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

更新时间:2024-01-26 11: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方面

1、心理学是( D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A)。 A 个案法 B 模仿法 C 无条件反射法 D 拟人法 3、感觉是指(A)。

A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4、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

A 感觉 B 感受性 C 感觉阈限 D 最小可觉差 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联觉 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D)。

A 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B 红黄色弱和蓝绿色弱 C 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D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7、痛觉的生物意义在于(D)。

A 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 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 它是我们更快的适应环境 D 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8、(B)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 识记 B 记忆 C 再认 D 回忆 9、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B)。

A 无意识 B 遗忘 C 幻想 D 幻觉 10、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B)。

A 辐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11、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C)。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动摇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12、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D)。

A 惊动和平静 B 高兴与悲哀 C 喜、怒、哀、乐D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心理咨询方面

1、精神分析是由(C)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疗方法。

A. 华生 B. 班杜拉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2. 心理异常按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应为 (D)。

A.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 B.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C.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问题 D.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3 《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A)。

A. 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 詹姆斯 D.埃森克 4. 在治疗阶段中来访者可以 (B)。

A被动接受咨询者的建议 B 具有自主性 C 依赖咨询者 D 完全服从咨询者 5.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 D )

A.年龄 B.性别 C.意志 D. 受暗示性 6.有人不可自控地思考“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是强迫症中的(B)。 A.强迫行为 B.强迫观念 C.强迫情绪 D.强迫情结 7. 自杀作为心理障碍的最极端的后果,最常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的神经症中 (C)。

A.厌食症 B.强迫症 C.抑郁症 D.贪食症

心理健康方面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某人失恋时用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最后却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这是( C )作用。

A.反向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升华作用 D.潜抑作用 3、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4、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原则的是(B)。

A.自尊自制 B.过度适应 C.与他人关系好 D.热爱劳动 E.追求完美

5、一种重复出现的、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神经症是(D)。

A.焦虑症 B.过度适应 C.恐怖症 D.强迫症 E.偏执症 6、以下哪种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B)。

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E.偏执症 7、健康的心理防御方法是(E)。

A.压抑 B.反向 C.补偿 D.投射 E.幽默 8、针对“孤僻”的个体,最好的方法是建议他(D)。

A.胸怀宽阔 B.要有坚定的信念 C.淡化个人得失 D.主动与人交往 E.不断体验成功 9、下列不属于饮食心理障碍的是(D)。

A.贪食 B.神经性厌食 C.嗜食 D.喜欢吃 E.肥胖 10、不属于失眠的表现是(D)。

A.入睡困难 B.睡眠中途转醒后入睡难 C.早醒后想睡睡不着 D.起得早 E.睡眠失调 11、失眠的调节中不可取的是(C)。

A.保持自然的睡眠状态 B.顺其自然 C.自我暗示要睡着

D.运动促睡眠 E.放松练习

社会心理学方面

1.把“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更可能是下面哪一个?(C) A.人格心理学家 B精神分析学家 C.社会心理学家 D.生理心理学家 2.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B)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3.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D)。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5.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C)。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6.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A)。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7.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D)。 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 8.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

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 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 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环境

9.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A)。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个性化 D.群体极化

10.一个有着内在稳定归因倾向的学生,往往会把考试成功归因于(C) 。 A.能力 B.任务难度 C.努力 D.运气

11.身边的陌生顾客对商品的赞誉远比售货员的拼命推销更让我们相信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沟通者的(B)。

A.权威性 B.类似性 C.睡眠者效应 D.好感 12.先入为主是强调(A)的作用。

A.第一印象 B.自利偏差 C.主观性 D.近因效应 13.向别人讲心理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A) 。

A.自我暴露 B.自我呈现 C.自我推销 D.自我包装

趣味心理学方面

1、有些教师甚至在黑板上写字时都知道谁在做小动作,仿佛长有一双后眼睛似的,这体现了有效管理者的(A)特征。

A一心多用 B 明察秋毫 C 整体关注 D 变换管理 2、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D)。

A.功能固着 B.幻觉 C.思维定势 D.错觉 3、下列那些情绪会使皮肤的温度上升(B)。

A、悲伤 B、害羞 C、恐惧 D、情绪不会使皮肤温度上升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D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 自制性 D.坚持性

5、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B)。

A 、明适应 B、暗适应 C 、色弱 D 、视觉后像

二、多项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方面

1、人的心理是(AB)。

A 脑的机能 B 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大脑活动产品 D 一种客观的现象 2、(AB)是无条件反射。

A 吃食物流口水 B 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C 谈虎色变 D 望梅止渴 3、(AC)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A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C 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D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4、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ABCD)。

A 日出日落的交替 B 一年四季的变化

C 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D 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5、(AB)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A 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 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C 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 D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

6、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现象吸引去的现象叫(BD)。 A 注意的转移 B 分心 C 注意的范围 D 注意的分散 7、社会需要包括(AB)。

A 求知 B 交往 C 休息 D 饮食 8、智力(ABCD)。 A 是人的认知能力

B 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C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 D 的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

心理咨询方面

1、通过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在(ABCD)等问题上得到帮助。

A.学习问题 B、情绪压力问题 C、人际交往问题 D、恋爱问题 2、下面(ABD)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A.消沉 B. 自卑 C. 妄想 D.多疑 3、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ABC)。

A.超我 B. 本我 C. 自我 D. 他我 4、可以通过(ABCD)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

A.网络 B 书信 C 电话 D 面谈 5、自我发展咨询的内容包括(ABCD)等。

A.生涯规划 B.人格完善 C素质提升 D自我管理

社会心理学方面

1、身势语主要有(ABE)。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理智的对抗方式有(DE)。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A.个人特质:热情、能力、外表的吸引力 B.相似性:态度、价值观的相似尤为重

C.互补性:相似与互补的重要性问题一般需要同角色作用联系 D.熟悉性

E.接近性:空间的邻近性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

4、关于转变个体社会态度的方法,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B)。 A.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B.晓以利害地说服宣传 C.使用武力威胁其改变 D.欺骗宣传使其改变 5、下列哪些描述是阻碍人际吸引的特征?(ABCDE)。 A.不尊重别人的人格 B.自我中心主义强 C.对人不真诚,只关心自己 D.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 E.怀有偏见、固执

6、人际沟通的作用有(A)和(B)。

A.协调作用 B.保健作用 C.社会比较 D.亲和动机 E.克服寂寞 7、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是社会层面、(A)和(B)。

A.个人层面 B.人际层面 C.家庭层面 D.单位层面 E.社区层面

趣味心理学方面

1、当你心里有苦闷和烦恼的事的时候,下列方法中,适当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有: (DE)。

A、 B、

C、 D、 E、

2、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产生的主要诱因有哪些?(ABC)。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 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3、新生入校,独立是第一关,独立应该从哪些小事做起?(ABCD)。

A.整理好自己的领地 B.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C.熟悉周围的环境 D.初步建立社交圈子

四、判断题 心理咨询方面

1.出现错觉就说明此人存在精神疾病。(×) 2.并非每个人都容易被催眠。(√) 3.理性-情绪疗法是挑战不合理的信念并且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信念。(√) 4.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是完全区分开的。(×)

5. 无条件关注是一种生理上的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

6.咨询师永远不要忘记,真正能够解决来访者问题的还是来访者自己。(√) 7.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问题是来访者在心理、行为上的改变或改善。(√) 8.咨询者的交流对象只限于与自己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 9. 通过电话和网络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1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代表的是良心、社会道德观念。 (√) 11.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是指人格说的,体现了人格的统合性。 (×) 12. 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是每一个咨询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3. 一般都以智商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智力高低的指标,天才儿童的智商水平为大于110(×)。

14. 性格有好坏之分,而气质则无好坏之分。(√) 15. 精神分裂症病人比较适合做心理咨询。(×)

16. 在咨询过程中的咨询者记录一般在咨询过程中记录。(×) 17. 心理剧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

18. 咨询中初始谈话的主要任务是让来访者放松、自然,消除紧张感。(√) 19. 学校心理学家最有可能从事学习障碍问题的研究工作。(√) 20.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把以前生活里与他人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治疗者身上。这就是移情。(√)

21. 弗洛伊德把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潜意识。(×)

心理健康方面

1、“心理健康”的目标之一,是心理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与处理。(√) 2、工作满意度与教育程度没有关系。(×)

3、健全的友谊需要同理适当的自我揭露。(√)

4、异性交友具有促进人格发展、满足自我需要、寻求乐趣、选择结婚对象等功用。(√) 5、自由愈多时可能就等于没有自由。(√)

6、今日社会变迁愈来愈快,人类适应困难也与日俱增。(√)

7、生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前者受人口成长和科技文明影响。(√) 8、压力是个体面临不能处理的刺激事件所表现的紧张。(√) 9、理想化和很强的责任感可能会导致职业上的倦怠。(√)

10、缺乏控制、缺乏明确职责划分等组织原因会造成职业上的倦怠。(√) 11、压力具有激励的积极意义。(√)

12、每一项压力的背后,都隐含着成长的机会。(√)

13、追求生活意义、确定生活目标可缓解生活的压力。(√) 14、健康乐观的应对方式与疾病治疗无明显相关。(×)

15、在挫折情况下,人们易出现情绪困扰、不理智的对抗行为和偏常心理。(√) 16、生活任务、个人目标影响到人的幸福感、同时也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17、在某些文化下,一些异常心理情况如幻想,被视为正常。(√)

18、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持续性的情绪反应会影响生活效能甚而造成心身疾病。(√) 19、对性问题的治疗,应该与个案深入讨论以增进了解,从性教育着手是最可取的途径。(√) 20、大多数的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21、预防自杀的根本要从健全各种社会制度、增进家庭生活功能入手。(√) 22、心理问题是心理异常的不严重状态,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23、疾病预防是最基本的健康行为。(√)

24、多角度看待世界,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是成熟的表现。(×) 25、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

26、追求完美不达目标不放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

27、心理不健康,也能创造也能做出成就,但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28、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能和同龄人相符,就说明他心理发展可能出现了问题。(√) 29、人际关系不良,不但能引起心理异常,而且还会影响心理异常的矫正与预后。(√) 30、心理疾病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 31、父母有精神疾患,子女也同样会患精神疾病。(×)

32、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能够对别人关心和帮助时,他的自信和自尊也会增加。(√) 33、病人也是一种社会角色,确认患病本身就意味着从原来的自我角色转入病人角色。(√)

社会心理学方面

1.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是群体中的个人行为。(√) 2.爱情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 3.心理紧张总不利于健康。(×)

4.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5.一般来说,男性的数学与空间知觉能力优于女性。(√) 6.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7.团体成员越能自由交流信息,他们的满意感也就越高。(√) 8.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和速度、节奏等。(√)

9.传播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受欢迎程度。(√) 10.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11.“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观点蕴含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

12.明明小学时的一次作文得到老师表扬,以后语文老师常常鼓励他写出更好的文章,明明现在成了某报社的主编。这说明了权威人物的积极暗示对个人成长起重要作用。(√) 13.高度烦躁不安的人不适宜完成智力性工作,因为他们处于低自我评价中。(√) 14.所有的模仿行为都是天生的。(×) 15.动机越强越有利于解决问题。(×) 16.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是有害的。(×)

17.人际吸引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仪表风度在人际吸引中起主导作用。(×)

18.凝聚力最主要的正性力量来自于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1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20.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及其满意程度。(√) 21.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是:服从、认同和内化。(√)

22.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23.好奇心是内部动机。(√)

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按“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从低到高层级发展的。(×)

25.了解一个人过去的生活状况是了解其性格的重要途径。(√)

26.在逆境中生活的人,不顺心的事情多、遭遇的社会挫折多,他就有可能形成孤僻倔强或软弱顺从的性格。(√)

27.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个体预期到自己的失败,而提前为自己准备好若干理由的策略。(√) 28.一个人在房间里听到窗外有喜鹊在喳喳地叫,他便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喜在眉间。这一现象是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拟人化归因。(√) 29.不正确的态度是偏见。(√) 30.偏见是可以改变的。(√)

31.要改变一个人的偏见,首先要了解其原来的不正确态度是什么。(√) 32.从众行为总是不好的行为。(×) 33.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控制的。(×)

34.按弗洛伊德的观点,侵犯行为是先天的一种破坏性本能,不可能消除,但可以加以疏导。(√)

35.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不是行为本身。(√) 36.距离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N

37.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印象管理。(√) 38.印象管理是一种虚伪的行为。(×)

39.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方面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是不可琢磨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3、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越少。(×)(多)

4、能够引起个体兴趣的、对个体有意义的、个体学习程度越深的材料越不容易遗忘。(√) 5、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6、吃酸梅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7、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8、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9、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10、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先快后慢) 11、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12、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3、梦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

1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15、表情的产生是先天遗传的结果。(×)(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级对立的特性。

(√)

17、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能力。(√) 18、人的心理就是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19、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20、神经元是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系统) 2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视觉和听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2、声音的基本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23、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辣、咸。(×)(酸、甜、苦、咸) 24、生理零度是指37℃。(×)(皮肤表面的温度)

25、幻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错觉) 26、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27、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28、情绪变化思维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29、当人产生情绪时会伴有某些生理反应,如呼吸、血压等的变化。(√) 3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体现的是双趋冲突。(√) 31、一人身后有猛虎追赶,前有悬崖挡路,这时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模式是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32、“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体现出一般情况下人要先要满足生理需要,而后再满足尊重等其他需要。(√) 33、“早慧”和“大器晚成”说明智力的表现具有类型差异。(×)(早晚差异) 34、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 35、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感觉的对比。(√)

36、一面五星红旗,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正常人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这现象说明人的知觉具有恒常性。(√)

其他

1、研究表明,电视对儿童的白日梦有影响,儿童看电视节目越多,做白日梦的频率就越高。(√)

2、智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3、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一个人激情的情绪状态。(√)

4、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6、从众意味着个性的丧失,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现象. (×) 7、对人类来说,遗忘并不都是有害的。(√) 8、婴儿对人微笑都是没有选择性的。(×) 9、人每天都做梦。(√)

10、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痛时捶头顿足,这是面部表情。(×) 11、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12、动机越强烈,给人带来的动力就越大。(×) 13、只有精神疾病的人才会出现错觉。(×)

14、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每年的5月25日,含义是“我爱我”。(√) 15、看到有趣的或心中喜爱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 16、测谎仪反应的是情绪变化与生理指标之间相互关系。(√) 17、当一个人恐惧和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

18、酸葡萄心理,是通过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来减轻内心的不平衡感。(√) 19、不良的情绪像感冒一样会传染。(√) 20、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21、心理健康的人是没有心理疾病的人 。(√)

22、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就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23、恐惧有时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

五、填空题 社会心理学方面

1、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团体规范、心理相容、集体舆论、凝聚力。

2、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它是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果,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3、人际关系的心理模式有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和“你好,我也好”三种。 4、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把事件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或人格是属于内在归因。

6、“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7、“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自我觉知。

8、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经常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民主型的。 9、父母用过分的感情来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教养方式是溺爱型的。 10、个体出生以后,逐步适应社会,形成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个体,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1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

普通心理学方面

1、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 2、望梅止渴这种反射是条件反射。

3、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都是人的感觉。 4、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嗅觉适应刺激的主要特点。 5、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

6、人类睡眠具有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睡眠-觉醒节律。 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8、上课时学生正在专心听讲,突然教室外传来嘈杂生,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向外张望,这种注意类型属于无意注意。 9、“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嗅觉适应。

10、根据他人的描述,一个从未见过雪的人,脑海中可以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这就是想象。

11、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作文中“一事多写”,都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 12、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1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指一般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时总是伴有情绪体验。 14、人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15、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16、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诚实、勇敢、谦虚、细心等词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即性格。

第二部分:大学生健康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一、单选题

1. 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C)。

A.初中时期 B.高中时期 C.大学时期 D.成年期 2. 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B)。

A. 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人际关系良好 3. 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A)。

A. 轻微的心理失调 B.轻度的心理障碍 C.中度的心理障碍 D.严重的心理疾病 4. 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C)。

A情绪障碍 B.适应不良 C.人格障碍 D.精神障碍 5.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D)。

A. 焦虑症 B.抑郁症 C.疑病症 D.精神分裂症 6. 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B)。

A.16-20% B.30-34.4% C.37.9% D.64.4% 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D)。

A.焦虑症 B.疑病症 C.恐怖症 D.抑郁症 8. 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C)。

A.环境适应 B.自我评价 C.人际关系状况 D.情绪健康 二、多选题

1. 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ABCD)。

A.个人经验标准 B.社会文化标准 C.症状检查标准 D.数理统计标准 2.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ABC)。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精神分裂症 3. 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A.门诊咨询 B.访问咨询 C.广播咨询 D.电话咨询 4. 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自我意识良好 B.社会功能良好 C.社会支持良好 D.价值观合理 三、简答题(2)

1.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

答:(1)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培养应对能力和心理耐挫力(3)完善自我人格(4)摒弃不良行为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答: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环境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四、论述题(1)

谈谈大学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1)大学生应当重视自己的心理卫生(2)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保健(3)借助心理咨询的指导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成长

一、单选题

1.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C)。

A.理想自我 B.现实自我 C.社会自我 D.投射自我 2. 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A)。

A.健全自我意识 B.意志坚定 C.人格健全 D.自我统合 3. 青年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问题是(C)。

A.健全人格 B.培养意志 C.自我统合性 D.情绪稳定 4. 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需要(B)。

A.15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年 5. 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B)。

A.少年期 B.青年期 C.成年期 D.中年期 6.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C)。

A.初级阶段 B.中级阶段 C.高级阶段 D.最终阶段 7. 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B)。

A.青年初期 B.青年中期 C.少年期 D.青年晚期 8. 当代大学生追求卓越人生、追求自我实现必须面对的终生课题是(A)

A.健全自我意识 B.健全人格 C.培养坚定的一致 D.调控自己的情绪 9. 形成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是(B)。

A.健全自我意识 B.自我统合 C.悦纳自我 D.调控自我 二、多选题

1 从结构形式上看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ACD)。

A.自我认识 B.心理自我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2. 大学生自我认识方面的主要特点是(ABCD)。

A.广度和深度发展迅速 B.自觉性增强 C.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D.主动性增强 3. 从自我体验的形式看,大学生的自我体验现实出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BCD)。

A.丰富性 B.敏感性 C.波动性 D.深刻性 4. 从自我体验的内容看,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包括(ABC)。

A.自尊心强 B.好胜心强 C.孤独感强 D.成就感强 5. 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是(ABCD)。

A.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B.自我设计的愿望比较强烈C.独立意识凸显D.自信心增强 6.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

A.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矛盾突出B.过分依赖C.自卑过强D.过度沉溺于自我反省 三、简答题(2)

1.某位大一学生小明发现x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相差太大,他很苦恼,面对这种矛盾状况,小明应该采取什么途径来解决? 答: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来解决:(1)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标准,努力改善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相一致(2)一方面修正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改善现实的自我 四、简答题(1)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积极科学地完善自我? 建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积极追求自我实现 五、案例题(1)

上海某著名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陈某,因在寝室盗窃走进了铁窗。他坦言,作案是为了让自己失败的更彻底。由于在中学养成的自我中心和盲目乐观心理,陈某在刚进入大学时,想当然的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当在现实的学业失败与班干部竞选中遭到挫折时,他不是努力缩小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而是消极退缩、自暴自弃,经常逃课厌学。最后,他成了全班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面对自己的失败,他又归咎于当初专业选择的错误,并最终以犯罪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 问:(1)该生存在什么心理问题(2)谈谈如何理智的调控自我 答题要点:

(1)自我意识不健全,自我定位不恰当,挫折承受力差。

(2)建立合乎自身实际的抱负水平;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理智地对待挫折和失败。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一 单选题

1.总是忙忙碌碌、竞争意识强烈,又易发怒,这种人格特征是(A)所具有的。 A.A型人格 B .B型人格 C .C型人格 D .D型人格

2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制 3.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C)行动。

A 快乐原则 B 道德原则 C 现实原则 D 本能原则 二 多选题(6)

1. 下列属于人格基本特点的是(ABCD)。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整体性 D功能性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ABC)。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本能 3.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下列(ABCD)方面。

A 正确的自我意识 B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C 和谐的人际关系D 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案例分析(1)

积极进取,持之以恒

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中学阶段他就有十多项作品在各类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其中还有三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同学问:“胡铃心,你一天有48个小时吗?为什么能看那么多的书,有那么多的科技发明啊?”他回答道:“哪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普通,但是不一样的是,在我的24小时中,几乎没有留给自己奢侈的时间。”又有人问:“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坚持源于毅力,而有毅力是因为有追求,我的追求就是,尽我所能学习知识,创造智慧,争取有朝一日能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腾飞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胡铃心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两次荣获最高奖;在“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国际创新竞赛”中,他又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亚洲赛区第一名。他还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佳青年、“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从胡铃心的先进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积极进取,持之以恒,追求理想,又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格特征造就了他的事业。

从胡铃心的经历中,请谈谈个人的人格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答题要点:

(1)家庭(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学校(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智力、人格的发展)、社会环境(校外活动、电影、电视、图书以及其他人的交往)。

(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章 大学生的情绪健康

一 单选题

1.《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B),怒伤肝,忧伤脾。

A 肾 B 心 C 脾 D 胆

2.(C)是由心理学家挨艾利斯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导致了事物的结果,从而使个体产生相应的情绪行为反应。

A 情绪疏泄法 B 艺术疗法 C 理性情绪疗法 D 森田疗法 3.(B)是指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A理智感 B 道德感 C 情操 D 美感 二 多选题

1. 情绪心理学家斯托曼曾这样定义情绪:“情绪是感受,是与本身结构有关的身体状态,

它是粗糙的或经过精化的行为并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中”,可见,情绪至少包括下列维度(ABC)。

A情绪主体的主观体验B 情绪主体的生理唤醒C 情绪主体的外显行为D 情绪的情境性 2.文化对情绪的影响是复杂的,主要通过下列(ABCD)。 A 通过对情绪刺激的了解 B 文化直接影响表情

C 通过确定的社会关系和判断 D 通过高度礼仪化的行为 3.人类的表情具有下列特性(BCD)。

A 情境性 B 先天性 C 后天习惯性 D 可控性 4.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

A 适应功能 B 动机功能 C 组织功能 D 信号功能 5.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ABD)。

A 环境事件 B生理状态 C 个体的心理结构 D 认知过程 三、简答题(1)

1、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 焦虑、抑郁、冷漠、易怒、压抑等 四、案例分析(1)

张某,女,大二,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学到中学毕业,成绩优异,是家长和亲朋好友的骄傲,同学们的好榜样。因此,从小到大,一直都心情舒畅,不知道什么是烦恼。自从上大学以来,她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怎么都开心不起来,心情一直感到压抑。

她觉得整天脑子都绷得紧紧地,尽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总担心自己哪一天成绩会下降。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连阅读课外书时也选择有利于提高成绩的杂志。平日里与同学交流甚少,总是行色匆匆。如果看到其他同学认真学习,内心会充满压抑感,甚至有大祸临头的感觉。有的时候,她很清楚学习的状态不好,比如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比较迟钝,但是,她总是强迫自己坐在教室里强打精神上自习。她心里非常明白,这样做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让她离开教室,放松自己,结果反而更紧张。 请问张某的症状属于哪种不良情绪,请说出判断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答题要点:

(1)抑郁 、焦虑等。

(2)提升自信、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利用放松技术等。

第五章 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一、单选题

1. 塞里认为应激的动态发展有三个阶段:(C)、抵抗和衰竭。

A、防御 B、应对 C、警戒 D、输入 2. (A)在应激过程中始终起到关键性作用。

A、认知评价 B、情绪体验 C、生理反应 D、个体需求

3. (B)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面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的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A、同化 B、适应 C、异化 D、成熟

4.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哪种不良认知(C)。

A、绝对化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乱贴标签 5. “我总是失败,他们都是那么优秀”“没有人愿意与我交友,所有人都总跟我作对”这种想法属于(D)。

A、人格化 B、糟糕至极 C、绝对化 D、两极性思维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

B、成熟的爱情是以自爱为基础。

C、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爱,并且具有给予爱的能力但不一定要具有拒绝爱的能力。 D、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7. 以下哪种表达不带有绝对化的不良认知(D)。

A、我必须每件事情都要成。 B、你必须对我好。 C、学校或家庭环境必须符合我的要求。

D、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其他的我尽力而为。

8. 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B)。

A、适应 B、应激 C、刺激 D、同化

9.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适应生活的一种(C)的反应,在人的心理世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A、个人无意识 B、意识 C、潜意识 D、集体无意识

二、多选题

1.拉扎勒斯把心理适应下的心理应对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BCD)。

A、心理防御 B、积极地认知应对 C、积极地行为应对D、回避应对 2.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策略有哪些(ABCD)。

A、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树立目标B、悦纳自我C、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D、学会交往 3.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

A、避免从众心理 B、确定适当的职业目标 C、避免理想主义 D、克服依赖心理 4、遇到情绪困扰时,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合理地调整或缓解情绪(ABD)。

A、向亲人、老师或者朋友诉说 B、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C、任凭自己胡思乱想 D、把一切写下来,借此整理自己的思绪 5. 关于适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则。 B、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就会面对适应问题。

C、适应是智慧的本质,是有机体与环境间的平衡运动。 D、适应就是改变外部环境以是适应自己的生存。 三、简答题(2)

1.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自我认知矛盾、人际交往困难、对未来的困惑。 2. 中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策略有哪些? (1)时间管理策略: 做好大学总体计划、

分清“重要”和“紧急”的事情、 抓住“零碎”时间、决战周末、 合理利用寒假和暑假

(2)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发展健全的理智感、 培养爱的能力、

加速自我的心理成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恰当的择偶标准;培养与异性的交往能力、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学习掌握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知识

四、论述题(1)

1.论述大学毕业生有哪些适应问题,适用那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1)大学毕业生的适应问题:缺少经验;眼高手低;盲目就业;推迟就业或不就业;不良心理反应。

(2)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适应策略: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避免从众心理;避免理想主义;克服依赖心理};正确地认识社会,寻找最佳位置;努力转变求职观念{要改变一家统包的观念;要改变一次就业的观念;要改变一步到位的观念};努力克服求职择业中的心理障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五、案例分析(1)

小李是一名大一女生,因心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来咨询。进入大学两个月,非常不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心情很烦。她的宿舍住了7个人,特别拥挤,而且上铺的同学经常晚上看书,有的睡前没完没了的聊天,自己经常很难入睡,和她们说也没有效果。前几

天还忍不住和上铺争吵,现在两人也不太说话。晚上既睡得晚,又没睡好,白天就觉得有点累,看书的时候走神,效率不高,有些科目就没考好。现在晚上有时会失眠,多梦,白天上课还会打瞌睡,影响了学习,自己心里很着急,怕这样下去会神经衰弱。

小李是独生女,父母都是教师,家庭条件不错,她是从小受父母宠爱,从未离开过父母,父母要求她专心学习,取得好成绩,从不让其做家务。小李在家里时自己住一个房间,她喜欢安静,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很少与同学一起玩耍。但她又是自尊心很强的人,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很好。现在出现问题后从曾向父母诉说,并到校医院看病,吃过安定类药物,但没有明显改善,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心里很委屈,睡眠更差,这次来心理咨询,迫切要求解决问题。 1. 小李存在怎样问题?

2. 应当怎样帮助小李解决问题? 答题要点:

(1)小李主要是离家后住宿条件的改变,出现了适应困难,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等方面。 (2)首先帮助小李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指出环境的变化对她提出的要求。其次鼓励小李和同学交往,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同学和睦相处。最后帮助小李重拾学习信心,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

一、单选题

1.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D)则是学习的根本宗旨。

A、勤奋 B、刻苦 C、学以致用 D、学会学习 2.(B)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及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素质。

A、远大理想 B、自主学习能力C、持之以恒的毅力 D、知识迁移能力 3. 关于考试焦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 B、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

C、没有焦虑十分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

D、使用闭目养神法、凝视法等可以缓解考试焦虑。

4.(C)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称其为最好的老师。

A、动机 B、诱因 C、兴趣 D、自我效能感 5.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指(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集中注意 D、分散注意 6.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通用学习策略和(C)。

A、高级学习策略 B、一般学习策略 C、学科学习策略 D、低级学习策略

7. (D)是连接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A、联想 B、思考 C、实践 D、记忆 8.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人们创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这句话警告我们(C)。

A、克服从众心理 B、不迷信书本 C、走出思维定势 D、拓宽知识领域 二、多选题(6)ABCD ABD AC ABCD ABC ABCD 1. 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知”是对信息的接收,“识”是对信息的消化和处理。 B、知识接受别人的东西,识是自我加工和运作。

C、中学生学习重在求识,大学生的学习重在获知。 D、知带有继承性,识带有创造性。 2. 下列关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学习只靠外部激励并不长久,而更靠内在的动力。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D、大学生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许多困惑与问题,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没有关系。 3.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ABCD)。

A、专业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身心素质 4. 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学习策略是可教的。B、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考虑。

C、学习策略的运用具有高低水平之分。 D、机械的背诵和朗读属于高级的学习策略。 5. 下列哪些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ABCD)。

A、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 B、考虑自己的个性,及时消除焦虑。 C、培养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 D、擅于自我激励。 三、简答题(2)

1. 大学生学习的特征有哪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广泛性和专业性、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2. 怎样科学的运用记忆力?

要明确记忆的目的,带着任务去记忆。 在忘掉之前及时的重复。

记忆过程中需要一些具体的技巧,需要克服两种抑制的干扰。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保持大脑的适当营养。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四、论述题(1)

1.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适当的展开:

专业学习方面的心理冲突 考试焦虑问题 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方法和习惯问题 自我发展定位问题

第七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单选题

1.(B)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A.动机 B.认知 C.情感 D.态度 2.(A) 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A.平等原则 B.尊重原则 C.诚信原则 D.互利原则

3. (C)是指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轻视自己、失去信心、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 A.习得性无助 B,妒忌 C.自卑 D.害羞

4. 根据心理学 (B)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定势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大学生要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马太效应 D.标签效应 5. (A)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表示对他人友好的一种方式。

A.微笑 B.打招呼 C.点头 D.鞠躬 6.在人际距离中,(A)属于亲密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7.在人际距离中,(C) 属于社交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8.在人际距离中,(D)属于公共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9.在人际交往中,(B)属于个人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10.言语交往,首先应学会(C)。

A.表达 B.沟通 C.倾听 D.尊重 二.多选题

1.人际关系按照其形成基础可以分为(ABCD)。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网缘 2.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包括(ABC)。

A.信息沟通功能 B.心理保健功能 C.自我完善功能 D.心理调节功能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ABCD)。

A.交往愿望强烈 B.交往对象单一 C.感情色彩浓厚 D. 交往理想化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有(ABCD)

A.平等原则 B.尊重原则 C.宽容原则 D.诚信原则 5.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应做到(ABC)。

A.要客观的进行自我分析 B.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C.要积极与他人交往 D.善于转移注意力 6.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嫉妒感,应做到(ABCD)。

A.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能力 B.善于调整目标 C.保持良好的心态 D.善于转移注意力 三.简答题 (2)

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哪些特点?

交往愿望强烈、交往对象单一、感情色彩浓厚、交往理想化、平等意识强。

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那些心理障碍,应如何克服? (1)人际交往自卑感

克服:要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要积极与他人交往 (2)人际交往嫉妒感

克服: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目标;善于调整目标;善于转移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常思考自己有无妒忌心 (3)人际交往猜疑心

克服: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加强沟通,多做调查研究;学会“冷处理”; (4)人际交往孤独感

克服: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改正不良的性格;培养慎独的功夫

四.论述题(1)

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为了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应掌握哪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1)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2)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3)记住并叫出对方的名字 (4)学会赞美别人;(5)妥善运用批评;(6)给人以微笑;(7)恰当运用非言语交际的艺术技巧;(8)正确运用言语交际的艺术技巧

第八章 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

一.单选题

1.(A)婴儿从吮吸、吞咽、咬合发声中得到性的快感和满足。 A.口欲期 B.肛欲期 C. 性器期 D.潜伏期

2. (B)儿童开始注意男女差别,产生性的好奇心,主要是对外生殖器的注意,超我迅速发展。

A.口欲期 B.肛欲期 C. 性器期 D.潜伏期

3. (D)在性器期十分活跃的幼儿在此阶段潜伏下去,男女孩分别只与同性为伍,他们都尽量避免性的表现。

A.口欲期 B.肛欲期 C. 性器期 D.潜伏期

4. (A)性的能量重新涌现出来,男女均从与异性的接触中寻求乐趣。

A.生殖期 B.肛欲期 C. 性器期 D.潜伏期

5.美国心理学家(B)认为,从性意识的萌芽到爱情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疏远异性的性否定期、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积极接近异性的额狂热期和浪漫的恋爱期。 A.斯腾伯格 B.赫洛克 C.霍尔 D.霍妮 6.爱情是由性欲、情感、(B)、和义务四个要素构成。

A.信仰 B.理想 C.激情 D.承诺 7. (A)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

A.斯腾伯格 B.赫洛克 C.霍尔 D.霍妮 8. (A)是恋爱最为积极的目的和结果。

A.爱情 B.性 C.情感交流 D.婚姻 9、真正的爱情有着自主性、互爱性、排他性、(B)四个特征。

A.狂热性 B.持久性 C.自然性 D.本能性

二.多选题

1.赫洛克认为,从性意识的萌芽到爱情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ACD)

A. 疏远异性的性否定期 B. 异性接近期 C. 积极接近异性的额狂热期 D. 浪漫的恋爱期

2.我国心理学者一般将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阶段,即(ABD)。

A.异性疏远期 B.异性接近期 C.异性狂热期 D.异性恋爱期 3.一般来说,大学生恋爱双方从相识到确立恋爱关系,大致经历(ABCD)阶段。 A择偶期 B初恋期 C恋爱期 D.苦恋期 4.大学生的性心理特征有(ABCD)。

A.性心理的本能期和朦胧期 B.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 C.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D.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5.大学生的爱情具有(ABCD)的特点。

A.择偶标准的理性化 B.恋爱的自我中心化 C.恋爱态度的轻率化 D.性观念变化的显性化 三.简答题(2)

1.大学生的恋爱观具有哪些特点?

.择偶标准的理想化、恋爱行为的公开化、恋爱的低年级化、恋爱的自我中心化、恋爱态度的轻率化、恋爱结果的非现实化、性观念变化的显性化、新的恋爱方式的产生

2.大学生在爱情方面有哪些心理困惑?

(1)恋爱动机不端正(恋情至上、轻率恋和多角恋、功利恋、性恋)(2)恋爱的行为方式问题 (3)几种错误的恋爱心理(单相思或爱情错觉、嫉妒心理)(4)失恋

四.论述题(1)

1.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 (1)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

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2)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恋爱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爱的能力、自觉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第九章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一、单选题

1、职业生涯的基础是(D)

A.心理开发 B.生理开发 C.智力开发 D.潜能开发 2、大学生属于哪一阶段(B)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 C确定阶段 D维持阶段 3、定阶段的任务(B)

A尝试、变换 B选择、安置 C模仿、试验 D转换、确定 4、24-45这一年龄段属于哪一阶段(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 C确定阶段 D维持阶段 5、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属于什么问题(C)

A抑郁消沉 B人际交往困难 C自我认知缺失 D谨小慎微 6、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是(A)

A职业生涯规划 B职业发展规划 C生涯路线的选择 D人生目标的修正 7、职业的特征有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促进性和(A)

A连续性 B稳定性 C行业性 D中断性 二、多选题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人目标选择因素包括(ABCD) A设定改目标的原 B达到该目标的途径

C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能力、训练及其教育D达到该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助力 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ABCD)

A组织的需求 B家庭的期望 C社会的需要 D科技的发展 3、探索阶段包括哪几个成长期(BCD)

A能力期 B试验期 C转换期 D尝试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现出的不足有(ABCD)

A过于理想化 B过于强调专业对口

C热衷于“热门职业” D忽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难关 5、自我认知缺失包括(AB)

A自卑 B孤傲 C怯懦 D抑郁 6、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原因(ABCD)

A就业形势严峻 B高等学校缺乏适当的职业生涯指导 C对自我的认识不足 D对外围环境认识的缺失 三、简答题(2)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自我认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个人目标选择因素、落实生涯目标措施因素、偶然性因素。 四、论述题(1)

1、论述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对大学生成材的意义。 (1)增进自我了解

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必须更多的了解自己,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涯规划必然会促进对自己的了解。 (2)促进潜能开发

职业生涯开发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挖掘自己的潜质。 (3)帮助自我实现

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发展与成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

(4)推动人力资源升值

盛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五、案例分析(1)

案例:刘迪三年前毕业于某著名大学,除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认为自己很清楚人生应该做的事,对自己应过的优雅、浪漫和尊贵的生活方式也订了具体的目标。但刘迪毕业三年后换了三、四家公司,作过秘书、证券、编辑,都不能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因此感觉气馁。

请问:刘迪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属于哪类模式?应如何修正? 答题要点:

(1)刘有较扎实的基础,但在生涯初期不切和实际、有些好高鹜远、理想和现实不能紧密结合,容易受挫。

(2)在人生理想指引下,应该切合实际、建立可行性目标,踏实前行、积累能力和经验,在中、长期规划中逐步实现自我目标,最终达成理想。

第十章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与健康

一、单选题

1、大学生休闲质量的“四低”为低自我评价、低休闲层次、低休闲技能和(B) A低理智 B低自觉 C低主动 D低自发 2、以下不属于选择休闲活动需遵守的基本原则(D)

A以兴趣为主 B以和工作的性质相辅

C以适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为标准 D以促进国家发展的要求为目的 3、健康休闲忌懒惰、忌痴迷、忌愚学和(C)

A忌盲目 B忌冲动 C忌邪门 D忌迷信 4、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教育局就将(A)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

A休闲教育 B智力教育 C品德教育 D思想教育 5、休闲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和(B)的协同教育

A国家 B社会 C教育机关 D文化机构 6、休闲教育应以(D)为主

A教育、诱导 B认知、趣味 C启发、充实 D疏导、渗透 7、大学生这一年龄段属于(A)

A心理过渡期 B心理发展期 C心理转换期 D心理紧张期 二、多选题

1、休闲的动机有(ABCD)

A放松 B亲近自然 C个人发展 D利他行为 2、休闲活动的多样性体现在(ABCD)

A选择的丰富性 B组织者的多样性 C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D活动空间的丰富性 3、休闲活动的愉悦性体现在(ABCD)

A审美的愉悦性 B成材的愉悦性 C交友的愉悦性 D娱乐的愉悦性 4、大学生对休闲认知的误区(ABC)

A工具主义 B消费主义 C消极主义 D物质主义

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挫折与心理调适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

B、主体主观上对严重的挫折情境其认知和评价并不严重,其反应就会较轻微。 C、并不严重的挫折情境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D、挫折具有两面性。

D、挫折与攻击行为关系理论

2. (C)提出,人的攻击行为归结为人的死亡本能,认为人生下来就潜在着一股破坏性力量,而其攻击行为的后果是不受意志的约束。

A、艾里斯 B、荣格 C、弗洛伊德 D、阿德勒

3. 大学生喜欢在公共的场合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期望赢的周围人,尤其是老师和异性的赞许,但若身边的“对手”很强大,大学生很容易受挫。这种挫折是由(D)引起的。 A、动机冲突 B、角色转换不适应 C、自由与自律的冲突 D、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4. EQ指的是(A)。

A、情商 B、逆境商 C、智商 D、什么都不是

5. 《水浒》说“林冲听说自己的内人被人欺辱,本想狠狠地打那人,但是调戏他内人的是当今高太尉之子,便不敢下手,于是将一肚子气统统发往家具什物,打碎家具,掀翻桌椅。这种行为属于(D)。

A、逃避 B、固着 C、退化 D、转向攻击

6. 有些人,在很紧张的时候,总会把手指放到嘴里,或者啃指甲,这种反应被称为(B)。 A、逃避 B、退化 C、固着 D、幻想

7. 许多同学感到周围缺少真情,缺少亲朋好友,就到网上寻求网友聊天。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学生主要遇到(A)。

A、人际交往挫折 B、情感挫折 C、人生发展挫折 D、学业挫折 二、多选题

1. 引起大学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ABCD)。 A、生理因素 B、经济负担的压力

C、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D、突发事件 2. 下列选项属于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反应的是(ABCD)。

A、冷漠 B、焦虑 C、攻击 D、幻想 3. 关于归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归因可以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B、正确的归因是应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 C、倾向于外归因的人,习惯的认为支配自己成功失败和前途的原因是本身的能力和技能以及自己的努力程度等。

D、内部归因是我们所提倡的。

4. 大学生中容易导致挫折的心理冲突包括(ABCD)。

A、强烈的交往需要和孤独感的冲突。 B、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C、自由与自律的冲突 D、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5. 大学生挫折的社会支持来自哪些方面(ABCD)。

A、开展心理咨询 B、注重培养“幸福品质” C、加强个体积极的心理指导 D、创设挫折情境,锻炼意志 三、简答题(2)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有哪些?

学业挫折;人际交往挫折;情感挫折;经济消费挫折;人生发展挫折;

四、论述题(1)

1. 大学生遇到挫折心理时应当怎样自我调适? 正确认识和面对挫折 适当宣泄情感

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学会正确归因

调节抱负水平 提高挫折承受力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第十二章 大学生危机的预防和干预

一、单选题

1.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B)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A、格林兰 B、卡普兰 C、詹姆士 D、吉里兰德 2. 危机的特征是(D)。

A、危险与机遇并存 B、有复杂的状况 C、有选择的必要性 D、以上都是

3. “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短期的危机干预(平衡-失衡模式)进行治疗”属于(B)理论。

A、扩展危机理论 B、基本危机理论 C、应用危机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4. (B)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A、发展性危机 B、存在性危机 C、境遇性危机 D、成长性危机 二、多选题

1. 以下关于心理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

B、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作出反应。 C、危机是一种解体状态。

D、危机是生活目标阻断所导致的,人们相信用常规的选择和行为无法克服这种障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0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