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计算的常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3-11-23 21:4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理数计算的常用方法

有理数运算是中学数学中一切运算的基础,它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的基础上,能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迅速地进行运算,不仅如此,解题时,需要细心观察,深入探究,缜密分析,全面审视,除了发现题中的特征,还应挖掘题中隐含的规律,正确灵活地使用运算法则、性质和定律,实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手段,从而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为此老师给大家总结出解有理数计算题的十三种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倒序相加法

例1 计算1+3+5+7+……+1997+1999的值。

分析:观察发现:算式中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的差都等于2;其次算式中首末两项之和与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等于2000,于是可用如下解法。 解:用字母S表示所求算式,即 S=1+3+5+……+1997+1999。 ① 再将S各项倒过来写为

S=1999+1997+1995+……+3+1。 ② 将①,②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

2S?(1?1999)?(3?1997)???(1997?3)?(1999?1)?2000?2000???2000?2000(1000个2000) ?2000?1000

从而有

说明:该题之所以想到倒序相加,是因为这一组数字前面的数字与后面对应位置的数字之和相等,倒过来相加正好凑成一组相同的数字。

另该式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一列数称为等差数列,第一项叫首项,通常用a1表示;最后一项叫末项,通常用an表示,相等的差叫公差,通常用d表示,项数用n表示(

S?2000?1000?1000000.2

n?an?a1?1d),则该题也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Sn)公式:

Sn?(a1?an)n2来计算。

二、凑整法

例2 计算:

2002+98+997+9996+99995.

分析 题中几个数都与整十、整百、整千……很接近,因此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来求解. 解1 原式

= (2002-2-3-4-5)+(98+2)+(997+3)+(9996+4)+(99995+5) = 1988+100+1000+10000+100000

1

= 113088.

例3 若S=11+292+3993+49994+599995+6999996+ 79999997+899999998,则和数S的末四位数字之和是____.

分析 将题中的每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来计算,很容易解出, 解 原式

=(11+9)+(292+8)+(3993+7)+ (49994+6)+(599995+5)+ (6999996+4)+(79999997+3)+ (899999998+2)-9+8+7+…+2)

= (20+300+4000+50000+600000+7000000+80000000+900000000)-(9+8+7+6+5+4+3+2)

=987654320-44 =987654276.

∴S的末四位数字之和是 4+2+7+6=19. 三、分组结合法 例4 计算:

1-3+5-7+9-11+…+2009-2011.

分析 题中从1到201 1,相邻两个数相加是-2,加号和减号交替出现,因此可以运用分组的方法,即依次两个数两个数为一组,每组的得数都是-2,从而很快计算出结果. 解 原式

=(1-3)+(5-7)+…+( 2009-2011) =(-2)×503 =-1006. 例5 计算:

1+2-3-4+5+6-7-8+9+10-11-12+…+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分析 观察发现,依次四个数四个数为一组,每组中四个数的和为-4,由1至2008共有502组,式中还余3个数,于是得出解法. 解1 原式=(-4)×502+2009+2010-2011=-2008+2008=0.

本题若再仔细观察又可发现,2-3-4+5=0,6-7-8+9=0,…,即从2开始,每连续4项的和为0,式中的一列数,除去开头1以外,中间能分成502组,后面还余下两个数为2010,-2011,于是又得另一种解法. 解2 原式=1+0×502+2010-2011=0. 四、分解相约法 例6 计算: (10.5×11.7×57×85)÷(1.7×1.9×3×5×7×9×11×13×15).

分析 被整式与除式的小数位数相等,可化为整数相除,又被除式与除式部分因数能分解,可采用分解相约.

解 原式=

2

1. 11五、巧用运算律法

23797?6.6??2.2??0.7??3.3?. 1173118 分析 本题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其中有公因子,可把公因子先提出,然后进行计 算.

解 原式

六、妙用性质法 例8 计算:1÷(2÷3)÷(3÷4)÷…÷(2010÷2011).

分析 本题属于一道连除的计算题,可以利用连除性质:a÷(b÷c)=a÷b×c=a×c÷b.先将原式进行分解,再利用交换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 原式=1÷2×3÷3×4÷…÷2010×2011

= (1×3×4×…×2011)÷(2×3×4×…×2010)

=2011÷2

=1005.5.

七、添项相加法 例9 计算:

512+256+128+64+32+16+8+4+2+1.

分析 经过观察,发现上式的特点是后一项是前一项的一半,因此,如果我们把后一项加上它本身,就可以得到前一项的值,于是添加一个辅助数l(末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解 原式=512+256+128+64+32+16+8+4+(2+2)-1 =512+256+…+4+(2+2)-1 =…

=512+(256+256)-1 =512+512-1=1023. 八、错位相减法

例7 计算:0.7?12399100例10 计算1?5?5?5???5?5的值。

分析:观察发现,上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它前面一项的5倍,如果将和式各项

3

都乘以5,所得新和式中除个别项外,其余与原和式中的项相同,于是两式相减将使差易于计算。

299100 解:设S?1?5?5???5?5,① 23100101 所以5S?5?5?5???5?5.②

5101?1S?1014。 ②-①,得4S?5?1,所以

说明: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本例中是都等于5),那

么这列数的求和问题,均可用上述“错位相减”法来解决。

例11 计算:1?248162. ????3927812432,考虑用错位相减法解. 3分析 观察算式发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是前一项的

九、活用公式法 例12 计算:1?111?2?…?10. 33313 分析 上式从第二项起,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是,因此它是道等比数列求和

a1(1?qn)题.可用公式Sn?求解,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n表示项数,q表示公比,a1

1?q表示首项,

解 原式

例13 计算:19492-19502+19512-19522+… +20092-20102+20112.

分析 上式除末项外,前面的项顺次每两项构成平方差形式,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再计算.

4

解 原式

十、拆项法

359173365?????. 248163264 分析 和式中每个相加的分数分子都比分母大1,而分母依次是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于是我们可以先拆项,再相加.

例12 计算: 解 原式

十一、裂项相减法

例13 计算:

1111…?. ???1?21?2?31?2?3?41?2?3??100 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数计算是先通分,但本题通分计算很繁。由1+2+……+100

1?想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12111(1?n)n???2,所以Snn(n?1),又有nn?1n(n?1)想

111??到n(n?1)nn?1,从而把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然后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做拆项法。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9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