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3-09-15 15:38: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师德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获取社会资源竞争不断激烈,导致了市场经济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强力冲击与破坏,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为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腐蚀;加强道德修养,诚信求真,反对学术腐败,参与公平竞争;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谦虚谨慎、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高尚职业道德素质。

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要切实承担起这一神圣责任,除了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必须要拥有科学的执教理念,掌握开展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懂得从事教育活动的行业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的社会型发展人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等学校的软资源,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拥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各章节要点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师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方面因素构成。

1、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教育的伦理关系确认了教师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贯穿在教师教学中的每一个过程,同样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伦理地位。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在这些规范和准则中获得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并最终使自己拥有自为、自成、自律、自控的道德自觉,成为青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师从业的行业规范,他的要求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事实上,这些要求均源于我们的教育理论关系。“为师之道”源于蕴含在教育理论关系中的“为教之理”。首先从把握职业伦理关系出发,才能深切领悟做老师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最终才能“得道化德”,培养自己做教师的良好德行与品行。

- 1 -

反过来说,只有从分析教育伦理关系及其特点入手,才能够真正搞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到底应当遵从怎样的职业道德要求。才能时时鞭策自己,保持底线,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培养全面的社会型的高层次人才。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必将使得它的职业劳动有区别于其他的物征。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促进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高等教育活动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既有与一般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要求的共同之处,也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发挥怎样,对确保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主要从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做人的内在要求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因此,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同时,高校教师在职业素质方面应具有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

高等教育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活动,且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对从事该职业的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决定着教师的“师能师技”。但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一素质决定着教师最为根本的“师品师德”。“师品师德”决定着“师能师技”的展现与发挥,是影响教师教书育人实践活动最终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良好职业素质的最集中体现。

4、高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高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来协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和解决可

- 2 -

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有: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道德原则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高校教师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要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判断和评价高校教师行为过程中的根本道德标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导。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职业道德来坚定教师立场与政治立场,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热爱学生,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该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手段以调节矛盾。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正确的学生观是调节师生之间道德关系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虽然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要科学评价学生,看待评价学生应该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每个学生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在教育过程中忌讳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棍子打死。

3、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是体现人道主义教育原则的重要方面。

4、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充分的相信学生。

5、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无私的胸怀去热爱学生,不以个人感情的好恶为标准,不以学生的家庭分亲疏。

平等地对待学生是人民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产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5、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

教育管理与教育本身是相伴始终的。教育管理并不是教育水平低下的产物,而是教育追求高效率的要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各方面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教育管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主要阐述了教育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教师在大学教育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以德治校、依法治教是当今高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德兴则气息旺,高校管理者要把教学管理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提倡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循序渐进,反对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严肃查处学术腐败、制假和考试作弊行为。管理者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自己、影响学生,学校才能有望建成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 3 -

6、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主要阐述了教育的双重目标,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以及职业道德操守与教师人格尊严的维护。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所承担的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双重职责。高校教师能否在其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循自身所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人格尊严的维护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反映和体现着师德原则。高校教师道德规范的形成,不仅与高校教师职业活动息息相关,而且与教育规律紧密联系。

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主要讲述了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和学术不端的危害性。高校教师肩负着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事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要使学术研究活动得以健康地进行,造就学术的繁荣昌盛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教师必须懂得并遵守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规定、评价、调节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识研究活动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保障。

7、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

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道德选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师德评价及影响来阐述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及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基本培养,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于教师现实人格的冲突等。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品性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职业伦理的要求密不可分。要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就必须懂得教师从教的“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而言,仅仅懂得这些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内化为我们自身内在的职业品质。教师职业品质的培养需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要高于一般职业,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人格修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与实现人格的冲突。

- 4 -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基本培养路径,分别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来阐述。道德教育要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策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活动的种种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才能更进一步对自己良好品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内化过程。

二、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启示

通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加深了对职业道德修养相关内容的认识,并促使自己要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水平人才的目标起到关键作用。当前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与社会的需求相差甚远,需要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的方式方法进行变革,并探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体状况虽比较好,但有少数教师在职业道德中存在着重业务轻思想、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不注重个人修养等问题,需要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主建构,进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与养成,通过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优化,营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新气象。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人格修养,解决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的冲突。而这种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及道德实践三种途径来实现。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一种奉献、一种给予。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面对那些质朴的心灵。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每个学生就是一本内容各异、精彩备至的教科书,一幅风格迥异的画。他们有朝霞的青春,有美好绚丽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愿为之努力与付出。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9th.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