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12-22 18: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远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小学 刘青松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正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教育已广泛应用于电化教育教学当中,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结构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改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建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今天,拥有堪称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又有丰富的现代教育资源作为依托,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发挥实验性、示范性的作用。

一、借助远程教育的超级链接、抓图、配音等功能的随时可选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多媒体网络的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超文本的链接,并有非常大的可选性和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海洋中的有益的信息,并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思维发散点,做好超级链接设置,借助即点即显功能和超级链接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由浅入深,将知识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例如

1

在讲《长征》一文,由于年代久远,我在教学中截取了长征的简介、长征中红军战士历经的千难万险的画面,在课堂中巧妙地向学生展示,使学生的想象有了基石,体会飞夺泸定桥和巧渡金沙江的“冷”与“暖”就容易得多了。再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传统教学,都是教师利用挂图,通过语言文字了解,由于学生对书本文字知识的理解差异和接触挂图的想象力不够,难以体会到海底世界的美景:各种各样的鱼、植物等就根本无法想到。我在教学中,利用远程教育的信息库和外界各种光盘资料,将海底世界的美景视频资料和与它相关的内容用文字、声音、图片、的形式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链接做成课堂教学的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对视频的观看,直观、形象、生动地看到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它们品种多,样式各异,从而产生美感。并可以很好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词,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等相关的信息,加深了学生对海底世界美的理解,打破了那种由教师讲,学生体会的常规,使学生通过观察、观看、聆听,自发地在心中产生自己的真切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想,真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的参与意识。

二、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一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能。”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有关各国名人、历

2

史事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性语言材料。网上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给我们提供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极好场所。因此,我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

有时,对中国节日的习俗习惯进行讲解比赛,同学们兴趣非常浓厚,纷纷到网上浏览、下载。然后,同学之间交流收集的资料,做到资源共享,看看哪些资料自己已经学懂,哪些还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赛。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览相关的网站信息,扩展视野。这样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提高了获取、分析、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的思想感情,懂得伐木取材、造林护苗的重要意义。这样,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加了时代气息,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融合,吸取了大千世界的滋养,学生所接触的知识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口述和书面资料的信息量,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捷径。

三、利用远程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去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变主动为被动。

以前的教学,教师只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多以“灌”、“注”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为目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

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并能在学习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对知识学习的严谨、踏实的态度,以及精于观察、灵活思维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克服事物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尝试、探索,并且注意将对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和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密切联系起来,教师主导作用要恰到好处地发挥,必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8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