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讲义

更新时间:2024-04-02 2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义

蒋显荣 前言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

2、中国的国情之需要 3、国外课情介绍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理解:主义、学说、实践之间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产物; 它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时代: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革命。 2)阶级根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3)认识论根源:

1

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列宁主义: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理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党学说、外交理论等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科学性:

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它是辩证否定的

判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不变的。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地科学。

3、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判断: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可能修正、否定某些具体结论。

四、怎样学好马克思主义 1、钻研原著 2、理论联系实际 3、要求 看书 听课 做笔记

思考题:运用马克思方法分析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1)根本观点;根本观点是怎样形成的。

2)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 3)世界的本原、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关系: 4)世界观的组成: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 判断:世界观与历史观、自然观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原初定义:

古希腊:philosophia,由philo+sophia。爱智慧之意 中国古代:哲人,指的是智慧卓越的人。 2)哲学与聪明之间的关系。 3)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与联系: 自发与自觉;零碎与系统; 4)哲学与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 判断: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哲学是凌驾于具体学科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E哲学是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总和

F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1)两大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理解: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 判断:

3

A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C先学好哲学才能学好其他学科 D不学其他学科也能学好哲学

E学好哲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F理性思维就是哲学思维

G凡哲学思维一定是理性思维

Philosophy:seeking after wisdom or knowledge esp.that which deals with ultimate reality ,or with the most general causes and principle of things ,physical phenomena (natural philosophy),and ethics(moral philosophy).

4、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最早提出者:恩格斯

2)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3)第一性、本原、决定的关系 4)同一性:反映、转化。

5)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提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它是解答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B它是对宇宙现象的最高概括

C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D它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本原问题上,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反之是唯心主义。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思维具有至上性;不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是不可知的。

4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回答()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在本原问题上是现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 C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E实践中的一个环节是物质在前还是思想在前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和人的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辨析:

A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本原问题上的对立是绝对的 C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具有能动性,不一定落后于物质

6、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金、木、水、火、土”、“原子”

特点:简单、直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缺陷:A历史观的不彻底性

B形而上学性(机械性),认为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形式,“人是机器”。

旧唯物主义共同的错误是: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

7、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维夸大为世界的本原。如,“存在就是被感知”、“宇宙即是吾心”、“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万物皆备于我”、“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思想是世界的本原。如:“上帝”、“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理在事先”、柏拉图的“理念”。

理解:主观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原因: A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只考虑思想与世界的关系不追究人的来源 区分主客观唯心主义的方法:与人与神的联系。

辨析:A凡唯物论都是可知论 B凡可知论都是唯物论

下列哪些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人的思想最终是由上帝决定的 C人的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E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理解:针对世界状态的认识。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 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辨析:

A彻底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辩证法 B凡辩证法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C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

6

D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内容是客观实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共性与个性的理解:共性是客观实在,形式是具体物质形态。 判断:1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下列哪些说明了内容决定形式()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物质的无限性决定了时空的无限性 C物质的有限性决定了时空的有限性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E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内容和形式在时间上具有并存性,物质和意识在本原上无并存性. 下列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A物质和原子

B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 C全体国民和个人 D学生与张三同学 E全班同学与张三同学

2、列宁物质定义的伟大意义

A说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了回答。

B说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C对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7

A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B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判断:

A思维运动不是物质的运动

B认为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认为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下列哪些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思维运动 D社会运动 E机械运动 2)时间的定义及特点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 3)空间的定义:运动着物质的广延性 提点:三维性

4)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A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B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C时空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5)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时空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性:具体时空是有限的相对的

判断:物质、内容、时空、形式、本质、真象、假象、现实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吗?

6)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有限性: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性

无限性:宇宙时空是无限的;有限时空的转化是无限的。 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因为() 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决定了时空的无限性 B具体事物的有限性决定了时空的有限性 C物质形态的无穷转化决定了时空的无限性 D有限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 E无限包含有限,有限体现无限

辨析1:任何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宇宙是物质的,因此,整个宇宙的时空也是有限的。

8

辨析2: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本质:A客观世界在人脑的主观映像;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映。

2)意识和语言的关系:人的意识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3)意识的客观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意识的主观性: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形式不同。

5)意识的能动性:目的性、主动性(从现象到本质)、创造性(指导实践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判断:意识是客观的,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意识具有客观性 意识是纯主观的

意识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夸大意识的能动性会导致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

5、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是思维模拟

B意识是主观的精神的活动,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电子的过程 C人的思维有主动性,思维模拟无主动性

辨析: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开动脑筋想问题

6、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多样性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的问题。 1)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 2)二元论: 3)多元论:

判断:二元论和多元论是既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的中间派别

9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人类社会的物质前提是客观的(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 B人类社会物质载体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是客观的。 辨析: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永恒的 5)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动:制造和使用工具 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因为 A劳动使猿爪变成了人手

B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使意识得以产生 C劳动使语言得以产生

D劳动中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律背反命题:

劳动创造的人和人类社会 只有人才有劳动

问:到底先有劳动还是先有人?

解决二律背反的问题需要运用逻辑:要注意的问题有 A事物间引起关系,逻辑建构需前后,如先父后子; B同步产生的制约关系,逻辑可以前后;

C区分真伪命题,辩证逻辑只是考察真,不考察伪,形式逻辑可考察伪。

练习题1:区分真伪命题:A如果我是你,我早当将军了;B如果我现在努力,将来可能成为将军。

练习题2:前提,你的观点不一定能为社会大多数所接受;结论,你的观点不一定为张三所接受。能否从前提推出结论?

10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唯心主义对实践的理解:实践是主观的精神活动。

2、旧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理解:实践是人的本能生活、功利主义行为。

3、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的物质性(客观性):实践的过程、结果、手段、对象是客观的。

2)实践的能动性:它是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动力,它使客体发生变化。

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横向,任何主体都与其它主体发生联系,没有单个人的实践;纵向,人类社会某一阶段的实践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对实践的理解() A一念发动处就实行 B纯理性的活动是实践 C实践是人的本能生活

D实践是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E实践是对客观精神的思辨活动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的区别)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A人以适应环境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B人的活动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能动地改造世界 C人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D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似 E人对环境的能动性是无限的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主体与客体 1)概念

11

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个体、群体、阶级、民族、人类)。

客体:主体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主体与主观的关系 主体与主观的关系是() A先有主体,后有主观 B先有主观,后有主体

C主观不能离开主体,主体一定有主观 D主观随着主体的实践活动发展而发展 E主观是主体的精神活动过程 3) 客体与客观

判断:A凡客观的都是客体

B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物体都是客体 4)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A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B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有用性 5)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主体改造客体,使客体发生改变的过程; 客体主体化:客体的规律内化成人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客体的属性内化成人的机体结构的过程。

客体主体化是指() A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流,吸收物质世界的某些元素,建构自身的组织的过程

B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成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C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课题的过程

D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向物质世界摄取、获得的过程 E主体改造客体,使客体发生改变的过程

6、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 1)概念

自在世界: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是()

12

A自在世界是个无限的物质系统,人类世界是个有限的物质系统 B人类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自在世界的时空是有限的 C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践

D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也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E人类世界的界限在实践的作用下不断地被打破,自在世界的疆域最终趋于无

2)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A实践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世界对实践起制约作用

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实事求是: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理性认识过程)。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重复性、稳定性。 2)实事求是地内在联系

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自由(自由王国):指人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状态。 必然(必然王国):人受规律的奴役状态。 3)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它是唯物论和反映论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不但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实事和是之间的关系体现在() A实事是客观的,是也是客观的 B实事中的基本要素决定着是 C是在实事之前就存在

D是贯穿在实事过程的始终

E任何事物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都存在着是 实事求是的内在关系体现在()

A主体通过认识实事的现象而深入到是

13

B求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是无感性直观,需靠求获得

D三者要求和体现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E认识的最终目的是知是

实事求是体现了以下几种关系()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C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D物质和意识的同一

E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统一 求和是之间的关系体现在()

A是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求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B是在事物发生以前就存在,求是在事物有了结果之前人的思想能动性

C是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求体现了人和事物及其规律的关系

D对是的认识可分析同类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一定要等事物发展完结后才去总结

E认识是是人类理性认识的阶段,已经超越了感性直观

第一节思考题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2000考研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2001年考研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2000考研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 C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

14

会关系的总和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2002年考研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变化性 B相对稳定性 C客观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主义 D绝对主义

实践的特点是()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下列属于物质现象的有()

A生产关系 B未实现的城市规划 C引力场 D梦中树 E精神信息

辨析题: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物质的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对现象的反映应该是正确的,可验证的;但是,对规律的反映多半是人的主观猜测,而且也难以验证。

辨析题: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的,那么所有的现象都是运动。整个宇宙的现象可以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既然存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那么精神现象也是运动的。所以,“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存在矛盾。

15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对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区分:唯物辩证的总特征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存在的状态 物质存在的形式 1、联系的定义。

如果指主观:思维把现象关联起来 如果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关联状态

联系: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或者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与事物的客观性的区别

2)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其它事物发生联系;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发生联系;整体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网络。

3)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本质的联系、非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偶然的联系、直接的联系、间接的联系等等。

判断: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辨析: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辨析: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学科、横向学科越来越多,人们以这些学科为指导,创造了新的物质形态,因此,新学科的出现使客观事物的联系更加广泛。

2、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

1)运动与变化是同等程度的范畴,变化比较具体 2)发展是一种运动,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

3、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1)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离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

4、为什么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新事物有着新的要素和结构,优于旧事物(发扬) 2)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积极有用的东西(继承)

3)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矛盾即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2)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贯通)。 判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矛盾双方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使矛盾双方能够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4、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2)在质变过程中最终冲破同一性的限制,促使事物的转化。

17

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冲破同一性的限制)。

2)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3)矛盾的斗争性决定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同一性决定了运动的相对性。(相对静止:事物保持质的相对稳定状态)。

判断:A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它不要任何条件。 B矛盾的同一性或斗争性能单独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6、内因和外因

内因: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外因: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关系: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判断:任何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辨析: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必不可少,外因是否需要视情况而定。 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内因和外因,整个宇宙的发展也需要内因和外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B同一性是事物必备的,但斗争性视情况而出现 C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E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18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说明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必然性是由事物根本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决定的 B偶然性是由事物非根本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决定的 C质是由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决定的

D质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由矛盾斗争行最终将质变进行到底,促使事物转化

E事物量变是同一性推动的,质变是斗争性推动的

F事物的否定是一种质变,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的

G在事物的否定过程中,斗争性最终能打破同一性的制约,创造事物发展的新的同一。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BCE)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999年,中美两国就加入WTO达成“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0001年研

A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前提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使自己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注意两种提法: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行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

19

在于任何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3)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理解的几点:A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在量变过程中不会转化;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8、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本质、必然性的矛盾。它是由事物的内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基本矛盾与事物发展共始终。

非基本矛盾:事物内在的不决定事物本质的矛盾。它不一定与事物发展共始终。

9、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对其他矛盾起支配影响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起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

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的联系和区别:主要矛盾表现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而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一定阶段上两者可能是一对矛盾。

判断:A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不会转化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辨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划分,是主观上的一种划分,客观事物并不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对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方面,它往往决定事物的性质。

矛盾的次要方面:一对矛盾中居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0

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9、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 1)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3)矛盾双方相互融合,合成一个新的事物

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有()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的调和 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取代 D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的同一

E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成为新的事物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表现为()

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B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C任何个别都表现一般 D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 E个别和一般是没有界限的

10、质、量、度

1)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是直接的同一 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是一事物与它事物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种种区别。

认识质的意义:它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辨析:人的认识具有至上性,而事务的质总是相对稳定的,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扩展,对一些事物的质是可以穷尽的。

2)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速度、构成成分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不是直接的同一

认识量的意义: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3)度:是一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是质量统一。度的两端叫做临界点。

认识度的意义:掌握适度 4)质变与量变

21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原有度的突破;是相对平衡状态的破坏。

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

认识事物的质主要是把握()

A事物的全部属性 B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确定 C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D认识事物的特殊矛盾 E穷尽所有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涵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务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1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肯定因素:促使事物存在的方面

否定因素: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2) 辩证的否定:否定是事物的质变,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的否定:(不排除外因的否定。而形而上学:否定是外力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新的要素的产生,旧事物灭亡

否定是事物的联系环节:新旧事物的联系,辩证的否定原来的事物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阶段——(否定)——否定阶段——(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

(仿佛回到了出发点)

肯定阶段:肯定因素占主导的时候 否定阶段:否定因素占主导的时候 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回到了出发点 特殊性,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规律都是讲联系发展,分别讲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方向、状态

22

判断题:

a事物的否定就是事物的质变

5个范畴

12本质和现象

本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现象: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

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面:外部和深层、感性和理性认识、个别和一般、 变化和稳定、丰富和单纯深刻 统一面:凡是现象都表现其本质,凡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透过现象寻找本质、认识本质 区分:真象、假象、错觉

判断:

A真象是对本质的表现,假象则不一定 B 所有的现象都是表现本质的 C 错觉是主观的

D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则不是

13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疑必定如此的趋势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决定因素:必然性: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关系:对立统一:○

2偶然性受制于必然性 ○

3偶然性和必然型相互转化,偶然性在巩固之后会转化为必然性 ○

判断题:

A 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 B 必然性是客观的,偶然性则不一定 C 偶然性是科学研究的障碍 选择题

事物发展之所以有偶然性

A由根本矛盾决定

B 由非根本的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C 事物内部的基本要素的决定的

D 外因和内因中的不重要的要素决定的 E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辨析

新中国成立是历史必然的,10月1号成立也是必然的

14系统论和矛盾论的关系

系统:指诸多要素组成的整体

特点:a整体性,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

b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依赖整体;

23

C整体系统有它的有序性 判断: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 整体决定部分

B 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C 部分依赖整体

D 失去某些次要部分,整体无功能 E 失去某些主要部分,整体无功能

辩证思维的具体方法

11、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因素:促使事物存在的方面 否定因素: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判断: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质变

12、本质和现象

本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由事物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面:现象外露,感性认识可以直接认识,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靠理性认识去认识;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现象易变,本质稳定;现象丰富,本质单纯深刻。

统一面:凡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象出来;凡现象都是对本质的表象。

区分:真象、假象、错觉

判断:A真象是对本质的表现,假象则不一定 B错觉是主观的

C真象是客观的,假象则不是

24

辨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本质,它是客观的,而现象则不一定,只有真象表现了本质,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假象则不是。

简答题:用本质的概念分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符合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偶然性的决定因素:事物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必然性的决定因素:事物的根本矛盾 判断:A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

B必然性是客观的,偶然性则不一定 C偶然性是科学研究的障碍

事物发展之所以具有偶然性是因为()

A这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B这是由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及外部条件决定的 C这是由构成事物基本要素内在联系决定的 D这是由外因和内因中的非根本因素决定的 E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决定的

辨析:新中国与1949年10月1日成立是历史运动的必然结果,无论历史条件怎样改变,新中国也必定于这一天成立

14、系统论与矛盾论的关系

1)系统: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 特点:A整体性,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非加和原则;B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依赖整体;B有序性。

2)关系:系统论论证和说明了普遍联系。

25

实践过程中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面: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中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中的辩证法);

两者相互渗透的。在实践过程中是难以分开的。我们只是在逻辑上把两者分开的。

对立面:区别 指导意义: 反对经验主义;

反对唯理论的依据;反对教条主义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进行理性思维,对事物进行大胆的预想猜测、假设,思想的进步。 要有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 5、认识的循环与反复 辩证的理解:

认识的循环指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能完结的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

A) 实现了认识的最终目的——指导实践

认识要循环,再实践之前有一个理性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实践。

中国的本本主义思维,没有一个大胆的理论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不断地解释前辈、长者、老师,如现在解释孔子,没有创新。“人能弘道,道不廓人。”要有怀疑精神、批判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粮食会议的例子等,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世界是多样化的。那么多理论创新,听谁的?听竞争的,听理论胜出的,而不是听权威的。要注重民主选择。即使竞争和民主选择错了,代价也是值得付出的,人们这样才能在从中得到发展,前进。

希特勒的上台是民主选出的,之后80%德国人反思之,德国人放弃了战争的欲望,德国的思维不再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军国主义,没有完全的民主。

31

B) 理论回到实践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6、认识为什么要经过多次反复(无穷次的反复) A) 受发展过程的限制 B) 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C) 受实践范围的限制

7、认识过程为什么是无限发展的 A) 物质世界的发展无限

B) 具体事物的转化发展也是无限的

认识规律的指导意义:

A) 是反左反右的理论武器,“左”是理论超越实践,“右”是理论落后实践。理论和实践要历史地具体的统一

B) 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实践再实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 一般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B 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如果不为群众所掌握,什么都不能飞跃 精英教育精英治国,即为能充分理解B思想。

选择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直接经验从实践直接而来,由于无中间环节,凡直接经验都是正确的

B直接经验可靠,间接经验不可靠

C间接经验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借鉴,但不能当作绝对真理 D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间接经验就是真理

E获得知识应根据个人情况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区别:真理与规律

规律: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真理: 思想、观点、理论、认识、意识 联系:真理以理性认识的形式反映规律 认识的两种结果:谬误 真理

谬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真理的层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理解: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与谬误和认识具有客观性在理解层次上是一样的) ②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A、真理与谬误的转化(条件) B、真理是发展的

③真理是一元的:人们对事物的真确认识只有一个,没有多个。 ④客观真理论: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判断: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⑤主观真理论表现:多元论、二元论、有用论

下面那些观点属于主观真理论的具体表现( ) A、有用的即真理 B、真理是多元的

C、凡真理都有它的主观形式 D、真理在多数人手里 E、真理在少数人手里

2、真理的绝对性: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无条件性。(真理的获得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3

其一是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其二是说:承认了可知论,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3、真理的相对性:人们获得真确认识是有条件的 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世界)而言,认识有待扩展

其二:就认识的深度(具体事物)而言,认识有待深化 理解: 1)、真理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 2)、真理的获得是个过程 3)、要求理论和实践到达具体历史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辩证与转化关系,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无穷转化 判断:

1)无穷的相对真理相加之和等于绝对真理 2)真理是客观的 3)真理是纯主观形式

4)真理没有阶级性,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受阶级立场的影响 5)、对事物的认识,绝大部分正确,极小部分错误,可以称之为真理 6)、对事物的认识,绝大部分错误,极小部分真确,可以称之为真理

理论意义:它是反对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理论武器。

5、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区别 统一:转化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 ) A、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B、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绝对统一

E、现在是正确的认识,将来可能转为谬误

34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要求的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A、普遍性:在相同条件下实践检验的结果是一样的(重复性) B、直接现实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无疑的。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条件性、局限性)

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有其条件性、局限性。 判断:

A、具体条件下的实践往往不能完全证明某一理论是不是真理 B、被以往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以后的实践对其证明的结果是一样的

C、被一阶段实践证明是超前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符合实际

4、逻辑证明的作用 1)起重要作用 2)不起决定作用

选择题:

逻辑证明的作用( ) a、它给实践检验以理论指导

b、它给实践检验以理论根据和说明 c、它是实践检验的基础

d、它能证明实践不能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e、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重要手段

f、逻辑证明可以来源于实践也可以来源于理论

35

g、逻辑证明可以参与实践证明也可以不参与实践的检验 H、逻辑证明能检验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理论的正确性 。

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有用性 2、价值的特点:

a、价值具有客观性 b、价值具有主体性 c、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d、价值具有多维性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意识范畴,可知论基础上出现的。 区别:真理与规律 规律指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关系 联系:真理以理性认识的形式反映规律

真理的层次问题:真理可以是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理性认识;真理就是正确的认识,不要理解为只是对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两种结果:真理和谬误

理解:

1) 真理具有客观性:(意识具有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A) 真理与谬误是转化的;

B) 真理是发展的。人能宏道,道不能廓人。 C) 真理的层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 真理是一元的:对特定对象只有一个正确认识;错误的可以是多元的

主观真理论,认为是多元的;客观真理论,认为是一元的。

4) 客观真理论和主观真理论的对立

客观真理论,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主观真理论,认为真理是没有标准的,任何理论总有不完备总有与之对立的理论。表现形式:二元,多元,有用论。 2、真理的绝对性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无条件性

1) 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 承认了可知论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3、真理的相对性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都是有条件的

1) 从认识的广度来看,认识有待于扩展。由于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认识总是不足的。 2) 从认识的深度来说,认识有待于深化。

36

理解:

1) 真理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 2) 真理的获得是一个过程(整个过程),永远无法终结无法完结的过程; 3) 对真理的理解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1)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2) 辩证转化,真理的相对性向真理的绝对性无穷转化

判断:

A 无穷的相对真理之和等于绝对真理; B 真理是客观的; C 真理是纯主观形式;

D 真理没有阶级性,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受阶级立场的影响;

E 对事物的认识绝大部分正确,极少部分错误,可以称之为真理;对事物的认识绝大部分错误,极少部分正确,可以称之为谬误。 5、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真理和谬误相区别;真理和谬误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不能转化) 判断题:

A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B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C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绝对对立

E 现在是正确的认识,将来会转化为谬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否认逻辑标准,但不否认逻辑的作用

1) 真理的本性要求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不能以主观为标准,不能以事物为标准,主客

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 2) 实践的特点决定,实践又普遍性的特点,相同条件下实践的结果是一样的;实践具有直

接现实性 2、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绝对性)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具体条件下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证明。 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判断:

A 具体条件下的实践往往不能完全证明某一理论是不是真理

B 被以往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对以后的实践证明也是错误的 C 被某一阶段证明是超前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符合实践

4、逻辑证明的作用

1)起重要作用,不能离开逻辑证明 2)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37

逻辑证明的作用的表现: A 给实践检验以理论指导

B 给实践检验以理论的根据与说明 C 是实践检验的基础

D 能证明实践不能直接检验的科学性 E 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

F 逻辑证明可以来源于实践可以不来源于实践

G 逻辑证明可以参与实践检验真理也可以不参与实践检验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 两种观点:

没有规律,生成论:世界是不断生成的 有规律的: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对人类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是某种精神力量决定的(英雄史观、神学史观等)

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尤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发现的)

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规律

判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

根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思=意识 物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存在<物质 社会存在: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要素总合

如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是人类社会其他一切活动(政治、文化、信仰等问题)的前提 它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具有质的差别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的变化 社会意识:

38

反映社会存在的思想、观点、感情、情绪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喜怒哀乐)

高低之分: 社会意识形式:

政治法律思想:是中心

特点:最直接反映、最集中

作用:反映并着眼于经济基础(最强) 艺术(思想):由生动的典型的语言表现其思想 特点:

作用:反映着眼于经济基础 宗教:

特点:以信仰为基础、 哲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义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以及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最强的一个表现)

判断: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明:

A) 它与社会存在总是不同步的两个过程 B) 它与经济发展总是不同步的两个过程 C) 它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的两个过程

39

D) 它与经济发展总是同步的两个过程

E) 它可以不遵循社会存在的制约而独立发展的过程 我们国家的社会继承性和国外先进文化的比较分析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潜在的)和物质力量(直接现实的)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劳动资料,核心生产工具系统,衡量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根本标准

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 理解:

A 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是劳动者

B 衡量生产力性质的水平和标准:生产工具 C 生产力的客观性 D 生产力的历史性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明能革新生产工具系统; 科学技术的发明能革新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总之,科学技术能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判断: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补充: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的地位关系,生产资料的分配关系

理解:1)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客观的物质关系

3)类型:公有制的生产方式、私有制制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相对

40

稳定性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规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怎样知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 适合与否的判断:

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能否结合 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能否提高 判断:

1)社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 3)社会规律是由人的目的意识决定的 辨析题:

生产力是积极活跃的,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变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合 经济基础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物质关系 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法律思想)和设施(政府军队等)

(观念上层建筑) + (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观念上层建筑可以指导人们建立政治上层建筑

辨析:政治上层建筑是在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故思想上层建筑对政治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41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基本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

动力体系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社会前进的杠杆: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A 生产力是积极活跃的

B 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其他矛盾 C 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 阶级:阶级的实质表明,它是一个经济范畴。集团、经济关系(剥削关系)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的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

B 阶级划分的标准:经济标准 C 阶级、阶层、等级的区分: 阶级,经济范畴

阶层,属于阶级的次范畴 等级,可以超越阶级的范畴 D 阶级是如何产生的 ?

物质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有剩余产品 直接原因:私有制的确定

判断:阶级产生主要是暴力作用的结果 社会革命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实质:社会制度的更替

根源: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基本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标志:先进阶级取代落后阶级

42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史观,唯心史观的变种, 群众史观,唯物史观

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人物 普通人物

判断:1)英雄造时势 2)时势造英雄

分析历史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核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围绕群众为中心

43

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 商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4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者人身是自由的;

劳动者除了出卖劳动力,一无所有。 劳动力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 维持劳动者家属所需; 教育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比其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创造比其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其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掩蔽下,雇用劳动工人,榨取雇用工人的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那部分的资本,是能产生剩余价值的

m’=m/v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m’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简单再生产:把剩余价值全部自身消耗掉 扩大在生产:剩余价值转为增加投资 资本的有机构成:c/v 比率

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循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收买阶段 资本周转,反复的资本循环

45

社会总产品:

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化为价值称为社会总价值

社会生产:生产生产资料;生产消费资料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

判断: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分配: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共产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为之奠定了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为特征

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危机,辩证的看 产品 市场 技术

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潮

4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对外制度,侵略制度。对内制度是根本的,对外制度服从对内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 宪法的基本原则

私有制原则(同时防止家庭的垄断,高遗产税等) 主权在民的原则 分权和制衡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作用

摧毁小农经济,保护资产阶级的 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下的等级制度等

促进民主 人权的解放,对于保守国家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

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大民主|小民主) 法律上是平等的,也掩盖着实事的不平等 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制度

意识形态

核心: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经济基础决定的 资产阶级的集中体现

4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