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更新时间:2024-05-17 0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血液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2. (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3.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4.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5. 生理性止血(physiology hemostasis) 6. 血浆(plasma) 7. 血清(serum)

8.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9.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二、填空题

10.体液约占体重的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细胞外液占体重的 %,血浆约占体重的 %。

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 的比值,正常值为 。 12.造血过程可分为 阶段、 阶段和 阶段等三个阶段。 13.白细胞可分为 、 、 、 、 等五类。

14.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 ,当血小板数减少到 以下时,可出现紫癜。

15.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 。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 统一命名。

16.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 、 和 ,都需要 、 、 、 、 、 、 、 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包括 性凝血和 性凝血两条途径。

17.体内的抗凝系统可分为 抗凝系统和 抗凝系统两类。 18.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 、 、 和 。

19.ABO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 、 、 、 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 和 两种血型。

20.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 、 和 三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它是构成血浆 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是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则参与血液凝固。 21.内环境稳态是指 的各种 和 相对稳定,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2.抗凝血酶中最重要的是 ,它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丧失活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23.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A.Ⅴ因子 B.Ⅲ因子 C.Ⅹ因子 D.Ⅻ因子 E.Ⅶ因子 2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5.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 B.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

C.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

D.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 E.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26.血浆中起关键作用的缓冲对是 A. KHCO3/H2CO3 B. NaHCO3/H2CO3 C. K2HPO4/KH2PO4 D. Na2HPO4/NaH2PO4 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27.冰库中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较高? A. Cl- B. Ca2+ C. K+ D. Na+ E. 有机负离子 28.生理性止血后期血凝快回缩是因为:

A. 纤维蛋白收缩B. 红细胞叠连C. 白细胞变形运动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 血小板聚集

29.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D. 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E. 前者需要Ca2+,后者不需要Ca2+ 30.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抗原 B. B抗原

C. A和B抗原都有 D. A、B及H抗原均无 E. H抗原

31.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发生溶血症: A Rh(+)母亲所怀Rh(+)胎儿 B Rh(+)母亲所怀Rh(-)胎儿 C Rh(-)母亲所怀Rh(+)胎儿 D Rh(-)母亲所怀Rh(-)胎儿

E 父亲是Rh(-)、母亲为Rh(+)胎儿

3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此人的血型为: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33.决定ABO血型抗原的基因控制细胞合成特异的: A 抗原的肽链 B 蛋白质水解酶 C 磷脂酶 D 转糖基酶 E 转氨基酶

34.血小板聚集的第二时相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的: A 内源性ADP B 内源性ATP C 内源性5-HT D 外源性ADP E 外源性ATP

35.草酸钾之所以能抗凝是因为: A 增强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 B 去除血浆中的Ca2+ C 抑制凝血酶活性 D 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 增强纤溶酶的活性

36.输血时应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C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 血浆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E 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37.一般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的: A 糖原 B 蛋白质 C 磷脂 D 脂蛋白

E 糖脂或脂蛋白

38.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 A 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 B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C 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D 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 E 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 39.输血原则是:

A 输同型血,即交叉配血的主侧和次侧都不凝

B 紧急情况下可大量输O型血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 C 只要交叉配血主侧不凝就可以输血 D 只要血型相同,可不做交叉配血

E 第一次配血相合输血顺利,第二次接受同一献血员血液不必做交叉配血 40.父母双方一方为A型,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 A 只可能是AB型

B 只可能是A型或B型

C 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 D A型、B型、AB型、O型 E 只可能是AB型或O型

41.衰老血小板的清除主要是: A 毛细血管内

B 脾脏 C 肝脏 D 肾脏 E 骨髓 B型题

A.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的量 C.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D.单位时间内氧扩散的总量 E.溶解在血浆中的氧量 42.血液氧饱合度 43.血液氧含量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D 组织液 E 血浆

44.体液是指 45.内环境是指

A (4500~5500)×109/L B (4.0~10)×109/L C (3800~4600)×109/L D (100~300)×109/L E (4.5~5.5)×109/L

46.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为: 47.正常人安静时的白细胞计数为: 48.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为: A 增快 B 减慢

C 在正常范围内 D 先不变后增快 E 先不变后减慢

49.将血沉快的红细胞放入正常人的血浆中,血沉将: 50.将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快的人血浆中,血沉将: A 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

C 性连锁隐性基因 D X连锁显性基因 E Y连锁基因

51.A型血基因属于 52.B型血基因属于 53.O型血基因属于 A 葡萄糖 B Na+

C K+ D 球蛋白 E 白蛋白

5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源: 55.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源: A 等渗溶液 B 等张溶液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56.0.9%NaCl 57.20%葡萄糖 58.1.9%尿素 X型题

59.下列哪些情况使血沉加快:

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 B.正常红细胞量入血沉加快的血浆 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 D.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 E.血浆中的球蛋白减少

60.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C.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D.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E.以上都不是

61.维持体液pH恒定,必需依靠哪些调节? A.血液缓冲系统 B.肺脏呼吸功能

C.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 D.每日饮水量的调节 E.以上都对

62.如果某男是B型血

A.他的基因型可以是AB型 B.他的父亲可以是O型血

C.他的孩子不是B型血就是O型血

D.如果他的妻子是B型血,孩子的血型只能是B型或O型 E.如果他的妻子是O型血,孩子的血型只能是B型或O型 63.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 A.受损小血管收缩

B.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

C.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 D.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 E. 以上都对

64.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

A.血液流动快

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D. 有抗凝血物质存在 E. 以上都不对

65.血浆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有: A 多种代谢物的运输载体 B 缓冲血浆pH变化 C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D 参与生理性止血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66.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是: A 粘附于内皮下成分

B 释放ADP与TXA2,促使更多的血小板聚集 C 释放PGI2促进聚集 D 释放PF3促进血凝

E 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抑制纤溶 67.引起血沉加快的因素有: A 白细胞增多 B 血浆球蛋白增多 C 血浆白蛋白减少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E 血浆磷脂增多

68.凝血酶的直接作用是: A 激活因子XIII

B 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C 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D 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E 抑制纤溶酶活性

69.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 A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B 将血液置于有棉花的试管中 C 加入肝素

D 将试管置于冰水中

E 将试管壁涂上石蜡油,再放入新鲜血液 70.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 A 血清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B 血清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C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D 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E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71.生理型止血过程包括: A 血小板粘着于受损伤血管 B 血液凝固,血块回缩

C 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使小血管收缩 D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E 纤溶系统激活

72.红细胞消耗葡萄糖所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A Na+K+泵

B 血红蛋白结合和携带氧气 C 保持低价血红蛋白不被氧化 D 维持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 E 红细胞保持双凹碟形

73.下列哪些情况可延缓或防止凝血 A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B 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 血液中加入肝素

D 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E 将血液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四、问答题

74.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75.试比较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76.试述血液的生理功能。 77.试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78.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浆)胶体渗透压是指由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

2.(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 3.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5.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破裂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6.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液。血浆的基本成分是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

7.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快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快回缩,释出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 8.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一分血计中,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mm),简称血沉。

9.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二、填空题

10.60,40,20,5

11.7.35-7.45,NaHCO3/H2CO3 ,20/1 12.造血干细胞,定向组细胞,前体细胞

13.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14.(100-300)×109,50×109 15.凝血因子,罗马数字编号

16.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Ca2+、外源、内源 17.细胞、体液

19.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9.A、B、AB、O、Rh阴性、Rh阳性

20.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胶体、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21.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性质 22.抗凝血酶III

三、选择题

23.B 24.C 25.A 26.B 27.C 28.D 29.D 30.C 31.C 32.C 33.D 34.A 35.B 36.B 37.E 38.B39.A40.D41.B 42.C 43.B 44.C 45.A 46.A 47.B 48.D 49.C 50.A 51.A 52.A 53.B 54.E 55.B 56.C 57.D 58.B 59.BD 60.ABC 61.ABC 62.BDE 63.ABC 64.ABCD 65.ABCDE 66.ABCDE 67.BCD 68.AB 69.ABCDE 70.ABD 71.ABCDE 72.ACE 73.ACE 四.问答题

74.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75.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不同点:

始动因子:内源性凝血:胶原纤维等激活因子Ⅻ;外源性凝血:组织损伤产生因子Ⅲ 。 参与反应步骤 :内源性凝血:较多;外源性凝血:较少。 产生凝血速度 :内源性凝血:较慢;外源性凝血:较快 。

发生条件 :内源性凝血:血管损伤或试管内凝血;外源性凝血:组织损伤。

76.血液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运输功能: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⑵缓冲作用:缓冲pH变化,吸收大量热量对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有重要的意义。⑶提供反馈信息,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通过与毛细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将组织液理化性质的变化反映出来,血液的理化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作用于有关感受器,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提供反馈信息。⑷防御功能。⑸参与凝血与生理止血。

77.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⑴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血小板能随时沉着于血管壁,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另一方面血小板可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因而它具有维护、修复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⑵生理止血功能:血管损伤处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同时发生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以堵塞血管的破口。最后在血小板的参与下凝血过程迅速进行,形成血凝快。⑶凝血功能:当粘着和聚集的血小板暴露出来单位膜上的磷脂表面时,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⑷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血小板对纤溶过程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而释放大量的5-HT,则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的激活物,激活纤溶过程。

78.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异型慎输”。(一)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前者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后者为交互配血的主侧,因为主要应防止供者的红细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体凝集。判断交叉配血的结果后应掌握以下原则:⑴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⑵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能输血⑶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二)异型慎输:在病人需紧急输血而又无同血型的血液时,可考虑异型输血。异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异型血时每次量应少,不能超过400ml。速度应慢。输血中一旦发现输血反应现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紧急救治。 血液循环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2.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3.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4.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6.心指数(cardiac index) 7.搏功(stroke work)

8.心肌收缩能力(cardiac contractility) 9.异长调节

10.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 11.快反应细胞(fast response cell) 12.慢反应细胞(slow response cell) 13.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14.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15.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 16.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17.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18.If

19.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20.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 21.最大复极电位

22.心房优势传导通路(atrial perferential pathway) 23.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 24.血压(blood pressure)

25.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erssure) 26.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27.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28.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29.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30.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31.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32.血管运动(vasomotion)

33.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34.交感缩血管紧张(sympathet ic vasomotor tone) 35.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

36.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 37.缓冲神经(buffer nerves)

38.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receptor) 39.滤过(filtration)与重吸收(reabsorption) 40.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二、填空题

4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 ; 。

42.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循环,还有 功能。

43.左右心室(或左右心房)可以看成是一个 ;心肌的收缩表现为 的特点。 44.心动周期常以 开始收缩作为起点;而心动周期通常是指 的活动周期。 45.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缩短的程度更大。 46.心室舒张的前0.4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 。

47.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处于关闭状态的时期是 和 。

48.等容收缩期期间,只有当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才能使 瓣开启而转入 期,因此等容收缩期时程的长短取决于 和 。

49.在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在 期上升速度最快,在 期达最高值;室内压在 期下降速度最快,在 期达最低值。

50.在等容舒张期,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处于 状态,心室内的压力 ,但心室容积 。

51.房-室压力梯度是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动力,其形成主要依靠 作用,而并非 的收缩。

52.心室舒张末期血液的总充盈量是 和 的总和。

53.第一心音发生在 期,音调 ,持续时间 ;第二心音发生在 期,音调 ,持续时间 。

54.心室收缩力增强时,可明显改变第 心音的强度;高血压时第 心音的强度增加。 55.每分输出量等于____ 与____ 的乘积;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____ 。 56.对于心室肌来说,前负荷是____ ,后负荷是____ 。

57.在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后负荷,可使等容收缩期 ____ ,射血速度____ ,因此搏出量____ 。

58.异长调节的主要作用是对____ 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调节,使____ 与 之间能保持平衡。

59. 心率除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外,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____ 次。 60.心率过快(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心室____ 时间明显缩短,而导致搏出量____ 。 61.在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由于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心脏主要通过动用 贮备和____ 期贮备使心输出量增加。

62.心肌组织具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四种生理特性。其中,不属于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是____ 。

63.心脏的工作细胞是指____ 和____ 细胞,心脏的自律细胞主要包括____ 细胞和____ 细胞。 6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由____ 和____ 两个过程组成,通常将此整个过程分为____ ,____ ,____ ,____ 和____共五个时相。

65.心室肌细胞快Na+通道是____ 依从性的,在膜去极达____ mv时激活开放,当膜去极达____ mv时就开始失活而关闭。

66.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1期,其一过性外向离子流(Ito)的主要成分为____ 离子。 67.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外向电流是____ 离子外流,内向电流主要是 离子内流。

68.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Ca2+通道可被____ 和____ 所阻断。 69.Na+通道的性状可表现为____ 、____ 和____ 三种功能状态。

70.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可依次分为①____ ,②____和③____ 。 71.心肌细胞的____ 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____期开始之后。

72.心肌中,属于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的是____ 和____ 细胞,属于快反应自律细胞的是____ 细胞;属于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的是____ 细胞,属于慢反应自律细胞的是____ 细胞。

E.左、右心室血流容积速度不同

159.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 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E.舒张末期动脉压

160.异长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取决于: A.平均动脉压 B.心率储备 C.心力储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61.下列关于异长调节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异长调节可使静脉回流量与搏出量重新平衡 B.搏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通过改变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来调节心脏泵血机能 D.通过肌小节长度改变来调节心脏泵血机能

E.可以防止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发生过久和过度的改变 162.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肌浆网的钙储备较少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 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

163.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下述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 B.每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每搏输出量和心率 D.每搏功和心率 E.心输出量和每搏功

164.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心室功能曲线移位的方向是: A.正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E.右下方

165.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 A.等容收缩期延长 B.射血期延长 C.等容舒张期延长 D.心室充盈期延长 E.每搏输出量不变

166.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D.大动脉血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67.心肌的等长调节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心肌初长度 B.肌小节的初长度 C.横桥联接的数目 D.心肌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68.安静状态下,心室收缩末期容量与余血量之差即为: A.舒张期贮备 B.心力贮备 C.收缩期贮备 D.泵功能贮备 E.心率贮备

169.有关心力贮备,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心力贮备也称泵功能贮备 B.收缩期贮备大于舒张期贮备

C.心力贮备取决于心率贮备及搏出量贮备

D.若甲、乙二人在静息时心输出量相同,则他们的心力贮备也应一致 E.心力贮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170.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去极化速度快 B.前者有较大的幅度 C.前者复极化时间短暂 D.前者动作电位时间持续较长 E.前者有超射现象

171.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流包括: A.Na+内流,K+内流 B.Ca2+内流,K+外流 C.K+内流,Ca2+外流 D.Ca2+、Na+内流 ,K+外流 E.Ca2+外流,Na+内流

172.区分心肌快、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大小 B.0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 E.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

173.心室肌细胞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1期复极化的速度

C.平台期复极化的机制 D.3期复极化的机制 E.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

174.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通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电压依从性的 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

C.是形成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的离子流 D.选择性较强,只有Na+可以通过 E.在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175.关于心室肌细胞Ca2+通道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电压依从性的

B.选择性高,只允许Ca2+通透

C.激活、失活以及再复活所需时间均比Na+通道长 D.激活的阈电位水平约为-40mV E.可被维拉帕米所阻断

176.下面关于浦肯野细胞起搏电流If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离子成分为Na+ B.充分激活的膜电位为-100mV C.是一种超极化激活 D.在动作电位的4期开放 E.可被河豚毒(TTX)所阻断

177.快反应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主要是由于: A.If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内流逐渐增强 B.T型钙通道的激活和钙离子内流 C.持续的钾离子内流 D.钾离子外流减少 E.氯离子外流

178.轻度高血钾引起心肌兴奋性升高的原因是: 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距阈电位水平的差距缩小 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距阈电位水平的差距增大 C.阈电位水平下移

D.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减小 E.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大

179.当血钾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E.不变

180. 下面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无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 D.除极幅度小于浦肯野细胞

E.0期除极时程比浦肯野细胞短得多

181.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最大复极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0期去极速度快

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去极速率快

182.下述关于超速驱动压抑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频率差别愈大,抑制效应愈强

B.高频起搏点驱使低频起搏点进行低频率搏动

C.窦房结停搏后,首先由受压抑程度较小的房室交界起搏 D.窦房结对心室的控制中断后,可出现一段时间的心室停搏 E.需暂时中断人工起搏器时应逐步减慢其驱动频率 183.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

184.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组织是: A.窦房结

B.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C.房室交界 D.心室肌 E.浦肯野纤维

18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B.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D.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 E.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186.在下述关于心肌传导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肌细胞直径细小,传导速度慢 B.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慢,传导速度慢 D.邻近细胞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速度快 E.心肌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

187.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A.收缩早期结束 B.收缩期末 C.舒张早期结束 D.舒张中期末 E.舒张期结束

188.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C.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 D.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E.钠-钾泵功能

189.关于心室肌相对不应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膜内电位为-60mV至-80mV水平 B.Na+通道大部分已复活

C.引起期前兴奋所需的刺激阈值高于正常 D.本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时程较长 E.本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较慢

190. 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 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19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期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 D.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 192.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性收缩 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193.乙酰胆碱通过增加心肌K+通道的开放,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以下哪一 项是不存在的?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阈电位绝对值增大

C.窦房结最大复极电位也增大 D.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减慢 E.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194. 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

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 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区别 195. 下列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B.心缩力增加,心室射血增加造成静脉回流减少 C.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可促进静脉回流 D.吸气时静脉回流减少

E.当从卧位变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 340.由平卧突然立起时发生如下变化过程: A.下肢和腹腔回心血量突然减少 B.每搏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 D.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迷走紧张减弱 E.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341.微循环的基本功能: A.实现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B.控制组织血液灌流量 C.维持动脉血压

D.调节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稳定 E.调节体温

34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 A.微动脉扩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压下降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343.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中:

A.肌肉运动时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B.右心衰竭时毛细血管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 C.丝虫病使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

D.烧伤、过敏反应时,组织液胶渗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E.慢性肾病,血浆蛋白丢失,血浆胶渗压下降,组织液生成增多 344.人在急性失血时出现的代偿性反应有: A.阻力血管收缩 B.容量血管舒张 C.心率加快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345.血管的神经支配中:

A.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

B.体内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C.人体内的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 D.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E.交感舒血管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346.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A.慢反应细胞0期Ca2+内流减慢 B.加速肌浆网对Ca2+的摄取 C.心室肌细胞不应期缩短

D.心肌收缩增强,对心肌舒张影响不大 E.自律细胞4期If离子流增快

347.乙酰胆碱对心肌生物电活动的作用: A.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超极化 C.心房肌细胞有效不应期延长 D.加强4期内向电流If E.减少内向钙流 348.心迷走神经:

A.右侧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 B.左侧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

C.支配心室肌的纤维末梢数量远较心房肌少 D.节前和节后神经元都是胆碱能神经元 E.通过心肌细胞上的β1受体发挥作用 349.刺激迷走神经时,错误的是: A.心率减慢

B.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C.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心房肌不应期延长 E.外周血管舒张 350.减压反射的特点: A.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

B.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 C.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D.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

E.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351.关于减压反射,正确的是:

A.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血压对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 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对非搏动性压力变化更加敏感 C.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D.在安静状态下,因动脉血压低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而不起作用 E.反射中枢在延髓

352.机体发生防御反应时的心血管反应包括: A.骨骼肌血管收缩 B.胃肠道血管收缩 C.血压下降 D.心输出量增加

E.根据机体需要使各器官血流重分配

353.在正常情况下,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有: 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B.前列腺素 C.血管紧张素-Ⅱ D.抗利尿激素 E.内皮素

354.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 A.可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

B.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 C.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D.促进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 E.可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

355.同肾上腺素相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特点是: A.与不同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于肾上腺素 B.对α受体作用小于β受体 C.对心脏的效应不如肾上腺素

D.可反射性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增强 E.在整体中,可引起心率加快 356.冠状动脉血流的特点有:

A.冠状动脉侧支丰富,容易建立侧支循环 B.冠状动脉血管在心肌收缩时易于受到压迫 C.冠状动脉的舒缩主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D.心肌缺氧时冠状动脉舒张

E.大剂量的血管升压素可使冠状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 357.在冠脉循环中:

A.冠脉血管容易在心肌收缩时受到压迫 B.冠脉阻塞缓慢形成时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 C.冠脉血流量与心肌代谢水平成正比

D.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是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E.心肌代谢增强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原因并非低氧本身 358.关于肺循环:

A.肺动脉的可扩张性高,对血流的阻力小 B.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为低 C.肺循环血管可以起贮血库作用 D.低氧时,肺泡周围的微动脉舒张 E.吸气开始时动脉血压下降 359.在脑循环中:

A.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 B.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颈动脉血压

C.切断支配脑血管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后,脑血流量发生明显变化 D.脑的不同部分的血流量是不同的

E.在多种心血管反射中脑血流量一般变化都很小 360.使脑血流量增加的因素是: A.CO2分压升高 B.O2分压降低 C.颈动脉压升高 D.过度通气

E.局部脑组织代谢增强

361.下列物质中,哪些易通过血脑屏障? A.氧和二氧化碳

B.乙醇 C.葡萄糖 D.甘露醇 E.离子

362.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加快对心脏不利? 363.列表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6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影响机制。

365.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简述产生各时相的离子机制。 366.简述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367. 什么是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之后为什么会出现较长的舒张时间?

368. 试述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意义。 369. 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370.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异? 371.何谓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372.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73.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374.微循环有哪些重要的血流通路?它们各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微循环是怎样进行调节的?

375.说明组织液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76.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377.电刺激家兔完整的减压神经时动脉血压有何变化?若再分别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中枢端)及向心端(外周端)又会引起什么结果?为什么?

378.电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向心端(外周端)引起动脉血压变化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一般选择右侧迷走神经进行此项实验?

379.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动脉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380.试述冠状循环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381.试述脑循环的特点及调节脑血流量的因素。 382.急性失血时可出现哪些代偿性反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当心室肌收缩、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由于心肌的强烈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而心室容积并不改变,这段时间称为等容收缩期。

3.每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4.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即: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5.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6.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或静息心指数(L/(min?m2))。 7.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称为每搏功,简称搏功。可用搏出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 能来表示。 8.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缩强度和 速度)的内在特性,又称为心肌的变力状态。

9.Starling机制是指在生理范围内,心脏通过自身调节使搏出量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变化而改变,即心脏能将回流的血液全部泵出,而不会在静脉和心房中蓄积。

10.心力贮备又称心泵功能的贮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搏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

11.由快钠通道开放、引起快速去极化的心肌细胞称为快反应细胞。 12.由慢钙通道开放、引起缓慢去极化的心肌细胞称为慢反应细胞。

13.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14.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在膜内电位恢复到3期的-60mV~-80mV这段时间内,只有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再次产生动作电位,称为相对不应期。

15.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在膜内电位恢复到3期的-80mV~-90mV这段时间内,用阈下刺激就能引起细胞再次产生动作电位,这段心肌兴奋性高于正常的时期称为超常期。

16.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而兴奋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条件和病理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心室可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由此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17.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8.If电流是在膜电位向复极化或超极化方向变化时激活的一种内向离子流,主要负载的是Na+流,可被铯(Cs)阻断,是造成心肌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重要离子流。

19.心脏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传导,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这种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

20.在某些异常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兴奋传导受阻或其它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异常升高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也会表现出来,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1.心肌自律细胞3期复极时膜内电位下降到最低点,此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也称为最大舒张电位。该电位不能稳定维持,之后,立即进入4期自动除极阶段。

22.是指由心房肌纤维构成的功能上的优势传导通路,即某些心房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整齐,而并无组织结构上的明显改变,但其传导速度较其他心房肌快,分别构成了前、中、后结间束。

23.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惟一通路。房室交界区细胞传导性很低,传导速度缓慢,兴奋需要延搁0.1秒的时间才能传向心室,故称房-室延搁。

24.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亦即压强。

25.当心跳停止、血流暂停时,循环系统各段血管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压力相同,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26.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27.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28.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其数值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29.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动脉血管发生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30.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约4~12cmH2O。 31.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32.血管运动是指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约5~10次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变化,使其后的真毛细血管网交替关闭和开放。

33.有效滤过压: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34.交感缩血管紧张:是指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发放约1~3次/秒的低频冲动,这种紧张性活动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

35.中枢神经系统中,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

36.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存在于颈动脉窦区血管壁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8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