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清洗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21 09:54: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后清洗总结

前清洗【清洗制绒】 一、制绒流程

单晶:预处理——制绒(NaOH)——酸洗(HF,HCL)——热水慢提拉——热水烘干 多晶:制绒——漂洗——碱洗——漂洗——酸洗——漂洗——烘干 二、原理

单晶:利用碱(NaOH)、异丙醇(IPA)与睡的混合液对单晶硅片的各项异性腐蚀,在表面形成类似“金字塔”状的绒面,有效增加硅片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从而提高光生电流密度。 多晶:由于多晶晶体排列杂乱,无法利用碱液对硅晶体的各项异性腐蚀进行制绒,所以要用酸溶液对硅晶体进行各项同性腐蚀。即通过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对硅片表面腐蚀进行制绒。

三、影响制绒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单晶:碱的浓度、反应温度、添加剂浓度、IPA浓度、NaSiO3浓度、体系流动性、硅片表面原始状态。

多晶:HF浓度、制绒温度、腐蚀时间、制绒液寿命、反应连续性、HNO3浓度、溶液流动性、原硅片表面损伤层状态。 四、监控手段

单晶:减薄量、反射率、绒面尺寸、颜色一致性、扩散后外观 多晶:减薄量、反射率、网纹等级、扩散后外观 五、用到的化学品

单晶:NaOH、HF,HCL(酸洗)、IPA(异丙醇)

多晶:NaOH(碱洗)、HCL+HF(酸洗)、HNO3(硝酸) 六、硅片表面处理的目的

1、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来自硅棒切割的物理损伤) 2、清楚表面油污和金属杂质

3、形成起伏不平的绒面,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增加PN结面积,提高短路电流(ISC),最终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七、预处理

目的: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油污等,减少白斑、白点的产生,为制绒创造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

漂洗:利用去离子水将硅片表面的残留化学品漂洗干净。 八、单晶碱制绒会出现哪些不良及相应处理

色差:由于反应速率不一致引起的绒面大小不一。

发白:表面清洗剂残留阻碍反应,而发白部分绒面极小。 划痕:切片损伤

指纹印:主要为操作问题及所使用的手套问题。 雨点:反应较快,产生的氢气泡不能及时排出。 九、前后清洗有哪些槽 制绒槽、碱洗槽、酸洗槽。 十、影响腐蚀量的因素

溶液温度、反应时间、溶液浓度。

后清洗【刻蚀】 一、刻蚀目的

去除扩散后硅片四周的N型硅,防止漏电。

二、原理:SiO2+6HF→H2[SiF6]+2H2O

在扩散工艺中,在硅片表面形成一种含有磷元素的二氧化硅——磷硅玻璃,利用HF能够溶解二氧化硅的特性,溶解表面的二氧化硅和磷的混合物,使得硅片表面上下绝缘,防止漏电。 三、工艺流程

上料—刻蚀—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水洗—风干—下料 四、刻蚀所用的化学品

硝酸(HNO3)、氢氟酸(HF)、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 五、各槽的作用

①刻蚀槽:硝酸将硅氧化生成二氧化硅,氢氟酸与二氧化硅的反应生成物进入溶液,硫酸不参加反应,增大溶液的粘度,增大溶液与PSG薄层间的张力和溶液的密度。 ②碱槽:中和硅片残留的酸液,去除多孔硅。

③HF槽:去磷硅玻璃、中和硅片表面残留的碱液。 ④水洗槽:洗去硅片表明残留液。 六、去磷硅玻璃(P、P2O5、SiO2)

目的:①磷硅玻璃的存在使得硅片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受潮,导致电流的降低和功率的衰减。 ②:死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发射区电子的复合,会导致少子寿命的降低,进而降低了VOC和ISC。

③磷硅玻璃的存在使得PECVD后产生色差。 七、质量控制点

1、减薄量(一天测一次) a、前清洗(制绒前-制绒后) 单:0.45~0.78g 多:0.36~0.42g

b、后清洗(刻蚀前-刻蚀后) 单:0.05~0.07g 多:0.06~0.08g

2、反射率(一天测多次)

单:10.35~11.65(一天测三次,一次拿三片)(4、5、7、8、10) 多:24.5~26.5(一天测五次,一次拿五片) 3、边阻(一次) >1.5KΩ 正常

0.8KΩ~1.5KΩ调整 <0.8KΩ停产 注:前清洗要测减薄和反射率 后清洗要测减薄和边阻值

扩散学习报告

一、扩散的目的:形成PN结

PN结的制造:①不是两块P型和N型的半导体接触

②必须使一块完整的半导体晶体的一部分是P型区域,一部分是N型区域

③在晶体内部实现P型和N型半导体的接触

二、影响扩散的因素

(1)POCl3浓度 (2)扩散温度 (3)扩散时间

N型区域磷浓度和扩散结深共同决定着方块电阻的大小

方块电阻:表面为正方形的半导体薄层在电流方向所呈现的电阻。

—即是反映扩散层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工艺指标之一。

—标志扩散到半导体中的杂质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数。

三、扩散的原理(三氯氧磷在600℃高温下分解生成五氯化磷和五氧化二磷)

化学反应:POCl3在高温下(>600℃)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

四、扩散的操作流程

上料→插片→进舟→扩散→推舟→在线测方块电阻→卸片。

注:测试如有偏差,按工艺规定在四探针测试仪上进行离线测试,如离线测试确认偏差应及时反馈技术进行调整。

五、测量方块电阻方法:①在线测试仪器—Semilab

②离线测试仪器—四探针测试仪

如果发现方阻不正常的片子该怎么做?

超OOC(控制限)反馈技术调整

超OOS(规范限)反馈技术

六、扩散的工艺

多晶UNIF—90A中心值90±5 警戒线80和100 单晶MONO—70B中心值80±5 警戒线70和90

超OOC,反馈技术调整,并跟踪调整的结果。

超OOS,反馈技术若需换源手动则可流入下道工序,若其他原因则返工。 七、单多晶扩散返工挑选标准

单晶:方阻异常和严重烧焦、石英舟舟印、卡齿印 多晶:方阻超范围、扩散不完全或烧焦。 注:常用的扩散方法有三种

我公司采用三氯氧磷(P0Cl3)液态源扩散方式。

巡检在扩散过程中抽测时应注意单晶和多晶、一二线、三四线、五六线的抽片顺序。

PECVD学习报告

一、PECVD:全称为“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en”即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 解释:PECVD是借助微波反射频等使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体电离,在局部形成等离子体,而等离子化学活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反应,在基片上沉积出所期望的薄膜。 二、目的:(一)镀减反射薄膜→可以有效降低光的反射率。

(二)表面钝化作用→增加少子寿命,进而增加3ISC和VOC。 ↓

即在表面形成一道膜,有助于在烧结中保护PN结。 三、原理:3SiH4+4HN3→Si3N4+12H2↑

沉积工艺中产生的H和氢离子使得晶片的氢钝化性良好,根据改变硅烷(SiH4)对氨的比率,来得到不同的折射指标。 四、工艺及折射率

单晶L3、L4 SN—2 2.07±0.04/0.05

多晶L1、L2、L5、L6 N6 2.23±0.04/0.05 五、PECVD异常案例分析 1、镀膜后整舟色差片

原因:舟使用次数超过工艺规定的使用次数

措施:按工艺要求舟使用的次数或镀膜出现差片时进行清洗 巡检:①关注舟使用次数,镀膜后是否出现批量色差片 ②查看舟使用记录,填写是否规范

③查看洗舟房《石墨舟清洗记录表》记录是否完善,清洗烘干时间是否按照工艺要求执行,清洗吹干后是否进行拆洗。 2、镀膜出现整舟金黄片

原因:返工片重新镀膜,工艺时间输入出错,造成二次镀膜。 措施:由于技术员输入返工片的镀膜时间

巡检:巡查时关注返工片的类型和数量,是否有批量同类返工片。是否有批量黄金片,及时反馈技术确认原因。 六、PE需要点检的项目

(1)返工片情况 色差 红片 白片 白斑白点 过刻 脏污 花片

(2)石墨舟使用情况①使用100次成出现批量色差片,记录表单 ②石墨舟破损→统计播报 (3)设备维修挂牌,运行状况 (4)测试折射率 七、PE改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