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

更新时间:2023-12-07 18: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

编制背景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施工现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对交通组织理念、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 (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 (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

(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 (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

(6)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 (7)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8)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大量调查分析、示范工程应用总结、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且在修订过程中大范围征集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201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新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简称“新《规程》”)。

新规程修订理念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满足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因此,新《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合理的管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如果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

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新《规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新规程修订内容

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原《规程》进行修订:

结构性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并将桥梁和隧道分为两章。

技术性修订。编写组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

(1)公路养护作业分类 (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 (3)公路养护作业限速策略 (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 (5)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6)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

新规程修订内容重点

1、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标准

根据国内外调研及论证,提出以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方法。

2、作业控制区的划分

国外养护作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六大区域。其中缓冲区包括横向缓冲区和纵向缓冲区。为了保障工作区安全,地方标准还提出了车辆保护区的概念。

新《规程》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

3、限速策略

原《规程》采用单一限速的方式。

新《规程》采用MSDE为评价指标,在不同设计速度、不同交通量条件下,设定不同的最终限速值进行仿真模拟,通过结果对比确定了各级公路的最终限速值。

MSDE:表示跟车过程中前后车辆之间的等效最小安全距离,数值越大车辆越安全。MSDE>0时,代表两车之间保持着安全车距;当MSDE≤0时,代表两车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新《规程》根据研究成果提出:

重复提示限速主要应用于限速值较小的路段、隧道等。基于道路等级与设计速度的限速最大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4、作业控制区长度

新《规程》对原《规程》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四大区进行了修订。对原《规程》中的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长度进行了验证。

警告区:长度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确定,二、三级路还应考虑坡度及平曲线半径。

上游过渡区:以排队长度和冲突数为控制指标,结合已有成果及理论分析进行模拟最终确定。

缓冲区长度控制:补充了横向缓冲区的规定,并根据纵坡坡度修正了纵向缓冲区的长度。

工作区:通过研究不同工作区长度下的交通延误,并考虑作业区长度与养护管理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作区长度。

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

新《规程》将各种安全设施定位到控制区各区段中,明确其布置位置及方法。

6、作业控制区布置

控制区布置方法是根据公路养护作业分类方法、控制区划分方法及长度、逐级限速及重复限速策略、养护安全设施等成果优化确定的。按照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移动养护作业的分类方法,首先绘制出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的控制区布置典型图例,后对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的控制区适当简化处理,得到简化后的控制区布置典型图例。

此次修订中,编制组根据“布置合理、安全可靠、管控有效、便于实施”的原则,对控制区的布置进行了细化和增设。

新《规程》将四级公路添加进适用范围,将原《规程》中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一章的内容分拆为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两章,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总结,新增中小桥梁养护作业的要求,同时对已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7、作业规定

吸纳最新养护安全作业经验,新《规程》将原《规程》中特殊路段及特殊气象条件的养护作业情况单独列为一章,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细化。新增穿城区、村镇路段、傍山路段、沿河路段的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并明确除应急抢险、抢修外,严禁在雾、沙尘、大风天气进行养护作业。作业规定中较具体的要求均移至第6~13章节之中。

结语

新《规程》以2004年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简称“原《规程》”)为基础,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公路养护作业在安全管理和操作中的实施经验,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研究成果。新《规程》共包括十四章节和两个附录,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类型、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及各区段长度、养护安全设施、作业控制区布置和安全作业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今后各级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具体实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对提升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水平、建设平安交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9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