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心理咨询师精选知识点汇总
更新时间:2023-06-01 05: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2021年心理咨询师精选知识点汇总
态度转变的三种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2)他提出P—O—X模式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识记)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
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小、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心灵的连结
是否存在心灵的连结
当我们想要从能量角度来理解心理世界时,我们发现,爱,或爱欲,容易吸引心理学家的关注眼光。因为,心理障碍的产生,跟这个爱欲能量是否受阻极其相关。这是个很特殊的能量,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人们快乐幸福与否,都和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生命中的爱欲,对爱的渴望,这股亲人之间的吸引能量,就是精神分析说的“力比多”。弗洛伊德开始把它当成广义的性本能,更多是生理性的;荣格认为力比多不只是性本能,应该属于更广泛的心理能量。弗洛伊德
后来把性本能归纳入生命保存本能当中。
前辈的心理学家们为探索心理世界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可是由科学延伸出来的心理学,与本来就置身于心灵世界里的宗教相比,其探查心灵世界的进展速度实在非常缓慢。
人是多么地依赖亲眼所见,依赖客观现实,因此我们不容易相信那些看不见的、玄乎的东西。心灵世界的
深邃、生命的神秘和复杂,用平凡的肉眼来看是太局限了,很难看得清楚,因此我们总很难得出定论。佛学的智慧、宗教的说法,又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认识能力之外,不清楚谁真谁假。科学与宗教的距离,真是太遥远了。可是也许,世界本来的面目就是一体的,科学和宗教之间本来并没有鸿沟。
关于爱的连结,多数人还可以接受。心灵之间是否存在感应?很多人就会质疑。其实我们都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都知道磁场,都在用手机,知道看不见的空间里存在一些信息、波动、能量场,都知道一些东西我们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可是要他相信人类有心灵、有灵性能量、有灵魂,那可不容易。很多人能够接受亲人之间有爱的连结,因为他们经常能够看到;却否定这些爱会有互相感应的现象,因为不常看到。
能量觉察疗法感兴趣于发现的能量感应现象,希望在现象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心灵能量现象。我们基本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能量感应的影响,不论是在外显的情绪层面,还是更深的内在灵性层面。明
显的灵性能量感应,是存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进而是家族里的成员之间。
焦虑恐惧的本质
我们习惯把“紧张”看做是一种这样的单纯状态:可明显体验到呼吸急促或者抑制,心跳加速,身体某些部位
发热,血液上涌,心口有不适感受。比如,见到喜欢的异性,有人会马上紧张;被人注视,产生紧张;上台演讲,全身紧张;进考场,大脑紧张;噩梦醒来,会紧张好一阵子;突然遇到危险,会感到紧张。但是一旦情境得到确认,危险解除,很多时候紧张就消除了。突发事件产生的应激反应中,往往含有紧张情绪。
“恐惧”,就是很害怕,要比“紧张”程度更高,感受到威胁并产生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恐惧时常有心跳猛烈、
口渴、出汗和神经质发抖,是一种极高度的紧张情绪。恐惧是对可以辨认到的、或者现实中存在的威胁所
产生的高度紧张情绪。比如我们看见路边游走一条蛇,就会感觉到恐惧;看到发生交通事故有人伤亡,就会恐惧;看到有人行凶,会有恐惧;发生火灾等天灾人祸,就会产生恐惧。
当现实可见的威胁消除,恐惧感应该随之就慢慢平息、消失。所以,恐惧往往较多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而且往往有具体的威胁来源,还可以找到回避的方向。一旦这些危险因素消失,恐惧就不复存在。
“焦虑”却是处于一种莫可名状的威胁感当中,有很不舒服的情绪紧张体验,却找不到明确的现实威胁因素,
想要逃避都无处可逃。焦虑的表现并不单纯,常见的两类焦虑症是惊恐发作和
广泛性焦虑。焦虑的强度
有轻有重,轻者仅是单纯疑虑不安,重者可达极度惊恐。焦虑症中的惊恐发作,可能突然发作和消失,也可经历数分钟、数小时,而广泛性焦虑却可以缓慢发生,迁延数年。
焦虑和恐惧往往很容易混淆。大致还有个来源和逃避方向的,就算是恐惧,恐惧时间久了还没有逃避方向
和办法的,可能就转变成为焦虑。而紧张,则是一种情绪状态,都存在于焦虑和恐惧当中。
从意识深度看焦虑恐惧能量觉察疗法发现,对焦虑和恐惧,可以在意识的纵向上作分析。我们暂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代表可意识的,容易在现实中找到来源;深层代表无意识的,现实中没有明确来源。
如果焦虑恐惧的来源在现实中可以找到,是可意识的,意识可以看清,就可说是浅层恐惧或浅层焦虑,这些浅层焦虑恐惧情绪的来源多为现实世界事件。比如看到一个人被刀子割伤而恐惧,这个恐惧就是浅层恐惧,是意识得到的。
如果是无意识的恐惧,在现实中、意识层面上找不到威胁来源,我们就说它们是无意识的,属于深层焦虑或深层恐惧。比如大部分人都很怕蛇,一些人并没有被蛇咬过,可是一谈起蛇来,一些人就已经很恐惧了,这应当属于深层恐惧,恐惧来源是无意识的,现实中周围并没有蛇在威胁,没有可见的恐惧来源。
表象概述
一、表象的定义:
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实际上表
象就是在记忆里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表象所回忆出来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而不是关于事物的概
念或者语言的描述。
二、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
表象的概括性使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的形象可以在我们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做表象的可操作性。
心理咨询中的智商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要说智商首先从智力说起。智力又称为智能,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的聪明程度。但
从严格学科意义上讲,到目前仍没有一个准确而满意的定义。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曾就智力的定义广泛征求著名心理学家的意见,得到的结果却是人言言殊,有的认为智力是适应新情景的能力,有的说是个体学习的能力,有的说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没法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国大部分心理学家倾向于用综合的观点
来描述智力的性质,即智力指的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想象等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简要地说,智力就是人们进行认知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的综合。智力是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要求,保证人们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作为一般能力,智力是人的各种特殊能力发展的基础。
关于智力的结构和内容,尽管不同的心理学派有各自的理论和看法,但都试图通过一定方法对人的智力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就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验。早出现的用于智力测定量表是19世纪末比奈和西蒙共同编制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曼加以修订,称之为斯坦福-比奈量表,开始确定了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IQ)这一概念。智商表示的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智力年龄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所达到的相应年龄阶段水平,实足年龄是指他的实际年龄。为了避免计算中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例如,一个实足年龄10岁的儿童,如果经智力测验他的智龄是8岁,那么他的智商为80。但这是一种比率智商,不同年龄段之间比率差别较大,无法进行智力比较。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发展了著名韦氏智力测定,在继续保留智商概念的同时,将计算方法改进,一个人的测定结果和同年龄组受试者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氏智力量表以样本中各个年龄组的智力测定结果的平均数作IQ100,标准差为15。人的智力水平可作如下划分:90-109为中等,110-119为中上(聪明),120-129为,130以上为非常;80-89则为中下(迟钝),70-79为临界状态,69以下则为智力落后(低下)。离差智商的出现使不同年龄组的智力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
韦氏智力测定量表是经典的智力测定量表之一。它包括成人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学龄前智力量表等
三个相互连接的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儿童智力量表用于6岁~16岁的儿童;学龄
前智力量表用于4岁~6岁的小儿。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语言能力,二是操作能力。语
言能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和背数;操作有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填图、排
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经过测试可以得到语言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智商分
数可以合成一个总智力商数(IQ),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通过韦氏智力测定可以看出,仅就一个人认知活动中部分一般能力进行了测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智力测定结果。另一方面,传统的智力测定内容集中于认知能力,没有涉及个性、
意志、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因此,仅能一定程度预测个体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很好地预测个体的成就,传
统的智力概念因此而受到了挑战,近年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
求助者中心疗法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第七阶段:求助者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两个方面。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有现实意义的)或道德性的
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在2月到半年内。
神经症
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较长(三个月以上)。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
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暗适应受到了特别的注意。
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即
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无关项目较多时,被试的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
含3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结果说明,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
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集中注意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这种思想得到了错觉性结合
现象的进一步支持。
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
种现象。例如,向一个人呈现两个无意义的“dax”和“kay”。如果这个人处于分心状态,他可能报告说他看到了英文单词“day”。记忆依赖于注意。我们只能记住我们所注意到的东西。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暗适应受到了特别的注意。
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
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
颜色嗅觉
一、颜色的特性
色调:光波的波长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彩色中灰色的比例
二、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
在较强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分辨颜色。
2.颜色混合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3.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听觉(1)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言语的声音:1000Hz~4000Hz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
三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其理论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我以及超
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b.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瑟斯顿、李科特,谢里夫,莫里诺,勒温(德国)。
(4)二战后的特征: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b.理论向多元化发展,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与预测行为
c.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5)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并出版了六卷本的《跨文化心理学手册》(1980—1987)。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一、表现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
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
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
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
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
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一、表现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
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
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
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
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
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
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
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
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
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
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
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
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
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一、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
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
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
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
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
格的人居多。
摄入谈话的切入点
可选择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摄入谈话提问的注意事项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派。
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心理咨询过程中常用的技术
倾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面质
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1.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
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
2.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
解释
解释,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
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指导
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
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
内容表达
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
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释义很接近,但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
情绪反应。
情感表达
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让求助者明白,即为情感表达
表演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
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
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诊断人格障碍为表演型需符合下术项目中的三项:
①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③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
不满;
④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
⑤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⑥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
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
⑦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于核对。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例如,某企业一青年女工,平时只讲究穿着打扮,炫耀自己,在单位上干尽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听到对她的赞扬声、甜言蜜语声,不爱听到反对她的声音,更不爱听到批评,轻一点的批评对她来说都不得了,大吵大闹后还不上班。她平常言语、行为和服饰总爱模仿影视明星和歌唱明星,好象她本人就是明星似的,等等。表演型人格障碍者除了闹得家不安宁外,在企业里也是令管理者头疼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
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二、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
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
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
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
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
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
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生理发育高峰
生理机能的变化
性的发育和成熟★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二、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变化的特点★
3、第二反抗期★
4、人际关系的发展★
幼儿期
幼儿期(3~6岁)
一、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言语的发展:
语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三、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批评、自我控制
1、自我意识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工具型、敌意型)
2、道德行为的发展: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同伴关系的发展
5、第一反抗期:三~四岁第二反抗期:初中少年(两种特殊情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延迟模仿)★
3、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
4、言语的发展(理论、发展)★
三、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展笑的发展恐惧的发展
2、气质
3、社会性依恋
4、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四、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狭义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
2、二因素论;
3、相互作用论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儿童对道德认知发
展分为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谈话法的种类
谈话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常用病史采集法
2)鉴别性会谈法: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
3)治疗性会谈: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
4)咨询性会谈:涉及的多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
5)应急性或危机性谈话:当患者或当事人发生意外时医生和心理学家用谈话法给以帮助的情况。
产生阻抗的原因
产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阻抗(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卡瓦纳阻抗产生的原因有三个:
1)成长的痛苦(开始新的行为问题;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2)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失调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以失调行为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冲突。)
3)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想得到赞同意见;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无能为力;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咨询对象的一般特征
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哪些特征?(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合适。
4)人格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匹配性好。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
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
询决策。
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避免出现这个问题,首先要克
服定势,其次要灵活但不随意。
感受、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及知觉
1.感觉
(1)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
包括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和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3)现象
①感觉适应;②感觉后像;③感觉对比;③联觉。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定义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惟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米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2)种类
感受性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受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指出,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
强度的比例却是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在增
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
3.知觉
(1)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由视觉引起的知觉叫视知觉;由听觉引起的知觉叫听知觉。
(2)基本特性
包括: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和理解性。
(3)种类
一是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二是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三是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四是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及方法
1.原则
(l)客观性的原则。
(2)辩证发展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4)实验法。
命题点4: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神经元的构造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
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4)大脑的结构端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
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称为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
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棱。大脑皮层的高度发
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
(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
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2.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七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
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正在阅读:
2021年心理咨询师精选知识点汇总06-01
等高线习题详解10-29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年终总结精选范文05-12
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849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04-06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观后感04-0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2(2015年最新版)11-30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第3.1节)01-09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02-18
梁衡经典散文有哪些03-30
最高科技奖02-1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咨询师
- 知识点
- 汇总
- 精选
- 心理
- 2021
- 阿联酋挖机市场调研报告
-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最新精美好段好句集锦
- 200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
- proe 5.0 安装教程以及下载
- 小学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 ISO9001_2015标准条款
- 2014~2015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卷及参考答案及答题纸
-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知识归纳
- 十堰东风二汽实习报告
- 小学语文全册教案
- 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方案处理1
- 中外建筑文化论文
- lotus劳特斯中央空调特点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2章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单元综合试题(含解析)(新版)青岛版
- 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小问号大妙用
- 上海财经大学2001-201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