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更新时间:2024-04-06 01: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4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编制说明

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承担了义务教育阶段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以下简称三类特殊学校配备标准)的编写工作。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编写工作中关于政策、方向和时间进度等重要问题的整体把握,由教育部基础司李天顺副司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刘诗海副所长以及教育部基础司特教处、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科研处和综合室等部门的领导组成;工作组承担具体编写任务,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综合室4位研究人员组成。三类特殊学校配备标准编写工作的基本进程、编写思路和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基本进程

三类特殊学校配备标准初稿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调研阶段

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编写人员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发展教育、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文件,认真学习我国最新发布的有关发展教育和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各项法规、制度,领会其精神实质,从以人为本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类特殊学校配备标准的编写工作。在此期间,工作组先后在北京市、上海市、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教研人员座谈,参观考察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特殊教育研究专家,查阅特殊教育理论书籍以及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资料,调研特殊教育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市场现状。

在本阶段,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途径从不同角度了解了我国各类特殊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了特殊教育学校在仪器设备配备方面的基本需求、装备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了特殊教育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市场供应现状、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从而使编写工作建立在正确理解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功能和基本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在准确了解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建立在明确当前我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基本配备要求和较高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在准确判断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仪器设备配备现状与特殊教育先进的国家、地区的主要差距的基础上。

此间接待工作组参观考察或派人参加座谈会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有:

北京市盲校,上海市盲童学校,天津市盲校,重庆市盲校,山东省淄博市盲人学校,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

北京第二聋校,北京市第三聋校,上海第四聋校,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浙江省杭州市聋哑学校,北京市东城特殊教育中心;

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北京市海淀培智学校,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江苏省南京市育智学校,浙江省杭州市杨凌子特殊教育学校。

2.设计体例框架阶段

1

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间,在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在系统分析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着手起草三类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标准,标准由普通教室教学设备、学科教学仪器、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三部分组成,设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位、数量、配备要求、备注等栏目。其中“学科教学仪器”部分以课程方案中所列的课程为一级标题,以仪器种类为二级标题;“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部分以训练项目为分类标题,按照康复训练项目分类叙述仪器设备。

2008年2月底,工作组就结构、基本内容、编写依据和测算结果向领导小组、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进行了汇报。领导小组基本肯定了初稿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修改要点和进一步征询各方面意见的要求。标委会秘书处从体例、标准化原则、采用标准的要求等方面对编写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3.完善初稿

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期间,按照领导小组和标委会秘书处的修改意见,工作组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项工作是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类学校配备标准中有关资源中心的配备要求,并独立成为一部分,同时增加了各类学校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器材设备的配备要求,标准从三个部分扩充为五个部分。另一项工作是将修改后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标准在更广泛的范围征求意见,特别是征求教育领域以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重点听取对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要求方面的意见。本阶段所作的调整主要有:1.增加功能相近、价格较低的仪器设备供不同经济条件学校选择,如有线语训系统,简易隔声室;2.减少使用效果欠佳或主要针对低龄儿童或对使用难度高的设备,如便携式听力评估仪,实时助听器分析仪,听觉统合训练仪器;3.增加康复训练评估设备,如平衡功能评定及训练系统,运动功能测量系统,角度尺等;4.增加部分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项目。

本阶段咨询单位主要有: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黑龙江省哈尔滨燎原学校,广东省广州市聋人学校。

2008年5月,工作组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标准修改后,提交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二、三类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标准编写思路 1.支持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课程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各类教师演示及学生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各种用于观察的标本、模型、挂图,各种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呈现图像、播放语音、收集信息、编辑文字的设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仪器设备对促进残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特别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特殊教育学校仪器装备应该全面,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保障国家规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能顺利进行;所装备的仪器设备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能够提供丰富的、适合于多种学习方式的教育资源,从而保证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学习方法能够实现,能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发展。

由于残疾儿童感官存在缺陷,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呈现、模拟、放大教学内容,创造更多的观察、触摸等亲身体验感知的机会,积极开

2

发潜能,缺陷补偿;特别需要借助仪器设备进行康复训练,这种康复训练是专业医学康复训练的延伸,并容纳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与文化课学习、学校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使康复训练活动中含有一定的教育因素,某些教育目标通过康复训练来实现、巩固。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应装备有助于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的仪器设备,应装备具有明显的学校特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盲校,以影像放大、有声阅读、低视力康复训练和定向行走为主。在聋校,以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助听为主;在培智学校,以培养生活基本技能、运动功能康复、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心理干预为主。

许多残疾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将走向社会,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应该遵循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特殊教育学校装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在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初步的、有特色的职业技术方面的训练,促进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盲校主要是钢琴调律和针灸推拿等专业,聋校主要是服装裁剪、烹饪面点、动漫制作、园林花卉等专业,培智学校主要是服装裁剪、面点制作、种植养殖等专业。

2.指导特殊学校装备

三类特殊学校仪器设备配备标准是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出规范性要求,同时,标准也承担着指导特殊教育学校添置仪器设备的任务,其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特殊教育学校领导、教师、仪器管理者。据了解,在各地政府招标采购活动中,配备标准常被作为制订招标计划、编写标书的重要参考文件,所以配备标准具有间接地引导教学仪器设备的研究、生产、销售方面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三类特殊学校仪器设备配备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科学性 教育部2007年颁布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它规定了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和各类校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把握住“课程方案”就把握住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任务。现盲校学科部分涉及了18个学科、5个康复训练项目;聋校部分涉及了20个学科、7个康复训练项目;培智学校部分涉及了9个学科、6个康复训练项目,覆盖了各类学校的基本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精神,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运用现代特殊教育理论,遵循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个性发展,开发潜能,补偿缺陷。本标准通过提出普通教室视听设备要求,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出各种有一定趣味性、符合残疾儿童特点和年龄特征的演示实验仪器、学生操作器材,为他们创造丰富的观察、体验、实践、探索的机会;通过提供各种有教育教学功能的康复训练器材,为实现教育教学与康复有机结合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阶段,盲校、聋校有关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普通学校的有关要求基本一致。为了保证技术要求准确、科学,标准尽量采用已颁布的政府文件或最新标准,对重要问题、关键问题进行充分调研,甚至进行专题研究。

采用的标准、文件主要有:《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06年发布),《初中

3

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06年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印发),《小学、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印发)。

三类特殊学校配备标准中普通教室教学设备部分,提出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等视听设备、电子白板等设备的配备要求,满足了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放大展示教学内容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了呈现丰富有趣教学资源的平台;资源中心器材设备部分,提出信息化文字、图像处理手段和网络信息查询收集方面的配备要求,提出简单的教具自制设备配备要求,为教师设计制作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素材,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2)可操作性

标准所提出的技术要求主要通过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位、数量、配备要求(基本、选配)、备注等栏目呈现,标准的可操作性,即便于用其制定装备计划、选购产品,便于用其检查验收学校装备达标情况,这些栏目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栏目的编写原则如下: “名称”栏编写原则是,准确表达用途、产品性质,尽量采用社会公认的产品名称,明确必要的用途指向,不出现品牌、产地。

“规格型号功能”编写原则是,写明核心、关键技术指标或核心功能要求,提出此项产品的最低要求,对于不易产生选择错误的产品可不提出具体指标或功能要求。

“数量”栏编写原则是,以每个年级1个班、每班8~12人为模型提出各项产品的数量要求,教师演示项目一般要求配1~2个(套),学生分组活动项目要求2~4人一组,要求配3~6个(套)。

“配备要求”分为“基本”“选配”两档,编写原则是,在基本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重点内容、关键内容所需的仪器设备,属“基本”配备要求。为同一教学内容配置功能相近的仪器设备,相对次要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价格相对贵的仪器设备,属“选择”配备要求。

3.促进均衡发展

本标准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落实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为目标,以保障课程方案所规定开设的各种课程顺利进行并达到课程目标为基本任务,本标准通过配备项目的取舍、仪器设备品种的选择、技术指标或功能要求的设定,提出适用、适度、注重效率的一种科学的配备方案。标准设定了配备最低要求,不鼓励盲目选配高指标仪器设备。按照本标准要求配备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所需的办学条件方面,不同地区的学校差距不大,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所购置的仪器设备材质不同、所购置的仪器设备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不同、仪器设备的某些指标功能不同。这样在我国地域条件差异大、文化背景差异大、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大的现实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效果的均衡发展。

三、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1.选择编写体系

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编写体系可归纳为四种,即以教学活动为线索、以专用教室装备为线索、以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整体需求为线索、以学校总体配备的各种仪器设备为线索。各种编写体系的特点如下:

以主题活动需求为线索编写方法的特点是,从各个主体教学活动内容层面分类提出所需仪器的品种要求、规格要求和数量要求。此方法对各个主题活动来说易做到器材配备全

4

面、充分、恰当,所配仪器设备的用途指向明确,但学科内各主题活动之间、各学科之间易造成重复配备,标准叙述较繁长。

以专用教室需求为线索编写方法的特点是,从各个专用教室应具备的功能层面分类提出所需仪器设备的品种要求、规格要求和数量要求。此方法明确所配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存放位置,考虑了器材配备的整体性,特别是有利于指导学校专用教室建设,对保障为学生创设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条件非常有利。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中小学应具备专用教室的种类、数量、大小以及设施条件的统一要求,所以此种方法在确定专用教室种类方面缺乏依据,并且本标准不涉及专用教室如面积要求、设施设备要求、采光通风要求等方面,没能形成对专用教室形成完整要求。

以学科需求为线索编写方法的特点是,从学科教学内容层面分类提出仪器设备的品种要求、规格要求和数量要求。此种方法突出了学科装备的整体性,提高了仪器装备的效率,有利于器材的统一管理,但仪器设备用途指向不明确,容易造成忽视对使用场地、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易出现同时开设多项活动时缺少器材的现象。

以学校需求为线索编写方法的特点是,从学校层面分类提出仪器设备的品种要求、规格要求和数量要求。此种方法高度突出了学校仪器设备的整体性,有利于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品种、数量、现状,但仪器设备用途指向极不明确,容易造成使用、保管等环节的混乱,易造成忽视对使用场地、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易出现同时开设多项活动时缺少器材的现象。

根据各学科教学仪器配备要求以及各种编写体系的特点,本标准各部分分别采用了不同编写方法。普通教室部分、资源中心部分分别以一间教室、一间资源中心工作室(学校)的基本需求为线索提出教学设备配备要求,学科部分以一个学科的基本需求为线索提出教学仪器配备要求,康复训练部分、职业技术教育部分以一个项目需求为线索提出仪器设备配备要求。

2.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学校个性化发展

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办学目标、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标准应该适应这种差异,同时通过标准缩小这种差异,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品种名称为类别名,规格型号功能栏只提出核心要求和最低要求。这样学校选择仪器时,可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产品。如选购三角板时,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学校,可以购置透明塑料的,经济条件相对差些的,可以购置木制的。这两种三角板从功能、教学效果角度差距不大。

提出基本和选配两种配备要求。标准提出了两种配备要求,“基本”要求是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不同经济条件的学校都应达到“基本”要求。“选配”要求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多种仪器或较高教学要求所需的仪器设备,供有条件的学校自主选择。

提供功能接近、但价格差距明显的仪器设备。有些教育教学活动或康复训练使用功能相近的不同仪器设备可达到十分接近的使用效果,但这些仪器设备在价格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本标准利用这种情况为不同经济条件地区的学校确在选择仪器设备方面创造了较大的空间。如在提出普通教室配备彩色电视机的要求的同时,也提出了选择配备液晶投影仪的要求;在提出小学科学配备高倍数显微镜的要求的同时,也提出选择配备显微投影装置的要求;在提出聋校康复训练配备纯音听力计的要求的同时,也提出了选择配备便携式听

5

力检测仪的要求。

3.适应新产品发展和技术进步

适应新产品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将新产品和利用新技术的情况反映在标准之中,二是为今后出现的新产品预留空间,不要使标准称为选购新产品、采用新技术的障碍。

对于前者,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慎重的论证,尽量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到标准编写之中,尽量将新产品和运用新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反映在标准之中。因为科学研究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成果将不断涌现出来,对于某项新产品、新技术是的“新”相对的,而产品的不断进步是绝对的,所以对于后者,我们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测,所采取的策略是,在名称、规格型号功能等方面减少限制性或指向性,留出尽可能大的空间,避免造成因为不符合标准的要求而使新产品新技术无法进入学校。

4.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现今社会发展速度很快,新的教育理论、新的科研成果、新的使用技术不断进入到教育实践之中,而作为行业标准一般有3~5年的使用周期,为了保持标准的指导性、实用性,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有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为拓展学校拓展功能提出配备要求。

特殊教育,特别是康复训练,越早开始康复训练越有效、效果越好,我国幼儿阶段专业从事特殊教育的幼儿园数量很少,专业教师数量不多,专门设备配备能力不高,目前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学前阶段的特殊教育班,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特殊教育体系的缺陷,提高了学校装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抓住了康复训练关键期、实施了正确的康复训练,许多残疾儿童获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极大地改善了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些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所以特殊学校的教育功能有必要向学前延伸,这需要装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做保证。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轻、重度残疾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这些学生仍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专业的指导。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承担着为区域内残疾儿童提供相关服务的任务,也需要装备这方面的仪器设备。

对于不少残疾学生来说,义务教育结束就意味着正规学校教育结束了,他们将走向社会就业,转变为以劳动谋生的社会人。所以学校教育有必要为其就业提供实用技术,帮助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应在劳动技术课基础上,提出符合残疾学生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仪器设备。

基于以上情况,本标准所提出的配备要求在以义务阶段特殊学校仪器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向学前、向中学后作了适当延伸,为开展特殊教育区域服务作了适当扩展。如盲校的低视力康复训练设备,感统训练设备;聋校的听力言语康复设备,感统训练设备;培智学校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设备,感统训练设备,音乐治疗设备,心理干预设备;各类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设备等等。

为新产品预留产品发展空间。

对于教育教学需求明确、产品运用技术成熟的项目,在标准中提出产品要求,通过标准实现引导产品发展。如盲校用的触摸图,各类学校需要的模型和挂图等等。

有些项目名称设计使用范围,“规格型号功能”只提出核心即使指标或核心功能要求,不规定材质、方式、技术手段,为产品开发预留发展空间。

6

5.实现“缺陷补偿”理论和“医教结合”的原则

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蕴含康复训练内容,如何在康复训练具有教育教学价值,这是现代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涉及基本理论的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但特殊教育仪器设备是这些研究的工具、研究成果的载体、成果实施的途径,在本标准中充分吸纳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盲校的语音类教具,触摸类教具,体育运动类教具;聋校的认知类康复训练仪器设备;培智学校生活技能训练器材等等。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编写工作组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