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只受伤的“羚羊” - 《羚羊木雕》课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3-13 0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一只受伤的狼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那一只受伤的“羚羊”
—《羚羊木雕》课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
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李明哲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张兴合
【缘起】前段时间,在我县初中语文教研会上,张老师执教了《羚羊木雕》一文。这节课基本上是按教科书“研讨与练习”的几道题目安排教学步骤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排演课本剧、课堂辩论赛??一节课很是热闹、我坐在下面听课,就在想,这节课学生究竟有多少实实在在的语文性的收获?如何对待友谊和金钱?如何处理“我”与父母的矛盾?讨论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有没有偏差?因为这并不是语文课的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课文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第一条就是“从议论是非人手,是最自然的做法”,这是典型的跟着课文内容跑而迷失了“语文”的教学思路。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就应该是一个语文化的过程。然而,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提供应该如何进行语文化的操作方法,反而提供了去语文化的“研讨与练习”和“教学建议”。
在评课的时候,我说:如果我教这篇课文.如果也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听课的老师,我会就这场“木雕风波”让学生现场采访他们的“父母”—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这叫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如果是没有听课老师的家常课呢?我会把“研讨与练习”的二、二两题放到课下,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共读《羚羊木雕》,回到课堂上请学生转述他们父母的意见。节省出的时间里,我要做一件更有价值的事:角色换位讲述课文故事。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分别以妈妈、爸爸、奶奶、万芳和万芳妈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课文故事。改换了立脚点和叙述视角后再来叙事,这不是容易的事,学生头脑稍不清醒,就会忘记自己的立脚点,跟着课文中“我”的立脚点跑掉。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无论是小说的含义,各种人物的性格、心理、神态、动作,以及文章的脉络、行文的方法等,都可以学到手。
这节公开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问题—“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让人难以理解,老实说,如果是在前天我突然听到学生的这个疑问,我也解答不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昨天我上网查
阅这一课的资料—听课前我也要备课啊。教科书的题注写道: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我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资料,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一篇文章《关于<羚羊木雕>》,于是我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人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教材里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本有着比较大的出人,严格地说,改编后的《羚羊》是一只受了精神创伤的“羚羊”,已经基本上.不是张之路先生笔下原来的那只“羚羊”了,这样的改编给人的感觉几乎成了“再度创作”了。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我认为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我突发奇想,我忽然意识到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于是我又萌生了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的想法。知道了删改这个情况后,我教《羚羊木雕》就只做一件事:把作者的原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来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我觉得应该能上出一节比较纯正的语文课来。
张老师跟我说,李老师,我觉得这个比较阅读的思路很好,按照这个思路我明天讲一遍试试。我说,好啊,明天我也来听听。会后我们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敲定了几个比较点,并制订了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2.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及理由。我们将这个“学习任务”和《反悔》印发给学生,准备在第二天的课上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和原文的区别,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
【现场】下面是第二堂课对第二个问题的课堂讨论。
师:(大体了解了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第一堂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换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
生: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退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
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生: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制了,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一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是互换礼物的。
生: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原丈“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扔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寿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故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原文中万方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侧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毋并不是一路人。
生: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大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用反面的父母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娇情和造作,让人觉得别扭。
生: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的话,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口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了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的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起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指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们来替作者
修改完善一下。
【听课后记】比较这两堂课的教学,有些东西值得反思。
语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价值的确定,需要对文章的各层内涵和各种教学价值进行梳理,先厘清“有什么”,再选择“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浅的文章更要确立好文本核心的语文教学价值,语文课应当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语文课应当让学生深人到文本中去,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又走进了课堂。第二堂课的比较阅读,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个文本的资源,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从非语文的角度进行比较,上出了纯正的语文味。比较阅读,我们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这节课,走进了“语文”的内核,引导学生从文中学习了那些有益的“语文知识”。学生的眼睛“粘”在了文字上,下了一番细读的功夫。学生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当然,阅读本身也需要建立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是无法绕开作品意义的。得“言”也不能舍“意”,只是本课学习目标的定位也就是本文的副标题框在那里了,只好割爱了。再说,前一堂课的“意”也有些泛滥了。而且,有取就有舍,课也不能上得太满。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了学生,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在讨论中,一方面教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自己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成功的,教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为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的工作。这堂课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对比较阅读这一教学定位来说这一问好像打偏了方向.没想到这一问却引发出学生对文章情节合理性的质疑,碰撞出一番不乏深度的思考。这一问也是这堂课的一个转折点,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地被打开了,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发言就很精彩。当然,学生经过了一个晚上充分的预习,这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这个教学片断潜在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真
正的对话是平等的。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在教材面前保有一个读者的尊严,拥有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的胆识,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帮助,学生后来的日记也告诉了我们这堂课在学生心中所留下的体验。
正在阅读:
那一只受伤的“羚羊” - 《羚羊木雕》课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03-13
难忘的秋游作文300字06-13
财政学发展史12-20
胃镜检查告知书11-03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课题3 如何选择04-23
长寿地探秘贵州印江【金繁荣】07-17
关于水果的英语谜语02-07
09年初中物理复习模拟练习题405-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羚羊
- 木雕
- 课文
- 原文
- 受伤
- 比较
- 阅读
- oracle课后填空选择答案
- 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 值班管理规程
- 滴定分析练习题
- 阅读指导教案五三班的坏小子
-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试卷一B卷
- 七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教学反思
- 国学作文之我对国学的看法作文800字
- 读图时代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视觉冲击力
- 开源金桂花园地下车库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题
- 2015年室内家装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每日一讲(2月21日)
- 近年来国家光伏产业政策大盘点
- 山西省2015年房地产经纪人《制度与政策》:闲置土地的处理考试试
- 七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推荐
- (30个)安徽景点面试导游词
- 西交《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15秋答案
-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属于天才级别?
-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