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4-22 00: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山 东 省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总 体 设 计 方 案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6年4月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目 录

前 言................................................................................................................................................................................4

第一章 第一章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建设目标和原则..............................................................................................7

1.1 指导思想.................................................................7

1.2 建设目标.................................................................7

1.3 建设原则.................................................................8

第二章 第二章 综合监管应急救援业务模型和基础信息规范化..............................综合监管应急救援业务模型和基础信息规范化..............................10 10

2.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10

2.2 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模型..................................................11

2.2.1 安监业务模型........................................................11

2.2.2 应急救援工作概念模型................................................12

2.3 基础信息规范化..........................................................13

2.3.1基础信息分类编码的设计..............................................13

2.3.2数据元的设计........................................................14

2.3.3 业务指标的设计......................................................15

2.3.4 利用XML管理基础信息................................................16

第三章 第三章 系统的技术框架..............................................................................................................17 17

3.1 系统的技术路线..........................................................17

3.2 网络计算模式............................................................18

3.3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19

3.4 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架构........................................20

3.5 应用系统架构模型........................................................21

3.6 应用支撑平台............................................................22

3.7 核心应用系统............................................................24

第四章 第四章 平台的功能定位和组成..................................................................................................25 25

4.1 省市县三级平台功能定位..................................................25

4.1.1 省级平台...........................................................25

4.1.2 市级平台...........................................................26

4.1.3 县级平台...........................................................26

4.1.4 企业监控管理终端....................................................27

4.2 应用系统构成............................................................27

4.2.1 基础数据库系统......................................................27

4.2.2 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28

4.2.3 远程动态监控系统....................................................29

4.2.4 省市县三级视频调度系统..............................................30

4.2.5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应急联动系统..............................30

第五章 第五章 网络和硬件设施设计......................................................................................................31 31

5.1 网络结构设计............................................................31

5.2 局域网设计..............................................................32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5.4 视频调度系统............................................................33

5.5 事故电话接警系统........................................................35

5.6 移动指挥系统............................................................36

第六章 第六章 软件系统设计..................................................................................................................37 37

6.1 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系统..................................................37

6.2 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38

6.2.1 系统设计思路........................................................39

6.2.2 系统功能要求........................................................40

6.3 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41

6.3.1 系统设计思路........................................................41

6.3.2 系统功能要求........................................................42

6.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控终端................................................42

6.4.1 危险场所实时动态监控系统............................................43

6.4.2 企业安管人员考核系统及井下人员定位系统..............................44

第七章 第七章 安全与可靠性设计..........................................................................................................45 45

7.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45

7.2 网络安全设计............................................................46

7.3 应用层安全设计..........................................................46

7.4 数据传输安全设计........................................................47

7.5 数据备份系统............................................................48

第八章 第八章 运行环境建设..................................................................................................................49 49

8.1 动力配电系统............................................................49

8.2 空调系统................................................................50

8.3 机房屏蔽系统............................................................50

8.4 机房装饰................................................................51

8.5 接地系统................................................................51

8.6 防雷系统................................................................52

8.7 消防报警灭火系统........................................................52

第九章 第九章 组织管理..........................................................................................................................53 53

9.1 组织保障................................................................53

9.2 工程管理................................................................53 附录A 经费框算A 经费框算(经费框算(省级平台)省级平台)....................................................................................................54 54

附录B 网络设备推荐配置B 网络设备推荐配置................................55网络设备推荐配置............................................................................................................55

B.1 省局政务内网............................................................55

B.2 省局政务外网............................................................56

B.3 市局政务内网............................................................57

B.4 市局政务外网............................................................57 附录C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要求C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要求................................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要求....................................................................................................58 58

C.1总体要求................................................................58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C.3 MCU要求...............................................................59

C.4 终端要求................................................................60

C.5 辅助设备................................................................61 附录D 数据结构规范D 数据结构规范................................数据结构规范....................................................................................................................62 62

D.1 企业基本情况............................................................62

D.2 重大危险源..............................................................62

D.2.1 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62

D.2.2 库区(库)基本特征..................................................64

D.2.3 生产场所基本特征....................................................65

D.2.4 危险房屋基本特征表..................................................65

D.2.5 压力管道基本特征表..................................................67

D.2.6 锅炉基本特征........................................................68

D.2.7 压力容器基本特征....................................................68

D.2.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基本特征......................................69

D.2.9 煤矿(井工开采)基本特征............................................70

D.2.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基本特征表.......................................74

D.2.11 露天矿(含采石场)基本特征.........................................77

D.2.12 尾矿库基本特征.....................................................79

D.3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81

D.3.1 应急救援预案........................................................81

D.3.2 危险物质...........................................................82

D.3.3 安全评价...........................................................82

D.3.4 单位资质情况........................................................83

D.3.5 安全教育培训........................................................83

D.3.6 特种作业人员........................................................83

D.3.7安全管理人员........................................................84

D.3.8 事故管理...........................................................85

D.3.9 安全管理机构........................................................85

D.3.10 公司组织机构.......................................................86

D.3.11 安全经费情况.......................................................86

D.3.12 安全投入情况表.....................................................87

D.4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87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前 言

信息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日趋

重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中心)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深化“双基”工作,落实“科技兴安”战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在今年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尽快建设我省安全生产数据库、应急救援决策系统、远程动态监控和视频指挥系统,运用数字化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我省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王仁元副省长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来研究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问题,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关部门的安全信息化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加快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步伐,推进我省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2003年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去年省政府又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救援体系和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各级政府和安监、信息产业、质监、交通、公安、煤炭、煤监等部门都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系统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应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急救援指挥系统和重大危险源、重要岗位、关键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我们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

共同努力下,尤其是通过狠抓“双基”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建立“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强化“三个体系建设”和推行“专家查隐患、政府搞督查、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超前、有效、扎实的工作方法,确保了我省安全生产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要想继续保持我省安全生产工作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保持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必须提升安全生产的监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监管。不断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向更高、更深、更实的方向发展,逐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省、市、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四级集信息、救援、指挥、监控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由单一的“人防”向“人防”与“机防”相结合的监管方式转变。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是

山东省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山东省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中心),建立科学、高效、快捷的安全生产决策、指挥、监管和监控系统,对于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27号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上关于“建立重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重要指示,提高我省安全生产水平,提高我省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章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

1.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

标准建设、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行,为建立指挥有方、反应灵敏、救援措施适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体系提供技术先进、反应迅速、信息准确、传输可靠的支撑平台,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落实“科技兴安”战略。

1.2 建设目标

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一个从省、

市、县(市、区)到重点监控企业的四级网络系统,是集信息、救援、指挥、监管、监控于一身的信息化工程,是以安全监管信息和应急信息为中心、以通讯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应急管理系统为手段的生产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能为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应急救援的各类应急事件处理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

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

挥平台建设,从上而下启动,逐步完善。第一阶段(2006年3月至12月),基本完成省、市两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实现省、市联网。完成对部分地下开采矿山(煤矿、金矿、铁矿等)、剧毒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安全标准化样板企业”的实时监控试点。第二阶段(2007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年1月至12月),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对全部地下矿山企业、剧毒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点烟花爆竹生产和批发储存企业的实时监控。第三阶段(2008年1月至12月),完成省、市、县(市、区)和重点监控企业四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的建设工作。

平台建成后的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3 建设原则

平台建设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规范

合理、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其具体原则为:

统筹规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步实施。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规范为指针,遵循“三网一库”标准,在省信息产业厅的指导下,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各负其责、逐步实施。

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充分借鉴、利用国内外已有的

成功经验,对全省平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统一制订省、市、县三级软件平台有关技术规范,统一省、市、县三级通信线路,统一系统间的数据接口。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价格比,尽可能节约资金投入。

应用驱动。应用驱动。应用是信息化的生命线,是信息化的出发点

和归宿,坚持以应用为驱动。注重信息流与业务流融合。一方面,信息流必须融入具体业务流程,业务开展过程也是采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业务流程也要借助信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息提高效能,形成信息流与业务流相互优化的局面。

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

成本和风险,制定并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反应及时、数据可靠。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指标要合乎相关标准。

标准开放。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规范和国家安标准开放。

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基于XML、Web Services等标准开放技术进行开发设计,实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兼容共享。兼容共享。整个平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要预留

接口,实现与部分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信息网络平台的对接,为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支持。

加强管理,加强管理,保证质量。保证质量。作好前期审议、可行性研究、系统

分析设计、采购招标、监理和验收工作,严格筛选供应商和开发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依托政务专网,依托政务专网,注重资源整合。注重资源整合。依托省市县三级平台之

间现有的政务专网、各级安监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和互联网,实现综合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市、县(市、区)安监部门负责本级平台的硬件建设工作,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终端的建设应在安监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全省平台建设要求,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自主建设,实现与省市县平台的连接。省、市、县(市、区)平台建设经费原则上由各级财政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终端的建设经费由企业解决。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 综合监管应急救援业务模型和基础

信息规范化

建立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模型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从

机制上对描述系统,从而使信息系统具有稳定性、扩充性和可重用性,具备演化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共同模型为参照,指导信息规范化建设以及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可以保证系统各个环节的平滑过渡,保证系统各个方面的简单性和一致性。

2.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以认识论和系统论为基础,

用对象关照问题空间,从机制上对系统进行建模。根据OOA观点,现实世界由实体对象组成,这些对象相互通信相互作用,体现出系统的行为特征,即业务流,相关流程的组合构成特定业务。

OOA可以简化问题的复杂性。从业务角度看,各业务之

间呈网络状关联, 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所呈现的复杂性几乎是无法控制的。反之,从对象角度进行观照,各种业务通过实体进行联系,系统的耦合度大大减少。由于实体对象较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更具稳定性,因此利用面向对象范式进行分析、设计的系统无疑更具生命力。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技术环境和业务环境是

不断变化的,其功能需求是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因此有必要利用OOA方法,对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现实工作进行观照,分析其构成要素和活动方式,对其特征和变化规律在宏观上进行抽象,建立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业务概念模型。

2.2 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模型

2.2.1 安监业务模型

图2-1 安监业务模型

通过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实工作中的实体、业务和运

转机制进行抽象概括,建立安监业务的概念模型(图2-1)。模型分为实体-业务-部门三层,稳定性由高到低,每一层元素只与邻接层的元素发生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系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统的复杂程度。各层构成如下:

实体:实体:是安监工作中的基本对象,按照电子政务确定的

人、事、物原则来划分,主要由安监队伍装备、安全设施、监管对象、灾害事故组成。

业务:业务:是作用于安监实体的活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

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源评估等等。

部门:部门:是安监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划分,是基于业务工

作需要设置的,和业务大致对应。

2.2.2 应急救援工作概念模型

图2-2 应急救援工作模型

应急救援工作其概念模型如图4-3所示。模型显示,应

急救援工作由防护、监控、响应、恢复四个阶段组成,以应急救援策略为核心,强调安全预警能力、检测能力、事件反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策略:策略:是模型的核心,包括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原

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防护:防护:包括安全规章、安全配置和安全措施。在该阶段,

相关部门对潜在危险进行认知、定位和评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监控:监控:采用人工或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模

式。

响应:响应:根据灾害现场情况,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选择最优路径调遣救援力量,采用适当方法予以处理。

恢复:恢复:为灾害场所提供救助、供给、善后、重建措施,

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2.3 基础信息规范化

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和业务指标体系,共同构成了业

务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数据共享、信息集成与业务协同的前提。

三者相互关联。其中,指标是业务工作所涉及的典型概

念和术语,信息分类编码是对指标取值空间结构的一种划分,数据元则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对业务指标进行的规范化封装。

2.3.1基础信息分类编码的设计

信息分类和编码是描述、标识和表示业务知识,进而对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统计和分析的必要手段。分类编码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业务指标(实体属性)的空间结构,二是通一词汇,以便于信息交换和共享,三是节约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为了构建逻辑上和结构上一致、具备稳定性和可扩充性

的分类编码体系,采用层次性编码方法来进行分类编码。分类编码的应符合以下6个原则:

层次性:体现事物结构层次;

一致性:统一的编码方法,便于掌握、辨识和处理;

标准性:尽量采用或兼容已有的标准;

扩充性:能进行广度扩展和纵深扩充;

稳定性: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变更不影响整体;

划分性:一致的视角,避免重叠和遗漏,避免属性混编。

在构建信息分类编码体系时,要尽量采用已颁标准。涉

及自身业务的,应遵循《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 7027)》进行分类编码,或参照相关标准的进行派生、整合。

2.3.2数据元的设计

数据元是特定语义环境下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信息系统

的基石,旨在提高业务系统的互操作性,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和集成,为深层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奠定基础。

数据元表示规范通过描述数据元的一系列属性(元数据)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来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标识类属性:中文名称、英文名称、适用语境; 标识类属性

定义类属性:数据元的定义、对象类、特征词、应用约束; 定义类属性

关系类属性:关系类属性:分类方案、分类方案值、关系;

表示类属性:表示词、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值域、计量单表示类属性

位;

管理类属性:状态、提交机构、注册机构、版本号、批准日管理类属性

期;

附加类属性:附加类属性:备注。

数据元的数据类型主要分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日

期时间型、时间型、布尔型、二进制型几种。数据元的值域是指数据元的取值范围。

本系统数据元的设计,应遵循《GB/T 18391.2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和《GB/T 19488 电子政务数据元》确定的数据元框架、标示规则、设计方法和管理办法.

2.3.3 业务指标的设计

就指标设计而言,规范化意味着科学的指标取舍、一致

的指标称谓、明确的指标含义、统一的指标计算方法、合理的指标取值空间划分。

安监业务是由多个业务指标集组成的。每一个指标集含

有一组指标。业务指标集也可视为数据元的集合。指标的选定要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去除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和外延重叠的指标,并从技术上搞好基础指标和派生指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标的设计和划分。

依获取方式可将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和派生指标两类。基

础指标是用以描述业务具体情况的最基本的指标,其取值直接来自原始台帐,不能由其它指标派生;派生指标是由基础指标、其它派生指标和外部指标复合或计算生成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基础数据采集界面中只含基础指标。

2.3.4 利用XML管理基础信息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标准的、和平台无关

的高度结构性和可验性的置标元语言,其树状叠代式结构尤其适合表示信息分类、元数据和指标体系。采用XML技术进行表示,将会屏蔽掉基础信息的具体实现,使基础信息标准的组织变得开放、高效。

XML容信息结构和信息内容于一体,适于作为对象和标准

的描述语言。XML可以穿越防火墙使数据在客户和服务器间的双向传递,适于数据交换。

XML已成为电子政务的关键信息技术。提供统一的、基于

XML的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和业务指标描述,符合技术发展的主流,体现了规范性和先进性。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第三章 系统的技术框架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信办[2003]2号)指出:电

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适应业务协同和系统扩展的要求。该《指南》鼓励选用不同技术方案,主张建立技术开放、业务协同、系统具备扩展性的体系结构。

安监部门内部、安监部门与应急联动部门、安监部门与

监管单位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必须紧密配合快速反应。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照电子政务和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根据行业需求和系统特点,确立适应业务协同和系统扩展要求的体系结构。

3.1 系统的技术路线

为了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注重方法论的应用,特别

是那些对全局全程有重大影响的新观念和技术,应当确立为主要的技术路线。主要有:

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从机制上对系统进行建模。面向对象"对

象+消息"的模式,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有契合点。

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通过可演化的原型不断完善系统,体现了

系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周期中不断求精的过程。

山东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层次性和模块化设计。层次性和模块化设计。注重系统的层次设计和模块划分,

降低相关性,使系统能够兼容不同的产品和技术、容纳不同的解决方案,达到提高系统集成性和风险隔离的目的。

透明性和自治性。透明性和自治性。二者是一体两面的问题,使系统实现

松耦合,从而简化设计,方便用户。

面向服务。面向服务。集成性意味着系统能集成其他系统的服务,

也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

采用标准、用标准、开放技术。开放技术。IP化、XML、Web services,三者

均有很好的标准开放的技术支持,是使信息系统各方面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构建面向服务结构的三块基石。 XML可用于描述业务逻辑、定义元数据,也是实现应用系统内部模块、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内不同层面数据交换的有效手段;IP技术是实现有线无线贯通、三电融合、多媒体集成最可行的途径; Web Services计算模式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性。

3.2 网络计算模式

网络计算模式,关系到各个业务系统的网上运作方式,

关系到业务应用系统的规划、开发、部署、应用全过程,关系到业务逻辑和技术逻辑的整合,关系到各个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协作,是整个系统建设首先要确定的问题和设计依据。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根据安监业务特点,应采用薄客

户端的多层客户/服务器网络计算模式,即B/W/A/D(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计算模式,简称B/S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f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