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4-01-10 20: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描述统计以( )为代表。

A.高尔顿和皮尔逊 B.高赛特和皮尔逊 C.高尔顿和高赛特 D.高尔顿和斯皮尔曼 2.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

A.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元 B.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分 C.小强100米跑得第2名 D.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 3.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

A.M Md μ B.M0 Md S C.S ω σ D.M Md Mg 4.一组数据中有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呈偏态时,要计算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应是( )。

A.几何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中位数

5.测得某班学生的能得分平均50分,体重平均50公斤,欲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则应选取( )。

A.方差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差异系数 6.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7.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35,则该次数分布为( )。

A.高狭峰分布 B.低阔峰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8.以下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

2

A.t分布 B.F分布 C.x分布 D.正态分布

9.t分布是关于平均值O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 )。

2

A.二项分布 B.正态分布 C.F分布 D.x分布 10.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方差分析

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1.当一组资料中有大或小的极端数值时,集中趋势用 ( ) A 平均数 B mdn C M。 D 平均数和mdn

12.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系列哪种情况下只能用二项分布的公式直接计算?( ) A n > 10 B n=10 C n<10 D n≥10

13.在双因素实验的图中两条直线相交,说明有相互作用,但它是否显著,要看 ( ) A Z检验结果 B a检验结果 C 方差分析的结果 D x2 14.统计实验中常用的的两种显著性水平是 ( )

A .05与.02 B .10与.05 C .01与 .10 D .05与 .01

15.在41、71、52、48、35、35、41、82、72、56、59、73、60、55、41这组数据中,如果把它们转换成等级的话,35这个数的等级是( ) A 14.5 B 13 C 14 D 1.5

16.从样本推测总体,抽取样本必须是 ( ) A 随便的 B 任意的 C 就近的 D 随机的

17.已知一个分布的Q3=20,Q1=8,那么Q就等于 ( )

A 6 B 14 C 12 D 13

18.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资料的 ( ) A 上限 B 中点 C 下限 D 平均值

19.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是( ) A 事先确定的 B 事后确定的 C 无所谓 D 计算后确定的

20.已知平均数等于4.0,S=1.2 当x=6.4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 ( ) A 2.4 B 2.0 C 5.2 D 1.3

21.当全距很小的时候,说明这组资料 ( ) A 分散 B 集中 C 非常分散 D 很集中

22.从x推测Y或从Y推测X,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 ( ) A r=-1 B r=0 C r=+.98 D r=-.01

23.已知某实验结果如下,平均数差D=5ms,n=1000,P<.0001,ω≤.01,说明这个实验效果 ( ) A 很强 B 中等 C 很弱 D 较强

24.如果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相同,则S ( ) A >0= B =0 C <0 D =0或<0

25.当计算的集中趋势是平均数时,表示离中趋势要用 (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四分差 D 标准差 26. 下面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

A. 极差 B. 标准差 C. 标准分数 D. 四分差

27.假设学生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学生性别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用( )。 A. 积差相关 B. 肯德尔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28.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z=(80-70)/8=1.25,查表0.89 A. 前10% B.前 20% C.后10% D. 后20% 29.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是:( ) A. 16% B. 36% C.50 % D. 84%

30.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 ( )

A. 等级数据 B. 计数数据 C.二分变量 D. 等距数据 31.总体方差已知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32.变异系数可以描述:( )

A. 集中趋势 B. 差异显著性 C. 百分位数 D.不同测量的离散程度 33.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般常用来表示:( )

A.评分者信度 B.题目一致性 C.题目难度 D.测验效度 34.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n>20,请问用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 ( )

A.符号检验(相关) B.秩和检验(独立) C.T检验 D.χ2检验 35.下列那些数据可计算平均数:( )

A. 同质等距数据 B. 等级数据 C. 出现相同数值多的数据 D. 数值成倍变化的数据 36.两因素析因设计中,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交互作用的?( ) A. npq-1 B. p-1 C. (p-1)(q-1)n D. (p-1)(q-1)

37.考察年龄(p=3)性别( q=2)在某知觉测验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设计采用:( ) A. 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 B. 析因设计 C. 嵌套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38.有一考察性别因素和三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实验是随机取样,随机分组,各组人数相同。请问用何统计分析方法处理结果?( ) A. 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裂区设计方差分析 C.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D.判别分析

39.有一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正态,n>30,请问用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 ) A.符号检验 B. 秩和检验 C.T检验 D.χ2检验

40.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中,下述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误差项的( ) A. npq-1(总自由度) B. n-1 C.(p-1)(q-1)n D. (p-1)(q-1)

41.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析因设计 D. 嵌套设计 42.拒绝H0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α C. <β D. >β

43.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值的分布为(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卡方分布 D. F分布 44.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 )。 A. 秩和检验 B. 中数检验 C. 符号等级检验 D. F检验

45.两个四选一的选择题,一考生全凭猜测,两个题全选对的概率为 ( ). A. 0.025 B. 0.0625 C. 0.50 D. 0.125 46.一个2×3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 ( ).

A. 试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外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 B. 试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三个因素 C. 试验有三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 D. 试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 47.抽样研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代表性 B. 随机性 C. 全面性 D. 推论性

48.在人格测验上的分数形成正态分布μ=80,σ=12,一个随机样本n=16,其均值大于85的概率是( )

A.2.52% B.4.78% C.5.31% D.6.44%

49.让64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 ) A.2.28% B. 4.01% C.5.21% D.39.06%

50.某个单峰分布的众数为15,均值是10,这个分布应该是( )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

51.一个单项选择有48道题,每题有四个备选项,用α=0.05单侧检验标准,至少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优于单凭猜测( )

A.16题 B.17题 C.18题 D.19题

52.在一个二选一的实验中,被试在12次中挑对10次,Z值等于( ) A.4.05 B.2.31 C.1.33 D.2.02

53.某班200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12,标准差=4分,成绩在8分和16分之间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

A.34.13% B.68.26% C.90% D.95%

54.在一个二择一的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麽在Z=(X-M)/S这个公式

中X应为( )

A.12 B.10 C.9.5 D.10.5

55.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项分布的近似值?( )

A.N<10 B.N>=10 C.N>30 D.N>10

56.t分布是关于平均值的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 ( ) A.二项分布 B.正态分布 C.F分布 D.?2分布

57.概率和统计学中,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 ) A.概率 B.频率 C.频数 D.相对频数

58.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的B发生不受事件A发生的影响,则称事件AB两事件为( ) A.不影响事件 B.相容事件 C.不相容事件 D.独立事件 59.正态分布由( )于1773年发现的。

A.高斯 B.拉普拉斯 C.莫弗 D.高赛特

60.在正态分布下,平均数上下1.96个标准差,包括面积的( ) A.68.26% B.95% C.99% D.34.13%

61.在次数分布中,曲线的右侧部分偏长,左侧偏短,这种分布形态可能是( )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常态分布 62.一个硬币掷10次,其中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 A.0.25 B.0.5 C.0.2 D.0.4 63.t分布是由( )推导出来的。

A.高斯 B.拉普拉斯 C.莫弗 D.高赛特

64.一个硬币掷3次,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A.1/8 B.1/2 C.1/4 D.3/8 65.有十道正误题,答题者答对( )题才能认为是真会? A.5 B.6 C.7 D.8

66.有十道多项选择题,每题有5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麽答对( )题才能说不是猜测的结果?

A.4 B.5 C.6 D.7 67.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 )垂线。

A.平均数 B.众数 C.中数 D.无法确定 68.在正态分布下Z=1以上的概率是( )

A.0.34 B.0.16 C.0.68 D.0.32 69.在正态下Z=-1.96到Z=1.96之间的概率为( ) A.0.475 B.0.95 C.0.525 D.0.05

70.从n=200的学生样本中随机抽样,已知女生为132人,问每次抽取1人,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

A.0.66 B.0.34 C.0.33 D.0.17 71.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 )

A.0.17 B.0.083 C.0.014 D.0.028

72.在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已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 A.t分布 B.F分布 C.正态分布 D.?分布

7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未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

2A.正态分布 B.?2分布 C.t分布 D.F分布

74.下面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2分布 D.F分布

75.t分布是关于平均值0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2分布 D.F分布

76.总体呈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关系为( ) A.??2x??2n B.??2x??2n C.??2x??n D.??2x??n

77.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形式随分子,分母自由度的增加而( ) A.渐近?2分布 B.渐近二项分布 C.渐近t分布 D.渐近正态分布

78.设 A,B为两个独立事件,则P(A*B)为( )

A.P(A) B.P(B) C.P(A)*P(B) D.P(A)+P(B) 79.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

A.正态分布和F分布 B.t分布和t分布 C.正态分布和t分布 D.正态分布和

?2分布

80.正态曲线与x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为( )

A.0.5 B.0.99 C.1 D.0.95 81.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为一次( )

A.随机实验 B.随机试验 C.教育与心理实验 D.教育与心理试验 82.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 ) A.对称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低阔峰分布 83.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 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

D.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

84.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 )

A.次数分布 B.概率密度函数 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 D.概率 85. 某内外向量表分数范围在1到10之间。随机抽取一个n=25的样本,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该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应当最接近下面哪一个数值( )

A. 0.2 B. 0.5 C. 1.0 D. 数据不足,无法估算

86. 样本平均数的可靠性和样本的大小( )

A. 没有一定关系 B. 成反比 C . 没有关系 D. 成正比 87. ( )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的变异量。 A. 信度 B. 效度 C. 置信区间 D. 取样误差 88. 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 ) A. 概率论 B. 样本分布

C. 小概率事件 D. 假设检验

89.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2未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X﹣Z?×

2??<?<X﹢Z?× nn2??<?<X﹢t?× nn2?n?1<?<X﹢Z?×

2B. X﹣t?×

2C. X﹣Z?×

2?n?1

D. X﹣t?×

2?n?1<?<X﹢t?×

2?n?1

90. 已知某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36的样本,并计算

得其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9,那么下列成绩不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

A. 77 B. 79 C. 81 D. 83

91.总体方差未知时,可以用( )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实现对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2A. s B. S C.Sn?1 D. Sn?1

292. 有一随机样本n=31,Sn?1=5,那么该样本的总体标准差的0.95置信区间内的分散程度可能包括以下值( )

A. 3 B. 5 C. 7 D. 9

93.已知两样本,其中n1=10,方差为8,n2=15,方差为9,问该两样本的方差是否相等( )

222A. ?12=?2 B. ?12?2 D. 无法确定

94.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95.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中n=10,s=6,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为( )

A. 1.7 B. 1.9 C. 2.1 D. 2.0

96. 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 )

A. 样本估计 B. 点估计 C. 区间估计 D.总体估计

97.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X﹣Z?×

22??<?<X﹢Z?× nn2B. X﹣t?×

2??<?<X﹢t?× nn2?n?1<?<X﹢Z?×

2C. X﹣Z?×

2?n?1

D. X﹣t?×

2?n?1<?<X﹢t?×

2?n?1

98. 有一个64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5,又知今年其中考试平均成绩是85

分,如果按95%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 ) A. 85 B. 86 C. 87 D. 88

99. 有一个64名学生的班级,数学历年考试成绩?=5,又知今年其中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如果按99%的概率推测,那么下列成绩中比该班数学学习的真实成绩高的可能为( ) A. 79 B. 80 C. 81 D. 82

100. 理论预期实验处理能提高某种实验的成绩。一位研究者对某一研究样本进行了该种实验理,结果未发现处理显著的改变实验结果,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本次实验中发生了Ⅰ类错误。 B.本次实验中发生了Ⅱ类错误

C.需要多次重复实验,严格设定统计决策的标准,以减少Ⅰ类错误发生的机会 D.需要改进实验设计,提高统计效力,以减少Ⅱ类错误发生的机会。 101. 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如果H0在?=0.05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0.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如果H0在?=0.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0.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 102.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 )

A.原假设为真而被接受 B.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 C.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 D。原假设为假而被拒绝

103. 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时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以及( ) 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 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 D.两样本方差相近 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

104. 在假设检验中,?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越高 B.越低 C。越明显 D。越不明显 105. 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

A. ?=? B. ?+?=1 C. ?+?=1/2 D. ?+?不一定等于1 106.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不包括( )

A.问题的提法不同 B.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 C.结论不同 D。否定域不同

107.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和?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 A.控制?水平,使其尽量小 B.控制?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D。完全随机抽样 108. 统计学总称( )为统计检验力

A.? B。? C. 1—? D。1—? 109.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 )

A.虚无假设与无差假设 B.备择假设与对立假设 C.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 D。虚无假设与零假设 110. 统计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抽样分布理论( )

A.抽样分布理论 B.概率理论 C.方差分析理论 D。回归理论 111. 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这类错误称为( )

A.弃真 B.弃伪 C.取真 D.取伪

112.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113. 已知X和Y的相关系数r1是0.38,在0.05水平上显著,A与B的相关系数r2是0.18,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那么( )

A.r1与r2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B。r1与r2在统计上肯定有显著差异 C.无法推知r1与r2在统计上差异是否显著 D。r1与r2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114. 一位研究者调查了n=100的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医生对其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r=0.43,由此可以推知一下哪个结论?( )

A.随机抽取另外一百个健康状况低于这次调查平均值的大学生,调查其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得到接近r=0.43的积差相关系数

B.用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预测其健康状况的评价准确率为43% C.大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长短影响其健康状况

D.以上都不对,因为不知道r=0.43与r=0是否有显著差异

115. 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 )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般相关,一般不相关 116. 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之差D=2.55,其自由度为( ) A.39 B。.38 C。18 D。19 117. 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说明( )

A.P<0.05 B. P<0.01 C.P>0.01 D.P<=0.01 118. 教育与心理统计中,假设检验的两类假设称为( )

A.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B.真假设和假假设 C. Ⅰ型假设和Ⅱ型假设 D。?假设和?假设

119. 统计推论的出发点是( )

A.虚无假设 B.对立假设 C.备择假设 D。假设检验 120.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 )

A. 弃真 B.弃伪 C. 取真 D. 取伪 121. 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 )

A. 增加样本容量 B。 将?水平从0.05变为0.01 C. 使用单尾检验 D。 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

122. 在癌症检查中,虚无假设H0为“该病人没有患癌症”。下面哪一种情况是最为危险的( )

A.H0是虚假的,但是被接受了 B. H0是虚假的,而且被拒绝了 C.H0是真实的,并且被接受了 D。H0是真实的,但是被拒绝了

123. 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

A. 综合虚无假设 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组内虚无假设 124. 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4,n2=5,n3=6,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 ) A.2 B。5 C. 12 D. 14

125.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 B.5 C.36 D. 34

126. 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

A. 127 B. 129 C. 2 D. 5 127.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方差齐性检验

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28.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方差齐性检验

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29. 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

A.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B. 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 C. 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有异质性 D.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有异质性 130. 方差分析中,F(2,24)=0.090。F检验的结果( )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查表才能确定 D。 此结果是不可能的 131. 如果用方差分析表检验一个双组设计的平均数差异,将会得到一个与( )同样的结果

A. F检验 B. t检验 C. ?2 D. 不能确定

132.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中,由于被试之间性质不同导致产生的差异称为( )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 133.组间效应也被称为( )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 134.组内效应也被称为( )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 135.实验设计的不同效应模型影响方差分析的( ) A.交互作用的均方 B.误差项的均方 C.F值计算的分母项 D.F值计算的分子项

136.以下关于事后检验的陈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事后检验是我们能够比较各组,发现差异发生在什么地方 B.多数事后检验设计中都控制了实验导致误差

C.事后检验中的每一个比较都是相互独立的假设检验

D.Scheffe检验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事后检验,特别适用与各组n不等的情况

137.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 A.15 B.12 C.2 D.14

138.当一个实验( )时,我们才能得到交互作用。 A.因变量多于1个 B.自变量多于1个

C.因变量多于1个的水平 D.自变量多于2个的水平

139.假设80个被试被分配到5个不同的实验条件组,那麽要考虑各组被试在某症状测量上的差异,F比率的df各为( )

A.5,79 B.5,78 C.4,79 D.4,75

140.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卡方检验是( ) A.配合度检验 B.独立性检验 C.同质性检验 D.符号检验

141.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种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具有独立性的问题,这种卡方检验是( )

A.配合度检验 B.独立性检验 C.同质性检验 D.符号检验

142.在相关样本四格表的检验中,如果期望次数小于5时,可用( )检验法。 A.卡方检验 B.Z检验 C.t检验 D.菲舍精确概率 143.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

A.名义量尺 B.顺序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 144.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

A.条形图 B.次数直方图 C.次数多边图 D.散点图 145.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

A.方差 B.平均差 C.算术平均差 D.中位数 146.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

A.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147.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

A.单位是厘米 B.单位是米 C.单位是平方厘米 D.无单位 148.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 A. 0.90 B. 0.10 C. -0.40 D. -0.70 14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

A. 0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 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 C.总体应较大 D.样本应较大 15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 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

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 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

15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D.完全随机取样

15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

A. F检验 B. z检验 C. t检验 D. χ2检验

15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

A. K B. K-1 C. K-2 D. K-3 155.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 )

A.数理统计 B.应用统计 C.科学统计 D.社会统计

156.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157.下列选择项中性能最佳的是( )

A.中数 B.算术平均数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158.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全距 159.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 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 C.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 D.80%以下低于该生成绩

160.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 )

A.-0.71 B.-0.65 C.0.0 D.0.31

161.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但无中间层次结构,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最适宜的抽样方法是( )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

162.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提高显著性水平,则会( )

A.增加I型错误 B.增加Ⅱ型错误 C.减少Ⅱ型错误 D.同时减少两类错误 163.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 A.0

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 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 165.关于回归方程的建立,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回归系数的计算有最小二乘法和平均数法等 B.最小二乘法用于精确的计算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C.平均数法用于粗略地计算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D.通过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方程可以直接用于实际应用 166.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 A. K B. K-1 C. K-2 D. K-3

167.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 )

A.双侧检验 B.单侧检验 C.F 检验 D.Z检验

168.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

A. F检验 B. z检验 C. t检验 D. χ2检验

169. 一个2×3列联表的自由度是( )

A.2 B.3 C.4 D.5 170.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

A.总体正态且相关 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

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 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 171.下列数据中属于计数数据的是( )

A.小李期末英语考了80分 B.小李每月有10元零花钱 C.李艺有2支钢笔 D.小李60米跑用了12秒

172.心理和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 )

A.对称性 B.等距性 C.等比性 D.变异性

173.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 A.条形图 B.次数直方图 C.次数多边图 D.散点图 174.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是( ) A.反应不灵敏 B.不直观 C.不严密 D.易受极端值影响 175.下列选择项中,性能最佳的差异量数是( ) A.标准差 B.全距 C.标准分数 D.百分等级 176.在下列标准分数中,表明成绩最好的是( ) A.1 B.0.5 C.0 D.-2

177.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A.单位是厘米 B.单位是米 C.单位是平方厘米 D.无单位 178.当测验过难时,测验总分布一般呈( ) A.正偏态 B.负偏态

C.倒U型 D.J型

179、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 A. 0.80 B. 0.10 C. -0.40 D. -0.70 18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 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 C.总体应较大 D.样本应较大

181.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提高显著性水平,则会( )

A.增加I型错误 B.增加Ⅱ型错误 C.减少Ⅱ型错误 D.同时减少两类错误

18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D.完全随机取样

183.三者之间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应该使用的检验是()

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小,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单侧的F检验 B.双侧的Z检验 C.双侧的t检验 D.双侧的F检验

184.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在 X=平均数取得最大值

B.曲线以过 X=平均数 的直线为对称轴 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

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

二、多选题

1. 依分布函数的来源,可把概率分布划分为( )。

A. 离散分布 B. 连续分布 C. 经验分布 D. 理论分布 2. 使用正态分布表,可以进行的计算有( )。 A. 根据Z分布求概率 B. 根据概率求Z分数

C. 根据概率求概率密度 D. 根据Z值求概率密度 3. 检验次数分布是否是正态的方法有( )。

A. 皮尔逊偏态量数法 B. 累加次数曲线法 C. 峰度偏度检验法 D. 直方图法 4. 正态分布中,如果平均数相同,标准差不同,那么( )。

A. 标准差大的正态曲线形式低阔 B. 标准差大的正态曲线形式高峡 C. 标准差小的正态曲线形式低阔 D. 标准差小的正态曲线形式高峡 5. 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即( ) A. 平均数上下一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34.13% B. 平均数上下1.96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95% C. 平均数上下2.58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99% D. 平均数上下3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99.99% 6. 二项实验满足的条件有( )

A. 任何一个实验恰好有两个结果 B. 共有n次实验,并且n是预先给定的任一整数 C. 每次试验可以不独立 D. 每次实验之间无相互影响 7. 下列关于二项分布正确的是( )

A. 当p=q时图形是对称的 B. 二项分布不是离散分布,概率直方图是越阶式的 C. 当p≠q时图形呈偏态 D. 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 8.下列条件下的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的是( )

A.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B. 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n>30 C.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 D. 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样本n>30 9. 下列条件下的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的是( )

A.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B. 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n>30 C.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 D. 总体分布为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样本n>30 10. 下列关于t分布正确的是( )

A. t分布的平均数是0 B. t分布是以平均数0左右对称的分布 C. 当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t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为1 D. 当n-1>30以上时,t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方差小于1 11. 下列不属于卡方分布特点的是( )

A. 卡方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正态分布是其中的特例 B. 卡方值都是正值 C. 卡方分布具有可加性,但卡方分布的和不一定是卡方分布 D. 如果df>2,这时卡方分布的方差为df 12. 下面是F分布特点的是( )

A. F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 B. F分布具有可加性,F分布的和也是F分布 C. F总为正值 D. 当组间自由度为1时,F分布的和也是F分布 13.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分布类型有(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2分布 D. F分布 14. 以下各分布,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2分布 D. F分布

15. 一个良好的估计量具备的特征( )

A. 无偏性 B. 一致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

16. 有一个64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5,又知今年其中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如果按99%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 ) A. 78 B. 79 C. 80 D. 81

17. 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

A. 69 B. 70 C. 71 D. 72

18.假设?未知,总体正态分布,有一样本n=10,X=78,S=64,那么下列数据属于其总体参数?的0.95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 A. 71 B. 82 C. 84 D. 85

19.有一随机样本n=31,Sn?1=5,那么该样本的总体标准差的0.99置信区间可能包括( ) A. 4 B. 5 C. 6 D. 7 20. 在假设检验中,H1 又可以称作( )

A. 虚无假设 B. 备择假设 C. 对立假设 D。无差假设 21. 统计学中将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称为( )

A. Ⅰ类错误 B. Ⅱ类错误 C。?型错误 D。?型错 22. 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 )是正确的?

A.如果H0在?=0.05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0.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如果H0在?=0.01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0.05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0.01的标准,实验者

2

均数 中数 众数 几何平均数 倒数平均数 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 离中趋势 差异量数 方差 标准差 平均差 全距 百分位差 四分位差 相对地位量数 相对差异量数 百分等级 标准分数 差异系数 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零相关 相关系数 直线相关 曲线相关 简相关 复相关 积差相关系数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肯德尔和谐系数 点二列相关 频率 概率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确定事件 二项分布 正态分布 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两阶段抽样 适合性检验 独立性检验 同质性检验 回归分析 回归线 回归系数 最小二乘法 线性方程 一元线性方程 多元线性方程 点双列相关 分层抽样 显著性水平 独立性检验 推断统计 差异量数 适应性检验 Ⅱ类错误 自由度 描述统计 集中量数 独立性检验 I型错误 小概率事件 假设检验 错误

错误 双侧检验 单侧假设 显著性水平 方差齐性 独立样本 相关样本

检验 检验 参数估计 总体平检验 虚无假设 研究均数估计 点估计 区间估计 置信系数 置信区间

六、应用题

1. 下表是两个年龄组被试的运动时(1/10秒)

被试 青年 老年

1)比较两组运动时的平均数 2)分别计算各组的CV值

3)说明哪一组平均数的代表性比较大,为什么?

2. 随机选出青年男女各10人,两组镜画所用时间(秒)如下

性别 男 女

1) 分别计算两组的SX(标准误) 2) 计算SXD

3) 计算t值和df值

4) 查表,根据P值说明镜画速度有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附:t.05/2(18)=2.10 t.01/2(18)=2.88

3. 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试问:

①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有相关? ②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平均数 112 98 标准差 15 12 1 8 16 2 9 19 3 7 20 4 10 15 5 11 18 6 9 18 S 1.14 1.86 ③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1 2 43 73 3 18 56 4 10 47 5 25 58 6 33 54 7 27 45 8 17 32 9 30 68 10 47 69 学习时间 40 考试成绩 58

4.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分;化学的平均分85分,标准差为8分;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15分。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①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②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程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③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④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5.某校高一年级四个班的数学成绩初步统计结果为:一班50人,平均分88,标准差为10;二班55人,平均分90,标准差12;三班48人,平均分85,标准差9;四班53人,平均分92,标准差6。试问

① 年级平均数与标准差是多少? ② 哪个班的差异程度一些?

6.某班作业的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5;期中考试的平均分为82,标准差为10,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76,标准差为8,三次成绩的比重为2:3:5。某生三次成绩为95,84,70。试问

①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② 期中和期末成绩孰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7.三位教师对6位青年在大学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在0到20内)结果如下。试问三位教师之间是否有显著关系。 教师 A B C ① 平均数与标准差。

② 35小时和16小时的百分等级及各组的百分等级,并解释结果。 ③ 百分位差

1 15 8 10 2 12 13 9 3 18 16 15 4 4 5 4 5 8 2 5 6 17 10 12 8.80个大学生在一周里用于休闲的时间数(单位:小时)如下表。试求:

P90?P10和四分位差

④ 中数和众数 频数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40 8 28 27 12 4 1 9.六年级的周宾在一次期末考试时语文得96分,数学84分,父母批评他数学学得不好,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已知他所在班的语文平均分92,标准差为9.54,数学平均分73 ,标准差为7.12。

10.假设对4000名大学新生的外语进行分班考试,结果考试成绩是正态分布。若将学生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分班教学,则各个等级应当分布多少学生?

11.为了对某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某校对情况相似的两个班进行了教改实验,甲班45人,采用教师面授的方法;乙班36人,采用教师讲授要点,学生讨论的方法。一年后,用同一试卷对两个班进行测验。结果,甲班平均分69.5,标准差8.35;乙班平均分78,标

准差16.5。试问

1)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 2)那种教学方法的差异程度大些? 3)两种教法的总体均数可能为多少?

12.某高校参加专业的统一考试,随机抽查64份试卷,其平均成绩为69分,标准差9.5分,已知该科全体考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平均数为63分,问该校考生的平均成绩是否显著高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

13.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68分,标准差4分。求:

1)50~60分之间有多少人? 2)70~80分之间有多少人?

14.从某市高考语文试卷中,随机抽取35份,求得其平均成绩为61 .7分,标准差为5.3分,试估计市这次高考语文的平均水平在什么范围内?

15.全市统一考试的标准化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为μ=62分,σ=10.2分。某校90名学生该次考试的平均分68分,问该校成绩是否著高于全市的平均成绩?

16.一般认为弟弟比哥哥更有创造性,现对10弟兄进行了创造性测验,成绩如下,问弟弟比哥哥更有创造性吗? 1 2 48 42 3 63 66 4 52 52 5 61 47 6 53 58 7 63 65 8 70 62 9 65 64 10 66 69 弟弟 65 哥哥 61 17.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对三个随机抽取的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后统一测验成绩如下,试问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假设实验结果呈正态分布) 教法A:76,78,60,62,74 教法B:83,70,82,76,69 教法C:92,86,83,85,79

18.某教师为了研究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了解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为5个等级,并统计了各等级学生统一可是的平均成绩,结果如下,问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是否存在相关?

表12-10 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

自觉学习 自觉学习 自学无方

自学能力

有方法并 有方法按 法,但能能接受教师指导

平均成绩

86

自己的方法去做 87

接受教师指导 80

自学无方法,又不能按教师指导做 72

无自学能力,也无学习习惯 74

19.从某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数学(X)与物理(Y)成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试求: ①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哪个差异程度大一些? ②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无关联?

③某生数学55分,物理50分,能否认为该生数学成绩优于物理成绩?为什么? ④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假设成绩分布为正态) ⑤试以这1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对该班的数学成绩作出估计?

⑥数学得45分的学生,物理成绩为多少?物理得60的学生数学成绩为多少? 表12-11 15名学生的数学与物理测验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X Y

31 32

23 8

40 69

19 21

60 66

15 41

46 57

26 7

32 57

30 37

58 68

28 27

22 41

23 20

33 40

20.某地区在甲、乙两所中学随机抽取40名学生进行了语文统一测验,结果:甲校平均成绩74分,标准差5分;乙校平均成绩71分,标准差10分。试问: ①甲乙两所学校的数学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②甲乙两所学校数学成绩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③在甲乙两所学校同得80分的学生,其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④根据甲乙两所学校的情况,试估计该地区数学测验成绩的真实情况如何?

21. 高中入学考试男女学生的英语成绩见下表,试问从总体看,英语测验成绩与性别是否有关?若相关,其相关程度为多少? 表12-13 性别与成绩 性别 男 女

中等以上 15 36

中等以下 31 18

22.两个学生在测验x和测验y上的分数如下表:

平均数 标准差 A生的分数 B生的分数 测验A 70 8 56 82 测验B 60 20 90 30

①求A、B两生原始分数的平均数;

②把四个分数化为Z分数求A、B两生的Z分数的平均数; ③解释以上两个结果不同的原因。

23.某校在小学一年级各方面条件都一致的四个班中,分别用四种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学期后,对不同识字方法的效果进行统一的测验。现从该校的档案中获得初步的统计结果如下。问四种识字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无不同?

教学方法 A B C D N 40 42 46 44

X 76 84 76 78 S 4.77 2.94 4.92 3.61

24.某小学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平均数为66,标准差11.7,现以同样的试题测验应届毕业生(假定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条件基本相同),并从中随机抽取18分试卷,算得平均数为69分,问该校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成绩是否一样?

25.为研究在缪勒——莱尔错觉实验中夹角对错觉量的影响,取被试8名,每人先后进行(实验顺序进行了平衡)4种角度下的判断,结果如下。试问不同夹角对错觉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并说明这个区组设计是否成功?

1

2

3

4

5 9.5 9.4 8.8 8.4

6 9.8 9.7 9.5 9.0

7

8

15o 10.5 10.2 10.6 9.5 30o 10.3 9.8 45o 9.7 60o 8.8

9.7 8.8

10.5 9.5 9.7 9.0

8.9 8.3

11.2 9.5 11.2 9.2 10.1 8.0 9.4

8.0

25、某校在学生中进行某种能力测验。初二年级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8分,其中某班参加测验共52人,平均成绩81分,问该班成绩与全年级成绩是否一致?

26、为了比较新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从两所大学随机抽取50个新生参加一项指定英语测验。现来自第一所大学新生的平均分是67.4,标准差是5.0;来自第二所大学新生的平均分是62.8,标准差为4.6。试问第一所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显著高于第二所大学新生? 27、用甲、乙两种教材分别在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甲组有12人,已组有14人,实验结束后两组测验成绩如下,问两种教材的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假设测验承继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相等) 甲 乙 33 38 25 31 28 30 25 30 32 31 36 30 26 25 23 20 30 25 28 33 20 22 27 24 22 34 28、从某小学四年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学期初进行了推理测验,学期末又进行了同样的测验,两次测验成绩如下,问学生的推理能力在一学期中是否有明显提高? 期初 52 53 52 51 50 53 54 56 55 62 60 64 期末 54 55 55 51 58 59 59 54 56 65 62 68 29、某市去年调查中学生的近视情况,随机抽查了 150名学生,患近视的有95名,请检验这一近视率与以往调查掌握的该市中学生的近视率为48%有无显著差异?

30、某中学初中一年级招收150名学生,计划分为三个班。在学生入学前学校就计划在该年级进行两种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实验,问应该如何分班并确定实验班、对照班,试验前如何确定各班学生的外语水平?试验后如何确定两种教学方法各自与以往常规教学方法间的差异及该两种新教学方法间的效果差异?

31、26名被试分配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阅读理解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试问情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是否有影响? 情景 阅 读 理 解 成 绩 A 10 13 12 10 14 B 9 8 12 9 8 C 6 7 7 5 8 条件对学生有无影响? 实验条件 A B C D

33、对于某一学科的四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的实验结果如下,问四种辅导方法的效果是否一致? A 30 70 46 58 62 38 B 50 38 66 62 44 45 C 18 56 34 24 66 52 D 88 78 60 76 56 62 实验成绩 13 4 24 12 14 5 28 11 17 10 31 6 19 3 30 13 22 3 22 8 8 11 4 12 7 10 13 6 8 11 9 32、研究者将20名被试随机分配在四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试问四种实验

X 51 Y 74 68 70 72 88 97 93 55 67 73 73 95 99 74 73 20 33 91 91 74 80 80 86 120、随机抽取12名男生、10名女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其成绩如下:男生成绩分别为80、82、73、73、86、90、70、84、90、84、82、86;女生成绩分别为70、76、82、70、80、62、80、82、80、70。问性别与思维能力之间是否有关联?

121、在某项测验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测验总分及其在某一主观题(满分值15分,分界规则为:1~7分不合格,8~15分合格)的得分如下表。试分析试题与总分的相关。

总分 1 79 2 70 6 3 75 8 4 78 8 5 77 9 6 84 12 7 88 11 8 69 7 9 66 5 10 80 9 题目分 7 的一致性程度。 教 师 论 文 1 2 3 4 5 1 3 4 5 2 122、4名教师对5名学生的论文水平按等级评定,结果如下表,试分析4名教师评定结果

1 2 3 5 4 1 2 3 2 4 5 1 3 2 1 5 4 3 4 123、同时猜6道是非题,得到以下结果的概率是多大?(1)6题全猜对 (2)猜对3题。 124、某次考试共10道题,采用4选1的选择题,若全凭猜测,答对9题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125、某次招聘考试,926人应聘,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92分,标准差22分,准备录用100人,最低录取线应是多少分?

126、已知某年级200名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5分,标准差为10分,学生甲的成绩为70分,问全年级比学生甲成绩低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127、某年级智力测验成绩呈正态分布,准备按分数高低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三组,全体学生智力平均分100分,标准差15分,问三组学生的分数上下限各是多少?

128、某市进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有200名学生参加,其中答对A、B、C三题的人数分别为60人,120人和180人。试问三道题的标准难度是多少?

129、某班主任对班上50名学生的品行进行了评定,结果是:优8名、良20名,中18名,差4名。试检验该班主任的结果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130、在一次对学生性格类型的调查中,随机抽取90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外向型36人,中间型40人,内向型14人,问学生在三种不同性格类型上的人数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 131、假定我们在某大学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民意测验,询问文理科的男女学生对于开设文理交叉的校选课的看法,即不同专业的男女学生对文科开设一定的理科课程和理科开设一定的文科课程的意见是否相同。结果如下。 表12-7 文理科男女的态度调查表

学科 文科 理科

男生 80 120

女生 40 160

132、8名学生的阅读训练周数与其阅读速度增量情况如下表。

阅读增量Y 1 86 2 5 118 3 2 49 4 8 193 5 6 164 6 9 232 7 3 73 8 4 109 训练周数X 3 1)绘制出8对数据的散布图,证明它们之间是线形的。 2)用最小二乘法建立X预测Y的方程。

3)利用方程预测一个训练了7周的学生其速度增量是多少?。

X)和期末(Y)英语成绩的基本统计量如下。试问 133、已知10名大一学生期中(2?X?567,?X?41843,S?14.39,X?70.88

?Y?590, ?Y?44674,S?12.05,Y?73.75 ?XY?42958,r?0.87

2XY1)期中成绩为90分的学生,其期末成绩是多少? 2)期末成绩为70分的学生,其期中成绩是多少?

134.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试问:

①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有相关? ②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③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1 2 43 73 3 18 56 4 10 47 5 25 58 6 33 54 7 27 45 8 17 32 9 30 68 10 47 69 学习时间 40 考试成绩 58 135.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分;化学的平均分85分,标准差为8分;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15分。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①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②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程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③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④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136.某校高一年级四个班的数学成绩初步统计结果为:一班50人,平均分88,标准差为10;二班55人,平均分90,标准差12;三班48人,平均分85,标准差9;四班53人,平均分92,标准差6。试问

① 年级平均数与标准差是多少? ② 哪个班的差异程度一些?

137.某班作业的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5;期中考试的平均分为82,标准差为10,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76,标准差为8,三次成绩的比重为2:3:5。某生三次成绩为95,84,70。试问

①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② 期中和期末成绩孰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138.三位教师对6位青年在大学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在0到20内)结果如下。试问三位教师之间是否有显著关系。 教师 A B C 1 15 8 10 2 12 13 9 3 18 16 15 4 4 5 4 5 8 2 5 6 17 10 12 139.一名学生计算了一大群小学三年级学生身高和体重之间的相关,得出r=0.32。她不知道是否能得出“身高越高,则体重越重”或“体重超重能导致身体长高”的结论。请帮她解决这一问题。

140.80个大学生在一周里用于休闲的时间数(单位:小时)如下表。试求:

① 平均数与标准差。

② 35小时和16小时的百分等级及各组的百分等级,并解释结果。 ③ 百分位差

P90?P10和四分位差

④ 中数和众数 频数 中趋势比较恰当? 订阅量 订 阅 者 数 量 100以下 203 100-499 136 500-899 88 900-1299 41 1300-1699 1700以上 28 8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40 8 28 27 12 4 1 141.某地在2003年1994的年报纸订阅量的情况如下,采用何种方法度量其集中趋势和离

142.在教学管理研究中,管理者在一学期对学生到课 况进行检查和统计,这一变量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是离散变量,又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是连续变量?试加以说明。

143.六年级的周宾在一次期末考试时语文得96分,数学84分,父母批评他数学学得不好,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已知他所在班的语文平均分92,标准差为9.54,数学平均分73 ,标准差为7.12。

144、假设对4000名大学新生的外语进行分班考试,结果考试成绩是正态分布。若将学生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分班教学,则各个等级应当分布多少学生?

145、设有1、2、3、4四道题,对全班学生测试后发现答对每题的百分比分别为35,25,15,5。试问四道题的难易程度如何?

146、为了对某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某校对情况相似的两个班进行了教改实验,甲班45人,采用教师面授的方法;乙班36人,采用教师讲授要点,学生讨论的方法。一年后,用同一试卷对两个班进行测验。结果,甲班平均分69.5,标准差8.35;乙班平均分78,标准差16.5。试问

1)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 2)那种教学方法的差异程度大些? 3)两种教法的总体均数可能为多少?

147、某高校参加专业的统一考试,随机抽查64份试卷,其平均成绩为69分,标准差9.5分,已知该科全体考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平均数为63分,问该校考生的平均成绩是否显著高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

148、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68分,标准差4分。求:

1)50~60分之间有多少人? 2)70~80分之间有多少人?

149、从某市高考语文试卷中,随机抽取35份,求得其平均成绩为61 .7分,标准差为5.3分,试估计市这次高考语文的平均水平在什么范围内?

150、全市统一考试的标准化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为μ=62分,σ=10.2分。某校90名学生该次考试的平均分68分,问该校成绩是否著高于全市的平均成绩?

151、一般认为弟弟比哥哥更有创造性,现对10弟兄进行了创造性测验,成绩如下,问弟弟比哥哥更有创造性吗?

1 2 48 42 3 63 66 4 52 52 5 61 47 6 53 58 7 63 65 8 70 62 9 65 64 10 66 69 弟弟 65 哥哥 61 152.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对三个随机抽取的实验组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后统一测验成绩如下,试问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假设实验结果呈正态分布) 教法A:76,78,60,62,74 教法B:83,70,82,76,69 教法C:92,86,83,85,79

153.某教师为了研究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了解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为5个等级,并统计了各等级学生统一可是的平均成绩,结果如下,问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是否存在相关?

表12-10 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业成绩

自觉学习 自觉学习 自学无方

自学能力

有方法并 有方法按 法,但能能接受教师指导

平均成绩

86

自己的方法去做 87

接受教师指导 80

自学无方法,又不能按教师指导做 72

无自学能力,也无学习习惯 74

154.从某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数学(X)与物理(Y)成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试求: ①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哪个差异程度大一些? ②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无关联?

③某生数学55分,物理50分,能否认为该生数学成绩优于物理成绩?为什么? ④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假设成绩分布为正态) ⑤试以这1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对该班的数学成绩作出估计?

⑥数学得45分的学生,物理成绩为多少?物理得60的学生数学成绩为多少? 表12-11 15名学生的数学与物理测验成绩 X Y

1 31 32

2 23 8

3 40 69

4 19 21

5 60 66

6 15 41

7 46 57

8 26 7

9 32 57

10 30 37

11 58 68

12 28 27

13 22 41

14 23 20

15 33 40

155.某地区在甲、乙两所中学随机抽取40名学生进行了语文统一测验,结果:甲校平均成绩74分,标准差5分;乙校平均成绩71分,标准差10分。试问: ①甲乙两所学校的数学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②甲乙两所学校数学成绩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③在甲乙两所学校同得80分的学生,其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④根据甲乙两所学校的情况,试估计该地区数学测验成绩的真实情况如何? 156.某生在很难的英语考试中得了85分,你能评价该生的成绩吗?为什么?

157.某地区高中会考后请四位语文教师对作文进行初评,选择了10名学生的作文,评分结果如下,若分析四位教师对这10名学生的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否一致,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分析?

表12-12 四名教师对10篇作文的评价结果

评分人 A

1 86

2 90

3 78

4 54

5 78

6 85

7 60

8 90

9 78

10 68

B C D

85 78 69

85 66 65

85 70 65

70 83 70

66 84 80

90 80 70

70 81 82

85 88 65

80 88 70

78 89 83

表12-13 性别与成绩 性别 男 女

中等以上 中等以下 15 36

31 18

7.高中入学考试男女学生的英语成绩见下表, 试问从总体看,英语测验成绩与性别是否有 关?若相关,其相关程度为多少?

158.两个学生在测验x和测验y上的分数如下表:

平均数 标准差 A生的分数 B生的分数 测验A 70 8 56 82 测验B 60 20 90 30

①求A、B两生原始分数的平均数;

②把四个分数化为Z分数求A、B两生的Z分数的平均数; ③解释以上两个结果不同的原因。

159.某校在小学一年级各方面条件都一致的四个班中,分别用四种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学期后,对不同识字方法的效果进行统一的测验。现从该校的档案中获得初步的统计结果如下。问四种识字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无不同?

教学方法 A B C D N 40 42 46 44

X 76 84 76 78 S 4.77 2.94 4.92 3.61

160.某小学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平均数为66,标准差11.7,现以同样的试题测验应届毕业生(假定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条件基本相同),并从中随机抽取18分试卷,算得平均数为69分,问该校应届与历届毕业生汉语拼音测验成绩是否一样?

161.为研究在缪勒——莱尔错觉实验中夹角对错觉量的影响,取被试8名,每人先后进行(实验顺序进行了平衡)4种角度下的判断,结果如下。试问不同夹角对错觉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并说明这个区组设计是否成功?

1

2

3

4

5 9.5 9.4 8.8 8.4

6 9.8 9.7 9.5 9.0

7

8

15o 10.5 10.2 10.6 9.5 30o 10.3 9.8 45o 9.7 60o 8.8

9.7 8.8

10.5 9.5 9.7 9.0

8.9 8.3

11.2 9.5 11.2 9.2 10.1 8.0 9.4

8.0

162.某年级三个平行班(条件基本相同)的数学课,分别由三位教师任教,期末统一测验结果如下表,试问三位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相同(假设结果为正态分布)?

班别 一 二 三

n

32 30 34

X

82.6 79.3 75.8

S

4.8 5.2 6.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9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