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10 19:31:01 阅读量: 论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政治经济学论文
浅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中所面临
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发展至今,还存在较多问题。本论文解释了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阐述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应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问题的对策。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实行功能 面临问题 对策
一、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1.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自美国 1935 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历史条件不同,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不尽一致,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维护社会安全的“稳定器”。社会保障是现
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求,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个人责任的强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识。
3.社会保障的内容
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
省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
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 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2)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 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 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福 利设施,急需的生产资料、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 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等方面的待遇。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我国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农村五
保供 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我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兴办多种形式的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此外,我国政府还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募集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4)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互助具有自愿、非营利性的特点,其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团体组织的群众性互助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城乡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社会互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 政府从税收方面给予的支持。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社会保障可以保证基本生活的实现
社会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劳动力再生产遇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以基本生活、生命的必要保障,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社会保障能够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贫富悬殊,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社会保障是社会总需求自动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一方面由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货币积累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因失业或收入减少而需要社会救济的人数增加,社会用于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社 会保障支出也相应增加。这使社会保障的同期支出大于收入,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和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则正好相反。
4.社会保障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在产生初期或许主要体现出稳定和与调节功能,但发展到已经明显的具备了促进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生活实现良性循环;而是能够促进遭受特殊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三是能够促进使社会成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士气能够努力地为社会工作;四是能够促进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五是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另外,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通过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透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着某些产业的发展。
5.社会保障体现了互惠互助
篇二:政治经济学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学术论文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浅析社会资本再生产与资本经济危机的平衡对国家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徐婕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5010237)
内容提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生产与消费两大部类存在基本的比例关系。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引起的矛盾,必然使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酿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同时生产的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当前,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总量与产业结构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会出现矛盾,而这些矛盾都可以从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得到解释,在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阐述上得到削弱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过剩
综合平衡
引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涉及的不仅仅是论述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而且是解释国民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一点,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实质和根源,马克思也对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总结。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民生产消费总量与结构等方面矛盾相当突出,所以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入手,深入剖析,寻找平衡二者且对我国发展有利的措施与答案。
一、 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与我国经济过剩的联系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原理分析,主要是说明了社会总资产在生产和消费两大部类间是如何同时实现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的,说到底也就是比例分配问题。
通俗地说,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即“卖得出去”、“买的进来”。“卖得出去”,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把产品全部卖掉,使它包含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回收,从而实现价值补偿。“买的进来”,就是通过把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全数买回,从而实现物质补偿。马克思指出: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产品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为资本进入之后的生产环节,另一部分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这种资本的运动体现了社会总资本执行职能结果的产品价值。所以社会总资本的流通既要受产品价值组成部分各种比例制约,又要受产品使用价值及其物质形式的制约。这段论述进一步阐释:一方面,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生产资料部门与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进行交换的过程,也必然是价值补偿与物质补偿同时实现的过程。另一方面,实现两个补偿的条件,则是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的按比例。
目前我国市场供求状况发生逆转,越来越多的商品出现了生产过剩。国家内贸局商业信息中心对今年上半年610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分析表明,今年上半年的物价总体水平仍然在低位运行,消费品市场大部分时间
仍将表现为平稳平淡。据《光明日报》报道,结果表明,在61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3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1.64%;供过于求的商品478种,占78.36%;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此同时,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一直在水平线下运行。我国目前供过于求已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结束,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的经济过剩,从表现形式上分析不难看出,没有“按比例”分配两大部类是一个较深层次的原因。而按比例的首要问题,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问题。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使用价值符合发展需要,才能进一步探讨数量协调问题。自80年代中期以来,低水平重复建设与重复引进物质资料累积形成了结构性过剩。包括中央政府把大型水利建设与铁路、公路干线作为投资重点在内,其他投资者也竞相掀起了一轮轮纺织热、化工热、家电热、汽车热??,从而致使大部分省市地区经济构架趋同,乡镇与城市产业结构重复率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大量产品积压,物价低落。
重复建设是一方面,但只要市场机制完善,就可以消除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从经济过剩的实质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无效供给。企业如果无法真正自觉地根据市场供求来进行资源配置,生产就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需要,更不能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前提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强化市场竞争,让企业与企业、厂商与厂商之间形成有效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使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幅减少,更充分地为社会提供其使用价值。按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能否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首先取决于社会总产品是否满足互相需要。反观我国目前的经济过剩,是长期以来依靠粗放型的外延经济增长模式,虽然产品增速快,但是成本高、质量差、竞争能力低,在品种、性能、规格、使用寿命等方面远远无法适应市场的刚性需求,从而使现有生产结构落后的企业供给成为无效供给。例如中国制造业近年低迷的走势,整体来看,制造业资源能耗大,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同时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从而在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地位每况愈下。所以,尽可能地减少无效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启示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使美国深受重创,并且给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但未能及时遏制危机的蔓延。我国这次没有完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关联度增加,中国也不例外。综上可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是缓解金融动荡,避免金融体系大起大落的有效途径。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构建政府直接干预体制,防范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与人民群众的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需求作为最终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所以,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扩大需求可以削减一部分生产过剩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个阶层出现了重大调整,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扩大内需的同时,政府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诸如提高居民输入分配结构、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要的突出地位。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的缓解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上升到一个良好稳定的局面。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含改善民生与增加就业有机结合,克服当前困难与促进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计划。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三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最后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从近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看,此举不仅已经收到了经济较快复苏的现实效果,而且可望为未来的发展尽可能减少隐患。这项政策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之策。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之间的联系
危机的周期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每一个危机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在危机阶段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陡增。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规模急剧缩减,工人大批失业,进而导致信用危机,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萧条阶段,资本家开始着手进行固定资本更新,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生产恢复和发展,就业率上升,转入复苏阶段。因此,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起点。复苏阶段的特点是市场销售扩大,经济明显回升,利润增加,生产扩大,就业者日益增多,信贷关系活跃,整个社会经济状况逐步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达到最高点时进入高涨阶段。高涨阶段的特征是表面市场购销两旺,物价上涨,利润丰厚,信贷十分活跃,资本家大量进货,扩大再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实质却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被表面的繁荣所掩盖,资本家啊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仍在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一段时期之后,早已孕育着的经济危机便会突然爆发。从而开始下一个经济危机周期。 综合以上四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阶段特征可知: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四大阶段是密切相关的。缓解并弱化生产消费矛盾,调节相关政策法规,使生产力增长速度与购买力增长速度协同一致才是解决危机的必要措施。
结论:总之,经过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可以得出,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减少无效供给是削弱生产过剩影响的有效途径;经过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可以得出,扩大内需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措施,如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都是有效缓解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的方法。无论采取什么手段,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和削弱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而只有政府认识并把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才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
③郑建仁:《内需、消费、分配》
④丁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篇三:《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发展的。“政治”即是“整个社会或国家”,从国家和社会的范围内研究问题。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威廉.配第始创,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它提出了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由劳动创造的观点,初步涉及了劳动价值论;接触到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性质问题,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进行了某些分析,开始接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利益对立的本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展,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临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者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煞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中,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而据统治地位。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政治经济学为了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捍卫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为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根源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使政治经济学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揭露了工人阶级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的剥削性质,指出了现存生产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唤醒了工人阶级政治意识,为工人阶级争取合法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政治经济学在指导现代经济,如金融危机等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国金融危机是一个风险积累和爆发的过程。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连续降息至1%。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货币供应量增加,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景象,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房屋价格泡沫和房屋信用泡沫渐渐变大。按揭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信用评级公司、信用保险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存在道德风险,为了欺诈性的谋利需要,向许多低收入或者没有偿还能力的人群发放按揭贷款,并以按揭抵押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务抵押凭证、信用违约掉期形式包装转移风险,同时也膨胀了金融市场。由于担心泡沫扩大,美联储从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从1.00%提高至5.25%。升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屋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屋价格持续下降。受此影响,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都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债务违约开始出现并上升。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一年多的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的高位。在此期间,次级贷款违约剧烈增加。次级房屋信贷产品的价格大跌,直接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由于美国债务泡沫积重难返,危机还在发展之中。
2007年2月,爆发了次级贷款违约剧烈增加、信用紧缩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当月,
超过25个次级贷款商宣布大面积损失,次级贷款业崩溃,美国股市发生剧烈下跌。
首先,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些重量级的金融企业,例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花旗集团、美林集团、国家金融服务公司、贝尔斯登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雷曼兄弟公司以及英国北岩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陷入困境、倒闭或者被接管。其次,美元贬值严重。为缓解金融危机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先后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美元加速贬值。
美国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受到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7年的GDP增长率只有2%,2008年预计只有0.9%;美国失业率开始增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7年3月到2008年6月,美国失业率由
4.4%上升到5.5%;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也呈上扬态势。此外,随着美国住房市场持续低迷,各种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屋还在增加,加上信贷紧缩,美国房屋抵押贷款机构面临严重资金短缺,尤其是一些以资产和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渐渐开始出现违约数据,新一轮金融危机即将来临。据报道,2008年7月10日,美国两大房屋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出现巨额亏损,其股票分别急剧下跌17.7%和10%,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一些垃圾债券和信用违约掉期(CDS)即将出现问题,2001年这个信用衍生品只有1万亿美元,2008年就达到62万亿美元规模。如果加上以原油、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为表现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但美国巨大的债务和赖账行为最终埋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让世界为之付出代价。美国找到了一个让世界受损、自身受益的游戏。从20世纪70年开始,美国预算赤字上升,国债发行量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收支持续出现日益严重的贸易赤字,美国通过维持国际收支逆差为其国内预算赤字融资。在这样的游戏下,美国既保持了自身经济增长,又制造了全球的通货膨胀,并且在发生危机的时候又可以转嫁危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世界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既扩大了世界的经济交往,也使经济金融危机更具有全球传染性,更使世界经济受到全球化主要推动和主导国经济政策的影响。此次由于弱势美元政策到强势美元政策的转换中出现问题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从各个层面向世界范围内传导和转嫁,主要通过货币增发、美元贬值、大宗商品涨价、全球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各国通货再膨胀的方式向世界转移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源于一种不劳而获的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美国需要把这个依靠过度负债、过度消费、过度货币发行的循环走下去,还需要把不劳而获的成本转移出去,而中国作为美国不劳而获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了美国经济发展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诸多成本。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达到 13.7%,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2010年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由于希腊债务危机传染效应,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欧猪国家”同时出现了信用危机,受主权债务问题影响国家GDP占到欧元区GDP的37%。为了阻止欧债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欧盟(EU)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先后紧急出
台了1100亿欧元和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欧洲中央银行(ECB)则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私人投资者抛售的希腊国债,以防止国债价格下跌和收益率攀升,同时增加了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放松了贷款抵押条件,以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进入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头,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这一危急时刻,EU和IMF领导人开始着手系统解决欧债危机。
2011年11月6日,帕潘德里欧同意下台,为新的国家统一政府的组建让路。2011年11月14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辞职,前任欧盟竞争专员蒙蒂被任命为意大利新政府总理。2011年11月20日,西班牙提前举行大选,萨帕特罗政府下台,拉霍伊领导的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至此,“欧猪五国”都已完成政权更迭。 欧债危机的本源是欧元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前这种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仅仅表现在二三线国家,而在欧债危机被一次次进行施救之后,欧元区一线国家也出现明显的疲态。
自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美元霸权体系。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并且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而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也是美国最担心的。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成为美国债务的最大买家,并且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债务货币化。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是金融危机前的三倍美国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成了这场危机的赢家,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尽管当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债务上限,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五个月低点,美国国债受到超额认购,债务融资得以顺利进行。
内外夹击之间,欧债危机不再是欧洲五国的危机,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等待欧洲将是新一轮的债务风暴。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根本原因:1、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2、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3、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经济复苏。但在欧债危机未曾好转的情况下,新兴国家的经济下滑又已经成为现实的威胁。从9月17日起,纽约爆发了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目前抗议浪潮已向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华盛顿、英国伦敦、加拿大温哥华等82个国家951多个大城市蔓延。抗议活动的矛头主要指向华尔街“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
自2008年华尔街因自身不负责任的行为酿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对华尔街的非议和责难就从未平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又不能眼看着美国的金融大厦坍塌,因此布什政府时期就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实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济华尔街,为投机商的巨额坏账买单。许多美国民众认为,政府的救援让华尔街并未因自身的贪婪而受到惩罚。如今,华尔街已恢复元气,却未能和普通民众共度时艰,反而热衷于内部分红,这使得积蓄已久的民怨最终爆发。这次金融危机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是华尔街的贪婪和腐败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是
没有疑问的。
整个金融业就是拿钱去赚钱,特别是拿别人的钱去赚钱。因此钱越多的人得益越大,穷人没有多少钱,因此得益很少。所以华尔街确实扩大了贫富差距。而金融业的制度设计有严重的毛病——“负赢不负亏”,赚钱时金融业和投资人分成,但是亏损时金融业的人士是不承担责任的,损失完全由投资者承担,这种安排使金融业人士更倾向于冒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因房地产次贷引发的,这就是因贪图更大的市场而过于冒险的结果。归结起来,占领华尔街运动说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大困难,许多政策需要调整。但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并没有动摇。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私有制,都不会改变。金融业也不会消失。但是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找到更好的办法使其缓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批判地吸收各种经济学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它即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通过它,有助于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了解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次贷危机,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危害和影响,从而合理分配收入、投资、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正在阅读:
政治经济学论文12-10
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05-18
2016大班教研组工作计划03-08
周末文化节活动策划书通用范本04-1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12-10
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室招投标书范本12-2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02-14
蠕虫病毒检测与防范02-01
市体育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规划范文04-23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启示10-26
- 主题教育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 浅议基层投资审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交流材料
- 高校党建模式探讨
- 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经验交流
- 研究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实效性
- 浅论电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 电力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测量技术研究
- 探析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物联网背景下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 浅议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意义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究
- 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现状
- 油田法律事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
- 预拌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 研究高校党建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作用
- 浅论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 医院档案管理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
- 浅谈知识服务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 政治经济学
- 论文