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正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6: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

引 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现实当中,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从而大学生就业更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全面转轨和改革的逐步深化,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问题拉大,“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独特而普遍性的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概念,而且是从人才全面发展角度而言综合素质的相对弱势群体,它的现状及问题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在经济、身体、心理、学习、人际交往、学校地位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健康成长。

赵雄辉先生和曹中平先生2005年在湖南省13所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调查研究,分别从经济状况、适应状况、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负担、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十个方面展开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四种弱势类型,即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经济—学习弱势和学校处境弱势。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较注重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如:在对本文几个概念的界定,以及在透析大学生弱势群体陷入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1

中,运用了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剖析缘由的同时,还紧密地结合了中国实际来追溯根源,使研究有了理论依托和现实基础。在研究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国外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同时,在本文研究重点,即在探索出促进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的研究方面,则综合了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个别与一般、案例、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使相应的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借鉴性、启发性。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产生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合作经济与科技》学术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 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总量大增,共有280万,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到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 2001年增加到1214万人, 2002年达到1400万人。随着人数的增多,就业市场压力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使其市场相对缩小,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据统计, 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 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2.地域差距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和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而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却是均衡的,这使我国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不少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进上海,参加各种求职的应聘面试,择业难度加大。2005年新华网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

2

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

3.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社会需求明显不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 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需求则微乎其微。例如,近几年社会对计算机类、通讯类、电子、机械、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等专业和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超过毕业生人数数倍,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农林地质专业则毕业生供大于求。

4.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一般院校的需求相对不足。用人单位主要瞄准的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在重点院校十分热门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可能就不那么热;在重点院校需求一般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则就业困难。

5.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

从总体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供大于求,这就形成了一方面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提出必须本科以上学历而不论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使低学历者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同时人为地造成研究生大材小用、专科生无用武之地等后果,这种用人层次结构的失衡,既导致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6.存在性别歧视,女生就业难

“女生就业难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问题,即便是那些学业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女生,在求职时也常常因性别原因而被拒之门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提出只接收男生不接收女生,从而使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1]用人单位这种实际的性

3

别歧视行为,常常造成在同一职位竞争中优秀女生败给平庸男生的奇怪现象。2002年11月北京曾提出开办女大学生职业专场招聘会,因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流产,当时主办方发出了500份请柬而只有5家用人单位回应。2003年11月全国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又遭遇延期的命运。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2]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某些高校艺术类专业历届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改行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0-50%,有的年级达到60%甚至更高。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各类高校设置各种专业就是希望受教育者能人尽其才、学有所用。毕业即改行,大量学生学非所用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是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存在差距 目前,用人单位在进人方面有了自主权,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特别要求是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往往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部分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3]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

4

待遇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种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低素质的矛盾,使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传统的就业观念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要求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人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导致心理不平衡;有的人则只想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也有的人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等。”[4]凡此种种,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三)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产生的负面效应

1.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大规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以及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劣势地位,使得他们获取利益的机会不公平,分配不均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将严重阻碍“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是由于就业问题,使得大学生群体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就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也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增长的后劲。

三是由于收入的低下,致使他们的即期消费欲求被严重压抑,某种程度上会引起社会内需的不足,消费欲望萎缩,可能出现“生产过剩”,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扩大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

市场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要素在不同用途上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来实现的。因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导致收入差距的过大对市场配置资源将产生两种消极影响:

一是强势群体的消费者支付意愿高,使其消费行为容易通过市场把有限的资源导向以强势群体需求为主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