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回民中学通用技术课程纲要

更新时间:2024-02-26 09: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郑州市回民中学通用技术课程纲要

设计:孔泉 适用年级:高一 课时:每周一节 在新课程的框架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设立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河南省示范高中,郑州市回民中学既要站到学生发展角度,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保障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开设,又要结合自己学校特点,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将通用技术课程开出本校特色。

一、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课程内容

在新课改中,通用技术课程采用模块的设计方式,共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为“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其余均为选修模块,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

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每个模块2学分。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即强调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三、 课程实施 (一)课时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本年度课时计划如下:

1.高一年级

教学对象:高一全体学生共18个班。

教学内容:河南省通用技术专题内容。《技术与设计1》共16个专题如下表。

《技术与设计1》专题 序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第四章 设计的评价 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 第二章 设计的知识准备 学生活动1:学画技术图样 识读技术图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设计的一般原则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学生活动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产品的使用说明 设计的优化与评价 2.3 3.1 3.2 3.2 3.3 3.5 3.4,4.1,4.2,4.3,4.4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技术的性质 知识产权 设计的交流途径与绘图常用工具 三视图及徒用画 1.2,1.4,1.5,1.6 1.6 2.1,2.2 2.2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单元 序言 专题内容 走进通用技术 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技术与设计 1.1 1.3 对应教材章节 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时间安排:2012年9月-2013年1月

上课形式:每节课40分钟,纳入学校统一课表正式安排,以教室讲练为主,辅以必要的通用技术专用实验室的学生实验。

课程安排:高一本部学生在西校区上课,部分实验课程在实验楼通用技术教室上课;

高一分校学生在东校区上课。 2.高二年级

教学对象: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的学生。

教学内容:通用技术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部分内容。 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

时间安排:2012年9月-2013年9月

上课形式:每节课1-2小时,不纳入学校课表统一安排,仅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如自习课、活动课等,以机器人活动小组形式上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上课地点在计算机房或者通用技术专用实验室。

课程表:本年度暂定为每周二和周四晚8:00-9:00。 说明:由于时间安排和学校统一课表不冲突,高一学生也可直接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内容,评价合格后可获得通用技术选修学分。由于场地和时间限制,所有报名学生需经过选拔。

(二)教师落实

根据我校的初步实验效果,建议学校要保证每十个高一班级

必须设置一名专职通用技术必修课教师,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通用技术选修课教师人数,如果任用兼职教师,首先要保证通用技术课的顺利开展。

目前本校高一共18个班,安排一位教师承担通用技术必修和选修内容教学,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三)课程实施策略

随着技术活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思考和实践的对象。高中通用技术属于“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1”从“大设计”的角度选择具体内容,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设计实践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豫科技版教材没有选择具体的设计“载体”来完成教材内容,可能考虑如果“载体”太具体,容易偏离“大设计”的理念。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载体”的实践,学生又未必能够清楚理解“大设计”的理念,而且缺乏实践的“技术教育”的成效也令人怀疑。所以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各种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积极探索“大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如对于设计的不同阶段,应该探索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最有说服力,以及如何把这些活动转化为学生课堂的学习过程等。

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2”内容实际主要为以“系统工程”为代表的“组织管理技术”,这部分知识和人类现在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很大帮助。然而,生活阅历决定

了高中生不太可能认识到这部分知识的重大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视角组织学生的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比之下选修内容更加具体,也更专业,教师要边实践边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

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假期的培训,各种教研、研讨活动等。学校也要提升管理水准,为课程的顺利开设做好保障工作,如进行资源的整合,为每学年通用技术实验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做好统筹规划,把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到学校教师培养工作等。

(四)学校教研组准备开展的研究活动 近期研讨课题为:

1.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开好通用技术必修课的研究。 2.探讨“基于设计的学习”和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关系。

四、课程评价

根据我校制定的高中学生学分管理方法,通用技术备课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认定方案。学生模块学分的获得与否取决于学生模块学习的总评成绩,它由三项构成:学习课时要求、学习过程反映及模块终结性考试,三项都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具体操作如下: 字串6

1、学习课时要求

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学习课程,学生参加课程学习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90%方为合格。学生学习课时由班委登记。

在模块的学习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视为课时不合格: (1)累计无故旷课达4课时;

(2)累计请假超过20课时且又不能自学。 2、学习过程反映 字串1

(1)学习过程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分别记为A、B、C、D、E。 字串5

(2)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及课外完成技术模型三个方面。

①课堂表现性评价 字串2

为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技术试验活动),本年级组设计了以下表格(见表一)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该表格由学习委员负责记录,次数以“正” 字累计,每星期结束后学习委员上交科任教师进行汇总。模块教学结束后,科任教师以累计次数在全班上的排名情况确认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级。 字串4 年 班级6 字串5 回答问题 创新精神 合作精神 资料收集 模块 段 序号 姓名 提出问题 ?1 ? 字串8 28 字串7 ②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作业主要指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包括课本上的课后练习、技术图样的绘制及技术试验报告的撰写等,主要评价学生作业完成的次数及质量。 字串8

若学生有三次不交作业,则该项评价等级即为不合格,得“E”;在完成全部作业的情况下,根据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确定等级;若有一次或两次不完成作业者,作业评价等级只能拿B级以下。

③课外技术模型的制作

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学习中,学生应该完成的课外模型有“便携式小凳的制作”、“台灯的制作”等,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检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学生只要有一次作品不完成,则该项评价视为不合格。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特点,小组内各个组员的等级得分是一致的。 字串8

(3)学习过程综合评价

课堂表现性评价、完成作业情况及课外技术模型的制作构成了模块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这三项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学习过程综合评价为不合格。在三项都合格的基础上,若有两项

以上评价得“A”,则学生过程综合评价确定为“A”等级,若只有一项得“A”,则综合评价只能是“B”等级,依此类推。

3、模块考试成绩评价 字串4

模块考试成绩主要指模块结束后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采取百分制,模块考试成绩达到60分以上(包括60分)方为合格。

学生必须符合模块学习课时要求,学习过程综合评价、模块考试成绩评价都合格后后方可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并将各项评价记录在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认定表中。

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认定表

入学时间 序号 1 2 ? 姓名 学习课时 班级 模块内 任课教容 学习过模块成学程 绩 分 师 备注 字串6 1. 学生因修习时间不足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给予认定。

2.学生因学习过程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如未完成作业或模型制作等,责令其完成后方可给予相应学分。

3.模块终结性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向年级组申请一次补考。学生补考仍不及格者,可申请重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k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