取时间等候肝移植,或尽可能促使患者自身肝功能恢复。人工肝治疗技术是慢性重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三大类:①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具有解毒功能,如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PE)、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②生物型人工肝(BAL):即利用生物材料(如人或动物肝组织匀浆、肝脏切片、分离的肝细胞或整体肝脏)替代肝脏功能的装置;③混合型人工肝:即NBAL与BAL结合的人工肝。

211 NBAL PE是国内应用最多的NBAL治疗方法,但传

重型肝炎患者,显示其具有完善的解毒、合成、中间生物代谢等功能,能有效地暂时替代衰竭的肝脏功能。

3 肝移植

统的PE需用大量新鲜血浆,且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Zhu等[1]采用选择性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与传统的PE相比,其可节省血浆用量,减少血浆反应及其引起的潜在感染;减少肝素用量,降低出血风险,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席玉红等[2]用血液灌流配合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而且血液灌流不用血浆,可

肝移植是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惟一可能获得根治且得以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肝有限,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风险高,术后需要免疫抑制治疗等原因,目前国内接受肝移植的重型肝炎患者不到10%。全世界已公认,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随着外科手术的改进,重症监护的发展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患者肝移植后1a生存率

82

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已超过90%,5a生存率达70%~80%。针对供肝短缺、移植排异反应等,许多学者研究并开展临床活体肝移植(LDLT)、成人LDLT,并用肝细胞移植取代整肝移植,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带来新的希望。LDLT是切取健康成年供体的部分肝脏,原位植入晚期肝病患者腹腔,由于其具有缩短患者等待肝移植时间、移植效果较好和手术准备充足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接受LDLT患者术后1a生存率94%,5a生存率80%。此外,由于肝细胞移植供体的肝细胞保存方便,并可通过基因修饰避免排斥反应,对机体创伤小,不影响正常肝脏功能。因此,肝细胞移植特别适用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但目前肝细胞移植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肝细胞来源等。

4 脐血干细胞移植

2002~2003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采用静脉输注脐血

干细胞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6例,结果其血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迅速恢复。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表明,脐血治疗肝损伤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但其治疗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尤其是)。相信随,各种治疗慢,从而彻底解决慢性重型肝炎。

[参考文献]

[1]ZhuYG1Aclinicalstudyofseverehepatitistreatedwithapartial

plasmaexchange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J]1ZhonghuaGanZangBingZaZhi,2006,14(8):61626171

[2]席玉红.血液灌流配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6):3361[3]LuoHT,LiuQM,TanJJ,etal.

Observationonhybris

,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细菌、病发生率低,性重型肝炎,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诱导脐血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加细胞因子干预、共培养和转基因,其中以肝损伤免疫缺陷鼠为受体进行脐血移植的报道较多。Kakinuma等报道,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因子如酸性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重组鼠干细胞因子、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抑瘤素M等,可诱导脐血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而Yoon2Young等则认为,在培养基中加入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不能诱导脐血干细胞分化,与受损肝脏共培养或加入受损组织上清可促使其分化发生。虽然以上研究方式不同,但都证实横向分化的可能性,证实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能长期在肝脏中生长,并在肝损伤条件下分化成肝脏组织。

[4]

[5]

bio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sintreatingchronicseverehepatitis:astudyof60cases[J]1ZhonghuaGanzangbingZazhi,2006,14(3):20522091

[4]KakinumaS,TanakaY,ChinzeiR,etal1Humanumbilicalcord

bloodasasourceoftransp2lantablehepaticprogenitorcells[J].StemCell,2003,21(2):21722271

[5]Yoon2YoungJ,MichaelI1Hematopoieticstemcellsconvertinto

livercellswithindayswithoutfusion[J]1NatureCellBiology,2004,6(6):53225391

(收稿日期:2006211216)

临床札记

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20例报告

祝云淑

(邢台市第三医院,山东邢台054000)

2005~2006年,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双黄

其中3例(4眼)复发多次。方法:本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隔日球结膜下注射病毒唑50mg;015%无环鸟苷眼药水、0.25%氯霉素眼药水交替点眼,1次 维生素C;热h;口服维生素B2、敷2次 ~20min。在此基础上将注射用双黄连(冻d,每次15干)214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注,1次 d。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用2%后马托品滴眼液点眼,1次 d;口服消炎痛

215mg,3次 d。结果:本组平均治疗14d,治愈(角膜刺激症

状消失,结膜充血消失,溃疡愈合。荧光素角膜染色阴性,角膜后沉着物消失,留有云翳或斑翳)115例,治愈率96%;好转

(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或好转)3例;自动出院2例。

讨论: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理想特效药物。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多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病毒药病毒唑可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本组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连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0例(126眼),男75例、女45例;年龄17~60岁,平均38岁;树枝状角膜炎98例(占82%),地图状角膜炎19例(占16%),并发虹膜睫状体炎3例(占2%)。病变在右眼52例,左眼62例,双眼6例;初发110例,复发10例,

8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h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