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的觉醒读后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灵性的觉醒》的笔记

【内容简介】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推荐序

文/胡因梦

艾克哈特·托尔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曾经提到过一段生命经验,他说自己在三十岁之前一直处在持续性的焦虑状态,由潜意识深处升起的对空寂和“不存在”的渴望,强烈地淹没了想要活下去的求生本能。某日凌晨时分,他在极致的恐惧中惊醒过来,心中不断地涌出一个念头:“我活不下去了,我再也受不了自己了。”

就在这濒临崩溃的时刻,他突然觉察脑子里的念头很值得再探究一下,于是质问自己说:“如果我受不了自己,那么必然存在着两个我,‘我’和我受不了的那个‘自己’?而且他们之中应该只有一个是真的。”当这段自我对话结束时,他的心突然空了,变得万念俱寂,自我怎么也起

不了作用了,接着便卷进一股旋涡式的能流中。

这股能量的旋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令他整个身体开始震动不已,然后他听到胸腔内传来一个声音,嘱咐他“不要抗拒”,接着就被吸进一个虚空里,但这虚空感觉上并不在外面,而是在身心的内部。当他从这种传统所谓的“深定”状态中出来时,闭着的双眼却看见一颗宝石的影像(印度瑜珈系统称之为“蓝珍珠”,代表内在的自性或神圣的原型)。当他把眼睛睁开时,房间里的一切变得出奇明亮,就像镀上了光似的,充满着生机。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他持续地处在深定和至福中,但几年之后他才借由灵修经典和某些精神导师,得知自己已经有了见性开悟的体证。 这种悟境令托尔不再执著于物质次元,他放下了所有关系,没有任何工作,也没有任何身份,就在加拿大某座公园的长凳上度过了两年的岁月。在一部近期发行的灵修纪录片里,托尔向采访者描述那段完全安住于“当下”的日子:他每天无所事事地坐在长凳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天空的飞鸟和远方的渡轮,心中充盈着最强烈的至乐感。

但即使是世间最美好的经验,也仍然是无常易变的;他的至乐感逐渐地转化成持续性的祥和与宁静。那种感觉连旁人都能接收到,于是经常有人前来求教于他,希望也能达成同样的心境。就这么自自然然地,托尔变成了欧美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

虽然托尔的教诲和其他传递终极真理的系统并无二致,但是他的文字和语言的确能启动我们细胞记忆里深埋的“本慧”,帮助我们从历史、宗教、科学、生态及身心灵等各个层面,去契入内在最深的实相。也只有成就这样的体悟,人类才可能创造出一个有别于现状的“新世界”。 presence:临在,英文的意思就是“在”,指的是在当下时刻的清楚觉知,全神贯注。

相关名词概念

ego:小我,很多书翻成自我,但是因为书中很多次也提到self(自我),所以我翻成小我以示区别。ego也常常被翻成“我执”。

I am:本我,或是“我本是”。英文直译就是“我是”。

form:外在形相,指的是有形有相的世界,有时我翻成外相。而life form我翻成生命形式。

being:有些书翻成存在,但是为了和existence区别,我翻成本体。

dimension:向度,有些书翻成次元。我个人比较喜欢向度的说法。

who you are:直译就是你是谁,但是我配合书中的上下文翻成:你的本来面目,你的本质、真实身份等。

mind:心智,有的书翻成头脑或大脑,我自己比较喜欢心智这个词。unobserved mind是未受到观测的心智,指的是无意识的、没有觉知的状况下的心智。

thought:这个词在书中反复出现数次,基本上我是翻成思想,但有的时候会随上下文翻成念头、思维、思考、想法等。

pain body:痛苦之身,有些人翻成痛苦体。

perception:认知,洞察,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件东西或是听闻一件事情的当下,所产生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接下来我们通常就会为这些事情贴上一个心智的标签(label),也就是说,以名词或形容词来为这个事物命名。

reality:实相,指的是真相,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

conditioned:我翻译成被制约的,就是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教育、父母的管教和灌输在我们头脑里的观念等等,会像一个无形的绳索套住我们,使我们对事物形成一定的观点。

德芬,2008年4月

小我的核心:抱怨和怨恨 情绪反应和怨气 第一部曲:小我的相关觉悟

1、 小我的三个状态:需索、受挫的需索(愤怒、怨恨、责怪、抱怨)、以及漠不关心 2、 优越感及自惭形秽带来的只会是隔离感

3、 小我认为:我有的一切都是针对他而言,小我认为有敌人(所有人)

4、 由小我可知:想法是可以被植入的,此时应保持警觉,那些想法是之前环境带来的(是否同

自我暗示一样??)

5、 人类是注定要超越痛苦的(所以有这么一个说法:有意识的受苦),但是小我可不是这么想

的:“我不应该受苦”

6、 人类的爱:占有的、有条件的、间断的;真爱之中是无所欲求的 7、 小我为了名声、为了声望(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 8、 人类的状况特征就是受苦 第二部曲:小我的多重面貌

1、 当感到比某人优越或在某人面前自惭形秽的时候,就是内在的小我

2、 请你告诉我,我是存在着的,我不是无足轻重的------病态的小我

3、 在我和角色之间创造一个空间,开始从角色中释放自己(压抑的由来就是,把自己局限在某

一块空间里面)(想法的自我固定,角色的自我固定)(有角色的扮演=而导致身份上的认同,此时缺少了一处空间,才导致只能有角色来肯定自己)

4、 两个人如何来往:你心目中的你和你心目中的他在来往,对方也是,所以两个人之见是小我

互动,是以心智粗昂着四个概念上的身份认同在互动,而这些认同最终都是幻像 5、 角色中的快乐和真正的快乐,不快乐是因为内在有不快乐的情绪 6、 情境与事实,结合成的故事有时候连自己也会堕入其中 7、 快乐无所寻找,但是从不快乐当中解脱出来是当下可及的

8、 你能够看出那是它们的小我,而不是真正的他们时,就已经足够了,不在反应不在抗拒有时

可能会使得小我自动消失

9、 你在人世间,怎么会想着超脱,谁在束缚着你?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10、

受苦大部分是小我造成的,但是受苦最终会导致小我的陨灭,这些都是基于有意识的

受苦,可以说:受苦是有一个崇高的目标的:意识的进化提升和小我的灰飞烟灭 11、

在任何情况下,做好你需要做的事(你的角色),但是不要让他成为你所认同的一个角

色(空间释放)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了 12、

当你不在扮演角色时,你的所作所为就没有自我和小我掺杂其中,也就是没有隐含的

目的:保护或是强化自己 13、

放弃定义你自己------不管是最自己还是别人来说,你不但不会灭亡,反而还会重生(有

意识临在的领域) 14、

起的

平等,在本质上,你不会次于或优于任何人,真正的自尊与谦卑都是从这份了悟中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